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40.83KB ,
资源ID:58516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8516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毕业设计论文幽梦影题名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毕业设计论文幽梦影题名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 2012512676 指导教师: 职称: 副教授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研究目标:试分别从“幽”、“梦”、“影”三个方面分析幽梦影提名的含义。主要任务:分别论述清楚“幽”、“梦”、“影”三者的具体内涵,体现出幽梦影这一书名的整体含义以及书名背后作者的情感体验。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1、幽(1)幽中的淡雅(2)幽中的诙谐(3)幽中的性灵2、梦(1)景物之美(2)人之美(3)生活之美3、影(1)出人意料的遭际(2)黑暗下的挣扎(3)“美梦”东流化为泡影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借助幽梦影、虞初新志以及有关清言小品和幽梦影的论文研究分析幽梦影提名的内涵与缘由,进而了解与把

2、握作者的内心情感与体验。4、主要参考文献(1) 清张潮著,王峰评注;幽梦影,北京:中华书局,2008。(2) 谭戈单:山人张潮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2硕士学位论文。(3) 张翠翠:幽梦影中的清言小品研究,辽宁大学2012硕士学位论文。(4) 龙冬梅:一朝幽梦影人生论张潮及其小品文,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一期。5、计划进度阶段起止日期1借阅图书2015年10月-2015年11月2确立题目,完成提纲2015年11月-2016年01月3完成初稿2016年01月-2016年03月4论文修改2016年04月-2016年06月5论文答辩2016年06月指 导 教师: 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 年

3、月 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文 学部 汉语言文学 专业 2016 届学生姓名王凯乐论文(设计)题目题名解析指导教师陈斯怀专业职称副教授所属教研室古代文学研究方向道家与汉代士人思想、心态及文学、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课题论证:清言小品都是表现为独抒性灵,都旨在反对创作个性的扼杀,以肯定作家的个性张扬和作家的心灵的自由表达,强调作家对社会、对人生应有的真实感,重视作品的情趣和韵味。清言小品在美学上追求的是“幅短而神遥,墨稀而旨永”(唐显悦序)的意境。这种文体在当今追求个性的年代备受青年人的关注。幽梦影作为此种文体中的优秀作品之一更是受到的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学者的研究。前人

4、对此书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将此书与其他小品文对比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而对其本身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则较少,对其书名的解读虽然不乏但多是三言二语缺乏全面的解读和论证。幽梦影不是痴人说梦,而是直面人生的哲理之思,人生感悟蕴含在话语中,三才之礼、万物之情、古今人事之变均进入作者的视域。而作者所要表达的一切又用了“幽梦影”三个字加以精炼的概括,可见对书名这三个字的解读尤为重要,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感悟各则小品的深意还可以使我们更为真切的了解张潮其人、其文。同时这些独特而又富有深意的格言警句也将对我们的生活和写作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方案设计:分别从论证“幽”、“梦”、“影”三个字的内涵出发,揭示幽梦影这一

5、书名的整体内涵,以及其中所透露出的作者的情感。一、“幽”这一部分我将会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它的含义,作者处在种种的幽景所制造的一种淡然雅致的环境中,将生平遭遇与理想抱负托于一片诙谐之语,只为建造一座自己的精神堡垒。具体论证题目如下:(一)幽中的淡雅(二)幽中的诙谐(三)幽中的性灵二、“梦”字我将其解释为中和之美,分别从作者对景物美、人格美、生活美三方面进行论证:(一)景物之美(二)人格之美(三)生活之美三、“影”即饱含了作者的伤感与无奈之情,不幸的遭际,无谓的挣扎,一切美好的期盼付之东流化为泡影。(一)出人意料的遭际(二)黑暗下的挣扎(三)“美梦”东流化为泡影进度计划:11、12月:阅读文献并确

6、定论题12月:借阅相关书籍1月到3月:完成论文初稿3月到5月:进行论文修改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前人对张潮及其作品的研究大多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其一,张潮在康熙文坛的交游及其哲学思想。如刘和文在其文章中谈到了张潮与陈鼎、冒襄、黄周星、孔尚任、王晫、江之兰、张竹坡、石涛的交往。并将张潮的哲学思想概括为“立品须法乎宋人之道学,涉世宜参以晋代之风流。”其次,结合当时的文学特点,探究了其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把握明清时期文言小说的发展状况,如虞初新志开创了“虞初”体小说。以及写景小品文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和特

