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3 ,大小:567.62KB ,
资源ID:57452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7452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一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一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

1、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项目要 求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存在问题 操作前准备 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5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3用物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病人评估病人临床表现及既往史;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4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及医嘱,解释操作目的、告知注意事项,取得配合取合理体位,显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操流程定穴再次核对,遵照医嘱确定施灸穴位施灸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

2、端对准施灸穴位使患者感到温热无灼痛感为度10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观察观察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防止艾灰脱落,造成烧伤或毁坏衣物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施灸时间为10-15分钟灸毕将艾条插入小口瓶,使艾火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整理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记录做好记录并签名质量标护患沟通、各项告知有效,关爱病人操作有序,动作熟练、轻柔,防止皮肤灼伤、确保病人安全(发生烫伤,烧毁衣物,均扣20分)用物齐备,处理规范提问目的、评估内容、注意事项、相关知识等总分100附:艾条灸操作流程图二、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

3、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3、心理状况。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嗽等症状。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3、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

4、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6、如水疱较大,

5、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八)操作流程及质量评分标准 备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拔火罐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治疗盘、火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纱布病人评估病人临床表现及既往史;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及医嘱解释操作目的、告知注意事项,取得配合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定穴再次核对,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缺损、裂痕拔罐酒精棉球点燃后深入罐内中下段绕1-2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

6、上,同时在小口瓶内熄灭火焰。待火罐吸牢后方可撤手,防止火罐脱落,留罐时间5-10分钟16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如疼痛、过紧则及时起罐起罐一手夹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起罐时使用纱布擦拭拔罐处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质量标准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体位合理,操作熟练,拔罐、起罐方法正确,手法稳、准、快(出现烫伤扣20分)用物齐备,处理规范,火罐浸泡消毒拔罐法操作流程图 三、耳穴压丸疗法耳穴压丸疗法,又称耳穴压豆、耳穴贴压等。是指选用一些大小合适、质硬、光滑的小颗粒或药丸、磁珠等贴压于耳穴上以防治疾

7、病的一种方法。1、当前患者的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患者体质及耳廓局部皮肤情况。3、心理状况 消炎、解毒、泻火,又可以补虚、升阳、止痛,改善微循环、松弛肌肉痉挛、降血脂、抗抑郁、戒烟、戒毒、减肥、增强免疫力、改善视力。(三)禁忌证耳廓有炎症者不宜采用此方法。耳穴留埋期间保持耳廓干燥。治疗盘、75%酒精、菜籽(王不留行籽或米粒)、镊子、0.50.5胶布、穴位探测仪带探棒、弯盘、棉球。2、患者可取坐位或侧卧位。3、以75%酒精拭净耳廓皮肤,用干棉球擦净。4、术者左手拇、食二指紧拉耳廓后上方,右手持探棒。5、核对穴位后,选用75%酒精棉球消毒穴位处(其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术者消

8、毒手指。6、术者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镊子夹住王不留行,对准穴位并按之。7、用胶布固定,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反复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分钟,每日按次,以加强疗效。夏季留置天,冬季留置天。8、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1、按压时不可采用使劲搓动压丸的方法,此法易引起皮肤破损,造成感染。2、耳穴压丸不当,可引起感染,但一般较表浅,只需取下压物后,局部涂以消炎软膏即可。在感染治疗期间,暂停耳穴压丸。3、少数病人易对胶布产生过敏,可更换粘贴物或加贴压风溪穴。护士 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及耳廓局部皮肤情况,心理状况)治疗盘、75%酒精棉球、菜籽(王不留

9、行或米粒)、镊子、胶布、穴位探测仪及探棒、弯盘、棉球当前的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及耳廓局部皮肤情况,心理状况。探穴取穴核对床号、姓名、诊断、解释,合理体位,暴露耳廓沟通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告知注意事项术者左手拇、食二指紧拉耳廓后上方,右手持探棒自上而下在选区内寻找敏感点,即为耳穴核对穴位后,选用75%酒精棉球消毒穴位处(其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术者消毒手指压丸术者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镊子夹住王不留行,对准穴位并按之。15病人感到局部热、胀、麻、凉或有感觉循环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用胶布固定,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反复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12分钟,每日按23次,以加强疗效夏季

10、留置13天,冬季留置710天观察病人是否有疼痛等不适情况揭下胶布及王不留行,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整理床单元,安排舒适体位,整理物品,洗手按要求做好记录,签名护患沟通有效,关爱患者,用物处置规范选穴部位准确及操作熟练,体位合理,局部消毒耳穴压丸法操作流程图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及耳廓局部皮肤情况,心理状况四、敷药法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末(新鲜中草药则洗净处理后置乳钵内捣烂)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患者体质及敷药部位的皮肤情况。1、遵医嘱协助治疗,缓解因各种疮疡、跌打损

11、伤等病症所引起的局部肿胀、红、热、疼痛,以及慢性咳喘、腹泻等病症。2、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目的。皮肤过敏者慎用。局部可能出现丘疹、水疱等,油膏类或新鲜中草药捣烂敷至局部者,有污染衣物的可能。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物、0.9%生理盐水棉球、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胶布或绷带。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敷药部位,注意保暖。3、0.9%生理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疮面情况及敷药效果。4、遵医嘱使自己配制的药物并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5、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而污染衣被,

