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4.93KB ,
资源ID:5740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740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陈欣彤824二稿.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陈欣彤824二稿.docx

1、陈欣彤824二稿毕业论文会计防范在金融风险中的作用系 别 会计系 专 业 年 级 会计专业(本)11春级第2组 学 生 姓 名 陈欣彤 学 号 1111001202301 指 导 教 师 杨鹃 二 一三 年 七 月【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广化,金融、银行和其他相关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逐步显现出来。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

2、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由此可见,如何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金融风险普遍存在于商业活动之中,而会计活动又从始至终贯穿于各个商业活动和金融机构之中。因此,了解会计防范在金融风险中的独特作用对金融风险的解决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文尝试基于会计视角来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全文分为四部分:首先,介绍了此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以及意义;其次,介绍了金融风险的定义、种类,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和现状,以对金融风险有基本的认识;然后,阐述了金融风险的会计表现、产生原因和防范措施;最后,针对我国

3、的金融风险,分别从更好地运用会计原则、改革和完善会计制度、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健全和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和加强内外部监管等会计的角度提出了防范对策。【关键词】会计监管;金融风险;风险防范;会计防范;实施机制目 录一 引言 1二.金融风险概述 2(一)金融风险的内涵 2(二)金融风险的种类 3三. 金融风险的会计防范 4(一)金融风险的会计表现 4(二)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6(三)银行风险的会计防范措施 7四.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一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程度加快加深,国际金融已得到极大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金融风险的发生范围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果处理

4、不当,则可能引发大范围的金融危机,我们称之为金融风暴。我国目前正处于金融体制转轨时期,金融体制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深入研究风险管理理论,认真汲取国外金融风险管理的方法,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有效地防范我国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由于金融风险存在于商业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始终,而会计工作又自始至终贯穿于各项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因此,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随着对金融风险防范研究的深入,人们日益重视会计工作对金融风险的影响。通过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以发挥会计信息揭示风险信息的作用,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目的已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5、二.金融风险概述(一)金融风险的内涵风险(risk)是指不确定的变化结果。不论变化的结果是希望发生的还是不希望发生的,只要它是不确定的,这就意味着存在风险。金融风险(financial risk)则是指在金融领域里发生的不确定的变化结果。长期以来,金融风险一直被看作是一种微观金融活动的风险。例如,英国经济学与金融学家格利茨(L. Galitz)认为:金融风险是对暴露于风险中的任何金融实体在财务经营方面所造成的冲击。这个定义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但是,90年代以来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表明,不仅存在着微观金融活动的风险,而且还存在宏观金融活动的风险。根据这种认识,我认为可以把金融风险划分为微观

6、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微观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如厂商、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所面临的不确定的变化结果。以往金融研究领域所分析的金融风险,主要是微观金融风险。微观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下述基本类型:第一,汇率风险,主要指对外资产或对外负债因汇率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风险。第二,利率风险,即应收债权或应负债务因利率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风险。第三,股权风险,即股票价格变化对股票持有者带来的风险。第四,流动性风险,即经营实体不能按合理的条件取得现金的风险。第五,信用风险,即交易对方违约而不偿还债务或履行支付责任的风险,如此等等。宏观金融风险则是指各种金融制度或金融活动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不确定的变化结果。宏观

7、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下述基本类型:第一,制度风险,即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因实行不合适的金融体制、汇率制度或货币政策而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很早就已经存在。第二,外债风险,即一个国家因无力偿还外债所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在80年代的债务危机中已得到充分表现。第三,国家风险,即本文分析的国家金融风险,它是指外国机构投机者对某个国家发起投机性金融攻击所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是90年代发生的新现象。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是相互区别的,前者产生于微观经济因素,并主要对个体经济产生影响;后者则产生于宏观经济因素,并主要对总体经济产生影响。(二)金融风险的种类从政治、法律界人士和国家看金融风险从政治和法律以及国家的

