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96.05KB ,
资源ID:57609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7609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OK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卸料平台搭设施工方案OK文档格式.docx

1、1、卸料平台采用4835m,扣件式钢管搭设,卸料平台板采用厚架板铺设,整体拉结杆件采用斜拉杆,密日式安全网封闭,因处建筑内部,不考虑风载。2、计算参数搭设高度:41.7m步矩:h=1.8m立杆纵距:a=1.5m立杆横距:b=1.2m作业层数:n1=立杆层数:=4892立杆截面抵抗矩:W=51033立杆回转半径:W=15.8钢材抗压强度:fc=0.205KN/2每层活载:QK200/立杆地基基础构造:本工程地基基础土为粘土,立杆基础采用原土夯实,立杆底座置于5厚200长cm宽实木垫板上,由于搭设设计cm,符合要求。不需要进行计算要求,故该项目不进行计算,按构造要求施工。3、卸料平台计算简化及规定

2、:卸料平台整体稳定计算简化为对立杆整体稳定计算,而立杆的整体稳定计算按计算轴心受力格构式压杆计算,其格构压杆由内、外排立柱及横向水平拉杆组成。对卸料平台连墙杆均匀设置且覆盖面积10m2左右,基本风压为0.65KN/m2,考虑风荷载作用。4、施工荷载值的规定:1、卸料平台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3.0KN/m2。2、恒载:包括立杆、大小横杆、剪刀撑、脚手板、扣件、固定时闭立网等各构件的重量,这部分荷载在进行强度核算时应乘以1.2的分项系数。3、活载:包括物料、推车、作业人员,这部分荷载在进行强度核算时应乘以1.4的分项系数。5、验算搭设平台的允许高度:H=KAAf1.3(1.2NGK2+1.4NQK)

3、/1.2NGK1h(搭设高度计算公式)Hmax=H/(1+0.01H) (最大允许搭设高度计算公式)KA:与立柱截面压杆整体稳定系数Af:立杆稳定承载力A:内外排立柱毛截面面积之和A=2A1=4.891042=9.78104mm2f:钢材抗压、抗拉、抗弯强度设计值 1.3:恒载+活载乘以各自分项系数之后附加的系数;NGK1:一步一纵间距的钢管、扣件重量(KN);NGK2:一个纵距的附件、物品重量(KN);NQK :一个立纵距的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力;由h=1.8m,b=1.8m;查表得:Af =41.605KN;由b=1.8m,L=1.8m,脚手板铺设共九层,查表得:NGK2=4.185KN

4、;由b=1.8m,L=1.8m,gK=3.0KN/m2;NQK=8.4KN;由h=1.8m,L=1.8m,查表得:NGK1=0.474KN;由于该平台为单立柱, 故KA=0.85H=0.8541.605-1.3(1.24.185+1.48.4)/(1.20.474)1.8=42.87mHmax=H/(1+0.01H)=42.87/(1+0.0142.87)=30.06m27m故卸料平台搭设高度满要求6、验算平台结构的整体稳定:1、求N值:卸料平台最底部的压杆轴力为最大,故N=1.2(nNGK1+NGK2)+1.4NQK=1.2(90.474+4.185)+1.48.4=21.92KN2、求值;

5、由=X,查表求值X=4.65; =40,故=X=4.6540=186, 故=0.2083、求高度调整系数KH,搭设高度为27m,故KH=1/(1+0.1H)=1/(1+0.141.7)=0.78整体稳定性验算:N/A=21920/(0.20824890)=10.776N/mm故允许应力KHKAf=0.780.85205=135.9N/mm10.775N/mm经验算满足要求7、验算卸料平台立柱的局部稳定:立柱貌局部稳定最不利是底层里排立柱段;已知h=1.8m,b1=0.35m,b=1.8m,gK=3.0KN/m时I=15.78mm,m=55N/mm局部验算公式:N/1A1+mKHKAf N=N1

6、+N2N1=(1/2)1.2(nNGK1)=0.51.2(90.474)=2.55KNN2=0.5b+b1/1.4(1.2NGK2+1.4NQK)=0.51.8+0.35/1.48.4)=14.96KNN=N1+N2=2.55+14.96=17.56KN2、求值:由=h/I=1800/15.78=114,查表得:1=0.4893、求m值由于gK=3.0KN/m2,所以m=55N/mm故N/1A1+m=175.64/(0.4894890)+55=128.49N/mmKHKAf=135.8N/mm所以验算结果符合要求8、连墙杆验算:连墙杆采用483.5的钢管,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预埋铁件,与卸料平

7、台连接,形成超静定结构,二层、屋面必须设置连强杆,中间每隔一层设一道。1、计算风荷载:k=0.7zs0查GB50009-2001表7.2.1得:z=1.77(20m高)z=1.0(5m高)查JGJI30-2001表4.2.4得:s=1.3=1.3An/A)查JGJI30-2001附录A表A-3,考虑安全需要,取=0.086本地区取0=0.8kN/ k=0.7zs0=0.7 1.77(1.30.086)0.8=0.1108kN/由风荷载产生的轴向力N1=1.4kA=1.40.111(4.5/22.82)=1.958kN2、连墙杆的轴向力N1N1= N1+N0=1.958+5=6.9583、连墙杆

8、的抗滑验算R= N1=6.958kNRc=8.00kN符合要求9、其它有关事项:1、施工中不得有超过设计荷载;平台要独立搭设,平台架距施工电梯架体的间隙不得大于10cnm;立杆的间距和步距均为1.8m,平台面比每层楼面约高5cm,每楼层设有三个连墙点,楼板预埋4835钢管,并采用同一规格的钢管与架体连接(扣件扣牢)。2、每层大横杆设置4根,在平台两侧按到位 规定设1.2m高的两道栏杆,外侧采用立网全封闭,正面设可开户的安全门。3、平台的剪刀撑,连墙杆设置能保证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4、剪刀撑要自上而下连续设置,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并用于两个扣件扣牢。5、基底平整夯实,设通长垫板,有良好排水措

