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6.19KB ,
资源ID:57553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7553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文档格式.docx

1、如:我在我校做了一节新教材第二册位置与方向的时候,教材上是以一个城市的街道为情境,这很不贴近于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于是我就把它改为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上、下楼梯不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而导致的碰撞现象为情境。通过这样来创设情境,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教学情境的表现形式和创设时机时应该是多样的,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设故事性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让学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就这一节课而言教师可以创设导人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情趣,激发学习的动机;可

2、以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经历教学的刺激,体验和理解教学;可以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教学的眼光。二、给足学生合作交流的活动时间,重视探究过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它应当赋予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课改前,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给学生的“活动”时间很少,这种只注重形式,“走过场”,而忽略了探究的价值。学生的活动应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应通过活动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活动去探究知识和提高探究能力。例如:

3、我在教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例1“27+8”时,我在出示例1后,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究“27+8”的算法,然后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算法。这样通过合作交流后再抽学生起来汇报自己组内的算法,进行全班交流,竟得出了以下几种算法:第一种:278 35 第二种:27835 第三种:27835 第四种: 278=35第五种:数数从27起往后数8个,28、29、30、31、32、33、34、35第六种:27835 把8看作10 271037 37235第七种:27835 把27看作30 30838 38335 在出示完算法后,接着让学生评价一下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最后让学生

4、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试着算出“35+8”经过这个探究活动就会让学生真正懂得多种计算方法,不过,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活动的难度;活动的目的性;活动的开放性和时效性,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三、注重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促进深层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励学生学习”是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去探究、发现。如,我在教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例1“27+8”时,在让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之后,我就抽学生起来汇报自己组内的算法,当时,有个孩子说出了他的算法是:把8看作1

5、0,用27+10=37,多加了2个,再用372=35,所以27+8=35。这孩子一说完,我就对他的这种独特的算法进行了夸奖,并给他发了一个特大的智慧星,同时还让其他的孩子也夸了他。经过这一评价,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大多数孩子都从中受到启发,立即说出,还可以把27看成30,用30+8=38,多加了3个,再用383=35。这样,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能把握住激励性评价的时机,就会激起更多孩子的探究欲望,激发出他们的潜能来。不过,教师在考虑评价的激励作用时,也要注意“激励”要有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有趣、有用和亲切的一面,使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四、增强学生自

6、信,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活泼好动,对什么新事物都好奇,比较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但也存在对老师依赖的特点不知该怎样学习。因此要使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我们应该使他们在积极的准备状态下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相信“我能行”、“我能做”,从而满怀信心参与学习活动。如一位教师在教“9加几”时,知识的基础是数数、数的组成及简单的计算技巧,能力的基础是对小棒的熟练操作。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前,先让学生看着主题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有的数图中学生的数量,有的用小棒摆图中的饮料,有的与同学一起把图中的情境编成小故事,这样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就对必要的知识、技能有了一定的准

7、备这时老师又提出:“谁可以根据圈中的事情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呢?”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准备所以他们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而且知道了如何去参与学习话动学习中表现得特别积极,教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后面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保障。学生在学习中想出多种答案:“有的把左右两边小棒合到一起一根一根地数,一直数完;有的接着左边的9根小棒继续数右边的小棒,还有的从右边拿一根放在左边凑成10根,右边还剩几根就是十几,也就是凑十的方法,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在学习中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教育家苏霍坶林斯基说过:“在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

8、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使他们在摆拼、剪,折,量捏、画等活动中,体会主动参与学习的乐趣,提高自主参与的能力。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活动的过程,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求,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五、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都知道,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按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新课程实验班的学生,首先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这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

9、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杨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 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这引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努力拓

10、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道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数数”前,由于学生刚入学,互相之间还比较陌生,我就设计了“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内容必须包括“家里有几口人”这样,就把要学习的“数数”的知识孕伏在其中了。又如,教学“高矮”时,前一天,我对学生说:“明天数学课上,同学们要告诉全班同学,是爸爸高些,还是妈妈高些?”学生回家后将认真观察比较,无形中就把“高矮”的知识渗透在生活实际中了。随着新课程教学实验的不断深入,我发现知识的“课前孕伏”应该有一个条纹的规划。为此,老师要在学期之初对整册教材进行研究、分

