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75.39KB ,
资源ID:57256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7256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唐太宗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要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服务。唐太宗为体现上述思想采取的措施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唐太宗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以民为本;唐太宗为此采取的措施是重视农业。(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族平等,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他采取改善民族关系的办法是:(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的这些治国思想收到的效果是: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 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

2、、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摘编自仪平策等著中国审美文化史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2)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唐诗的特点: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兼收并蓄;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取。(2)原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策开明,对外交往频

3、繁。【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是;唐诗的特点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兼收并蓄,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取。考查七年级下册唐朝的兴盛的知识点。(2)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当时的国家统一,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人民生活水平比较高。国家统治者的实行的政策开明,对外交流频繁。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3请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大运河的开通与隋朝哪位皇帝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试说明他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写出上图中的A、B、C三处的地名。(3)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写出

4、通济渠连接的两大水系。(4)依据所学知识说说大运河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1)隋炀帝;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余杭、涿郡、洛阳(3)黄河和淮河(4)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图中A是余杭,B是涿郡,C是洛阳。(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

5、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结合图片内容可知,通济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黄河和淮河。(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4识图、回答问题(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A B C (2)填写建立辽、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的名称:辽 ; 西夏 。(3)A和B两国之间连年发动战争,后来两国签订了什么条约?此条约有

6、何积极影响?(1)A辽;B北宋 ;C西夏(2)契丹;党项(3)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由图分析可知,A为辽政权,B为北宋政权,C为西夏政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都城上京;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辽在北宋的东北方向,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方向,所以A为辽政权、B为北宋政权、C为西夏政权。(2)依据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后契丹改国号为辽。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夏位

7、于宋的西北,史称西夏。所以辽由契丹族所建,西夏由党项族所建。(3)依据所学可知,辽和北宋两国之间连年发动战争,1005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规定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澶渊之盟后,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5融入情境,探究问题。以下是某历史小组对澶渊之盟全面解读”的探究,请完成相关问题:环节一:看图说事(1)面对上图,指出左、右分别是参加澶渊之盟的哪方代表?(2)这一事件的背景是什么?环节二:澶渊之盟大事年表年月年号大事记999年九月宋真宗咸平二年辽兵大举,康保身战死十月辽兵围遂成,杨延昭坚守退敌1000年正月威平?_年辽兵掠宋边境之后,退兵1004年正月景德元

8、年辽大举进犯十一月_?(事件)十二月议和成功1006年正月大中祥符元年宋诈称天书降(3)请结合所学知识将图表中“?”内容补充完整。大事记一共发生在几个年号之内?(4)辽国进犯北宋发生在哪些年?从大事记中得出北宋的战果如何?环节三:和约内容探全面宋帝国继续占有关南瀛、莫二州的国土,不归还给契丹;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真宗年长为兄,辽圣宗年幼为弟,后辈以此类推。兄弟永不交兵,宋帝国不再在边境上修筑堡垒、运河;宋帝国每年赐给辽帝国绢二十万匹、钱十万贯,共三十西,称为“岁赐”(后改称“岁币”);开放互市,消除贸易壁垒。(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和议对契丹和北宋各自的影响是什么?(1)左是北宋代表、右是辽代表

9、。(2)1004年,辽大举进犯。在澶渊,宋真宗亲征,辽军被打败。(3)咸平四年。辽军被打败。三个。(4)999年、1004年。或战败或战胜议和。(5)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索取,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1)根据所学和环节一图片可知,左是北宋代表、右是辽代表。(2)根据所学

10、可知,1004年,辽大举进犯。(3)根据所学和环节二表格可知,1000年正月,咸平四年,辽兵掠宋边境之后,退兵。1004年十一月,在澶渊,辽军被打败。共涉及咸平、景德、大中祥符三个年号。(4)根据所学和环节二表格可知,辽国进犯北宋发生在999年、1004年。其结果,宋朝或战败或战胜议和。(5)根据所学和环节三材料“宋帝国继续占有关南瀛、莫二州的国土,不归还给契丹兄弟永不交兵,宋帝国不再在边境上修筑堡垒、运河;宋帝国每年赐给辽帝国绢二十万匹、钱十万贯,共三十西,岁币;开放互市,消除贸易壁垒”可知,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

11、断索取,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摘自陆游集 宋朝政府还把种植方法印成榜文广为张贴,将占城稻推广到江淮两浙地区。(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一反映了其变化的依据有哪些?(2)材料二反映了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3)古今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消极影响?我们该怎样去应对?(1)经济重心南移;依据:财政收入;粮食产量。(2)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南宋时定都临安,临安的繁华程度超过了北宋的开封。(

12、3)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开发与环保相结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根据材料“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结合所学知识,宋朝时,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宋朝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依据就是财政收入、粮食产量,故材料反应的是经济重心南移。(2)根据材料中“宋朝政府还把种植方法印成将占城稻推广到”等信息可以得出其材料中反应的原因是:政府的支持和重视;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南宋时定都临安,临安的繁华程度超过了北宋的开封,也就是说,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影响。(3)根据

