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5.24KB ,
资源ID:560425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6042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土资源学全部章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土资源学全部章Word文档格式.docx

1、6、地下水: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7、土壤的功能:生产力功能、自净功能、生态功能、支撑功能、原材料功能、景观文化功能。第三章1、环境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人地协调论 环境中心主义:环境是人的中心,人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只是从环境到人的线性作用,而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完全被掩盖在环境的压力下。 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中心,环境本身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内在的价值,人地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一种单向的线性过程,只不过作用的方向是从人到环境。 人地协调论:人们协调人地关系与适应环境不同,适应环境,多少带有被动的意思,而现代强调协调人地关系则带有主动的意思,反映人们对环境的积极作用,人不同于其他生物,人类

2、不但有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有改造环境的能力,由于组成人地关系的诸成分中,常因某一个或某些成分的变化而破坏了协调,所以要尽快建立新的协调关系,以促进人地系统的正常运转。因而协调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协调,同时必须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人地关系的协调。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都要完善和科学。2、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与其他自然因素有何不同 首先,人为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们在逐步认识土地资源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并改造土地,最终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别的土地资源。其次,人为活动是社会性的,它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也受着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3、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为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有很大区别。相对于自然因素而言,人为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快速的,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影响的速度和强度还将加快。另外,人为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即可通过合理利用土地,使土地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也可由不合理的利用引起土地退化,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几乎影响到了构成土地资源的各个自然构成要素。3、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关系? 产业结构优化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绝对使用量;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率。4、经济增长方式、经

4、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资源的关系?5、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出现的问题?城市用地总量失控耕地锐减;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低下;土地利用结构失衡;土地生态系统恶化。6、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注重城市内涵发展;推动乡镇企业适当集中;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控制建设用地,切实保护耕地。7、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含义8、全球经理一体化的基本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9、全球经理一体化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规模化经营;可进一步显化土地资产,活跃土地市场;能促进土地管理体制改

5、革。10、不适应性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市场不适应;现有国有企业用地处置方式的不适应;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不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农业生产规模的不适应。11、应对全球经理一体化的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对策? 编制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客观趋势的土地利用规划;明晰土地产权;建立有形土地市场;加强农地储备;改革土地税收体制;建立土地信息化体系。第四章1、土地类型:是指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2、土地资源类型:是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统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3、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4、土地分类:是指对一

6、个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类型的划分。5、土地分类原则:自然发生学的原则,综合性的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实用性原则6、土地分类方法:发生法,景观法,参数法7、地域分异:是指地球表层大小不等的、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地段之间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差异8、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个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9、土地类型结构:也称土地结构,是指在某一个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在质和量上的对比及它们组合而成的一定格局或图式10、土地类型分类:空间结构,数量结构,质量结构11、土地类型的演替:是

7、指在一定时段内,一种土地类型像另一种土地类型转化的过程12、土地类型演替的类别 按演替性质分:时间演替,空间演替 按演替原因分:自然演替,人为演替 按演替方向分:正向演替,逆向演替 按演替过程分:节律性演替,非节律性演替第五章1、土地资源调查:是以土地资源学知识为基础,借助遥感和测绘制图等技术手段,查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系列过程。2、土地资源调查分为: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3、土地资源调查的程序: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4、土地利用预警:是指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依据土地利用的各项指标,通过有关的信息采集、分析、预测与评价,确定土

8、地利用活动变化及其对外界影响的趋势、速度以及达到某一变化阀值的时间等,并按需要适时地提出恶化或危害变化的各种警戒信息及相应的调控措施。5、土地利用预警的类型:耕地预警,城市建设用地预警,土地生态安全预警6、土地利用预警的功能:参照功能,纠错功能,超前控制功能7、土地利用预警系统的运行步骤:确定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决策分析与排除警情。第六章1、土地资源评价:也称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2、土地资源评价的意义:为土地税收服务,为调整承包土地和征地补偿费提供依据,为土地交易服务,为估计土地经营好坏服务,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3、土地资源评价依据:土地资源的适宜性

9、,土地资源的限制性,土地利用的效果4、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生产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针对性原则,比较性原则,动态性原则5、土地资源评价的类型:土地自然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综合土地评价和单项土地评价,定性土地评价和定量土地评价,现状土地评价和潜在土地评价,农用土地评价和非农用土地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6、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分类法,数值法(指数法,评分法,统计模型分析法)7、土地资源评价的程序:准备工作阶段,调查分析阶段,评价阶段,结果整理阶段8、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实质上是考察一定区域内,特定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投入水平条件下可能生产的食物与人均消耗量的总和之比的一个动态估

