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3.04KB ,
资源ID:5661967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6619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代中学生的特点.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中学生的特点.docx

1、现代中学生的特点现代中学生的特点现代中学生的特点首先,我要肯定当代中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立志振兴中华是大多数现代中学生所拥有的精神面貌;思维活跃、敏捷、兴趣广泛、努力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煅炼自已多方面的能力,则是当代中学生的主要表现;乐于探索、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渴望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知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21世纪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当代中学生的普遍心愿。像这些好的主流方面,在宾高里的学生也是不乏其身影的。其次,我们也要看到,在改革攻坚和发展的新时期,在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学生中

2、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现在我就把针对宾高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做的一些调查作如下汇报:(1)学习压力仍是中学生的第一压力。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长,课外活动时间少,参考书多、作业多,教师不怎么愿意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以宾高的思想政治课为例,教师仍然不得不重复大量的练习和机械记忆,毕业班的教师和学生更要应付每周六下午的学习和工作。根据宾高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仍是学生的第一苦恼”占45.4%,但明显表现出年级段特征,越是高年级越是担心考不上重点高中或大学,随着高考的接近,学生心理紧张度逐步增加“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带来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考前心态和考场

3、心态已成为中学生能否发挥自已能力的重要因素,因而担心考试发挥失常的学生明显上升。(2)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注重自身的发展。中国教育给人的印象是学生为社会、为家庭学习,但在一次我在230班举行的班会课主动与被动学习中调查发现,学生“为自已的成长成功”而学习占有较高的比例,为51.8%,使“自已将来更有作为”的占39.2%,“为国家贡献”的为25.2%,“为家庭争光”的仅占12.5%。学生渴望实现人生价值,学生更注重个人今后潜力的发挥,因为他们从小就在竞争的环境中长大,导致在考虑问题上更多的考虑自已,当然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之间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3)目标显示功利性。“能充分发挥自已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4、才”占27.9%,“人生目标的实现”占25.8%,这说明中学生更重要的是今后事业的成功。此外,“有职有权”目标占8.7%,这与家庭环境是密切联系的,有的父母在子女还未学成就已为其找好了“后路”使其没有远大理想,虚度时光。(4)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利己性趋势。在一次我对宾高高一214、215、229、230等班的学生关于就业取向问题的调查中就发现,有60%以上的学生向往高尚、体面、有钱的职业。首选金融界管理者、企事业领导者、现代科技工作者等职业的各占一定比例,仅有1.5%的学生首选职业是技术工人。数据表明,中学生崇尚对高薪职业的追求,不太愿意从事“蓝领”阶层的职业技术工作。当然,这里也存有对我们

5、过去德育所进行的“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的错误理解的因素,另外在开放的今天,西方腐朽的价值观也直接的考验了我们的中学生,出现了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了动摇的现象,反之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却有所滋长。(5)包容成了当代中学生处理朋友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宾高的学生多出生在80年代的中后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家里的兄弟姐妹不是很多,很少有家庭的孩子超过两个以上的。因而现在的孩子缺乏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和陪伴,有的是父母的爱和说教,因而现在的中学生渴望友谊渴望同龄人之间的理解、交流,他们对朋友不良行为的态度己非成人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更多的是“亦此亦彼或非此非彼”。据我在一次

6、访谈调查中显示,当被问到“你的朋友有偷窃或作弊行为时”回答“不告发,帮他改正错误”占调查人数的60.5%,“不告发,但断绝来往”的仅占12.1%,包容已成了当代中学生处理朋友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6)从目前中学生的现状来看,学生的审美能力较差,随之而来的是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和道德规范淡化。家庭生活富裕了,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中学生容易接受一些流行的审美标准和趣味,不能正确提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更兼涉世不深,事非分辨能力不强,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也随之淡薄和淡化。在我随机抽查宾高的个别学生中发现,在回答“因某事与

7、同学发生争执,如果对方动手打你,你回不回还手?”一题时,只有42.5%的学生选择了不还手,也就是用其它途径解决问题,而有33.5%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更有24%的学生选择了还手。又如在问及是否知道未成年保护法主要内容的问题时,虽然92.5%的学生表示知道或者知道一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但其中有63.5%的学生选择了“知道一点,并不是很清楚”这一答案,只有29%的学生表示“知道”,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只是有一些浅层次的、泛泛的认识和了解。另有一些网上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已占了刑事犯罪的70%以上,并出现了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等特点。(7)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在此

