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02.33KB ,
资源ID:56528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6528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反应工程简答题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反应工程简答题Word文件下载.docx

1、通过物理示踪法来测反应器物料的停留时间的分布曲线。所谓物理示踪是指采用一种易检测的无化学反应活性的物质按一定的输入方式加入稳定的流动系统,通过观测该示踪物质在系统出口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系统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根据示踪剂输入方式的不同大致分为四种:脉冲法、阶跃法、周期示踪法和随机输入法。8.简述脉冲示踪法测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及其对应曲线?脉冲示踪法是在定常态操作的连续流动系统的入口处在t=0的瞬间输入一定量M克的示踪剂A,并同时在出口处记录出口物料中示踪剂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对应的曲线为E(t)曲线,。9.简述阶跃示踪法测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及其对应曲线?阶跃示踪法是对于定常态的连续

2、流动系统,在某瞬间t=0将流入系统的流体切换为含有示踪剂A且浓度为的流体,同时保持系统内流动模式不变,并在切换的同时,在出口处测出出口流体中示踪剂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对应的曲线为F(t),10.简述建立非理想流动的流动模型的步骤?1)通过冷态模型实验测定实验装置的停留时间分布;2) 根据所得的有关E(t)或F(t)的结果通过合理的简化提出可能的流动模型,并根据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数据来确定所提出的模型中所引入的模型参数;3) 结合反应动力学数据通过模拟计算来预测反应结果;4) 通过一定规模的热模实验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11.简述非理想流动轴向扩散模型的特点?1)在管内径向截面上流体具有均一的流

3、速;2)在流动方向上流体存在扩散过程,该过程类似于分子扩散,符合Fick定律;3)轴向混合系数EZ在管内为定值;4)径向不存在扩散;5)管内不存在死区或短路流。12.简述非理想流动轴向扩散模型的定义?为了模拟返混所导致流体偏离平推流效果,可借助这种返混与扩散过程的相似性,在平推流的基础上叠加上轴向返混扩散相来加以修正,并人为的假定该轴向返混过程可以用费克(Fick)定律加以定量描述。所以,该模型称为“轴向分散模型”(或轴向扩散模型)13.简述非理想流动多级混合模型的特点?把实际的工业反应器模拟成由n个容积相等串联的全混流区所组成,来等效的描述返混和停留时间分布对反应过程内的影响。设反应器容积为

4、V,物料流入速率为v0,则,14.举例说明微观流体和宏观流体的区别?答;若流体是分子尺度作为独立运动单元来进行混合,这种流体称为微观流体;若流体是以若干分子所组成的流体微团作为单独的运动单元来进行微团之间的混合,且在混合时微团之间并不发生物质的交换,微团内部具有均匀的组成和相同的停留时间,这种流体称为宏观流体。如在气液鼓泡搅拌装置中,气体以气泡方式通过装置,此时气体是宏观流体,而液体为微观流体。15.简述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的基本特点?1)均匀表面(或理想表面):即催化剂表面各处的吸附能力是均一的,吸附热与表面已被吸附的程度如何无关;2) 单分子层吸附; 3)被吸附的分子间互不影响,也

5、不影响别的分子;4)吸附的机理均相同,吸附形成的络合物均相同。16.简述BET方程测定固体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原理?测定比表面积的方法是建立在BET方程基础之上,利用低温下测定气体在固体上的吸附量和平衡分压值,将对作图,应为一直线,斜率为,截距为,因此可求出及,则可利用比表面积公式进行求得。17.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步骤?1)反应物从气流主体向催化剂的外表面和内孔扩散;2)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上吸附;3)吸附的反应物转化成反应的生成物;4)反应生成物从催化剂表面上脱附下来;5)脱附下来的生成物向催化剂外表面、气流主体中扩散。18.解释努森扩散和分子扩散分别在何种情况下占优势?多孔物质催化剂的粒内扩

6、散较为复杂。当微孔孔径较大时,分子扩散阻力是由于分子间的碰撞所致,这种扩散为分子扩散。当微孔孔径小于分子的自由程0.1um时,分子与孔壁的碰撞机会超过了分子间的相互碰撞,而成为扩散阻力的主要因素,这种扩散为努森扩散。19.简述非催化气固反应缩核模型的特点?非催化气固反应缩核模型是反应从粒子外表面逐渐向内核部分推进,但粒子体积不变,如硫化矿的焙烧,氧化铁的还原等。20.简述非催化气固反应缩粒模型的特点?非催化气固反应缩粒模型是固体粒子的粒径随反应的进行向不断缩小,如煤炭的燃烧造气,从焦碳与硫磺蒸汽制造二硫化碳。21.简述气液反应的宏观过程:A(g) + bB(l) 产物(l)?1)反应物气相组分