10、算9、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四个要素: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被承载人口的生活水平,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10、土地资源经济评价:是运用经济指标对土地的使用价值或价值进行评定,反映土地利用方式的经济效果11、土地经济评价的一般步骤:评价单元的确定,评价对象的确定,资料收集与整理,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的确定第七章1、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的过程2、土地利用过程的基本要素:土地,劳动,资本3、土地利用系统分析的一般过程:确定系统边界,确定系统目标,进行土地评价,可行性分析,输入输出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

11、分析,提交报告或决策,实施4、土地持续利用含义:土地持续利用是指本着社会、经济要求和环境问题相统一的宗旨,综合运用技术、政策或其他活动手段,同时实现:保持或提高土地的生产或服务功能;降低生产的风险水平;保护自然资源潜力,防止土壤和水质退化;经济上可行;社会可接受5、可持续性包括四个含义: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6、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生产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保护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承受性原则7、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质上是一种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所产生维护公众利益的社会力量,是一个对既定目标不断修正、对影响土地利用发展演变的各种因素

12、和不同利益集团不断进行协调的过程8、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一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二是为取得预定的效益尽可能少地利用土地资源9、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结构的优化配置,土地利用效益结构的优化配置10、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11、土地集约利用的分类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农用地集约利用按集约内容划分:劳动集约,资金集约,技术集约12、农业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应做到哪几点?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违法违规出让耕地;优化农业用地结构,提高农业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积极推进土地占用税改革13、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应做到哪几点

13、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要追求多个目标;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因城市定位和特点而有所不同;城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14、土地利用工程:是根据土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遵照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或不同目的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改造治理与保护的综合工程技术15、土地利用工程的特点:整体性和综合性土地利用工程的内容: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土地综合整治16、土地整理:是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治理17、土地整理的根本目的:是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18、

14、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土地关系,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需求;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资源的景观功能19、土地生态系统:是由土地各自然要素构成的,并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内而组成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系统20、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21、土地生态系统的特点:结构的整体性,开放性,区域分异性,可变性第八章1、土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2、土地退化分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土地贫瘠化,土地污染3、土地退化的诱

15、因自然界的诱因包括气候、生物、水文、地质、地貌等;人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4、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水土流失的工程防治措施,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5、土地保护的对象:退化土地,潜在退化土地6、土地保护的内容:土地资源的数量保护,土地资源的质量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文化景观保护7、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科学编制土地保护规划;优化结构,实行土地生态保护;加强土地综合整治,保护、提升和从塑生态景观;建立土地保护动态监测系统;严格执行土地保护法律法规;增强全民惜土意识一、简答1、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

16、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科学。2、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类型是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3、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是以土地资源学知识为基础,借助遥感和测绘制图等技术手段,查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系列过程。4、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及不同投入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可能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或: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是,在一定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5、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

17、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二、填空1、土地的经济社会属性包括社会性、资产性、权籍性 2、土地资源学研究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调查法、分类法、评价法、规划法、决策法3、土地资源的自然要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生物4、土地类型结构主要分为三种,即数量结构、质量结构、空间结构5、土地资源调查分为土地条件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6、土地经济评价的步骤方法包括毛利分析法、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经济计量模型法7、土地利用系统分为耕地系统、林地系统、草地系统、建设用地系统8、土地保护的研究对象是退化土地和潜在退化土地9、地表水的类型有河流、湖泊、冰

18、川、沼泽三、选择题1、土地资源除了包含本身所有的一切自然特性以外,同时又包含了具有可供人类发展的生产的( B )特性,这两种属性合称为土地资源的“二重性”。A社会文化 B社会经济 C商品 D一般2、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即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是个( C )A自然综合体 B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 C自然经济综合体 D经济综合体3、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D )的再分方面。A高度 B气温 C热量 D水热条件4、海拔高度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类的制约方面,一般而言,海拔大于(

19、C )的地区不宜人类居住。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35000米5、气候要素主要指地球表面至( D )高空以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和物理过程。A500010000米 B 800010000米 C800012000米 D10000米12000米6、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工作程序是( C )A明确任务、收集资料和编写工作计划B外业勘察,详细测图与编写报告C准备工作、外业工作、内业绘图与编写报告D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利用GPS在制业工作中定点、利用GIS内业制图7、我国土地资源退化主要是( C )A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B主要是自然的大

