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1 ,大小:6.24MB ,
资源ID:568132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681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x

1、新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二 O 一 七 年 五 月新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前言新田县,是湖南省永州市下辖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根据新田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 年),中心城区规划的范围为龙泉镇行政辖区,总面积 113.57平方公里,县域体系包括全县行政区域,面积 1022.4 平方公里。本报告范围包括全县行政区域,即县城规划区及枧头镇、金盆镇、新隆镇、陶岭镇、石羊镇、新圩镇、大坪塘镇、骥村镇、金陵镇、三井镇、门楼下乡、龙泉镇(除县城规划区以外)12 个乡镇统一纳入焚烧发电工程的服务范围。2016 年服务范围内总人口为 43.07 万。目前,新田县中心

2、城区生活垃圾清运量约 108t/d,生活垃圾进入位于新田县县城现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处置。随着新田县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不能快速处理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因此新田县人民政府决定启动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受新田县城市管理局委托,我院承担了新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工作。项目组人员经过现场踏勘、分析有关现状基础和规划资料, 并经多方案比较论证后,确定了新田县枧头镇新夏荣村厂址为新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厂址,其建设规模近期 600t/d,远期新增 600t/d,同时建议远期根据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区域统筹等实际情况适时扩大生产规模,规划控制

3、用 地面积约 82 亩(不包括卫生防护范围占地面积)。在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期间,得到了新田县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项目指挥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一切关心和支持过新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领导、专家及其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2017 年 5 月报告编制组I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新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目录湖南省建筑设计院II1. 概述31.1 项目建设的背景31.2 编制依据31.3 项目区域情况41.4 项目建设必要性10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132.1 项目选址的基本原则132.2 项目建设选址要求132.3 拟选厂址142.4 方案一(新夏荣村厂址)162.5 方案二(

4、陈晚村厂址)192.6 方案三(石羊工业园厂址)222.7 备选厂址运输距离分析242.8 厂址比选242.9 建设条件及特点分析272.10 项目建设方案及主要技术标准283.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333.1 建设项目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性333.2 建设项目场地自然条件适应性论证333.3 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的协调343.4 建设项目与综合交通规划的协调353.5 建设项目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协调363.6 建设项目与城市安全和综合防灾规划的协调373.7 土地利用合理性论证384. 环境影响分析394.1 项目拟建地环境保护目标394.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394.3 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394.4 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414.5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434.6 特殊环境影响分析435. 社会影响分析445.1 编制依据445.2 风险调查445.3 风险识别465.4 风险估计475.5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485.6 风险分析结论496. 结论与建议516.1 结论概要516.2 相关建议517. 附件、附图527.1附件527.2附图70新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1. 概述1.1 项目建设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新田县的垃圾产量急剧增加。新田县市区 2016 年日均垃圾清运量为 108t/d,随着新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进

6、程日益加快,经预测到 2020 年新田县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将达到 180t/d。现有垃圾填埋场将日趋饱和,难以满足新田县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新建新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新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将加快该市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进程。本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第二十六条(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的第 5 款“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第二十六条(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第 23 款“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

7、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的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我国鼓励发展的产业。另“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扶持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并在发电配套费用、上网电价及税收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是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最好的时机,也是解决当地环境问题的最好时机。“十三五”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在设市城市和县城重点布局处理设施,推动共建共享。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减少原生垃圾填埋量。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田县县域总体规划(2009-2030 年)、新田县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15-2020)等相关规划以及业主提供的相

8、关基础资料编制本选址论证报告,通过对备选厂址从与规划的吻合度、区位条件、土地性质、基础设施条件、环境影响几个方面进行相应比较,分析各备选厂址的优劣势,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1.2 编制依据1.1.1 国家法律和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湖南省建筑设计院38(2) 湖南省实施办法(201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4)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1991);(5)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 号 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6) “十三五”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16)。1.

9、1.2 建设方提供的基础资料(1)新田县县域总体规划(2009-2030 年),2010;(2) 新田县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15-2020),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2016;(3) 新田县提供的环卫资料及与编制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选址论证报告相关的基础资料;(4)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1:500 地形图(电子版);(5) 新田县县城近中期环卫设施布局规划(2008-2015),2009;(6) 新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1.3 项目区域情况1.3.1 基本情况新田县位于湖南南部,地跨东经 1120211233,北纬 25402606,属于永州市辖县,东接桂阳,南临

