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55.28KB ,
资源ID:54212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4212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docx

1、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行有限的“内部独立”制度。这一时期学校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1)华校开设伦理课。1959年,新加坡实行自治后,当政党(人民行动党)制定了国家统一的教育制度,改变歧视华校现象,实行华、英、马来和印度四种学校平等,学校德育由各类学校分而治之。华校以儒家伦理为根本,开设了伦理课,进行伦理教育。 (2)颁布中小学伦理教学大纲。 50年代末,新加坡颁布了中小学伦理教学大纲,大纲规定了中小学生进行伦理教学的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其目的为学生性格的发展打好基础,以便使他们将来成为有自尊心的人,成为好公民。 2.独立后的公民教育阶段

2、(1965-1979年)。 1965年新加坡完全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国家意志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逐渐加强。 (1)强调公民教育。 新加坡在独立以前,曾经被英国和日本殖民过,再加上新加坡是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移民国家。所以新加坡领导人认识到,只有通过加强国民的公民教育,树立“我是新加坡人”的意识,才能使这些移民及其后裔们建立起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时期新加坡学校里所进行的主要是公民教育。 (2)颁布学校德育与公民训练综合大纲。 60年代,新加坡为强调发展学生的社会观和公民职责观念,颁布了学校德育与公民训练综合大纲。大纲规定了各类中小学学校德育和公民训练的时间、内容等。大纲将在华校开设的

3、伦理课改为公民课,并在全国进行,公民课比伦理课更强调爱国、效忠和公民意识的培养。(3)改革学校德育课程。 到了70年代,新加坡越来越重视加强对学校德育课程的改革。在1974年新加坡设计了一门集公民、历史和地理三科的知识与教学为一体的生活教育课程,并规定一二年级每周三节,三四年级每周五节,五六年级每周七节,并强调用母语教学。这门课加强了学生的道德教育。 3.实施全面的道德教育阶段(1979-1989年)。 针对新加坡社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西化”倾向,新加坡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德育研讨活动和德育改革运动,具体表现: (1)发表道德教育报告书,推行全面的道德教育。 1979年,

4、新加坡政府委派文化部长王鼎昌,组成一个委员会全面调查、研究新加坡道德教育,于1979年5月提交了道德教育报告书。该报告书分析了当时社会风气和学生的道德状况,检查过去道德教育的不足,提出一系列道德教育改革措施。 (2)成立小学德育教材编写组,编写生活与成长和好公民。 以道德教育报告书为依据,新加坡教育部先后成立了两个小学道德教育教材编写组,负责编写生活与成长和好公民,各校校长可选其一,作为学校的道德教育课程。 (3)开设宗教课程,编写儒家伦理。 1982年,教育部长吴庆瑞提出多元道德教育的思想。他认为道德教育必须辅以宗教知识教育。他在1982年1月16日宣布宗教知识科即佛学、伊斯兰教义、世界宗教

5、、圣经、印度教义和锡克教义作为中学三四年级道德教育的必修科。 另外,新加坡专门设立了儒家教育与东方哲学研究所,成立了“儒家伦理委员会”,编写了儒家伦理,1985年教材正式出版,开始在全国各中学通用,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儒家伦理的德育教材。 4.共同价值观教育阶段(1990-1997年)。 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发生多起宗教案件,于是新加坡领导人倡导了“文化再生运动”,其重大举措是“共同价值观”的制定和提出。 (1) 发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 为了消除非华民族对开设儒家伦理的担心,也由于各教派因多种宗教课程而摩擦等原因,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发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族人民都能比较认同和接

6、受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并根据共同价值观设计了一套新的公民与道德教材。取代了原先的儒家伦理教材。 (2)修订新好公民,颁布公民与道德教育大纲。 在共同价值观的引导下,新加坡修订及发展新的小学道德教育教材好公民。另外,根据共同价值观精神,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公民与道德教育大纲,规定所有中学都必须按照该大纲实施。在大纲中,规定了中等教育的五大道德价值观念,分别是:国家利益高于社区利益,社会利益先于个人利益;家庭是社会的基础;支持社会、尊重个人;珍视团结、防止冲突;实现种族和宗教平等与和睦。 5.国民教育实施阶段(1998年至今)。 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马来西亚政局波动,印尼宗教冲突频发,而新加

7、坡却出现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局面,这与共同价值观教育不可分割,于是新加坡政府积极推行国民教育。 (1)推广国民教育计划,制定四大目标。 1998年,时任新加坡总理的吴作栋宣布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新三大措施:创意思维教育、信息科技教育和国民教育。据此,新加坡教育部向全国360多所学校推广国民教育计划,并定下四大目标,即灌输核心价值观、培养国家认同、加强历史认识、面对未来挑战。 (2)制定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理想的教育成果。 配合国民教育的实施,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于1999年制定了理性的教育成果,用来应对快速变迁的社会,确保孩童品格稳定,健全发展,培养他们热爱国家的意识与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从以上各

8、个阶段可以看出新加坡特别重视对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在新加坡高校,是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在新加坡高校政府不再制定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课程的设置和管理权交给了高校。 新加坡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采取三种类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的课程。学科课程有两类,一类是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课程。另一类是以学科课程方式存在的其它学科课程中包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及其构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影响。新加坡高校中包括这两大类课程。在新加坡高校普遍开设道德教育课程,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开设“道德问题”课程。另一类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新加坡高校也有涉及,例如新加坡

9、国立大学法律系开设“新加坡法律制度和宪法法律”,政治系开设“新加坡的政府和政治”。 2.寓于通识课程中的道德课程 通识课主要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活动和教育内容。它主要针对某个社会问题,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组织教学内容。新加坡高校中的通识课程中也有德育课程。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增设了一批有助于国民素质提高的课程,如“东方文化史”、“人生哲学”等,新加坡管理大学将通识课作为全校的必修课,如“伦理和社会责任”、“领导和团队精神”等。 3.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以与学科课程相对立的形式出现的,与其他学科相比,活动课程实际上是道德课程最重要的课程形式。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组织学生参加“世界大学辩论锦标赛”,并且鼓励学生参加海外地区服务活动。国立大学还设立了学生政治协会、历史协会等社团,组织学生讨论时政问题等。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