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456KB ,
资源ID:585377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8537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2018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Word格式.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2018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Word格式.doc

1、a:9:i:0;s:6458:临汾市五一路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非纸笔测试总结#测试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纸质考试已经不能满足对知识的考查,再加上小学的孩子们的理解认知能力在纸质考试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不断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逐渐强化小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我校对小学生进行了数学非纸笔测试。#特制定此次非纸笔测试方案.#测试方案#测试内容安排#内容包括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制题时严格依据课标,制定出高质量、可操作性强的题,使得本月所学内容得到落实,实实在在达到测试的目的,同时让孩子的能力与等级在测试中体现出来。#第一关:#我会认(由张亚琴老师出题)#包括:

2、#a、看算盘,读数。# b、比较数的大小。#评定标准:#A:#快速准确,10秒以内# B:#时间稍长但准确,11-20秒以内# C:#时间长但答对,21-30秒# D:#没有答对。#第二关:#我会说(由杨星星老师出题)。#包括:#a、说出数的组成。# b、求近似数。#评定标准:#A:#快速准确,10秒以内# B:#时间稍长但准确,11-20秒以内# C:#时间长但答对,21-30秒# D:#没有答对。#第三关:#我会数(由刘艳丽老师出题)。#包括:#找规律,接着往下数数。#评定标准:#A:#能快速正确数数, 10秒以内# B:#时间稍长但准确,11-20秒以内# C:#时间长但答对,21-30

3、秒# D:#没有答对。#非纸笔测试总结:#由李肖静老师完成。#(2)实施场所#在各班教室进行。#非纸笔测试评价要求:#1、由各班选派6名学生代表担任评委。#各班数学教师担任总裁判。#2、以班为单位,对各位评委进行评价前的培训工作,从学生的纪律、态度、回答流利度、应变能力、时间把握上以及正确率等方面来进行培训,力争对每一位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3、此次评价工作采取自测形式。#测试流程#1、 各班教室黑板张贴关卡标志#2、 主测试官数学教师,副测试官学生代表#3、 每班学生按照事先安排分为3列,3列闯关同时进行,学生依次上前抽签完成,由学生代表记录相应的等级,完成的每两列相互交换位置进行下一

4、关的测试,及至完成所有关卡。#4、 学校领导巡视督查。#测试后的反思#此次非纸笔测试包括:#看算盘,读数,比较数的大小以及说出数的组成和求近似数,找规律,接着往下数数。#这些试题立意朴实,选材寓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试题科学地考查了学生本学期对相关知识、能力的掌握及形成情况,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并予以及时性评价。#试题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尤其是对课程中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有机结合,考查也更加科学、规范和深化。# #试题难、中、易比例恰当,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性思

5、维的能力。#从此次测试中了解到如下问题:#1、 学生素质不一,好的学生能一气呵成地完成任务,差的学生不敢开口,死记硬背的多,灵活运用的少。#2、 有的孩子心理素质差,面对测试不能正常发挥。#3、 有不少孩子纸笔测试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在非纸笔测试中受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影响反而表现能力不好。#4、 学生在测试等待过程中由于年龄特点,不能一直保持安静,部分测试教室的纪律有待加强。#这也提醒我们测试的多样性还不够,需要加强。#5、 学生代表由于受个人情感或者能力水平,给测试学生的评判标准不够客观,尺度把握不一。#6、 测试的多样性不够,激趣还不十分够,学生在测试过程中的表现欲望不能得到满足。#

6、7、 测试的难易及题量不一,有些关卡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而有的关卡聚集很多学生,导致浪费了许多时间。#改进措施:#1、 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3、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4、 对学生的纪律多做要求,良好的纪律是学习的保证。#5、 测试尽量保持尺度一致。#6、 测试的形式多样,比如购物情节就可以结合现实进行模拟购物,比起纸上购物效果应该会更好。#7、 加强对测试题的难易梯度的把握。#总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数学学习氛围,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注重课堂40分钟教学的有效性,加强课后教学内容的

7、复习与巩固,鼓励学生开口学说话,多读多练,教师要多检查、多督促、多指导。#下次测试要在数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上下工夫,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使数学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台阶。#感悟与启示:#实践、反思、提高,是事物发展的轨迹,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这样。#因此,学科教师不仅要重视这门学科的教学,而且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及课程设置情况,优化课堂教学,进行有效、高效教学。#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如果小学生在启蒙阶段失去兴趣,并且基础薄弱,将会影响到他们的终生发展。#因此,作为课任教师,应该毫不懈怠,尽心尽力抓好这门学科的教学,努力提高小学生数学

