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21.12KB ,
资源ID:59150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9150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暖通分项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暖通分项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Word下载.docx

1、问题描述是否关联 其他专业意见分歧项热源1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时应核算冬夏热平衡*建议设置补热和取热辅助设备,如锅炉及冷却塔建筑结构水暖 电气景观精装采暖管材选用合理*天棚辐射管管材选用的承压及壁厚合理,满足0.8Mpa承压,De20。*土壤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管材选用HDPE管材,长型双U头。空调冷热水管立管和室内水平管管材选用,管径DN50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管径DN50采用无缝钢管,焊接。2阀门选用合理阀门管径DN50采用截止阀,管径DN50的采用偏心蝶阀。不锈钢或铜质3管道及设备保温*空调冷热水管道均需保温。当水温60保温材料采用闭泡柔性橡塑绝热制品(GB8624难燃B级),管径DN50,厚

2、度为25mm,管径DN70-DN150,厚度为28mm,管径DN150,厚度为32mm;当水温60采用离心玻璃棉,管径DN50,厚度为50mm,管径DN70-DN150,厚度为60mm,管径DN200,厚度为70mm。*换热设备均需保温。当水温60保温材料采用闭泡柔性橡塑绝热制品(GB8624难燃B级),厚度为50mm;当水温60采用离心玻璃棉,厚度为69mm。*在设计天棚辐射管时,应采用节省用材的铺设方法,天棚辐射管宜采用平行式安装方式,平行铺设可避免材料的浪费、比较容易排布施工。(MG-JDJN-2014-012)*在设计阶段充分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及使用、维护需求进行施工图设计。确保消防湿式

3、喷头设置的与室外连通的位置,在冬季不会发生冻裂。(MG-JDJN-201502003)*按当代标准化图集-地面送风管图集施工,新风管进户的管材铺设不应从入户门的位置进入,应从管井侧墙内直接进入到房间里,在下方铺设对成品保护不易,应从上方铺设。(MG-JDJN-2014-015)4管道高点设排气,低点设泄水措施*管道的最高点设集气罐或DN20的手动排气阀, 最低点设DN25铜闸阀排水。根据计算设置管道补偿装置*空调通风管道出风口按照规范设计,严谨出现风管T字接口处开风口,影响末端风口的出风量。(MG-JDJN-2014-013)5采暖水系统立管采暖系统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式水系统,主立管设于公共管

4、井每栋楼设置楼表,按面积分摊,根据当地要求确定是否装分户表,按面积分摊定额收费。也可以用流量计代替热量表天棚辐射管分集水器设置于上层公共管井内,底层增设地板辐射采暖,分集水器设置于本层公共管井*水系统分区合理,不超过塑料管的承压值0.8Mpa机械式流量计、热量表宜接在水平管路上,以保证读数准确。如接在竖向管道应采用竖向型热表,水流方向由下至上立管长度达到50米以上时需要设置波形补偿器,补偿器位置设于立管中部,立管两端设计固定支架,补偿器两端设置滑动支架6天棚辐射管平面*热力入口阀门不应设置在地沟内,有地下室的应设置在地下室专用小室内,无地下室的楼座应在楼梯间下部设置小室,也可设置在管井内*首层

5、地板及下部为不采暖房间的二层户内地板设置地板采暖系统天棚辐射管须与墙留出300mm间距*天棚辐射管每回路长度尽量接近,以利于水力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盘管穿梁次数,穿梁处设置保护套管,公共区盘管及户内走廊管线密集处应设置保温套管。 盘管与墙和梁的间距为300mm*水流先经过居室,再到客厅和餐厅,尽量保证居室的温度。客厅和餐厅容易开窗,低温策略可减少用户开窗北侧的卧室/书房管间距200mm,南向的卧室/书房可采用250300mm的管间距,客厅/餐厅管间距推荐采用300mm具体以负荷计算为准)当管间距200时,回折型敷设;当管间距大于等于250mm时,可采用平行型敷设7屋顶平面*屋顶机房设通风措施,

6、并预留分体空调空洞及电源*屋面所有设备需考虑检修操作便利性(雨水渗漏、机电系统检修等)(MG-JDJN-2014-004)(MG-JDJN-201502004)*新风口与排风口的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在同侧同一高度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在同侧时排风口宜高于进风口6m。8机房*锅炉房、热交换站、冷(热)水机组等热源和冷源机房宜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布置,不宜靠近声环境要求较高的房间,机房至少离楼座下8m以上.结构尽量脱离楼座;当必须靠近时,机房内墙面及平顶均作吸声处理,并采用隔音门.*冷却塔安装位置应设置在避开住户附近区域的开敞区域,保障通风效果机房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m;机组与墙之间的净

7、距不应小于1.0m,与配电柜的距离不应小于1.5m;机组与机组或其他设备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m; 应留出不小于蒸发器、冷凝器或低温发生器长度的维修距离;机组与其上方管道、烟道或电缆桥架的净距不应小于1.0m*机房净高应能满足安装和检修时起吊设备需要。地下室机房门的开启、墙体或顶板安装洞预留尺寸,应考虑搬运最大设备部件的可能直燃机房、锅炉房、燃气表间设事故通风及平时通风系统*振动设备,例如循环水泵应设置弹簧减震器和减震板,冷水机组可用专用复合型减震器。机房管道采用减振吊架,落地支架。*水管道不宜设计在主机、水泵等设备正上方,非要在上方穿过,避免阀门在正上方安装,防止漏水腐蚀设备。电子除垢仪和