7、色。再者便是从文献学和文学两个方面分析张潮对后学的影响。张潮在文献学方面的成就大体表现在编辑整理和收藏保存两个方面,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小品文的影响以及虞初体的开创。如幽梦影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编辑方式,记录了阅读的过程,读者间的相互讨论,最终评论离文本愈来愈远,想入非非,饶有趣味。另外其广收博集,保存传世文献资料,张潮所辑刊的虞初新志、檀几丛书以及尺牍偶存和友声集等集中保留了后世难得的有价值的作品和文献资料。对于其作品研究最多的便是虞初新志和幽梦影以及张潮的曲学理论及其雅俗共赏的美学思想。在这里我们将着眼于前人对幽梦影的研究。如张翠翠在其硕士论文中以幽梦影为例,探讨了幽梦影的创作及其

8、清言的界定,从体制、修辞、语言三个方面对幽梦影中清言小品的艺术特征进行总结;借与菜根谭的对比,探讨以幽梦影为代表的清初清言对晚明清言的传承与新变,以及幽梦影创作的地位与影响,从以上几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清言的界定和清言小品的创作。如黄睿颖曾从为人、为艺两个方面试析幽梦影中的士人审美心境,以及对幽梦影进行内向型视角的分析。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林语堂最先认识到幽梦影的文学价值,并将其翻译为外文使得幽梦影一书在外国文坛上赢得的众多的关注并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最近大量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我发现虽然不乏对此书的喜爱者以及对此书某方面加以研究的文章,但这些文章皆缺乏对于全书全面而有系统的观照,每篇研究成果虽

9、有提及书名之旨意但多为只言片语,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见解和阐述。每我认为对一部书最为精炼而准确的概括便是书名,那么幽梦影为何名为“幽梦影”呢?今人和古人对此都有过不少猜测和看法。如张惣跋文说是:“幽人梦境”之意;石庞序文中评价此书说道“以风流为道学,寓教化与诙谐。为色为空,知犹有这个在;如梦如影,且应作如是观。”和杨复吉跋文则说道“书名曰“梦”、曰“影”,盖取“六如”之义”,“六如”也称“六喻”,佛教以梦、幻、泡、影、露、电六事喻世事空幻无常。石庞序文和杨复吉跋文对书名的解释均语出于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观”;也有人认为作者取这个书名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字给人以美感而已。本

10、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部:专业:班级:2012级1班学生:论文编号:2016230501037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引 言 2一、 幽 2(一) 幽中的淡雅 2(二) 幽中的诙谐 3(三) 幽中的性灵 3二、 梦 4(一) 景物之美 4(二) 人格之美 5(三) 生活之美 6三、 影 8(一) 出人意料的遭际 8(二) 黑暗下的挣扎 8(三) “美梦”东流化为泡影 9结 论 10参考文献 12英文摘要、关键字 13摘要:本文试图通过结合作者的人生情感体验对幽梦影中的“幽”、“梦”、“影”分别进行论证并定义其含义,进而诠释作者为何将其命名为“幽梦影”作者处在种种的幽景所制造的一种淡然雅致的环境中,

11、将生平遭遇与理想抱负托于一片诙谐之语,只为建造一座自己的精神堡垒,在这座堡垒建好之后作者便开始寻求其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即对“中和之美”的追求,然而,“美梦”却终究东流化为泡影。这一切在作者的眼里是那样的真切又是那样的虚幻。关键词:幽 梦 影 中和之美 泡影 引 言 幽人清梦山居闲,清风万物人世间。艮山坎水深复浅,入世出世情难断。这便是我对幽梦影一书深刻的体悟。正如王峰在其评注的幽梦影中说的那样,“幽梦影中没有强烈的、尖锐的批评,只有不失风度的冷嘲热讽。而这些不平、讽刺,其表现形式也都是温和的。”幽梦影一书绝不是匕首投枪,而更像中药里的清凉散。确实作者以清雅诙谐的话语表现出其温文尔雅的处世之道以