7、从气相主体传递到气液相界面,在界面上假定达到气液相平衡;2)反应物气相组分A从气液相界面扩散入液相,并在液相内反应;3)液相内的反应产物向浓度下降方向扩散,气相产物则向界面扩散;4)气相产物向气相主体扩散。22.简述固定床反应器的优缺点?凡是流体通过不动的固体物料所形成的床层而进行反应的装置都称作固定床反应器。1) 催化剂在床层内不易磨损;2) 床层内流体的流动接近于平推流,与返混式反应器相比,用较少的催化剂和较小的反应器容积来获得较大的生产能力;3) 固定床中的传热较差;4) 催化剂的更换必须停产进行。23.简述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模型的特点?拟均相模型忽略了床层中粒子与流体间温

8、度与浓度的差别。24.简述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非均相模型的特点?非均相模型考虑了粒子与流体间温度与浓度的差别。25.简述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一维模型的特点?拟均相一维模型是忽略床层中粒子与流体的温度与浓度差别,考虑在流体流动的方向(轴向)上有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在与流向垂直的截面上(径向)则是等温和等浓度的。26.简述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的特点?凡是流体通过不动的固体物料所形成的床层而进行反应的装置为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是忽略床层中粒子与流体间温度与浓度的差别(,同时考虑流体在轴向和径向上的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27.简述表征颗粒特征的基本参数粒径的

9、表示方法?固定床中粒径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三种。颗粒的体积相当直径定义为具有相同体积的球粒子直径,表达式=;颗粒的面积相当直径是以外表面相同的球形粒子的直径,表达式颗粒的比表面相当直径是以相同的比表面的球形粒子直径来表示,表达式28.简述聚式流化床的形成?对于气固系统的流化床反应器的粗颗粒系统,气速超过起始流化速度后,就出现气泡,气速愈高,气泡的聚并及造成的扰动亦愈剧烈,使床层波动频繁,这种流化床称为聚式流化床。29.简述鼓泡床的形成?对于气固系统的流化床反应器,只有细颗粒床,才有明显的膨胀,待气速达到起始鼓泡速度后才出现气泡;而对粗颗粒系统,则一旦气速超过起始流化速度后,就出现气泡,这些通称为

10、鼓泡床。30.简述描述流化床的特征流速的定义?特征流速为起始流化速度和带出速度。1)当流速达到某一限值,床层刚刚能被托动时,床内粒子就开始流化起来了,这时的流体空线速称为起始流化速度。2)当气速增大到某一定值时,流体对粒子的曳力与粒子的重力相等,则粒子会被气流带出,这一速度称为带出速度或终端速度。31.简述流化床反应器中节涌床的特点?对于气固系统,床径很小,而床高与床径比较大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可能聚并增大甚至达到占据整个床层截面的地步,将固体粒子一节节的往上柱塞式的推动,直到某一位置而崩落为止,这种情况为节涌,此时的流化床为节涌床。32.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优点?1)传热效能高,而且床内温度易

11、维持均匀;2) 大量固体粒子可方便的往来输送,对于催化剂迅速失活而需随时再生的过程来说,能够实现大规模的连续生产。3) 由于粒子细,可以消除内扩散阻力,能充分发挥催化剂的效能。33.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缺点?1)气流状况不均,不少气体以气泡状态经过床层,气固两相接触不够有效; 2)粒子运动基本上是全混式,因此停留时间不一。在以粒子为加工对象时,影响产品质量的均一性,)且粒子的全混造成了气体的部分返混,影响反应速率和造成副反应的增加; 3)粒子的磨损和带出造成催化剂的损失,并要设置旋风分离器等粒子回收系统。34.简述流化床反应器中操作气速U0是如何选取的?实用的操作气速U0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的。一

12、般之值(称作流化数)在1.510范围的,另外也有按左右来选取。通常所用的气速为0.150.5m/s左右,对于热效应不大,反应速度慢,催化剂粒度细,筛分宽,床内无内部构件和要求催化剂的带出量少的情况,宜选用较低气速,反之,则用较高气速。35.简述气泡的结构及其行为?气泡的顶是呈球形的,尾部略为内凹,在尾部区域,由于压力比近傍稍低,颗粒被卷了进来,形成局部涡流,这一区域称为尾涡。在气泡的上升的途中,不断有一部分颗粒离开这一区域,另一部分颗粒补充进来,这样就把床层下部的颗粒夹带上去而促进了全床颗粒的循环与混合。部分气体可穿过气泡进行物质交换,在泡外形成一环流,称为气泡云。尾涡与气泡云随气泡上升,其中

