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315.97KB ,
资源ID:56608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6608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质灾害点描述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质灾害点描述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

1、100010010001010010崩塌体积(104m3)1001101表42 崩塌类型划分统计表 项 目类 型数量(个)编 号规 模2B1、B2414B3、B4、B5、B6、B7、B8、B9、B13、B15、B16、B17、B19、B20、B218B2、B10、B11、B12、B14、B18、B22、B23物 性岩质崩塌18B1、B2、B3、B4、B5、B6、B8、B9、B15、B16、B17、B18、B19、B20、B21、B22、B23、B24土质崩塌6B7、B10、B11、B12、B13、B14稳定性差9B1、B2、B3、B7、B20、B21、B22、B23、B24较 差15B4、B5

2、、B6、B8、B9、B10、B11、B12、B13、B14、B15、B16、B17、B18、B19危险性大中 等12B4、B5、B6、B8、B9、B10、B11、B12、B13、B14、B15、B16小3B17、B18、B194.2.1.2典型崩塌(及隐患)剖析对区内24处崩塌(及隐患)按不同岩性类别与致灾程度、危险性大小等综合考虑,对以下4处崩塌,即B1、B3、B7和B20逐一评估。(1) 神盘公路K22+450K22+900段崩塌隐患(B1)分布位置及特征该崩塌隐患位于神盘公路K22+450K22+900左侧,石窑村以北,地貌单元为低山河谷,窟野河左岸。所在岩质边坡坡角8090,坡向315

3、,坡面凹凸不平。坡体由巨厚层砂岩夹泥岩(T3h)组成,岩体较完整。水平层理及垂直节理裂隙较发育,坡体表面风化较严重,泥岩夹层尤甚。边坡现处于极限稳定状态,无防护,有落石现象,雨季边坡失稳发生崩塌落石的可能性大,威胁路基及行驶车辆。形态、剖面结构见照片4-1及图4-1。形成条件分析窟野河左岸为低山基岩斜坡受河流侧蚀,形成地形陡峻的斜坡,陡峻的坡体形成高大的临空面,使破碎的岩石具有较大的势能,在各种外力的影响下都可发生崩塌;三叠系巨厚层砂岩夹泥岩,半坚硬坚硬岩石,泥岩夹层风化严重,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被裂隙切割成巨块状、碎块状,极易产生崩塌和坍塌;降水尤其丰水年雨季暴雨、连阴雨的时期,是崩塌高发期

4、。降水大量入渗,既增大了岩土体的容重,又能润滑顺坡破裂结构面减小结合力以及冲刷岩体而导致崩塌;在切坡爆破等外力的影响下,破碎的岩体易被震动松动,也是诱发崩塌重要因素。稳定性及危险性现状评估稳定性差,威胁路基及行驶车辆,危险性大。(2)神盘公路K23+010K23+200段石窑村北侧基岩崩塌(B3)B3崩塌位于石窑村东的窟野河左岸,边坡紧贴神盘公路,形态、剖面结构见照片4-2及图4-2。坡体宽190m,高3040m,上陡下缓,坡向220。崩塌后壁高约15m,坡角8090,坡体由巨厚层砂岩夹泥岩(T3h)组成,岩体表层风化较严重,节理裂隙较发育。崩塌体呈长方形堆积于斜坡坡脚,坡角5060,厚35m

5、,体积约26600 m3,可列为中型崩塌。崩塌体主要由砂岩块石、泥岩碎块和坡积粘性土组成,整体结构松散,坡面局部长满杂草。现处于极限稳定状态,时有块石崩落至路基,影响现有道路行车安全。窟野河左岸为低山基岩斜坡受河流侧蚀及人工削坡形成地形陡峻的斜坡,陡峻的坡体形成高大的临空面,使破碎的岩石具有较大的势能,在各种外力的影响下都可发生崩塌;(3)神盘公路K28+110K28+260段崩塌隐患(B7)B7不稳定混合边坡位于窟野河右岸,为人工开挖坡脚所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体,边坡紧贴神盘公路,形态、剖面结构见照片4-4及图4-3。边坡宽约150m,高约30m,坡角5060,坡向92坡面呈台阶状,局部长满杂

