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 ,大小:13KB ,
资源ID:6009696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0096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和9的组成导学案Word格式.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和9的组成导学案Word格式.doc

1、a:37:i:0;s:3053: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设计者:# 马凤娟 #单元#第四单元#课题#小数与单位换算(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2 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3 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定标#二、探索新知#(一)创设情境#1、学校要举行体操比赛,需要将同学们根据身高排成一队,你能帮他们排排队吗?# #出示48页情景图,学生说说比较中有什么问题?#

2、#你准备怎么解决呢?# #教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与单位换算”(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 (1)出示例1,引导自学 # 自学课本48页例1,#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思考下面的问题:# # 80cm=( )m中,哪个是高级单位的名数?#哪个是低级单位的名数?# # 问题是要把( )的名数改写成( )的名数。# # 80cm=( )m。#(四)小组合作交流。#1 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2 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 ,小组讨论#3 全班交流#4)优化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归纳总结:#由低级

3、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时,低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情境引入#提出质疑#(单位不统一,难比较)#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小组讨论交流#方法一:#80cm=80/100m=0.8m#方法二:#1m=100cm # 80cm=80/100=0.8m#方法三:#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的规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有目标的进行学习#三、#巩固练习#1、 巩固练习:#2、 24dm( 2.4 )m #3、 1450g( 1.45 )kg #4、 6km350m( 6.358 )km# 8t40kg( 8.04 )t#用你喜欢的方

4、法尝试填空:# 24dm=( )m # 1450g=( )kg#5)思考后讨论:# 1m45cm=( )m #(6) 6km350m=( )km 8t40kg=( )t#5、#板书#设计#小数与单位换算#方法一:#80cm=80/100m=0.8m#方法二:#1m=100cm#80cm=80/100=0.8m#方法三:#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的规律#低级单位的名数#进率高级单位的名数#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结:#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时,低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 #;i:1;s:3177:#241627 491732 15

5、2644#332925 281615 173214#232738 113617 243041#773325 963945 100918#942618 451217 873728#601325 502115 913945#54348 732527 951734#452316 814223 785439#671635 192611 755733#401217 1002755 455525#56368 784619 376334#994818 452611 662731#272719 334459 672334#452716 752831 1006925#57523 7555+57 751953#6

6、2-28-17= 75-19-38= 54-18-26=#52-17-26= 42-25-18= 42-28-15=# #70-16-25= 61-19-24= 26-17-5= #66-17-25= 56-18-33= 63-14-36=#75-37-33= 44-17-25= 85-18-36=#92-44-37= 82-45-26= 78-29-37=#53-25-36= 64-38-15= 71-38-25=#56-27-28= 53-15-37= 65-18-37=#73-15-47= 28-19-6= 26-8-12=#75-16-3= 76-18-2= 85-29-13=#66-

7、18-34= 78-29-17= 96-18-51= #51-27-21= 96-18-28= 62-13-25= #45-16-14= 96-48-17= 80-18-16=#23+18+3= 30-14+8= 58+15+2=#71+13+7= 38+25+17= 37+45+9=#57+14+18= 60-23-18= 40-13-15=#80-15-14= 56-18-19= 99-18-17=#85-18-46= 65-18-27= 83-45-17=#78-19-16= 94-15-38= 83-14-16=#9+10+11= 52+15+8= 13+8+14=#55+27-55=

8、 26+53-55= 85-57+15=#73-5-56= 75-5-55= 3+55+27=#53+7+25= 75-19-55= 78-19-38=#55-9+56= 56-15+9= 53-5+55=#9+55-16= 56-18-26= 66-18-19=#74-4+46= 77-6+46= 43+45-49=#44+47-9= 45+45-44= 43+40-44=#73-5+45= 47+45-44= 73-9+26=#75-44+45= 79-46+45= 73-9+43=#68-45+26= 51-44+14= 63-46+9=#79-45+4= 77-68+34= 4+49-

9、44=#77-46+45= 44+6-45= 46-9+45=#45+49-46= 46+47-44= 77-45+17=#73-45+46= 74-46+47= 74+17-45=#76-47+44 = 73-45+44= 76-44+47=#75-29+43= 76-44-17= 75-26+44=#75-39-23= 76-48+23= 75+3-45=#37+34+23= 19+28+33= 76-23-37=#77-33+38= 33+19-37= 77-9+17=#33+33-38= 53-37+33= 73-28-36=#73-34-38= 34+38+17= 38+23+30=

10、#30+38+33= 50-33-16= 60-37-23=#38+23+17= 77-38-16= 51-23-14=#80-43-15= 91-45-14= 54-9-24=#30-16-15= 60-45-17= 72-16-43=#13#;i:2;s:4357:表格应用题专项练习#姓名:# #1.二年级有四个班参加社团活动的人数统计如下表。#(单位:#人)#象棋#乒乓球#跳绳#合计#一班#14#15#13#二班#12#19#40#三班#16#12#41#四班#15#21#43#(1)哪个班参加社团活动的人数最少?# # # #(2)二班参加兵乓求的有多少人?#三班参加象棋的有多少人?#

11、四班有多少人参加跳绳?# # # #2.套圈游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总分#心心#23分#39分#93分#文文#25分#29分#90分#明明#25分#37分#(1)心心第三次得了多少分?# # #(2)文文第二次得了多少分?# # #(3)明明得了第二名,他的总分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可能得了多少分?# # # #3.下面是二年级四个班种花草的情况。#一班#二班#三班#四班#26盆#36盆#29盆#(1)一班、二班和三班一共种了多少盆?# # #(2)四班种的盆数比二班和三班的总数少37盆,四班种了多少盆?# # # #4.妈妈带了100元去市场买东西,买鱼花去29元,买鸡花去47元,妈妈

12、还剩多少元?# # #5.收集矿泉水瓶。#小明#小文#小丽#小君#25个#17个#38个#?#(1)小明、小文和小丽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 #(2)小君收集的比小文和小丽的总数少14个,小君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 #6.打靶游戏。#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总分#分数#29#35#?#84#(1)第三组得了多少分?# # #(2)第四组的得分比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总分少12分,第四组得了多少分?# # # #7.小明买了2斤苹果和1斤梨共花20元,小红买了同样的1斤苹果和1斤梨共花12元。#1斤苹果多少元?#1斤梨多少元?# # # #8.拔萝卜。#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小花兔#37个

13、#24个#34个#?#(1)小白兔、小灰兔和小黑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 #(2)小花兔拔的萝卜比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总数少11个,小花兔拔了多少个萝卜?# # #;i:3;s:5716:#2018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二)#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34分)#1、 一个数由3个十、5个十分之一、4个0.001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保留两位小数数是( ),精确到个位是( )。#2、 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 ),它们的和是( )。#3、 两个质数的和是15,它们的积是( )。#4、 ( )#4040:#( )=( )%0.625#5、 是真分数,是

14、假分数,则a=( )。#w W w .X k b 1. c O m#6、 把一根3m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m。#7、 540dm#=( )m#=( )cm# 4吨70千克=( )吨#8、 比较大小:#8.108.9 66.7%#9、 在一个边长4cm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占正方形面积的( )%。#X k B 1 . c o m#10、 同学们用4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只有3粒没发芽,发芽率是( )%。#11、 一袋大米,吃了20%,还剩16千克,这袋大米原有( )千克。#12、 从家到学校,姐姐用8分钟,弟弟用10分钟,姐弟俩的时间比

15、是( ),速度比是( ),姐姐比弟弟快( )%。#13、 比6千克多是( )千克;#比6千克多千克是( )千克。#14、 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15、 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160m,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操场占地( )m#。#16、 明年上半年有( )天。#17、 一张长21厘米、宽14厘米的长方形纸,最多可以剪成( )个半径3.5厘米的圆。#http:#/w w w.xkb 1. com#18、甲数的等于乙数的75%(甲乙两数均不为零),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19、李强将8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5%,到期后可得利息( )元。#二、判

16、断题。#(5分)#1、 圆的半径扩大5倍,则周长扩大5倍,面积扩大10倍。# ( )#2、 甲比乙多25%,乙就比甲少25%。# ( )#3、 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4、 一件衣服,先涨价10%,再降价10%,现价跟原价一样。# ( )#5、 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 )#三、选择题。#(5分)新|课 |标|第 |一| 网# 1、用同一根绳子围成下列图形,( )的面积最大。# A、圆 B、正方形 C、等边三角形# 2、水结成冰,体积约增加;#那么冰化成水,体积约减少( )。# A、 B、 C、#3、 要使有意义,a不能等于( )。#A、0 B、

17、3 C、6#4、能与5:#12组成比例的是( )。# A、12:#5 B、:# C、0.5:#1.2http:#/w w w.xkb 1. com#5、等边三角形也是( )三角形。#A、 锐角 B、直角 C、钝角#四、计算题.(22分)#1、 直接写出得数。#(4分)#0.6-0.56= 0.75#0.6= 0.042#0.6= 40#37.5%=#- #2.4= 2.6#99+2.6= +-+=#2、 简算。#(6分)#1.25#2.5#3.2 (-)#3、 解方程。#(6分)#x+3x+6=22 5545%x=37http:#/w w w.xkb 1. com#4、 列式计算。#(6分)#