8、综合语言运用能力。#;i:1;s:29455: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1本单元教材内容和作用。#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

9、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材将以上诸内容组合成以下逻辑结构:#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概念,本套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概念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一个学期,就组织他们学习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二个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

10、实学好。#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1)创设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密切联系的认数情境。#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本套教材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趣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画面,并把它编排在每个单元或每个小节的前页。#本单元的编排也不例外。#当你翻开第31页,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的牧羊图即映入眼帘。#这幅图一方面让学生感知100只小白羊比20只多得多,在脑中形成100是多少的一个鲜明的表象,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生命的绿色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自然的动机。#(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

11、00以内,数目增多、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为了使学生掌握数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如,为了让学生独立地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教材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充分操作学具(花生、小棒、方块)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明确100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在数以上实物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又如在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等教学中,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具来弄清100以内各数是由几个“十”(几捆小棒)和几个“一”(几个单根小棒)组成的,弄清数位的意义,领会读数、写数的法则。#(3)选

12、取的素材既贴近生活,又形式多样。#为了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概念,教材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选取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不但品种多样,而且是师生比较容易找到的实物。#如花生、小棒、方木块、计数器、数位袋、鸡蛋盒、鲜花、装金鱼的鱼缸等。#学生应用这些实物作为学习数概念的载体,使之变成容易理解的关于数概念的许多事实材料,成为形成抽象数概念的一座座桥梁。#如,学生利用整捆和单根小棒及计数器能直观地看出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继而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各数。#(4)内容呈现的方式既逻辑又活泼。#100以内数的认识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妥善解决好这一对矛

13、盾,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又考虑儿童的思维特征,因此,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这单元的内容。#这些方式有图片、有表格、有实践活动、有游戏等。#使学生一打开书,就喜欢看、喜欢做、喜欢想。#如第38页,通过让学生填满那张百数图,并给十位、个位是3的数涂上不同颜色,找出表中一些有趣的排列等活动,使学生不但清楚知道100以内各数的排列顺序,而且深化了对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激发了探索规律的好奇心。#又如第37页第8题、第44页第8题设计的猜数游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还体会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3教学内容的安排。#本单

14、元教材由“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等4个小节组成。#各小节的安排如下表:#课题#内# 容#数数、数的组成#主题图#草原牧羊图。#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例1#数100以内各数,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例2#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例3#100以内数的组成:#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读数、写数#例4#读写两位数,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意义。#例5#练习读写两位数(整十数)、理解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15、#例6#读写100,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理,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排列顺序,总结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则。#数的顺序大小比较#例7#完成百数图的填空,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加深对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例8#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会用关系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9#比大小活动。#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例10#用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和加减法的含义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建议#1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

16、握“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诸多抽象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为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为学生提供如下服务。#(1)选取、提供每次活动的素材。#如,数数活动中的花生(或其他类似的替代品)、小棒和小木块;#读数、写数活动中的计数器(可指导学生应用废弃的材料自制,制法见本书“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栏目)等。#(2)制订人人参与的、高效的活动规则。#如,数的组成的教学,可让同桌的两人合作进行。#一人用小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组成。#又如,读数、写数的教学,应设计好

17、每个学生都参与读数、写数的活动。#(3)应及时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相应的数学概念。#如,“比大小”的教学,通过应用实物计数器抽象的数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过程,引导学生概括出比大小的基本方法。#为后面学习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打下坚实的基础。#(4)对学生进行爱护学习资源的教育。#学生活动时使用的各种素材(物品、图片等),应教育学生适时地进行整理和收检。#如果是一次性使用的学具,可让学生课后统一放入垃圾箱内;#如果是多次操作的学具,应让学生整理、收检好;#如果是阶段性、有使用价值的学具,老师可将这些学具收藏好,留着给下一轮的学生使用。#2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学。#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懂得基本原

18、理可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和迁移。#100以内数的认识,尽管还处在认数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的核心就是“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位值制。#这是引领本单元内容的两个概念。#其他的概念如计数单位“一”、“十”、“百”、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比较大小等都是由这两个概念来确定它们的含义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数位意义的教学,使学生理解:#(1)一个一个地数,每满十个,就应向十位进一;#一十一十地数,每满十个,就应向百位进一,由此引出计数单位“一(个)”、“十”和“百”。#(2)每个数的大小是由本身的数字和它所在数中的位置决定

19、的,掌握数位的这个基本内涵,并能根据位值的意义正确读数和写数。#3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本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体现在:#(1)结合现实素材,感受100以内各数,并能进行估计。#(2)体会100以内各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会用100以内各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并能进行交流。#本册教材为让学生建立数感已提供了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第31页的牧羊图、数数、数的组成、读、写数中的操作活动、第36页练习九中的“百球图”、第37页“生活中的数”、第38页的百数表格图等。#教师除用足用好这部分教材外,还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些