6、草,坡体自上而下由土体和基岩组成,顶部为厚约20m的第四系风积黄土,中部为厚约2m的第四系冲洪积卵砾碎石土,底部基座为厚约56m的巨厚层砂岩夹泥岩(T3h),岩体较完整,风化严重,水平层理及节理发育。边坡现处于极限稳定状态,已有治理多已失效,坡面可见小崩塌堆积,边坡失稳发生崩塌的可能性较大,威胁公路及行驶车辆。人工削坡形成地形陡峻的斜坡,陡峻的坡体形成高大的临空面,使松散的土体具有较大的势能,在各种外力的影响下都可发生崩塌;(4)神盘公路K54+580K54+780段基岩崩塌(B21)B21崩塌发育于神盘公路K54+580K54+780段左侧的基岩斜坡上,为自然条件下所形成的崩塌灾害体,斜坡紧

7、贴神盘公路,形态、剖面结构见照片4-7及图4-4。坡体宽200m,高约30m,上陡下缓,坡向182崩塌后壁高约12m,坡角8090,崩塌体呈扇形堆积于斜坡坡脚,坡角3040,厚36m,体积约27000 m3,为中型崩塌。崩塌体主要由砂岩巨石及块石、泥岩碎块和坡积土组成,整体结构松散,坡面局部长满杂草。现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在降水及外力的影响下时有块石崩落至路基,小崩塌会阻塞道路影响现有道路行车安全,现无任何防护措施。边家沟左侧为低山基岩斜坡为沟谷下切形成地形陡峻的自然斜坡,陡峻的坡体形成高大的临空面,使破碎的岩石具有较大的势能,在各种外力的影响下都可发生崩塌;表4-3 崩塌及崩塌隐患危险性现状

8、评估表编号里程位置与路线关系规模特征描述威胁对象危害程度宽度(m)高度厚度体积(104m3)B1K22+100石窑村北(分离式路基)拟建下行线左201000m,紧贴上行线(利用旧路)右侧760508017.1大型基岩崩塌隐患,位于石窑村北侧,地貌为窟野河左岸侧蚀陡崖,岩质边坡坡角8090,坡面犬牙交错。坡体由巨厚层砂岩夹泥岩(T3h)组成,岩体较完整,水平层理及垂直节理裂隙较发育,坡体表面风化较严重,泥岩夹层尤甚。上行线路基及车辆B2K22+860石窑村东线路左侧40m90 3040240.945小型基岩崩塌,位于石窑村东公路旁,地貌为低山斜坡,崩塌后壁高约15m,坡角8090崩塌体呈扇形堆积

9、于斜坡坡脚,坡角5060,主要由砂岩块石和坡积土组成,整体结构松散。路基及车辆B3K23+010石窑村东线路左侧30m1903050352.66中型基岩崩塌,位于石窑村东公路旁,地貌为低山斜坡,崩塌后壁高约15m,坡角8090B4K23+42015020300.75小型基岩崩塌隐患,地貌为窟野河左岸低山斜坡,岩质边坡坡角4570,坡向310,坡体顶部较陡峭,犬牙交错,可见孤石,坡体底部较缓,局部可见杂草。坡体由巨厚层砂岩夹泥岩(T3h)组成,岩体较完整,节理裂隙较发育,坡体表面风化较严重,泥岩夹层尤甚。边坡现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偶有落石,坡脚修有高约1.5m的浆砌块石护墙,但坡顶发生崩塌落石的可

10、能性仍然较大,威胁公路及行驶车辆。较差中等续表4-3 崩塌及崩塌隐患危险性现状评估表4.2.2 滑坡现状危险性现状评估4.2.2.1 滑坡概述本次野外调查评估区内共发育有12个滑坡,现有滑坡主要分布在K41K51段道路两侧松散堆积层比较发育的地段。现按滑坡的类型、稳定性和危险性等进行分类,见下表4-4。其具体分布位置、规模、发育特征、稳定性和危险性等见附图1及滑坡危险性评估表4-5。表44 滑坡类型划分统计表7H4、H5、H7、H8、H9、H10、H11H1、H6、H12H2、H3岩质滑坡土质滑坡H1、H2、H3、H4、H5、H6、H7、H8、H9、H10、H11、H121H6H1、H2、H5

