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0 ,大小:38.23KB ,
资源ID:56233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6233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首师大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首师大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1、首师大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首师大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对全册的课程的理解: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反映自然界本质与联系的“科学主题”为教学内容,以从课本中学习与从自然、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相结合为教学途径,以受教育者亲自经历和体验的探究活动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作为课程组织的主要线索。努力构建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点科学课程。二、我认为主要体现三个要点:1、 指导学生学习了解、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2、 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情感态度。3、 指导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三、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学

2、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探究为核心, 其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该课程具有开放性, 课程的评价应该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四、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学习一些浅显有趣的,并与自己学习,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2、 过程方法:体验学科学和做科学的基本方法,即通过观察、测量、记录、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获取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能力。3、 情感态度:发展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等科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和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的欲望。能主动接纳科学课程,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和实践能力。五、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参与一系列有序的观察观察、思考、讨论、试验、比较、分类、推理、归纳、辩论、评价等活动。2、事观察,动手、动脑、动口等的经历。3、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考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参与实践活动。六、教学难点:1、组织学探究性学习科学知识的课堂教学。2、指导学生正确、规范、熟练、操作分组实验。3、指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七、体现新课标的思想: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周围常见的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课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相问

4、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关心科技的新发展。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序号课题周次课时序号课题周次课时1科学在我们身边1113空气占据空间1322植物世界2114空气的用途141元旦假143栽培的植物3115空气和生命1514保护植物31单元检测151单元检测4116岩石1615动物世界4117砂和黏土1616饲养的动物5118土壤1717拯救野生动物5、7219中国地质博物馆171十一休息6单元检测181单元检测71机动38水81期末考试2019流动

5、的水8、9210用水量的调查10211水和生命111期中检测11112空气122单元备课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体现课标思想:知道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知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了解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发展学生对科学课程兴趣,培养学生参与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等科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和历经科学、体验科学的欲望。能主动接纳科学课程。体验学科学和做科学的基本方法,即通过观察、测量、记录,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获取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能力。教学目标:感受科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初步了解科学课的教学常规。发展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6、主动接纳科学课程。教学重点:发展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方法,主动接纳科学课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方法,主动接纳科学课程。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课 题教师准备学生准备1、科学在我们身边1、测量用的白纸、软尺和线绳2、自然界和科学家的图片等。3、岩石或输液、昆虫标本。4、做实验用的实验器材等。测量用的白纸、软尺和线绳,铅笔和笔记本等。第一学期启始课一、安排座位。二、新学期、新气象。三、老师想和大家做朋友!教和学是相互的过程。四、先学会做人。五、介绍科学课上要学到的内容。1、它是物理、化学、生物、地

7、理的综合课。2、要学到声、光、电、化学、动物、植物、微生物、天文和地理等好多知识。3、可以做好多好多的实验。六、小实验。1、吹纸条。2、静电游戏。六、新学期考核要求:1、纪律:还是第一位的。因为实验多,制作多。没有纪律就可以不做。2、作业:按时、按要求、有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方面,需要重视。3、合作:合作完成作业和实验。4、准备一个小双线本。5、积累:看BTV5和CCTV10每天19:3022:05的与科技相关的节目。6、总评:1、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发展学生对科学课程兴趣,培养学生参与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等科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和历经科学、体验科学的欲望。能主动接纳科学课程。体验

8、学科学和做科学的基本方法,即通过观察、测量、记录,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获取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能力。知道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知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了解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学科学做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基础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比较、测量、记录、分析等方面的培养,锻炼学生探寻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1、测量用的白纸、软尺和线绳2、自然界和科学家的图片等。3、岩石或输液、昆虫标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目标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了,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在这门课里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

