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7.23KB ,
资源ID:54051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4051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学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学实施方案.docx

1、国学实施方案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在中小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文化熏,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爱,让诵读经典之风充满校园,提高师生精神品位和人文素养。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民族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

2、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道德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共创和谐社会。 3、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中小学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 4、发掘发展潜能。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

3、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 5、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培养语文特长;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形成乐学乐读的良好氛围。二、活动主题读国学经典、奠成才之基三、策略与方法1、发挥整体效应。经典诵读活动始易行难,贵在持之以恒,难在善始善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合力。教师要全员参与,理解支持,找到各自工作和教学的切入点、结合点和渗透点,并且师生共读,发挥师表示的作用。 2、实施快乐学习法。做到“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让学生随时随处、轻轻松松读经典,按照“只求熟读,不求甚解

4、”的理念,教师只须引导学生多念熟背,适当讲解,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3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校风学风建设中,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举办读书节,召开诵读会,组织演讲赛,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题写传统经典中的名言警句,丰富校园广播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让学有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加强班级读书氛围的营造,办手抄报、黑板报,开展主题班会和文娱表演活动。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利用班队活动,开设专题评价课,对“读、背、默、做”等环节进行自评、互评、组评、师评,激励学生。完善班主任寄语

5、,将学生诵读经典与课外阅读列为重要容,做到随机赠言及期末寄语相结合。四、活动安排(一)诵读容小学12年利用两个学期背诵完弟子规34年级利用两学期背诵完弟子规及20首唐诗。5-6年级利用本学期背诵完弟子规.(二)诵读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晨读:早上9:359:50 午读:15:4015:502、保障诵读进度:各年级制定诵读进度计划,按进度计划组织进行诵读和考核。3、各年级诵读进度计划:(后附)五、评价、考核与奖励办法1、学生评价(占40%):包括过程性的评价、抽查评价相结合。过程性的评价采取分段抽查制,班主任落实好进度计划,落实每周诵读容和辅导,对本班学生进行抽查和评价。学校教务处和年级组每两周

6、对班级各抽2名学生进行背诵抽查,每学期8次。依据本年级制定的进度计划容,根据背诵情况确定优、良、中和差等级,分别为班级加3分、2分、1分、0分,纳入班级国学经典诵读考核。2、学校抽查(占40%):班级平时在学校抽查中,组织有序,表现突出的加2分,一般的加1分,较差的计0分,对要求上报的材料不按时报的减2分。学校设立“书香班级建设展示榜”,每两周公布结果,荣获本年级展示榜金榜的另加1分。抽查结果依据每次教务处督查通报。3、班级活动评价(占20%):在平时学校或年级组织的诵读主题活动中荣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分别加5分、3分和2分。 4、学校奖励:在学期末总分荣获年级组第一名、第二名分别奖励1

7、00元、50元,最后一名扣除班主任津贴50元。分数相同依据获本年级榜金榜次数多者优先。开展国学精粹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在全校师生中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和引导全校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现制订实施方案如下。一、活动目标让学生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在师生中形成以先贤为楷模,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思想;形成“人人诵读国学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学自强的优秀品质,与小学作文教学相结合

8、,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二、活动意义1、引导学生诵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吸取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优雅的气质,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2、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使高年级学生感受经典诗文的博大精深。学生养成天天诵读的习惯,逐步使学生能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3、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诵读,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三、活动容1、经典诗文诵读部分(1)、小学一、二年级:熟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首优秀古诗中的前50首。以及注音版的三字经、百

9、家姓等。要求:“不求甚解,但求熟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得到规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热爱。(2)、小学三、四年级:诵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首优秀古诗。完整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要求:能够读准字音,会写会背并理解词义句义,学会适当应用。(3)、小学五、六年级:精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首优秀古诗。完整精读注释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等。要求:在巩固中低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通晓其义,能够讲解和适当讨论,并组织背诵、书写和积累。2、艺术表演部分在学校深入推广绘画、书法等国粹创作活动。开展“三唱三颂”活动,培养师生爱党、

