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426.13KB ,
资源ID:596287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9628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a:26:i:0;s:16290: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填空题荟萃#1、20平方米=( )平方分米 400公顷=( )平方千米#5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50分米=( )米#2公顷=( )平方米 4年=( )个月#2、今年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这个月有( )天。#地震发生在这天下午的2时28分,也就是( :# )。#3、一节课从8:#45开始到9:#20结束,经过了( )分钟。#4、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长8( ) 一房间地面的面积是14( )# 一头大象重约6( )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约300( ) #一张课桌的面约24( ) 小亮跑100米用15( ) #5、小明是2

2、月29日出生,他一般每( )年才能过一次生日。#6、用一根铁丝,折成一个,这个三角形每条边都是8厘米,如把这根铁丝折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7、一张长方形纸长12厘米,宽8厘米,用它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8、在一道有余数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398,余数最大可能是( )。#9、6分米米,如果写成小数是( )米。#2.40元是( )元( )角。#10、把5.02、2.05、0.52、2.50、5.20、0.25、这六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 )#( )#( )# ”或“ # ”:#

3、 #3.45#0.99 ( )3.45 1.88#1.01( )1.88 # 二、计算(51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 6#5= 0.2#0.4= 1.6#0.8= 4.2#2.1= 0.2#0.6= 4.6#0.46= 0.52#52= 7.1#0.1= #(2)竖式计算:#(18分)# 18#24= 43.68#26= 25.3#0.88= # 验算:# #0.1575#3.15= 0.612#1.8= 16.787#0.28 (保留一位小数) # # 4.用递等式计算:#(16分) #2.6#(2.139#9.3#6.2) 16.75(9.11.92)1.62 # #2.

4、6#1.9#2.6#1.9 4.264#(0.16#20.5)#四.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并找出规律。# # #99.99#1(# # #)#99.99#2(# # #)#99.99#3(# # #) #(2)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 #99.99#4(# # #)#99.99#5(# # #)#99.99#6(# # #) #(3)你能用发现的规律接着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试一试。# # #_# #_# #_#五.应用题:#(30分) # (1)一个筑路队7.5小时修路136.5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修路多少米?# # #(2)一个长方形

5、的长是9.3厘米,等于宽的1.5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路1.65千米,20天可以完成。#实际只用了15天,实际平均每天修路多少千米?# #(4)标准件厂今年6月份工业用电4.5万度,7月份用电量是6月份的2.6倍,两个月共用电多少万度?# #(5).4台磨粉机5小时磨面粉13吨。#照这样计算,4台磨粉机8.25小时能磨面粉多少吨?# # (6)榨油厂240千克油菜籽能榨油100.8千克,照这样计算,若榨油210千克需油菜籽多少千克?#(本题数据不便于计算,需要调整数据#五年级数学#第四、五单元练习题#班级#姓名#等级# #一、我会填。#1

6、.#一天早晨的温度是x度,中午比早晨高6度,中午的温度是(#)度。#2.比a的3倍少5的数是(#)。#3.(#)叫做方程,例如(#)。#4.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等式的两边加上相同的式子,(#)。#5.五(1)班有女生x人,男生比女生少8人,男生有(#)人,全班有(#)人。#6.一辆汽车t小时行了s千米,每小时行(#)千米,行100千米要#(#)小时#7.体操队有x名队员,篮球队的人数比体操队的2倍少5#人。#篮球队有(#)人。#8.方程6x=7.2的解是(#);#X#6=2.4的解是(#)。#

7、9.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第一个是b,第二个是(#)#,第三个是(#)。#10当x=(#)时,x#2.9的值为0;#当y=(#)时,2y+2的值为10。#11.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先找出(#),用(#)表示;#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列出(#);#解方程并(#)作答。#二、我会判断(对的在画“”,错的画“#”)。#1.x=9是方程。#(#)#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一回事。#(#)#3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48x+5=28,等式的两边都加上y,左右两边仍然相等。#(#)#5.#x=6是方程3x6=12的解。#(#)#6.#a#2a#(#)#三、我会选(把正确

8、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A.#7+5x#B.#7.2+8.3=15.5#C.#X+2=7#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解方程时可以不写解#B.#等式就是方程#C.#方程也是等式#D.#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过程#3.#a与它相邻的两个整数的和是(#)#A.#3a#B.#2a+1#C.#2a-1#D.#3a+2#4x与y的和的6倍,可用式子(#)表示。#A.#x+6y#B.#6x+y#C.#6(x+y)#5方程3x#121中未知数x的解是(#)。#A.#0.25#B.#4#C.#12#6、有一人盒子,里面装着4枚白棋和8枚黑棋,任意从盒子中摸出一个,#摸出(#

9、)的可能性较大。#A、白棋#B、蓝棋#C、黑棋#7、在一个箱子里摸糖,如果能摸到一块奶糖,那么这个盒子里一定有(#)#A、水果糖#B、巧克力糖#C、奶糖#8、今天星期五,明天(#)是星期六。#A、可能#B、不可能#C、一定#9、一个立方体,六个面分别写着16六个数,任意抛一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数朝上的可能性大#B、双数朝上的可能性大#C、单数和双数朝上的可能性一样大#四、我会算。#1.解方程。#x1335# #5x35# 18-x10#12#x8# #9(x3)29.7# #6.5x2.5x30# #2.脱式计算。#(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12.5#(0.7#0

10、.8)# #70.80.8#0.5#4.121.781.22#4.2#0.7#6#3.列式计算。#(1)#5.6与1.2的积比一个数少2.8。#求这个数。#(2)一个数的2倍加上这个数的5倍等于14.7,求这个数。#(3)一个数的5倍与2乘8的积的差是6,求这个数。#五年级数学第六、七单元练习题#班别:#_姓名:#_学号:#_成绩:#_#一、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6.2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600平方分米#=( )平方米#28000#平方米=( ) 公顷 2500千克=( )吨#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5米,高是3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

11、面积是3.6平方分米,它的底是0.9分米,高是( )分米。#4、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拼成的( )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 )倍。#5、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5厘米,高是2.4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dm,高是4dm,它的面积是( # ),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 ),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7、一堆圆木堆成梯形,最上面一层有3根,最下面一层有7根,一共堆了5层,这堆圆木一共有( )根。#8、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是12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9、右图中有( )个平行四边形;#有( )个梯形。

12、#10、一个直角梯形的下底是8cm,如果把上底增加3cm,它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二、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1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12、面积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形状也一定相同。# ( )#13、梯形的面积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乘以高。# ( )#14、下图是四个一样的正方形,画阴影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 )#三、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 )内。#(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1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cm、8cm和10cm,它的面积是( #)。#24cm2 #30

13、cm2 #40cm2#16、一个三角形的底不变,高扩大2倍,它的面积( #)。#不变 #扩大2倍 #扩大4倍#17、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底和高( # )。#相等 #不相等 #不一定相等#18、面积是15#cm2的三角形,它的底和高可能是( )。#5#cm和3#cm #15#cm和2#cm #15#cm和1#cm#19、右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7.2#1.8#3.6#20、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中( )总是相等。#上、下底的和#面积#高#四、应用题。#21、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边是9.6米,高是80分米,这块地的

