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47.67KB ,
资源ID:54055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4055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李可老中医一句话改变了我从医的观点.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李可老中医一句话改变了我从医的观点.docx

1、李可老中医一句话改变了我从医的观点李可老中医一句话改变了我从医的观点作者:医者佛一、李可老中医曾与在下有一面之缘.先生曾经一句话改变了我从医的观点。我问:李老,您从医多年,阳虚与阴虚之证各占多少?李可:我从未见过一个真正的阴虚患者。从此,我开始应用附子,从此,我的疗效大副地提高。感谢李老,所谓一句话,而诲人一辈子,非常地感激。李老的医案,我是认真地钻研的。不是学习,是刻苦地研究。李老往往在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灵活掌握后,就可以触类旁通而可能救人性命。从李可身上能见到真正的中医的脊梁。邓铁涛语。此语不假二、大家对于用附子见仁见智.其实本质在于阴和阳。这已经入了仲景的门径。可喜。对于是否该有附子,我

2、想是有严格的指征的。毕竟这是毒药,用的不好,6克也可中毒。用的对证,80克生附子可以治愈大病。我正在用这个方法治疗脑干脑炎,效果奇佳。而且,我也实在不清楚,如果没有附子,还有什么药可以让四肢萎缩的肌肉恢复过来。因此,说句实话,用附子,是因为它有适应证。并非为了逞强作势。该用而不用,还算是苍生的医生吗?三、余喜欢用附子治病,疗效非常神奇。以前,用量不敢大,只在十数克范围内。后来读了思考中医,我细细地思量刘博士的观点,觉得阳气非常重要。当今医生多喜欢用滋阴药,效果不明显,且伤阳。且更有西医,拼命用抗生素,更是创伤人体阳气。观察病人,每多见脸色灰暗不华,眼周灰暗之征,且脉多见沉细。此皆是阳虚也。治疗

3、杂证,包括痛证,痹症、内科怪病等,临床我喜欢应用四逆汤以及当归四逆汤。且制附片一般从25克开始应用,多者至125克(回阳),或至90克,少者也经常在45克,35克范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这样的医案好多,有时间我慢慢地发在网上,请大家鉴赏。月前经病友介绍来我门诊一病患,女,60岁余,右腿膝关节以下至脚趾皆红肿热痛,摸上去发热,病人自述热痛不止,已经一年余,百般求治,不得其效。西医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其脉沉细,右尺尤甚。舌淡。观其面色,环唇一周皆苍白,与其面色不相配。余即诊为肾阳虚。以四逆汤合当归四逆汤原方。其中附片25克,干姜35克,炙甘草45克,当归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大枣

4、12克,细辛15克,通草15克。一剂后即症状大减,红肿热痛均减。三剂后,红肿处自膝下退至小腿一半的位置。且从脚趾向上皮肤红肿开始上退至踝关节处。止方再服数剂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观察小腿处有一巴掌大的硬核,皮肤触觉非常硬。脉仍沉细。环唇苍白色不褪。知阳虚未改。当继续补阳。上方加制附片为35克,干姜45克,灸甘草55克,继服。症状继减,再加为制附片45克,干姜55克,炙甘草60克。服数剂,皮肤红肿继褪。服数剂后,病人即自述腿特别轻松,走路飞快,女儿几乎跟不上,且上下楼梯轻松异常。注:制附片先煎30分钟,再合诸药再煎90分钟。我用附子皆同此。此症我先是思考了前医的处方。首诊病人没有带来他医的处方,