10、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思想感情。四、活动实施1、组织领导组 长: 副组长:组 员:2、具体实施过程(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9月上旬、中旬)1、开展师生培训,通过培训会议、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展板、条幅宣传等向全体师生全面系统的讲解学习国学精粹的重要性,转变师生的观念,达到思想认识的统一。2、通过致家长一封信,使全体家长了解国学精粹,并全力配合学生开展好此项工作。(二)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7月)1、实施途径(1)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同时将国学精粹与语文、综合实践等学科相结合,注重学科整合和渗透。各班要制订诵读计划,在黑板上开辟一小块专栏,安排专人将每

11、周(每天)的诵读容写在专栏上,语文教师负责检查落实。每天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坚持学习、每天诵读国学经典三十分钟。每周星期五综合教育课,由班主任授课,对于一些典故和字的读音,教师要做适当指导。“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2)主题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创造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儿童节、经典诵读比赛、国学精粹书法赛、国学精粹故事会、国学精粹征文、手抄报等活动,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3)实践活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带动广大家长积极参

12、与国学精粹经典诵读活动,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亲子诵读”,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2、活动展示(1)大型集体诵读:以年级为单位整体展示,并辅以队形变换、伴奏、伴舞等艺术表现形式(利用每周升国旗仪式展示)。(2)小型集体诵读展演: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展示,并辅以队形变换、伴奏、伴舞等艺术表现形式。(3)小型诵读展演:以情景剧表演、经典朗诵会、亲子诵读活动、朗诵擂台赛等形式,展示教师、家长、学生在参与诵读经典上获得的喜悦与成绩。(4)手抄报展示:要求全校各班以学习国学精粹的感受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展示读书

13、心得,彰显人文教育。(5)传统体育项目、绘画、书法等国粹活动展示。(三)归纳总结阶段(2012年8月2012年8月)认真系统地总结国学精粹教育工作经验,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对后续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整,真正的把国学精粹教育工作做实、做透、做深、做好,使国学精粹教育在我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11年9月5日(一)、小学16年级学生应背诵的优秀古诗(70篇)目录1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2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 峤 5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 8春晓(春眠不觉晓)

14、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 翰 10出塞(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王昌龄 12鹿柴(空山不见人) 王 维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王 维 14九月九日忆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 维 15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白 1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白 1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白18赠汪伦(白乘舟将欲行) 白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白2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白2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白22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高 适23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 杜 甫2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杜 甫25绝句

15、(迟日江山丽) 杜 甫26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 杜 甫27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孟 郊28江雪(千山鸟飞绝) 柳宗元29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贾 岛30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 继31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志和32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卢 纶33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禹锡34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禹锡35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白居易36池上(小娃撑小艇) 白居易37忆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38悯农(锄禾日当午) 绅39悯农(春种一粒粟) 绅40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杜 牧4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杜 牧4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 牧43乐游原(向晚

16、意不适) 商隐44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罗 隐45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胡令能46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仲淹47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王安石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49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 王安石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轼51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轼52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轼53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轼5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清照55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陆 游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陆 游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成大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成大59小池(泉

17、眼无声惜细流) 万里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万里61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朱 熹62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林 升63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叶绍翁64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 翁 卷65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高 鼎66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 王 冕 67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于 谦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燮69所见(牧童骑黄牛) 袁 枚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18、,不沉溺虚拟时空。 要阅读属于自己年龄的网页。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 五、论 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19、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六、老子 大学 中庸 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 其私。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第八十一章:信

20、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中庸节选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3

2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庄子节选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2.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3.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七、孟子6段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22、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

23、自得之也。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5.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6.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八、陋室铭禹锡(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皆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诸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九、劝 学荀子(战国)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戢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十、杂说四.笠翁对韵一东笠翁对韵一东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

25、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杂说四愈(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十一、伤仲永. 笠翁对韵二冬笠翁对韵二冬晨对午,夏对冬。下晌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花萼楼前,仙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擅宠起边风。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

27、会成龙。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罗列丈人峰。繁对简,叠对重。意懒对心慵。仙翁对释伴,道对儒宗。花灼灼,草葺葺。浪蝶对狂蜂。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伤仲永王安石(宋)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

28、还自,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十二、楼记. 笠翁对韵三江笠翁对韵三江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尨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月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邦。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熏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夫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楼记仲淹(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

29、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