14、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2、一块交通标志牌的面积是34dm2,如果它的底是8dm,高是多少?#23、一块三角形的玻璃,它的底是12.5分米,高是7.8分米。#每平方米玻璃的价钱是68元,买这块玻璃要用多少钱?#24、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田,底300米,高60米,共收小麦19.8吨。#这块麦田有多少公顷?#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25、用篱笆围成一个梯形养鸡场(如图所示),一边利用房屋的墙壁,篱笆的总长度是65米,求养鸡场的面积。#26、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如右图),中间有一条1米宽的小路,你知道种草的面积吗?#27、一个三角形(如下图),底长为6米,如果底延长2米,面积就增加4.8平方米。

15、#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8同学们在一条长100米的跑道一侧插彩旗,每隔2米插一面(两端要插)一共要插多少面旗?#29园林工人沿一段长210米的公路一侧植树,一共种了36棵(两端要种)每两探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30在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四周每隔3米放一个花盆,四个顶点都要放,每边放了8盆,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i:10;s:4520: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能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 )#A整数B有理数C无理数D实数#2在实数:#3.14159,1.010010001(每相隔1个就多1个0),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

16、4个#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C#=#D=#4已知点A(m,n)在第一象限,那么点B(n,m)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 )#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 )#A(3,6)B(1,3)C(1,6)D(6,6)#7的值为()#A 5 B C 1 D # (8题) (9题)#8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A1=3B2=3C4=5D2+4=180#9已知如图,ADCE,则A+B+C=( )#A180

17、#B270#C360#D540#10已知下列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互补的角就是平角;#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另一个为钝角;#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3个B2个C1个D0个#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12=_,=_#13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为的点表示的数是_#14已知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5,则点P的坐标是_#15点A(3,0)在_轴上,点B(2,3)在第_象限#16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

18、17如图,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那么添加的条件是_#(17题) (18题)(20)#18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0,0),“车”位于点(4,0),则“马”位于#19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2a2+b例如34=2#32+4=22,那么2=#20如图所示,直线CD、EF被直线AB所截,若AMC=BNF,则CMN+MNE=_#三、解答题(共60分)#21计算(每题5分)#(1)|2| (2)#(3)x2121=0;# (4)(x5)3+8=0#22(6分)读句画图:#如图,直线CD与直线AB相交于C,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过点P作PQCD,交AB于点Q;#

19、(2)过点P作PRCD,垂足为R#23(8分)已知:#如图,1=2求证:#3+4=180#证明:#1=2(已知)#ab(_)#3+5=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又4=5(_)#3+4=180#(等量代换)# (23题) (24题)#24(8分)如图,EFAD,1=2说明:#DGA+BAC=180#请将说明过程填写完成#解:#EFAD,(已知)#2=_(_)#又1=2,(_)#1=3,(_)#AB_,(_)#DGA+BAC=180#(_)#25(9分)已知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试求MN的值#26(9分)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上,其中C点坐标为

20、(1,2)#(1)写出点A、B的坐标:#A(_,_)、B(_,_)#(2)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_,_)、B(_,_)、C(_,_)#(3)求ABC的面积# 5 / 5#;i:11;s:8899: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王海琼# 2013年5月22日#一、指导思想#1、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

21、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3、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4、复习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

22、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6、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7、复习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二、复习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与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三、复习课时安排:#1、长方体和立方体2课时#2、分数加减法 1课时#3、分数意义和性质2课时#4、因数和倍数 1课时#5、图形的变换、统计、数学广角1课时#6、综合练习:#2课时#四、

23、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1、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以及整数、小数的互化。#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4、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把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加减法。#5、体积和表面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和计算。#6、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0#复习难

24、点:#1、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实际运用。#3、生活中的某些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及计算。#4、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加减法。#(尤其是减法的性质的运用)#5、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6、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五、复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5、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4、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5、探索轴对称图形及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画轴对称图形及旋转图形,认识众数及作用,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及根据统计图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目标:#1、通过对本册知识的系统归类、整理、综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2、加强对知识点的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

26、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复习,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审题和分析能力,能正确解答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4、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以及正确性。#六、复习措施:#1、对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在归纳中,要让学生有序、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而系统地思考各类问题,同时对该类型知识进行整合。#如:#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的知识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复习时可将这两个单元合并在一起进行复习。#注意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质数与互质数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2、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

27、理解困难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复习知识的覆盖面要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强。#如:#这样的练习题,始终有学生混淆不清#把一根3米长的木条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这根木条的( ) ,每段长 ( ) 米,是1米的( ) ,是3米的 ( ) 。#这样的练习题要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上以及分数的意义上去理解:#每段是这根木条的( ) ,是把3米长的木条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列式为1#7,所以应填1/7 ;#每段长 ( ) 米,是把3米长的木条平均分成7份,列式为3#7,所以应填3/7 ;#而从分数的意义上来理解3/7 米:#表示把 1米 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也可以表示把 3米

28、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1份,所以 3/7 米 既是 1米 的3/7 ,又是 3米 的1/7 。#3、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的体系,分层、分类,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要深钻本册教材,仔细领会编者意图,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知识现状,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4、加强作业设计,进行分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学习到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但绝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负担。#复习中的练习设计,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每天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尝试做智力冲浪式的题目,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如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29、时,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掌握简单的求棱长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对于优生,可适当增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拓展提高练习,如:#“切、拼”长方体与正方体后,求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解题的灵活性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七、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重视查漏补缺。#要根据所教班级的情况,确定班级的复习计划,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习和练习。#2、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复习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3、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可采用的一些形式:#学生自己出题目练习,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与

30、合作。#4、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建立一个优生与一个学困生结对的互帮小组,对学困生的作业尽量进行面批。#;i:12;s:7696:# 小学五年级数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单元检测 (一、二单元) 成绩:# #一、填空题。#(23分)#1、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2、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3、在20以内的质数有(# #)。#4、如果有两个质数的和等于21,这两个数可能是(# )和(# )#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差是(# )。

31、# 6、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5整除。# #7、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8、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9、1024至少减去(#)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就是5的倍数。#10、质数只有(# )个因数,它们分别是(# )和(# )。#11、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判断题。#(12分)#1、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2、因为1

32、.2#0.6=2,所以1.2是0.6倍数。# (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5、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 )#6、 5是因数,8是倍数 。# (# ) #三、选择题。#(10分)#1、在142#7中,2和7都是14的(# )。# A 、#质数#B、#因数# #C 、#质因数 #2、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 )。#A、6#B、12#C、24#3、.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4个一拿,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A、120个#B、9

33、0个#C、60个#4、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周长是( ) 。# A、质数 B、合数 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5、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以分为(# # )。#A、奇数和偶数# # B、质数和合数# #C、质数、合数、0和1#四、分一分。#(8分)#把17、22、29、7、37、87、93、96、41、58、61、14、57、19等数按要求填入相应的圈中。# 奇数#偶数# # 质数# 合数#五、看一看,填一填。#(20分)#1、从正面看是图(1)的立体图形有(# #);#从左面看是图(2)的立体图形有(# #);#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 #)。#(6分)

