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34.27KB ,
资源ID:59889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9889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0034社会学概论自考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0034社会学概论自考必备.docx

1、00034社会学概论自考必备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一).社会变革的需要 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二.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一). 奥古斯特孔德 孔德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 法国 1838年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社会学之父” 孔德的把握: 1.科学的分类. 数学 天文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社会学. 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对社会现象所固有

2、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前者是研究社会协调问题;后者是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进步.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是两大主题. 3.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比较法 历史法 实证一词的涵义: A.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 B.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C.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D.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E.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二). 卡尔马克思 1. 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 是社会学发展的思想宝库. 2. 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 3.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三). 赫伯特斯宾塞 是英国著

3、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主要代表: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1. 社会有机体论. 2. 社会进化论. 主要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 三.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一). 埃米尔涂尔干. 法国社会学家. 是欧洲,法国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社会学的人. 代表作有三论: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自杀论. 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社会事实. 2. 社会团结理论. 团结分为机械团结(相同性与相似性) 和 有机团结(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 3. 失范理论. 失范理论是涂尔干提出的. 失范是指: 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

4、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 失范的原因: A.个人欲望的急剧滋长. B.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C.社会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约束,出现动乱危机. 主要是”经济危机” 4. 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A.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B.放弃抽象以具体的社会内容为研究对象. C.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 D.注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 E.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 5. 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 (二). 马克斯韦伯. 德国 1. 理解社会学. 认为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 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 2. 社会行动类型. 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

5、理论的核心概念. 四种类型: A.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 B.价值合理性行动. C.情感性行动. D.传统性行动. 3. 理想类型. 4. 科层制理论. 第二节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一.芝加哥学派. 社会学起源二欧洲,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美国成立的. 斯莫尔1892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系. 芝加哥师生为主形成的社会学流派.学术成就有: 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 3.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4.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二.结构功能论. 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 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 结构功能论主要代表人物是:

6、 帕森斯和默顿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1.适应。 2.达鹄. 3.整合. 4. 维模三.冲突理论. 结构功能理论倾向于把社会均衡视为社会的常态,而冲突理论是把冲突视为社会的常态. 冲突理论渊于马克思的思想, 阶级斗争理论.四.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建立. 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都 是一种交换行为.五.符号互动论. 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 主要代表人物戈夫曼. 认为人类的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六.社会批判理论. 是法兰克福党派及张的理论七.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第二节中国社会学百年一.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 19世纪末20世

7、纪初传入中国 最早译介西方社会学论著的是严复.二.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一)队伍和制度化建设. 1.社会学队伍的形成. 2.学校教育的制度化. 3.学术团体的建立. 4.期刊和论著的出版.(二)社会调查的兴起. 1.早期自主的社会调查. 2.中国社会学者新视野的实地调查. 实地研究代表 费孝通江村经济林耀华金翼(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学的传入与实践。 1. 社会学是一种科学。 2.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调查研究。三.院系调整与社会学的撤销.(一)维护与撤销. 社会学撤销的原因: 一是照搬苏联模式 二是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三是错误判断.(二)重提与厄运. 早期的社会学两个传统: 实证主义社会

8、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四. 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 (一) 正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二) 五脏六腑说. 五脏: 学会,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中心,出版物. 六腑: 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国外社会学. (三).作用. 第36届世界世界社会学大会2004年7月在中国召开,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在走向世界。 五. 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 1. 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3.立足中

9、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4.采取积极的态度,借鉴国外优秀成果. 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是社会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功能.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本书赞同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观点。孔德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科学;涂尔干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的科学; 韦伯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二.社会学的特征(一)整体性. 社会学想象力最重要的视角就是整体性. (二)综合性. (三) 经验性(是实证性科学). (四) 应用性(1是

10、贴近社会;2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3不仅政府可以用,团体个人也可以用)三.社会学的功能.(一)研究功能. 1.描述性功能(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 2.解释性功能(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 3.预测性功能(状态是怎样的) 4.规范性功能。 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二)教育功能. 1.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 2. 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 (三) 社会管理功能. 1.建立规范. 2. 提供模式. 3.反馈信息. 四. 社会批评功能.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涵义. 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 1.社会现象的性质

11、.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 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二.实证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 1.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是客观存在,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研究社会现象. 2. 科学的目的在于对现象的因果性作用说明,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3.提倡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 4.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 三.人文主义方法论. 又称反实证方法论. 主要代表是狄尔泰和韦伯.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2. 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3.认为应立足于微观层面,从平凡的事物出发.四.马克思主义社

12、会学方法论. 其观点是: 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实践响动,注重制约人的行政的社会物质环境.五.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一)后实证主义. 布东,亚历山大,瑞泽尔是后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 (二)新人文主义. 又称新韦伯主义. (三).批判诠释理论. (四)后现代主义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 一.统计调查.(一)统计调查概述 指: 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调查的三条基本原则: 一是准确性原则. 二是及时性原则. 三是完整性原则.统