9、呢?那就让老师带你什么到科学的海洋中去遨游吧!(板书:一、科学在我们身边)了解学习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科学课程的存在。二、学习新课:(一)范读:P7第一自然段。(二)提问:什么是科学? (三)提问:科学在哪里?(四)提问:你知道科学课是学习什么的? (五)观察:P6图片。图片中都有什么内容?(这是我们将学习的内容: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六)讨论:你想怎么学习科学课?(七)谈话: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教师用书:P15)(八)总结。了解。思考、讨论。思考、讨论。思考、讨论。观察、思考、讨论。思考、讨论、交流。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使学生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了解科学课的学习是什么。了解

10、科学课要学习的内容。三、作业及安排: 测量用的直尺、白纸、软尺和线绳等。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目标一、学习新课:(一)谈话:我们说过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又有哪些科学呢?你们想不想学着探究一下?(二)提问:我们的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又是什么样的?(三)提问:对于我们的身体,自己想知道什么问题?(范读P2表)(四)研究:自己的手和脚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五)测量:分别测量自己的手和脚的大小。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六)思考:比较测量的数据,自己的手和脚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填写在P3)(七)提问:你知道不同人的手和脚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吗?(八)观察:填写P4表格,观察和

11、比较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九)阅读:P4最后一个自然段。(十)讨论:我们是怎样解决自己想知道的科学问题的吗?(观察P5图)(十一)总结。了解学习内容。思考、讨论。思考、讨论、填表。猜想、讨论。分组测量、观察、填表。比较、思考。猜想、讨论。填写、观察、讨论。指名读、了解。读图、思考、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测量、记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初步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了解人体上的近似数字。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二、作业及安排: 了解一些关于植物的

12、知识。板书设计:一、 科学在我们身边 科学第二单元体现课标思想: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科学课程的开始,所以对于学生学习科学课兴趣的激发是关键。所以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应注重学生在学习植物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对生物的研究以及今后对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打下基础。教学内容:第二课 植物世界第三课 栽培的植物第四课 保护植物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概况,认识植物的多样性。知道几种常见的栽培植物,了解栽培植物与人的关系和12种栽培植物的播种、管理和收获等。知道制作粮食标本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制作粮食标本。了解我国珍稀的植物。知道有些植物已经灭绝、有些植物濒临灭绝,要保护植物的方法。体会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人类

13、与生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对研究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植物、救助濒危植物的情感和爱护环境、保护植物的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栽培植物的兴趣。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学生初步具有搜集资料、整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观察植物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人类与生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对研究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植物、救助濒危植物的情感和爱护环境、保护植物的良好行为习惯。学生初步具有搜集资料、整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观察植物的能力

14、。教学难点:学生初步具有搜集资料、整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观察植物的能力。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课程教师准备学生准备2、植物世界图片:各种各样的植物各种有趣的植物植物的器官有关的植物资料3、栽培的植物1、 农作物标本或实物2、 粮食标本或实物粮食标本4、保护植物图片资料: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我国的珍稀植物保护植物北京植物园的资料珍稀植物资料2、植物世界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主要是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但是不用给这些植物的名称。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有的植物很大,有的植物生命长,

15、有的植物还吃虫子等来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在认识植物的多样性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体的共同特征。教学目标:学生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知道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初步具有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交流资料的能力。初步具有研究植物的兴趣。教学重点:学生产生对植物多样性的兴趣,能够搜集和整理资料。教学难点:学生学会观察,知道植物体的器官。教学准备:图片:各种各样的植物 学生:搜集各种植物的图片各种有趣的植物植物的器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目标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的自然界中有多少种植物吗?你想了解它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植物的知识。(

16、板书:二、植物世界)了解、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学习新课:(一)提问:在自然界里生长着多少种植物?(30多万种)(二)观察:P9你认识这些植物吗?(板书:植物)(三)提问:你知道植物世界中的之最吗?(四)朗读:课文P10、11。(板书:多种多样)(五)提问:你知道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吗?(板书:有趣)(六)朗读:课文P11。(七)讨论:观察P12上图。凤仙花的植株由哪几部分组成?(八)讨论:观察P12下图。这些植物的植株由哪些共同的地方?填写P12填空。(板书: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九)总结。思考、回答。观察、交流、讨论、回答。猜想、交流。朗读、了解。交流。观察、交流、讨论、回答。