34、#2、如图(1)是从上面看一些小正方体所搭几何体的平面图,方格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你在图(2)的方格纸中分别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14分)# # #六、解决问题。#(27分)#1、幼儿园的大班有36个小朋友,中班有48个小朋友,小班有54个小朋友。#按班分组,三个班的各组人数一样多,问每组最多有多少个小朋友?#(7分)#2、一个小于30的自然数,既是8的倍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多少?#(6分)#3、有一包糖果,平均分给3个人,4个人,5个人都正好分完,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颗?#(6分)#4、 王老师到文具店买足球,足球的单价已看不清楚,他买了3个足球

35、,售货员说应付134元,王老师认为不对。#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8分)#小学五年级数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单元检测#(一、二单元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47) , ( 4)。#2、(3)。#3、(2,3,5,7,11,13,17,19)。#4、(2)和(19#)5、(0)。#6、(0,2,4,6,8)(0或5)。#7、(1),(0),(2),#(4),(2)。# 8、(10),(90)。#9、(1),(2)。#10、(两),(1),(它本身)。#11、(三),(1)。#二、判断题。#1、# 2、# 3、 4、#5、#6、#三、选择题。#1、B 2、B#3、C 4、B#5、

36、A#四、分一分。#奇数:#17,29,7,37,87,93,41,61,57,19.偶数:#22,96,58,14.#质数:#17,29,7,37,41,61,19.合数:#22,87,93,96,58,14,57.#五、看一看,填一填。#1、(AD) (A B C) (A)#2、#六、解决问题。#1、36的因数:#1,2,3,4,6,9,12,18,36.#48的因数:#1,2,3,4,6,8,12,16,24,48.#54的因数:#1,2,3,6,9,18,27,54.同时是36,48和54的因数最大的是6,答:#每组最多6人。#2、8的倍数:#8,16,24,32#12的倍数:#12,2

37、4,36#答:#同时是8和12的倍数的少于30的数是24。#3、3#4#5=60(颗)#答:#(略)#4、答:#因为王老师买了3个足球,所付的钱应该是3的倍数,134并不是3的倍数,所以王老师认为不对。#;i:13;s:1459:本文档由 和 共同收集整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教学分析#1、本单元教材内容#垂直与平行#例1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例2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例3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例1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

38、关系。#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名称。#2、重难点、关键#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关键:#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3、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4、课时划分#6课时#(1)垂直与平行 3课时左右#(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课时左右#;i:14;s:

39、11515:#整理和复习#-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的概念,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2、使学生能灵活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3、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说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重点:#1、复习整理这一单元的概念,使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网络。#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如何有序整理知识#教学过程:#一、 回忆梳理 构建网络#1、学生课前整理:#(针对本单元特点,让学生独

40、立构建知识结构图有困#难,教师要把整理的方法和内容定位好,提高课前整理的实效性)#(1) 复习整理本单元6个概念(因数、倍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及#概念之间的联系。#整理倍数和因数的特征以及找一个数倍数因数的方法。#整理复习2、3、5倍数的特征以及数的奇偶性。#(2) 思考自己对本单元及相关知识的不足,要提出困惑的问题。#(3)小组内交流,再次激活知识记忆,并组内解决能解决的困惑问题。#2、课堂交流,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1)师:#同学们,老师刚来的时候呀,大家都问了我的QQ号码,很多同学都加了老师为好友,有空会和老师聊聊天,尤其是和老师讨论数学问题,为了方便同学们一起参与讨论和交流

41、,老师建了个我们五(1)班的班级群,想知道这个群的号码吗?#不过老师要大家来猜一猜,谁猜对了,老师就让他当这个群的管理者。#好吗?#先给自己鼓鼓劲:#比一比,我最棒!#请大家看大屏幕(投影)。#这个群号是一个8位数:#第一位数字是2和3的积;#第二位数字8的因数的个数;#第三位数字是最小的质数;#第四位数字是9的最小倍数;#第五位数字既是7的倍数又是7的因数;#第六位数字是10以内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第七位数字是自然数的单位。#第八位数字是最小的奇数与最小的合数之和。#(2)课件依次出示每句话:#第一位数字是2和3的积;#问:#怎样得到6的?#答:#2#3=6。#(板书)#问:#你从这个等式可

42、以得到什么信息?#答:#2和3是6的因数,6是2和3的倍数。#(板书因数与倍数)#小结:#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板书)#第二位数字是8的因数的个数;#问:#你是怎样知道4个的。#答:#8的因数有1、2、4、8,共4个。#问:#你是怎样求8的因数的?#你发现8的因数个数能算得清吗?#最小是几?#最大是几?#(板书:#个数:#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练习:#求2、 1、9的因数,通过个数对比,引出自然数根据个数可以分成质数合数和1。#(板书:#质数、1、合数)#第三位数字是最小的质数;#(让学生复习100以内的质数表,可以要求背。#)#第四位数字是9的最小倍数;#问:#怎样求

43、9的倍数?#有多少个?#最小是几?#(板书:#个数:#无限的,最小事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练习:#写出2的倍数。#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这些2的倍数我们叫它什么?#0是不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数的倍数有明显特征的?#(得出:#偶数、奇数的概念和2、5、3的倍数的特征,并板书)#深化:#一个数要能同时是2和3的倍数要具备什么特征?#2和5?#3和5?#2、3、5?#问:#2是什么数:#9是什么数?#怎么2又叫偶数又叫质数?#引导学生弄明白因为分类的方法不同,所以名称不同,就象人,按性别分和按年龄分等等。#练习:#用09的数字卡片组数,说出是什么数,同桌练习

44、。#第五位数字既是7的倍数又是7的因数;#目的是练习一个数既是它本身的因数也是它本身的倍数。#第六位数字是10以内既是质数又是偶数;#让学生明白2是偶数中唯一的质数。#第七位数字是自然数的单位。#并让学生明白,1不但是自然数的单位,还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第八位数字是最小的奇数与最小的合数之和。#得到群号码:#64297215#谈话:#同学们太了不起了,从一个群号码里面就能把我们一个单元的内容给整理出来。#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复习的内容。#(3) 形成知识网络。#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因数#个数:#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质数 #按因数的个数分 合数# 1# 个数:#无限的,

45、最小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因数与倍数# 倍数 2、5、3的倍数的特征# 偶数# 奇数#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二、典型例题 沟通联系#(一)、复习因数和倍数:#1、填空#(1)在2、15、22、14、60、55、13、59、11、42、99、43、20、45、19、62、29、50 中,2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有:# ,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有因数2、3、5的数有:# #(2)6#4=24,6和4是24的( ),24是6的( ),也是4的( )。#(3)24的因数有()。#(4)一个最小的三位数,既