13、计调查的常用方式是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二)普遍调查. 1.普遍调查的涵义: 又称全面调查,普查;0人口普查;3为第三产业普查;5为工业普查;7为农业普查;1或6为统计基本单位普查.2.普查的组织方式. 两种:一是建立专门普查机构人员,进行直接调查. 二是利用调查单位原始记录核算.3.普查的原则: A必须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 B.正确确定调查期限; C.严格筛选调查项目;D.普查尽可能按一定周期进行。4.普查的优缺点: 优点:资料全面系统;缺点:耗时多.(三)抽样抽查. 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其本质特征是以部分代表总体.1.抽

14、样调查的类别: 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2.概率抽样调查的特点: A.按随机原则抽选样本;B.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相等的概率抽中; C.可以用一定的概率来保证将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四)统计报表. 指按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下而上提供报表,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二.问卷调查.1.问卷调查的涵义 问卷调查是社会调查的支柱2.问卷的内容: 个人的基本情况 行为 态度3.问卷主要类型: 自填式和代填式三.实地研究(一)实地研究的涵义. 又称田野调查. 即亲临其境,融入社会和被研究者打成一片.(二)个案研究. 是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

15、法.(三)典型调查. 1.典型调查的涵义.典型调查是个案研究的扩展,它强调一定的代表性. 2.典型调查的选择: 毛泽东分: 先进的 中间的 落后的。3.典型调查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是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在短时间内对事物作较深入的研究,特别适用于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四)访谈法和观察法. 实地研究的个案研究和典型调查,都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1.访谈法. 有目的的与被研究者交谈. 但整理资料比较困难。 2.观察法. 分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 观察法的特点: 一是自然性. 二是直接性. 三是广泛性.观察法的优点: 一可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二是借助录像录音

16、可得到可靠的信息.三是适合无语言沟通能力的研究对象 缺点:观察者要求高分析困难带情感四.实验法.(一)实验法的概念与类型. 指: 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二)实验法的作用. A.通过实验判断社会现象间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为理论提出新的假设. B.通过实验发现以往未知或尚未解释的新事实,建立新的理论。(三)实验法的优缺点: 五文献法 文献分为:1.官方文献。 2.个人文献. 3.大众传播媒介. 第四节 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与分析类型一.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筹划阶段. 2. 实施阶段. 3.总结阶段.二.社会学

17、研究的分析类型。1.定性分析.2.定量分析.第三章社会与文化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一.社会的涵义与特征. 社会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 社会的解释分为: 一是社会唯实论. 二是社会唯名论. (三)社会的特征: 1.社会以人为主体. 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二.社会结构概念与类型.(一)社会结构概念 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二)社会结构类型 1.关系性社会结构. 2. 实体性社会结构. 3.规范性社会结构.三.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基本任务有: 协调社会关系 规范社会行为 解决社会问题 化解

18、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公正 应对社会风险 保持社会稳定内涵与本质属性: 1.从主体上看,具有多样性. 2. 从手段上看,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 3.从目标上看,维系社会秩序和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理的总目标. 4. 从作用上看,社会管理可以推动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一.人口(一)人口的概念. 指在特定地域区,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人口具有: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二)人口数量和质量 人口数量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 人口质量指: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三)人口问题 1.人口

19、素质问题(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2.人口流动迅猛. 3.人口分布失衡. 4.人口老龄化加速. 5.人口性别失衡.二.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特征 指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 分为三类: 一是环境资源. 二是生物资源. 三是矿产资源.特点: 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 自然资源的无限性. 3.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4.自然资源的不均匀性. (二)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2. 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民展的方向。 3.自然资源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三.环境.(一)环境的概念. 指围绕在人类周围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等因素所构成的人类的生存环

20、境。(二)环境的功能. 1.环境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 2. 环境对人类具有供给作用. 3.环境对人类具有调节作用. 4.环境对人类具有文化启迪作用. (三)环境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节什么是文化一.文化概念(一)文化的涵义. 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二)文化的特征: 1.创造性. 2. 习得性. 3.共享性. 4.累积性. 5.特殊性和共性. 二.文化结构.1.文化特质. 是组织文化的最小单位. 2.文化集丛. 3.文化模式三.文化规范体系. (一)习俗 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三)道德. 道德是由习俗演化而来的. (四)法律. 法律的特征: 1. 法律具有公正

21、性. 2. 法律具有强制性. 法律的功能: 惩罚功能 威慑功能 教育功能.(五)宗教. 四.文化交流 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一)文化传播. 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文化传播的载体是人.(二)文化冲突. 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三)文化采借. 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五.文化多样性. (一)文化震惊. 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的震撼.(二)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占主导地位. 六

22、. 文化自觉. 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费孝通首先提出的. 文化的自觉的内容: 1.文化自觉关注了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2.文化自觉关注了文化断裂下的主体再造. 3. 文化自觉提出了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述.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社会化是强制性与能动性的统一。社会化的内容. 生活技能社会化 价值观念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 行为社会化 角色社会化二.社会化的类型(一)基本社会化. 包括: 生理性成熟 社会性成年(二)继续社会化. 是二级社会化.