8、次调查中虽然显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活动总体是健康的,但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已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如有孤独感、严重恐惧感、严重不安全感、羞怯感 的学生超过两成,在这两成中又以女生占了较大比例,超过40%的学生缺乏自信,羞怯心重,容易自卑。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中学生逐步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无心上学、不思上进、自暴自弃,动不动就有离家出走的念头。现代中学生特点对正处于心理上不断发展不断变化时期的中学生该怎样进行教育和管理?这对于中学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按照其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 可以说,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关键而又有特色

9、的时期,是人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端。中学生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在整个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心理表现出种种特点。也正是由于多方面的心理特点,在中学生身上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要掌握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然后对症下药。1.掌握中学生的过渡性心理 学生在中学以前处于真正的幼稚期,要更多的依靠成人的照顾、保护,他们的独立性、自觉性都较差。进入中学阶段后就进入了少年时期,而中学后期则处于青年初期,是个体逐步发展成熟的时期,它标志着个体真正开始逐步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反映出中学初期(少年期)和中学后期(青年初期)过渡状态的两种不同特

10、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的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前一时期,还保留着一定的幼稚性;后一时期,却包含着成熟后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是刚刚达到成熟时期,他们的认识能力、水平还是不高的,他们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家长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2. 掌握中学生的闭锁性心理中学生的心理逐渐显示出闭锁性,即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世界表露出来。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也必将引起情感

11、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一般是不会轻易流露的。即使为此引起情感上的波动,由于这个时期相应的意志力的发展,他们也往往会控制住而不表现出来。这是闭锁性的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基础。 由于闭锁性的特点,中学生心里的话常常是不愿对长辈说的。中学生的年龄越大,这个特点就越为明显,初二、三以后的中学生,自己放东西的抽屉总爱加锁,似乎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人知道,其实里面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东西。因此,要了解和研究这个阶段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心理,如果只根据他们一时一事或某个举动就做出判断,或做出研究的结论,那常常是容易发生错误的。 中学生在闭锁性心理的同时还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容易对同龄、同性别的人,特别是知己暴露真正

12、的思想,这就为我们老师教育管理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就是要生活在学生的中间,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学生尊敬师长,是理所当然的。但学生对老师敬若天神,势必造成师生间的距离感,久而久之,教师就会感到学生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抓不住学生的心。解决的措施就是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到教师不仅可敬,而且可亲(但要注意“度”的问题,否则,学生就会由于跟教师太亲近而不服从教师的管理,家长感到孩子难管的道理就在于此)。3. 掌握中学生的自尊心理 中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自尊心强,爱面子。他们非常注重自己是否受人尊重,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时,一定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

13、心和面子,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则教师对其行为严正指明是很有必要的,有时甚至需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不伤其自尊心的原则。可以在一个没有其他教师和同学的环境中,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及他的错误行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因为避免了让在别人尤其是同学面前感到难堪,他就会较容易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批评,并且暗地里还会感激老师的,这能为教师以后管理班级创造更好的条件。 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刮脸前先涂肥皂”,即批评前先表扬。涂上肥皂刮胡子,自然干净,但最重要的还是舒服。如某个学生篮球打得很好,但学习成绩却很差。我

14、们就可以先夸奖他在校篮球赛上的优秀表现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趁他自豪的时候,向他建议如果他在学习过程中也发扬如此顽强的拼搏精神,他的学习成绩一定能赶上去的。 值得我们教师注意的是,学生的自尊心更多地表现在要求别人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个体来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接受学生所犯的错误,学生毕竟是“人”而不是“神”,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切。4. 掌握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现如今优越的生活条件,家庭的宠惯,可以说,在他们身上,几乎事事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时他们的自尊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此类学

15、生,我们可以采用“打一打,揉一揉”(软硬兼施)的方法。 对待学生,如果只是和风细雨,恐怕他会认为老师不过如此,很好对付:但如果一味疾风暴雨,又会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两种做法,如果只用其一,长次下去,必定都会降低教师的威信,所以应该将其结合起来使用。 如对于某些学生的严重错误,我们就应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他们,并让他们做出书面检查。这样做,既能起到打击他们因娇生惯养而蓄积的嚣张气焰,也能起到了敲山镇虎的作用。但是,事后教师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去和这些同学谈谈心,交换一下意见,并且适当地安慰他们,即“打一打,揉一揉”。只有这样,才能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不会疏远师生关系。5. 掌握中学生的摇摆性

16、心理 中学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当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他们思想单纯,很少有保守思想,敢想、敢说、敢做、敢为。但在他们心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和人生观、还都是个谜。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增强,对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好斗好胜,但思维的片面性却很大,容易偏激、容易摇摆。他们热情,也重感情,但有极大的波动性,激情常常占有相当地位。他们的意志特征也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混同起来,他们的精力充沛,能力也在发展,但性格未最后定型,尚未找到正确的活动路径。总之,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很不稳定,可塑性大。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可塑性大

