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34.50KB ,
资源ID:538184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3818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行政领导失效的原因及其对策.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行政领导失效的原因及其对策.doc

1、浅析行政领导失效的原因及其对策摘要:行政领导是领导的一种,它在整个行政活动和社会事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现实中,由于行政领导决策机制、行政能力、行政领导者个人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行政领导没有发挥到应有的功效。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提高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等途径,来充分发挥行政领导的作用。关键词:行政领导 失效 决策 改进一、行政领导概述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系统中各级各类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集团通过策、指挥、监督、协调及控制等职能活动,依法行使其权利,发挥其影响,确定并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过程。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政领导者或行政领导集团;二是指国家行政系统中

2、各级各类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集团通过决策、指挥、监督、协调及控制等职能活动,依法行使其权利,发挥其影响,确定并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过程。国家行政机关领导者依法运用行政权力,通过行政组织和公务人员,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决策、指挥、协调、控制、检查、监督等行政活动。行政领导在行政各个方面及其全过程处于主导地位,它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行政职能的实现程度和状况,决定着行政效率的高低以及行政目标能否实现。二、行政领导失效原因行政领导在整个行政活动和社会事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现实中它却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领导决策机制的缺陷领导决策机制是领导决策活动进行的基本原则和决策程序

3、的运行机制。具体的领导决策是否正确,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决策机制的健全与否, 取决于决策机制是否合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它们的本质要求。行政领导决策机制缺陷存在的表现:1决策权力单一集中我国的领导决策虽然有“民主集中制”原则,但在实际中,基本上还是领导一把手独断决策,“民主化”未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2决策权责分离在我国,领导决策权与责任相剥离,不同的决策权并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在我国也缺少相应的领导责任追究机制。3决策程序不规范现实中许多决策者认为按程序进行决策是形式主义,导致在实际中,决策行为混乱、决策权被滥用。主要表现在:决策缺乏民主、论证和合法性。

4、4决策监督缺损就监督体系本身而言,我国有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但从监督活动的现实与历史实践来看,我国的监督还只停留在对行政决策执行活动的监督上面,导致各种决策腐败丛生。(二)行政能力的欠缺1依法行政能力的欠缺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但是,影响政府行为法治化和规范化的主要因素有人治思想和缺乏有效监督的行政首长负责制造成权力大于法现象普遍存在。2透明行政能力的欠缺透明行政的核心是政府掌握的个人与公共信息向社会公开,它的执行将意味着政府难于继续保持神秘感,不再有传统的暗箱操作。而实际上,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腐败,官僚主义,低效率等不正之风往往可以从政府信

5、息不公开或不对称中找到原因。3高效行政能力的欠缺行政效率的高低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标准。而现今,政府效率低下,规模膨胀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也进入了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三)行政领导者性格方面的原因行政领导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行政领导者的个人素质,而在其个人素质中性格又占了决定作用,不同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行政领导者在决策中的优点和缺陷。这就形成了五种错误的领导方式:刚性领导、柔性领导、事必躬亲性领导、高智低能性领导、目光短视性领导。除此之外,行政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高低好坏也对行政领导水平的高低产生影响。三

6、、行政领导改进的途径(一)针对我国行政领导决策机制缺陷的应对之策1完成决策思想模式和决策思维方式的转型,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决策机制。新形势下要切实转变一言堂的旧决策思维模式,要逐步消除与旧体制相关联的错误的想法和做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对领导者执政进行监督制约的法律机制。2建立和完善决策的法律规范,这是解决现行行政领导决策机制缺陷的具体的现实的方式和途径。(1)建立行政领导决策权的法律调控机制及问责追惩机制为防止决策权力的无限扩张与独享,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调控机制。同时在法律中明确领导者在执政中的决策权责、权限和责任,防止因决策权责不明、关系混乱而无法分清承担责任的现象出现

7、。(2)用法律规范决策程序程序的合法性是实现内容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法律上要建立和完善决策活动中的民主参与机制。要使决策合法化,不仅在形式上,而且要在内容上使决策合法化”。(3)建立和完善决策监督机制要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民众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机制,对决策活动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督,并且从宪法和法律上加强各项监督的效力和效能。(二)提高行政能力的应对之策1加强行政领导者的自身素质提高行政能力,行政领导者首先要知法,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的法治观念是一种混沌而盲目的观念;其次,行政领导要守法。既要教育群众守法,更要率先严格守法;再次,行政领导要正确用法,促进政府行为的法治化,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2加强思

8、想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在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行政领导者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把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有机的统一起来。(三)完善性格缺陷的应对之策完善行政领导的性格缺陷:首先要完善行政领导的选拔制度,从源头上提供素质比较高的行政领导者;其次,从年龄上,要配有老、中、青的合理比例,避免干部交接班大起大落,保证组织领导和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第三,行政领导者应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适应工作的需要。(四)重视心理因素的有效作用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领导观行政领导的过程在某种角度上说也是行政权力的运作过

9、程。这就要求领导者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对领导活动有一个全面辩证的认识。2.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行政心理环境,可以协调组织成员行为,使下属获得安全感,心理上感到愉悦和满足。同时,要坚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3坚持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个人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运用自我充实法、自我反省法、自我控制法、合理发泄法、自我塑造法、业余情趣法有效消除不良心理。同时,在坚持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领导者还要善于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在领导实践

10、中学习,勤于思考,不断进行自我反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四、总结行政领导是在整个行政活动和社会事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行政领导决策机制、行政能力、行政领导者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在现实中没有发挥到应有的功效。在实践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发挥其作用。参考文献:1冯秋婷改革和完善领导决策机制理论探讨2003(4)2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3尹艳华,杨咏成功领导者的素质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20004王学君论责任政治及其实现途径学术研究2002(6)5竺乾威,公共行政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6流白露,田家祥.领导理论与方法.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7狄恩.乔斯佛德等.陈美岑译.领导心理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8黄强,领导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陈良咨,领导者为什么不能领导。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0周振林,领导与心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5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