20、环境C主要是人为利用不合理D缺乏总体规划,部分地区也缺乏完整的考虑四、判断题( )1、陆地的表层为土壤( )2、大气中对土地资源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有光、温、水、风等 )3、人与地的关系是人定胜天 )4、土地类型较多强调的是土地的自然属性 )5、造成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是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五、简答题1、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研究的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组成要素及其对土地利用的作用;(理论基础) 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科学依据和研究对象)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提供数据)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定量

21、化依据) 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目的和归宿) 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保证)土地资源组成要素及其不同组合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及其分类、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生产力及其人地关系分析、区域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2、土壤的功能有哪些1、土壤的生产力功能2、土壤的自净功能3、土壤的生态功能4、土壤的支撑功能5、土壤的原材料功能6、土壤的景观文化功能3、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关系是什么1、产业结构化可以减少城市土地资源的绝对使用量2、产业结构化可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3、产业结构化可以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率4、土地分类的原则是什

22、么1、自然发生学原则2、综合性原则3、主导因素原则4、实用性原则5、土地利用预警系统运行的步骤是什么1、确定警情2、寻找警源3、分析警兆4、预报警度5、决策分析与排除警情6、持续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可行性、可承受性原则7、土地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增加耕地面积2、调整土地关系3、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4、实现土地资源的景观功能8、土地保护的内容有哪些1、土地资源的数量保护2、土地资源的质量保护3、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4、土地资源的文化景观保护六、为什么说“人地协调论”和“环境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更完善和科学?环境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人地协调

23、论:人们协调人地关系与适应环境不同,适应环境,多少带有被动的意思,而现代强调协调人地关系则带有主动的意思,反映人们对环境的积极作用。人不同于其他生物,人类不但有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有改造环境的能力,由于组成人地关系的诸成分中,常因某一个或某些成分的变化而破坏了协调,所以要尽快建立新的协调关系,以促进人地系统的正常运转。七、何谓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我国当前在此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优化配置最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质上是一种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所产生维护公众利益的社会力量,是一个对既定目标不断修正、对影响土地利用发展演变的各种因素和不同利益集团不断进行协调的过程。解决的问题:1、在全

24、国或一个行政范围内如何以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实现土地利用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2、在一定生产力下,如何在区域各产业之间、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各项用地的空间布局形式;3、如何在产业内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比配。目标:一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二是为取得预定的效益尽可能少地利用土地资源。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的过程。是指人类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的活动,对土地进行干预,从而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2、土地利用系统:一定时间和一定空

25、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土地利用单元构成的一种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物生产系统。3、土地利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土地、劳动、资本。4、土地利用系统分类:耕地系统、林地系统。草地系统、建设用地系统5、土地利用系统分析的一般过程:1、确定系统边界,2、确定系统目标,3、进行土地评价,4、可行性分析5、输入输出模型分析6、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分析7、提交报告或决策8、实施6、土地持续利用:是指本着社会、经济要求和环境问题相统一的宗旨,综合运用技术、政策或其他活动手段,同时实现:降低生产的风险水平,保护自然资源潜力,防止土壤和水质退化;社会可接受。7、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包括几方面的含义: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

26、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8、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9、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解决的问题,目标。方法: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结构的优化配置,土地利用效益结构的优化配置。10、土地集约利用:指通过增加土地的投入,获得土地最高报酬。11、土地集约利用分类:按土地利用类型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农用地集约利用;按集约内容分劳动集约、资金集约、技术集约;集约利用方式分平面型、立体型、时间紧凑型、价值附加型、综合性集约利用。12、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违法违规出让耕地;2、优化农业用地结构

27、,提高农业土地利用综合效益;3、积极推进土地占用税改革。13、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做到以下几点:1、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要追求多个目标;2、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因城市定位和特点而有所不同;3、城镇土地节约、集约的评价。14、土地利用工程概念:是人们以其活动去影响土地,积极控制和改造土地的不利因素,调节生态平衡,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 特点:整体性和综合性 。 内容: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土地综合整治等多项基础工作。15、土地整理概念: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目的: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要求。 任务:1、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2、调整土地关系,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3、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4、实现土地资源的景观功能。16、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土地各自然要素构成的,并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内,而组成的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系统。组成:生物部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部分(环境因素)。1、土地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性,2、土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3、土地生态系统的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