18、(1) 6除1.5的商,加上3,再乘3,积是多少?#(2)一个数的比它的80%少8,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五、作图题(3分)# 画出下图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X K b 1.C o m#六、应用题。#(31分)# 1、只列式不计算(4分)# (1)学生夏令营组织行军训练,原计划3小时走完11.25千米,实际2.5小时走完原定路程。#实际比原计划平均每小时多走多少千米?#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丰收农具厂制造一批镰刀,原计划每天制造360把,18天完成,实际多制造72把,照这样计算,多少天就能完成生产任务?# 2、画线段图分析并列式,不计算。#(2分) # 果园里有

19、桃树300棵,梨树比桃树少,梨树有多少棵?#3、 列式并解答(25分)w W w .X k b 1. c O m#(1)一项工程实际造价740万元,比计划节约了60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X k B 1 . c o m #(3)工人们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第二周修了全长的40%,还剩2400米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X|k | B| 1 . c|O |m#(4)小青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55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20、,第二天看的页数恰好比第一天多20%,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型铁皮水桶,高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i:4;s:5653: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运算律)#学校:# 班级:# 姓名:# 评分:# #一、填空。#(32分)#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 ),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 ) 。# # 2、三个数相加,先把 ( )相加,再和( )相加;# 或者先把 ( )相加,再和( ) 相加,它们的结果不# 变,这叫做 ( )。#用字母表示为( )。# # 3、两个数相

21、乘,交换乘数的( ),结果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 #4、三个数相乘,先把( )相乘,再和( )相乘;#或者# 先把 ( )相乘,再和( )相乘,它们的结果不变,# 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为( )。# #5、填一填,并在横线上填上运用的运算定律。# #293717137( ) # 42#5#842#( # ) # 47 28 + #4273973( 427 + ) + #35#21#221# # # 6、计算64#26后,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验算,是用了( )律。# 7、一道减法算式的差是16,如果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4,则差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22、#”)(5分)#1、103#28=(100+3)#28这里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 ) #2、125#47#8=125#8#47这里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3、156+203=156+200+3 (# )#4、134-75+25=134-(75+25) (# # )#5、25#(440)=25#4#25#40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5分)#1、125+67+75=67+(125+75)应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56+56#4与(# )相等。#A、 56#(4+1) #B、56#4+1# C、4

23、#(56+1)#3、347-98用简便方法计算是(# )。#A、347-100-2# B、347-(100+2) #C、347-100+2#4、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A、ab=ba# B、(ab)c=a(bc)# C、(a+b)c=ac+bc#5、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四、计算(34分)#1、直接写出得数。#(4分)#250#4=# 70#13=# 22#10=# # 125#8=# # 0#280=# #27#3=# 6723=# 456199=#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4、18分)#85#82+82#15# # 42117525#125#(80+8)# 125#19#8 #46#102 53#99# #3、递等式计算。#(12分)#12#(152-83)#8 97-7#12+88 # #200# (172-72)#25 234-(12+9)#8#五、解决问题(24分)#1、学校买来65盒彩色粉笔和125盒白粉笔,每盒40枝,一共有多少枝粉笔?#(用两种方法解答)(4分)#2、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段路,甲队每天修86米,乙队每天修95米,1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一共少修多少米?#(4分)#3、一根电缆长98米,第一次用去38米,第二次用去45米,还剩多少米?

25、#(4分)#4、小华在新华书店买了3本十万个为什么和2本练习本,共用去35元,每本练习本4元,那么每本十万个为什么多少元?#(4分)#5、花圃里有牡丹花96棵,月季花比牡丹花的3倍少8棵,月季花比牡丹花多多少棵?#(4分)#6、天天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天天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4分)#;i:5;s:4765:#五上 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知识点总结#1、组合图形的意义#由几个简单的图形,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图形。#2、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1)“分割求和”法:#根据图形和所给条件的关系,将图形进行合理分割,形成基本图形。#基本图形的面积

26、和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例:#求法:#S = S长方形 + S梯形#(2)“添补求差”法:#将图形所缺部分进行添补,组成几个基本图形。#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减去添补图形的面积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例:#求法:#S = S长方形 - S梯形#3、分割规则:#分得越少,计算越简单。#4、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的方法#(1)数格子的方法:#数格子时,不满一格的可采用凑整法将几个合拼成一格#或不满一格算半格。#(2)把不规则图形看成一个近似的基本图形,测量后计算出面积。#5、常见基本图形的面积#(1)长方形:#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C=(a+b)#2#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2)

27、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2#(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底=面积#高;#高=面积#底#(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Sah#2#底=面积#2#高;# 高=面积#2#底#(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 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6、常用的单位间的进率#(1)长度单位:#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8、(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m2) 公顷 平方米(m2) 平方分米(dm2) 平方厘米(c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3)质量单位:#吨(t) 千克(kg) 克(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注】单位换算的方法:#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五上数学好玩知识点总结#1、设计秋游方案# 既要考虑费用,花费的钱尽量少;#又要考虑合理利用,尽量没有空位或剩余。#2、点阵图中的规律#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

29、量。#3、鸡兔同笼#(1) 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折中列表法。#(2) 假设法。# (3) 列方程。#五上 第七单元可能性知识点总结#1、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2、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述是 “可能性是0”,“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述是“可能性是1”,# 1#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用数据表述是“可能性是 ”。# 2#即时练习#1、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24m#10m#8m# # #2、求阴影部分面积:# # # #;i:6;s:8830: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因数教学设计#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山蕉田小

30、学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738页找因数 。#学情分析:# 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已基本建立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来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正确找出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31、。#教学重点:#能准确找出某一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教学难点:#在找某个自然数的因数时如何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具:#投影、课件#学具:#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创设情景导入#。#(如下练习题小纸条每人/小张,师投影出示集体评讲,学生同桌互改)#1、在45#5=9中,(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2、在12#4=48中,(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3、在2 78 90 45 62 99 102 15 111 91 240 27 57 120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数。#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2、引入(揭示课题

32、):#48的因数是不是只有4和12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同学们喜欢做拼图游戏吗?#如果老师给你们12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要你们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你们能想出几种几种拼法呢?#(四人合作交流)#师:#把你们想到的拼法画在课前分发的方格纸上,看谁画的长方形种类多。#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课件展示课本37页方格图,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2、用乘法算式表示所拼长方形的面积#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操作时,发现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拼法,那下面老师有个任务要交给你们了:#把你们画出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在方格纸上标出来,并且用一

33、道乘法算式表示出你们所画长方形的面积。#开始行动吧!#3、请学生说出自己所写的乘法算式,让其他学生猜猜他是怎么拼的?#(排几行?#一行排几个正方形?#)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依学生汇报板书:#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因数一样的算式,并指明算式一样时选择其中一种说出来(因为所拼的长方形经过旋转后会一样)。#引导学生说出能用3种方法表示,这三种方法是:#1#12=12#2#6=12#3#4=12。#4、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拼长方形的方法。#师:#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出三

34、种乘法算式的长方形,1#12=12# #2#6=12#3#4=12#,在咱们拼出的这些长方形中,它们的长与宽都是12的因数,那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说一说)#师:#是啊,咱们可以通过拼长方形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三、集体合作寻找找因数的方法#1、引导学生说出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找到12的因数。#师:#经过拼长方形的过程,你能找出12的因数有哪些么?#你能找出12的因数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呢?#(预设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或用除法;#若学生只说出用乘法时,师则引出:#既然咱们可以用乘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那么用除法行不行呢?#咱们不妨来试一试。#)#2、引导学生写出12的所有因数。#师:#

35、其实要找出12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有没能力吧12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能不能?#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想一想,怎么不遗漏、不重复的找出12的所有因数呢?#在练习本上把你找出的12的因数写一写,如果能把你们怎么找到的方法写下来就更好了。#师收集几份比较有代表性的展示,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写法,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1)这位同学是通过什么方法去找的呢?#(乘法或者除法)#(2)他的因数找全了么?#有遗漏或者重复的么?#(按乘法或者除法找因数的时候,要一对一对的找)#(3)这位同学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的)#四、课堂小结。#(课件出示)#

36、师:# 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那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再自由发言。#)#根据学生发言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除法也是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也不遗漏。#师:#请同学们按顺序说出12的因数。#(学生汇报)#(板书:#12的所有因数有:#1、2、3、4、6、12。#)#五、巩固与应用。#1、找出24的全部因数。#(课件出示)#学生独立思考找出24的所有因数;#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明

37、按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有序地说,以免遗漏。#2、找出16的全部因数。#(课件出示)#学生独立思考找出24的所有因数;#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明按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有序地说,以免遗漏。#3、学生独立在书中完成第37页的练一练的第1、2、3题。#(投影展示1、2、3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3、把48块月饼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同样多,有几种装法?#每种装法各需要几个盒子?#如果有47块月饼呢?#六、课堂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此时此刻有何想法?#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

