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3 ,大小:97.55KB ,
资源ID:58679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867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泸州市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泸州市某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docx

1、目录1. 前言41.1. 项目建设目标任务41.2. 项目建设工期51.3. 项目建设依据52. 工程概况73. 项目区概况83.1. 自然条件83.1.1. 水文与气象83.1.2. 地形地貌93.1.3. 土壤93.1.4. 工程与水文地质103.2. 社会经济条件103.3. 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113.3.1. 交通设施现状113.3.2. 水利设施现状113.3.3. 电力设施现状123.4. 土地利用现状123.5.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144. 项目区规划方案154.1. 规划标准154.1.1. 新增耕地率标准154.1.2. 灌溉设计标准154.1.3. 建筑物设计标准154.1.

2、4. 田间道路设计标准154.2. 项目工程总体布局154.2.1. 土地平整工程164.2.2. 农田水利工程164.2.3. 田间道路工程164.2.4. 其他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5. 工程设计175.1. 土地平整工程175.1.1. 水田整理175.1.2. 旱地整理175.1.3. 未利用开发185.2. 农田水利工程195.2.1. 维修山平塘195.2.2. 新建蓄水池215.2.3. 新建提灌站245.2.4. 维修提灌站错误!未定义书签。5.2.5. 新建渠道275.2.6. 维修渠道错误!未定义书签。5.2.7. 新建出水池295.2.8. 新建沉砂池305.2.9. 新

3、建输水管305.2.10. 新建囤水田305.2.11. 新建涵洞315.3. 田间道路工程325.3.1. 田间道路布置325.3.2. 维修田间道325.3.3. 新建田间道345.3.4. 维修生产路355.3.5. 新建生产路365.4. 其他工程365.5. 项目工程设计计算376. 施工组织设计396.1. 施工条件396.1.1. 自然条件396.1.2. 交通条件406.1.3. 劳动力情况406.1.4. 建筑材料406.2. 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416.2.1. 主要施工方法416.2.2. 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456.3. 施工组织476.4. 施工管理476.5. 施工

4、场地布置496.5.1. 区内交通496.5.2. 施工临时设施496.5.3. 施工用水、电506.6. 质量保证和工期保证措施506.6.1. 质量保证措施506.6.2. 工期保证措施536.7. 季节性施工措施546.7.1. 高温施工措施546.7.2. 雨季施工措施546.8.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556.9. 施工过程及完工移交前的工程保护措施566.10. 工程保修措施576.11. 总体施工部署及总体施工进度计划576.11.1. 施工进度计划576.11.2.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596.11.3. 总体施工部署597. 附表:工程量清单651. 前言土地是人类不可缺少的

5、生存基础和农业生产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 是人类创造财富的基本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国家制定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具体目标。土地整理是深入贯彻新土地管理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对于缓解人地矛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1. 项目建设目标任务项目区幅员面积 1200.

6、02hm2,建设规模 1006.61hm2,新增耕地面积130.45hm2,预算总投资 1491.57 万元。1. 土地平整工程水田参与归并田坎面积 436.43hm2,旱地参与坡改梯 156.12hm2,未利用地 4.19hm2,田坎 253.95hm2,通过水田归并田坎和旱地坡改梯工程, 并对未利用地进行坡改梯工程措施,开发为旱地耕作。竣工后,区内灌 溉水田面积增加为 530.96hm2,旱地面积增加为 186.84hm2。2. 农田水利工程新建提灌站 1 座;维修提灌站 1 座;新建蓄水池 90 口;新建渠道:0.40.6m 渠道 1197.56m,0.60.6m 渠道 1470.81m

7、,0.60.8m 渠道576.03m;维修渠道:0.40.4m 渠道 279.61m,0.60.6m 渠道1554.26m;新建输水管 765.94m;维修山平塘 37 口;新建涵洞 14 处; 新建出水池 1 口;新建沉砂池 7 口;新建囤水田 15.09hm2。3. 田间道路工程维修田间道 12916.15m;新建田间道 10472.06m;维修生产路5226.15m;新建生产路 6579.25m。4. 其他工程栽种行道树(水杉)10472 株。1.2. 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为:2008 年 3 月2009 年 2 月。1.3. 项目建设依据(1) xx 省 xx 市 xx 区通滩镇土

8、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4)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6)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7)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10)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11)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1995);(12) 渠道防渗

9、工程技术规范(L181991);(13)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部颁 SL207.98);(14)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 50771997)。(15) 项目区 1:2000 数字地形图;(16) 相关行业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2. 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xx 省 xx 市 xx 区通滩镇土地整理项目2) 项目地点:项目区位于 xx 区东南部的水岭乡,距城区 19 公里,幅员面积 69 平方公里。项目区内水资源丰富,乡镇公路贯穿项目区,交通条件较好。3) 项目范围:包括大南、青春、肖祠、常乐寺 4 个村,42 个组。项目区四至:东至本乡马双村和石踏边村,南与纳溪区相邻,西至本乡石佛寺村、 曹