20、培养学生建立数感的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举实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制订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带领学生做抢“100”的游戏等等。#4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是因为,一方面读数和写数的过程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每读、写一个数,都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重要的概念;#另一方面它又是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百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应抓好这个重点内容的教学。#教学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例4、例5、例6提供的教学程序,让学生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说出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用算珠表示数的读、写这样一个过程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本单元教学的

21、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2)数位的意义。#(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关于难点(1)的教学,教师除以教材中安排的例2(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从八十八数到一百)为突破口外,还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同桌的两生轮流数数的方法来突破这个教学的难点。#关于难点(2)的教学,可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用小棒摆数,用标有计数单位的计数器表示数、并根据计数器读数和写数等一系列活动来理解数位的意义。#使学生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知道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至于难点(3)的教学,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

22、细细琢磨,互相讨论、提示,把自己找到的规律写出来,第二天再到班上来交流。#这样做,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5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本单元的每节课教学中,除应关注学生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相关概念的获得,还应同时关注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态度等方面是否得到健康的发展。#6本单元可用8课时进行教学。#(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数

23、数# 数的组成#(第3133页)#1教科书第31页牧羊图。#编写意图#(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数20大得多。#(2)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估计意识。#(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4)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教学建议#(1)可将图中情境制成动态课件(或动态挂图):#绿色的草原上,小精灵聪聪和三位小朋友在玩耍,这时跑来了两群羊(从不同方向跑来,每群10只),小精灵问:#“来了多少只羊?#”小朋友数了数,一共20只。#继而又来了8群羊,每群10只。#小精灵又问:#“估一估,现在有多少只羊?#”#(2)让每个学生随着小精灵的问题

24、思考、估测、表达、交流。#学生的回答也许比画面上的答案多得多,可问学生你是怎样估出来的。#(3)教师参与学生一起估测,说出自己估的方法,并告诉学生,为了验证自己估得对不对,应一只一只来数,下面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顺理成章引入例1的教学。#2例1。#编写意图#(1)通过让学生数数量是100的不同物体,如教材中的花生、小棒、方木块,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从整体上感受100,会数100以内的数。#(2)使学生体会数数的原理是十进制计数法。#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3)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理解的

25、方法数数。#教材中的两幅图展示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的过程,如,有一个一个数的,有十个十个数的。#(4)在数数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带来的喜悦。#教学建议#(1)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数数用的素材。#除教材提供的3种素材外,还可就地取材,选取一些容易找到又能在活动中体现数学本质的物品。#较理想的素材还是塑料小棒。#因为它:#容易买到,且价格低廉,色彩丰富;#操作方便,容易看出数数的全过程;#容易使学生从“一根一根”地数和“十根十根”地数数活动中抽象出计数单位“一(个)”、“十”、“百”。#(2)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数数,另一个评判

26、,然后交换进行。#合作过程中可以互相帮助和提示。#学生数数时,可能出现口中数的数与实物的实际数量不相符的情况,教师应及时指导。#(3)展示数数的过程。#请使用小棒数数的学生向全班学生展示数数的过程(可用实物投影仪显示,也可做成课件展示)。#教师可作如下引导:#先一根一根地数,每数十根捆成一捆,数到100;#再十根十根地数,数到100,将10捆结成一大捆。#通过让学生自己数数和观看同伴数数两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整十数的顺序。#为了突破学生数数难点,每数到“几十九”时,教师可提问:#“下一个数应该是多少?#”#(4)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将10

27、根小棒捆成一捆,得出:#10个一是十。#将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得出10个十是一百。#3例2及下面的“做一做”。#编写意图#(1)设计突破难点的活动。#学生数数中的难点是,不清楚整十数的顺序。#体现在当数到几十九时,不清楚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几十。#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分两个层次安排学生的数数活动:#利用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脱离实物,抽象数数,从八十九数到一百。#(2)例2下面的“做一做”是为突破难点和例3的教学做准备的数数活动,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可借助小棒数数,突破难点,对于数数不困难的学生则可抽象数数。#教学建议#(1)让学生拿出三十五根小棒。#检查学生拿对了没有。#(2)接着让学

28、生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当数到三十九时,问:#“下一个数是多少?#”如还有学生不清楚下一个数是四十时,引导他们看小棒,在3捆的基础上添上1捆是几捆,弄清39的后面一个整十数应是四十。#(3)以上过程可继续下去,当学生数出四十二根小棒后,可接着数到五十一根。#(4)脱离小棒,抽象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教学形式可多样,如让学生对着数、互相倾听、启发、评判。#两人活动时,还可随便从一个数开始,接着往下数。#又如,采用师生对口令的形式。#生:#“八十八”。#师:#“八十九”。#生:#“九十”。#师:#“九十一”#(5)“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时,着重检查两个环节:#56根小棒拿对