38、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去看一看,想一想,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七、随堂抽测。#(小纸条每人/小张)#1、24=1#24=( )#( )=( )#( )=( )#( )#24的全部因数是:# # 18=( )#( )=( )#( )=( )#( )# 18的全部因数是:# # ( )既是24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2、(1)一个数既是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这个数是 #(2)15的最大因数是 ,最小倍数是 。#(3)只有两个因数的偶数是 。#八、布置作业:#(对应的练习册金牌学案)#九、板书设计#找因数

39、#1#12=12 12#1=12#2#6=12 12#2=6 # 3#4=12 12#3=4#方法:#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 用除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 #12的因数有:#1,2,3,4,6,12 有序#;i:7;s:9627: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一、小数的认识意义和加减法#1、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 或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 或0.01;#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 或0.00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个位与十分位之间的进率是10。#5、 0.1与0.10的区别联系

40、:#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6、 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时,先将这个小单位的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例如1分米=米=0.1米,1厘米=米=0.01米,1克=千克=0.001千克。#也可以用#口诀:#“大化小,用乘好。#小化大,除不差”。#如1.2m2=( 120 )dm2 ,113克=(0.113)千克。#7、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将数位要对齐,得

41、数的末尾有“0”,一定要把“0”去掉。#8、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只有加减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9、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如:#加法交换律:# a+b=b+a 乘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c+b#c= (a+b)#c#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二、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1、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按角分,分

42、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3、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4、 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钝角。#5、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任意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6、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3、。#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7、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是四边形,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三、 小数乘法#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右移,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位,小数点移动完

44、后,整数最高位前边的“0”要去掉;#小数点左移,位数不够时,也用“0”补足,点上小数点,若整数部分没有数,用“0”表示,若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性质,应把末尾的“0”去掉。#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3、乘数与积的大小关系:#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另一个乘数。#4、小数乘法的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必须删掉。#10、

45、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只有加减或乘除运算,从左往右;#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里后外。#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四、 观察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最多看到它的三个面,最好看到1个面。#五、 认识方程#1、 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都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2、 用字母表示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公式:#C=(ab)#2。#长方形面积公式:#S=ab。#正方形周长公式:#C=4a。#正方形面积公式:#S=。#4、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和字母之间、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可以用“”表

46、示或省略不写,数字一般都写在字母前面。#数字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字母按顺序写。#如:#a#b=ab、5#a=5a、1#a=a、a#a=#5、区别a的平方和2乘a的区别:#=a#a,2a=a+a=2#a。#6、方程的意义与等式性质#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区别:#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解方程的书写格式:#解方程前要先写一个“解”字和冒号;#一步一脱式,每算一步,等号都要上、下对齐;#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一般

47、都要放在等号的左侧。#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看图列方程的关键是看懂图意,从中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在列方程时,把未知数尽量放在等式左边。#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应用题),首先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来,最后检验,写出答语。#7. 易错点:#解方程(要求记忆):#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乘数#乘数积 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六

48、、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1、条形统计图优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优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3、#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上升或者下降。#4、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平均实力的代表。# 最小数#平均数# ”“# # # #40,50-40=10(米), 答:#小红走的路多,多10米。# #解析:#此题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可以结合图示或先让3个学生进行演示等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第一问是求两家与学校距离的和,第二问是求两家与学校距离的差。# #4 妈妈买了1米布,给小兰做裙子用去3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布?# #答案:#1米=

49、100厘米,100-30=70(厘米),答:#还剩70厘米。#解析:#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看清单位,如单位不统一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解答思路即用买来的布减去做裙子用去的就等于剩下的布。# #5 把两根长都是8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长的铁条,焊接头(如图)是3厘米,焊接后的铁条长多少厘米?# # # #答案:#方法一:#83=5(厘米),58=13(厘米)。#方法二:#88=16(厘米),163=13(厘米)。# #答:#焊接后的铁条长13厘米。# #解析:#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在讨论中理解题意,然后解答,注意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方法一:#先求出上面一根去掉焊接部分后的长度,

50、再加上下面一根铁条的长度,#方法二:#先求出两根铁条的总长度,再减;i:16;s:17223: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P3031页的例2、例3。#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部分的重要学习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从丰富的生活例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和传统教材相比,平移和旋转显然属于新增加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些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

51、提高教学效益,全面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教材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空间观念较差,形象而直观的教学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接受。#多媒体的优势在于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能够模拟仿真的特点,帮组学生化抽象为形象。#所

52、以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充分采用多媒体这一能融形、光、色为一体的教学手段,通过生动、形象、动态地演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扩阔学生的知识层面,科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难点:#发现平移或旋转后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教法与学法:#谈话法、观察法、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主题图、平移和旋转动画)、教材第121页的小汽车、陀螺。#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

53、数学知识。# 2、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3、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 #4、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示。#)#【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去的游乐园为突破口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本节课创设了学生去游乐园玩的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特别是让学生用手势等来模仿表演物体的运动,让数学课堂真

54、正的由枯燥变得活泼起来。#二、合作交流,构建概念#1、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那么你们四人小组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看看可以分成哪几类?#2、操作要求:#(1)小组合作讨论(2)怎么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3、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分类的结果与分类的理由。#(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4、师归纳:#像缆车、小火车、滑滑梯等沿着笔直的路线运动,在数学中这种现象叫做平移;#像大风车、摩天轮、转椅等它们运动的路线是成一个圆,这种现象叫做旋转。#5、揭题并板书:#平移和旋转。#【设计意图】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

55、活经验,按运动方式的不同,对游乐园的各种游戏进行划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自然形成了这两种运动方式的表象。#三、走进生活,深化概念。# 1、生活中的平移。# (1)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举例说说。# (2)学生举例(学生回答可能有升国旗、开抽屉、商场的电梯、工厂的电动大门等)# (3)师生一起体验平移现象:#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

56、你桌面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学生边说边做。#)# (4)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谈话:#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5)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谈话:#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快来移移看!#拿出课前剪下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汽车,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摆一排小汽车。# 2、生活中的旋转。# (1)课件

57、出示例3的三副图:#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在游乐园里,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2)说说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学生可能会说钟面的指针、风车、电风扇、旋转木马、洗衣机脱水、厨房的换气扇、拧水龙头等等)# (3)师生一起来体验旋转现象:#起立,一起来左转1圈,右转1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学生活动,互动点评。#)# (4)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

58、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立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充分为学生创造了“做中学”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用手势、动作、学具表示平移和旋转,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体验成功、获得进步,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发展了学生的平面空间变换观念。#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课件出示小鱼图)# 谈话:#哪些鱼通过平移与红色的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

59、巡视。# 学生交流汇报:#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学生一边表述一边在投影仪上操作)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的?#为什么?#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课件出示图形)# 谈话:#春天来了,草地上热闹起来了,小动物们在草地上聚会呢,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再连一连。#思考:#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蜗牛可以通过平移重合,蝴蝶、乌龟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平移后,不能重合。#)#小结:#一些图形通过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图形互相重合。#【设计意图】在 “做中学”,让学

60、生亲手去移一移,再一次落实感知平移的过程。#通过判断物体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和动手画一画,巩固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发展学生的平面空间变换观念。#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1、谈谈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 2、欣赏几何图案,感受旋转和平移现象美的魅力。#(课件展示中老师进行讲解) # 3、“小小设计师”创作活动。# 你们想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画吗?#课后大家可以运用平移和旋转下课后,走出教室,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动画和图片,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这样安排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自觉意识,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去创造

61、美的意识。#开放性问题,给了学生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去创造美、感受美。#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平移:#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平移现象:#升降国旗、开关抽屉、推拉窗户、电梯#旋转:#物体围绕着某一点(一个中心)移动。#旋转现象:#钟面的指针、风车、电风扇、摩天轮#2014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平移和旋转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2、利用原有的工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平移

62、和旋转现象。#教法:#观察法与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

63、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示。#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试着将它们分类吗?#(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得认真,而且还会分类。#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种运动。#二、互动探究#1、生活中的平移。#谈话:#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像缆车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方向平移,你瞧,这里有一个观光电梯,它是什么运动?#(平移)#师:#说得

64、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举例说说。#让学生先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再指名回答。#师:#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学生边说边做。#)#2、移移看。#(1)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谈话:

65、#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谈话:#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2)画一画。#谈话:#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快来移移看!#剪下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画一排小汽车。#3、生活中的旋转。#(1)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在游乐园里,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师:#

66、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小结:#像钟面的指针、风车、螺旋桨,它们都绕着一个点(一个中心)移动,这样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板书揭示课题:#旋转#(2)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1圈,右转1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学生活动,互动点评。#)#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2、完

67、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课件出示小鱼图。#谈话:#哪些鱼通过平移与红色的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交流汇报:#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学生一边表述一边在投影仪上操作)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的?#为什么?#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谈话:#春天来了,草地上热闹起来了,小动物们在草地上聚会呢,(课件出示图形)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再连一连。#思考:#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蜗牛可以通过平移重合,蝴蝶、乌龟它们在不同的方

