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43.32KB ,
资源ID:56220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6220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秋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秋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1、秋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019年秋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6 风筝课题风筝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憧、憬、歇”等4个生字,会写“筝、拔、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知道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2、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尝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谈话激趣,导入学习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风筝) 【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

3、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1)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2)课文分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憧、憬、歇、埂” “憧、憬、歇、埂”是左右结构的字;“憧”和“撞”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出示生字“筝、拔、蝴、蝶、福、托、梢、歇、踪、丧、圈、坊” 指导书写:“拔、蝴、蝶、福、托、梢、歇、踪、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拔”不要写成“拨”;“筝”是

4、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一横要长一些;“丧”最后一笔捺要舒展。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四、朗读课文,体会心情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总结概括,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设计意图: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五、课堂练习,抄写句子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蝴蝶(di di) 踪影(zhn zn) 憧憬(chn zhn)翩翩(pin bin) 磨坊(fn fn) 丧气(sn shn)

5、二、组词。1.多音字组词。磨 m( ) 坊fn( ) m( ) fn( )2.比一比,组词语。圈( ) 拔( ) 筝( ) 歇( )园( ) 拨( ) 争( ) 喝( )三、补全下列成语。( )( )飞起 越( )越( ) ( )( )起舞大( )( )色 千( )万( ) ( )头( )气四、仿写句子。1.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2. 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答案】一、di zn chn pin fn sn二、1.磨砂 磨盘 油坊 教坊 2.圆圈 花园 拔刀 拨动 风筝 争取 歇一歇 喝水三、凌空 飞 高 翩翩 惊 失辛 苦垂

6、 丧四、1.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2.夏天的傍晚,小青蛙们在池塘边歌唱,它们越唱越高兴,似乎把天唱塌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2.知道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 风筝 蝴蝶 拔几根 幸福 托着 垂头丧气 半圈树梢 歇一歇 千呼万唤 踪影 磨坊教师集

7、体订正。2.回忆作者放风筝时的情景,简略说一说过程。这节课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板书:风筝)【设计意图:由回忆放风筝的情景,引入课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在面对新知时,能主动寻找其现实背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教学( )分钟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2.学习第2自然段。(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8、(2)学生汇报。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板书:幸福鸟)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5)多种方式读全段。3.学习第3自然段。(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2)创设情境:让

9、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板书:兴奋、激动、自豪)(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需要精读的句子: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

10、奔跑。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4.学习第4自然段(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板书: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4)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5.学习5

11、、6、7、8自然段(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板书:垂头丧气)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板书:继续)(4)想象写话找到了吗?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b全班交流c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说的内容写在纸上。(提醒写字姿势)d全班交流。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

12、种生活体验吗?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设计意图:“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环节主要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这些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意图:在总结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找出重点词句,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伙伴们的心情变化。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课堂练习,小组交流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设计意图:在

13、这里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续写文章,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内容16 风筝做风筝 放风筝 幸福鸟 兴奋、激动、自豪 继续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课堂作业新设计一、填上恰当的词语。( )地跑起来 ( )的快乐( )地喊叫着 ( )的木轮( )地飞走了 ( )地奔跑 二、按要求写一写。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精心 希望 依然 倏地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垂头丧气 继续三、读一读,填一填。1.“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我从我句话中了解到小作者的心情是 ,我还能在课文中找出其它描写心情的句子

14、。2.“我们依然快活”这句话中“依然”可以换成哪一个词语?试着用“依然”写一句话。 【答案】一、飞快 最大 快活 巨大 极快 拼命 二、1.细心 期望 依旧 突然2. 兴高采烈 停止三、1.高兴、幸福;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2. 即使下着大雨,我们依然来学校上课。教学反思1.在理解“憧憬”一词时,采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也注重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读,表现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想一想孩子们做风筝时会是怎样的心情?”“激动的、高兴的、兴奋的”“那就请你读出小伙伴做风筝时的激动。”2.不足之处是千呼万唤:千和万是虚数,不是真正

15、了呼喊了一千遍和一万遍,这一点应该渗透给学生。【教材分析】风筝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作

16、者介绍】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主要作品:鬼城二月杏废都满月儿秦腔古炉。【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看拼音,写词语