17、观察、交流、讨论、回答、填写。初步了解植物世界。初步了解植物的分类。初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有趣的植物。进一步了解有趣的植物。初步了解植物植株的组成。初步了解植物体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三、作业及安排: 搜集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目标一、学习新课:(一)交流:搜集来年关于有趣植物的资料。(二)录像。(三)总结。分组交流。了解。进一步了解有趣的植物。二、作业及安排: 1调查一下家里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千克粮食。搜集有关粮食的资料。2搜集各种粮食,透明小瓶。板书设计:二、植物世界多种多样植物: 有趣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第

18、三课 栽培的植物教学目标: 通过认识水稻、小麦、玉米等几种常见的植物及栽培植物的用途,使学生了解一两种栽培植物的播种、管理和收获等过程,初步使学生具有搜集、整理和交流资料的能力,教会学生制作粮食标本,能自觉爱惜粮食,做到不浪费,知道世界粮食日。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与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具体到人也农作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农作物都有什么用,农作物是怎样种植、管理、收获和加工的。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农作物标本或实物,粮食标本或实物,有关各种各样农作物的资料。2、学生准备:调查一下家里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千克粮食。搜集各种粮食,透明小瓶。搜集有关粮食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

19、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目标一、导入新课:谈话:在自然界中有30多万种植物,但不是所有植物都可以栽培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栽培的吗?我们又是怎么栽培它们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板书:三、栽培的植物)了解。了解学习内容。二、学习新课:(一)提问:(展示几种栽培植物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什么吗?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观察P13图)(这些中的一部分是农作物)(二)提问:你知道北京生产什么农作物吗?(三)阅读:P14第一自然段。观察P14页图。(四)提问:你了解小麦和玉米的知识吗?(五)阅读:P14第二自然段。(六)提问:P15上图的机器是做什么的?栽培植物要经过哪些过程?(教师用

20、书P43)(板书:种植、管理、收藏、加工)(七)统计:如果每人每天浪费50克粮食,全班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会浪费多少千克粮食?(八)阅读:P15最后一段。(九)作业:1单数组:调查一两种栽培的植物,了解它们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及它们的基本情况。2双数组:了解在世界上的什么地区经常会发生粮食短缺现象?为什么会造成饥荒?(十)总结。观察、认识、回答。思考、交流。阅读、了解。思考、交流。阅读、了解。猜想、交流。分组计算、统计、交流。阅读、了解。了解、记录。初步认识一些栽培植物。初步认识北京的农作物。初步了解植物的栽培过程?了解浪费粮食的情况。三、作业及安排:1单数组:调查一两种栽

21、培的植物,了解它们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及它们的基本情况。2双数组:了解在世界上的什么地区经常会发生粮食短缺现象?为什么会造成饥荒?3搜集各种粮食,透明小瓶。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目标一、学习新课:(一)提问:你家里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千克粮食。(二)调查:调查一两种栽培的植物,了解它们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及它们的基本情况。(三)调查:调查在世界上的什么地区经常会发生粮食短缺现象?为什么会造成饥荒?(四)提问:还有哪些植物可以栽培?(花卉、药材等)(五)制作:搜集各种粮食,制作标本。(注意:1.粮食要干燥、2.颗粒要饱满。)(六)总结。交流、了解。交流、了

22、解。交流、了解。思考、交流。制作。初步了解粮食的一些情况。进一步了解栽培植物。二、作业及安排: 搜集珍稀植物、保护植物的资料。本课小结:六、板书设计:三、栽培的植物种植、管理、收藏、加工七、课后反思:由于学生大都生活在农村,所以对农作物的种植比较了解,能够体会到父母、爷爷奶奶种植农作物的辛苦。不少学生作了种子的标本,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第四课 保护植物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与植物的关系,体会人与植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知道我国的珍稀动物,应该怎么去保护植物,并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北京的古树名木和珍