5、但根据病状,病人一年治疗没有效果,我猜想到,他医肯定是用了大量的清热解毒之剂。因为病人表现为明显的红肿热痛。时医多从热毒考虑。此为一。其二,病人脉沉细,右尺特别沉。典型的阳虚之脉。且环唇区乃肾区,其色苍白,肾阳虚可知。其三,服补阳药有效后,再服症状不减。此时,我曾细细思考,是否补阳已足。但观其脉,其环唇色泽,知病情仍为阳虚,于是加足四逆汤用量,以恢复病人的真阳。至今,病人病情稳定,逐渐好转。目前病人尚在治疗中。请大家讨论。关于用附子的指征,我总结了一些,不一定完整。下次发上来。 感谢各位的支持. 最近在国外呆过一段时间,刚回来.关于用附子补阳的问题,我想还是要再补充一点东西。也算是个人的观点,

6、请大家临床谨慎,慢慢地自己体会。千万不可莽撞图快,以免伤人。1、当前之病证,以阳虚者为多见。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滥用抗生素,激素,过于兴奋运动社会交往以及生冷食物冷饮等,均伤真阳。而且,表现多为阳虚之证。脉有力无力是阳虚与否的关键。有力,多不是阳虚,无力多为气,阳之虚,临证可以细辨。临床上,我用附子配人参,黄芪,党参是非常多见的。2、用附子之类药是要有适应证的。不可见病就用。需要认真辨证。阳虚的指征很多。上面我提到一些。另外,我有个法门,对于是不是阳虚的患者,如果不明确,可以先试用他法,如果有效,就不必补阳。如果无效,甚至加重,往往是真阳不足。这时,可以试用一下补阳之品。且剂量宜小,宜轻,宜久

7、煎。一般我的用法是,先煎附子等先煎之品,如磁石,生龙骨、生牡蛎、生海蛤壳等半个小时,然后,加其他药再煎一个半小时。3、生附子尽量不用。我用生附子最大量是70克,治疗一例脑干脑炎引起的全身肌肉萎缩,效果明显,且也进愈。但那是剧毒之物,万万不可轻易尝试。以后,我把这个病例前前后后完整地发上来,请大家欣赏。4、细辛有没有毒。我觉得可以这样来理解。量如果太大,往往有口麻,这也算是中毒。但以口麻或舌麻为度。不可过量。细辛一般可以用到30克,不会有什么意外。而且,一定是煎剂。听闻刘力红博士的观点:细辛根本没有毒。大家自己不妨多尝尝如何。5、一般补阳药一服,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果重用了补阳药而且没有效果。或

8、是量不够重,这就需要经验了,再就是服错了药。这也需要详细地审证。千万不可轻易停药,或者换药。一般有时真的需要重用补阳之品。一直到300克制附子,都有可能的。6、补阳药的口味问题。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我曾经治过一例下肢关节炎的女性患者。就是四逆汤加当归四逆汤加减。初服药时,她效果非常明显。腿痛消失,而且,以前初诊时没有说的症状,如经常掉头发,脸色不红润等,都大大地改观了。而且,突然有一天,她来跟我说,大夫,今天开始,怎么同样的方子,味道完全不同了呀。根本咽不下。我笑着说,行了,病已经好了。停药就是了。以后,她带来好多病人,她自己已经不用再服药了。看大家如何理解这个问题。7、我曾经在南京中医药大学

9、读书,听一位老中医讲过关于如何补阴和补阳的问题。他说,如果不轻易决定是阳虚或者阴虚时,千万不可贸然补阳,恐伤真阴而后果加重。可先试用滋阴之品,徐徐观察。那时我奉之为经旨,时时遵行。久则发现,不全如此。江南温病派往往视附子为剧毒,其观点有偏,误人不少。我的观点是,基本上可以先试试补阳药。当然少量,只开一天,或者两天的量。看看效果,再决定。或者,把补阳药中加生地,熟地之属,也属权宜之计。当然,这只限于辨证不清的情况。8、劝君多读伤寒书。少看或者不看温病学派的任何观点。因为这会极大地影响你临床用药的效果。我的观点,温病学派关于滋阴一说,基本上成了现在人们保健的安慰剂。其实,效果如何,大家也知道的。但

