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3 ,大小:79.55KB ,
资源ID:54020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4020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汝州市城市道路专项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汝州市城市道路专项规划.docx

1、河南汝州市城市道路专项规划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背景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素有“百里煤海”之称,是中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是中国中部经济实力20强县(市),2010年被省政府省发改委确立为河南10个省直管试点县市之一,并于2011年6月1日正式施行省直管体制。汝州市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由小型城市向中型城市转型的时期的,汝州城区需要一个适应现代中型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以满足总量不断增长、性质逐渐分化的现代城市交通需求。但现状汝州城区正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城市交通问题,城区机动车辆快速增加,公共交通规模不足,主干路交通流量过大,支路网密度较低, 交通畅通性不足,公共停车位

2、高度紧张。不同性质交通混流,道路使用分工尚未成型。道路交通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城区部分地段的土地使 用与道路使用存在一定冲突,城区内外交通衔接和客货站场枢纽化程度不足,货运交通和物流空间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在此背景下,2011 年汝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河南金天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汝州市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20112020),对既有规划进行整合、调整和优化,为汝州市的交通发展和建设提供框架性总纲,推动汝州市进一步打响“畅通汝州、和谐汝州、活力汝州”的城市品牌,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持续巩固汝州市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发展地位。第二条 规划目标构筑“对外交通系统发达、内外衔接系统紧密、城市道路系统

3、完善、公共交通系统便捷、城市慢行系统连续、城市停车系统灵活、交通管理系统现代”的可持续、协调、一体化发展的城市道路系统,实现“畅通汝州、和谐汝州、活力汝州”,促进汝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发展。可持续以科学发展观与环境、能源、资源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兼顾效率和公平,构建“优质、高效、低耗”的交通系统, 促成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汝州”。协调以交通与土地开发相结合、交通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交通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发展为基础,建成“优美、舒适、宜人”的交通空 间,促成协调发展的“活力汝州”。一体化以设施平衡、运行协调和管理统一的一体化发展为目的,提供“安全、畅达、便捷”的交通服务,促成一体化发展的“畅通

4、汝州”。第三条 规划原则服务性原则:综合交通规划应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服务于城市发展需要。综合性原则:以构建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为目的,对道路系统和交通系统进行综合性、一体化规划。交通与用地相协调原则:道路交通和城市用地方式应相协调,重视并解决道路交通对用地的冲击,以及用地方式对道路交通的不良影响。公共交通优先原则: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适度控制私人小汽车发展,改善提升其他交通方式质量。交通需求管理原则:在加大交通供给能力建设的同时,重视通过交通需求管理来破解城市交通难题。交通公平原则:重视关系民生的道路交通建设项目。交通均衡原则:注重用地强度在城区范围内的均衡性,以及道路交通负荷

5、在城区范围内的均衡性。第四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与汝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规定的汝州市城区用地范围相一致(汝东新区规划属于远景概念性规划)。第五条 规划期限此次规划与汝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规划年限相一致,年限为2011年至2020年。第六条 规划内容汝州市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涉及道路规划、交通规划以及道路交通综合三个方面。道路规划主要规划汝州城区的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系统;交通规划主要规划汝州城区道路及其设施的使用;道路交通综合规划主要对城区土地利用、道路及其设施、城区交通三者进行协调性规划。第七条 规划依据国家与河南省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6、(2008);(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GB5022095);(四)其它相关法规、规范。相关规划、计划:(1)汝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2)汝州市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年)(3)汝州市城区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4)汝州市汝南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5)汝州市南环路片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6)汝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7)汝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8)汝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9)其它相关区域规划统计资料:(一)汝州市统计年鉴(2001-2010);(二)道路、

7、交通、规划等相关主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第八条 强制性内容文中加下划线的文字内容为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汝州市道路交通建设及其它相关建设不得违反本规划规定之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如需调整,须按相关程序上报原规划审批机关审批。第二章 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第九条 战略目标汝州城区以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为良好契机,结合平顶山市总体规划对汝州市的整体定位,构建与汝州市中心职能相适应的,集约化、一体化和人性化的现代化城市综合道路交通体系,实现“畅通主城区、提升城市新品质、融入中原经济区”的交通发展总体目标。第十条 总体战略对汝州城区道路交通提出“畅通、优化、转型”的总