11、、H7、H8、H9、H10、H11、H12好H3、H4H2、H4、H5、H9、H11、H12H1、H3、H6、H7、H8、H104.2.2.2 典型滑坡剖析对区内12处滑坡按不同岩性类别与致灾程度、危险性大小等综合考虑,对以下3处滑坡,即H5、H6和H11逐一评估。(1)神盘公路K45+900K46+500段黄土滑坡(H5)分布位置及特征H5滑坡位于神盘公路K45+900K46+500段右侧的土质斜坡上,边坡岩性以第四系风积黄土为主,形态、剖面结构见照片4-10及图4-5和图4-6。滑坡总体呈扇形,后缘呈圈椅特征,后壁较清晰,高约15m,中后部可见缓倾状滑坡平台,坡角约25,主滑方向与路线基本

12、垂直。滑坡体长约80m,宽约600m,厚1015m,体积约600000 m3,属大型土质滑坡,坡面上冲沟林立,植被稀少。滑坡体整体上前薄后厚,岩性为粉质粘土,土质较均匀。现状H5滑坡较稳定,主要受强降雨及人为扰动而诱发,又公路紧贴滑坡前缘,在不利条件下可能被局部复活,直接威胁到公路的运营安全。地形地貌条件:坡所在地段斜坡平均坡度在45以上。该处地形是下陡、上缓,即前缘坡陡临空面大、中(或上)部较缓,有利于松散层堆积和雨水汇聚、下渗,其次坡面两侧有冲沟发育使坡体突出,能增大临空面、减小抗剪阻力,有利于助滑。岩性条件:基岩斜坡上披覆有砂质黄土,其结构疏松,是该滑坡形成的重要条件。土体与岩体结构性质

13、差别较大,也为该滑坡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构造条件。水的影响:水的作用极其重要,是诱发滑坡的最主要因素。水的作用包括降水渗入、地表水特别是洪水冲蚀、地下水的作用等。降水尤其是丰水年雨季连阴雨、暴雨时段是滑坡的高发期。降水入渗既能增大松散岩土体容重,又能浸润接触面(滑面),减小抗剪阻力,导致滑坡形成。地下水的作用仅限于河谷边坡较低部位的滑坡,以及山坡堆积层与基岩接触面附近在多雨季节形成上层滞水,对土滑坡形成有一定作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兴修公路挖方切坡,使山体斜坡变陡、堆积层与基岩接触面裸露,前缘临空,在其它因素配合下,容易诱发滑坡或导致已有滑坡复活。基本稳定,威胁公路及车辆,危险性小。(2)神盘公路

14、K47+200K47+300段黄土滑坡(H6)H6滑坡位于神盘公路K47+200K47+300段左侧的土质斜坡上,边坡岩性以第四系风积黄土为主,形态、剖面结构见照片4-11及图4-7和图4-8。滑坡总体呈扇形,后缘呈圈椅特征,后壁不清晰,坡角约20,坡面上可见拉伸裂缝,裂缝走向与主滑方向垂直,主滑方向与路线成平行。滑坡体长约50m,宽约60m,厚25m,体积约10500m3,坡体结构松散,可见雨水冲刷痕迹,属中型土质滑坡,植被不发育。现状H6滑坡稳定性差,主要受强降雨及人为扰动而诱发,在不利条件下可能被复活,现状无直接威胁对象,但可威胁到拟建隧道口的运营安全。稳定性差,现状无直接威胁对象,危险

15、性小。(3)神盘公路K50+550K50+690段黄土滑坡(H11)H11滑坡位于神盘公路K50+550K50+690段右侧的土质斜坡上,边坡岩性以第四系风积黄土为主,形态、剖面结构见照片4-12及图4-9和图4-10。,坡面上可见拉伸裂缝,裂缝走向与主滑方向垂直,主滑方向与路线成45夹角。滑坡体长约70m,宽约140m,厚1015m,体积约122500m3,属大型土质滑坡,坡面局部平缓被改造为耕地,植被不发育。现状H11滑坡较稳定,主要受强降雨及人为扰动而诱发,又公路紧贴滑坡前缘,在不利条件下可能被局部复活,直接威胁到公路的运营安全,故现状评估H11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稳定性较差,威胁路