10、关于用大量石膏的观点,还有急下存阴的观点,则非常之高明。特别是急下存阴,对于治疗中风急性期,非常之有效。往往用一次,第二天舌苔就能恢复不少。这里不作讨论。9、关于常服补阳药作为保健品的问题。我认为基本上可以接受。对于素体阳气不足,或者,因病阳虚,或者,久耗真阳之体,均可以小剂量四逆汤常服。即可保健,又可治疗,还可长寿。量以小为好。而且,要注意很多日常生活禁忌。下次,专文上传。请大家稍等。以上仅是个人观点。至于临床要不要用附子,我觉得,大家有勇气的话,先自己买来半斤制附片,自己的尝尝鲜的为好。这样临床最有说服力。要是口麻,舌麻,上肢麻,全身麻的话,轻则服一两勺蜂蜜即可。重则速速求治为好。四、楼上

11、扶摇子的这段话非常精彩:肾中为龙雷之火,火壮则不易起而易息,所以吃上火的东西也不上火。观世人听患者说吃点上火的东西,就长口疮,便断为火热,不知多有阳虚之人。这也正是我治疗口腔、咽喉、头面炎症常发不止的观点。而且,就用四逆汤加味,效果非常神奇。这次在奥地利见过一位病人,13岁,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儿。她经常有口腔内腮腺的炎症,苦恼不已。听西医的话,就切除了腮腺。两周后即出现耳鸣,腰膝痛。至今已经大半年。西医之切除器官之笨法,害人不少。这样的事情,相信在国内也多见。而早服补阳药也不至于误事至此。五、医者佛,你好,看了你的论证很感动!我患者性别:男,28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脸色黄白,站立时间长会腰疼。冬

12、天手脚冰凉双膝怕冷,感觉有冷从双膝盖进入,很快小肚疼,多要拉稀此症状在早上表现尤其明显。下肢就是热天也不敢怎么对着风扇吹舌面黄白,有过敏性鼻炎,脚气,夜尿多,脉沉细,血压低压偏低(只有76mm),经常感觉乏困,不时有四肢局部发酸发困,偶尔手心发热时常觉得眼睛看东西不舒服,好像眼上蒙有一层灰土;后脑勺也时常觉得像缺氧一样,此时深呼吸才好受或睡觉休息一会。以前(半年前)有时手淫,现在停了,但有时梦遗,好象射精也来的快前有阵子服用六味地黄丸,但查资料觉得自己像肾阳虚,所以不敢继续吃国庆前去看中医开了杞菊地黄丸和八宝瑞生丸两味中成药。杞菊地黄丸的说明书注意事项里说: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但我还是吃

13、了十天,没感觉好些,反而早上又拉稀了。现在又让我吃杞菊地黄丸和金匮地黄丸。 请问:我这是肾阳虚,还是阴阳两同时虚?我该怎么用药?你说的附子对我有用没?对校医我不放心。医者佛答:你这是典型的肾阳虚证。可以用附子之类。我可以处个方子给你。但一定要久煮,必有效果。制附片30克,先煎半小时,干姜40克,炙甘草50克,麻黄15克,桂枝30克,当归30克,细辛25克,白术60克,砂仁30克,打碎。上方附子先煎后,加余药,再煎一个半小时。早晚各服一碗,饭后服。如觉舌麻,就加一小勺蜂蜜。或者,加蜂蜜同煮亦可。此方入口以舒服为度,如太苦而难以下咽,可不服。这个方子吃三天,把症状变化回复在这儿,我可再帮你调方。六

14、、细辛通阳之能,可以彻表入里,上下通行,非附子可比.也非肉桂之类补阳药可比.李可曾帮我的朋友开过一付药,细辛用量是35克.而且,他说,少了无效.世间有医,唯恐病人中毒,故用药绝对求稳求平。不知病之为病,皆阴阳五行之理。观仲景用药,动则生附子两枚,可知治病用药,关键在于证。用是药,是因为有是证。有是证而不敢用是药,不是愚医也是庸医。七、我用附子是有严格的指征的,这里可以简单地说一下。脉微细,但欲寐。这是典型的少阴证的表现。那是一定要用附子的。而且,可能要重用。不重用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但起步可以用25,30克,然后,根据病人的反应逐渐加大用量。一般对于重症患者,可以用到上百克。病人越服越精神。另