13、所学知识,江南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所以一个方面我们要继续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还要做到,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并把中国情人节“七夕”首次写 进中办国办文件。中国网(1)你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吗,请至少列举其中三个。(2)假如你生活在宋代,在传统节日可以选择的娱乐场所、观看演出的场所是哪里?请说出该场所产生的背景。(3)现在很多孩子不重视传统节日却热衷于过西方人的洋节,请你对此发表看法。(

14、1)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等。(2)瓦子,勾栏。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3)这种做法不好。一味过洋节会淡忘传统节日而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所以我们要过自己的传统节日。(1)依据所学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2)依据所学可知,第一小问:在传统节日可以选择的娱乐场所、观看演出的场所是瓦子,勾栏;第二小问:该场所产生的背景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3)我认为现在很多孩子不重视传统节日却热衷于过西方人的

15、洋节的做法不好;因为一味过洋节会淡忘传统节日,而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所以我们要过自己的传统节日。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神童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 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权及军令的

16、枢密院长官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的一种社会风气,这种风气源于朝廷实行的什么政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及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注重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1)重文轻武的政策。(2)目的: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抑制武将权势。积极作用: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3)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可知

17、,这种风气源于朝廷实行的重文轻武的政策。(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可知,目的是,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抑制武将权势。积极作用有,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3)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可知,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对宋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未来的三天两夜里,这些连成片的小屋就是考生的居

18、所(见下图),他们要在这里按考官公布的题目写下“八股文”由八个不同部分组成的文言文章,其间没有中断,也不允许考生之间有任何交流。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顾炎武(1)材料一描述的场景开始出现于哪一朝代?“考官公布的题目”来自哪些书籍?(2)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科举制?(1)明朝。四书五经。(2)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1)依据材料一的“八股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描述的场景开始出现于明朝。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考试的形式有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

19、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故“考官公布的题目”来自四书五经。(2)依据材料一“由八个不同部分组成的文言文章,其间没有中断,也不允许考生之间有任何交流。”和材料二的“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可知科举制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明朝八股取士的特点和内容,认识八股取士的危害。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

20、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地记录了下来。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1)下令营建北京城的明朝皇帝是谁?(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明成祖朱棣(2)答案示例观点: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论述:明朝修建的万里长城规模大,历时久,技术先进,工程质量优异,现在的长城的主体是明代修建的,它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明代的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它是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

21、的。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综述:综上所述,中国保留下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这些建筑显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技术,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因此下令营建北京城的明朝皇帝是明成祖朱棣。(2)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2、提取观点: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人民智慧的体现。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下令营建北京城的明朝皇帝。解答第二问要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与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注意对中国古代建筑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把握。11阅读材料,进行论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1)材料中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是什么?(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

23、识加以论述。(1)火药(2)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任选一个,或者提炼其他的观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当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 可分的整体.科技革命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通讯便捷的新世界,人们生活更加舒适、多彩.(言之有理即可)(1)依据材料信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结合所学可知,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2)依据所学可知,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当

24、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 可分的整体.科技革命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通讯便捷的新世界,人们生活更加舒适、多彩。12 材料判断题。材料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岳飞满江红(1)材料中的“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2)小历同学认为:“岳飞虽然领兵取得了许多抗金大捷,但是他在南宋那个时代不死不行,最终被秦桧害死。所以,秦桧是幕后主谋。”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1)靖康之变(2)不同意,因为岳飞被害死主要是因为宋高宗害怕抗金势力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便与奸臣秦

25、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所以幕后的主谋是宋高宗。(1)据材料“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抒发了岳飞抗击金军的豪情壮志。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宝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耻”,“靖康耻”来源于北宋灭亡的事件靖康之变。(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领导的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岳飞领兵取得了许多抗金大捷,后来因宋高宗害怕抗金势力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便与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所以幕后的主谋是宋高宗。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质彬

26、彬,威风凛凛。只道是并吞八荒,功盖万古;横槊赋诗,笑傲前尘。却不料,南征北战竭民力,予雄予智失民心。眼看着,如画江山都丧尽,好头颅也与那肝胆分。只落得,一代英雄归黄土,几行烟柳掩孤坟。这才是,运河悠悠连今古,载舟覆舟俱凡人。 纪录片大隋王朝主题曲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其三)材料一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位皇帝?依据材料一,指出隋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中的“此河”指的哪一水利工程?皮日休对这一水利工程的评价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3)材料二中的水利工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开通的原因有哪些?(1)隋炀帝。南征北战民力耗尽;

27、残暴统治失去民心。(一项即可)(2)大运河。恰当。开通大运河这一工程劳民伤财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运脉,大大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3)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等。(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运河悠悠连今古,载舟覆舟俱凡人”可知,隋炀帝时命人开凿了大运河,故材料一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隋炀帝;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南征北战竭民力,予雄予智失民心”可知,隋炀帝南征北战民力耗尽;(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此河”指的大运河;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皮日休对大运河的评价恰当;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开通大运河这一工程劳民伤财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运脉,大大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3)依据所学可知,589年隋朝统一了全国,隋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经济的繁荣等。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大定元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开皇九年隋朝渡江南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