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06.25KB ,
资源ID:55485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5485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3.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3.docx

1、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32011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3一、选择题1从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民采用的下列方法不能使农作物增加产量的是()A使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B使用农药消灭害虫C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D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2下图表示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则字母X最可能代表 ()A生物因素 B共生关系C非生物因素 D物质循环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B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

2、营养级最多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5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

3、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6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既能使碳进入生物群落,又能使碳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绿色植物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营腐生生活的真菌7杜鹃的体态和猛禽类的雀鹰极为相似,背面灰色,腹面有许多细的横纹。当它飞到森林里时,许多小鸟都吓得飞逃。生物间的这种信息传递形式为(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8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B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动调节能力,其基础是生物的多样性C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往往比较高D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

4、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9若甲、乙、丙三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都固定了一样多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甲只有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乙比甲多一个次级消费者,丙比乙多一个三级消费者。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比较三个生态系统的生物总重量,下列正确的是() A. 乙乙丙 B甲乙丙C. 乙乙丙 D甲乙丙10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

5、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11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改造前20种10%狗尾草、艾蒿、蒲公英改造后30种25%菖蒲、芦苇、睡莲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12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

6、抗力稳定性提高 C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抵抗力稳定性仍很强13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14下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分别表示遗传(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图说明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C图反映出

7、生殖隔离的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地共存D图反映出的河流、森林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相同的小气候特点15图示为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和光敏色素都属于物理信息 B没有信息传递,种子就不能正常萌发 C种子接受某种波长光的信息才能萌发 D萌发率的高低与波长不成正比关系16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A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C.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1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

8、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 )序号 实验处理 甲乙方案一无菌条件自然条件方案二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自然条件方案三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三个方案都不能达到18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B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C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将逐渐增大D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19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

9、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20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碳元素在A、B、C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图中B、C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二、填空题21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和恐怖主义、国际金融危机一样,成为人类社会的公敌。而恐怖主义、金融危机不过是人类的手足之癣,全球气候变暖才是人类的心腹大患,因此,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头等大事。(1)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是由

10、于以_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而导致这一气体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人类自身的活动引起的: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_,打破了生物圈中_的平衡;另一方面是人类大面积的_,使得吸收这一气体的植物大为减少。(2)如图是与该温室气体有关的循环示意图,请回答:写出图中含有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若生产者有5 000 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kg。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消耗葡萄糖30 mg,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等条件下,每小时释放32 mg的氧气,则生产者每小时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_mg。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_的途径(用图

11、中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该生物的_(填结构名称)的活动的相对强弱也可以影响到温室气体的相对含量。22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植物的落叶在土壤里会逐渐腐烂,形成腐殖质。他们猜测落叶的腐烂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不同,并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_原则和_原则。 (2)以带有同种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均分为A和B。实验时A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温箱中灭菌1小时。B处理的目的是_。 (3)(2)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因变量是_,无关变量是_ _(至少写出两点)。 (4)如果同学们的猜测是正确的,若干天后(2)中实验组的落

12、叶_。 (5)如果同学们用带有相同量同种植物落叶的冻土苔原和热 带雨林的等量土壤为实验材料,分别模拟原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条件进行C组和D组的实验,定期抽样检测样品土壤中未腐烂的落叶的含量,请根据预期结果在图中绘出相应的曲线。23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包灾害”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细胞结构分析,蓝藻属于_生物,很多蓝藻可以同时进行_和固氮作用,这在生物界是十分独特的,对整个生物圈_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_,由于某些蓝藻具

13、有气囊,在水域中有趋表聚集的现象,从_的角度看,这些蓝藻处于其上层。(3)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营养状态藻类种群组成铜绿微囊藻鱼腥藻斜生栅藻汉氏菱形藻薄甲藻小定鞭金藻重度富营养50%25%14%10%0.5%0.5%中度富营养5%40%42%12%0.5%0.5%轻度富营养025%60514%0.5%0.5%贫营养00.5%10%11.5%10%68%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_,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4)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如图所示)可治理水体污染,改善水质。其机理正确的是 ()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3

14、-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ABCD(5)蓝藻资源化利用有多种方式。从蓝藻中可以提取能发出紫色荧光的藻蓝蛋白,可作为生物实验研究中的_。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由此推测蓝藻体内含有丰富的_类物质。24某生物学研究小组统计了野外四种生物在一生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百分比表示)。休息与其他物种关系进食其他活动物种A20%15%追逐物种B55%吃种子10%物种B20%25%被物种A追逐45%吃种子10%物种C75%15%吃物种A10%物种D75%20%吃物种C5%(1)根据表中信息,试表示出

15、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2)物种A、B之间的关系属于_,物种C、A之间的关系属于_,物种C、A之间的关系属于_。物种C和D一天中的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从食性角度看,其可能的原因是_(3)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涉及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_。(4)碳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_开始,若研究发现一段时期内,进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碳元素总量与由该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碳元素总量相等,则说明该生态系统基本处于_状态。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使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可以减少农作物的竞争对手,使光能更多流向农作物;使用农药消灭害虫可以减少农作物的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温室种植

16、时,降低夜间的温度可以减少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但不能减少能量的损失。2D3D解析:题图表示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情况,所以M应表示光能和CO2等无机物,N表示生产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散失的热能和CO2,P表示由分解者分解释放的热能和CO2,A项错。图中只有1条食物链,秃鹫属于分解者,B项错。蚊子属于寄生生物,狼与蚊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要小于10%,C项错。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4D解析: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一过程具体体现了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抵抗力稳定性是指受到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17、的能力。A在受到外界干扰破坏后没有恢复原状,B和C都抵抗了外界干扰而保持原状,属抵抗力稳定性,只有D项在大型肉食动物闯入封闭生态系统后,经过各成分相互作用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5B解析:每一个营养级中所同化的能量为本营养级的总能量,而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的能量。兔子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自身呼吸消耗、被下一营养级(狐)利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狐粪便中的能量。6A7A8C解析: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成负相关,即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则低。9A解析:营养级越多,消耗和散失的能量越多,生物总重量越少,因此甲生态系统的生物总重量最高。10A 11D 12C13B解析:生物多样性

18、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调节气候等,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4C解析:此题考查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理解。题中图像表示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具有生殖隔离的各种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地共存。河流、森林、城市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小气候特点。15A16C解析:草原的植物与食草动物之间是种间关系。17C18C解析:D若为增长型,数量将增多,则以D为食的E数量也增多。19D解析: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包括光合细菌、蓝藻、绿色植物等,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20C

19、二、填空题21(1)CO2 燃烧煤炭、石油等化学燃料 碳循环 砍伐森林 (2)ADE能量流动20064CA叶绿体和线粒体22(1)单一变量对照 (2)杀灭土壤微生物,同时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3)土壤微生物(作用)的有无落叶的腐烂程度 土壤温度、含水量、pH及落叶的种类和大小等(合理即可) (4)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 (5)如图23(1)原核光合作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生物群落群落垂直结构(3)铜绿微囊藻鱼腥藻和斜生栅藻(4)C(5)荧光示踪物质(标志物)脂质24(1) (2)竞争和捕食捕食物种C、D均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中蛋白质、脂肪较多,含有的能量多(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4)生产者(或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相对稳定(或生态平衡)解析:物种A、物种B吃种子,属于初级消费者,它们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物种C吃物种A,物种D吃物种C,它们之间属于捕食关系,据此写出营养结构。物种C、物种D一天中进食时间短而休息时间长,这与它们的食性有关。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其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是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开始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