46、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又有因数5,这个数是 ( )。#(二)复习质数和合数#(1)1-20各数中,最大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2)填质数:#24=( )( )=( )( )=( )( )#(3)20以内,最小的质数与最大的合数的和是( ),积是( )。#(4)一个五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奇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个位是最小的质数,其他位上是0,这个数是( )。# #(三)复习奇数和偶数#(1)在15、18、29、35、39、41、47、58、70、87这些数中:#是偶数的有( );# 是奇数的有();#有因数3的是();# 5的倍数有( )。#(2)是42的因数,又是7的倍数

47、,这些数有( )、( )、( )、( )、#学生独立做后,集体订正。#三、知识应用 能力拓展#1、“对号入座”填一填。#(1)6#4=24,6和4是24的( ),24是6的( ),也是4的( )。#(2)24的因数有()。#(3)下面的数中,把质数划去,留下合数。#2 9 23 27 28 29 31 35 37 39 51#(4)一个数,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5)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和()#2、判断并说明理由。#(1)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 )#(2)2的倍数一定是合数。# ( )#(3)所有奇数都是质数。# ( )#(4)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48、。# ( )#(5)一个合数,肯定有3个或3个以上的因数。# ( )# 同桌交流。# 汇报理由。#(二)拓展练习#1、下面让我们猜个电话号码吧。# 第一位数字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二位数字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第三位数字是10以内3 的最大的倍数。# 你是怎么想的?# # 这是什么电话号码?# 教师简介火警电话的常识。# 你能设计这样的谜让同学们猜一猜吗?#学生设计后让同学猜一猜。#2、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 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多少个?#请你简单说明为什么。#3、用本节课的知识介下自已。#可以是年龄、家庭人口、电话,让别人猜一猜。#如:#我叫( ),是( )

49、年级( )班的学生,今年( )岁,我的岁数是一个( )数,我家有( )口人,人口数是一个( )数。#我家的电话号码从左到右依次是( )等等#三、小结质疑#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 #练习题答案#(一)、复习因数和倍数:#1、填空#(1) 2的倍数有:#2、22、14、60、42、20、62、50,#3的倍数有:#15、60、42、 ,#5的倍数有:#15、60、55、20、45、50#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有:#60、42 ,#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6020、50、 ,#是3

50、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5、60 ,#有因数2、3、5的数有:#60#(2)( 因数 ),( 倍数 ),( 倍数 )。#(3)(1、2、3、4、6、8、12、24)。#(4)( 105 )。#(二)复习质数和合数#(1)(2 ),( 4)。#(2)24=( 11 )( 13 )=( 7 )( 17 )=( 5 )( 19 )#(3)(6 ),积是( 8 )。#(4) ( 1042 )。# #(三)复习奇数和偶数#(1)#是偶数的有(18、58、70);# 是奇数的有(29、47);#有因数3的是(15、18、39、87);# 5的倍数有(15、35、70 )。#(2)(7 )、(14 )、(

51、21 )、( 42 )、#三、知识应用 能力拓展#(1)(因数)、( 倍数 )、( 倍数 )。#(2)(1、2、3、4、6、8、12、24)。#(3)下面的数中,把质数划去,留下合数。#2 9 23 27 28 2931 35 37 39 51#(4)(12)。#(5)(2)和(3)。#2、判断并说明理由。#(1)(# )#(2)(# )#(3)( # )#(4)( # )#(5)( )# #(二)拓展练习#1、119#2、30个?#。#3、略。#;i:15;s:1761:五年级数学上#姓名:# #一用竖式计算。#15.6#24= 0.138#15= 1.35#27= 0.416#32=#2.

52、688#0.56= 10.625#25= 0.375#0.025= 0.16#0.25=#126#45= 15#0.06= 10#0.004= 2.7#7.5=#25.6#0.032= 56.28#67= 105#75= 6.75#15=#22.4#4= 1.8#12= 6.7#0.3= 2.4#6.2= #0.56#0.04= 3.7#4.6= 0.29#0.07= 6.5#8.4=#1.8#23= 0.37#0.4= 1.06#25= 7#0.86=#0.6#0.86= 27#0.43= 4.8#0.25= 1.5#105=#二口算。#0. 8#25= 1.25#8= 0.25#4= 10

53、#0.5= 1000#0.8= 234#0.1=#456#0.001= 4#8= 6#12= 3#15= 30#0.9= 3.2#100=#三简便算法。#2.32#6.57.68#6.5 6.345#2.546.45#6.3456.345#64#0.125 1.25#64#0.125 25#0.32#12.5 6.8#0.5 #28.6#0.5 537.5#5 416.24#25 438.4#125 4.5#4#0.5#420#0.25 36#0.5 438.9#5 3.6#0.25 0.48#1.25 96000#125 #2.4#0.125 7.2#2.5 37#8#1.25 2.5#10

54、4#;i:16;s:1660: 阳光作业#班级 姓名 #一、填空(按要求做)#2、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下面的几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有( )。#从正面看到#的有( )。#从侧面看到#的有( )。#3如图:# #(1)从(# )面和(# )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2)从(# )面看到的形状是。#三、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从正面观察 ,所看到的图形是( )。# #2、下面( )立体图形从左面看,所看见的图形是 。# 】#3、从右面观察 所看到的图形是( )。#【 】#四、下面立体图形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的形状分别是什么?#画一画#左面#正面#上面#上面#左面#

55、正面#左面#正面#上面#拓展题:#这个图形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 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只有一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 有两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 只有3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4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5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2#;i:17;s:9024:#数学广角搭配1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97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1、2题。#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为便于学生理解,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排列的有序性有一个初

56、步的了解,并能依据一定规律来处理排列问题,做到不重不漏,为以后探索其他有关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排列的知识来解决,如数字组成数、照相时的位置安排等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时也可能运用到排列知识解决问题,但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排列”的数学思想只需感知,而不需教给他们“排列”的有关概念术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自主尝试学习解决问题,经历简单的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逐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目标:#1

57、、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构建知识坡度。#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课件出示:#数学广角)里面有座数学城堡,你们想进去玩一玩吗?#(课件出示:#城堡图)可是,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小朋友们你

58、们有信心解开吗?# #生:#有!#(课件出示)守门老人说:#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请学生齐读)#师:#你觉得可能是哪个数?#生:#12或21。#(板书)#师:#“有可能是1或2吗?#”#生:#不可能。#师:#“为什么?#”#生:#题中要求是两位数,1或2是一位数。#师:#那么12和21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回答:#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正好交换了位置。#师:#既然1或2是不可能的,那12和21你能确定哪个是密码吗?#生:#不能。#(课件出示)守门老人又说:#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中的较小数。#(请学生齐读)#生:#12!#点击“12”,课件演示锁打开。#(设计意图:#教材中直

59、接呈现了给出3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对于部分学生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先出示1和2两个数,利用开门密码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排列是有顺序的,也为后面三个数的排列提供了活动经验和思维方向。#)#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一)、尝试学习#第二道门出现。#(课件出示:#我这道门的密码也是两位数,但它是由1、2、3当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1) 这可有点难度了,你先猜猜可能是几?#(12、23、33等)#2) 大家这么回答问题你有什么感觉?#3) 这么回答很乱,容易遗漏和重复。#怎么把组成的两位数的情况不重不漏地全部找出来呢?#请你们小组合作,用数字卡片摆一摆。#(课件出示)要求:

