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38.12KB ,
资源ID:55808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5808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昼夜长短与晨昏线部分剖析.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昼夜长短与晨昏线部分剖析.docx

1、昼夜长短与晨昏线部分剖析历届地理高考题分类 昼夜长短与晨昏线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2005年上海卷)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答案】C解析: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时间可能是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C项正确。 (2005年天津文综卷)2001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穿越北极的国际航线试飞成功,从上海(30N,121E)至芝加哥(42N,88W)仅用15小时35分钟。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2-4题。2若飞机于北京时间5月20日5时55分从上海飞往芝加哥( ) A一路上都是白天

2、 B伦敦会位于飞机的正北方向 C北极星的高度保持不变 D经极点附近飞机罗盘不受干扰 3阳光直射图中曼萨尼约港口(19N)那天,晨昏线(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 A6634S和38B6634N和38 C71S和0D71N和0 4在5月份,开普敦( ) A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B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 C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D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长 【答案】2.A 3.C 4.C解析:由于是穿越北极的航线,飞机在北极点时,伦敦在飞机的正南方,B项错误;在北半球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就是当地的纬度,由于飞机在运动,所以,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也在变化,所以,C项错误;由于受磁暴现象的影响,飞机

3、经极点附近,罗盘会受干扰,D项说法错误;排除B、C、D后,不用烦琐计算,便可推断A项正确。 阳光直射曼萨尼约港口(19N)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90-19=71,应该有两点,即北纬71和南纬71,由于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纬71以北出现极昼,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71-19)=38,而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所以,只有C项符合题意。 开普敦在南半球,5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所以,开普敦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C项说法正确。 5(2004年全国文综卷)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接近

4、7时B5时多 C不到5时D7时多 【答案】C解析: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135E日出的地方时为6时,而此时的北京时间为5时,又由于位于飞机上看日出,比地面的高度要高些,因此看到日出的时间要比地面早。 (2006年全国文综2)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1,回答6-8题。6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A B、 C、 D、7地位于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C副热带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88月23日,地的昼长约为A24小时 B、22小时 C、20小时 D、18小时【答案】6.B 7.D 8. C解析:此题考查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太

5、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纬度越高极昼时间越长,极点半年的极昼,另一半球相反。1地极昼时间较长,应在极点附近,3点6月22日出现极昼应在北极圈上,2地介于极地和极圈之间,我们又知道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极圈以内的终年不冻港,故选B项。4地的昼夜时间变化较大应在高纬度。8月23日的昼长与4月23日的昼长应相当,两个日期关于6月22日对称,然后通过图表可得出结论。 (2007年全国文综卷一)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9-11题:9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

6、时是( ) A5时 B15时 C 9时 D19时10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 ) A550N B540N C750N D850N11.若Q地的经度为0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答案】 9B解析: 首先从题干可获取信息,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现象,因此此时北极附近是极夜现象,再根据资料中提到的弧线b为晨昏线,N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考虑得出b线以北应为夜,b线以南应为昼。M是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零。所以M点所在经线时间应该是12点;最后根据材料中

7、给出的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0,判断出M、P经度差为450,aP又在M的东侧,所以P地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5时。10C 解析:此题先从题干中得知此时为7月份,分析得出北极附近应为极昼现象,那么晨昏线中b线以北应为昼,b线以南为夜,M点为极昼的最低纬度,其次从选项卜看,先排除A、B两个选项,因为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必然在66034,-900之间,最后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从c、D中选出正确答案。由于太阳直射点在6月22日直射23026N,66034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在9月23日直射赤道,三个月的时间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了23026,那么每个月只能向南移动不到8度,到7月底最多也只移动10度左

8、右,不可能移到50N,只有太阳直射50N时,850N才会是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所以排除D选项。11A 解析:从题中可知Q为00经线,那么结合材料可知,P为900E,M点为450E。M点为晨昏线的最高纬度,因此它有可能是夜半球中间经线即0点,也可能是磺半球中间经线即12点。假设M点为12点,那么北京时间应该为15点,在12点以后不会足日出,所以M点为0点,则北京时间为5点,5点日出,说明昼长夜短,应为夏季。再结合四个选项,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说明当地应该是比较干燥、温度又高的季节,且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当时是北半球夏季,因此A是正确答案。而B选项应是在北半球秋季,c选项为北半球春季

9、,D选项为北半球冬季 (2006年广东卷)读下图,回答12-14题12.若 AB 弧表示夜弧,则 D 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 时 30 分 B2 时 30 分 C8 时 00 分 D3 时 30 分 13(2006年广东卷)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大庆 B海口 C岳阳 D长春 14.(2006年广东卷)若AB弧表示2006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 B 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 A2 月 28 日 13 时 40 分 B2 月 29 日 13 时 40 分 C3 月 2 日 14 日 00 分 D2 月 28 日 14 时 00 分 【答案】12.B13.