68、向,平移后,不能重合。#)#师:#一些图形通过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图形互相重合。#四、课堂小结#谈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像开关水龙头、转动的方向盘、风车这样(围绕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而像滑滑梯、推拉窗户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下课后,走出教室,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平移:#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平移现象:#观光梯、缆车、推拉窗户#旋转:#物体围绕着某一点(一个中心)移动。#

69、旋转现象:#钟面的指针、摩天轮、螺旋桨#;i:17;s:23906: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口算练习(一) 姓名 # #22#3# # 14#3# 7#2# # # 9#2 19#3 #20#3# 20#3 29#5# 37#5# 36#5 #14#4 18#4# # 12#5# 16#5 9#5 #10#3# 12#5# # 14#3# 16#3 3#2# #20#6# # 24#7# 28#6# 32#6 15#6#32#9# # 4#3# 6#4# # 8#3 14#3 #22#3# 22#3 22#5# 32#5# 32#5 #4#3 8#3# 12#5# 16#3 9#2 #

70、10#6# 12#7# 14#8# 16#8 13#3#21#4 22#4# 25#4# 34#4 17#5#16#3# 27#2# 36#5# 45#7 36#7= #17#5# 10#7# 12#7= 12#7= 18#7= #22#7# # 34#7# # # 6#4# # 8#5 54#7#15#6# # # 18#4# # 21#8# # 24#9 12#8#56#9# # #12#5# # 18#5# # #24#5 49#5#26#6# 12#5# 17#5# 26#5 35#6#35#6# # 42#5# 49#5# # 56#5 10#7#9#5# 18#5# 27#5# 3

71、6#5 14#5#30#7# # # 36#7# 42#5# 48#7 20#7#7#5# 14#5# 21#5# 28#5 28#5#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口算练习(二) 姓名 #40#6# # 48#9# # 56#6# # # 64#9 5#2#45#8# # 54#8# # 63#8# # 32#9# 15#4#8#3# 16#3# # 24#5# # 32#5# 9#5#7#2# 14#5# # 21#6# # 28#5# 27#5#54#7# # 63#8# # 72#7# # 31#7# 30#8#25#6# # 30#7# # 35#7# # 40#7# 42#8#4

72、#3# # 8#3# # 12#4# # 16#3# 13#2#45#7# # 54#8# # 63#8# # 22#5# 9#2#8#5# # 16#5# # 24#5# # 32#5# 40#7#18#5# # 27#5# # 36#8# # 45#6# 56#7#12#5=# # 12#7=# # 5#2=# 54#8=# # 48#9= #7#5=# # 36#5=# # 6#5=# 21#5=# # 42#8=#21#5=# # 42#5=# # 54#7=# # 16#5=# # 42#9=#8#7=# # 20#7=# # 12#7=# # 36#7=# 16#7=#48#7=#

73、 # 12#7=# # 14#6=# # 48#7=# # 10#7=#45#7=# # 4#3=# # 42#5=# # 8#3=# # 42#5= #45#7=# # 63#8=# # 30#8=# # 36#8=# # 12#5= #54#8=# # 45#6=# # 49#8=# # 8#3=# 3#2= #42#7=# # 6#5=# # 18#5=# # 36#5=# # 54#7=#40#7=# # 24#5=# # 14#5=# # 14#6=# # 30#7=#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口算练习(三) 姓名 # #36#7=# 8#7=# # 6#5=# 54#7=

74、# 12#7=#9#7=# 6#5=# 12#8= # 8#3=# 64#9=#40#9= 12#8= 7#5= 54#7=# 48#5=#21#6=# 33#5= 6#4= 63#8=# 16#7=#36#7=# 15#7=# 24#7= 9#7=# 8#7=#56#9=# 24#7=# 12#7=# 54#7= 32#9=# #9#2=# 36#7=# 5#2=# 48#7=# 12#5=#22#4=# 21#5=# 63#8=# 42#9=# 31#5=#24#3= 40#7= 43#6= 50#9= 54#8=#52#7= 36#7= 18#4= 26#5= 27#5=#17#2= 2

75、5#6= 30#4= 28#6= 65#7=#36#5= 29#9= 19#2= 35#8= 24#9= #30#9= 65#9= 15#6= 13#3= 43#5= #68#8= 18#4= 39#6= 28#5= 30#7= #15#4= 20#6= 65#9= 60#7= 37#8=#43#7= 62#7= 52#6= 36#5= 43#8#27#4= 52#9= 19#4= 35#9= 40#7=#52#6= 25#7= 30#4= 27#5= 19#8=#30#4= 28#6= 50#6= 23#4= 49#8= #20#3= 21#4= 25#4= 28#5= 80#9=#新人教版

76、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口算练习(四) 姓名 # # #73#9=#80#9= #46#5=#48#7=#33#8=#33#4=#50#9= #61#7=#79#8=#31#8=#32#9=#41#5=#42#5=#70#9=#35#8=#41#8=#21#4=#32#7=#32#9=#40#7=#22#4=#23#6=#82#9=#57#8=#57#9=#43#5=#56#9=#63#8=#71#9=#67#8=#75#9=#32#7=#34#8=#43#9=#42#8=#35#8=#35#9=#35#6=#40#9=#66#9=#31#6=#25#3=#19#7=#23#4=#19#2=#

77、44#7=#79#8=#58#6=#29#3=#40#6=#60#7=#76#9=#35#4=#67#8=#38#5=#46#7=#58#6=#69#8=#70#8=#75#9=#82#9=#85#9=#76#8=#77#8=#66#7=#65#8=#55#6=#53#6=#44#6=#35#4=#26#5=#26#8=#31#7=#80#9=#70#9=#53#8=#47#6=#38#7=#25#4=#28#5=#33#6=#79#8=#62#9=#34#5=#22#7=#48#7=#44#6=#79#8=#38#6=#29#5=#73#8=#26#4=#38#9=#66#9=#67#8=#

78、48#5=#37#6=#29#6=#35#8=#25#6=#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口算练习(五) 姓名 # #69#7=#58#6=#47#6=#52#7=#63#8=#15#4=#19#3=#20#6=#19#8=#20#6=#23#3=#39#8=#40#6=#30#8=#27#5=#38#4=#50#7=#60#8=#70#9=#40#7=#25#7=#29#6=#44#7=#52#8=#80#9=#30#9=#52#6=#71#8=#33#7=#42#8=#32#7=#50#6=#23#8=#75#8=#43#8=#55#6=#55#9=#50#7=#88#9=#65#8=#

79、45#8=#60#7=#26#5=#39#6=#52#9=#31#7=#33#8=#37#8=#27#6=#38#7=#33#4=#23#3=#53#8=#39#7=#43#8=#36#8=#41#7=#25#7=#15#8=#17#3=#26#7=#37#9=#35#6=#47#8=#73#9=#46#5=#37#6=#63#8=#62#8=#39#7=#46#8=#54#7=#83#9=#55#6=#71#8=#65#9=#52#6=#33#6=#53#7=#49#8=#58#9=#37#8=#26#3=#43#8=#53#8=#30#7=#20#7=#42#8=#19#8=#18#7=#

80、24#9=#25#6=#27#6=#26#5=#23#8=#23#7=#22#8=#21#4=#34#5=#51#8=#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口算练习(六) 姓名 #33#420#878#9 29#7 23#6#85#941#836#5 59#925#8#36#750#6 67#8 40#939#6#80#9 44#636#8 61#953#7#42#532#9 26#540#719#6#70#9 51#843#642#864#7#30#422#362#925#8 13#3#14#99#416#5 9#7 17#8#20#618#4 23#9 10#813#5#19#7 14#442

81、#956#668#8#28#544#859#788#9 50#8#22#529#6 65#8 22#353#9#35#851#6 30#423#769#9#29#8 77#942#834#517#6#34#749#917#458#8 34#9#41#652#830#7 47#531#9#26#738#6 37#765#9 15#2#11#39#8 34#4 28#3 37#5#4#37#616#917#5 6#4#11#747#9 33#8 11#27#5#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口算练习(七) 姓名 #12#9 5#3 15#617#328#9#8#6 31#8 39#5 17#2

82、35#9#22#6 32#7 29#4 19#3 73#9#14#8 23#5 22#4 27#6 57#9#21#8 48#7 33#570#852#9#35#4 46#6 64#744#978#8#43#5 83#9 37#853#6 33#6#26#5 61#8 39#7 67#734#4#51#7 46#8 75#961#727#8#31#5 76#8 26#4 66#7 6#5#15#2 11#3 9#8 34#4 4#3#7#616#9 17#5 6#4 11#7#37#5 28#3 51#6= 53#7= 54#8=#55#9= 56#9= 57#8= 58#9= 58#7=#5

83、9#9= 60#9= 61#7= 62#5= 64#9=#65#7= 17#6= 24#5= 23#6= 45#8=#47#8= 46#7= 45#7= 33#6= 10#3=#22#7= 38#8= 44#7= 31#6= 42#9=#23#8= 55#6= 17#5= 62#9= 69#8=#29#7= 51#7= 38#9= 25#4= 46#9=#41#652#830#7 47#531#9#26#738#6 37#765#9 15#2#;i:18;s:10171:#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1、 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2、 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

