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7.33KB ,
资源ID:57354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7354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实验设计复习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实验设计复习讲义.docx

1、心理实验设计复习讲义心理实验设计复习讲义心理实验设计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1、关于科学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理论:静态和动态的观点。2、对科学存在的误解:将科学视为技术将科学视为某些特定的学科。3、关于科学研究存在几种不实之说:“科学研究是对已有事实的积累”“科学研究致力于伟大的发现和突破”“科学研究都是实验性的”“科学家是没有偏见的”4、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心理学研究应该是科学的,是客观的、可控制的和可检验的。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信的和有效的。5、科学和常识存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系统性和控制性两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概念和理论结构使用的严谨性。科学家

2、系统地、实证性地验证他们的理论和假设。对控制性的理解。对各种现象间内在关系的探讨。对观察到的现象的解释。6、科学和非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非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一般方法直觉的 实证性的观察偶然的,非控制性的 系统的,控制性的报告主观的,有偏差的 客观的,无偏差的概念模糊的,含有多余的含义 清晰的定义,可操作的工具不准确的,不严密的 准确的,严密的测量无效的,不可*的 有效的,可*的假设不可测量的 可测量的态度接受的,不加批评的 怀疑的,批评的7、问卷和测验是心理学家经常使用的测量行为的有效工具。8、心理学家经常使用两种类型的测量,一是物理测量,二是心理测量。测量一般必须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3、信度包括重测、复本、分半、同质性和评分者信度。9、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定量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科学研究水平的指标之一。10、非实验方法的特点:我们不能操纵自变量。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做出妥协。11、根据观察场景的设置分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根据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分直接和间接观察。根据观察者的参与程度分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12、根据参与的程度,派顿把参与性观察分为4种:完全的参与者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完全的观察者13、调查研究的变量分为两类:被试的机体变量 被试的反应变量14、调查问题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自由回答形式、填空式、量表式、表格

4、式、排列秩序、分类型和核对细目表等。15、调查的方式分为邮件调查、电话调查和个人访谈。16、访谈法的主要类型:结构访谈和无结构访谈、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17、个案研究的材料来自于自然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和档案记录等。18、个案研究的优点:揭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为临床改革打下基础 研究非常罕见的现象 对某些理论假说提出质疑 对心理学理论提供初步的支持 作为探索行为规律的补充19、个案研究的缺点:信度和效度较差很难得到因果关系的结论容易出现解释偏差数据收集可能存在误差个案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否从一个个体推广到总体,这是个案研究受到的最多的批评。名词解释:1、科学通常我们把

5、科学界定为一种以有系统的实证性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有组织的知识。科学是解决“是什么(what)”,“怎么样(how)”以及“为什么(why)”的过程。2、定量研究是指,主要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结论的研究过程。定量的意思就是说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3、定性研究主要指非实验性的,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不用数量形式表达的研究。定性研究更强调意义、经验(通常是口头描述)、描述等。4、基础研究是指以揭示规律,探明或建立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5、应用研究是指以解决实际的科学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6、实验法实验方法可以“产生”新的

6、现象,这些现象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不到的。实验方法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7、非实验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受到许多限制,使实验无法进行,于是只得求助于非实验的研究方法。非实验法一般包括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个案法等等。8、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设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9、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10、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11、个案法是对单个被试或

7、单一组织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12、对定量和定性研究的不同观点(1)纯定量研究观点。(2)质量资料可以量化。(3)可以从质量资料中扩展定量研究的成果。(4)定性和定量研究不同的马走不同的路。(5)纯定性研究观点。简答题:1、 简述科学心理学的产生。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产生。由于冯特的影响,世界各地的研究者纷纷集中到他的心理学实验室,接受所谓“新的“训练。由此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世界各地迅速扩散。1892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它的第一任主席是霍尔。詹姆斯于1878年授予霍尔心理学博士学位。1887年霍尔在美国创办了第一份心理学杂