8、体发展战略,确保汝州城区交通实现“路通,流顺,高效”。“畅通”战略:全面强化城区主、次、支路和环路的建设和改造力度,优先客货运枢纽和重要道路交叉口升级改造建设。加强道路使用效率和管理力度,确保城区“路通”。“优化”战略:对城区道路交通实施分区针对性管理,对道路实施分工、分流使用,对交通流实施科学合理组织,对城区用地进行交通影响管控,全力降低内城交通强度,尽快促使内城交通向新建区域疏散,促使城区交通合理均衡地分配于全城范围之内,确保城区“流顺”。“转型”战略:积极推进城区道路交通系统转型:由重视“道路”轻视“交通”向“道路交通一体化”转型;由重视“内部交通”轻视“外部交通”向“内外交通兼顾”转型

9、;由重视“客运交通”轻视“货运交通”向“客货运兼顾”转型;由重视“北部交通”轻视“南部交通”向“南北均衡”转型;由重视“东部交通”轻视“西部交通”向“东西均衡”转型;由倚重“私人交通”轻视“公共交通”向“公共交通优先”转型;由重视“公共停车”轻视“配建停车”向“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辅助”的停车政策转型;由重视“用地使用”轻视“交通影响”向“用地与交通协同管理”转型;由“传统交通组织和管理方式”向“现代交通组织和管理方式”转型。通过上述交通转型,促使汝州城区交通最终转型为现代的、综合性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 第十一条 发展指标道路网络运行速度指标:确保骨架道路网系统的快速畅通,即:(一)201

10、5 年城区道路交通状况在现状基础上有所改善,道路运行平均车速达到20km/h 以上。(二)2020 年城区内干路通行平均车速25km/h 以上;组团间主干道路通行平均车速达到35km/h 以上,外围环路通行平均车速达到40km/h 以上。交通污染排放指标:确保 2015 年城区机动车交通污染物排放水平不提高,2020 年机动车交通污染排放水平在目前基础上下降50%。确保 2015 年相当于欧III 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占全市的50%,2020 年相当于欧IV 排放标准的车辆占全市的80%。交通管理与安全指标:交通遵章率(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停车等),2015 年实现城区交通遵章率在90%以

11、上,2020 年达到95%以上。交通安全,万车死亡率2015 年控制在城区5 人/万车以内,2020 年控制在城区3 人/万车以内。第十二条 战略步骤及重大措施近期战略:改善,拓展同步实施内城畅通工程、外城骨干路网工程,实现内城交通优化,外城交通拓展。远期战略:完整,畅通,优化,高效实施路网体系完整化工程和重大交通设施枢纽化工程,确保道路基础设施完善、完备、畅通,优化全城交通结构,全面提高全城道路交通效率,实施城区交通提速工程。第十三条 近期对策区域交通:积极推动城际快速交通和跨区常速交通建设项目尽快落实,优先建设或升级市域干线公路,较大幅度提升城际、城乡交通的速度和质量。促使区域交通成为加速

12、区域城镇化和助推区域经济起飞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区对外交通:加快新客运站、货运站场建设进度,优化客货运站场枢纽化交通组织,对对外客货运通道进行线路管制,强化城市主要出入口路段和节点交通组织,确保汝州城区进出交通快捷畅通。城区交通:加强汝州城区内路网建设,畅通汝州各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促进城区交通由小型传统城市向中型现代城市转型。公共交通:增加公共交通运输规模和覆盖率,优化公交线网和场站设施建设,促进经营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保公交分担率近期达到25%,使城区公共交通成为破解转型期城市交通难题的主要力量。第三章 汝州市交通需求预测第十四条 人口