12、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松紧适宜。6、敷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7、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1、敷药摊制的厚薄要均匀,固定松紧适宜。2、对初起有脓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宜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3、乳痈敷药时,可在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及衣被。4、敷药面积应大于患处且保持一定的湿度。如药物较干时,应用所需的药汁、酒、醋、水等进行湿润。5、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敷药后,若出现红疹、瘙痒、水疱等过敏现象时,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八)操作流程及质量评分标准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心理状况、皮肤、病情、药物过敏史等)物品治疗盘

13、、治疗卡、遵医嘱配置药物、0.9%生理盐水棉球、油膏刀、棉纸、无菌纱布或棉垫、弯盘、胶布或绷带核对、解释、关窗保暖取合理体位,暴露敷药部位清洁取下原敷料,以生理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疮面情况及敷药效果,如敷药部位有红、肿、痒反应,立即停止,遵医嘱及时处理摊药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将所需药物用油膏刀均匀地摊平于棉纸上,厚薄适中敷药将摊药超过红肿范围敷于患处包扎加纱布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松紧适宜、美观而牢固协助患者衣着,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用物归还原处,洗手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并签名质量评定操作有序,动作熟练、轻柔合计附1:中药塌渍操作流程及质量评分标准护士衣帽整

14、洁、洗手、戴口罩。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敷药部位的皮肤情况、体质及心理状况等)用物治疗车、治疗盘、治疗本、纱布、药膏、药膏板、胶布、新鲜青菜叶。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敷药部位的皮肤情况、体质及心理状况等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解释取得合作。协助取平卧位,暴露腹部,根据病人病情及临床表现选择部位用小纱布保护肚脐观察局部皮肤情况,以疼痛部位为中心,用药膏板将调好的药膏均匀涂抹。如病人意识不清,以胰腺的解剖位置(位于胃的后方,在第1、2腰椎的高处横贴于腹后壁)为中心进行涂抹。选用大小适宜的新鲜蔬菜叶遮盖以达到保湿的作用用纱布覆盖青菜叶。胶布固定纱布,敷药

15、时间为612小时,每天一次。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洗手记录,处理用物。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体位正确、保护病人隐私程序正确,动作轻柔,敷药部位准确目的、评估内容、注意事项、相关知识等。附2 :敷药法操作流程图五、毫针法毫针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将金属制成的针,运用各种手法刺入人体不同部位(穴位)的一种技术操作。2、针刺取穴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1、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2、通过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3、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4、小儿囟门未闭

16、合时的头顶腧穴部位。1、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欲吐等属于晕针现象,及时通知医师。2、针刺时可能出现疼痛、血肿、滞针、弯针等情况,患者不必紧张,医务人员会妥善处理。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屏风等。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3、遵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的感觉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带钩;术者消毒手指。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准确进针。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

17、“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留针。7、起针时一手按压针刺周围皮肤处,一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签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1、操作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择合理体位,暴露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3、遵医嘱准确取穴,正确运用进针方法、进针角度和深度,勿将针身全部刺入,以防折针,刺激强度因人而异,急性病、体质弱者宜弱刺激。4、针刺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病情变化,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5、起针时要核对穴位及针

18、数,以免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6、对胸胁、腰背部位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内脏。7、孕妇禁止针刺。(八)针刺意外及预防1、晕针1.1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汉出肢冷、面色苍白、胸闷欲吐、晕厥时,称为晕针。1.2护理:报告医师,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嘱患者平卧,注意保暖。1.3预防:对初诊、精神过度紧张及体弱者,应先做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选择舒适的卧位,手法宜轻。随时注意患者的神色,以便早期发现晕针先兆。2、血肿2.1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病引起肿痛,称为血肿。2.2护理:微量皮下出血而致小块青紫时,一般不需要处理,可自行消退。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较大时,冷敷止血。2.3预防:仔

19、细检查针具,熟悉解剖部位,针刺时避开血管,起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刺部位。3、弯针3.1是指进针后针身在体内发生弯曲的现象。3.2护理:针身轻度弯曲,可将针缓慢退出;若针身弯度较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若由体位改变引起弯针者,应协助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切忌强行拔针。3.3预防:手法指力均匀,刺激不宜突然加强;体位舒适,勿随意更换体位;防止外物碰撞、压迫。4、滞针4.1针刺后出现针下异常紧涩,不能提插或捻转的现象时,称滞针。4.2护理:对惧针者,应先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遵医嘱在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轻弹针柄后再起针。4.3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

20、消除顾虑。操作时捻针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单向连续捻转。整理针具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者,应剔去。5、折针5.1即断针,针刺过程中,针身折断在患者体内。5.2护理:发现折针,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防断针向深处陷入。5.3预防:针具严格检查。针刺时,勿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部分在体表。6、气胸6.1指针刺时误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腔,发生气胸。6.2护理:出现气胸时,立即报告医师,绝对卧床休息,通常采用半坐位,避免咳嗽;重症者应及时配合医师进行胸腔穿刺减压术、给氧、抗休克等抢救措施。6.3预防:凡对胸背部及锁骨附近部位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时,应严格掌握进针角度、深度,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九)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21、 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屏风等 评估病人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针刺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及医嘱,解释操作目的,告知注意事项,取得而配合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遵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的感觉选取毫针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术者消毒手指6进针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准确进针行针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补泻手法调节针感正确,留针1020分钟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起针起针时一手按压针刺周围皮肤处,一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检查针数,以防遗漏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做好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