17、。这个年龄段是心理成熟前动荡不稳的时期。 因此,我们常会看到发生在中学生身上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暴十寒”的现象。今天,他们可能因为心血来潮学习到深夜,明天就可能将学习抛到九霄云外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时时为他们提醒,帮助他们在不断的摇摆中选择出一条正确的道路。6. 掌握中学生的模仿心理 在教育与接受教育这个过程中,可以说,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教师的表现,教师的表现直接会对学生的做法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会以教师为表率;去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学生的这种模仿心理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何为“垂范”?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也!教师就是学生的最好榜样,

18、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并且要做好。 例如,我们要求学生要保持教室卫生,那我们自己就要注意,如果发现地面脏了,就要把它拖净,拖干;如果发现地面有纸屑,无论多不显眼,也要弯捡起来。诸如此类事情,教师做的时候,学生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长此以往,就能起到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多方面的,还远远不止这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去发现、去总结,以寻求更好的教育措施,把学生培育成真正的有用之才前言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心理状况都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在这种新的条件下,如何根据时代的特点,引导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

19、有”新人,就成为了思想政治课不得不直面的现实。作为即将成为政治老师的一员,我觉得是很有必要分析现代中学生的新特点,并根据调查所得到的结果及时提出我个人一些善意和理性的建议。因此,本人就趁在高中进行为期一个月实习的大好机会,特地展开了针对高中部分中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调查。以便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中学生特点的最新动态,为自己日后走上政治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据统计,被调查者中男性占46,女性占54,其中团员占95,群众占5。本次调查虽然在有些环节上做得不够完善,但本着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尽可能的使调查情况能真实地反映出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1、具体目标(1)高中

20、学生的思想状况及特点(2)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成因(3)对现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2、调查方法在这次调查中,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我主要采用了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文献法来进行调查,并把调查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纳,统计出具体的数值,再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完成论文。二、调查结果分析1、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及特点首先,我要肯定当代中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立志振兴中华是大多数现代中学生所拥有的精神面貌;思维活跃、敏捷、兴趣广泛、努力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煅炼自已多方面的能力,则是当代中学生的主要表现;乐于探索、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渴望了解祖

21、国悠久的历史知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21世纪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当代中学生的普遍心愿。像这些好的主流方面,在高里的学生也是不乏其身影的。其次,我们也要看到,在改革攻坚和发展的新时期,在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现在我就把针对高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做的一些调查作如下汇报:(1)学习压力仍是中学生的第一压力。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长,课外活动时间少,参考书多、作业多,教师不怎么愿意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以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为例,教师仍然不得不重复大量的练习和机械记忆,毕业班的

22、教师和学生更要应付每周六下午的学习和工作。根据高中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仍是学生的第一苦恼”占45.4%,但明显表现出年级段特征,越是高年级越是担心考不上重点高中或大学,随着高考的接近,学生心理紧张度逐步增加“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带来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考前心态和考场心态已成为中学生能否发挥自已能力的重要因素,因而担心考试发挥失常的学生明显上升。(2)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注重自身的发展。中国教育给人的印象是学生为社会、为家庭学习,但在一次我在230班举行的班会课主动与被动学习中调查发现,学生“为自已的成长成功”而学习占有较高的比例,为51.8%,使“自已将来更有作为”的占39.2%,“为国家贡献”的

23、为25.2%,“为家庭争光”的仅占12.5%。学生渴望实现人生价值,学生更注重个人今后潜力的发挥,因为他们从小就在竞争的环境中长大,导致在考虑问题上更多的考虑自已,当然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之间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3)目标显示功利性。“能充分发挥自已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占27.9%,“人生目标的实现”占25.8%,这说明中学生更重要的是今后事业的成功。此外,“有职有权”目标占8.7%,这与家庭环境是密切联系的,有的父母在子女还未学成就已为其找好了“后路”使其没有远大理想,虚度时光。(4)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利己性趋势。在一次我对高中高一214、215、229、230等班的学生关于就业取向问题的

24、调查中就发现,有60%以上的学生向往高尚、体面、有钱的职业。首选金融界管理者、企事业领导者、现代科技工作者等职业的各占一定比例,仅有1.5%的学生首选职业是技术工人。数据表明,中学生崇尚对高薪职业的追求,不太愿意从事“蓝领”阶层的职业技术工作。当然,这里也存有对我们过去德育所进行的“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的错误理解的因素,另外在开放的今天,西方腐朽的价值观也直接的考验了我们的中学生,出现了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了动摇的现象,反之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却有所滋长。(5)包容成了当代中学生处理朋友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高中的学生多出生在80年代的中后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家