60、#利用手中的三张数字卡片,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摆数,一人把数写在练习纸上,最后数出一共摆了几个两位数。#(二)、展示交流#汇报一下:#你们找到了几个数?#汇报交流结果并介绍方法:#一个组到前边来汇报,要求2个人一起来。#一个人摆卡片,一个人把#摆出的数在黑板上写出来。# #反馈:#1、(漏写的)#2、(多写的)#3、(比较凌乱的写法)#4、12、21、13、31、23、32 共6个#师:#你觉得她写得怎么样?#(生:#有规律)-两个数字交换一下。#5、12、13、21、23、31、32 共6个 (固定十位数)#师:#你觉得她写得怎么样?#(生:#有规律)-从小到大,1、2、3轮流放在十位上。#

61、6、21、31、12、32、13、23 共6个 (固定个位数)#师:#你觉得她写得怎么样?#(生:#有规律)-一小一大,1、2、3轮流放在个位上。#教师组织逐个分析:#这是哪位小朋友写的?#你们同桌两人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有顺序的写法可以请学生多说几遍:#“谁听懂了他们的想法?#你再来说一说?#实在说不清可以请学生上讲台摆一摆。#表扬回答精彩的学生。#)#师:#老师发现我们的小朋友真有办法,排数的时候能按一定的顺序来排,这样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了。#(全班同学交流,注意突破:#在组成两位数时有数字重复或者遗漏这一难点)#(三)、点拨提升#师:#看了这么多方法,你觉得哪种写法好一些,为什么?#

62、(有规律)假如用1、2、3、4来组成几个 #不同的两位数,你觉得采用哪种方法来写能写得又快又好?#(第5、6种)#师结:#这些办法很有规律,他们的好处:#很有顺序、不会重复,不会遗漏。#(板书:#有顺序 不重复 不遗漏)#师:#密码提示:#第二把密码锁的密码是把这六个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你们说是几呢?#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是23了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是从第5种方法里一看就看出来了。#点击“23”,媒体演示锁打开。#(设计意图:#教师点拨提升,让学生进一步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知识,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为承上启下,又让学生找出密码数:#23,再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63、。#)#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门打开了,里面有什么呢?#(课件出示任务)#1、任务一:#涂颜色。#(教材第97页“做一做”)#(1)全班学生独立思考完成。#(2)指名学生(有代表性的)到前面展示。#(3)先独自思考,再全班交流。#(4)交流评价,理解方法。#2、任务二:#帮照相。#(练习二十四第1题)#谈话:#数学城堡为了奖励你们刚才破解两道门,想给你们照个合影,你们乐意吗?#3、任务三:#送图书。#(练习二十四第2题)#谈话:#数学城堡为了丰富你们的学习知识,又送你们一些图书,请看有哪些图书呢?#4、作业布置。#(1)书面作业:#用“读、好、书”三个字一共有几种

64、读法?#(要求:#不遗漏,不重复)#(2)课外作业:#0、2和3可以组成哪几个两位数?#(设计意图:#以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通过不同内容的活动练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特别是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完成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没有十位上是0的两位数,这需要灵活地学以致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今天你们在数学广角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你们能到做吗?#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五、板书

65、设计 #数学广角 搭配(一)#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 1 2 1 2 2 1 #2 1 1 3 3 1 #1 3 2 1 1 2 # 3 1 2 3 3 2 #3 2 3 1 1 3 #2 3 3 2 2 3 # 交换位置 固定十位 固定个位#不重复、不遗漏#4#;i:18;s:16705:人教版六年级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汇总#第一部分:# 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

66、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7,什么叫等式 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

67、么叫方程式 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 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

68、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

69、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

70、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27,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28,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9,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30,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

71、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1,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3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3,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34,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 叫做最大公约数。#) #35,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6,最小公倍数:#几个数

72、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7,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38,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最大公约数) #39,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0,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4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 #42,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43,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

73、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44,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45,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6,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47,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48,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49,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

74、循环小数。#如3。#141414#50,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3。#141592654#51,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141592654#52,什么叫代数#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53,什么叫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ab+c#第二部分:#定义定理#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

75、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8、方程式:#含有未知

76、数的等式叫方程式。#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的算式并计算。#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4、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

77、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15、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第三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 每份数#份数总数 # 总数#每份数份数 #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

78、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

79、=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 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 面积=底#高#2 s=ah#2 #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80、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 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 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r或d) #(2)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 体积=底面积#高 #(4) 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

81、:#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 和差问题的公式:# # (和差)#2大数 # (和差)#2小数 #13、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14、 差倍问题:# #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 利润

82、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第四部分:#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

83、米=1毫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第 10 页#;i:19;s:6667: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时间:#80分钟)#一 填空 20%#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增加

84、(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2. 在1、2、3、4、21、19、53、87这八个数中,( )是质数,( )是合数,(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3. A=2#2#2#3 B=2#2#3#3#5,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4.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一辆小汽车的油箱容积大约是30( )。# 学校操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00( )。#一瓶墨水的体积大约是80( )。#5.一根长1.5米的长方体钢材,沿横截面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0.8平方分米,这段长方体钢材的体积是()立方分米。#6.一间会议室是52分米,宽是36分米,现在要铺上正方

85、形瓷砖,正方形瓷砖的边长最大是( )分米,一共需这样的瓷砖( )块。#7.把,这三个数从大到小排列是( )。#8.把3千克盐平均分成5包,每包重( ),每包占全部的( )。#9.王师傅制作一批零件,共19个,其中有一个稍重的不合格,不小心混入后,用天平至少称( )次,可以找出这个不合格的零件。#10.一种微波炉,产品说明书上标明:#炉腔内部尺寸400#225#300(单位:#mm)。#这个微波炉的容积是( )。#二选择题 10%#1.a3表示( )。#A、a#3 B、a#a#a C、3a#2.如果分子加上2a,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是( )#A、2ab B、2ab C、3b#3. 有一个

86、半圆,半径是r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A、 (2)r B、(1)r C、r#4.下面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B、 C、 D、#5.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 )。#A、质数 B、奇数 C、合数 D、偶数#三、计算(10%+16%+6%)#1、直接写出得数。#+ = 1 - = - = 0.9#100= + =#0.64#16= 10-9.12= 0.7#3.5= 0.8#125= + =#2、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1)3 - - - (2) 7.8#1.177.8#0.17 (3) 10 - #(4) + - + ) (5) 0.25+ + + (6) + #3、

87、解方程。#(1) x + = (2) - x= (3) 4x - =2- #四操作题8%#(1)画出梯形ABCD绕C点顺时针 (2)画出下图以a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旋转90度的图形。#五解决问题(30%)#1. 某班有学生49人,男生比女生多3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2. 学校运来一堆沙子。#修路用去吨,砌墙用去吨,还剩下 吨,剩下的沙子比用去的沙子多多少吨?#3.五年(1)班学生进行队列表演,每行12人或16人都正好整行,已知这个班的学生不到50人,这个班有多少人?#4.下面是一个长方体容器,里面水深5.6分米,把一个南瓜放入后,南瓜全部浸没,从容器里溢出了4升水。#这个南瓜的体

