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848.27KB ,
资源ID:5696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696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丰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丰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1、北京市丰台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2019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 牛顿 B. 千克 C. 帕斯卡 D. 焦耳【答案】B【解析】在物理学中,牛顿是力的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千克是质量的单位。故B符合题意;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焦耳是功和各种能量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2.下列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是A. 木材,橡皮 B. 木材,金属C. 石墨,金属 D. 石墨,橡皮【答案】C【解析】木材、橡皮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石墨、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故C正确。3.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 铁轨下铺放枕木

2、 B. 书包带做得较宽C. 推土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D. 篆刻刀的刀口做得锋利【答案】D【解析】A铁轨下铺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B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不符合题意。C推土机用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不符合题意。D篆刻刀的刀口做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符合题意。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行李箱下的轮子B. 匀速行驶的北京S1线磁悬浮列车C. 瓶盖上的花纹D. 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答案】C【解析】行李箱下的轮子,是用滚动代替

3、滑动来减小摩擦。故A错误;磁悬浮列车,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B错误;瓶盖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D错误。5.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9月7日到9日。天气逐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草叶上有许多露珠,如图所示。与之相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 B. 液化 C. 凝华 D. 凝固【答案】B【解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ACD错误;B正确;6.如图所示,是北京地区存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的是不可再生

4、能源发电的是A. 火力发电站B. 风力发电站C. 水力发电站D. 太阳能发电站【答案】A【解析】火力发电要消耗煤炭资源,煤炭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所以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火力发电,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靠近居民区的高速路两侧加装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D. 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音调不同【答案】A【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振动的物体不能发出声音,故A正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

5、B错误;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音色不同,故D错误。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R1R2开关S闭合后,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I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U1U2 B. U1U2 C. I1I2 D. I1I2【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AB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即U1U2U,故AB错误;CD由题知,R1R2,电压相等,由I可知I1I2,故D错误,C正确。9.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 家用电器的绝缘皮老化破损后仍继续使用B. 家庭电路

6、中,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C. 高压线下放风筝D. 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答案】B【解析】电线的绝缘皮破损老化、破损时应及时更换,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或短路(即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这样在开关断开时,用电器上没有电,故B符合安全用电要求;高压线的电压很高,在其旁边放风筝,风筝容易挂到高压线上,很有可能会发生导电,使得放风筝的人触电,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即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没有接地),这样当金属外壳漏电时,电流不能导向大地,会发生触电事故,故D不符合安

7、全用电要求。10.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关于电表示数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B.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小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D.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答案】C【解析】根据电路图知道,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的电压,且滑动变阻器滑片左侧接入电路,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欧姆定律知道电路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R1的电压减小,R2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选C。11.下列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教室高度约为20mB. 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8、0gC. 学校里播放的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D. 让人感觉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100【答案】C【解析】教室的高度约为3m,故A不符合实际;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不符合实际;中小学课间活动时间一般是20min,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课间活动时间的四分之一,在5min左右,故C符合实际;人的正常体温为37,洗澡的热水温度比人体温度略高,在40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12.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通过“场”也能产生相互作用。“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看不见,摸不到,但却真实存在。例如我们学习过的:地球周围存在重力场,重力场对地球附近有质量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

9、体有力的作用;带电体周围存在电场,电场会对放入其中的哪个物体有力的作用A. 小磁针 B. 石块 C. 冰块 D. 带电小球【答案】D【解析】带电体周围存在电场,由题意类比可知,电场会对放入其中的带电物体有力的作用;故ABC错误;D正确;13.“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它距地表高度为36000km,利用红外遥感技术拍摄合成如图所示的微信启动页。在2017年9月短时替代了NASA(美国宇航局)拍摄的非洲大陆上空云图,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卫星能够拍摄到地球,是因为地球是光源B. 图片中的“地球”下方加入了一个人的剪影,剪影是由于光

10、的反射形成的C. 红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 以地球为参照物,“风云四号”卫星是静止的【答案】D【解析】因为地球可以反射太阳光,所以我们在太空中能看到地球,而地球本身不是光源,故A错误;图片中的“地球”下方加入了一个人的剪影,剪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红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C错误;以地球为参照物,“风云四号”卫星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D正确;14.小明想探究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Q与电流I、电阻R的定性关系。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瓶内装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煤油(R1R2),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11、。他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实验探究的是Q与R的关系B. 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反映电阻丝中电流的大小C. 闭合开关一段时间,温度计A比B的示数变化小D. 闭合开关一段时间,电流通过两个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相等【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电流相同,通电时间也相同,电阻不同,所以探究的是Q与R的关系,故A正确;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产生热量被煤油吸收,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故B错误;在时间相同时、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温度计A比B的示数变化大,故CD错误;15.小杰在圆柱形容器内放入一个体积为120cm