23、稀植物,了解植物自己能制作食物和放出氧气,知道怎么样才能保护植物。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珍稀植物、保护植物的资料。2、学生准备:搜集珍稀植物、保护植物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目标一、导入新课:谈话: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植物有了哪些了解?人类与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植物?(板书:四、保护植物)思考、回答。初步了解人类与植物的关系。二、学习新课:(一)提问:植物对我们人类有什么用途?(教师用书:P50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蓄水保土、提供资源、保护动物、防灾抗灾、提高肥力、防风防沙、杀菌吸尘、降低噪音、吸收毒气、提

24、供氧气、隐蔽军事、生产木材、工业原料、粮食油料、名贵草药、造纸原料、家具铅笔、香料杀虫、调节气候)(板书:用途多)(二)欣赏:P18图。(三)提问:北京有哪些古树名木?你见过哪些?P16图。(板书:古树名木)(四)谈话:大约在10亿提前,地球上出现了最原始的植物。直到3.6亿年前,陆地原始植物才出现。大约又过了1亿多年,苏铁、蕨类植物才发展起来。现在,大多数的原始植物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能从化石上看到它们。然而,有一种在恐龙时代就已经出现的树木却一直生存到今天,它就是银杏。银杏是生活在中国的“活化石”,大约出现在1亿多年前。除了银杏外,我国还有许许多多的珍稀植物,如水杉、金花茶、珙桐、人

25、参、银杉等。(P17图。)(板书:珍稀植物)(五)阅读:P19阅读。(六)提问:植物对我们人类有这么多的用途,我们人类又是怎么对待它们的呢?(由于人类的活动,使植物处处面临威胁。大量的砍伐和采集,使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日渐减少,有的植物已经灭绝或面临灭绝的危险。)(七)提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八)总结。思考、回答。欣赏。观察、思考、交流。了解。指名读。思考、交流。猜想、交流。初步了解植物的用途。初步了解北京的古树名木。初步了解我国的珍稀植物。初步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初步了解人类对植物的破坏 。激发学生对植物保护的情感。三、作业及安排: 搜集保护植物的方法。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目标一、学

26、习新课:(一)交流:保护植物的方法。(二)观察:到校园内观察植物。(注意:1.安全。2.安静。)(三)总结。分组交流。观察、认识。进一步了解保护植物的方法。初步认识校园里的各种植物。二、作业及安排: 了解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本课小结:六、板书设计:四、保护植物用途多古树名木 保护珍稀植物七、课后反思:学生都知道树木的重要作用,也知道要保护植物。但是对于一些名木古树了解的并不是太多,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各种名木古树,开阔了视野。(三)人与动物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标准教学内容第5课 动物世界第6课 饲养的动物第7课 拯救野生动物教学目标: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感受动物是多种多样的。认

27、识几种人类饲养的动物。了解动物与人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进行长期观察的能力,北京和我国珍稀的野生动物。初步知道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和方法。体会动物多样性的意义及人类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对研究动物的兴趣,树立爱护动物、救助濒危动物的责任感和养成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饲养动物的兴趣。向学生进行严谨踏实,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以及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初步具有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初步具有自定标准给动物分类的能力;初步具有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动物多样性的

28、意义及人类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对研究动物的兴趣,树立爱护动物、救助濒危动物的责任感和养成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向学生进行严谨踏实,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以及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学生初步具有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初步具有自定标准给动物分类的能力;初步具有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初步具有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初步具有自定标准给动物分类的能力;初步具有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课题教师准备学生准备5、动物世界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的图片或VCD。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昆虫、鸟类、鱼类等分类的图片实物标本或图片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或文字资料、钱笔。6、饲养的动物饲养动物的实物、图片、录像片或光盘。饲养金鱼的资料。金鱼、蜗牛等图片或文字资料。7、拯救野生动物各种野生动物、濒危动物、灭绝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濒危野生动物、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第五课 动物世界教学目标: 在学习中,使学生初步认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