10、河村、肖咀村,北与本乡火炬村、红卫村相接。所在图幅号为:H-48-116-(33)、H-48-116-(34)、H-48-116-(41)、H-48-116-(42)。4) 项目规模:项目总规模为 1253.53hm2,其中建设规模为 869.34hm2。5) 项目类型及性质:xx 市重点投资土地整理项目。3. 项目区概况3.1. 自然条件3.1.1. 水文与气象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盆地南部长江河谷区,海拔 400 米以下区域具有准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境内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比同纬 度地区偏多,光、热、雨同步集中,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光照 一般,秋季多绵雨,四季分明,夏

11、长冬短,雨热同季。春早,多春旱,早春 寒潮频繁;夏季温湿度高,常有伏旱发生,并常受暴雨、冰雹袭击;秋季多 绵雨;冬季霜雪少。气温:年平均气温17.9,月平均最高气温在7 月,为27.1,日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8 月,为40.3。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 月,为7.6,日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 月,为-1.9。年相差19.5,累年无霜期平均为341 天。降水:年平均降雨量 1149.7 毫米,最多年为 1455.8 毫米,最少年为1960 年,仅 778 毫米;全年各月降雨分配不均,最多是 7 月,为 185.5 毫米;9 月次之,为 190.1 毫米;5-9 月占全年总降雨量 47%,春季占全年总降雨量

12、21%,夏季占全年总降雨量 47%,秋季占全年总降雨量 24%,冬季仅占全年总降雨量 8%。日降雨量在 50.0 毫米以上之暴雨多出现在 4-10 月;100.0 毫米以上之大暴雨出现在 5-9 月。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 80%,最大相对湿度出现在 12 月,达到 87%,最小相对湿度出现在 4 月,为 77%。其余各月湿度悬殊不大。蒸发:累年年平均蒸发量 1093.6 毫米,最大月平均蒸发量出现在 7 月, 为 157.3 毫米。最小蒸发量是1 月,仅 28.3 毫米。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 1259.9 小时,最多 1563.5 小时,最少是 1991年仅 872.1 小时,最多月是 197

13、2 年 8 月,达 420.8 小时,最少月是 1996 年1 月,仅为 4.2 小时,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 86.5 千卡/ cm2。3.1.2. 地形地貌xx 区地处“重庆弧褶带”与“江安、纳溪、合江大向斜”的结合部, 东部即长江南岸辖区,地势南面高,北面低;西部即长、沱江之间辖区,地 势为中间高,南北低,以丘陵平坝为主,约占总面积的 79.35%。项目区位于长江流域和赤水河流域的分水岭上,北边大南村地西部高,东部低;倒流河的北支流与南边支流及先市河西岸支流的分水岭从东北至西南贯穿项目区青春、常乐寺和肖祠村,三个村的地势分别向东南和西北倾斜,其中常乐寺的南部地势相对较陡峻。项目区地形以中丘

14、为主,高程一般在350 米至 450 米之间,偶有大于 450 米的山丘。最高点为大南山顶峰,高程约 460 米;最低点是东南角先市河西岸小支流柏林湾处的小溪边,高程约为 350 米。最大相对高差 110 米。区内最小坡度 3。3.1.3. 土壤项目区土壤主要由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灰棕紫色砂页岩互层风化物发育 而成。主要土属有灰棕紫色水稻土和灰棕紫泥土。灰棕紫色水稻土面积大,分 布广,胶体品质好,先天肥力较高,适宜水稻和水旱作物生长; 灰棕紫泥土主要为沙溪庙组灰棕色、紫灰色砂页岩不等厚互层的风化物发育而成,含矿物元素 丰富, 胶体品质好,宜种宜肥性宽,面积大,分布广,利用率高,作物产量高。土壤理

15、化性质见下表:土壤理化性质表含量土类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酸碱全氮(%)(PPM)(PPM)(PPM)(PH)(%)灰棕紫色水稻土0.913.4854231028113324.67.90.0450.179灰棕紫泥土0.33.2828127037233164.480.0210.121工程与水文地质3.1.4.项目区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给,分布普遍,矿化度低,交替循环强烈,动态呈季节性变化。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和浅层岩裂隙水。区内多为粉细粒泥质土层区,泥岩半封闭式裂隙发育,现为相对隔水层。砂岩裂隙发育含水,由于泥岩多层隔水而含水不丰富,属地下水贫乏地区,仅够人蓄饮用。项目区地质主要为侏罗

