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2 ,大小:74.03KB ,
资源ID:56770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6770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 二、探究新知。感知对称现象。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几张卡片上图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小组交流说一说。(蝴蝶左右两边的形状一样;蜻蜓两边的形状也一样;这几幅图的共同特点都是两边的形状一样) 2你是怎么知道两边一样的?画一画,试一试。 3、你也来折一折。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左边和右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 三、做一做 拿出准备的小镜子和蝴蝶图片,想一想镜子应该放在哪可以使镜子映照出另一半?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吧! 四、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那些对称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练一练 先说一说他们是对称的吗?再试着分一分。对称(第二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4页教学目标:

2、1、通过实际操作,经历体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2、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3、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 情景引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美丽的图形,请大家也把它拿出来(教材附页2),沿虚线把它们对折,你发现了什么?二、自主探索相互交流1、交流学生操作的过程和发现的特点。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特点?此时学生可能说出是对称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示怎样对称的。学生可能说:虚线两边一样大还可能说:虚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3、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虚线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三、综合实践和应用1、练一练师生一起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重点说说是怎样判断的。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出示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然后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再进行交流说说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在哪?谈论完后再画 。特别指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2、猜一猜做一做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剪出的图形然后再实际做一做。出示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进行猜想讨论,然后剪纸。(在学生剪纸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安全.)第 三 课 时 1、 通过欣赏、折纸、剪纸的活动,经历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 2、

4、 能运用对称的知识剪出些简单的剪纸。 3、 在剪纸的动手活动中,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巩固对称知识,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实践活动“有趣的剪纸”。 教学时,要通过“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激发学生剪纸的欲望,在师生边说边剪的过程中,学习折、剪的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和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和创造美,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前准备:彩纸、剪刀、剪纸作品、视频投影。 一、 欣赏引趣: (教师出示一些剪纸艺术作品)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些,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剪纸) 1、欣赏:剪纸实物和教材提供的民间剪纸作品 (鼓励学生

5、说说看到了什么?美在哪儿?2、观察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如有学生发现剪纸中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适时让学生指出对称轴的位置。 二、 试一试。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双小巧手,看着眼前这些美丽的剪纸作品,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1、打开课本第6、7页,学生自学剪纸方法,可以小组内交流。2、班内交流: * 折纸的方法(“对折法”和“连续对折法”)* 剪纸的方法。 3、 试一试。 三、 欣赏学生作品。课题:有趣的剪纸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页7页1、通过欣赏、折纸、剪纸的活动,经历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2、能运用对称的知识剪出一些简单的剪纸。3、在剪纸的动手活动中,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数学学习

6、的乐 趣。一、欣赏剪纸1、观看介绍我国民间剪纸的录象资料让学生边欣赏边了解有关剪纸的民间艺术。今天我们大家不仅能欣赏到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而且如果你愿意的话还能学会这门技能。请大家看录象。2、欣赏对称的剪纸作品,让学生观察教材上剪纸的图,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师:同学们我们的课本上也有几幅剪纸请大家也来欣赏欣赏。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剪纸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说出:每一幅图都是对称的(还可能具体说出来怎样对称),图片的摆放也是对称的。你们行不想用自己的双手剪出漂亮的图案来? 二、学习剪纸1、学习折纸的方法。完成教材6页中间内容。折纸方法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本。然后进行操作交流。让学生观察课本上两种折纸的

7、方法,引导学生看明白后说出并演示,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同桌互相交流自记者的方法。是学生明确可以一次对折,还可以几次对折,根据你想创作的作品需要选择对折方法2、学习剪纸方法让学生观察剪纸的方法1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本。再观察剪纸方法2教师可以先示范,然后引导学生操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你自己的设计思路,去折、去剪,作出你的成果来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剪一剪。实际操作然后展示学生作品。三、实践操作、动手剪纸完成折一折剪一剪1和2。通过观看录象、剪纸作品等,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剪纸的文化传统以及剪纸的由来以及各种精美的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及剪纸艺术的美。(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

8、程中,对学生进行碧眼的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学习掌握和理解知识。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到剪纸艺术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美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加、减法【 单元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认识了1000以内数以及掌握了1000以内简单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有三个知识模块:三位数加减法,加、减法验算,加减混合运算。单元最后安排了“跳绳游戏”的实践活动。本单元学习的三位数加、减法,是本套教材最后一次安排的整数加、减的内容。教材设计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现实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技能,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解决问