29、了没有;#当学生数到五十九时,下一个数是否是六十。#4例3及“做一做”。#编写意图#通过让学生摆放35根小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教学建议#(1)让学生摆出35根小棒,然后提问:#“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35根?#”(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5个单根)#(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并轻声述说:#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3)教师摆出表示一个任意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让学生先观察,再同桌互相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还可让同桌的两人进行如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组成。#(4)让

30、学生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时,除完成填空,还应口头说一说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十几。#如左边一题,让学生说4个十和6个一组成46,右边一题让学生说2个十和4个一是24。#读数 写数(第3435页)#1例4。#编写意图#(1)教材由用铅笔表示数过渡到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来表示数,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2)使学生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3)使学生会利用计数器正确读数、写数。#教学建议#(1)课前每两人合作自制一个计数器,并在上面标出计数单位个、十和百。#(2)让学生两人一组摆出24根小棒(代替教材中

31、的铅笔)。#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3)接着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4)请学生在计数器的相应位置上写出24,并读出来。#然后提问:#“2在哪个数位上?#4在哪个数位上?#”#(5)教师再摆出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当学生写出并读出42以后,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2例5。#写一写,读一读。#编写意图#(1)例5的编写分两层:#先让学生尝试读写一个任意的两位数(个位上非零的),再让

32、学生读写一个任意的整十数。#教学整十数的写法时,应使学生明白,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2)通过让学生在留有空白的横线上写数和读数,使学生掌握两位数的写法和读法,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同时体验自己能独立写数带来的小小的成功感。#教学建议#(1)请学生在例4学习的基础上独立写出例5中上面一组数,写完后轻声读一读。#然后教师将写得又整洁又美观的学生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抽出其中一个数(如67)提问:#“6在哪个数位上?#它表示什么?#7呢?#”#(2)例5下面一组数的教学过程与上面一组数大体相同,应强调的是:#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要用0占位。#3例6。#编写意图#(1)通过操作

3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的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2)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排列顺序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3)会正确写出和读出100。#知道读数和写数是从高位起,即从左边起。#这与说数位的顺序正好相反。#教学建议#教法(一):#(1)让学生利用自制计数器拨珠。#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9颗珠后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0个一是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2)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9颗后提问:#“这9颗珠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10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

34、?#怎样读写?#”#(3)让学生翻开课本,尝试写出100,并轻声读一读。#(4)教师用课件展示(或在黑板上)100的写法,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看谁写得整洁、美观。#对写得不美观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次。#(5)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的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书上填空。#(6)让学生再回头看例5、例6中自己写的数,并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精灵聪聪说的话:#“读数和写数,都应从高位起。#”使学生感知自己说的和小精灵聪聪说的一样,体验自己在概括知识方面获得的一个小小的成

35、功。#教法(二):#(1)教师出示10捆小棒,请学生数后将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然后提问:#“10个十是多少?#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2)请学生用珠子代替一小捆(10根)小棒,十个十个地数,数出100来。#并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一百。#(3)让学生尝试读写100。#接下来的过程与教法(一)同。#4第35页“做一做”。#(1)第1题重点练习读数。#可让同桌的两人进行。#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数位表和数字卡片09共10张,然后按教材提供的方式练习读数。#每读完一个数,可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2)第2题重点练习写数。#让学生独立在横线空白处写数,一方面提高写数的熟练程度,另一方

36、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的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一定要用0占位。#5关于练习七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1)第2题。#估一估,数一数。#该题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利用百球图感受100有多少。#培养学生估数的意识。#(2)通过观察和思考,使学生知道利用图中球的色彩或用方格图的格数,十个十个地数,能很快数出球的个数。#(3)进一步理解相邻两计数单位(十、百)间的十进关系,理解10个十是一百。#(2)第8题。#这是一个猜数游戏。#也是一道开放题。#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能对所猜的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推算。#如,知道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的最小数是16,依次写下去,符合

37、这个条件的数还有27,38,49。#(3)生活中的数。#教科书第37页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从小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抱负;#同时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教学时,可让学生再举一些例子,使他们知道用百以内的数来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第3840页)#1例7。#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编写意图#(1)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准备。#(2)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的