8、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心理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者至今仍然关注感觉和知觉方面的研究。除此之外,当代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如临床心理学等。心理学的研究不限于实验室的研究。也在学校以及其他非实验室场所进行研究。2、 简述实验心理学发展简史。实验心理学是应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1)赫尔姆霍兹:1821-1894,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2)韦伯:1795-1878,提出韦伯定律,把物理刺激的增加与最小可觉差联系起来。(3)费希纳:1801-1887,拓展了韦伯定律,发现费

9、希纳定律,并建立了心理物理学。(4)冯特:1832-1920,187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5)艾宾浩斯:1850-1909,1885年出版论记忆,表明高级心理现象也可进行实验研究。3、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定量研究是指,主要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结论的研究过程。定量的意思就是说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定性研究主要指非实验性的,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不用数量形式表达的研究。定性研究更强调意义、经验(通常是口头描述)、描述等。4、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基础研究是指以揭示规律,探明或建立理论为主要目的

10、的科学研究。基础研究积累起起丰富的数据和理论解释,为将来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应用研究是指以解决实际的科学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只是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于心理学发展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基础研究的成果指导着应用研究的进行。应用研究的设计、构想、假说的形成,以及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评价,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实际需要和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应用研究的结果又会丰富已有的理论。5、 实验法的优点。(1)实验者总是带着特定目的去进行实验的。(2)实验者设置的实验安排为他的观察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他可以在做好去测量和记录的充分

11、准备时开始实验。(3)实验者设定了明确的实验条件,别人就可以重复实验,对他的结果进行独立的检验。(4)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只改变某一条件,看实验结果是否就是这个条件引起的。6、 简述心理学研究中的非实验方法。非实验方法一般包括:(1)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设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2)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3)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4)个案研究:是对单个被试或单

12、一组织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7、 简述心理学规律的性质。武德沃斯和施洛斯贝格曾指出,虽然实验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的定量工作,但有一些重要的变量,它们的性质是质量的而不是数量的。心理学也有一些定量的规律,如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7。但心理学的规律现在和将来都是局限于一定范围内的,其普遍性是有限的,因而它主要是定性结构的规律。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既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又受人的大脑的约束,因而人的心理活动也就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过程。也许,比较而言,心理学的规律更类似于生物学的规律而不像物理学的规律。8、 如何进行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家一般采用实验方法,或严格控制的调查、测量等方法来收集数据。研究计

13、划包括以下4个重要成分:变量 设计 研究计划 样本 分析 研究计划的组成变量(Variables):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变量是一些在数量或质量上可以改变的事物,因为有这种改变,才使得我们能够进行比较。样本(Samples):我们的研究对象是谁?样本是指我们要研究的个人或群体。设计(Design):我们如何进行研究?设计是指研究的总体结构和策略,它是一个实验研究的核心部分。分析(Analysis):我们将获得何种实验数据?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当设计和测量变量的方法确定后,就要考虑数据收集后的统计或其他分析方法。第二章 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变量及控制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1、变量就是一些在数量

14、或质量上可以改变的事物。2、自变量可以是刺激的量的变化,也可以是刺激的质的变化。当自变量的水平或数量有了变化而导致行为的变化,我们就说行为是处在自变量控制之下,自变量是有效的。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因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3、信度指一致性,即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也就是指因变量在同一刺激情况下的变异程度。4、为了获得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结果必须能够推论到以下三各方面:其他人群、其他环境和其他时间。5、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从样本去推论总体。总体就是被研究群体的所有成员。我们感兴趣的特定总体,比如经理、学生等,就叫做

15、目标总体,样本就是从中抽取的部分。6、样本要具有代表性,这样我们才能将从样本中得到的结果推论总体。样本偏差的一个更普遍的来源是因为学生样本。7、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地排除取样偏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保证目标总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中,即等概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样本就叫简单随机样本或完全随机样本。8、随机并非简单地随便或者偶然。随机排序的严格意义是从前面的任何一次结果都不能预测以后的事件。随机取样的方式:计算机选择 随机数字表 人工选择9、支持大样本的论据:一般说来,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就越低。10、反对大样本的论据:大样本会掩盖不适当的设计 大样本会掩盖被试变量 大样