25、里的兄弟姐妹不是很多,很少有家庭的孩子超过两个以上的。因而现在的孩子缺乏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和陪伴,有的是父母的爱和说教,因而现在的中学生渴望友谊渴望同龄人之间的理解、交流,他们对朋友不良行为的态度己非成人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更多的是“亦此亦彼或非此非彼”。据我在一次访谈调查中显示,当被问到“你的朋友有偷窃或作弊行为时”回答“不告发,帮他改正错误”占调查人数的60.5%,“不告发,但断绝来往”的仅占12.1%,包容已成了当代中学生处理朋友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6)从目前中学生的现状来看,学生的审美能力较差,随之而来的是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和道德规范淡化。家庭生活富裕了,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过分溺

26、爱或放任自流,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中学生容易接受一些流行的审美标准和趣味,不能正确提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更兼涉世不深,事非分辨能力不强,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也随之淡薄和淡化。在我随机抽查宾高的个别学生中发现,在回答“因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如果对方动手打你,你回不回还手?”一题时,只有42.5%的学生选择了不还手,也就是用其它途径解决问题,而有33.5%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更有24%的学生选择了还手。又如在问及是否知道未成年保护法主要内容的问题时,虽然92.5%的学生表示知道或者知道一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但其中有63.5%的学生选择了“知道一点,

27、并不是很清楚”这一答案,只有29%的学生表示“知道”,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只是有一些浅层次的、泛泛的认识和了解。另有一些网上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已占了刑事犯罪的70%以上,并出现了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等特点。(7)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在此次调查中虽然显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活动总体是健康的,但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已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如有孤独感、严重恐惧感、严重不安全感、羞怯感 的学生超过两成,在这两成中又以女生占了较大比例,超过40%的学生缺乏自信,羞怯心重,容易自卑。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中学生逐步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无心上学、不思上进、自暴自弃,动

28、不动就有离家出走的念头。2、成因分析面对调查结果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和当前中学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一些原因:(1)学校德育方式的问题社会的不断变革,为学校德育工作开辟了途径,同时也需要学校德育工作不断革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虽然中学在全面践行德育新理念,不断探索新方法,但是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脱节的现状依然未改变。这种现状不仅影响教育和谐,甚至于会成为激发社会矛盾的因素。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下面两方面:

29、德育大环境不好。大环境主要是社会,社会因素中固然有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但相比较而言,消极因素的诱惑力似乎要比积极因素大得多。普遍学校德育脱离社会现实,学校应该及时有效地吸收社会现实中积极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贴近现实生活,使德育具有时代性,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主要是由于现实社会生活状况所面对的就业等问题。学校过分地强调考试的功能,使得教育内容的片面化。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中学生的最大压力是学习压力(69)。(2)学校、社会、家庭的相互配合问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江泽民两次曾提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一起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三者相互推让责任的现象普

30、遍,不能要求三者达到统一的标准,但对下一代的责任心是相同的。然而教师表达的是学校的要求,家长传授的是自己的经验,社会给与的又是另一种信息,结果让学生迷茫,品德下降。三、对现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中学思想政治课应采取哪些方法策略以摆脱德育与时代相脱节的情况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减轻学生负担,落实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为指导思想,既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又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2、进行独立意识与协调意识教育。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应主要靠自已的奋斗,克服依赖思想,树立自已的事靠自已努力的意识,

31、在这个独立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与群体相处,会处理与群体的各种关系,克服孤独感和不合群弱点。3、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教育,要教学生懂得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兑争规律,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并铺以择业教育,使学生懂得职业无贵贱之分,行行出状元,树立正确择业观。4、进行应变能力教育。市场经济激烈竞争,因此每个人要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注重实践活动。创造能力是人类宝贵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其根植的基础往往就在儿童时代的“主见”上。所以对有主见的学生,应支持他们的实践活动,因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就应该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要做到以上几点要

32、求政治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学科渗透能力,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并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对学生进行学科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和升学指导,掌握学生的动机,兴趣,在帮助学生矫治性格等方面障碍时,优化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德育要摆脱困境还应做到:认清现状,准确定位,尽职尽责。目前,我国社会巨大的变化带来了人们道德观念的系列变化,在原有道德价值体系瓦解,而代表未来社会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尚未显露端倪时,德育应找到正确的位置。它要求我们要关注受教育者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于情感的文明里,情感于道德是血和肉,如果缺少情感熏陶,再好的德育都是干瘪的,而过去德育最大的缺憾就是忽视个体情感的复杂性。当然,要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效果,还需要有一定的外部环境。首先,学校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有益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活动,寓教于乐。其次,教育党委等部门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大宣传的力度,向中学生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提供适当场所,开展有益于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最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