15、外,还有四肢发凉,或冰冷,或大汗出,动则汗出。或乏力。或精神不振。或畏寒畏风。或面色苍白,或环口唇苍白,或下焦包括下肢无力,发冷,或头顶畏风明显,寒痹等等。皆是附子的适应证,且可重用。我这儿还有一些典型的病例,找个机会,发上来请大家提意见。临床上,我用附子近乎100%,也就是说,大多数病人我都用上了附子。且效果明显。大概阳虚是当前亚健康状态的主证吧。八、我自己就尝试过吃熟附子,用量从10克逐渐增加到100克。在45克以下,吃完会觉得全身发热,此乃小剂量附子温阳,但尚不能固阳之故。至45克以上,则反而不觉热了。到目前我每天用熟附子90克,已连服20余剂,以前的颈椎病,腰腿痛,慢性胃炎等症状明显好

16、转,精神爽利。甚至吃热气的食物都不上火了。此乃切身体会,决无虚言。九、大家风范不敢当,不是客气,是心中知道自己的不足还很多。而且,我也正在努力。是天天读书不倦。不敢稍怠。我在南宁工作。对于阴虚之用附子,我的经验,一定要配合熟地,30克就可以了。这样有两大好处。一则助阳不伤阴,二则以附子之阳,气化熟地之阴,使阴为机体所用。从而真正实现补阴的目的。其他配合,如配麦冬,配生地、配白芍等,都可以随证而为。但要以补阳药为主,滋阴药为辅。具体比例如何。可以根据病情来定。如果没有特别的证候可以判断,我个人认为,阳药六分,阴药四分,是滋阴最佳配伍。阳药稍重,既可气化阴精,又可运转阴液循行经络脏腑。十、请问医者

17、佛,我用四逆汤合姜桂汤治过敏性鼻炎的剂量该用多少,四逆汤有干姜还要生姜吗?呵呵。这样的问题,就问法而言,就没有办法辨证。生姜以温中,散表,止呕,化湿为主。而干姜则以温中祛寒为主。具体应当根据病情定药。至于剂量,虽然古人有治上焦如羽的观点。但这是温病家的学说。其中还有一个辨证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鼻炎为非常典型的上焦阳虚证,用药就不必如羽了。当重就重。具体的剂量。至少,姜桂可以30克/味吧,可以参考仲景的真实用量,这一点李可曾经有过详细的经验,可以找来学习一下。四逆则有变化,按照刘力红的观点,当重用甘草。他主张以土制火,颇合于临床。这一点我也经常用。按这个观点,我一般起手用附子30克,甘草30克

18、,以后,随证增加。(大部分时候二诊三诊后,都要增加附子量,我认为我的起手用量是很低的。仅仅是探测一下病情以及病人的反应,也便于病人如果不再回诊,给病人一个安全量。呵呵。这个量是不是有人认为太大了。)另外,看看云南吴佩衡的医案。他的观点就不同。附子可以300克,而甘草仅十数克或者更少。我认为这是一个对附子的认识观点的问题。附子少用助火,多用扶阳,重用回阳。少用时,配甘草有意义,多用,重用时,甘草作用就成了甘以润之,兼顾中焦的作用。再者,仲景也并不是用附子时重用甘草。试看真武汤。甚至没有甘草!临床上我治疗水肿之类的阳不气化证,多起手用附子60-90克,当然根据舌脉变化而选择用量,但不管如何,我的用