12、及其血与泪的深刻感悟。书中内容多是诙谐中透着忧愁,淡雅中含着深刻。本文将通过对书名含义的详细分析、解读,试图使读者对幽梦影一书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并试图进一步阐述山人心斋真正的理想诉求。一、 幽作者将此书命名为幽梦影并将“幽”字置于首位,那么这里的“幽”字到底是何意?又包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诉求呢?首先将“幽”字放到“梦影”之前,这便确定了此字在全书的总领作用梦想也好泡影也罢皆从幽雅的性灵中而来。(一) 幽中的淡雅这里的“幽”是指所处景物、环境之幽。全书都浸在了不加雕饰的风、花、雪、月中,浸在清高儒雅的琴、棋、书、画中,使人超越自我的同时,领略到一种旷世绝尘的美妙。如“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

13、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著,真足以摄招魂梦,颠倒情思。”1一抹山光,一缕花香,伴着温柔的月色,泉水的轻歌,醉心于此便是满心的清幽与雅致。在这里作者用“摄招魂梦、颠倒情思”二词加以形容和赞美。这足以体现出作者对优雅之人和物倾心与追求。自古以来,风花雪月、山川鸟木都是文人墨客笔下谈资。作者在追求景物环境淡雅的同时,也在追求着内心的空灵与充实。如“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做人生。”2从这里可以看到作者所追求的并非是空而无灵的风花雪月。正如作者所言“虽不善书,而笔砚不可不精;虽不业医,而验方不可不存;虽不工弈。而楸枰不可不备。”3本条充分体

14、现了作者的雅致、优美文人生活理想的闲适特色。也许对他来说笔砚、验方、棋盘等未必派得上用场,但是这些又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代表着某种情调、某种氛围。也许他所追求的便是这种有点儿“虚拟”色彩的情调和氛围。而不一定是那些设施的实用性。全书219则,虽然简短却字字珠玑,涉及了包括花鸟草木、山水庭园、时令风景、翰墨棋酒、读书交友、著书成文、社会人事以及园林布局甚至是制艺文章和声调韵律等问题,为自己和当世代的人构建了一个美丽而又虚幻的幽境。这一幽境里的每一个角落,无不是由一份尤物幽景所构成,于此同时每一处又带给身处其境者一股淡淡的芳香,一股雅致独特的情丝。(二) 幽中的诙谐这里的“幽”便是幽默之意,石庞

15、曾评价此书说道“以风流为道学,与教化与诙谐”读过此书后确有此感。首先来看一下作者为文用词上的有趣之处“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4“刻”“贪”“痴”在前后两句中的意义并不相同。前一个“刻”是苛刻、刻薄之意,后一个是刻苦、深入之意;前一个“贪”是无厌之意,后一个是如饥似渴、不知满足之意;前一个“痴”是愚笨之意,后一个是沉迷、专注之意。这一条里巧妙地利用了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再来看作者的一些奇思妙想同样有着“与教化与诙谐”的功用。“媸颜陋质,不与镜为仇者,亦以镜为无知之死物耳,使镜而有知,必遭扑破矣”5本条之后友人的回复更是有趣之思

16、,如江含徵曰“镜而有知,与若辈早已回避矣”【6】而张竹坡则更是很聪明的替镜子想了一个主意,如遇到上述人等,“当化媸为妍”【7】先自保再说。而在“蝇集人面,蚊嘬人肤,不知以人为何物”这一则中更是借以诙谐之语发人深思,被苍蝇、蚊子骚扰,大概是人人都会有的经验。但在这里作者以小见大,就此提出一个新鲜的话题来,即蝇、蚊“不知人为何物”。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作者也是点到为止并没有进行深入探究,如此便把如此深刻的问题留给了后人解释。整部书中远不乏像这种以诙谐之语教化人心的清言,亦多是令人深思,回味无穷。(三) 幽中的性灵这里的幽指的是心灵的清幽,是一种精神世界。如同作者所云:“胸中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心寄烟霞

17、,阎浮有如蓬岛。”8“居城市中,当以画幅当山水,以盆景当苑囿,以书籍当朋友。”9指出了心灵、精神世界的作用,如果胸藏丘壑,便可以领略隐士的山野之趣,则城市山林并无不同,同样如果兴致寄托于山水胜景,则人世间便可以当做传说中的仙境。书中种种的尤物幽景虽然你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作者笔下的幽境又有多少人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呢?作者曾云:“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10“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