13、规模根据汝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至2020 年,汝州市城区人口规模为 49 万人。其中,近期(2012 年)人口 33 万人。根据汝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9-2020),至2020 年,汝州市域总人口 121 万人。其中,近期(2012 年)人口 109 万人。2010 年汝州市域人口规模为 106 万人。第十五条 城区居民出行强度参考省内主要城市和国内同类城市居民出行强度指标,采用类比法,确定2020 年汝州城区居民出行强度为人均2.50 次/人日。2010年居民出行强度为人均2.27 次/人日。第十六条 城区居民出行总量确定2020 年汝州城区居民日均出行总量为 110 万

14、次。2010 年居民日均出行总量为 68 万次。第十七条 城区居民出行结构依据汝州市现状居民出行结构,参考同类规模城市的出行指标,确定2020 年汝州城区居民交通出行结构如下:表1 汝州城区居民出行结构年份公共汽车(%)小汽车(%)出租车(%)摩托车(%)自行车(%)步行(%)其他(%)201020%22%3%4%26%23%2%202035%20%6%1.5%16%20%1.5%预测2020 年汝州城区各种交通方式日出行总量如下:表2 汝州城区居民出行结构年份公共汽车(万人次)小汽车(万人次)出租车(万人次)摩托车(万人次)自行车(万人次)步行(万人次)其他(万人次)201017.218.2

15、1.5320.218.71.8202038.8522.26.31.3216.822.21.73第十八条 城区机动车拥有量2020年汝州市区机动车拥有量将达到12.413.8万辆左右,机动车千人拥有率维持在253282辆左右。2015年市区机动车拥有量达到7.7万辆。小汽车成为机动化水平提高的主导因素。预计2020年汝州市区小汽车拥有量为10.311.7万辆,千人拥有率达到210239辆左右;2015年汝州市区小汽车拥有量在6万辆左右,千人拥有率为155辆/千人。表3 汝州城区各类机动车拥有量预测值车种2015年2020年2030年(远景概念规划期末)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小汽车拥有量6040011

16、4000173550165750159250千人拥有率155233267255245出租车拥有量3506501000万人拥有率91314大客车5357751450货车160002000030000客货车小计165352077531450总计拥有量77285135425206000198200191700千人拥有率198276317305295第十九条 对外客运总量经预测 ,2015 年城区对外年客运总量为 2700 万人,其中,城际年客运总量为 1080 万人,城乡年客运总量为 1620 万人;2020 年城区对外年客运总量为 3920 万人,其中,城际年客运总量为 1870 万人,城乡年客运

17、总量为 2050 万人;2030年(远景概念规划期末)城区对外年客运总量为 6090 万人,其中,城际年客运总量为 3090 万人,城乡年客运总量为 3000 万人。2015 年城区对外年客运总量中,年公共客运总量预计为 2000万人,所占比例为 65%,小汽车客运私人年交通总量为 700 万人,所占比例为 35%;2020 年城区对外年客运总量中,年公共客运总量预计为 2800万人,所占比例为 60%,小汽车客运私人年交通总量为 1120 万人,所占比例为 40%; 2030年(远景概念规划期末)城区对外年客运总量中,年公共客运总量预计为 4200 万人,所占比例为 55%,小汽车客运私人年

18、交通总量为 1890 万人,所占比例为 45%。第二十条 停车场规划(1) 社会停车场规划 综合人口预测法和机动车数量预测法,规划2020年城市公共停车场的需求面积为45公顷,其中机动车停车面积占80%,为36公顷;非机动车停车面积占20%,为9公顷;规划2030年(远景概念规划期末)城市公共停车场的需求面积为60公顷,其中机动车停车面积占80%,为48公顷;非机动车停车面积占20%,为12公顷。(2)路边停车场是利用城市道路空间进行停车的场所,主要设置在支路、交通负荷度较小的次干道上以及有隔离带的非机动车道上,其规模主要由停车需求、道路形式、道路交通流量和交通管理情况等因素决定。路边停车场原