88、积是多少?#5.2011年下半年甲超市和乙超市销售盈利情况统计图#(1)下表是乙超市2011年下半年销售盈利情况统计结果。#在统计图中画出乙超市的销售盈利情况。#时间/月#7#8#9#10#11#12#销售盈利/元#200#400#800#1200#1800#1600#(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2011年下半年甲超市的销售盈利情况呈( )趋势。#乙超市的销售盈利情况呈( )趋势。#(3)( )月 甲超市和乙超市销售盈利情况相差最多,这一月乙超市的销售盈利额是甲超市的( )。#发展题:#10%#下图是用若干个小正方体堆成的立体图形。#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2厘米。#你能求出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包括下底

89、面)和体积吗?#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1. , 5 , 7#2. 2、3、19、53 , 4、21、87, 2 , 1#3. 12, 120#4. 升,平方米,毫升#5. 6#6. 4,117#7. #8. 千克, #9. 3#10. 27立方分米#二.选择题(每题2分)#1. B 2. C 3.A 4.A 5.C#三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 90 0.04 0.88 2 100 1#2.选择合理的方法计算(每题3分,第3、6小题每题2分)没有简便过程扣1分#(1)3 - - - (2) 7.8#1.177.8#0.17 #=3-(+) =7.8#(1.17-0.17)#=-

90、1 =7.8#1#= =7.8#(3) 10 - (4) + - + #=10-(+ ) =(-)+(+)#=10-1 =+1#=9 =#(5) 0.25+ + + (6) + #=(0.25+)+(+) =+(+ )#=1+1 =+1#=2 =#3、解方程。#(每题2分,解不写扣0.5分)#(1) x + = (2) - x= (3) 4x - =2- #解:# x = - 解:# X = - 解:# 4X=2 - + # X = X= 4X=2# X=#四.操作题(答案略)每题4分#五.解决问题(每题6分,第5题每小题2分,答句错误或不写扣1分)#1. (49+3)#2=26人 26+3=

91、29人 26#29= 答:#略#2. -(+)=吨 答:#略#3. 12,16=48 答:#略#4. 4+ 5#5#(6-5.6)= 14立方分米 答:#略#5. (1)略# (2) 下降 上升# (3) 7 , #发展题:#表面积和体积各3分#表面积:#2#2#42=168平方厘米#体积:#2#2#2#10=80立方厘米#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期末检测卷 第 6 页 共 4 页#;i:20;s:25679: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

92、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3、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差。#4、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5、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2、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X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3、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已知的积叫

93、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X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三、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还得原数#、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任何数乘0都得0#、0不能作除数#四、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2、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

94、外面的。#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1、从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方法:#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2、从同一位置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30+27=27+30#30+27=57#27+30=57#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89+27)+73=#89+(27+73)#

95、(89+27)+73=189#89+(27+73)=189#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知识点补充:#、几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 如:#29+35+31=29+31+35#、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减数、加数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c+b(ac) 如:#46+72-26=46-26+72#2、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在计算过程中,如果那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

96、律、加法结合律),把这两个数先相加,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c-b#3、减法的运算性质# 645-167-133#=645-(167+133)#=645-300#=345#知识点补充:#、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减数;#或用这个数加上差里的减数,再减去被减数。#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如:#50-(20-10)=50-20+10=50+10-20#、括号前面是

97、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如:#10+(4-3)=10+4-3#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如:#10-(8+1)=10-8-1#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5x4=100# 4x25=100#25x4=4x25#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xb=bxa#(25x5)x2#=25x(5x2)#(25x5)x2=250#25x(5x2)=250#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xb)xc

98、=ax(bxc)#(4+2)x25#=4x25+2x25#=100+50#=150#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xc=axc+bxc 或者 ax(b+c)=axb+axc#2、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需要记住的特殊数的乘积#5x2=10 25x4=100 125x8=1000 25x8=200 75x4=300 375x8=3000# 25x8=200 125x4=500#、两个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不唯一。#既可以把一个因数用乘法拆分,使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也可以把一个因数用加、减法拆分,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

99、便计算。#(拆分一个因数时,不能改变这个数的大小。#)#、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25或者125,就要想到4或者8。#(25x4=100 25x8=200 125x4=500 125x8=1000)#、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把这个因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a#b#c=a#(bxc)#3、除法的运算性质# 72#9#8#=72#(9x8)#=72#72#=1#知识点补充:#、在连除运算中,任意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用字母表

100、示:#a#b#c=a#c#b#、在连除运算中,如果除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那么可以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xc)进行简便计算。#、两个数相除,如果除数分解成的因数恰好与被除数成倍数关系,那么可以应用a#(bxc)=a#b#c进行简便计算。#、在除加算式中当除数相同时,可以运用a#c+b#c=(a+b)#c# 在除减算式中当除数相同时,可以运用a#c-b#c=(a-b)#c#、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除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如:#100#(4x25)=10#4#25#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

101、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2、小数的组成:#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例如:#小数部分#小数点#整数部分# # 1 # 8# 5 # 6 3 #二、小数的意义#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

102、一#、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三、小数的读写法#1、小数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万#

103、千#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温馨提示:#、在整数中,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在小数中,小数部分有几个“0”都要

104、依次读出来;#、读小数时数字要大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小数部分不能按整数部分的读法读。#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按照小数的读法依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温馨提示:#、小数点应点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不能写成顿号或小圆圈;#、小数部分应完全按照小数的读法写出每一个数字,不能遗漏。#4.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温馨提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是小数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整

105、数末尾或小数中间的0都不可以去掉,只有小数末尾的0可以增减。#2、化简小数:#“化简”就是依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使小数读写起来都更简便。#因此,化简小数时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其他数位的0不能去掉。#3、改写小数位数的方法:#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就行了。#整数改写成小数,首先在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在小数点后面添上相应个数的“0”。#4、小数大小的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百分

106、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温馨提示:#相邻的两个整数间的小数有无数个。#例如:#介于7和8之间的小数# 以十分之一为计数单位 则77.17.98# 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 则77.017.998# 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 则77.0017.9998#、小数的大小与小数位数的多少无关,比较时要从高位起逐位比较。#知识巧记:#小数大小来比较,位数多少不重要。#关键看好最高位,相同位数来比较。#如果相同看下位,以此类推错不了。#4.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本领大,走一走,数变化。#向左走,数缩小;#向右走,数扩大。#数位不够怎么办?#找“0”补位解决它。#一、小数点移动引起小

107、数大小的变化规律#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应用:#1、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这个数分别乘10、100、1000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两位、

108、三位#2、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3、小数点向右移动时,整数部分最高位前面的“0”必须去掉,如果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就要在右面添“0”补足。#4、小数点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前面添“0”补足。#5、在乘法(或除法)中,如果因数(或除数)是10、100、1000就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4.4小数与单位换算#单位换算歌#认识小数很重要,生活应用离不了。#名数改写有诀窍,单位转换仔细瞧。#小化大来很简单,除以进率记心间。#大化小来并不难,乘进率时想周全。#单复转化也不难,整小两部分开看。#进率若是十百千,移动