18、人感。”11在这里作者由本心出发对山水景物进行评价与欣赏,使得周围的事物打上了个人的烙印,成为了虚化与个性化了的景物。再如“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厌者。此未易与浅人道也。”12如此论断大概也是前者尚有个性特色,而后者只是滥熟之文,虽没有毛病,却也没有个性。这正符合了作者张潮重性灵、重个性、重趣味的一贯主张。由此可看到真正的“幽”字是一种心灵之幽,是一种对个性思想的观照。要达到作者所说的“幽”的境界。那便是以轻松诙谐之语表达自身对山川花月等自然景物的钟爱,为自己构建一座自由而雅致的精神城堡,同时又要善于将这虚幻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温和地调和起来,就

19、像是陶渊明饮酒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13】一样的精神世界。二、 梦幽梦影历来被人们视为求美之作,而“梦”字我们多将其解释为理想、梦想。那么这又是怎么样的理想呢?“梦”字首先包含着作者在政坛上的理想抱负和清幽雅致的生活理想。然而“理想”一词给人以希望、朝气的感觉,那作者又为何用一个“梦”字来概括呢?由此可见作者要实现自己理想又谈何容易呢?一个“梦”字足以使作者一生的无奈跃然纸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纵观全书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作者谈及到欣赏美景还是讲述为人处世之道,都以一种温和的形式透露着一种中庸的思想,就像是“中药里的清凉散”。无论在什么方面作者总是在追求着一种“中庸之

20、道,中和之美”。所以在这里我将“梦”字定义为“中和之美”,并将会从作者所追求的“景物之美”、“人格之美”、“生活之美”这三个方面来论证“梦”字所包含的作者的理想追求与无奈。 在这里作者追求的景物之美经历了一个由完美到中和之美的转变,他面对着世间美好的事物总会想到它们的易逝或不足之处,独自黯然神伤、屡发感慨。如“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14“一恨书蠹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薛罗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15世间万物总不是完美的。苏东坡词中早已谈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16】在他眼里,月不

21、但有阴晴圆缺之憾,还有新月易落、缺月迟上之憾。紧接着作者提出的十恨更是表达出了作者对世间之物的种种遗憾。当然娇花易落,红颜薄命,好景难长也必会成为作者感叹、惋惜的主要内容。正如作者所言“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薄命,真是菩萨心肠。”17这一“忧”字不知包含了作者多少美好的期望,多少含泪的无奈。生活的坎坷,亲身的经历给了作者太多的打击。作者明白完美之事自古难全。正如作者好友所言“君言谬矣。洵如所云,则美人必见其发白齿豁而后快耶?”【18】那么作者对于景物到底追求一种怎么样美呢?在113则作者则给出了答案“种花须见其开,待月须见其满,著书须见其成,美人须见其畅适,方有实际,否则

22、皆为虚设。”19本条是承上一条的意思而来的。种花、待月、著书、美人等事物怎么样才算是美满呢?由作者的意见不难看出,他所认可的美满状态显然都是不可能长久的,但对他来说,拥有那样一个时刻就已足够了。正如作者所云“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20诗和画都是美好事物的载体,承载着这些美好的瞬间穿越着时间与空间。这也许正是作者在事物的美好与易逝之间寻求的一种平衡吧。而这一平衡点正是体现了一种中和之美,这一点体现在景物之美上多是追求一种以适为美。如“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21在不同的环境中作者提出了对石之美不同的看法,作者认为梅树的老干虬枝与有古趣的石头相配,更显苍劲

23、;竹子纤秀高挑,应该配以清瘦之石,才显得和谐;盆景空间有限,摆在盆中的石头应该小巧玲珑。作者在书中类似这样的见解还有很多,而且涉及到 、艺术、文化的各个邻域。让我们体会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都在追求一种“识时务”的美。作者在赏花醉月,欣赏美景时同样遵守着这样的原则。“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22作者在前面几则就谈过读书需要适宜的天时环境、人文环境,以营造一种清雅的情调。而欣赏其他美好事物,同样须考虑具体环境因素。比如舟中看霞,唐王勃滕王阁序中曾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3】在舟中可以更切近地欣赏这种霞彩、天光、水色融成一片的奇景