11、析,找到知识的孕伏点,规划知识的孕伏周期,然后通过家庭、学校的有校沟通,通过一系列实验作业,让学生经历几天、几个周,甚至几个月的“感受”之后再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比如,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内容,是教材的第八单元,按计划应该是第十三周的教学内容,而我在第九周就布置学生,要他们每天记下自己晚上睡觉和第二天起床的时间,第二天来校后告诉大家。几周的时间,每天看两次钟表,无形中对钟表就已很熟悉了,这些活动又是学生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七、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

12、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没有遗憾并不完美,没有问题缺乏真实。新课改势必要在摸索中前行,需要我们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善于解决。 一、创设情境任意编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因此,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情境。然而,也有一些老师是人为编造。 这样情境经常见到:在我校召开的运动会,同学们积极参加比赛,取得了好成绩。运动会上,我们班53名同学中有38名参加了项目,有多少人没有参加项目呢?教材中正是要求53-=38。事实上全班并非53人,而是55

13、人。这样的情境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反而会影响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至少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情境的真实性。情境应该是实际生活中真实或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的人为编造。情境可以虚拟,但在生活中要可能发生。 2、情境的有效性。情境如果妨碍了学生学习的正常有序进行,那这样的情境就缺乏有效性。我们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如能力上的差异、需要和动机上的差异等等;应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在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能解决情境中

14、的问题,而且能应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 二、探究学习拒绝接受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但是,探究式是万能吗?课堂教学中没有探究就不可以吗? 曾有老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问道:5元可以换几个1角,并且请学生说说为什么?学生说因为1元可以换10个1角,所以5元可以换50个1角。教师不是很满意:“你能不能再好好想一想?”学生抓抓脑门,一脸困惑的样子。教师请别的学生来帮忙,大家同样都不敢举手。教师似乎有点生气了:“其实很简单嘛,10个1角是1元,50个1角是5元,所以5元可以换50个

15、1角。” 又有一位教师在教统计时,让学生把每种花的数量统计出来后在方格上涂色,并且标明所统计事物的名称、频数范围、单位名称等,接着问道:“你们能不能给这幅图起个名字?”学生有的说漂亮的花,有的说数花朵,有的说你最喜欢哪种花。接着教师提示名称:“我们把这种图叫做统计图。 像这种类型的“探究”还有很多,比如“你们猜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你们给它起一个名字”等问题让学生探索,许多的“发现”与“探索”也是教师刻意安排的。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这样的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用,可是很多时候,课堂中此类的提问给老师添了许多的麻烦,无疑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水

16、平、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二、“探究式”适合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学生的智力发展、知识水平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挫伤积极性;三、学生个性不同,“探究式”也好,“接受式”也罢,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事实上,“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取中、平衡,按本国传统来整合,搞理论要走一点极端,搞实践应用必须执其两端而用,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的中间。”顾冷沅先生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探究式”与“接受式”关系的最好诠释。 “接受学习”对小学生来说,应该还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不要轻视、排挤它!对于

17、小学生来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能比“探索”这种提法更好!如果学习对学生是有意义的,它肯定在启迪着学生的思考,它肯定具有“探索”的成分! 三、合作学习小组讨论 有一次听一节找规律,练习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道开放性的习题:每个小组分发很多张有空白图案的卡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涂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学生每人涂出一张图案后,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究其原因,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除了这些,我

18、们还可以见到如下非常熟悉的镜头:几张桌子拼凑在一起,学生坐成“u”字形或围成一圈(小组内有大半的学生身体朝着左或右,头却要转过去朝着前,一堂课下来腰酸脖子痛);当老师号令一下“现在开始合作”,学生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学生连合作干什么还没有搞明白,老师又说“停止”,学生马上恢复原状,过一会当听到老师的号令又再来一次“合作”;当老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同伴的发言,有的甚至连自己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当老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只是陪客、旁观者(某种程度上,在小

19、组内产生的旁观生的心理伤害比大班教学中更甚);有的小组合作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而变成了学生说笑或玩耍的机会;还有的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于是就这里看看,那是站站,有的还干脆去干自己的事去了 从数学知识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小组学习,也不是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把握教材,对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估计: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需要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 1、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 2、适时把握、激起合作学习的需要。教师应