17、。h di zn yn sh sho chu tu sn q( ) ( ) ( ) ( ) fn zhen xn f bn qun qin h wn hun( ) ( ) ( ) ( ) 二、你能写出生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吗? 奔( )( )磨( )( ) 坊( )( )( )( ) ( )( ) ( )( ) 三、模仿秀。1.风筝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渐渐: 2.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垂头丧气: 3.我们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憧憬: 阅读能力大提升四、课文整体梳理。课文主要讲了第1自然段讲 ;第2自然段讲 ;后面的几个自然段讲 。归纳一下:课文讲的是 。五、重点段落品析。童年的时候,我

18、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1.在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憧(cn chn)憬 依(y y)然凌(ln ln)空 奔(bn bn)跑2. 把下面的句子

19、改为“被”字句。我们把风筝叫作“幸福鸟”。_3.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写_,第3自然段是写_。思维创新大拓展六、试着做一个风筝,再把制作的过程写下来。 参考答案:一、蝴蝶 踪影 树梢 垂头丧气 风筝 幸福 半圈 千呼万唤二、奔(bn) (奔跑) 磨(m)(磨成) 坊(fn)(磨坊)(bn) (投奔) (m)(磨盘) (fn)(牌坊)三、1. 一轮红日渐渐地坠落下来,风也渐渐变得微弱。2. 考试成绩出来了,小名垂头丧气地走回家。3. 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和我憧憬的未来都归功于我的天使般的母亲。四、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做风筝;孩子们开开心心放风筝;孩子失去风筝、寻找风筝的忧伤。童年时候,风筝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20、和幸福。五、1chn y ln bn2风筝被我们叫作“幸福鸟”。3我们做风筝;我们放风筝。六、例文:他先帮我们做好了骨架,因为我们要做的是硬翅风筝,所以就拼了一个十字形的骨架。骨架已经拼好了,接下来就是上色了!经过我们的讨论后,决定画一只米老鼠。何俊成先把米老鼠的造型描绘了出来,然后按原卡通形象的米老鼠涂色。我们分工涂色,我画手部脚部,何俊成画米老鼠的身体。在画的时候呀,纸还会起些毛毛,原来这是海棉纸呀。在画画的时候,我们都很用心的去画,把风筝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哦,对了,为了把风筝装扮得更漂亮,我们还画了背景图:蓝天和草地。我来画蓝天,何俊成来画草地,那胡运泽呢就帮我们修补一些我们弄得不太好的

21、地方,做得很好看。最后只要把线装上去就可以了。当然,胡运泽早就准备好了,他拿出一个小把手,上面还绕了许多白色的线。我把线绑在风筝的骨架上,绑得非常牢固。最后再把尾巴贴上去,一个风筝就完成喽。17 麻雀课题麻雀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3.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

22、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启发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新课教学( )分钟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2.

23、你还读懂了什么?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提示:(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2)猎狗想怎么样?(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小麻雀掉下来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波浪线画下来。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3.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第二部分(第4、5、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

24、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其中第1、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 “煞、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书写指导。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 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五、范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

25、达的感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内容。】【设计意图:总结段意,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课文。】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词。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扎煞(sh s) 搏斗 (b b)嗅到(xi xu) 拯救(zhn zn)二、读拼音写汉字。 身(q)_ (b)_斗 牙_(ch)(pn)_大(yu)_儿 无可(ni)_何三、选词填空,组成词语。 撕 嘶 搏 博 ( )咬 ( )开 拼( )( )士四、回答问题。1.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把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经过写具体的? 。2.“小”麻雀战胜了“大”猎狗一事说明了什么道

26、理? 。【答案】一、sh b xi zhn二、躯 搏 齿 庞 幼 奈三、嘶 撕 搏 博四、1.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尖叫,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2.母爱,这是存在于小生灵老麻雀身上的令人钦佩的伟大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它驱使老麻雀放弃自己安全的环境,铤而走险飞落在凶恶的猎狗面前,誓与猎狗进行殊死的较量,掩护和拯救自己的幼儿。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教

27、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复习生字、新词1.听写。2.认读词语。嘶哑 拯救 扎煞 奈何 嗅到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新课教学( )分钟二、讲读课文(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二)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多媒体出现下面三个问题)(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

28、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2.讨论事情的经过。(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默读第4自然段。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板书:吃)指导朗读:读

29、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板书:救)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板书:斗)(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