10、A14.C15(2008年山东文综卷)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答案】B解析某地昼长相等的两天的日期应是距夏至日(冬至日)的时间间隔相等,8月8日距夏至日约一个半月,与其昼长相等的另一天在夏至日前约一个半月,5月8日比较接近。(2008年海南卷)图3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完成1617题。图316.若Q地5时30分日

11、出,a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A.12月 B.2月 C.6月 D. 10月17.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这一季节A.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 B.美国大平原麦翻金浪C.潘帕斯草原绿野千里 D.尼罗河进入丰水期【答案】16. A 17.C【解析】若Q地5时30分,说明该地昼长13小时。教材里讲到太阳直射20纬线时当地昼长13小时13分,Q地应为20度附近,判断该区域为南半球,这时的月份可能是l2月。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判断该区域仍为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并且昼大于夜,根据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P、Q两地间距大约7.2,Q地大约南纬19,这一季节为冬季

12、,所以C选项正确。 (2008年四川文综卷)图4各线示意不同纬度地的白昼长度变化。读图4,回答1819题。18若图中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19图4五地中 A地纬度高于地纬度B地位于赤道附近C地、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D地位于极圈之内【答案】18A【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属于重点知识。b项中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但在a点时刻不同地区不可能为昼夜平分;c项中秋分日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但在a点时刻以后,位于北半球的地昼长大于夜长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即:从春分日到秋分日;d项中冬至日时,不同地区的昼夜长度不可能为昼夜平分。全球

1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大于夜长;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夜长。由此可以知道a为正确选项。19C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属于重点知识。a项中地终年昼夜平分,应为赤道地区,地昼夜长短有变化,不为赤道地区,故地纬度低于地纬度;b项中地昼夜长短并不是终年昼夜平分,所以不为赤道地区; d项中地如果位于极圈以内就会出极昼极夜现象,从图上可以看出地昼夜变化幅度很小。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为越接近赤道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越接近两极变化幅度越大。由此可以知道c为正确选项。 (2008年广东卷) 图3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

14、时刻(东十区区时)。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读图回答20-23题。20.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 30E, 20N B. 150E, 20SC. 30E, 20S D. 150E, 20N21. 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 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B. 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C. 乙地昼长20小时D. 甲地夜长12小时22. 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A. 四分之一 B. 二分之一 C. 三分之一 D. 大于二分之一23. 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 B. 台北处于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C. 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左右 D. 日本东京

15、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20.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即150E时间为12时,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50E上;再根据图3所示日出时间来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读图可知,此时甲地日出时间为0时,那么日落即为24时,也就是说甲地至南极点范围内出现极昼现象,甲地纬度为70S,那么太阳即直射20S。21. 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出现极昼,昼长为24小时,D项错误;乙地日出时间为2时,可计算出日落时间为22时,昼长即为20小时,C项正确;丙地日出时间为4时,那么上午和下午各8小时,可计算出日落时间为20时,B项错误;丁地位于赤道,日出时间为当地地方时6是,A项错

16、误。答案:C22. 答案:D【解析】要计算全球不同日期的范围,必须找到地表两条日界线所在位置,一条即为180经线,另一条为0时所在经线。此时东十区区时即150E时间为12时,可计算出0时所在经线为30W,即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为180向西至30W,该区域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于二分之一。23. 答案:D【解析】日本东京的纬度比广州高,离太阳直射点远,因此其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2008年四川灾区文综卷)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图2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完成242

17、6题。图224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为A继续上升B开始下降C继续下降D开始上升25若图中数据采集于秋季,则图中m、n两点的时间可能是A0时、6时B6时、12时C12时、18时D18时、24时26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A北美、常绿阔叶林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D西伯利亚、针叶林【答案】 24B25B26D2008年文综I)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2729题27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28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