19、则上主要承担临时性短暂停车功能(设置规模不宜过大,且可按不同时段可提供停车的道路空间多少而定),属公共停车场及配建停车场的补充形式,不应作为主要停车模式。设置标准:1)机动车道 可适当在机动车交通量不饱和路段,错开机动车交通高峰期,设置路边停车场。2)非机动车道 可在非机动车道较宽、非机动车交通量不饱和、错开自行车交通高峰期情况下设置设置路边停车场。3)步行道 可在步行道上有足够设置停车场的空间、人行量不大的情况下设置路边停车场。(3)配建停车场规划 参照平顶山市停车配建标准,结合目前汝州市实际采用的停车配建执行标准,综合确定汝州市配建停车标准如下表表4 汝州市停车配建标准标建筑物性质及分类配

20、建单位建议机动车配建最低指标住宅建筑别墅车位户1.5高级住宅车位户1.0一般住宅车位户0.5办公 建筑省级及涉外车位100 建筑面积0.6市级机关办公车位100 建筑面积0.5商业办公车位100 建筑面积0.4旅馆三级及更高车位客房0.4三级以下车位客房0.25商业场所车位100 建筑面积0.4市场批发交易市场车位100 建筑面积1.0农贸市场车位100 建筑面积0.15-0.20餐饮、娱乐、服务健身车位100 建筑面积1.5医院市级及以上医院车位100 建筑面积0.4市级以下医院车位100 建筑面积0.2博览建筑图书馆车位100 建筑面积0.25博物馆、展览馆车位100 建筑面积0.2游览场

21、所市区车位公顷2.0市郊车位公顷5.0体育场馆车位100 座位1.5-2.0 交通建筑火车站车位年高峰日 1000 旅客2.2汽车站车位年高峰日 1000 旅客2.2机场车位年高峰日 1000 旅客2.2影剧院省市级影剧院车位100 座位2.5-3.5普通影剧院车位100 座位1.5-2.0第二十一条 出行产生量与吸引量经核算,2020 年汝州城区日均出行产生总量为 110 万次。日均出行吸引总量为 110 万次。据统计,2010 年汝州城区日均出行产生总量为 68 万次。日均出行吸引总量为 68 万次。第二十二条 城区道路通行能力设定外围公路设计车速以80km/h 为主,主干路设计车速以40

22、50km/h 为主,次干路设计车速以3040km/h 为主,支路设计车速以2030km/h为主。表5 汝州市城区道路车道通行能力设定道路分类单位城市道路公路道路等级主干路次干道支路高速公路快速通道规范速度km/h40-5020-4020-3080-10060-80设计行车速度km/h50403010080机非混行修正系数1.000.900.80每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pcu/h16901640155020001300道路分类系数0.800.850.90车道宽度修正系数1.000.900.80多车道修正系数0.951.001.00平面交叉口修正系数0.950.900.85街道化修正系数0.950

23、.800.75对向行车影响系数0.950.951.00每条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pcu/h1101858711每条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取值pcu/h110085070016001000注:pcu/h(Passenger Car Unit/hour)是每小时通过的当量小汽车数。当量小汽车:以45 座小客车为标准车,作为各型号车辆换算交通量的当量车种。第四章 对外衔接道路规划第二十三条 发展目标构建城际交通快速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客货运交通分流的对外交通网络体系,全力助推汝州市的城镇化进程,促进汝州市加速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第二十四条 总体思路城际交通:新建城际轨道交通、快速交通通道,促进城际交通快速化

24、。完善过境常速公路交通网络,逐步实施骨干公路网的客货运交通分流。优化市区及周边铁路线路和场站布局,畅通铁路货运通道,系统规划和高效利用货运站场。形成围绕汝州市区、涵盖周边城市的四十五分钟交通圈。城乡交通:升级或新增汝州城区至各乡镇的主干公路,提高公路等级,大幅度提高城乡骨干道路畅通度和通行速度,形成围绕汝州城区、涵盖所有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半小时交通圈。对外客运:系统、科学的规划对外客运场站和通道,全面提高对外客运效率,实施内外客运一体的客运组织模式,对规划的四个长途客运站实施运输区域分工,划定对外客运入市通道。确保对外客运交通进出市快捷、换乘方便,内外交通的相互干扰降至最低。对外货运:系统、科学