38、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建议#(1)教师可将例7做成课件,让学生先整体观察这张未填满的百数图。#想一想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2)让学生填满表中空格,重温100以内各数的顺序。#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可模仿小精灵聪聪和明明的提问,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找数。#也可师生间互问互答,形式可多样。#(3)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

39、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4)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可让学生4人一组,找出规律后派代表在班上交流。#2例8及“做一做”。#编写意图#(1)先让学生利用实物(鸡蛋)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再利用计数器比较所表示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2)以上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教学建议#(1)将例8中的图示做成课件:#左边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比一比,哪只鸡下蛋多?#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如,有的是根据鸡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最后一行中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有的

40、是根据数的顺序来比的,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有的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比大小的,28是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6个一组成,所以2826。#(2)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如果没有鸡蛋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比较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3)让学生四人一组,用自制的计数器摆出例8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再同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教学。#(4)展示学生比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

41、,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i:2;s:4805: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武乡县上电希望小学 魏春红# #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本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提高全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合格率而制定本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整体情况:#五年级二班共有学生32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积极,踏实,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个别有几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自控力较差,经常性不完成作业。#优等生情况:#本班优等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很高,成绩咬得很紧,这些孩子经常

42、一起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激烈地讨论,比着学。#对于班内的后进生,他们也总是能耐心辅导。#但是这些孩子容易浮躁,经常出现一些不认真的问题。#学困生情况:#本班学困生层次也不同,但这些孩子在学习上还是比较踏实的,这些孩子在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但灵活性不够。#同时,这些孩子在分析习题的能力上也有着一定的困难。# 三、本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四、本册教育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

43、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4、。#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争

45、取合格率在95%以上。#1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教育。#五、采取的措施:#1、课堂上进行小组评比,作业进行星级评比,及时登记在公示栏中的登记表中,进行加分统计,然后进行奖励和批评。#2、采取知识点过关措施,凡是不过关的要辅导重测,直到过关为止。#3、教学上严格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课后围绕目标及时反思。#4、成立学生辅导小组,借助学生的力量帮助学困生。#5、作业进行分层布置,提高作业的质量。#6、重计算教学及计算知识的过关,进行计算擂台赛。#六、教学进度安排:#附表:#单元#课时数#周次#备注#一、图形的变换#5#1#二、因数与倍数#15#24#三、长方体和正方体#2

46、0#58#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5#913#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14、15#六、统计#5#16#七、数学广角#5#17#八、总复习#10#18、19#总之,我希望在教学计划的引领下,能顺利地完成各个知识点的教学,争取期末考试学生能取得理想成绩,从而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快乐。#2013年3月2日#5#;i:3;s:7757:#宏德教育(一次函数专题) #一、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 (B)不是一次函数就一定不是正比例函数#(C)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D)不是正比例函数就一定不是一次函数 #2、下列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是( )#

47、 (A)y=2-x (B) y=-2x+1 (C)y=x-2 (D)y= -x-2#3、下列各点中,在函数y=-2x+5的图象上的是 ( )# (A)(0,5) (B)(2,9) (C)(2,9) (D)(4,3)#4、若一次函数y=kx-4的图象经过点(2,4),则k等于 ( )#(A)4 (B)4 (C)2 (D)2#5、如果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那么 ( )#(A)k#0,b #0(B)k#0,b #0 (C)k#0 (D)k#0,b #0,b #0 (B)k#0,b #0 (C)k#0 (D)k#0,b #0#7、一次函数y=kx+6,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这个一次

48、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8、已知,如果y是x的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A.2 B.-2 C 2,-2 D.0#9、直线y=-2x+4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B,则三角形AOB的面积为( )#A. 4 B.8 C. 16 D. 6#10、下列图象中,不可能是一次函数y=ax-(a-2)的图象的是( ) #二、1、若一次函数y=5x+m的图象过点(-1,0)则m= 。#2、函数y=-x-1的图像不经过 象限。#3、函数y=-3x+4中y的值随x的减小而 。#4、某函数y=kx的图象过点(3,-2)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 。#5、一元

49、一次方程0.5x+1=0的解是一次函数y=0.5x+1的图象与 的横坐标。#三、1、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经过点(2,-8),写出这个函数的表达式.#2、已知y-2与x成正比例,当x=3时,y=1,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10分)#3、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 y=2x+1,y=3x的图像#3、某种拖拉机的油箱可储油40L,加满油并开始工作后,油箱中的余油量y(L)与工作时间x(h)之间为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2)一箱油可供拖位机工作几小时?# 第三张#一、1已知油箱中有油25升,每小时耗油5升,则剩油量P(升)与耗油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AP=