10、嘉禾,西界宁远,北毗祁阳、常宁,周边有郴州、永州、衡阳三个地区中心城市。新田县城为龙泉镇,龙泉镇位于全县地理位置的中部偏北,其北部是阳明山脉南麓的高山丘陵,和骥村镇、门楼下乡和金陵镇交界,南部地势较开阔,是全县的平岗和新田河的平原地区,有枧头、新圩、大坪塘三镇毗邻。境内有 S323、新嘉公路东西贯穿城区,有县级公路与全县各乡镇相通,龙泉镇恰好地处湖南省地区中心城市衡阳、郴州、永州构成三角形的中心,相距均在 150 公里左右。京珠复线新田连接线直通长沙、广州,新嘉二级公路连接厦蓉、二广等高速公路,省道 S323、S282、S285、S324 等贯通全县所有乡镇。新田县图 1.1新田县区域位置图2

11、015 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新田县下辖辖1乡 11 镇,枧头镇、金盆镇、新隆镇、陶岭镇、石羊镇、新圩镇、大坪塘镇、骥村镇、金陵镇、三井镇、门楼下乡、龙泉镇(城关镇),总面积 1022.4km2,总人口 43.07 万。1.3.2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新田县呈三面环山向东开口的地貌景观,南北长 49.2 公里,东西宽 30 公里,构造以山、岗为主,山、丘、岗、平俱全,按地貌分类山地约 369.91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36.2%,岗地 325.05 平方公里,占 31.8%,丘陵 147.14 平方公里,占 14.4%,平地 131.72 平方公里,占 12.8%,水面 48.58 平方公里,

12、占 4.8%。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起伏不平,高低变化悬殊。县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从元古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出露。东北角上的天鹅抱子,龙公源一带为古老的变质岩系,岩性为板岩,石英砂岩等。秀峰岭、门楼下肥源水库一带,亦为变质岩和板岩,其余广大地区为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岩性以石灰岩,泥灰岩为主,另外沿河溪两岸分布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县西南的枧头一带为砂卵石岩层,倾角 10.30 度,岩溶沿斜向轴部和断层破碎带发育,出露长度约 10 公里,沿途岩溶发育,地下水丰富。属于碳酸盐岩类型的岩溶水在县境分布的面积较广,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60%以上。县境内土壤分布受地形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垂直差异,

13、成土母岩以砂岩、灰岩为主。沿溪河两岸为冲积物层以亚砂土和亚粘土为主,土壤松散肥沃,山地由不同岩性决定, 分布有:黄红壤、红色、黑色石灰岩土、黄棕壤和粘土;丘陵地区大多为第四纪红土、红色粘土,土层除石灰岩地区外,一般较厚,但表土中有机质土层较薄,呈酸性反应。2、气候条件县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湖南的气候温暖区,气候温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 18.1,极端最高气温 39.3,最低气温-5,全年日照时数 1712.3 小时,年日照率达 40%以上。实测多年平均降雨 1425.3 毫米,全年无霜期 288 天,按 E601 型蒸发器换算,全县年均水面蒸发量 970.8

14、毫米,陆面蒸发量 769.1 毫米。常年盛行风向为东南风。3、水文新田属于湘江水系,全境包括河、溪、沟、涧共 114 条,按级别分类,属湘江一级支流只有过境河舂陵河(境内干流长度 4 公里);二级支流 3 条(新田河、上庄河、千家洞河);三级支流 4 条(日东河、日西河、石羊河、山下洞河)。新田河上游为日东、日西两条支流,在县城南门外汇合,到新隆镇东溪出境,注入舂陵河,全长 77 公里,常年出境流量 18.58 立方米/秒,径流总量 5.86 亿立方米。据调查,碳酸盐岩类型的岩溶水地区有泉井 496 处。其中较大的泉水 87 处,涌水量大于 25 升/秒的有 17 处,大于 5 升/秒的有 4

15、2 处,总涌水量 1444.6 升/秒,约占全县泉井总涌水量的 50%以上,它是县内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的良好水源。4、地震据市城建档案馆所藏资料,本区虽有震动,但震级小,烈度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工程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g,抗震设防烈度小于 6 度。5、防洪规划新田县城防洪标准为近期按 20 年一遇,远期为 50 年一遇。县城排涝标准为10 年一遇 24 小时暴雨 24 小时排干。6、项目用地适宜性根据区域资料和地勘报告,拟建场地所在区域范围内未见新构造运动及活动断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可液化的地