84、据的情况。#3、 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4、 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图表。#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一、 平均分#1、 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 平均分的方法:#(1)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2)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二、 除法#1、 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把一些东西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

85、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2、 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左往右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新 课 标 第 一 网#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被除数#除数=商。#三、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求商的方法:#(1) 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 用乘法算式求商。#(3) 用乘法口诀求商。#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四、 解决问题#1、 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因数#

86、因数=积 积#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商=被除数#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 #2、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 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 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3、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1、 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

87、对称轴。#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时,是直线运动。#自身方向不发生改变。#如:#推拉窗、拉抽屉等。#2、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3、 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如:#大风车的运动、旋转木马的运动、教室门的运动等。#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一、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二、 解决问题#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第五单元 混合计算#一、 混合计算#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

88、乘除混合)#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 #, # #, #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 # + , # ,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 #(), #( + )#, (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54822 = 54(8+22)#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

89、算式时:#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二、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新课 标 第 一 网#1、 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2、 可以画图帮助分析。#3、 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一、 有余数的除法#1、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2、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1,最小的余数是1。#3、 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 先写被除数,

90、被除数写在除号里。#再写除号“厂”然后写除数,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2) 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3) 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4) 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4、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1) 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2) 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3) 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4) 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91、二、 解决问题#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有时用加1法,有时用去尾法。#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3、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

92、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4、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5、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6、最大的一位数:#9, 最小的一位数:#1 #最大的两位数:#99, 最小的两位数:#10 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最大的三位数:#99

93、9, 最小的三位数:#100 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最大的四位数:#9999, 最小的四位数:#1000 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最大的五位数:#99999,最小的五位数:#10000. 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他们的最低位都是个位。#7、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大约”“可能”“大概”出现就是近似数。#8、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9、估算:#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最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再计算。#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1、克和千克是

94、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2、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计量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用字母“kg”表示。#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4、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1斤=500克 1斤=10两 1两=50克#5、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6、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一般统一成单位“克”。#7、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立式计算,一般是把千克换成克#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时,先根据最简单的条件确定肯定的情况,再用排

95、除法确定其他情况。#5#;i:19;s:2427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教案#九年级 下册#20122013学年度#教师#星火中学九年级(1)(2)班#剑阁县九年级数学集备组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时间#课题#26.1二次函数(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多媒

96、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设计意图#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AB长x(m)#1#2#3#4#5#6#7#8#9#BC长(m)#12#面积y(m2)#48# 2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吗?# 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 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

97、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 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x 10。# 对于3,教师可提出问题,(1)当AB=xm时,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等于多少?#并指出y=x(202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二、提出问题#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

98、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售约多少件商品?#(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 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

99、# 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y=(108x) (100100x)(0x2)# 将函数关系式y=x(202x)(0 x 10化为:# y=2x220x (0x10)(1)# 将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化为:# y=100x2100x20D (0x2)(2)# 三、观察;#概括#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关系式(1)和(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函数关系式(1)和(2)的自变量各有几个?# (各有1个)# (2)多项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别是几次多项式?# (分别是二次多项式)# (3)函数关系式(1

100、)和(2)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的)# (4)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以及P1页的问题2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取得最大值。# 2二次函数定义:#形如y=ax2bxc (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a叫做二次函数的系数,b叫做一次项的系数,c叫作常数项#四、课堂练习#P3练习第1,2题。#五、小结# 1请叙述二次函数的定义#2,许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编一道二次函数应用题,并写出函数关系式。#作业#设计#必做#教科书P14:#1、2#选做#教科书P14:#7#教学

101、#反思#教学时间#课题#26.1二次函数(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y=ax2的图象,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图象性质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以及探索二次函数性质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设计意图#一、提出问题# 1,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一次函数的性质是

102、如何研究的?# (先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然后观察、分析、归纳得到一次函数的性质)# 2我们能否类比研究一次函数性质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呢?#如果可以,应先研究什么?# (可以用研究一次函数性质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应先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 3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二、范例# 例1、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解:#(1)列表:#在x的取值范围内列出函数对应值表:#x#3#2#1#0#1#2#3#y#9#4#1#0#1#4#9# (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3)连线:#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结各点,得到函

103、数y=x2的图象,如图所示。#提问:#观察这个函数的图象,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归结为:#它有一条对称轴,且对称轴和图象有一点交点。#抛物线概念:#像这样的曲线通常叫做抛物线。#顶点概念:#抛物线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三、做一做#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2与y=-x2的图象,观察并比较两个图象,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区别?#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与y=-2x2的图象,观察并比较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你能发现什么?# 3将所画的四个函数的图象作比较,你又能发现什么?#在学生画函数图象的同时,教师要指导中下水平的学生,讲评

104、时,要引导学生讨论选几个点比较合适以及如何选点。#两个函数图象的共同点以及它们的区别,可分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达成共识,两个函数的图象都是抛物线,都关于y轴对称,顶点坐标都是(0,0),区别在于函数y=x2的图象开口向上,函数y=-x2的图象开口向下。#四、归纳、概括#函数yx2、y=-x2、y=2x2、y=-2x2是函数y=ax2的特例,由函数yx2、y=-x2、y2x2、y=-2x2的图象的共同特点,可猜想:# 函数y=ax2的图象是一条_,它关于_对称,它的顶点坐标是_。# 如果要更细致地研究函数y=ax2图象的特点和性质,应如何分类?#为什么?# 让学生观察yx2、y

105、2x2的图象,填空;# 当a#0时,抛物线y=ax2开口_,在对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_;#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_,_是抛物线上位置最低的点。# 图象的这些特点反映了函数的什么性质?#先让学生观察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XA、XB大小关系如何?#是否都小于0?# (2)yA、yB大小关系如何?# (3)XC、XD大小关系如何?#是否都大于0?# (4)yC、yD大小关系如何?# (XA#XB,且XA#0,XB#yB;#XC#0,XD#0,yC#yD)# 其次,让学生填空。# 当X#O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_;#当X_时,函数值y=ax2 (a#0)取得最小值,最小值y=_#

106、以上结论就是当a#0时,函数y=ax2的性质。# 思考以下问题:# 观察函数y-x2、y=-2x2的图象,试作出类似的概括,当a#O时,抛物线yax2有些什么特点?#它反映了当a#O时,函数y=ax2具有哪些性质?# 让学生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当a#O时,抛物线y=ax2开口向上,在对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上升;#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下降,顶点抛物线上位置最高的点。#图象的这些特点,反映了当a#O时,函数y=ax2的性质;#当x#O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值yax2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y0。#作业#设计#必做#教科书P14:#3、4#选做#教科书P14:#8#

107、教学#反思#教学时间#课题#26.1 二次函数(3)#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利用描点法正确作出函数yax2b的图象。#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二次函数yax2bxc性质探究的过程,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及它与函数yax2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互动,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b的图象,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理解函数yax2b与函数yax2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理解抛物线yax2b与抛物线yax2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 堂 教

108、学 程 序 设 计#设计意图#一、提出问题#1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是_,它的开口向_,顶点坐标是_;#对称轴是_,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_,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_,函数yax2与x_时,取最_值,其最_值是_。#2二次函数y2x21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是否相同?#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1:#对于前面提出的第2个问题,你将采取什么方法加以研究?# (画出函数y2x2和函数y2x2的图象,并加以比较)# 问题2,你能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与y2x21的图象吗?# 教学要点# 1先让学生回顾二次函数画图的三个步骤,按照画图步

109、骤画出函数y2x2的图象。# 2教师说明为什么两个函数自变量x可以取同一数值,为什么不必单独列出函数y2x21的对应值表,并让学生画出函数y2x21的图象# 3教师写出解题过程,同学生所画图象进行比较。# 解:#(1)列表:#x#3#2#1#0#1#2#3#yx2#18#8#2#0#2#8#18#yx21#19#9#3#l#3#9#19# (2)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3)连线:#用光滑曲线顺次连接各点,得到函数y2x2和y2x21的图象。#(图象略)# 问题3:#当自变量x取同一数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在图象上,相应的两个点之

110、间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当x依次取3,2,1,0,1,2,3时,两个函数的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由此让学生归纳得到,当自变量x取同一数值时,函数y2x21的函数值都比函数y2x2的函数值大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y2x21和y2x2的图象,先研究点(1,2)和点(1,3)、点(0,0)和点(0,1)、点(1,2)和点(1,3)位置关系,让学生归纳得到:#反映在图象上,函数y2x21的图象上的点都是由函数y2x2的图象上的相应点向上移动了一个单位。# 问题4:#函数y2x21和y2x2的图象有什么联系?# 由问题3的探索,可以得到结论:#函数y2x21的图象可以看成

111、是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 问题5:#现在你能回答前面提出的第2个问题了吗?# # 让学生观察两个函数图象,说出函数y2x21与y2x2的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相同,但顶点坐标不同,函数y2x2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0),而函数y2x21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1)。# 问题6:#你能由函数y2x2的性质,得到函数y2x21的一些性质吗?# 完成填空:# 当x_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_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_时,函数取得最_值,最_值y_# 以上就是函数y2x21的性质。#三、做一做#问题7:#先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2与函数y2x2