12、3的实心金属块,并往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如图甲所示。在注水过程中她记录了注水体积V和深度h,并绘制了V和h的对应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金属3103kg/m3,g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金属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为3.6NB. 金属块的高度为21cmC. 水对容器底部的最大压强为2.1103PaD. 容器的底面积为12cm2【答案】C【解析】设实心金属块的底面积为S1,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2,已知金属3103kg/m3,大于水的密度,在加水过程中柱状物体将静止在容器底不会上浮;由表中数据可知,h从510cm,水的体积变化量:V(S2S1)(10cm5cm)60cm3,h从1821cm

13、,水的体积变化量:VS2(h5h4)60cm3,即:S2(21cm18cm)60cm3,解得:S220cm2,故D错误;将S220cm2代入得:S18cm2;金属块的体积:V物S1H,金属块的高:H=15cm;故B错误;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物120cm3,此时受到的浮力最大:F浮水V排g1103kg/m3120106m310N/kg1.2N,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水的最大深度h21cm0.21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最大压强:p水gh1103kg/m310N/kg0.21m2.1103Pa,故C正确。二、多项选择题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周围存在磁场B. 通电导体周

14、围存在磁场C. 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D. 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答案】ABC【解析】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故A正确;由奥斯特实验可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为了形象描述磁场的性质而引入了磁感线,磁感线不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故C正确;只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才会有感应电流;如果电路不闭合,或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或不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17.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冰球是比赛项目之一,近年来越来越被大众喜爱。图为帅

15、气的冰球选手代表丰台参赛备战训练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冰球运动员在加速滑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B. 运动员手持球杆击球时,球杆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运动员滑行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D. 运动员站在水平冰面上时,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C【解析】冰球运动员在加速滑行过程中,速度变大,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运动员手持球杆击球时,球杆对球有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球对球杆也有力的作用,所以球杆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运动员滑行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

16、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运动员站在水平冰面上时,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18.如图所示的四种传统特色美食:冰糖葫芦、北京烤鸭、豆汁儿、焦圈。冰糖葫芦制作时糖稀遇冷变硬,晶莹剔透;北京烤鸭驰名中外,用果木燃料烤制,散发一种特殊的香气;豆汁儿和焦圈更是北京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小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凝:糖稀遇冷变硬是因为糖分子停止了运动B. 烤:果木燃烧放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 煮:豆汁儿在火上煮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D. 炸:家用普通油炸锅通常用铁制造而成,主要因为铁的比热容大【答案】

17、BC【解析】糖稀遇冷变硬是因为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不是分子停止了运动,故A错误;果木燃烧放热,果木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豆汁儿在火上煮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故C正确;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与其比热容无关,故D错误。19.如图所示,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BC【解析】【详解】图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电动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则电风扇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故A项对应关

18、系正确;图说明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使机翼上方气体流速快、压强小,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故B项对应关系正确;图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戥子是杆秤的一种,杆秤利用了杠杆平衡原理,故C项对应关系正确;图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自动提款机读出银行卡磁条上的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故D项对应关系错误。20.中国传统建筑既有艺术设计之美,又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其中屋顶的曲线设计就可以用数学中的“最速降线”来解释。雨滴从屋顶滑落,沿着“最速降线”的路径,所用时间最短,进而减少对屋顶的损害。科技馆中有一件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它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在甲、乙两轨道的

19、起点,同时释放,发现在乙轨道上的小球B先到达终点。在小球沿轨道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B沿轨道乙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较长B. 小球B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球A全程的平均速度C. 轨道甲为“最速降线”D. 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动能转化为小球的重力势能【答案】AB【解析】由题意可知,两球的质量相同,最初的高度相同;由图可知,小球B沿轨道乙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较长,且在乙轨道上的小球B先到达终点,即所用时间较少,根据v可知,小球B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球A全程的平均速度,故AB正确;在乙轨道上小球B先到达终点,即所用时间较少,所以轨道乙为“最速降线”,故C错误;运动过程中小球的

20、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变大,所以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故D错误。三、实验解答题21.如图所示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可以用_(选填“OA”或“OB”)表示。【答案】OB【解析】O为不倒翁的重心,从O点开始沿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可表示不倒翁受到的重力,所以能正确表示不倒翁所受重力示意图的线段为OB。22.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线段_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或“AB”)【答案】OA【解析】由图可知,AB是力F的作用线,OAAB,OA为支点到力F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线段OA表示立F的力臂。23.如图所示