16、层。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是稳定的,适宜本工程的建筑。1.3.3 城市总体规划根据新田县县域总体规划(2009-2030),新田县县域规划要点简述如下:1、规划期限近期:2011 年2015 年; 中期:2016 年2020 年; 远期:2021 年2030 年。2、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县域体系:包括全县行政区域,面积 1022.4 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含规划建设区和规划控制区二大部分,以行政界线为基础,行政村是最小区划单元,考虑连续性、完整性、科学性和高操作性等特征。为了统一搞好新田县城的建设,处理好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关系,结合新田城市与乡村统一协调发展建设要求,确定本次中心城区规划的

17、范围为龙泉镇行政辖区,总面积 113.57 平方公里。3、城市性质(1) 、新田县城是永州市地域的二级中心城市,是新田县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2) 、龙泉镇的主导产业是富硒有机农产品加工、家私产业、现代机械制造产业为主导产业。4、城市人口2015年,新田县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 10万人以内;2020年,新田县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 12万人以内;2030年,新田县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 15万人以内。5、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设置(1)中心城区规划设置环卫管理机构,配置适当的环卫工作人员,并规划配备系统的环卫设施,街道两侧配置垃圾箱、公共厕所。城市生活垃圾在处理场处理时,应对有用成份分类

18、回收,对无用成份进行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垃圾处理率远期达 100%。(2)各乡镇新建垃圾填埋场,或对原有垃圾填埋场进行改建、扩建,各乡镇所在地及城镇(居委会)设垃圾转运站,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1.3.4 城市环卫规划2008 年 7 月,为促进县城环境卫生工作与经济、社会及城镇建设的发展相协调, 为加快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新田县政府组织编制了新田县县城近中期环卫设施布局规划(2008-2015),其相关规划成果如下:1、规划目标:(1) 近期初步建立与新田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环卫管理体系和生产服务体系,强化新田环境卫生工作的行业管理,初步完善环卫设施布局基本达到规范要求。(2) 中期建立

19、起系统完善的行业管理体系,环卫设施达到布局合理,运行规范, 建立有序的环境卫生社会化管理体系。2、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布局:(1) 垃圾容器间1) 提升垃圾收集、储放、运输和处理的“全过程密闭化水平”,居民生活垃圾收集实现袋装化,公共埸所杂乱垃圾实现容器化,淘汰裸露式垃圾收集容器,逐步推广标准化2) 垃圾容器垃圾收集运输实现密闭化,须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垃圾洒落和渗滤滴漏现象 2015 年前,垃圾密闭化运输率达 100%。3) 垃圾容器运、垃圾容器间按新住宅区未设垃圾管道的多层住宅每四幢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并建造生活垃圾容器间,安置活动垃圾箱(桶),生活垃圾容器间内应设通向污水窨井的排水沟,以单位为集

20、体的必须建造垃圾容器;(2) 果皮垃圾箱1) 果皮箱按商业大街 30 米设置,交通主道 50 米设置,一般道路 80 米设置,果皮垃圾箱采用分类式对果皮垃圾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商业大街的道路有新华东路、新华南路、新华西路、迎宾路、滨河东路、滨河西路、公园西路、人民路、文化路、商业路,交通主道含的道路有前进路、先云路。2) 完善生活垃圾源头到未端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管理,积极推行分类收集,废物回收减少垃圾排放量。3) 提高街道清扫作业效率,普及杨械化清扫,新田县市政道路(含主干道、次干道、支干道)清扫机械化程度 2010 年达到 75%,2015 年达到

21、 80%。3、环境卫生工程设施布局(1)垃圾收集站、垃圾转运站1)逐步完善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实现垃圾收集运输压缩化,提高垃圾运输率,2010年生活垃圾压缩化运输率达 65%,2015 年生活垃圾压缩化运输率达 95%。2)在新城区、进行组团开发住宅区、商业区、市场等公共场所按规划指标要求配套垃圾转运站和公厕。3) 对新老城区现已无预留垃圾收集站(场)用地的路段临街商铺的生活垃圾采取增加环卫垃圾压缩收集车辆进行定时流动收集的方式。4) 新老城区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新建、修缮、改造部分生活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为 0.41KM,用地面积不小于 20 平方米,隔离相邻建筑物间距不小

22、于 10 米。规划垃圾转运站时考虑公厕与垃圾站建在同一地点。 新华西路取消现有临时垃圾池 2 个,采用环保车每日定时收集方式,保证街道清洁。 新华东路现无垃圾站,采用环保车每日定时收集方式,规划仅在水果批发市埸设 1 个垃圾转运站。 新华南路取消临时垃圾池,采用环保车每日定时收集方式,仅在永得利市埸设1 个垃圾转运站。 中山路取消临时现有垃圾池 2 个,采用环保车每日定时收集方式。 同心路取消现有垃圾池 2 个,采用环保车每日定时收集方式。 先锋街无垃圾池,人工逐日清扫,环卫车每日定时收集清运,以保先锋街道路清洁。 文化路现无垃圾池,规划在一中家属区对面公厕用地上新建垃圾转运站 1 个, 临街