9、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的方法,掌握计算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将三位数加、减的计算方法类推到多位数加、减计算的能力。本单元教育目标1.经历自主尝试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并能进行验算。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能灵活运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并能对计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5.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6.感受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本单元共安排9课时和两个实

10、践活动。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8-9页教材分析: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由于本节课计算学习比较简单,所以在问题情境中设计了比多、比少的表述。教材通过两个画面呈现了小强和小花交流收集邮票的情境,在他们的对话中用到了“比多”、“比少”等语言。先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了解情境中反映的数学信息,接着提出“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计算”的要求。学情分析: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两个人对话”的内容,必要的话,可请学生做角色表演。交流提出的问题和解答方法时,要对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进行指导。1、结合熟悉的事物,在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自主尝试三位数简单加减计算的过程。2、会

11、计算不进位和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3、能积极参与提问题的活动,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会计算不进位和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教学准备:情境图、小黑板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过的三位数的出示口算题,让学生计算并说出计算方法。教师小结引出本课内容。二、不进位加减法1、师:刚才大家说了很多的计算方法,也都很准确,小强和小花收集了很多邮票,想让你们根据他们收集邮票的数据进行数学练习,愿意试一试吗?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从图中了解的情况,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3、请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自己试着计算并解,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和解决方法只要

12、合理就给予肯定,将笔算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笔算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减)。4、提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给予鼓励。三、练习巩固1、9页第一题:知道学生读懂情境图,了解图中的信息,然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2、9页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3、9页第三题:(1)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重点让学生说一说500元够不够的理由是什么。(3)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注重谈计算结 果和自己刚才估算的结果有多大差距,从而体验估算的意义。四、联系实际应用1让同学们自编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或减的口算问题,并口算。(以同桌、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不同的

13、算法,只要合理,老师给予肯定,尊重学生有个性的思维方式,不强求方法统一。2挑战赛。采用组内互相挑战,比一比谁的方法算得快,或组与组之间互相挑战,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算得快。3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感受与收获,谈一谈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这些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2、能根据法则准确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在尝试解决读书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自主尝试,并与他人交流三位数进位加法计算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解决“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问题。一、复习(1)口算:说说怎样算比较简便。694

14、 728 359= 783 459 782说明:694,先算6410,再算91019,用凑十法口算比较简单。(2)笔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65+19= 53+27=做笔算加法时,先从个位加起,个位5加9等于14,在个位写4,向十位进1;十位6加1等于7,7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8,十位写8;最后结果是84。一起回忆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法则:1、 相同数位对齐;2、 从个位加起;3、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二、新授出示三个年级订阅小哥白尼的本数统计表如下: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本数153165189通过上表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答)你能根据上面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到减法问题,教师要给

15、予肯定,由于不是本课所讲内容不必板书。当提到加法问题时教师要立刻板书出来:(一)提出问题 三年级和四年级共多少本? 三年级和五年级共多少本? 四年级和五年级共多少本?4、 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共多少本?教师引导说出:三个年级共多少本?(二)解决问题上面几个问题是最基本的加法题,所以运算的方法孩子们一定都能选对,我们要重点关注他们的笔算过程。1、放手让孩子根据两位数的法则自己解决前三道题,选三名同学到前面板演。下面同学有困难可小组内讨论解决。2、板演同学说笔算过程:(举一例)十位6加8等于14,14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15,十位写5向百位进1;百位1加1得2在加进上来的1等于3,百位写3,最后结

16、果是354。通过上面的三道题,你能猜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了吗?生答。师板书:我们今天所学的三位数进位加法与两位数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生答:大致看法是前两条一样,不同点三位数的计算多了一位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第三条我们可以怎样简练的说?(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它前一位进一) 学生完整的说法则。动笔写我们能准确知道哪位满十,如果不计算你能不能判断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吗?我们看一看咱们班谁是火眼金睛。5、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6、 解决第四个问题列式计算时你发现这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生可能谈到:这道题是三个数相加;十位相加满二十了;教师追问:满二十多怎么办?一定有同学

17、会说:向前面进2。那如果数位上的数满三十多或四十多五十多等,怎么办?引导孩子说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时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几。7、 生总结三位数进位加法法则。三、练一练独立完成数学书11页2、3题。做完后选两名同学重点说一说后两题的计算过程。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加减法第3课时(P12P13),1. 在解决用电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自主尝试与他人交流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2. 会计算三位数的退位减法。3.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4. 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教材选择了现实生活中每家都使用的电表及每月查

18、阅电表上字数的事情。学习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连续退位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填出表格后,可鼓励学生根据几个月的用电数,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学生分析:学生有了两位数退位减法和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关键是明白理解“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一”的道理。教学重点:会计算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一”道理,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算法。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 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复习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张丽家五一刚搬入新家下面是记录5、6、7、月份用电情况时,电表上显示的数。1) 你知道电表有哪些作用吗?