50、25+5tBP=255t#CP=DP=5t25#2函数y=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Ax3Bx3 Cx0且x3 Dx0#3函数y=3x+1的图象一定通过()#A(3,5) B(2,3) C(2,7) D(4,10)#4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原点的有()#y=2x2y=5x24xy=x2y=#A1个B2个C3个D4个#5某市自来水公司年度利润表如图,观察该图表可知,下列四个说法中错误的是()# #A1996年的利润比1995年的利润增长217333万元#B1997年的利润比1996年的利润增长567903万元#C1998年的利润比1997年的利润增长31551万元#D1999年的利润比1998年的

51、利润增长770677万元#6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Ay=2x21 By= Cy= Dy=3x+2x21#7已知函数y=(m2+2m)x+(2m3)是x的一次函数,则常数m的值为()#A2B1C2或1D2或1#8如图所示的图象是直线ax+by+c=0的图象,则下列条件中正确的为()#Aa=b,c=0 Ba=b,c=0 Ca=b,c=1 Da=b,c=1#9若函数y=2x+3与y=3x2b的图象交x轴于同一点,则b的值为()#A3BC9D#10函数y=2x+1与y=x+6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A(1,1)B(2,5)C(1,6)D(2,5)#二、11已知函数y=3x6,当x=0时,y=_

52、;#当y=0时,x=_#12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13长沙向北京打长途电话,设通话时间x(分),需付电话费y(元),通话3分以内话费为36元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y随x的变化的图象,找出通话5分钟需付电话费_元# #14已知直线经过原点和P(3,2),那么它的解析式为_#15已知一次函数y=(k1)x+5随着x的增大,y的值也随着增大,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16一次函数y=15x经过点(0,_)与点(_,0),y随x的增大而_#17一次函数y=(m24)x+(1m)和y=(m1)x+m23的图象与y轴分别交于点P和点Q,若点P与点Q关于x轴对称,则m=_#18假定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

53、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可以知道:#这是一次_米赛跑;#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_;#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为_米/秒#三、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56分)#19北京到天津的低速公路约240千米,骑自行车以每小时20千米匀速从北京出发,t小时后离天津S千米#(1)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3)回答:#8小时后距天津多远?#出发后几小时,到两地距离相等?#20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一点P,它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是#(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点P1(10,12)、P2(3,36)在这个函数图象上吗?#为什么?#21作出函数y=x4的图象,并

54、回答下面的问题:#(1)求它的图象与x轴、y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2)求原点到此图象的距离#22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和点B#(1)写出点A和点B的坐标并求出k、b的值;#(2)求出当x=时的函数值#23一次函数y=(2a+4)x(3b),当a、b为何值时#(1)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图象与y轴交在x轴上方;#(3)图象过原点#24判断三点A(1,3)、B(2,0)、C(2,4)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什么?#25为发展电信事业,方便用户,电信公司对移动电话采用不同的收费方式,所使用的便民卡和如意卡在#市范围内每月(30天)的通话时间x(分钟)与通话费y(元)的关系如图所

55、示:#分别求出通话费y1、y2与通话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6为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城市制定了以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用水未超过7立方米时,每立方米收费10元并加收02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超过7立方米的部分每立方米收费15元并加收04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设某户每月用水量为x(立方米),应交水费为y(元)#(1)分别写出未超过7立方米和多于7立方米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某单位共有50户,某月共交水费5416元,且每户的用水量均未超过10立方米,求这个月用水未超过7立方米的用户最多可能有多少户?#6#;i:4;s:4620:人教版2014-2015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

56、试卷#班级:# 姓名:# 成绩:#一、填空题。#(36分)#1、78厘米+22厘米=( )厘米=( )米 ( )小时=60分#2、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这个式子读作( )。#3、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 3 27 ( )5#7 #4、在算式2#8=16中,2和8是(),积是( )。#5、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小明身高132( ) 小花身高1( )32( )#6、一个 要9元, 买7个要( )元。#列式是( ),口诀是( )#7、一把三角板上有( )个直角。#长方形有( )个直角。#8、在里填上 “、=”或“、#”#9+5664 3673-37 9#765

57、1小时65分钟#204=16 4 9=36 0 9=9 0 9=0#10、#小刀长( )厘米 蜡笔长( )厘米#2#4#6#11、用 、 、 这三张卡片能组成( )个两位数。#12、77777=( )#( );# 4#44 =( )#( );#13、把口诀补充完整,并写出乘法算式。#( )二十四 ( )二十四 #14. ( :# )也可以表示成( )。#过20分钟是( )。#.#二、选择题(3分)#1、小明有50元钱,买故事书花了28元,他还剩( )元。# A、22 B、30 C、20#2、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 A、5#4 B、5#3+4 C、4#5-1#3、3个好朋友见