112、的图象,再作比较,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学要点# 1在学生画函数图象的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2让学生发表意见,归纳为:#函数y2x22与函数y2x2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相同,但顶点坐标不同。#函数y2x22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 问题8:#你能说出函数y2x22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以及这个函数的性质吗?# 教学要点# 1让学生口答,函数y2x22的图象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轴,顶点坐标是(0,2);# 2分组讨论这个函数的性质,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达成共识:#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值y随x

113、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最小值y2。# 问题9:#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22图象与函数y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能够画出函数yx2与函数yx22的草图,由草图观察得出结论:#函数y1/3x22的图象与函数yx2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相同,但顶点坐标不同,函数yx22的图象可以看成将函数yx2的图象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 问题10:#你能说出函数yx22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吗?# 函数yx22的图象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轴,顶点坐标是(0,2)# 问题11:#这个函数图象有哪些性质?# 让学生观察函数yx22的图象得出性质:#当x0时,函数

114、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y2。#四、练习:#P7练习。#五、小结#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2k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具有什么关系?#2你能说出函数yax2k具有哪些性质?#作业#设计#必做#教科书P14:#5(1)#选做#练习册P109-114#教#学#反#思#教学时间#课题#26.1二次函数(4)#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使学生能利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二次函数ya(xh)2性质探究的过程,理解函数ya(xh)2的性质,理解二次函数ya(x

115、h)2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理解二次函数ya(xh)2的性质,理解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二次函数ya(xh)2的性质,理解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的相互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设计意图#一、提出问题#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二次函数yx2,yx21的图象,并回答:# (1)两条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2)分别说出它们的对称轴、开口方向和顶点坐标。# (3)说出它们

116、所具有的公共性质。# # 2二次函数y2(x1)2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以及顶点坐标相同吗?#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1:#你将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上面提出的问题?# (画出二次函数y2(x1)2和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并加以观察)# 问题2:#你能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y2x2与y2(x1)2的图象吗?# 教学要点# 1让学生完成列表。# 2让学生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图来:# 3教师巡视、指导。#问题3:#现在你能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吗?#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y2x2#y2(x1)2#教学要点#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出

117、的两个函数图象#根据所画出的图象,完成以下填空:# 2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各组选派代表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函数y2(x1)2与y2x2的图象、开口方向相同、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不同;#函数y2(x一1)2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函数y2x2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它的对称轴是直线x1,顶点坐标是(1,0)。# 问题4:#你可以由函数y2x2的性质,得到函数y2(x1)2的性质吗?# 教学要点#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次函数y2x2的性质,并观察二次函数y2(x1)2的图象;#2让学生完成以下填空:# 当x_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_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_时,函数取得

118、最_值y_。#三、做一做#问题5:#你能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1)2与函数y2x2的图象,并比较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吗?# 教学要点# 1在学生画函数图象的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2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教师讲评;# 3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归结为:#函数y2(x1)2与函数y2x2的图象开口方向相同,但顶点坐标和对称轴不同;#函数y2(x1)2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它的对称轴是直线x1,顶点坐标是(1,0)。# 问题6;#你能由函数y2x2的性质,得到函数y2(x1)2的性质吗?# 教学要点# 让学生讨论、交流,举手发言,达成共识:#当x1时,

119、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一1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最小值y0。# # 问题7:#函数y(x2)2图象与函数yx2的图象有何关系?# 问题8:#你能说出函数y(x2)2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吗?# 问题9:#你能得到函数y(x2)2的性质吗?# 教学要点#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归结为:#当x2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函数值y随工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y0。#四、课堂练习:#P8练习。#五、小结:#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h)2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你能说出函

120、数ya(xh)2图象的性质吗?#3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作业#设计#必做#教科书P14:#5(2)#选做#练习册P115-116#教学#反思#教学时间#课题#26.1二次函数(5)#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使学生理解函数y=a(xh)2k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2会确定函数y=a(xh)2k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函数y=a(xh)2k性质的探索过程,理解函数y=a(xh)2k的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确定函数y=a(xh)2k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理解函数y=a(xh)2k的图象

121、与函数y=a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理解函数y=a(xh)2k的性质#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函数y=a(xh)2k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函数y=a(xh)2k的性质#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设计意图#一、提出问题#1函数y=2x21的图象与函数y=2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函数y=2x21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2函数y=2(x1)2的图象与函数y=2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函数y=2(x1)2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见P10图26.2.3)

122、#3函数y=2(x1)21图象与函数y=2(x1)2图象有什么关系?#函数y=2(x1)21有哪些性质?#二、试一试#你能填写下表吗?#y=2x2 向右平移#的图象1个单位#y=2(x1)2#向上平移#1个单位#y=2(x1)21的图象#开口方向#向上#对称轴#y轴#顶 点#(0,0)# 问题2:#从上表中,你能分别找到函数y=2(x1)21与函数y=2(x1)2、y=2x2图象的关系吗?# 问题3:#你能发现函数y=2(x1)21有哪些性质?# 对于问题2和问题3,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让各组代表发言,达成共识;# 函数y2(x1)21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2(x1)2的图象

123、向上平称1个单位得到的,也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i:20;s:7463:#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负数测试题#一、认真看,细心填(22分)#1、( )和( )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2、在数轴上,所有的( )数都在0的左边,所有的( )数都在0 的右边,即所有的正数都比所有的负数( )#3、0既不是( )也不是( )#4、8.7读作( ),读作( )。#5、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 ) #6、排球比赛

124、中,赢了5个球记作+5,那么输了3个球应记作( )。#7、如果-2表示比70小2的数,那么0表示的数是( ),9表示的数是( ),+6表示的数是( )#8、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9、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10、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11、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

125、数是( )。#二、我是小法官(10分)#1. 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0大于所有正数,小于所有负数。#( )#3. 温度计上为0表示没有温度。#( )#4. 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5.小明妈妈的存折上,“支出或存入”一栏中,显示“2800”表示存入2800元,显示“-2500”表示支出2500元。#( )#6.-8#+4 ( )#7.所有正数都大于负数。#( )#8.0可以看成正数,也可以看成是负数。#( )#9.4 = 4( )#10.一条直线就是一条数轴( )#三、对号入座(8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B、0

126、是正数 C、0不是自然数#D、自然数中除0外都是正数#2.向东行-50m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50m B、向西行进50m C、向北行进50m#3. 某天中午12时气温为3,下午6时的气温比12时低7,则下午6时的气温是( )#A、-3 B、-4 C、+4#4、低于正常水位0.16米记为0.16,高于正常水位0.02米记作( )。# A、0.02 B、0.02 C、0.18 D、0.14#5、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A、30 B、30 C、60 D、0#6、数轴上,在的( )边。# A、左 B、右 C

127、、北 D、无法确定#7、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吨记为8吨 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 D、3吨表示重量为13吨#8、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克。# A、155 B、150 C、145 D、160#四、比较大小(9分)#0.5-7 -3-10 -0 5-5 # 00.1 -3 2#五、把数轴上表示的数写在括号里(4分)#六、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6分)#1.5 3 5 5#七、 找规律,按要求回答。#(13分)#1、下面是六(1)班6名女同学的身高。#

128、以她们的平均身高为标准,把平均身高记为0cm,超过的身高记为正,不足的身高记为负,用正负数表示她们的身高。#(7分)#八、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6分)#1、-1 2 -3 4 ( ) ( ) 2、 ( )( )#3、-11 -7 -3 1 ( ) ( )#九、解决问题(28分)#1、某仓库原有货物50箱,其中四天记录的数字如下(运进为正,运出为负)。#哪一天运出的箱数最多?#这四天共运进仓库多少箱?#最后仓库内共有多少箱货物?#(6分)#天数#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箱数/箱#+48#40#+50#30#2、体检中,测得6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32千克、33千克、37千克、36千克、

129、34千克、38千克。#(1)他们的平均体重是多少?#(4分)#(2)将平均体重记为0千克,超过记为正数,不足记为负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4分)#3、六(1)班举行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把做20次作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请用正负数表示各学生的成绩(7分)#姓名#孙德浩#栾雪峰#李克#张诚#李涛#陶然#赵可#次数#23#28#15#21#20#13#19#成绩#4、某商场经理对今年上半年每月的利润作了记录:#1、2、4、5月份分别盈利13万元、12万元、12.5万元、10万元;#3、6月分别分亏损0.7万元和0.8万元。#试用正、负数表示各月的利润,并算出该商场今年上半

130、年的总利润。#(7分)#参考答案#一、认真看,细心填(22分)#1、正数 负数 2、负数 正数 大 3、正数 负数#4、正八点七 负五分之二 5、+126 -150 #6、-3 7、70 61 76 8、+4 减少3千克#9、高于海平面450米 低于海平面102米#10、高于平均成绩9分 低于平均成绩18分 -2分#11、 3 -6#二、我是小法官(10分)#1-5 # # # # 6-10 # # # # #三、对号入座(8分)#1-5 D B B A D 6-8 A A C#四、 比较大小(9分)# # # # # # # #五、 把数轴上表示的数写在括号里(4分)#-4 -3 -1 2#