16、基,危险性中等。表4-2 滑坡危险性现状评估表长度(m3)H1K41+080公路右侧约60m301513500中型土质滑坡,形状呈扇形,可见圈椅状后壁,滑动方向垂直路线,滑坡体主要为黄土状土及少量粘土,滑体整体上后部较陡,中前部稍缓。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距公路较远,威胁较小。H2K41+280公路左侧约30m706300小型土质滑坡,形状呈扇形,可见圈椅状后壁,底部可见基岩出露,滑动方向与路线约呈60度角斜交,滑坡体主要为黄土状土及少量粘土,滑体整体上后部较陡,中前部稍缓。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距公路较近,威胁较大。H3K41+330公路右侧约2050m3550267000小型土质滑

17、坡,形状呈扇形,可见圈椅状后壁,滑动方向与路线约呈60角斜交,滑体物质主要为黄土状土及少量粘土,滑体整体上后部较陡,中前部稍缓,前缘可见较清晰的滑面,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H4K45+580公路右侧约20m100290210174000大型土质滑坡,形状呈宽扇形,后壁形状不太明显,主滑方向与路线基本垂直,滑体土整体上前厚后薄,土质均匀,坡体上大小冲沟林立,前缘可见较清晰的滑面,滑坡目前稳定性较好。H5K45+900公路右侧约10m806001015600000大型土质滑坡,形状总体呈扇形,后壁较清析,高约15m,主滑方向与路线基本垂直,滑体土整体上前薄后厚,土质均匀,坡体上冲沟林立,中后部

18、可见缓倾状滑坡平台,前缘及挖探过程中可见较清晰的滑面,滑坡目前稳定性较好,但在不利工况下可能局部复活。4.3 小结通过本次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改扩建公路两侧1000m范围,发育各类地质灾害36处,其中崩塌24处(包括崩塌隐患)和滑坡12处。调查区内的低山河谷和黄土梁峁控制了区内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的空间条件,主要分布在沟道比较狭窄的边家沟和石岭塔沟。24处崩塌中:崩塌按规模划分,大型崩塌2处(B1、B24),中型崩塌14处(B3、B4、B5、B6、B7、B8、B9、B13、B15、B16、B17、B19、B20、B21),小型崩塌8处(B2、B10、B11、B12、B14、B18、B22、B

19、23);按物质组成划分,岩质崩塌18处(B1、B2、B3、B4、B5、B6、B8、B9、B15、B16、B17、B18、B19、B20、B21、B22、B23、B24),土质崩塌6处(B7、B10、B11、B12、B13、B14);按稳定性,稳定性差的9处(B1、B2、B3、B7、B20、B21、B22、B23、B24), 较差的15处(B4、B5、B6、B8、B9、B10、B11、B12、B13、B14、B15、B16、B17、B18、B19);按危险性,危险性大的9处(B1、B2、B3、B7、B20、B21、B22、B23、B24),危险性中等的12处(B4、B5、B6、B8、B9、B10

20、、B11、B12、B13、B14、B15、B16),危险性小的3处(B17、B18、B19)。在这24处崩塌中大多是人类工程活动的结果。12处滑坡中:按照滑坡形成的时代,大多为古滑坡,仅H6滑坡为现代滑坡;按照规模,大型滑坡7处(H4、H5、B7、H8、B9、B10、H11),中型滑坡3处(H1、H6、H12)、小型滑坡2处(H2、H3);按物质组成,12处滑坡均为黄土滑坡;按稳定性,稳定性差的滑坡1处(H6),稳定性较差的滑坡9处(H1、H2、H5、H7、H8、H9、H10、H11、H12),稳定性好的滑坡(H3、H4);按危险性,危险性中等的滑坡6处(H2、 H4、H5、H9、H11、H12)、危险性小的滑坡6处( H1、H3、H6、H7、H8、H10),没有危险性大的滑坡,人类活动是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