20、当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需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价值,有值得合作的地方,学生愿意合作,也需要合作,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需要他人帮助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价值。 3、合理引导、训练学生学会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如不能友好相处、讨论过于喧哗、远离讨论问题等。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六会”:学会尊重与倾听;学会质疑与求异;学会接纳与放弃;学会宽容与帮助;学会评价与创新;学会求助与生存。四、提倡鼓励无度表扬曾几何时,数学课总是和抽象、枯燥、单调、沉闷联

21、系在一起。现如今,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课堂常常是热热闹闹,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时候整堂课学生都处在异常亢奋状态,甚至搞得老师招架不住无法应对。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是过多廉价表扬。只要学生答对了问题,老师就是“很好”“你真棒”“真聪明”。有时学生仅是重复别人的答案,有的答案还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的,老师都给予了表扬;而那些确实表现突出的学生即使有独到的表现,老师也是同等对待,以一句“不错”一带而过,语言平淡无味。我们应该更多地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赞赏他们良好的学习方式。如“你肯动脑筋”、“你读书真仔细”等这样的评价能引导学生在受挫时归因于自己未尽全力,从而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

22、困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接受挑战的进取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不会造成学生很自负,一旦受挫,则无法面对。 二是不敢否定学生。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老师采用延迟评价或模糊评价的方法,于是出现了在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清或者出现偏差,老师不置可否,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错误,老师也不敢批评学生。一堂课下来,总是“好”声一片。往往由于教师没有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加之教师的暗示,学生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把学生的学习引入了误区。 三是大搞物质刺激。上课坐得端正奖一朵红花,回答了一个问题奖一颗五角星,字写的工整奖一枝笔,题目做得快奖一颗巧克力,无论学生回答得如何,

23、总有物质的回报,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脸上被贴上好多金星,身上花花绿绿。得到奖品的学生一节课就有半节课在玩弄小动物;有的奖励五角星并贴到学生的头上,学生你看我,我看你,整整一堂课没能静下心来;有的用多媒体评价,蓝猫、米老鼠纷纷出场,学生吸引力是被吸引住了,但接下来学生再也无法平静或无法集中注意力听刺激性不太强烈的学习内容。 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扬起自信的风帆。尤其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赞赏应该有“度”,千万不可滥用,否则便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五、张扬个性不要纪律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课

24、堂纪律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尺度。然而,这一做法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课堂究竟需要有什么样的纪律? 有一位教师上一节统计,教师把各种颜色的花分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摆出象形统计图,统计每种花的数量;个别学生把卡片全部拿去,不让另外一个同学摆,另外一个同学争辩道:“老师让我们俩一起摆。”然后两个人才一起操作。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有一次去听课,教师手里拿的不是课本和粉笔,而是各种小礼品,还有五颜六色的图片和模型。教师不断地提问题,学生跳

25、着、喊着、抢着回答。没有抢答上的学生则抗议:“我还没有回答呢?” 学生们小手如林,“老师,我,老师,我”的喊声不绝于耳。当老师指定学生回答时,下边还是喊声不断。对于学生下边的表现,老师全然不顾,只是陶醉于自己创造出的“活跃”的课堂气氛里。这样的课,有人质疑:孩子的个性自然是得到张扬了,可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会不会出问题? 专家指出,学校需要有一定的纪律,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但过分强调纪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像力。我们应该意识到,过多强调纪律、规范,常常忽略了关注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更重要的是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深

26、刻的思考、智慧的启迪。只要学生在思考和体验,必然伴有丰富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甚至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跳跃,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让孩子体验感悟的场所,是孩子身心完全放松的课堂。但是,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课堂也确实需要纪律,课堂讨论也要有秩序、有规则,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七嘴八舌”也不是个性发展。我们反对专制、惩罚等手段,但个性的张扬是以课堂的秩序为基础的,是离不开课堂管理的。没有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朋友,还要与学生共同建立发言、讨论、争辩的新规则,养成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倾

27、听、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使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开展。 实践与理念常常摩擦出一些矛盾点,有待于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1、学生动手操作时注意力容易分散,怎么办? 2、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 3、很难把握教学时间,怎么办? 4、大班额背景下,怎样开展小组合作交流? 5、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6、怎样保护孩子的童真? 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困惑,也是今后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方向。新课程改革让我们看到了梦开始的地方,那里有我们师生共同追求的梦,因为向往已久,因为梦里已寻她千XX,所以而今一旦不期而遇,更需要咱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高山流水的气魄。明天,一定会更好!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