109、小数点更简单。#单位换算(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进率)#一、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1、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2、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3、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4、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1米=1000毫米#5、分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 1分米=10厘米 #6、分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分米=100毫米#7、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 1厘米=10毫米#8、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9、1分米=10厘米=100毫米#二、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

110、、平方厘米、平方毫米#1、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2、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3、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1公顷=10000平方米#4、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5、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6、平方米与平方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 1平方米=1000000平方毫米#7、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8、平方分米与平方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1平方分米=10000平方毫米

111、#9、平方厘米与平方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三、重量单位:#吨、千克、克#1、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2、吨与克之间的进率是100 0000 1吨=100 0000克#3、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 1千克=1000克#四、时间单位:#小时、分钟、秒#1、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进率是60 1小时=60分钟#2、小时与秒之间的进率是3600 1小时=3600秒#3、分钟与秒之间的进率是60 1分钟=60秒#五、金钱:#元、角、分#1、元与角之间的进率是10 1元=10角#2、元与分之间的进率是100 1元=100分#3、角与分之间的进率是10 1

112、角=10分#小数与单位换算#1、名数分为单名数与复名数,只含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如:#5cm、4kg等;#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如:#5元8角、2米5分米等。#2、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据,以便于计算或比较。#3、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的方法:#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4、把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的方法# 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

113、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5、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 的方法# 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数之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4.5小数的近似数#1、求小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当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应根据十分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看小数点后第一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应根据百分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看小数点后第二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应根据千分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看小数点后第三位)#(在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部分末尾不管有几个

114、0,都不能去掉,否则会改变近似数的精确度。#) #2、将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的方法#、首先,根据要求先找到万位或亿位。#、然后,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最后,在小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再根据要求保留小数。#、如果原数不满万位或亿位,要用0来补足。#整数、小数部分哪一位没有,也要用0来补足。#知识巧记:#小数近似数,实际应用广。#四舍五入法,灵活来应用。#保留哪一位,就看后一位。#大于等于5,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5,就直接舍去。#改成万或亿,万或亿右边。#点上小数点,同时在后面。#加上万或亿,千万莫忘记。#第五单元三

115、角形#一、三角形的认识及特性#1、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顶点#角#边#边#角#角#顶点#边#顶点#A#3、三角形的底和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例如:#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如图所示:#画高口诀:#三角尺,直角边,这边找到底,那边过顶点,作垂直线段,标直角符号,四步高画完。#高#底#C#D#B#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

116、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6、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7、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8、判断3条线段能否围城三角形,只要把较短的两条线段相加的和与最长的线段比较,大于最长的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二、三角形的分类#1、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分,分清大角是窍门。#最大角,是锐角,定是锐角三角形。#最大角是“直”“钝”,三角形类别也同名

11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用集合图形表示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互相垂直的两条边叫做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做斜边,斜边大于任意一条直角边。#2、直角三角形的特性:#直角边#斜边#直角边#、不等边三角形:#3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3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3、三角形按边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用集合图形表示为:#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4、认识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

118、,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顶角#边叫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两腰与底边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特点:#两腰的长度相等;#两底角的度数相等;#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腰#腰#底角#底#温馨提示:#等腰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相等,这个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底角分别是45#.#5、认识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特点:#3条边都相等,3个角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当

119、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与底边相等时,这个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温馨提示:#、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6、生活中常见的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红领巾、三角尺#等边三角形:#三角铁、警示牌#三、三角形的内角和#1、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是指三角形里面的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这3个内角的度数之和。#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在三角形的3个内角中,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的度数,用内角和180#连续减去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或减去两个角的

120、度数和。#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 用三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5、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6、多边形的内角和=180#x(边数-2)#温馨提示:#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回顾:#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1、计算整数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2、计算整数减法时,要把被减数与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减,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

121、位退1当10,和本位上的数加在一起再减。#小数加减法#一、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2、从末位算起,做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做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3、得数的小数点要与竖式中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去掉。#)#二、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根据小数的性质,将位数较少的小数末位添上“0”,变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2;i:21;s:11441:#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

122、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6、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7、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123、;#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8、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9、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

124、体验,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5、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课时划分:#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学内容:#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

126、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单元教学目标:#1、 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单元课时安排:#约 12 课时#单元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口算题#课时划分:#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材分析#本单元由“整理房间”和“一起来分类”两个活动构成。#“整理房间”主要通过让学生经历对房间内物品的整理过程,感受到分类是需要一个标准的,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一起来分类”,一方面,巩固分类

127、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另一方面,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6、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28、#课时划分:#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的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2数位的意义。#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29、,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3、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4、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难点:#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3、关键:#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位的顺序、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单元教学准备:#小棒100根

130、、橡皮筋10根、课件。#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

131、计算。#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

132、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各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手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

133、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第七单元找规律#单元教材分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本单元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单元开始安排了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景

134、,装饰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小朋友有规律地围成圈跳舞等等。#另外,还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单元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教学难点:#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i:22;s:8498: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象达小学四(4)班 赵其喜#【教学内容】教科书103-104页内容及相关练习。#【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135、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包括:#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教材把这一问题安排在四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方程,因此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学情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列表法”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也就是通过有序猜测和计算得出结论,“假设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抓住其特点,讲解算理,让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拓宽学生思维。#【教

136、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3、了解 “鸡兔同笼”问题解决的多种有趣方法,体验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你们想了解吗?#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以下情境图)#师

137、:#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说明:#雉指鸡)让学生说说题意,然后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历史趣题“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有的同学已经在计算了,说说看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设计意图】结合课件呈现的情境图谈话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 在学生猜测得不到正确结果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环节引导学生经历“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做好铺垫。#二、新知探究。#(一)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刚才大家猜了好几组数据,但是我们验证

138、后发现都不对,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没有猜对呢?#(数太大了)你们觉得什么情况下能够猜#对?#(数小一些)#那咱们就换一道数小一些的。#(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二)自主尝试解决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找到题中信息:#鸡和兔共8只。#鸡和兔共有26条腿。# 鸡有2条腿。# 兔有4条腿。#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怎样才能确定猜测的结果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是不是等于(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

139、26)#这回给你们一点时间,把你猜测的数据在练习本上列个表,算一算,想一想:#你算的对吗?#(出示表格)#鸡只#8#7#6#5#兔只#0#1#3#脚(只)#16#18#20#这回给你们一点时间,把你猜测的数据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想一想:#你算的对吗?#(三)交流体会,掌握问题解决策略。#1、经历列表法的形成过程。#(1)经过同学们的研究,现在知道鸡和兔各有几只?#(2)说说你是怎样得出正确答案的?#(引导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预设学生思路:#从鸡8只,兔0只开始推算。#从鸡0只,兔8只开始推算。#前两种情况可能做了充分预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列举出了所有情况,或者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对这种有