16、本费钱又费时。名词解释:1、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资料。2、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做出反应。3、 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主试选择自变量的目的是用自变量来改变行为。4、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5、 内部效度是表示实验所提供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指标。6、 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应用到其他人群或环境的程度。7、 结构效度是指实验与理论之间的一致性,即实验是否真正测量到假设(构造)的理论。8、 统计效度是指实验数据确实表示自

17、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偶然的。9、 高限效应也称天花板效应,它是指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的情况。10、低限效应也称地板效应,它是指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的情况。11、无关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叫做无关变量。12、有关变量凡是能够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叫做实验的有关变量。13、额外变量在有关变量中,主试不打算研究的变量叫做额外的有关变量,简称额外变量。14、控制变量额外变量必须加以控制,所以我们也把额外变量叫做控制变量。15、自变量混淆如

18、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淆。16、交互作用是指,一个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当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一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不一样时,我们就说存在着自变量的交互作用。17、操作定义是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操作定义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可观测性。简答题:1、 举例说明操作定义在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操作定义或多或少给了我们一些检测假设构造的有效方法,虽然它并不能完全说明整个构造。很难想象操作定义能够充分体现出智力丰富

19、而又多变的含义,但是在任何研究中,我们都必须说清楚是用什么来检测我们感兴趣的东西的。比如,几个学生*墙放了一把梯子,并观察经过梯子的人的行为。在这里,“迷信行为”的操作定义就是避免从梯子下面钻过去。2、 简述被试变量的作用。在心理学的很多实验研究中,个体的特点并未被看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然而我们知道,被试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职业、个性特点、家庭背景、左手和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身体条件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它们都可以作为自变量。对于被试特点自变量,主试只能选择而不能改变。那么,研究中就存在被试变量,这种变量是由个体差异引起的,并不是我们目前在实验中所要研究

20、的东西。由此可见,在心理学研究中被试变量是必须着重考虑的重要因素。3、 什么是自变量?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哪几类自变量?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主试选择自变量的目的是用自变量来改变行为。自变量的种类:(1)环境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2)任务自变量:在实验中,被试接受的实验任务也可以作为自变量。(3)指导语自变量:当被试来到实验室时,他们在各方面都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当主试对被试进行分组后,每一组被试接受的指导语是不同的,这时一组被试与另一组被试的差别就产生了。4、

21、 什么是因变量?如何选择和测量因变量?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选择因变量时要注意指标的有效性、指标的客观性、指标的数量化和指标的可*性等特点。我们经常采用的因变量主要有三种类型:生理测试,如fMRI、PET、脑电图、瞳孔反射、血压、血液的化学成分等;行为测试,如错误率、反应时间、正确回忆率等;言语报告,被试对其解决问题中思维模式的描述等。5、 举例说明因变量的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变化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如果自变量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不敏感的。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高限效应和低限效应。我

22、们做一个运动适应性训练的实验。实验共包括6组被试,每一组被试分别进行10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的训练,训练任务的难度分为难、易两种。自变量是训练的时间(10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和任务难度(难、易),因变量是在训练后进行的15分钟测试中完成的运动适应性练习的百分数。结果如下图:结果表明,练习时间的效果对难、易两种实验条件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比较难的训练任务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最后测试时完成的运动适应性练习的百分数也增加,但对于比较容易的训练任务而言,30分钟和60分钟训练后,最后测试时完成的运动适应性练习的百分数没有差异,都达到100%。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比较容易的训练任务中出现了

23、高限效应,它表明在此种实验条件下因变量对训练时间这个自变量不敏感。6、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变量混淆?如何防止出现自变量混淆?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淆。在一项言语学习实验中,研究者想要比较集中学习(一次学习大量材料)和分散学习(分次学习)的效果。他选择三组学生为被试,三组被试的学习材料相同。实验安排如表所示。表中的数字3,表示学习时间为3小时。所有被试均进行相同的考试。 三组被试实验程序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第一组 3 测 验第二组 3 3 测 验第三组 3

24、3 3 测 验结果表明,第三组的考试分数最高,第二组次之,第一组最差。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效果好。我们很容易看到本实验存在着自变量混淆,即被试不仅在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学习时间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另外,三组被试学习后与测验之间的时间间隔对测验结果也会产生影响。第三组被试学习后只隔一天就进行测验,因此,他们的保持效果较好,遗忘较少,测验成绩就高。总之,本实验设计把学习方式与学习时间和间隔时间等变量混淆在一起,实验结果出现了偏差。在具体实验操作时,我们可以采取消除额外变量、使额外变量保持恒定或随机化等方法,来避免其对因变量的影响。7、 举例说明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的优越性。心