16、系沙溪庙组岩层主要有灰棕紫色、紫红色页岩和紫灰色、黄灰、灰绿色中粒、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等岩层,呈不等厚互层分布。3.2. 社会经济条件根据xx 市 xx 区通滩镇 2006 年报区统计局报表,项目区包括大南、青春、肖祠、常乐寺 4 个村,42 个社,总人口 7194 人,其中劳动力 5137 人,粮食产量 4179.5 吨,2006 年农业总产值 2525.13 万元,人均纯收入 3866.5 元。项目区内物产丰富,主要出产粮食、油菜、蔬菜、生猪等,是区内瘦肉型猪的主要产区之一。2006 年项目区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788.27 公顷,耕地复种指数为 19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569.06

17、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 72.19%,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219.21 公顷,占 27.81%,粮食亩产 486.25 公斤,总产粮食 4179.5 吨,年出槽肥猪 9494 头。项目区工业不发达,第三产业有商品零售店和运输业,餐饮服务业。3.3. 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3.3.1. 交通设施现状项目区与区外的交通条件相对较好。xx 至自贡二级公路穿过项目区北部; 由通滩镇(宜定)至江安县石凤镇的三级公路横穿项目区的西南部;项目区 东北部“村村通道路工程” 正在新建由一条宽 6 米开福村桂坝(小地名)经通滩镇丰光村接泸自二级公路的混凝土路面;项目区东北部“村村通道路工 程” 正在新建由一条宽 6 米

18、开福村桂坝(小地名)经通滩镇丰光村接泸自二级公路的混凝土路面;项目区中部“村村通道路工程”正在新建一条宽 6 米由宜定横穿项目区内桐子山村接石寨的混凝土路面。项目区内田间道相对较少,总长度约为 13KM,路面宽度约 4 米,路基、路面均未处理,为土路。项目区生产路相对较少,且分布紊乱。路面宽 0.3-0.8m 不等,路基未处理、路面未硬化。很大程度上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3.3.2. 水利设施现状1) 项目区共有三个水库,泸江水库、桂花咀水库、丰收水库。泸江水库(小二型)。枢纽工程位于南井河上游、通滩镇大山村,系在南井河上筑坝形成的水库,库区一部分在大山村,一部分在宜宾市江安县境内,为 跨市水

19、库,属长江水系,集水面积 2.89 平方公里。坝型为均质土坝,坝高 16 米,正常水位库容 30 万立方米,死库容 22.5 万立方米,设计控灌通滩镇纪坝村、大山村及江安县迎安镇的农田 2000 亩。桂花咀水库(小二型),位于项目区桐子山村。坝型为均质土坝,坝高12 米,正常水位库容 15 万立方米,死库容 8 万立方米。丰收(石柱房)水库(小一型)。枢纽工程位于长滩河右支流中游、 通滩镇砖房和苏咀村,库区在通滩镇砖房、苏咀、开福、烂包冲和宋湾村,属沱 江水系,为小溪上筑坝形成的水库,集水面积 21.43 平方公里。坝型为浆砌石拱坝,坝高 14.1 米,正常水位库容 128 万立方米,水库集水

20、面积大,来水充沛,多年平均年来水量 1071.5 万立方米,水库复蓄潜力大。库尾有两小溪沟,主溪沟上建有两道石河堰,第一道已被库水淹没,水库水位下降后仍可蓄水,支流上建有一 道石河堰。设计控灌通滩镇砖房、开福、苏咀、丰光、宋湾、烂包冲 6 个村的农田,其中砖房、开福两个村属项目区。2) 山平塘项目区现有坑塘水面 19.22hm2,其中有 29 口山平塘存在不同程度病害, 且控制灌溉面积较大,规划进行维修。3) 石河堰项目区三岔河上有一道石河堰,堰坎出现局部垮塌,规划进行维修。3.3.3. 电力设施现状项目区砖房、开福两个村主要由 xx 供电局况场、通滩 10KV 输电线路供电,桐子山、大山两个

21、村主要由 xx 市供电局 35KV 输电线路况(场)石(寨) 线供电,区内有变压器 13 台 610KVA,其中砖房村 2 台 100 KVA,开福村 4 台180 KVA,桐子山村 3 台 150 KVA,,大山村 4 台 180 KVA,农网改造已全部完成,农户用电普及率 100%,能满足土地整理工程施工的需要。3.4. 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涉及通滩镇砖房、开福村、桐子山、大山 4 个村,根据基期年(1996)土地利用现状及变更调查资料,项目区边界所围面积为 1200.02 公顷,其中耕地 772.17 公顷(灌溉水田 468.38 公顷,旱地 303.79 公顷),园地 9.61公顷,林地