23、成人教育是一种常见的发展社会化过程.(三)再社会化. 也称重新社会化 理想的社会化过程. 两种类型: 一是主动再社会化. 二是强制性再社会化. (四)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三.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基于对人格结构的分析. 人格有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二)库利和米德的自我理论. 集中于”镜中之我”的概念. 分为”主”我和”客”我.(三)科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发展阶段论。 1.前常规水平. 2. 常规水平. 3.后常规水平.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一.生物因素. 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二.环境

24、因素. 包括: 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1.家庭. 家庭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 2. 学校. 3. 伙伴群体 4 .工作单位. 5.社区. 6. 大众传媒三.互联网.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下面的影响: 1.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 2. 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 3.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规范。四.社会实践.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观察学习. 2. 角色扮演. 3.知识积累. 社会实践是社会化的根本环节. 第三节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社会角色的涵义: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3.社会角色是

25、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二.社会角色的类型(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根据人们获得角色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是建立在血缘遗传基础上;自致角色是个人活动努力而获得的.(二)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开放性角色在权利和义务上没有明确的规定。(三)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以利益为目的; 表现性角色以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为目的.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分为三个阶段: 1.角色期待. 2. 角色领悟. 3.角色实践.四.社会角色的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1.角色紧张. 2. 角色冲突. 3. 角色不清

26、. 4.角色中断. 5.角色失败。第四节人的全面发展.一.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就是培养社会合格成员. 中国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新人。 本质就是能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角色。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这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 。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核心。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1.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条件。 3.促进人员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4.人的现代化,是社会化的基本目标.第五章社会互动第一节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成一.社会互动的界定.(一)社会互动的概念. 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

27、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以符号为中介(二)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 三个因素.1.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2. 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二.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一)暗示. 1.暗示的概念: 暗示有三个环节: 暗示者 暗示信息 被暗示者. 2.暗示的分类: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二)模仿. 模仿的意义: 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 3.增进群体的凝聚力.(三)交换. 交换构成要素: 1.目标。 2. 付出。 3.回报。 4.效益。 交换的类型: 1.物质的

28、交换。 2.非物质交换。(四)竞争. 从互动的主体来看: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从互动的内容和目标来看:分经济竞争,政治竞争和科技竞争;(五)合作. 是最普遍的形式; 类型分: 1.自发性合作. 2.制度化合作. 3.指导性合作. 4.契约式合作. (六)冲突. 冲突的根源是社会资源的稀缺. 规模上分:群体之间的冲突和个人之间的冲突. (七)调适. 调适产生的原因: 1.由冲突引起的调适. 2.由社会发展或变迁引起的调适. 3.由文化交流或迁移引起的调适 调适的种类:和解,妥协,统治,顺从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符号.一.语言 (一)符号和语言的概念. 符号指: 由一群人所共

29、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语言: 指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语音 词汇 语法 构成的. 最常用的最丰富的符号是能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二)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二.身体语言(一)身体语言的概念. 语言对互动情境的意义表达不到35%,另外65%的意义都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意会“的。(二)身体语言的种类. 身体语言中最令人注意的是面部表情和手势. 18种三.个人空间.(一)个人空间的概念. 指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人们可以利用它在社会互动中表达某种意义.(二)个人空间理论. 人类学家霍尔提出四个空间理论.1.亲密距离 指相距

30、18英寸(45CM) 这是亲密者之间求爱,安慰和保护的距离.2.个人距离 指相距18英寸4英尺(45-122CM). 这是为熟人和朋友保留.3.社会距离 指相距4英尺12英尺(122-365CM) 这是正式场合的交际.4.公众距离 指相距12英尺以上距离. 演说家等公众人物保留的距离.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一.符号互动论. 指从互动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 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和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二.拟剧论. 指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的理论. 戈夫曼提出. 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是: 印象管理 自我呈现三.常人方法学.第三节社

31、会网络与社会资本一.社会网络的涵义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 与之保持关系的最大值是150二.社会网络的特征: 1.普遍性. 2.多重性. 3.滚珠性. 4.多向性. 5.隐蔽性.三.社会网络的形态与功能.(一)社会网络的形态. 1.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以难易程度来区分) 2.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以紧密程度来区分) 3.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二)社会网络的功能. 获得各种信息,各种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资源,社会网络影响到个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强关系与弱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人际关系网络可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五.社会资本(一)社会资本的涵义与研究. 社会资本指: 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布迪厄把资本划分为三种类型: 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 社会资本.(二)社会资本的分类. 分微观层次社会资本 中观层次社会资本 宏观层次社会资本. 依据社会资本的性质分为: 同质性社会资本 异质性社会资本. 科利尔把社会资本分为政府社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