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38.79KB ,
资源ID:59435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9435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学考研统考答案与真题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学考研统考答案与真题解析.docx

1、教育学考研统考答案与真题解析2010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 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答案A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派别提出的教育学研究任务的理解与把握情况。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描述教育现象,提示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事物之间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2“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

2、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答案B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教育起源学说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关于教育起源,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需要;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主要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教育的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

3、),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A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D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答案 B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1995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4历史上有各种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下列学说

4、中,支持“外铄论”观点的是 A成熟论 B性善论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答案 D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各种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动因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源于内还是源于外,可以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分为内发论和外铄论。主张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以及成熟论者一般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内发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是由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学校的教育与行为训练等决定的,被称为外铄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5“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5、A教育准备生活说 B教育适应生活说 C教育超越生活说 D教育改造生活说答案 B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不同理论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育准备生活说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教育适应生活说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将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教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即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教育超越生活说认为教育应超越当前的现实社会,基于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或可能,致力于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改造生活说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变化。着眼于个人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的学习目的正是教育适应社会说的核心观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6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6、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放教育管理权,其中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 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 B中央、中心城市、市县 C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 D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县答案 C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内容的掌握程度。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部分,明确指出:“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

7、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要发挥潜力,接受委托,为其他部门和单位培养学生,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联合办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7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处于 A精英化阶段 B大众化阶段 C普及化阶段 D全民化阶段答案 B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有关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马丁特罗认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8主张课程评

8、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外观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答案 B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评价模式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目标评价模式是把课程的总目标转化为可测量的行为目标,然后根据既定的目标进行课程和教学评价的一种模式;目标游离评价是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评价类型,它要求脱离预定目标,重视课程与教学的所有结果,包括非预期结果,其评价重点由“课程计划想做什么”转变为“课程计划实际做了什么”;外观评价模式是一种比较全面的评价模式,它强调描述和判断两个主要的操作过程,不仅要看一个具体的课程

9、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而且要重点分析产生特定结果的各种条件和所运用的方法;CIPP评价模式是用四种评价方式(即背景输入过程结果)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命名的,它认为课程评价不应局限于评定目标的达成程度,而是一种过程,旨在描述、取得及提供有用资料,为判断各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以及课程改革服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9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的阶段,掌握规律与范畴的阶段,获得世界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A发现教学模式 B掌握学习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答案 C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国外主要教学模式基本内容的了解与掌握情况。发现教学模式是通过让学

10、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地重组和改造,使学生的智力获得发展;掌握学习模式强调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指导,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它包括教学准备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测验矫正再测验几个阶段;范例教学模式强调精选材料,教给学生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的知识,通过“个”的认识,达到“类”的认识,进而达到规律性的认识,最后通过自身体验提高对客观世界的自觉能动性;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个人为中心,教师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而非“教”学生学习。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10为

11、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及媒体的使用等所进行的系统规划称为 A教学策略 B教学模式 C教学目标 D教学设计答案 D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几个相关教学概念基本内涵之理解与掌握程度。教学策略通常指在特定教学情境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和师生互动的规范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教学目标是指在某一阶段(如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具体结果,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评价标准;教学设计是指对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以使教

12、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么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进行的计划、选择与安排。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11根据体谅模式,下述教例中对情境问题作出了成熟反应的学生是 教 师:如果你同别人说话时,一个你认识的人不停地插嘴并且试图改变话题,你怎么办? 学生甲:躲开他,然后继续我们的谈话。 学生乙:让他加入我们的谈话,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生丙:告诉老师,老师会批评他。 学生丁:也许是我们冷落了他,既然他想加入进来,就一起聊好了。 学生戊:也许我们的话题使他不安,既然他想改变话题,就别当着他的面说这个话题了。 A甲和乙 B