8、角度来看,金融风险是指可能影响金融业务正常进行,破坏金融秩序、危害经济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它不完全以经营者的盈亏为标准。从这一角度出发,金融风险有以下两大类:第一类为国家金融风险。该风险是指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变化可能对金融造成的潜在损失,是与国家行为有关而无法为金融企业和个人行为所左右的,并可导致投资、信贷等损失的风险。它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战争、内乱导致金融业营业停滞;政策与法律的重大变化导致金融营业状况的改变;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如急剧的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等)导致金融业营业困难;政权变更导致没收或冻结私人或外国资本;社会信用危机,人们无诚实信用可言,三角债、连环债络绎不断,不良金融

9、资产大大超过警戒线。第二类为国际金融风险。该风险是指在国际金融交流活动中,由于外国政府、企业或金融投机家的某些行为而使本国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国际贸易方面:贸易对方国单方面撕毁合同,并拒绝赔偿本国的经济损失;贸易对方国强制关闭市场,限制本国商品进入;税率变化无常;战争、政变等导致本国的经济损失。2.国际投资方面:外国政府实行国有化政策,将本国投资者的资产予以无偿征用、没收或者冻结,造成本国投资者的经济损失。3.国际贷款方面:债务国否认债务,拒绝履行还债义务;债务国政府单方面要求重议债务;债务国国际收支困难,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等。4.国际金融投机方面:某些国际金

10、融投机家动用大量资金,大规模炒买炒卖外国的金融产品,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出现金融危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逐步走向市场化,金融风险问题也随之突出。然而,人们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陈旧的金融观念尚难以根本转变,特别是金融风险意识远未树立,一些错误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一些企业千方百计逃避银行债务,向银行转嫁经营风险,一些银行经营者也同样缺乏风险意识,重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以为贷款放得越多越好,业务做得越大越好,盲目扩张业务,不惜血本揽储,置银行风险于不顾。更有甚者,热衷于违规账外经营,导致金融秩序严重混乱,且由于账外资金大部分又投向高风险的行业,形成呆账,无法收回,形成大量的不

11、良债权,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这些都表明,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不规范运作是引发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 同时,外部环境条件尚差也客观上造成了我国金融风险现状。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一是行政干扰仍然存在。以前,银行充当着政府的出纳,现在银行的商业化要求银行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不再充当政府的出纳。但又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一些地方政府强令商业银行贷款、直接干预银行经营业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企业对信贷资金“强依赖、软约束”没有根本改变。由于企业改革滞后,尚未真正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经营机制。一方面是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非常强烈,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性很强,长期依靠银行供血

12、维持生存的局面基本没有改变;另一方面是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理想,偿债能力弱,信用观念淡薄,偿债约束软化,银行信贷资产本息难收。三是金融机构之间过度竞争。由于管理失控,近年金融机构急剧膨胀,超过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都造成金融资产高风险的状况,给金融业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与危机。 三. 金融风险的会计防范(一)金融风险的会计表现由于金融风险存在于商业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始终,而会计工作又自始至终贯穿于各项业务处理的全过程。银行经营活动的运作过程,与银行会计十分密切,几乎每一笔业务都需要银行会计的核算与操作。所以,银行风险也可以理解为银行会计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在:1.会计核算风险银行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在于真实

13、、完整、及时地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会计核算方法不佳、核算程序不规范、核算质量不高,就容易发生风险。因为,会计核算工作的环节非常多,在资产、负债及中介业务中,每日都要进行大量的现金收付、凭证受理审查、科目运用、账户登录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风险发生联系,很多银行风险是与某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失控有关。2.票据结算风险。结算业务是银行一项重要的中介业务,它是通过银行提供各种支付结算的手段与工具,为客户实现经济活动中的货币给付转移。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支付数量的日趋上升,以票据为主要支付手段的结算业务也给银行带来了诸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从票据当事人看,有其

14、本身票据填写不清带来的风险;第二,从结算中介人看,有操作失误或任意违规而造成的风险;第三,从结算环境看,有票据犯罪日益增多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也有银行、企业以及司法部门对处理票据纠纷依据的法律、规定理解不统一而带来的风险。3.结算编制风险。从会计工作的程序看,结算编制是最后的环节。在银行业中,结算风险最主要的表现是结算数据的不真实,其中尤其是利润反映不真实。当然,这种情况的存在,有技术或制度上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从人为的因素来看,不可忽略的问题是虚假性。如有的金融机构为了本单位或其它某种需要,要求会计部门在结算报表上做数字游戏,或虚增利润,或虚减利润,另外,搞账外账,想以此取得业绩考核名次或