22、 29.65 公顷,其他农用地 233.63 公顷(农村道路 0.00 公顷,坑塘水面 19.22 公顷,农田水利用地 0.11 公顷,田坎 214.30 公顷),建设用地101.25 公顷,未利用地 7.95 公顷(未利用土地 1.43 公顷,其他土地 6.52 公顷)。项目建设规模包括灌溉水田、旱地、田坎、农田水利用地、坑塘水面、 农村道路、荒草地和其他未利用地共 1006.61 公顷。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详见表 3.4-1:表 3.4-1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公顷土地分类土地权属单位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砖房村开福村大山村桐子山村合计面积农用地耕地(11)小计157.18163.88214.94

23、236.17772.17灌溉水田(111)101.71111.87111.45143.35468.38旱地(114)55.4752.01103.4992.82303.79园地(12)小计0.290.225.363.749.61果园(121)0.290.225.363.749.61林地(13)小计3.394.2816.9622.4847.11有林地(131)0.60.131.591.924.24灌木林地(132)2.794.1515.3720.5642.87其他农用地(15)小计45.7147.8266.4173.69233.63农村道路(153)坑塘水面(154)3.294.894.017.0

24、319.22农田水利用地(156)0.110.11田坎(157)42.4242.9362.466.55214.3城镇及工矿用地城镇及工矿用地(20)小计20.8220.1629.1131.16101.25农村居民点(203)20.4520.1628.5930.6999.89独立工矿用地(204)0.370.520.471.36交通运输用地(26)小计1.661.871.014.54公路用地(262)1.661.871.014.54水利设施用地(27)小计14.152.986.6323.76水库水面(271)14.152.986.2123.34水工建筑用地(272)0.420.42未利用地未利用

25、土地(31)小计0.30.50.631.43荒草地(311)0.230.130.36裸岩石砾地(316)0.060.230.330.62其他未利用土地(317)0.240.040.170.45其他土地小计0.841.733.956.52河流水面(321)0.841.733.956.52合计242.38241.3343.51372.831200.023.5.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可知,项目区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田坎及项 目区内的可开发的未利用地,预计新增耕地面积为4. 项目区规划方案4.1. 规划标准4.1.1. 新增耕地率标准根据xx 省土地开发建设标准(川国土资发20071

26、 号),同时参照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以及相关政策规定,项目区总规模 1200.02 公顷,建设规模 869.34 公顷,新增耕地面积 125.25 公顷,新增耕地率为14.41%。4.1.2. 灌溉设计标准根据项目区,水热条件、作物种植面积、作物复种指数,考虑项目投资 及效益,确定项目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 80%。4.1.3. 建筑物设计标准根据xx 省土地开发建设标准(川国土资发20071 号),参照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该项目涉及建筑物等级确定为 V 级。4.1.4. 田间道路设计标准根据xx 省土地开发建设标准(川国土资发20071 号),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考虑投资规模等因素确定

27、项目区田间道路为等外级,分田间道和生产 路两级。4.2. 项目工程总体布局在对土地整理的同时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生产规划、水利规划、区镇道路规划和水 土保持规划,并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从土地利用方式,灌 溉系统、排水系统、道路系统等方面条件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采取工程措 施为主方法,对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构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布局。规划时考虑到资金投入及效益等因素后,应尽力满足村民 生产和生活要求,配置田间基础设施。4.2.1. 土地平整工程水田平整主要是对零散土地,田面高差小于 50cm 的进行田坎的归并; 旱地平整,主要是对区内的坡耕地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坡改梯处理,同时配

28、套 田间基础设施;荒草地及其他未利用地开发为旱地。4.2.2. 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布局,主要依托现有的灌溉排水设施,新建提灌站及配套 灌溉系统,按“长藤结瓜”式布置灌溉排水系统。对于项目区旱地面积较大 且水源缺乏的地方新建蓄水池解决其灌溉问题。具体布置详见项目规划图4.2.3. 田间道路工程道路布局遵循以下原则:道路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尤其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规划远景发展要求;尽量利用原有道路,以节省投资和节约土地;各级道路做好连接,统一协调规划,使各级道路形成系统网络。依照以上原则,本次规划的道路分为田间道、生产路两种。结合田、沟、渠的综合布局,田间道尽量与各集中居民点相连接,生产路与田间道、居民点相连,以方便当地农民生产。具体布置详见项目规划图。5. 工程设计5.1. 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主要对旱地、荒草地及裸岩石砾地进行坡改梯工程措施,而水 田的整理,只是通过田间道路、灌溉渠道等工程设施布置后,对田坎进行修 边处理,局部有出现垮塌现象的田坎进行维修处理,局部台地高差 0.5m 以内的田坎进行归并。5.1.1. 水田整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