18、55 C5l 5 D607029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30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答案】27.D解析: 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交点,地方时为5:30(12点之前,只能是晨线与该经线交点),说明Q点处于日出,由此可推出其昼长(12-5:30)213小时12时,昼大于夜,当地为夏半年,所以C最符合。BD,5月8月为南半球冬半年;A,10月虽是北半球夏半年,但离秋

19、分(9月23日,当天各地昼夜等长,昼均为12时)只差几天,昼长不至于增加近一个小时。 28.D 解析:在备考中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要关注我国北京、漠河等地夏至和冬至日的昼长。 地方时为2:30(12点之前,仍然只能是晨线与该经线交点),说明Q点处于日出,由此可推出其昼长(12-2:30)219小时12时,昼远大于夜,说明当地纬度高是接近极昼夜的地方,所以D答案符合。29.A 解析:B9月近秋分(9月23),D4月近春分(3月21),春秋分昼长12时,各地日出6:00,日落18:00,题目条件当地是低纬,周长变化应较小,也就是说日出日落在9月或4月昼长也应近6时和18时,B17时D5时均差近1小时不

20、符合。AC的判断相对较难,因为两项中时候和月份反映的季节是对应的,只能从题目条件说是低纬(低纬昼长近12时,赤道全年昼长均等于12时),说明日出近6点,日落近18点,差距越小越好。A离18时差半小时,而C与6点差一个半小时。30. D解析:题目中强调6时、18时除外,而实际上只有6时、18时这两种情况可选B,即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从赤道到极点都可能出现。而其他时间则至少不可能出现在赤道上。且时间越接近12时或0时,其移动的范围越小,在12时和0时的时候,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移动范围就在极圈与极点之间了。如右图,红线表示一年中每天16点Q点的分布情况,绿线为14点的分布情况,由此可见,符合条件的Q点

21、分布在南北半球两个区间。(2008年全国文科综合(2))图3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3133题。31若该圈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3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地较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地与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33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AOPa/Pbl【答案】31A 32D 33A解析:上半年(1

22、-6月)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增长,南半球昼长缩短。春分(3月21日)以前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长小于12小时。所以可以判断出位于北半球,且越往北昼长越短;位于南半球,且纬度与大致南北对称。赤道上昼长始终是12小时,昼夜长短变化为零,从赤道到南北极圈,随纬度增高昼夜长短的年变幅由零增加到24小时。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观察示意图可知PaPb ,(2008年宁夏文综)图1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1,完成3435题。34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分别是A1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11月、12月35在图示月份中A地夜长超过10小时

23、 B三地中地昼长最长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 D三地中地昼长变化最大【答案】34. A解析南半球三地白昼越来越长,说明南半球此时为夏季,故排除B与C选项,a、b两月比较,a月白昼长于b月的,所以本题选A。35. D解析在图示月份中地昼长最短,昼长大于14小时,夜长小于10小时,昼长变化率越来越大,地昼长变化最小,地昼长变化最大。故本题选D。(2002年广东、广西、河南卷)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3638题: 36. 在下面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A. B. C. D. 37. 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 A. 8

24、日14时 B.9日2时 C. 9日20时 D.8日8时 38. 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 A. 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 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答案】36. B 37. D 38. B解析:由题目所给材料,飞机飞越的是晨昏线上空,且当地为8日19时,可得出该飞机应飞越昏线上空,且当地昼长夜短。两图昼短夜长,图中的晨昏线具体指的是昏线,由此推断图正确。 由图经线分布可知,该地处在东十一区,当地地方时为飞越晨昏线后6小时,应为地方时8日25时,由此推断西六区的芝加哥区时为8日25时减去17个小时,即8日8 时。 由题、图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夏半年,A

25、、C项所述现象不可能发生;位于南半球的赞比西河正处在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D项描述错误。 二、综合题39(上海2001年高考题地理卷)读右图回答:(1)图中北纬6634处的昼长为 小时。(2)下列四地中,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新加坡(约1N) B、广州(约23N)C、悉尼(约33S) D、北京(约40N) (3)图示日期所在的季节,亚热带气候区大陆东部的河流处于 (洪水期、枯水期);西部的气候特征为 【答案】(1)24 (2)B(3)洪水期 高温干旱或炎热干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地球公转意义和气候水文之间的关系能力。北半球夏至,北极圈内为极昼,昼长在6634N上是24小时,所给四城离回归线近者正午太阳高度大,因此,正午太阳高度,广州最大,悉尼最小。亚热带气候区大陆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处于洪水期。亚热带大陆西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