19、量很大。效果是病人的水肿减轻很快。方中还有一味药非常关键,就是生姜。这味药一定要重用。多少克合适?至少30克,或者60至90克,三片生姜在这个方子里是骗人的东西。不用到这个量,就没有好的效果。虽然你重用了附子,也必要要把生姜的量保证了。附子的用量,很有学问。我还没有完全参透这个量,也在努力中。少时我用过12克附子,多时,目前我在用生附子120克,制附子我也用到了300克。效果如何呢?神奇!但把握这个量是不容易的,一定要从你认为的安全量开始。不要过分追求效果而呈能!为医者,可不慎之。十一、问:是不是每个病人都有使用附子的适用征?请问李可见过多少病人?你见过多少病人?天下的病人都可以用附子?我的临

20、床很少,但尚不至于如此偏颇!答:天下的病人很多,如何治疗是各有各的方法,也都能取效。试问,你非常了解附子的用法,你也有用附子的经验,而且,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后听别人讲,附子大毒,会致温燥。故而另学新法,算不算邯郸学步?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学术思想,为什么?是不是一定只有一个是对的,其余的全错?!我想,对于中医,稍有头脑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经验。这些经验多是从自己的病人治疗实践中获得的。你看的病人与别人看的病人不同,大家都在思考,得出的经验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这就是对中医的发展。难道一定要大家都是百病皆治的,技术万能的,百分之百不失偏颇的中医吗?中医很有意思,为什么?我想就是因为它

21、的理论与实践的不相同性。因此而导致了历史上中医的百花齐放的局面。再说,用附子是不是一定不用滋阴。我想大多数中医师不致于这么胶柱吧。该用附子,就用。偏有阴虚了,当用滋阴中药,为什么不用上?病有六经,附子偏于三阴。谁天天只看三阴病?外感风热,难道也一定要用上附子来逞能吗?我想没有人这么无知。十二、当世用附子的少了,但网上用附子的多了,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理由有四:1、受近两三百年温病学的影响,大家治病都在滋阴上作文章,六味地黄汤成了万能的安慰剂,误人太多,不可不知。温病学的东西,最不能治大病。大家看看,为什么温病家的医案里有那么多的曲折,看上去惊心动魄,是不是真的一定要这样?我认为,那是误人的治

22、法。当然,我也承认温病学的两大贡献:急下存阴和重用古膏。有这样的胆识的中医在温病家里头少之又少,多是些只顾滋阴,不问辨证,治不死也治不好病的角色。2、世上的医生都想治好病人的病,但就是因为附子有毒,明知可用而不敢用。这是什么医生?要这样的医生何用?仲景可以用生附子两枚,是多少克?70多克吧。我现在用到了生附子110克。为什么?病人需要,效果明显呀。3、为什么我倡导用附子,因为有这样的证。什么证?阳虚。看看周围的人,哪个不是阳的功能释放过度。我认为人是体阴用阳的,阳用太过,则会出现一些症状。什么症状呢?就是亚健康状态的大部分症状。另外,抗菌素的滥用也导致阳用太过,还有激素的大量使用,也耗伤了不少

23、真阳。也许你说,我不吃激素,我不用抗生素。好,你吃鸡,吃牛肉吧。多数是工厂生产出来的,这些肉是用什么长大的?激素、抗生素!4、我治过一些病,以前不会用附子,效果在五成,不算满意。后来,思考了阳的功用: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障。明白了阳气才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唯一原动力。没有太阳,地球上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没有了真阳,我们人也一样不能生存。因此,选择了附子。临床用久了,发现效果上来了,特别是治疗一些顽固性疾病,效果非常地明显。你让我放弃附子,那,我实在不知道我再如何把效果提上去。还有一条,也算是理由吧。当世的附子,是家种的,不是野生的。其功效要小于仲景时代的附子。另外,附子的泡制过程,又煮