13、乙和丙 C丙和丁 D丁和戊答案 D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体谅模式核心观点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按照麦克费尔的观点,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对于道德发展来说,给机会表达隐藏于心中的敏感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使猜疑、谨小慎微、担心吊胆、敌意在课堂生活中逐渐销声匿迹,并引导学生关心人、体谅人。根据体谅模式,对上述教学情境问题作出了成熟反应的学生就是那些能够充分关注他人的感受,尽量不使他人受到冷落、感到不安的学生。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2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明确规定的学生

14、义务是 A团结同学,关心集体 B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C热爱祖国,履行公民职责 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答案 D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应履行的义务之具体内容的了解情况。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3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教师劳动具有专业性的是 教师工作是基于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劳动 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套独特的职业道德要求

15、教师劳动的成效具有滞后性 教师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A、 B、 C、 D、答案 A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师劳动专业性之基本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情况。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profession)。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老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另外,利伯曼从以下八个方面给出了专门职业的定义:(1)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2)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3)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4)从业者

16、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5)在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6)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7)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8)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4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 A重视道德教育 B重视文史教育 C轻视礼乐教育 D轻视科技教育答案 C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儒家、墨家不同教育主张的掌握程度。墨家和儒家都比较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史教育,而科学技术教育是墨家教育内容中最有特色的方面。但是,墨家反对儒家“糜财而贫民”、“伤生而害事”的重礼厚葬,主张“节葬”;同时认为儒家的乐

17、教,不仅糜费人力财力,而且消磨人的意志,于社会实利无补,主张“非乐”。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5汉代察举注重考察德行的科目是 A孝廉 B达于教化 C贤良方正 D茂材答案 A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汉代察举制度的熟悉程度。察举制度是汉代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令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察举孝廉、秀才,明确提出以儒家的经术和才、德观为标准来选拔官吏,不断完善汉初的察举制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16国子学始立于 A西晋 B东晋 C南朝 D北朝 答案 A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国子学的掌握程度。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以后国子学制度逐步得到发展,成

18、为与太学相区别、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7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所谓“道”具体是指 A礼乐 B礼法 C仁义 D天理答案 C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韩愈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其传世之作师说的掌握程度。韩愈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基本任务包括三方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二是授业,即传授知识;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18随着书院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 A大都授 B下帷讲学 C讲论讲会 D转相授受答案 C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书院的发展,尤其是书院教学方式的了

19、解和熟悉程度。书院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人才的培养和文化学术的发展都起过重大作用。“讲会”是书院讲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开讲会风气之先的是南宋的朱熹和陆必渊。到了明朝中叶之后,随着东林书院东林会约的制定,讲会之风大盛。书院通过“讲会”,把书院的讲学活动扩展为地区性的学术活动,促进了学术的交流,也推动了学术的发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19王守仁“致良知”这个命题创造性地综合自 A论语和孟子 B论语和中庸 C孟子和中庸 D孟子和大学答案 D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王守仁教育思想,尤其是对其“致良知”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明人伦”,即将道德教育和人格修

20、养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他认为,“良知”是一切是非观念的根源,是天理乃至社会一切道德的西湖。在他看来,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就是顺应良知、扩充良知的过程。大学倡导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孟子主张学习、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求放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明人伦”。可见,王守仁“致良知”这个命题创造性地综合自孟子和大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20在人性与教育作用关系的问题上,王夫之提出“性日生日成”和“习与性成”的观点,旨在强调 A人性如素丝 B人性无善无恶 C人性具有生成变化性D人性具有稳定性答案 C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王夫之关于人性与教育作用的掌握程度。王夫之认为,

21、人性“日生日成”、“习与性成”,即人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生长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继善成性,二是可以改变青少年时期因“失教”而形成的“恶习”。可见,在王夫之看来,人性具有生成变化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21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涵养道德 B开发“民智” C发展人的个性 D造就“完全人格”答案 D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其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