131、六、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6分) 略#八、 找规律,按要求回答。#(13分)# 1、平均身高 154 +6 -2 -10 -4 +8 +3# 2、-5 6 1/32 1/64 5 9#八、解决问题(28分)#1、第一天:#50+48=98(箱)# 第二天:#98-40=58(箱)# 第三天:#58+50=108(箱)# 第四天:#108-30=78(箱)# 共运进:#48+50=98(箱)#答:#第二天运出的箱数最多,这四天共运进仓库98箱,#最后仓库内共有78箱货物。#2、 (1)(32+33+37+36+34+38)#6=35(千克)#答:#他们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 (2)-3#-

132、2#-1#+1#+2#+3#3、 +3 +8 -5 +1 0 -7 -1#4、 1月至6月的利润表示分别为:#+13 +12 -0.7 +12.5 +10 -0.8# 13+12+12.5+10-0.7-0.8=46(万元)# 答:#该商场今年上半年的总利润为46万元。#5#;i:21;s:8366: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七一七二 刘正峰#一、 学情分析:# 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上学期的努力,任务还很艰巨。#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对待大多数学困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

133、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

134、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正式的加减第二

13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第四章,概率。#第五章:#三角形;#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习题设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

136、入信息技术。#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三、常规落实# 本学期要做好教学常规的切实落实。#备课要精,既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做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对疑难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落实好教学十字方针,备课精,上课实,堂堂清,日月清。#四、教研工作#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

137、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五、学困生转化#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学困生刘松和孙倩进行转化,针对其弱

138、点不专心,几何不入门等进行及时点拨,引导,训练,使其成绩有明显提高,更上升一个等级。#六、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1、认真做到教学相长。#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搞好学习评价,教会学生学习,做学生的引导者。#2、随时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给出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3、创造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

139、,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5、更新教育理念。#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过时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惯键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7、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以优带差,共同提高。#8、实行分层教学

140、。#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9、搞好个别辅导。#搞好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及时对学困生辅导,跟上学习步伐。#10、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11、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七、注意事项#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3、教法要灵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4、结合具体的

141、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5、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余地,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急着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上;#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五、课时安排表(教学进度)#;i:22;s:22628: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万以内加法 #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例题1、2,练习八1、2、3#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

142、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71+45= 24+43= 35+47=#52+20= 32+59= 53+28=#2、笔算#430+260= 570+380=#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3、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

143、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1)提问:#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2)板书:#271+122#(3)探索算法。#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学生尝试

144、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2 7 1# + 1 2 2# ( )#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百位上写几?#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例2)#(1)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2)板书:#271+31#(3)提问:#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2 7 1# + 3 1# ( )#师:#个位上写几?#(1+1=2,写2)#师:#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

145、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师:#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师:#与例2的算式相比,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掌握的加法法则尝试笔算。#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板书:#2 7 1# + 9 0 3# ( )7 4#提问:#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比较好写,大家都做得很对!#可是百位上的数怎么写呢?#2+9=11,相加满十怎么办?#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进一,百位上写1,千位上写1.#3、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1)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146、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然后校对订正,注意在竖式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2、完成“练习八”第1题。#在竖式中相应的位置写下结果,然后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八”第3题。#先计算出每两片树叶上的和,然后与得数相等的花朵相连,学生独立做题,连一连。#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的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下面同桌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笔算加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五、作业设计#1、123361= 456533=#2、367626= 426382= 516703=#教学反思:#第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

147、位加法#教学内容:#例题3,练习八4、5、6#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76+84#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二、探究新知#教学例3.#1、列算式。#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148、板书:#445+298=#比较:#445+298与复习题76+84有什么不同?#小结:#前者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者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谈话:#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法,这节课也同样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那么,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今天所学得内容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教学连续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你觉得它的竖式计算方法会是怎样?#(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口算。#提问:#在用竖式进行计算之前,请同学们尝试口算一下结果应该是多少?#同位讨论并全班交流。#汇报过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先计算4

149、45+300=745,再计算745-2=743。#3、笔算。#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4 4 5# + 2 9 8# ( )#提问:#(1)个位上相加是几?#(5+8=13)个位上怎么写?#(写3,向前一位进1,为了不遗漏进上的1,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2)十位上相加是几?#(4+9+1=14)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数相加后也满十,该怎么办?#(继续向百位进1,在百位上也写一个小一点的1)十位上应该写几?#(4)#(3)百位上写几?#(2+4+1=7)#板书:# 4 4 5# + 21 91 8#7 4 3#4、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

150、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5、验算。#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先让学生探究交流)#生:#用验算的方法。#师:#可以通过验算来检验得数是否正确。#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那么,加法该如何来验算呢?#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老师在黑板上演示验算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 9 8# + 41 41 5#7 4 3#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三、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解计算过程。#2

151、、完成“练习八”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八”第2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4、完成“练习八”第9题。#教师先给予学生知道,然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订正。#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五、作业设计 #1、练习八第3-8题.#2、笔算并验算#348564 457293 881139#教学反思:#第3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八7、8、9、10#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2、培养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应

152、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教学步骤:#一、复习#1、口算。# #43+25= 530+290= 35+49= 450+280= 45+30=#6+84= 540+360= 380+430= 74+9= 46+24 =#470+160= 400+120= 70+480= 49-28= 74-47= 950-540= 350-260= 67-46= 53-36= 560-380= 460-170= 42-25= 57-28= 820-430= 810-690= #810-460= 650-230= 80-12= 480-150=#二、练

153、习过程#1、笔算376+284#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如果要验算,你认为用什么方法?#2、完成P40 7#先算一算,再用铅笔和直尺连一连。#3、完成P40 8#先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照第1小题完成后两小题。#4、完成P40 9#小组讨论可以怎么走,哪条路近,汇报。#5、引导学生思考完成P40 10#三、作业设计#1、加法运算。# #(1)467+354 (2)563+761 (3)158+280 #(4)365+918 (5)348+736 (6)486+734 # (7)294+48 (8)57+467 (9)383+274

154、#2、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 (1)527+173 (2)806-428 (3)459+164#二、万以内减法#第4课时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一)(例题1、2,练习九1、2、3)#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并掌握笔算减法的算理。#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算理

155、。#教学步骤:#一、导入#大家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现在国产的动画片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愿意看,我这里有张统计表,大家来看看。#二、探究新知#出示P41统计表#观察统计表,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1、我也来提个问题,看大家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1:#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怎么列算式?#竖式会列吗?#从哪一位算起?#请你自己算一算。#4 3 5#- 3 2 2#1 1 3#2、这个问题大家很容易解决了,再出个问题,看大家还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2:#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引导学生读题列出算式435-86#4 3 5#- 8 6#3 4

156、9#这个算式能不能像刚才那样直接减?#个位不够减怎么办?#注意:#借位要在对应的十位数上打退位点做记号,表示借一当十和个位上的5相加再来减6得9,现在十位上因为借了一个十,还剩下2又不够减,怎么办?#再像刚才一样,找更高位百位在4上打上退位点,借一当十,并和十位上的2相加再来减8得4,此时百位上剩3,3减0还是3。#3、以上两题做完了,你有什么话想说?#小组讨论:#笔算万以内减法要注意什么?#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4、及时练:#完成P41 做一做#请学生上黑板板演,集体订正。#三、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计算减法,特别是退位减法一定不要忘记打上退位点,退1当十来用。#四、作业设计#1、

157、完成练习九第1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九第2题#引导学生读题列算式解答#3、完成练习九第3题#先说说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再针对每一空说说如何求。#4、计算#451-235 540-107 600-409 #767-235 600-382 842-758 #830-678 407-168 900-241#教学反思:#第5课时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二)(例题3,练习九4、5、6)#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熟悉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法则,并会验算。#3、培养学生计算认真仔细的态度。#教学重点:#

158、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教学难点:#掌握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法则。#教学步骤:#一、导入#算一算:#768-527 327-15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今天继续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二、探究新知#1、出示问题:#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问题谁比谁多,列算式:#403-158#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好竖式,数位对齐。#2、探究计算法则:#这道题能直接减吗?#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小组讨论并汇报#板书:# #小结方法:#个位3减8不够减,从十位

159、上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这时先算个位1385,再算十位9-5=4,最后算百位3-1=2。#多请几个学生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403-158的?#最后让学生自己对着黑板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3、探究验算方法:#减法怎样进行验算?#(1)加法验算:#可以用减数加差看等不等于被减数的方法#(2)减法验算:#可以用被减数减差看等不等于减数的方法#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验算,教师巡视并指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黑板板演验算过程。# #4、巩固练习#完成P42 做一做#指名上黑板板演#三、小结#说说怎样计算像这样的连续退位减?#要注意哪些问题

160、?#四、作业设计#1、完成P44 4#先算一算,再连一连#2、完成P44 5#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先用竖式计算再填写#3、完成P44 6#做在作业本上#教学反思:#第6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课(练习九7、8、9、10、11)#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2、能较熟练计算连续退位减法。#3、培养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能较熟练地进行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学步骤:#一、复习#笔算下列各题。# #690+30= 287+73= 320-280= 473-178=#说说两道加法题有什么区别?#两道