24、又蒸,随着毒性的减少,功效也肯定丢掉了不少,这样的附子,为什么不敢用?怕什么?因此,一句话,附子是好药,知而不用,就是庸医!从来没有用过附子的人,最好不要在这里说什么。先回家试试给自己服上30克看看。前面我贴了用附子的适应证,感觉不全面,下次我细细地整理好,请大家参考。呵呵。一句话,引来大家如此关注。其实,我的本意是想引导改变一下中医的主流。这种主流目前看来影响了中医的前途。就是温病学近两百多年的泛滥,大大地影响了中医的发展。什么病都要滋阴,什么病都用六味地黄加减,温阳药绝对不敢用。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中医。中医走了偏路了。如果您认为我这样做是不是有温燥之弊端。我认为也不见得。理由如下:1。附子温

25、,并不燥,不伤阴。且附子可温阳,阳能化气,气化则水湿自能通行全身。阴虚之证,附子可化水而润之。2。目前不少病症,确是多为阳虚。抗菌素影响了脏腑功能,激素过分开发了真阳,表现上,或者说短时间内是治了病,但持久来说,耗伤阳气是本。3。临床说明问题。我可以举出一大堆的病例来,从脊髓炎,脑干脑炎到各种关节炎、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到脱发,到肾炎,再到小儿脑瘫,到亚健康等,多是阳虚。重用补阳之附子的确解决了病人的痛苦。医生不就是帮助病人治病吗?有机会,我发个我临床用附子的典型病例(容易误诊为阳盛)上来。无谓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但道理要说明白。1。阴虚之人,用附子,千万不可忘记用滋阴药。还是上面那个道理。附

26、子是温阳化气的,气化则水湿乃可行。但你必需给附子水湿。滋阴药当的这上这个角色。附子有湿可化,则湿邪自运而阴虚可复。如果没有滋阴药,附子温阳气化功能增加,只能耗伤真阴。那是真的伤了阴了。这点不可不知。配什么?象熟地,生地,白芍,麦冬等都是。2。另外,磁石等虽然不是滋阴的,但可以潜阳入阴。这可以制约浮阳。这个道理也要是要知道的。其实就是防止附子产生了过多的上升的阳气。阳升易扰心神,致失眠,烦躁,神志异常。一定要预防。从这个道理上讲,就象是针灸百会穴。我在临床上一定要配合足三里,或者昆仑。为什么?就是引亢阳下降入阴,这样可以让阴和阳在上与下的层面上形成平衡状态。我想这样讲,是不是对于用附子滋阴更清楚

27、了一些。是不是可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争论。但如果是学术上有问题,我倒是希望一定要争论一下。争论让我们提高。感谢执不同观点的各位。长时间服用滋阴药人体的变化-遏死生机现代人过度保养,现代的医生过度应用,习惯使用滋阴药加上清热 泻火 消炎吊水包治百病。百姓们喜欢用六味地黄丸(汤)当做加油站 加气站 美容院 保命丹,再加上各界名人们,推波助澜。有一些小病,找个医生看病时,大多数人的运气并不佳,遇到一位谄媚逢迎之辈,对其言到:有不寒不热的 平缓补益的 古代帝王将相们所用的 可以延年益寿青春永驻的密法神方. 咋地一听.奉为真理 十分投机 佩服万分,医生开方不外乎:六味地黄丸 八仙长寿丸 七味都气丸 左归丸

28、 右归丸 .诸多方剂为主,加入龟甲胶 鹿角胶 阿胶 鹿茸 海参 紫河车之类。而且间服归脾汤 柏子养心汤 天王补心丹 逍遥散亦加入地黄之类滋阴药 服用滋阴类药物,时日已久,虽看不到明显的良好效果,可是,也看不到多大的危害,但是体内全是阴风惨惨 浊阴弥漫 天寒地冻 ,大犯周易*坤卦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之戒名医们不是忘记了,还是不知到有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之训! 后世所谓的滋阴类药物/阴类药物,实际上只有在元气充沛生发生长过度的情况下,来增强人体收敛收藏的功能,来收敛已经恢复的阳气,不至于灼