22、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认为,以上五育尽管各自的作用不同,但均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221913年,黄炎培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深刻反思“癸卯学制”颁行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问题,提出必须 A改革普通教育 B发展师范教育 C扩大高等教育 D推进社会教育答案 A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癸卯学制”以及黄炎培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1913年,黄炎培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对“癸卯学制”颁行以来中国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作出了剖析,指

23、出学生在学校中所受到的道德、知识、技能训练对走向社会后的他们毫无用处,主张改革普通教育,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23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主要举措是 A中学分设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 B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 C高中分设文科和理科 D中学分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答案 D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尤其是对国民政府于1932年整顿全国中学教育之主要举措的了解和掌握程度。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整顿全国教育,认为中学系统混杂、目标分歧,导致中学的普通教育无从发展,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难以

24、保证。为此,国民政府颁布师范学校法、职业学校法和中学法,废止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而高中不分文理科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24在中世纪,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并使之得以保存和传播的是 A拜占廷教育 B阿拉伯教育 C基督教教育 D世俗封建主教育答案 A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拜占廷教育发展状况及其特点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中世纪,在拜占廷的封建化过程中始终存在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中央世俗政权,还有从古代承继下来的比较繁荣的城市和发达的工商业。因而,拜占廷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盛行私人讲学;中等学校学习的基本内容是文法和古典作品;高等学校以“七艺”为

25、基础课程,重视法学教育,医学教育也较发达等。可见,拜占廷教育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并使之得以保存和传播。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25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奥古斯丁答案 B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个人的“灵魂转向”。在他看来,“学习即回忆”,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而已。另外,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积极倡导者,他反对强迫孩子学习,主张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讲故事、做游戏,还有唱歌

26、等活动。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2615世纪末,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形式主义化的标志是 A西塞罗主义 B昆体良主义 C新托马斯主义 D新柏拉图主义答案 A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实践的了解和熟悉程度。15世纪末,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认为,古典文化教育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促进人充分发展的手段;过分强调古典文化教育,过高评价西塞罗文体并将其作为作文的唯一正确的范例,主张单纯效仿西塞罗等。如此以来,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背离了人文主义文化修养的目标,而走向了形式主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27被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18世纪瑞士教育家

27、裴斯泰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原则的是 A量力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答案 B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尤其是二者对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关论述的掌握程度。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他把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并宣布直观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印象是知识的唯一真实基础,同时也是教学的唯一真实基础,因而他将直观性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28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将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分为三类,即 A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和

28、劳动的教育 B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 C社会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 D自然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个人的教育答案 B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他明确提出,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2920世纪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 A自然后果 B作业的作用 C感官教育

29、 D游戏的作用答案 C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方法的掌握程度。蒙台梭利极为强调感官教育,重视幼儿的感官(或称感觉)训练。其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为主。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感官,专门设计了各种有独创性的教具。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30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 A自由与合作 B活动与主动 C注重学生个性差异 D儿童中心主义与“从做中学”答案 A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各种教育实验,尤其是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的熟悉程度。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按照帕克赫斯特的设想,道尔

30、顿制就是使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的速度和方法负起更大的责任。她主张,废除课堂教学、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据此提出了自由与合作的原则。所谓自由,是指在学习上,不要用课时表作硬性规定,不给学生压力,允许他们按自己的速度作出学习的安排。所谓合作,是指在学校中,学生应相互交往,互相帮助,共同自由生活。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3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英国工党政府将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合并组建成新型中学。这种中学是 A完全中学 B统一中学 C综合中学 D文实中学答案 C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20世纪以来英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了解程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英国工党政府将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合并组建成新型中学综合中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32“如果现在在大学里有医学系甚至有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那么这只是表明,直到现在人对他的身体和荷包的健康的珍惜还是甚于对他的精神健康的珍惜,他对后代的物质财富的关心,超 过对他们的优良教育的关心。”作此表述的教育家是A乌申斯基 B苏霍姆林斯基 C凯洛夫 D赞科夫答案 A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乌申斯基主张,为发展教育学,培养一批教育学者,最好的途径便是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