58、面互相握手一次,共要握手( )次。# A、3次 B、4次 C、6次#三、判断(4分)#1、9个4相加的和是13。# ( ) #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 )#3、1米和100厘米一样长。# ( ) # 4、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是不一样大的。# (# )#四、我会连(6分)#1、# 小红 小明# 小芳#下面图形是谁看到的,请你连一连。# # 小红 小明 小芳#2.小华吃完饭前做作业,后去看电影, 他9点50吃饭。# 做作业 看电影 吃饭# # 9:#50 10:#20 8:#30#五、计算(22分)#1、口算(6分)#64-18= 36+24= 5+35= # 0#7 6#7=

59、 3#9= #6#7+24= 8#(71 - 66)= 30-(19+6)=#2、用竖式计算。#(12分)#80-57= 69+16= 73-38= # # 36+46-58= 80-32-37= 62-34+57=#3、列式计算(6分)#(1)9与3的积再减去18是多少?# #(2)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7,积是多少?# (3)比67多29的数是多少?#六、作图题(5分)#1、画一条比12厘米少8厘米的线段。#2、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并标上各部分的名称。# 3.画图,表示下列乘法算式的含义。# 3#5 #六、解决问题。#(24分)#1、新华字典一本37元,汉语词典一本比它少要9元,他们一

60、共要多少元?#(4分)#2、6个人植树,小花、小华、小明、小松、小张每人植了9棵,小牛植了10棵、一共植了多少棵树?#(4分)#3、有8名男学生,9名女学生。#女学生每名有5本书。# (1)一共有多少名学生?#(3分)#(2)女学生一共有多少本书?#(3分)#4、公园里面的花有一朵4瓣,一朵7瓣,一朵24瓣的。# (1)买8朵7瓣的,一共有多少瓣花?#(3分)#(2)买4朵4瓣和一朵24瓣的,有多少瓣花?#(4分)#(3)4朵7瓣的和一朵24瓣的比较,那种多?#(4分)#(4)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4分)#;i:5;s:153: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大雁塔小学金地分校二年级数学

61、组#用数一数及画数线图的方法求经过时间。#;i:6;s:5796:# 2016-2017学年秋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黄格小学-曾琴# 这学期我担任了二年级(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51人。#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明显增强, 学生懂得怎样自主学习了,上课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使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差,作业完不成,学习习惯差造成了成绩较差的现象。#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今后的教学工作,下面我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困惑两个方面对本

62、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知识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安排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教学中的疑难点变得具体形象化。#在测量长度中,学生通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再到用同一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的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角的初步认识中,学生通过做活动角,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和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在乘法口诀表的整理中,学生通过用自己制作的乘法口诀卡片对乘法口诀表进行了整理,自我建构了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学

63、生在实践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了新知,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数学。#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多数都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中,我把教材和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用一个人有5个手指、青蛙的腿数、一星期的天数、螃蟹的腿数等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既经历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又使学生明白了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统计中,让学生统计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减少

64、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枯燥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还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是学生学习了混合运算之后,先后顺序搞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认真读题,抓住关键字眼,找出已知条件,认真分析,每道题至少读两遍,达到题意弄明白方可解答。# 在实际中,我常常遗憾的发现,好多学生错题的原因是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让他自己再读一读,他就会很快的

65、把这道题做对,就其原因学生和家长的看法相同,认为是粗心造成的。#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解题是一个过程,是学生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读题、审题就是在获取信息,然后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处理信息的过程。#针对这一情况,我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认真读题、认真分析题目的能力。#要求学生静下心来读通题目,划出关键字词,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明白所解答的问题之后再动笔进行解答。#我还经常就针对某一应用题,交给学生如何分析题目的方法。#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对题目分析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

66、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在每节课上,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一定要留足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要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自由学习,那该多好!#当然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利用好自由时间,取得良好效果,这也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在于长期的训练,让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在教学中,新课后的练习如何设计才能提高课堂

67、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进一步探讨、研究。# 由于本人对于低年级的教学经验尚浅,我的数学教学有很多不可避免的缺憾和疏漏之处,比如孩子们喜欢犯的一个通病-粗心,有时我还不能熟练驾驭数学教学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i:7;s:10054:#比的化简教学设计#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材分析#比的化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68、。#二、设计理念 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三、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2、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4、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69、。#五、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理解“化简比”。#六、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尝试法#2、学习方法:#。#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3、教学准备:#情境图片、小黑板#七、媒体说明课件#八、教学时间两课时#九、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老师:#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今天讲台上多了两个杯子,这是老师课前分别调制好的两杯蜂蜜水。#你现在能判断出哪杯蜂蜜水更甜吗?# #你们需要老师提供什么信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数据信息:# 蜂蜜 水 #(1)号杯:#2小杯 18小杯#(2)号杯:#30毫升 270毫升#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联系最近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想到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板书:# (1