29、伤阴液,出现 阴虚阳盛的厥阴证候); 清热 泻火 消炎吊水类药物 实际上是:减缓人体生发 生长的功能。用于邪热亢盛元气充沛的情况。若用于元气亏损,虚火亢盛的情况那就要命啦! 时下名医不辩元气盈亏将人体生发 生长 收敛 收藏四大功能悉数破坏,这人咋活?服药初期 病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睡眠改善,生活 起居 工作无一不好,但是,不论是服药的病人们,还是处方的名医们,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病人不耐劳,不论干什么,都只有片刻激情,已经没有了春意盎然之象,勃勃生机之景已不复存在。病人们 名医们都被暂时假象迷惑,都被所谓的胜利战事冲昏头脑,以为天下大定,可以享乐。 而不知道祸事不远矣,大难临头,还不知道。既

30、然种下祸根,那么祸事将不远矣。既已履霜,坚冰岂能不至。 何故如此? 阴寒之物进入人体(尤其是元气不足之人,元气收摄力不足,就会虚火上炎,虚阳外越)就会激发元气出来,破除阴寒之异物,同时就会消耗一部分元气,这样就使人体敛藏功能加速减退,由于根基不稳不固,就会往上冒,元气出来人马上就精神了,(这与抽烟喝酒吸毒都是玩自己的元气,让自己有片刻的欢娱)但是这种调元气的方法无异与饮鸩止渴,因为这种方法不是让病人元气培补充足的那种精力充沛 吃苦耐劳 阴寒性质的药物进入人体就会蚕食抢占元气的地盘,慢慢地削伐元气,让人日益衰弱,到某一天就鲸吞掉所有的元气制人于死地。服药中期 病人生活起居,依然如故,但是精神状态

31、,已经大不如前期,那么旺盛了,而且真阳元气日渐衰弱,由于收摄力减退,欲脱的征兆已经显现了, 真阳元气呈阵发性的发散(突发突止): 偶有轻微咳嗽 或腰膝酸软无力 或偶有咯血 或偶有鼻衄 或大便带血 或痔疮出血 或小便带血 吃饭不香,吃不下饭,食欲不振 口中酸腐秽臭。 腹部胀满,午后夜间加剧,白天减轻,稍吃凉茶瓜果就下利。 经常腹痛,稍吃凉茶瓜果 猪肉鸭 鹅制品 冰镇冷饮后就加剧,上午轻,下午夜间剧烈 大便 或干结数日一次 或稀溏一日数次 或整条大便,前边干结后边稀 软 溏 变化无常 口水虽多,可是不喜欢饮水 .或口干饮水不断 喜饮 :或冰水 或温水 或极烫的水喝之无妨(身体燥热无比虽冰水凉茶不断

32、,其燥热仍就当时稍减 而移时复热 / 全身怕冷虽盛夏亦怕寒凉 ) 性欲异于平时 : 或亢奋,夜度数次,春心不减,依然如旧。此为真阳元气,将从下窍脱尽枯竭的先兆,与回光返照同理,不久将发展为早泄 阳痿 或早泄 阳痿. 或房事久废,已无人伦大礼 *(此时若用伟哥等春药,那就是自己找死,) 以肚脐为界:上半身燥热 ,易上火,下半身冰凉暖之不热 冬天:手足冻疮不断 夏季:上半身,以头面 背为主 汗出如雨一大颗 一大颗的往外冒,稍食饮热物则加剧,而下半身则汗少. 盗汗,或醒后全身微汗,或如同水洗一样 手足心,于各种烦劳后就会极热难耐,让人心烦. 想睡睡不着易惊醒 第一次入睡困难/醒后二次入睡困难 或多梦纷纭 恶梦不断 脱发 汗毛孔粗大 :见于头面部 背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