140、序思考的方法要给予肯定。#直接猜出鸡有3只,兔有5只,验证后发现脚数正好是26只。#这种情况属于正好一下猜对了,教师提示不一定每次都能够猜得这么准。#从鸡有4只,兔有4只开始推算。#这种情况猜测的次数比较少,对于数据比较大的时候适用。#有的同学还可能发现了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就增加2只,#这样就可以一下子算出需要增加几只兔,直接找到正确答案。#这正是假设法的思路。#如果有同学有这一发现,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表述准确,为后面的假设法学习做好铺垫。#(3)小结收获。#从刚才的列表情况看,你觉得怎样列表比较好?#(4)运用列表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自主解决,交流方法并订正结果。#如果

141、没有出现上面的第五种思路,教师小结可以提出。#小结:#鸡兔的总只数不变,多一只兔子就会少一只鸡,增加两只脚;#多一只鸡就会少一只兔子,减少两只脚。#运用这一规律正好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种方法。#2、探究假设法。#(1)问题预设:#刚才大家找到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办法,讨论中还发现了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如果运用这种推理方法,怎么解决呢?#(2)引导学生交流:#发现假设成都是鸡或者都是兔,计算起来会更简便。#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先假设成都是鸡,着重说说推理的过程。#同样,让学生说说,如果假设成都是兔,是什么情况?#小结收获。#(3)运用假设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再

142、汇报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找到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组织学生有层次地汇报和交流,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根据表中总脚数与题中数据的差,来调整数据,对假设法的探究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对假设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三、练习强化,深化认识。#针对性练习,完成做一做第一题。#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四、阅读资料,丰富认识。#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吗?#阅读105页的资料。#古人真是很聪明啊!#今人更了不起,又发现了很多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趣解,你们想了解吗?#介绍几种。#1、假设所有的鸡和兔子都训练有素,然后你拿着一个口

143、哨,吹一下,所有动物收起一只脚,吹两下,收起两只脚,好了,现在鸡一屁股坐在地上了,小兔都“作揖”了,也就是还有两只脚站着,总脚数减去两倍的头的个数再除以二就是兔子的只数了。#2、假如鸡的翅膀也着地,也有四只脚,那么总脚数就是总只数乘4,减去实际的脚数,就是翅膀的数,翅膀都是鸡的,再除以2,就是鸡的只数。#五、谈话式小结。#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每种方法都明白了吗?#你最喜欢哪种方法?#提示学生做题时要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巩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古时候的解法,使学生对我国的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的小结梳理一下几种方法

144、,引导学生反思学过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6#;i:23;s:355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未试卷#姓名:# 班别:# 座号码:# 评分:# #一、 读一读,连一连。#(12分)#chn cn s sh zhn zhng# 梳 争 春 真 村 苏#二、给下面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打上“”。#(6分)# (1)明明发(f、f#)现草丛里有一棵小苗发(f、f#)芽了。# (2)春天是种(zhng、zh#ng)植的好日子,农民正忙着在田里撒种(zhng、zh#ng)子。# (3)小明看着蓝蓝的天空(kng、k#ng),脑袋里是一片空#(kng、k#ng)白。#三,读拼音,写词句。#(10分

145、)#s#o d# m y# h# fng x# y sho qng shu xi#ni ni# z#i d# sh# xi# ch co#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为( ) 闭( ) 乡( ) 别( )#办( ) 间( ) 香( ) 到( )#五、定出下面的同音字。#(12分)# sh m#ng d#o yu#n #老( ) ( )天 跑( ) ( )心#古( ) ( )字 ( )处 花( )#( )人 发( ) ( )达 队( )#六、连一连,组成新字写下来。#(17分)# 几 走 门 今 立 口 田 广# 干 木 心 日 牙 里 坐 力#( ) ( 机 ) ( ) ( ) ( ) (

146、 ) ( ) ( )#七、连一连。#(8分)#美丽的 长城一台台 马儿 #可口的 校园一架架 电脑#甜蜜的 水果一辆辆 飞机#雄伟的 笑容 一匹匹 自行车#八、连一连。#(10分)#笑 假 热情 旧 瘦#冷淡 肥 哭 真 新#九、照样子,写一写。#(8分)#(1)青青的山 青青的 (2)游来游去 来 去# 弯弯的路 弯弯的 把菜吃完 把 #(3)碧绿碧绿 (ABAB):# # (4) 慢吞吞 (ABB):# #十、完成句子的填写。#(8分)#(1) 天气渐渐 。#(2) 那么 ,那么 。#(3) 已经 。#(4) 一边 ,一边 。#十一、课外积累。#(7分)# (1)猜谜语。#(2分)#有时挂

147、在天边, 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下圆盘, 有时像把镰刀。# ( )#(2) 课外你读过哪首古诗?# (2分)#(3)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 (3分)# # 十二、看图填空。#(4分)#天上有蝴蝶在 , 在两朵 在空中飘着, 远处有一座座 , 近处有许多红红的 , 小朋友们玩得 。#;i:24;s:4709: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P80-94)#班别:#_ 姓名:#_得分:#_#一、填空(8分,第1小题2分)#1、( )+45=55+( ),这里运用了加法( ),用字母#表示是( )。#2、交换两个( )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3、乘法分配律可用字母表示为(

148、 )。# #4、a#66#15 #( )。#5、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这样计算是根据( )。#6、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 )元。#7、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那么上海在北京的 偏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1、27+33+67=27+100 ( )#2、125#16=125#8#2 ( )#3、134-75+25=134-(75+25) (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结合律。#( )#5、1250#(25#5)=1250#25#5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149、内)(4分)#1)、56+72+28=56+(72+28)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25#(8+4)=( )#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3)、3#8#4#5=(3#4)#(8#5)运用了 (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101#125= ( )# A、100#125+1 B、125#100+125 # C、125#100#1 D、100#125#1#125#四、直接写得数(9分)#125#8= 100#25=

150、 24#3= 25#8= #36#18= 42#3= 13#4= 65#13= #15#7= 120#7= 198#9= 210#6=#102#34= 26#20= 540#27= 50#80= # 220190= 24#30=#五、计算下面各题(9分)#(12485)#12#26 75240#4025 367144#24#13#六、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4分)。#355+260+140+245 98#101 48#125 645-180-245#38#9938 3500#14#5 175#5625#56 50#25#20#40# #七、动手操作(9分)。#在平面图上标出下面各场所的位置。#1

151、、 学校在小明家的北偏东35#,距离300米。#2、 游泳池在小明家的西偏南40#,距离200米。#3、 商场在小明家的北偏西20#,距离200米。#东#小明家# #100米#南#八、解决问题。#(32分)#1、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组织参观科技馆,男生有204人,女生有196人。#如果每40人坐一辆汽车,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 要求出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关键要先求出 ?#(2分)# 列式计算:#(3分)# #2、李叔叔和王叔叔一起加工一批零件,李叔叔每小时加工49个,王叔叔每小时加工51个,两人一起工作了6小时才完成任务。#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5分)# (请用一种你认为计算最方便的方法列式计算)# #3、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80袋,大米每袋7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请用两种方法解答)(7分)# # #4、李伯伯家养了1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有鸡鸭多少只?#(5分)#5、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10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3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5分)#6、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15天吃540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多少倍?#(5分)#;i:25;s:3:#;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