21、的温度计的示数为_。【答案】36.5【解析】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6.5。24.根据如图所示的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_极。【答案】N【解析】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再利用安培定则即可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25.小文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他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加热时间/min024681012水的温度/90949899999999(1)小文测得水的沸点是_,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2

2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蒸汽机是利用水蒸气在气缸内推动活塞做功,将_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_能。【答案】(1). 9 低于 (2). 不变 (3). 水蒸气 机械【解析】(1)由图可知:水温度升高到99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此时水进行沸腾,所以水的沸点是99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现在水的沸点是99,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此时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2)由图象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3)蒸汽机是利用水蒸气在气缸内推动活塞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26.小新在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

23、量筒、细线,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常温常压下一些矿石的密度物质密度/(kg/m3)石灰岩(2.33.0)103花岗岩(2.62.8)103黄铜矿(4.14.3)103黄铁矿(4.95.2)103(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才能使横梁水平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矿石质量,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该矿石的质量为_g;用量筒、细线、水测矿石体积,测量结果如图丙、丁所示,该矿石的体积为_cm3。(3)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矿石密度,查密度表可知此矿石可能是_。【答案】(1). 左 (2). 84 20 (3). 黄铜矿【解析】【详解

24、】(1)图甲中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才能使横梁水平平衡。(2)图乙中天平的示数为50g+20g+10g+4g84g,利用图丙、丁所示,测出矿石的体积V80cm360cm320cm3;(3)此矿石的密度=4.2103kg/m3,查表可知,此矿石可能是黄铜矿。27.如图1所示为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1)小刚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_高度。(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的实像。(选

25、填“放大”或“缩小”)(3)小刚改变蜻烛的位置,使其位于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利用此规律可以制成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在如图2所示的四幅图中,能够表示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近视眼的是_图。【答案】(1). 同一 (2). 放大 (3). 照相机 (4). 丙【解析】【详解】(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中间;(2)焦距为15cm,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u20cm,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3)改变蜻烛的位置,使其位于10cm刻度

26、线处,u40cm,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照相机就是依据此原理;(4)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将光线发散重新将像成在视网膜上,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丙图可以矫正近视眼;28.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标有“6.3V,0.3A”的小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A电池组(电压10V)、开关、导线;B电流表(03A);C电流表(00.6A);D电压表(03V);E电压表(015V);F滑动变阻器(01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A);G滑动变阻器(0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5A)(1)为了使测量过程安全且结果准确,在

27、选择了A组器材后,电流表应选用_,电压表应选用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填写所选器材的字母代号)(2)画出本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3)实验后,小红对电阻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上网学习发现在如今的生产生活中,应用比较多的除了金属电阻外还有半导体电阻,如光敏电阻、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等。如图乙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电能力_(选填“增强”或“减弱”);相对金属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_(选填“敏感”或“不敏感”)。如果某火灾报警装置主要部分为电阻与电铃串联,为了达到火情越大铃声越响的目的,电阻应选择_。(选填“金属电阻”或

28、“热敏电阻”)【答案】(1). C E G (2). 123灯正常发光电阻的平均值R平均/U/A6.36.36.3I/AR/ (3). 增强 敏感 热敏电阻【解析】(1)标有“6.3V,0.3A”的小灯泡表示灯的额定电压为6.3V,额定功率为0.3A,为了使测量过程安全且结果准确,在选择了A组器材后,电流表应选用小量程,选用C;电压表应选用量程,选择E;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灯正常发光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滑=12.310,滑动变阻器应选用G;(2)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为减小误差,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123灯正常发光电阻的平均值R平均/U/A6.36.36.

29、3I/AR/(3)由上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电阻减小,故导电能力增强;升高相同的温度,相对金属电阻而言,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得多,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敏感;通过电铃的电流越大,铃声越响,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阻在火灾时,电阻要减小得多,故为了达到火情越大铃声越响的目的,即电阻应选择热敏电阻。29.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块、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和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小梁选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保持不变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到阻

30、值最大处,调节电阻箱至某一适当位置,读取阻值R并记录。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读取电流表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2)改变_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_,读取此时电阻箱、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3)仿照步骤(2),再做次实验,将相应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4)利用公式P_,分别计算出电阻箱在不同阻值时消耗的电功率并记录在表格中。【答案】 (2). 电阻箱R 电流表A的示数不变 (4). UI【解析】【详解】探究“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保持不变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须控制电流一定,改变电阻,因电阻阻值的变化,电路中的电流会改变,为控制电流一定,应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为原来的值不变;故步骤(2)为: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