9、施,并设置扫地杆。6、平台架顶设有避雷针,外侧用安全网封闭。7、由专业班组持证搭设,身体适应高处作业要求,并正确使用本工种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工具和拆下的材料不得抛扔,要用滑轮麻绳慢慢放下,并集中堆放划清作业区,地面有专人监护,统一指挥,不准单人操作。如有雨天和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搭设或拆除。卸料平台上应悬挂限定荷载标牌。10、施工要求1、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其在高度方向上的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内,当平台架搭至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应即使作连墙拉结。除立杆外,期于杆件应采用整根钢管搭设,严禁对接使用。2、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横向水平杆的内端头距离墙

10、面为50MM。3、纵向扫地杆应固定在距底座上方200M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4、连墙杆应设置于平台架沿建筑物侧立杆竖直距离主节点不大于200MM处,连墙杆应水平设置,或销向下斜,要求倾斜角度不得大于10度。5、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符,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边缘的长度为400MM。11、拆除要求1、拆除作业必须按先搭后拆原则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2、连墙杆及卸荷拉杆必须随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或卸荷拉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架体。3、当拆除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

11、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4、拆除时,各构配件应通过人工传递或设备运输至地面,严禁将构配件抛至地面。12、卸料平台的搭设顺序如下:立杆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连墙杆(每楼层设置一组)第三步纵向水平杆依以上顺序直至搭设至施工需要高度。13、卸料平台架的拆除1、拆除平台架应全面检查架体的扣件连接、连墙件、卸荷拉杆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清除架体上的杂物及地面的障碍物。3、按拆除方案拆除平台架,在拆除作业中应严格遵循拆除要求中规定。14、搭设方法及安全防护措施:1、搭设方案严格执行JGJ130-2001、J8

12、4-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搭设。2、卸料平台的防护栏采用3.5钢管,分别在高75、150处设立两道,平台底面设5厚的脚手板,满铺、铺牢,并在四周设18高踢脚板。平台两侧设两根619、20.0钢丝绳,每根绳设夹具不少于3个。3、卸料平台搭设完毕验收合格后方可吊装,平台上要设有限定荷载标牌,本工程卸料平台限重为0.8T,限定荷载标牌应挂在该平台附近的明显位置。2、(2)塔吊卸料平台采用悬挑式水平悬挑型钢梁采用18槽钢,长 2.9m(局部 4.4m),在二层楼面上预埋 216 的圆钢对槽钢进行背焊固定,距外墙边 1.5m。以上每层根据需要同样的材料及方法进行预埋。2、悬挑式扣件

13、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计算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6.1基本计算参数同上6.2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6.2.1.荷载的计算:(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kN/m):q11 =0.150+0.3001.000=0.450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 5

14、.0000.300=1.50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0000.300=0.300kN/m6.2.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 q1 = 1.20.450+1.21.500=2.340kN/m活荷载 q2 = 1.40.300=0.420kN/m最大弯矩 Mmax=(0.102.340+0.1170.420)1.0002=0.283kN.m最大支座力 N = (1.12.340+1.20.

15、42)1.00=3.078kN抗弯计算强度 f=0.283106/5080.0=55.74N/mm2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6.2.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 q1 = 0.450+1.500=1.950kN/m活荷载 q2 = 0.300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0.6771.950+0.9900.300)1000.04/(1002.06105121900)=0.644mm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6.3横向支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

16、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3.08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1.036kN.m最大变形 vmax=2.65mm最大支座力 Qmax=11.193kN抗弯计算强度 f=1.04106/5080.0=203.95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6.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

17、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1.19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6.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6.5.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NG1 = 0.14918.000=2.680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双排架自重标

18、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2)栏杆的自重(kN):NG2 = 0.1501.000=0.150kN(3)脚手板自重(kN):NG3 = 0.3001.0001.000=0.300kN(4)堆放荷载(kN):NG4 = 5.0001.000=5.000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8.130kN。6.5.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1.000=1.000kN6.5.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NG + 1.4NQ6.6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19、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1.16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l0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l0 = (h+2a) (2)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7;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

20、.3;u = 1.70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50m;公式(1)的计算结果: = 53.85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 = 54.5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39;公式(3)的计算结果: = 76.64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七、安全措施: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

21、按下表的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底座应准确的放在焊在槽钢上的钢筋上。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与步距的 1/3。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顶层立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采用不少于 2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少于 100mm。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 1.5m。纵向水平杆搭

22、设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宜设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 3 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1m。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支撑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本工程外脚手架高度小于 50m,连墙件每 3.6m4.5m 设一根。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连墙件应从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宜优先采用

23、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 4m(2 步)。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杆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 45060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拆除。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 跨,且不应小于 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450600之间;本工程脚手架高度在 24m 以上,必须在外侧立面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采用不少于 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mm。扣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 40N.m,且不应大于 65N.m;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栏杆和挡

25、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 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 180m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 120150mm;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 1.2mm 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 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支承杆可靠地固定,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 3.2mm 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在拐脚、斜道平台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 12m 满铺一层脚手板。八、脚手架的拆除 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

26、定: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 2 步,如高差大于 2 步,应增设连墙杆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 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采取如下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 4m(2 步)。横向斜撑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中间每隔 6 跨设置一道。卸料时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九、安全管理: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必须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