70、)号杯 2:#18#蜂蜜与水的比# (2)号杯 30:#270#(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具体含量,是不容易判断的。#而后又引导学生联系最近所学,想到用“比”来表示每个杯子中蜂蜜与水的关系。#借此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二)探索新知#1、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再次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你现在能判断出来了吗?#你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想想办法,先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你的想法与依据。#随学生回答板书。#2:#18=2#18=2/18=1/9#30:#2

71、70=30#270=30/270=1/9#比的比值都是九分之一,也就是说,两个杯子中的蜂蜜与水的比其实都是是1:#9。#(式子后板书:#1:#9)#2:#18=2#18=2/18=1/9=1:#9#30:#270=30#270=30/270=1/9=1:#9#说一说,这个同学是怎样判断出来哪杯蜂蜜水更甜的?#小结:#看!#虽然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但两杯中蜂蜜与水的比实际上都是1:#9,比较的结果是一样甜。#2、理解化简比,揭示课题。#观察、比较:#原来的比与后来得出的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根据学生发言,师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你能列举几个“最简整数比”吗?#通过例子认识到,就像分数约分一样再

72、不能约分了,比的前项、后项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整数比就是最简整数比。#指化简过程,揭示课题:#比的化简#你是怎么理解化简比的?#(随学生回答在化简比的过程上板书“化简”)#刚才化简比时,用到了以前学的什么知识?#小结:#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约分,比也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或商不变的性质化简。#3、化简比的方法。#1)独立尝试:#同桌两人分别选一道。#(找两人板书)。#出示小黑板:#化简比:#24:#42 120:#60#交流:#说说你的思路。#(方法、根据)#2)小组活动:#出示小黑板:#化简比:#0.7:#0.8 2/5:#1/4#这两组比与前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小组讨论:#如何把这

73、两组比化简?#并试一试。#3)全班展示、交流:#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的智慧。#(充分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4)归纳:#怎样化简比?#(必要时,小组先讨论一下再在全班交流。#)#老师小结:#看来,化简比的方法不唯一,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化简比的方法可以统一,就像求比值一样,只不过最后写成比的形式罢了,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仅一步之遥。#4、看书质疑。#(三)巩固、提高#1、化简比:#(带的为选做)#(要求:#学习有些吃力的可只化简前三组比,程度一般的学生至少化简四组比,程度好的学生要求全做。#)#21:#24 0.3:#1.5 4/5:#5/7 1:#4/5 0.

74、12:#6 0.4:#1/4#2、课本第53页第2题。#(写出各杯中糖与水的质量比。#并判断:#这几杯糖水中有一样甜的吗?#)#(四)总结#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所学的比,你能解决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小结:#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化简比来解决,因此学习化简比十分重要,也很必要.#(五)作业:#课本第52页试一试.#十、板书设计:#板书:#比的化简# 化简# 比 最简单的整数比#(1)号杯 2:#18=2#18=2/18=1/9= 1:#9#(2)号杯 30:#270=30#270=30/270=1/9= 1:#9#蜂蜜与水的比 一样甜#十一、课后评议:#本节本节课上得比较成功。#

75、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老师引导逐渐深入,教学组织严密,语言表达准确而富有激情,每一个环节导入时的导语设计巧妙,能够用生活中的例子创设情景,让学生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化简比的方法,从而导出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老师讲解细致,安排练习合理,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发言踊跃,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十二、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首先通过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哪杯水更甜。#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先让学生复习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会联系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

76、关系进行化简。#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我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老教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易接受。# 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新教材非常人性化,生活化,灵活性强,新教材的编排自有它的道理。#所以如何使用好教材,使之发挥其特长和优势,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 2、教材中虽没有提及分数比的形式,但是在一个化简比的例题中出现了分数比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渗透分数比的知识,并注意强调分数比在读法上的不同。# 3、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

77、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4、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我以为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让学生明白:#当比的前项和后项为负质数时,这个比老式是最简整数比。# 5、在教学中发现当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位不一样时,学生使用商不变性质就比较容易出错。#如:#0.70.08# 基础稍差的学生会这样化简:# 0.70.08# 0.7#0.08# (0.7#10)#(0.08#100)(设同时乘上相同的数)# 7#8# 78# 在这方面老师要多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并多举这方面的例子让学生加以巩固。# 6、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如比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互通的,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学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还是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和提升的。#6#;i:8;s:3:#;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