15、达到暗留盈利的目的。结算利润是反映经营者最终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其数据不实,不仅会影响单位,也会对上一级部门(如总行一级法人),乃至对国家隐藏风险。从技术或制度的原因来看,主要是合理性问题,如呆账、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例是否合理,应收利息计提的标准是否合理等。4.会计监督风险。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是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就是对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但是目前金融会计监督职能相对软弱,如:商业银行转轨后,效益成本观念得到很大增强,但也有一些银行或其分支机构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只求存款数量,不讲存款结构,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盲目互相攀比,豪华装潢营业办公用房,费用开支增加。对于这些不

16、合理或不合法的经营,会计部门一般无法起到有力的监督作用,而这种经营的亏损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剧,发展严重将会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前途。5.人员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部分银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在工作中表现出服务态度度不佳,操作行为不规范,从而容易发生会计差错;二是还有个别银行会计人员品质恶劣,他们内外勾结,肆意侵害银行利益,从而发生经济案件;三是会计岗位设置缺乏应有的互相制约和牵制。目前有些金融机构会计岗位的设置面临两难局面,因业务量上不去,人员配备就不足,这样会计岗位的设置就无法达到科学合理,混岗、兼岗、业务处理“一手清”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金融机构从本身的经营成本角度考虑,导致会

17、计人员配备不足;四是金融机构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漏洞,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制定的不完善,制度不完善会影响会计人员经办业务的质量,同时会影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二)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1.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我国的经济环境已由过去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走向市场经济模式。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市场经济所常见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市场存在着不公平的竞争,市场的约束机制缺乏等等。目前,从我国的情况看,社会平均利润率尚未形成,而金融机构的账面投资回报率又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涌入。在缺乏健全的市场准入标准情况下,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色彩,各地金融机构剧增。大量增加的金融机构,虽有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和社

18、会性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但违规经营、从事非法活动的可能性增加了,从而银行风险日趋增大。2.不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严格地说,即使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有比较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仍可以将银行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管理模式,仍有一些欠缺。其一,在宏观监管方面,还需强化各银行按市场规则公平竞争。因为,地方政府的保护措施,可以使某些银行享有更多的“政策”优势。另外,对于有的银行以不遵守金融法规和制度为前提的竞争行为,宏观监管也缺乏有效性,表现为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状态,从而难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其二,在微观管理方面,银行的内部控制薄弱,表现在制度建设滞后,内控体制不顺、权利制约失

19、衡、会计信息失真等,较易发生银行风险。3.相对落后的会计运作手段。现代银行的发展,要求现代会计手段的配套。现代会计手段一方面表现在会计电算化的形式上,另一方面表现在会计核算监督制度优化的内容上。会计电算化既可以简化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量,加快会计信息的传递,也可以严格会计操作手段,规范会计核算程序。而后一方面对于防范银行在会计核算方面的风险尤其重要。会计核算监督制度的优化,则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会计核算监督工作的完善。但在目前我国银行业,会计电算化仍较落后,应用程度不高,覆盖面不广,会计软件的开发跟不上实践的需要。在会计核算监督制度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不能仅停留在满足事中、事后算账的水平上,而应该

20、具备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减少银行风险的发生。4.有待提高的会计素质。从总体上看,银行会计工作人员的学识水平、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等仍需加强和提高。从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看,人员素质因素不可忽视。实际上,许多风险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会计人员的工作有关联。(三)银行风险的会计防范措施1.强化会计业务制度体系。会计业务的制度体系是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会计制度(accounting system)是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即财政部)

21、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所属财政部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在与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制度或者补充规定。会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内控制约机制的充分发挥。在加强会计业务制度体系建设时,要注意其全面性、规范性、适用性和协调性,即这一制度体系在会计业务中覆盖要宽广,操作要规范,不能脱离实际,并能有效与其它部门工作配合。一套完善的会计业务制度将有利于堵塞漏洞,化解风险。2.重视会计核算监督职能。会计核算与监督是会计的两大职能,在建