24、。而月下看美人,正如本书第八三条所云:“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24本条所说几种情境,或离远开阔,或朦胧清雅,或变幻万千,皆不同一般(四) 人格之美作者对人格又有着怎么样的追求呢?就像作者说的那样“风流自赏,只容花鸟趋陪;真率谁知?合受烟霞供养。”25举止潇洒而不拘礼法,坦率爽直,风流自赏,保养良好如画中人。这正是作者所欣赏的名士风范,使人联想到一些骨格清奇的艺术家。明陈继儒太平清话有一条云“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无疾而终,盖画中烟云供养也。”【26】这两位大概就具有如此风范吧。在经历了多种磨难之后,作者是多么希望做一个清高傲世的山人,享受着雅致脱俗的生活,不为世事所羁绊

25、。但是作为一个从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士人来说要达到如此境界又谈何容易呢?“十岁为神童,二十三十为才子,四十五十为名臣,六十为神仙,可谓全人矣。”27可见在作者眼里,人的一生中只有入仕做的了名臣出仕做的了仙人才可以称的上是全人。再如“为浊富,不若为清贫;以忧生,不若以乐死。”28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无论如何作出洒脱之态,骨子里仍然循着儒家思想立论、行事。人的价值观有着多种的选择,他的选择仍不脱孔子所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9】以仁义为先决标准。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谈得到选择何种生活、如何快乐地生活。如此看来作者在为人方面同样以中和之美作为立论原则。他提出“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

26、须有少年之襟怀。”30在这里作者指出,少年人精力旺盛,富有激情,但缺乏经验,力有余而心不足;老成人见多识广,但精力衰竭,趋于保守,心有余而力不足。主张两者取长补短,这正是符合了儒家的中庸之道。“武人不苟战,是为武中之文;文人不迂腐,是为文中之武。”【31】这正体现了作者追求中和之美的处世、审美原则。(五) 生活之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追求,那么对于作者而言,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的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理想的生活方式中是如何体现出其对中和之美的追求的。作者的理想又是什么呢?是山林中的悠然自得还是官场上的春风如意?作者曾云“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妇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

27、,可云全福。”32对于完美幸福的生活理想,本书曾多次谈及,比如第二四条谈论福慧双修,第九五条谈论“有工夫读书”等五福。本条所谈,尤其近于一般人的世俗理想,可称的上是文人版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然而全书都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典雅书香之气,作者的理想生活又怎么可以离开这些呢?作者云“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33没有比清闲更让人开心的了,而如何享受这份清闲呢?作者想用读书、游名胜、交益友、饮酒、著书,并认为没有什么事能比这几件事给他带来更大的快乐。可见在作者的理想生活里这些文人雅趣或修养是不可或缺

28、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作者理想的生活方式便是在俗人的幸福和文人的雅趣中追寻一种中和的美。再者,从作者所追求的生活环境来看其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就像是作者谈论如何做人一样,既离不开出仕更离不开入仕。正如作者所言“涉猎虽曰无用,犹胜于不通古今;清高固然可嘉,莫流于不识时务。”34“高语山林者,辄不善谈市朝事,审若此,则当并废史、汉诸书而不读矣。盖诸书所载者,皆古之市朝也。”35这两条显示出作者并不赞成那种清高傲世的山人生活,其持论较为通达。他清楚所谓山林与市朝并非绝对对立的领域。与其像有些人那样“至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36】(文心雕龙情采),倒不如认真考虑,如何

29、在两者之间找到某种平衡。大概只有“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37才是作者心怡的生活方式吧,东方朔入世求仕“以隐玩世”,佛印出世而并不真正置身世外。像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将入世、出世打成一片,那也许正是作者心目中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纵观全书无论是一些赏心乐事还是讲求为人处世之道,无不体现出对一种对“中和之美”的追求。“立品须发乎宋人之道学,涉事须参以晋代之风流。”38这不仅是本书整体的立论原则,也代表了作者的一种处世态度。“理想”、“梦想”这是多么充满希望与生命的字眼,作者为何用了“梦”字来概括这一切呢?作为一位博古通今的文人,大概谁也不会想到他的科举之路会如此艰难。正如作者所言:“十二年间,苦辛坎坷,境遇多违;壮志雄心,消磨殆尽。”由此可见一个“梦”字在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多少希望与期待的同时,不知倾注了作者对生活多少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