25、理学研究很少只用一个自变量进行实验,常常同时选用两个到四个自变量,这样做的优点是:(1)做一项多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多个实验效率高。(2)做一项实验研究比分别做多项实验研究易于使控制变量保持恒定。(3)最重要的是,在几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所概括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更接近实际生活。最简单的多自变量的实验包括两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水平,我们把这样的实验设计称为22设计。1991年哈斯等人利用22设计研究了跨种族之间的评价。P41页。8、 简述确保代表性样本的主要方法。(1)分层取样:根据实验目的及一定的分类特征,把全体成员划分为数目较多并各具不同特征的群体或类别

26、,然后在各种类别中独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或别的抽样方法。(2)配额取样:此方法在市场调研和民意调查中比较流行。它是按各个层次中各种研究对象在总体中所占的配额进行抽样,但是从各个层次中如何抽取就全要看研究者的选择了。(3)成团取样:在一个特定的城市里,一个特定地理区域集中居住的是工人阶级,或者是中产阶层,既然如此,“成团”(可以是住宅区或者整条街道)就可以从每一个这样的区域随机选择出来,这样的取样方法叫。(4)雪球式取样:主要是一种定性研究的方法。一个研究者可能找几个关键的人来访谈,然后由这些人再提供一些人的名字,也就提供了一些深层次的联系,进而将这些人也纳入样本进行访谈。(5)关键案例:有时候可

27、以从一个特殊的案例发现一些能适用于更多一般案例的东西,这种案例就是。(6)自选样本:在研究中,样本并非研究者挑选的。他们只能用那些恰好在研究时经过的人作为样本。(7)方便样本:研究的被试是那些你很容易找到的人。第三章 实验设计方法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1、实验设计是考虑如何在一项实验中构造、安排各种成分的位置,怎样进行实验。实验设计是研究工作的重点。将实验设计分为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2、根据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情况,真实验设计可分为组间设计、组内设计和混合设计三大类。3、当研究的自变量为被试变量(如性别)时,一般采用组间设计。另外,如果被试只能完成一种实验条件而无法参加另外

28、一种实验条件时,也采用组间设计。4、随机选择是从同一个总体中抽出两个或多个样本。随机分配被试的主要优点是平衡了两组被试的各种特点。5、在有些研究中也经常采用前测任务来匹配被试。理想匹配方式:相同任务类似任务相关任务6、ABBA平衡法存在的问题如果练习效果不是呈线性增长的,则这种平衡就是无效的预期作用。控制预期作用的方法是减少重复的次数。7、不完全的组内设计选择的顺序有拉丁方设计和随机开始的循环排列。8、准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使用自然发生的自变量,并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准实验设计在吸收实验设计优点的同时,又结合了观察法和相关研究的特点。9、准实验设计采用两种标志符号:“X”代表实验处理;“O”

29、代表对行为的观察与测量。O的下角标是指收集数据的重复次数。10、单被试实验设计经常应用于临床治疗、行为矫正等应用领域。分类:ABAB设计ABACA设计AB1AB2A设计名词解释:1、组间设计又称为被试间设计或独立组设计,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2、随机组设计如果两个组除了自变量以外所有的方面都相等,那么,这两组在因变量上的差异主要就是由不同的自变量造成的。方法:随机选择和随机分配。3、匹配组设计就是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测验,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似的,或者是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4、需要特征是指在心理学研究中,被试通过一些线索或信息洞悉他们在实验中应该表现出来的行为。5、实验者效应由于主试有意或无意影响而造成的实验偏差称为实验者效应。6、安慰剂控制在实验中是指一种看起来象药物或其他速效物质,实际上是一种无效或非活动性的物质。7、双盲实验被试和观察者都不了解各个实验组接受的实验条件。8、组内设计又称为被试内设计,就是使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有时又称为重复测量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