25、的规划货运站场和对外货运通道,促进物流园区化,大力发展铁西物流园区,将过境货运分流至 G207、S238、S325改线路段。实现过境货运与入市货运的交通分流,实现市区对外货运和内部货运的高效衔接。第二十五条 城际道路交通规划(1)南洛高速公路现状南洛高速紧邻城区的汝南工业区南侧,市域内总长约45.2km。南洛高速设一个出入口,望嵩路为高速公路引线。高速公路路面为双向四车道,本规划维持该道路现状不变。南洛高速公路过境段现状平均流量 5700 辆/小时(含过境车流量),设计车速 100 公里/小时,汝州南出入口现状平均流量 300 辆/小时。至 2020年,汝州城区南部及汝南工业区人口大幅增长,城

26、市交通活跃度不断增加。预计望嵩路南段的交通量将逐步增大,汝州南出入口平均流量将达 900 辆/小时。(2)汝登高速公路 在尚庄乡东侧拟建的登封汝州的汝登高速,自大峪乡西北部进入市域,穿过尚庄乡东侧,向南至小屯镇西侧与南洛高速交汇,过境段总长约为 38 公里,其中广成路向东至汝登高速公路为引线。汝登高速公路过境段平均规划流量 7000 辆/小时(含过境车流量),设计车速 100 公里/小时。汝州东出入口规划平均流量 1500 辆/小时。(3)G207 国道(城区北侧及东侧该线路段)现状G207(北环路-东环路)紧邻城区绕城而过,过境交通对城区内部交通造成较大影响;东环路北段有较大弧度影响未来路网

27、布局;国道阻隔了城区向东发展。规划G207 汝州陵头乡改线,向东南经骑岭乡、尚庄乡至汝州城区,城区段在现状国道线路东侧约2km处。在汝南东侧与原有道路连接,通过交通管制,疏导过境交通经 G207 改线路段从汝州市进出境。过境客货运车辆禁止进入城区及现状南环路、北环路,以最大限度降低过境客运和货运对汝州城区交通的不良影响。(4)S238 省道(广成路、西环路、南环路改线路段)现状 S238 客运从广成路穿城而过,客运经西环路、南环路绕城而过,过境交通对城区内部交通造成较大影响。规划 S238 从汝州洪山庙改线,向南绕过汝州西城区,南至规划滨河路,然后向东与原有道路相接。 通过交通管制,疏导过境交

28、通经 S238 改线路段从汝州市进出境。过境客货运车辆禁止进入城区,以最大限度降低过境客运和货运对汝州城区交通的不良影响。(5)S325 省道(广成路、西环路、北环路改线路段)现状 S238 客运从广成路穿城而过,客运经西环路、北环路绕城而过,过境交通对城区内部交通造成较大影响。规划 S238 从汝州大道改线,然后向东与原有道路相接。 通过交通管制,疏导过境交通经 S238 改线路段从汝州市进出境。过境客货运车辆禁止进入城区,以最大限度降低过境客运和货运对汝州城区交通的不良影响。(6) 其余城际常速公路 汝州周边尚有部分常速公路为通向周边地市的城际联系通道,这些常速公路的规划情况参见下表:表6

29、 汝州市城区周边常速公路规划路名区间接入道路规划日平均流量(万辆)现状日平均流量(万辆)X034关帝庙-汝州湾子西环路1.260.84X009郏县-汝州石太工业大道2.881.26X024风穴寺-汝州烟厂北环路东环路3.241.46第五章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第二十六条 发展目标规划期末,汝州市应建成高效的道路系统,该道路系统应以快速通道和主干道为道路网络骨架,次干道路、支路为道路网络基础,功能明确,层次清晰,平衡发展,合理布局,内外衔接紧密,主次衔接有序。(1)完善道路路网布局,优化道路功能,形成以外围公路、主干路为主,次干路为辅,衔接良好的城市道路网络。(2)增加道路容量,提高道路供应水平,远期能满足高态势下每天3000 万标准车公里(包含外地来汝州车辆出行)以上的车辆出行要求。(3)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和道路运行车速,远期高峰小时中心区道路平均车速不低于20 公里/小时,外围区道路平均车速不低于30 公里/小时。第二十七条 总体思路城区道路网络系统规划:结合汝州市社会经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