22、立了全面的会计制度体系后,接下来的具体工作是严格执行。我们认为,在会计核算中要强调真实、准确、完整、合法;而在会计监督中要强调独立、严格、及时、有效,尤其是重视会计业务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因为事后发现问题往往无济于事。而严格会计业务事前和事中监督,可以力求把风险消除在日常工作处理中,从而减少损失。3.发展现代会计运作手段。现代会计手段既表现在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容上。内容上指强调会计核算监督制度的完善,形式上则是指会计电算化方法。银行业应大力推广业务处理电算化,这样对改善服务、增强竞争力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它的推广运用可以规范会计操作程序,减少人工处理业务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减少差错和违规。同时也

23、应清醒地认识到,有了会计电算化不等于万无一失,因为电脑处理系统本身有一个是否完善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操作管理问题。如果对此掉以轻心,仍会潜伏较大的风险。4.加强银行会计队伍建设。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的任务。我们认为,首先是银行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统一认识,重视了会计工作在防范银行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在岗位设置,人员配置上给予支持。其次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纪政纪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财经制度和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最后是以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防范风险。5.建立有效风险预警

24、机制。当我们强调要将单纯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控制时,风险预警机制就是必不可必的。另外在会计工作中,要设置一系列有效的指标体系,通过日常核算,反映出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银行决策部门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四.结束语 金融风险对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有着严重的危害,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化金融风险一直是国际银行界研究的重点。当今银行业正朝着经营国际化和业务全能化方向发展,银行经营涉及的风险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强化风险管理以更好地防范风险对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对风险防范措施的研究也成为银行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银行业目前还属于“幼稚行业

25、”,商业化经营和防范风险的经验不足。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大多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外资银行的“敌强我弱”的恶性竞争。而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在制度、技术、方法和观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还存在较大差距,这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并严重制约了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所以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现状而言,形势十分严峻。 由于银行每一笔业务都与货币资金发生联系,都需要通过会计来实现,银行会计工作过程就是银行业务处理的过程,所以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与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密切相关,因此随着对风险防范措施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日益重视商业银行会计

26、工作对风险的重要影响。通过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以发挥会计信息揭示风险信息的作用,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目的已成为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那么,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就应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现实的银行风险现状与会计工作现状来研究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措施。本文就是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进行了阐述,从会计视角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从健全会计信息系统、改进信息披露、实施审慎性会计原则、完善和改革会计制度、加强会计监督、健全和强化银行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等会计工作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措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力求能在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化解与防范

27、的研究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1 肖凌,朱小琴.金融创新风险的会计防范 M.北京:对外经贸,2001.2 刘海龙,王惠. 金融风险管理M.中国财务经济出版社,2009.(3).3 雷家骕.我国商业银行早期风险预警系统问题.J南开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2004.114 刘明康.全面提高我国银行业市场风险管控能力.J中国金融,2006.(6)5 张品.会计原则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J山西金融,2003(8)6 林春.谈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会计对策.N金融研究,2004(6)7 胡余平,蓝文兴.浅谈中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及防范对策。I中国金融,20098董素华,浅议规避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途径J

28、,财政监督,2006(22) 9刘广波,浅谈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8) 10杜宏伟,浅谈防范金融风险的会计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4)11霍冰试论我国金融风险及其防范,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12胡亦明主编任重道远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规范化问题,上海金融2001年第11期 13王国刚主编进入21世纪的中国金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14刘慧娟.商业金融机构会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 15李小全.金融机构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J.金融与经济,2004(5) 16温显红.金融会计风

29、险的防范与控制J.企业经济,2003(11)17霍冰试论我国金融风险及其防范,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18胡亦明主编任重道远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信息规范化问题,上海金融2001年第11期19王国刚主编进入21世纪的中国金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0 郭德松,刘海燕,著.金融会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08)21 郑建娜,刘海燕,著.金融会计实训M.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09)22 王晓枫,著.金融 企业 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0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