19、示几只显示用的电表及相应时间的信息图。2) 要求学生读出电表上的数,了解信息图中的信息,重点解决“5月份的用电数是多少以及怎么知道的?”二、尝试计算,交流算法1、“计算6、7月份的用电数”的。先让学生试着用百以内退位减法知识尝试计算。在交流各自算法时,重点指导“个位不够减,被减数十位上是0,怎样计算。”特别是计算504335需要连续退位,重点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而十位上的数是0,则需要先从百位退一,这样十位上就成了十个十,个位再从十位上退一,十位上就得九个十2、把算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注意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把结果填入表内。3、读一读统计表,根据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校有4

20、06人参加“十一”联欢会。其中有380人是学生。参加联欢会的老师有多少人? 824631 470238 665158327495189 204132 951560183 在下面的四个数中任选两个数组成一道减法算式。931 427 831 538 数学1415页 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三位数加减法估算过程。 会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能表达估算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会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能表达估算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具:在小黑板上出几道估算题。教学课时:1课时 情趣导入,探究新知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养殖专业户小明家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观

21、察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根据你发现的信息说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这一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把题目中零散的信息加以综合,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编题能力)生:小明家这个月养鸡的收入369元,养鸭收入442元,估算一下这两项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估计一下这两项收入大约是多少元?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大约是什么意思?再指导学生进行估算。学生的方法会多种多样,比如:300+400=700,69+42大于100,这两项大约是800多元。或:369小于400,442小于500。这两项收入不到900元,但比800元多。学生的想法只要有一定的道理都给予肯定。但在多种方法中老师一定要有所倾向,选出最优化

22、的算法。试着估算小明家养鸭的收入和养鸡的收入相差多少元?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例如442和369分别接近440和370,440370=70,所以442369大约等于70。实际算一算,估计的数和计算的结果相差多少?(通过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的比较,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计算,什么是估算。二、试一试 先估算,再计算。165+638= 635246=(先自己估算,再把自己的估算方法和同学交流,然后,用竖式计算)第1题 看图,从丫丫家到红红家有几条路?(让学生把行走的路线说清楚,并进行列式) 估算一下走哪条路比较近?(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最好是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来说。 算一算两

23、条路相差多少米?第2题 估计一下带800元钱买一套桌椅够不够?(重点说说带800不够,体会估算的作用。 买一张写字台比买一把转椅多花多少元? 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再次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接近整百数的加减法简单计算1、会用简便方法计算接近整百数的加减式题。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用简便方法计算接近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在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交流简便方法时帮助学生理解“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的道理。 情境激趣 观察情景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两栖动物,什么

24、是爬行动物。二、复习引入新授1、出示试题我国有两栖动物274种,爬行动物399种。(1)估算一下我国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有多少种?(2)计算一下我国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有多少种?2、学生读题,谈算理(1)提出第(1)题,学生进行估算时重点交流估算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生1:274大约是300,399大约是400,两类动物大约有700种。生2:399大约是400,两类动物大约有670种。生3:两类动物不到700种。(2)提出第(2)小题,学生进行计算思考:有没有比较简便的算法?我班学奥数的同学会想到加上400后在减去1,这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减去1?2、学生讨论问题3、汇报交流因为第一步多加了1所以第二步要减去1。(多找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所悟出的道理)4、出示减法题:371-98要求学生用简便算法计算,集体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加上2。理由:因为第一步多减了2所以第二步要加上2。师小结: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是用简便方法计算接近整百数的加减法。板书:简便算法通过上面的两道简便算法题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一起说出用简便方法计算接近整百数的加减法“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二、 练习巩固 提问题,并解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大家解答。 先估算,在计算。(1) 学生独立完成(2) 集体交流:重点交流简便算法。验算加法18-19页 教材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