13、所含粒子浓度与乳相中几乎相同,二者浑然一体,形成气泡晕。36.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开发和放大时考虑的问题?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1)催化剂的性能。催化剂必须具有良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催化剂的粒度和粒度分布能维持良好的流化质量。 2)操作条件要注意放大效应的影响; 3)床层结构上通过分布板和内部构件两方面来考虑,增加气液的接触面积和有效的传热,维持一定的压降。37.简述双膜理论?该模型设想在气液两相流的相界面处存在着呈滞流状态的气膜和液膜,而把气液两相阻力集中在这两个流体膜内,而假定气相主体和液相主体内组成均一,不存在传质阻力。组分是通过在气膜和液膜内的稳定的分子扩散过程来进行传质的

14、,通过气膜传递到相界面的溶质组分瞬间的溶于液体且达到平衡。因此,把复杂的相间传质过程模拟成串联的稳定的双膜分子扩散过程的叠加,相间传质总阻力等于传质阻力的加和。38.简述气液相反应器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根据气液反应系统的动力学特征来选择正确的反应器型式,然后结合反应器特性来确定能满足给定生产任务的反应器几何尺寸。39.简述气液相反应器型式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1)气、液的接触方式,即气体和液体在器内的流动模式; 2)相间传质系数、3)气、液流动速率;4)气液反应控制区的考虑。40.以纯液体在悬浮催化剂上的加氢反应为例来说明气液固反应的过程?1)气相中的反应组分(如氢气)通过气膜向气液界面的

15、扩散传质; 2)氢在气液界面上溶解,假定达到平衡,然后通过液膜向液相主体内进行扩散; 3)氢在液相主体内具有均一的浓度,它将进一步通过固体表面上的液膜从液相主体向固体粒子表面扩散;4)气相反应组分和液相反应组分在固体表面上发生反应;5)整个反应过程就是按上述步骤依次的进行。41.产生停留时间分布的原因:1) 物料的流动速率不均匀2) 分子扩散、湍流分布3) 强制对流4) 有死角、短路42.非理想流动的流动模型器内的返混 导致停留时间分布有停留时间分布 不一定有返混的存在 无法用停留时间分布来预测返混以及其程度大小,只有借助模型化的方法来关联和模拟停留时间分布和返混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的步骤:(

16、1)通过冷态实验测装置的停留时间分布。 (2)将E(t)或F(t)合理简化提出流动模型。 (3)结合动力学数据进行模拟计算预测反应结果。 (4)通过一定规模的热模实验验证其准确。44.轴向分散模型1) 假定条件2) 物料恒算方程3)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示踪剂输入方式,流动状态,检测装置) 开开式51.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的含义?在定常态下的连续稳定流动系统中(分),相对于某瞬间t=0流入反应器内的流体(分),在出口流体中停留时间小于t的物料所占的分率为F(t)54.简述气固流化床反应器鼓泡床模型的特点?假定床顶出气组成完全可用气泡中的组成代表(分),而不必计及乳相中的情况(分),对气泡的

17、组成进行计算便可以达到反应的转化率60.简述气固流化床反应器气泡两相模型的特点?1)以U0的气速进入床层的气体中,一部分在乳相中以起始流动速度Umf通过,而其余部分以(U0-Umf)则全部以气泡的形式通过;分2)床层从流化前的高度Lmf增高到流化时的高度Lf,完全是由于气泡的体积所造成; 分3)气泡相为向上的平推流,大小均一;4)反应完全在乳相中进行;5)气泡与乳相间的交换量Q为穿流量q与扩散量之和。该模型设想在气-液两相流的相界面处存在着呈滞流状态的气膜和液膜,(分)而把气液两相阻力集中在这两个流体膜内,而假定气相主体和液相主体内组成均一,不存在传质阻力(分)。组分是通过在气膜和液膜内的稳定的分子扩散过程来进行传质的,通过气膜传递到相界面的溶质组分瞬间的溶于液体且达到平衡(分)。因此,把复杂的相间传质过程模拟成串联的稳定的双膜分子扩散过程的叠加(分),相间传质总阻力等于传质阻力的加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