23、商铺和住宅的生活垃圾采用环保车每日定时收集方式。 人民路、商业路无垃圾池,规划在现有国有储备用地位置公共厕所一起合建垃圾转运站 1 个,临街商铺和住宅的生活垃圾采用环保车每日定时收集方式。 滨河西路取消现有垃圾池 1 个,临街商铺和住宅的生活垃圾采用环保车每日定时收集方式。 迎宾路取消现有临时垃圾池 2 个,仅设在长湘丽景小区内院内新建垃圾转运站1 个,临街商铺和住宅的生活垃圾采用环保车每日定时收集方式。先云路取消现有垃圾池 4 处,临街商铺和住宅的生活垃圾采用环保车每日定时收集方式。龙泉路现无垃圾站,规划在田家中学院内新建垃圾转运站 1 个,临街商铺和住宅的生活垃圾采用环保车每日定时收集方式

24、。5) 新老城区的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和建筑垃圾必须采取密闭式的运输方式,以确保道路清洁。1.4 项目建设必要性1.4.1 国家生活垃圾处理政策法规的要求按照“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资源化优先,选择安全可靠、先进环保、省地节能、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要减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通过区域共建共享等方式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卫生填埋处理技术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是每个地区所必须具备的保障手段,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

25、可将卫生填埋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考虑不同区域实际情况,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 鼓励采取集中建设处理设施的模式。逐步统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交通相对便利乡镇的生活垃圾,优先考虑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新田县采用优先焚烧发电处理技术,卫生填埋为保障手段,两者相结合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并逐步统筹考虑乡镇生活垃圾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这样既能够有效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又节约了土地资源,符合国家政策要求。1.4.2 湖南省环境保护发展的要求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建设部门负责全

26、面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开发推广污水再生利用途径和垃圾焚烧发电模式,实施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到 2010 年,城市和主要流域的县都要建成 1 座以上污水处理厂、1 座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中心城市要加快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确保全省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 60以上”。目前, 新田县生活垃圾以填埋为主,为了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能力,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提高设施处理水平。1.4.3 完善新田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形象需要新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作为新田县生活垃圾处置链上的重要一环,建成后进一步完善新田县环卫系统及市政设施建设,将极大加强新田

27、县生活垃圾处置工作的城乡统筹,有利于现有的生活垃圾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平稳过渡到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同时, 也将极大程度的改善永州城市基础设施,协调城市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从而提高城市形象,提升新田县的投资和旅游环境。随着新田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生活垃圾产量急剧增加。新田县城区 2016 年日均垃圾清运量为 108t/d,随着新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日益加快,经预测到 2020 年新田县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将达到 170t/d。现有垃圾填埋场将日趋饱和,难以满足新田县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新田县城市环卫建设相对滞后,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处置缺乏较先

28、进的设施。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垃圾问题将严重威胁居民的生态环境,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新建新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1.4.4 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带动该地区的再生资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加新田的财政收入。项目的新建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安排当地部分人口就业。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常运营期间,每年可消纳该地区生活垃圾 21.9 万 t,将提高新田县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提高资源回收效率,可以提高我省资源回收利用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缓解全社会的资源紧张局面和环境压力,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循

29、环经济发展,社会效益显著。近期世界经济形势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并相应出台了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本工程既是环保工程,也是节能减排工程,符合国家促进内需的政策方针。因此,为了促进新田县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加快新田县脱贫攻坚的步伐、改善新田县环境卫生状况,实现新田县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套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2.1 项目选址的基本原则1. 科学合理性原则从全面、科学、协调发展的视角,融合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考虑影响建设项目的各项因素,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

30、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 安全性原则(1) 项目选址应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选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的地震区;应避开有泥石流、滑坡、流沙等直接危害的地段,以及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和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不良地区。(2) 项目选址应具有良好的地形、地貌,远离地上、地下的障碍物。(3) 避免洪水、潮水和内涝威胁,场地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 50 年一遇。(4) 远离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且应位于污染源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5) 项目选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同时考虑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威胁与影响。3. 便捷性原则项目选址应具备可靠的、适用的、经济的给水、通信等外部协作条件,并具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4. 协调性原则选址尽可能考虑与城市规划、城市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的关系,使项目的建设、运营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在保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2.2 项目建设选址要求根据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 142-2010)、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 号文,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