8、除砂器应设保温,防止结露,锈蚀设备。*冷却塔进出水管应安装泄水阀,风冷机组和冷却塔核实和控制噪音、送排风气流组织避免短路影响散热效果*启闭阀尽量设置电动调节阀,以便于调节控制送风温度,提高恒温恒湿运行品质。(MG-JDJN-201501002)*对于需要禁止业主进入,有危险功能区域建筑专业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同时设提醒标志。(MG-JZJG-201507003)*无负压机房管线需要设置保温,防结露(MG-JDJN-201504001)*噪声大的设备机房不宜设置在居住楼下方的地下室,应与建筑距离不小于10M,如没法避免应做降噪处理,进行经济比选,综合考量。(MG-JDJN-201503001)

9、*暖通专业需给建筑、给排水专业提资料告知为有水房间,大概水量,建筑专业需合理选择排水方式和位置,给排水专业复核计算排水孔孔径。(MG-JDJN-201503003)*新风机组送回风管道进出机房处设置阻抗消声器9管井、节点大样水/暖合用管井,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两专业立管尽量分开布置,避免检修时相互影响*立管按照高/低分区分开布置,将高区立管设置在管井内靠内的位置,既节省空间又能避免检修时各分区相互影响*立管间距要考虑保温材料厚度、阀门附件、法兰、补偿器和固定支架的影响,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按照保温外皮间距100mm来考虑*水、暖管井必须预留泄水专用排水地漏需要进行立管补偿的热水管尽量靠近剪力墙布

10、置,便于固定支架设置暖通天棚辐射系统的分集水器位置尽量靠近管井门设置或便于入户的墙体处设置*楼板内的天棚辐射管进入管井的路由要注意避让立管的位置,立管较多的管井一定要有相关的图纸来画明天棚辐射管的走向10室外管网采用无缝钢管时应焊接,不得使用螺纹或法兰连接管间净距200mm,与沟槽侧壁的净距100mm直埋热水管道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002, 并不宜大于0.02。应于高点设放风、低点设泄水装置地埋管水平管道均预先开挖沟槽,所有水平管道均从沟槽中敷设。水平施工完毕进行黄沙回填和垫层施工,回填土应细小、松散,不含包块, 回填过程应压实均匀。在地库底板下设置地埋管时,采用室外砖砌管沟和平台作为打井平

11、台及水平管道管沟,保护竖直埋管和水平管道*地埋管U形管下管前必须打压试验,要求试水压为1.5Mpa,1小时内压力降不能大于3%,带压下管,长期保压及管口封堵,下管前将管道压力降至0.5Mpa,防止井底双U头爆裂*地埋管敷设采用同程系统*地埋管按5-8口井作为一个井群分支,各分支应注明流量及吸热量和排热量。室外地埋管系统宜设计成多级分集水器,每个支路连接单孔(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取小值)。 井间距原则上不小于4.5m。*水源井应设置回扬管路。抽水井、回灌井应定时倒井运行。井室内供回水管应设置水表,便于观察抽回灌水量,并注明量程。室外直埋管道不应采用卡箍连接,应采用焊接,焊口进行防腐处理,井水供

12、水管道宜设保温,防止热量损失。深井泵控制箱应设置在机房内。室外埋地敷设水源井水供水管,空调冷热水管采用预制保温直埋管道,保温材料为32mm厚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保护壳材料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或玻璃钢外护层。*各专业管线由室外至公共区管井,需要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原则是:电气专业管线在水/暖专业之上,给排水与暖通专业管线按高低分区分开,检修时各专业互相之间不影响,各分区也不影响11自动控制热泵机组出入口、分集水器、板换机组的出入口、新风机组的出入口等必须有设计有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电动阀,如做自控系统),配电柜预留干接点,过滤器、热力入口前后必须设压力表设计说明中应注明仪表的量程,量程应于实际

13、使用工况吻合,如:最小工作压力不应低于压力表满量程的1/3;,工作压力在0.3mpa,压力表量程宜在0.8mpa地源热泵机房、锅炉房、换热机房宜设机房群控系统根据装设于供回水干管上的温度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计算用户的实际负荷自动控制热源机组、锅炉、水泵等的开启台数车库及设备用房内负担同一区域的送排风机应连锁控制启停。 送、排风机与其管路上的电动风阀连锁启停,开启顺序为:电动风阀、风机;停机顺序相反热源机房、锅炉房、燃气表间、燃气厨房等可能突然散发大量爆炸危险气体或有害气体的房间,设置事故通风及浓度探测装置,当危险气体或有害气体的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或危险下限的1/4时报警,自动启动事故通风系统,事故

14、通风系统在房间外的安全区设置开关。除自动连锁开关外,应分别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设置手动开关通风地下室设备用房、管井一定要同时核对建筑图;管井还要核对结构图,避免三者不一致检查设备用房位置及面积是否过大检查管井位置大小是否合理地上根据规范检查前室或合用前室是否需要加压送风,设计是否合理;管井位置大小是否合理严谨地下室通风口标高低于室外自然地面,严防砌体砌筑风道渗水,按集团防渗漏标准图集对应部位设计。(MG-JZJG-2014-016)排风井高度满足规范要求,同时需满足排风量,但尽量远离建筑或设置在影响小部位。(MG-JZJG-201502011)燃气立管燃气立管是否与给排水管道冲突燃气表燃气表的位置、热水器位置合理精装修房,燃气表及热水器位置,应得到装饰部认同。研发设计院总监:_ 项目副总经理(规划设计):_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