161、减法题有什么区别?#说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二、练习过程#1、验算上面的第2小题和第4小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完成P45 7#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完成P40 9#先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再在书上用铅笔连一连。#4、完成P40 10#看谁完成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与差又对又快,请学生上台板演。#5、完成P40 1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铅笔填一填,然后小组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三、作业设计#1、算一算。# #(1)507+24 (2)762+159 (3)267-280 (4)805-469#2、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1)548+173 (2)206-128#第7课时 解

162、决问题#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例题4,练习九12、13、14)#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三位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3、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竖式笔算三位数的连加。#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步骤:#一、导入#“十一”黄金周各大商场进行促销活动,小红一家三口到商场去买东西,选好了商品拿到销售单据来到收银台。#出示销售清单:#二、探究新知#1、三位数连加精算#出示问题:#(1)收银员应收多少钱?#(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解决第一个问题,你需要哪些信息?#如

163、果你是收银员你认为该怎么算才恰当?#列出算式:#558+225+166=#你准备怎样计算三个数的连加?#其实也可以使用竖式将这三个数同时加起来。#写出竖式让学生自己算一算,试一试。#5 5 8#2 2 5#+ 1 6 6# 9 4 9#大家以后计算连加题也可以使用长竖式进行计算。#2、三位数连加估算#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和第一个问题一样使用精算吗?#为什么?#只需要知道准备的钱够不够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所以使用估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同位互相说说如何估算,指名说理由。#板书:#560+230+170# =560+400# =960(元)#3、总结方法:#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个问题采

164、取的是不同的计算方法,什么情况下使用精算,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估算呢?#三、巩固练习#完成P46 12#理解题意后,想一想这里是用精算还是估算,交流想法后让学生算一算。#四、作业设计#1、完成P46 13#先让学生猜想两人摆出的三位数,和与差分别接近多少,再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多组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想。#让学生体会如何根据数据特点进行估算。#2、完成P46 14#开放题,学生的方案合理就行。#教学反思:#第8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P47 1、2,练习十1、2、3、5)#教学目标:# 1、复习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65、。#3、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重点:#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步骤:#一、导入#第四单元学习完了,我们今天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二、复习过程#1、完成P47 1#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2、完成P47 2#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3、从以上加法和减法题中

166、各选一题进行验算,并说说验算的方法。#4、完成P48 1 左边4小题#学生上黑板计算,集体订正。#5、完成P48 2#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算式解答#6、完成P48 3#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指名说错误的原因,集体订正#三、作业设计#1、完成P48 1 右边4小题#2、完成P48 5 第一行#四、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一)#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2、笔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3、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二)(P47 3,练习十4、5、6、7)#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计

167、算法则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并会估算。#2、能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二、复习过程#1、完成P47 3 (1)#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请学生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2、完成P47 3 (2)#让学生明白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估算的方式,并将过程写在每小题下方。#3、完成P47 3 (3)#两个问题选择的计算策略是不一样的,问题1可以使用估算,问题2使用精

168、算。#4、完成P49 6#第1问采取估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第2问先让学生自己将要买的商品打上勾,再列算式计算。#5、完成P49 7#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把问题写出来,列算式解答。#指名汇报结果。#6、引导学生完成P49 思考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用铅笔填空,请学生说说这样填的理由。#三、作业设计#1、完成P48 4#2、完成P48 5 第二行#3、学生课下整理全单元知识导图#教学反思:#;i:23;s:9590:认识东、南、西、北#特色教学设计 王岳飞#案例名称#认识东、南、西、北#科目#数学#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课时#1#设计者#王岳飞#一、

169、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的内容,需一课时完成。#在一二年级的数学中,同学们已经学习过上、下、前、后、左、右的知识,而且在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也学习过分辨东南西北的相关知识。#本课内容是对前面关于位置与方向问题的扩展与加深。#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学习过上、下、前、后、左、右的知识,也初步学习过分辨东南西北的知识,加之日常生活中也潜移默化地接触了相关的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对学习本课内容有较大帮助。#而且这些三年级学生生动活泼、富有求知欲望,能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

170、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 通过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 让学生知道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绘制的;#3、 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与方向。#过程与#方法#1、 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位置与方向;#2、 利用太阳、影子等帮助学生辨认方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

171、值观#1、 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 在观察主题图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 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体验知识的积累过程,实现自主发展。#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方向。# 难点:#能正确描述出物体所在的方向。#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PPT课件、学生参与体验、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

172、程中,关键是要创造条件和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六、教学环境与资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支持教师的教,我精心制作了PowerPoint课件,将网络精选的图片插入PPT中,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为了支持学生的学,我特别设计几个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获得新知。#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1、 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我们重新安排了座位。#现在请你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生1:# 师:#同学说得很对,太棒了。#再请一名说说。# 生2:# 师:#同学也说得很对,棒极了!#2、儿歌铺垫# 引导学生背

173、诵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学生:#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师:#读了这首儿歌,你们会分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复习旧知识,给予肯定评价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愉快体验 探索新知#1、 小小导游(课件出示P2主题图)# 师:#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先同桌之间相互解说,再指定一名胆大的学生上台讲演。# 师:#说得非常好!#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

174、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另外,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缅怀无数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革命先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让学生扮演导游,为大家解说,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积极性。# 介绍天安门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2、 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出示P3例1彩图#师:#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学生回答:#他在指认方向)#(1) 分组活动:#以3人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儿歌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2) 观察记录:#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南、西

175、、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显著的景物?#小组内交流,让后把看到的主要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提醒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物体。#(3) 汇报交流:#回到教室,各小组将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4)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不同方法后,教室做出肯定和积极的评价。#然后向学生讲解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教师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5) 知识运用:#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来说说各种事物所在的方向。#让学生根据儿歌来分辨方向,有利于

176、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实际活动,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意识与能力。#学生比较出色地完成任务后,教师做出积极、肯定的评价,可以鼓舞学生,增强他们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和激情。#分层练习 巩固新知#1、 将教材第3页例1补充完整。# (1)课件出示。# (2)提问:#小明是面向什么方向站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定一名学生回答)# (3)同桌交流,说一说操场四周的建筑物分别在什么方向,并把结果填写在教材上。#2、 用东、西、南、北这些词来说一说你座位周围的同学所在的方向。#3、 你说我做。#五人一组,一人指挥,四人做动作。#(一人站中间指

177、挥,其余四人听指挥站四个方向。#)#4、 合作完成P3“做一做”。#四人背对背,分别面向四个不同方向站立,其他同学观察。#(教师强调:#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作业设计#1、 “练习一”第1题。#2、 合作完成“练习一”第2题。#3、 回家跟家长说说:#大地上的“东南西北”方向与地图或书面上的“东南西北”方位,有什么不同?# 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锻炼实践能力。#质疑总结#课件出示以下几个问题:#(1)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2) 你有什么感想?#(3) 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4) 你

178、还有什么疑惑?#(5) 你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你感觉你组内其他同学表现如何?#(6) 教师表扬全班学生。# 学生自我总结、交流,深化知识;#自评、互评,让每个人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表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板书设计#北#南#西#东#认识东、南、西、北#早晨太阳在东方#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西相对,南北相对#教学反思#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数学教学理念,在本次课程教学中,我前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几次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保持高度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愉悦的心情,亲

179、身经历和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们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掌握和体会到了数学学习方法。#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实现了自主体验,获得了自主发展。#;i:24;s:3357: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练习题#一、 填空题#1. 边长是(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2. 物体的( )或封闭图形的( ),就是它们的面积。#3. 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4. 一个长方形,长是40米,宽是25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 )。#5. 便尝试10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6. 一

180、块长方形果园的长是600米,宽是400,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7. 右图是由若干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二、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 一座大楼占地约是2500( )。# 2、数学课本封面的大小约是4( )。#3、一把勺子长约16( )。# 4、冰箱一个面的面积约是140( )。#5、一根跳绳长2( )。# 6、一条毛巾的面积约是6( )。#三、判断题。#1、面积就是物体的大小。#() 2.周长不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不相等。#()#3.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12分米。#()#4、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5、面积比

181、周长大。#()#6.分别用6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两个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四、选择题。#1、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倍。# 2 4 8#2、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中有()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 3 6 9#3、一栋楼高约是35()。# 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4、用1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 同样大 正方形大 长方形大#5、一本故事书的封面面积约是300()。#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五、填表。#长方形#长#宽#周长#面积#9厘米#4厘米#12米#72平方米#正方形#边长5厘米#100分米#六、操作题#

182、1、涂一涂。#(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1)涂出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图形。# (2)涂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图形。#七、解决问题。#1、一个正方形草坪,边长是21米,在它的四周围上护栏。#(1)护栏长是多少米?#(2)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2、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池底铺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3、有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4厘米,宽都是12厘米。#(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4、有一个正方形苗圃,一边靠墙,其他三面围上篱笆,篱笆长18米,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拿一张边长是10

183、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剪下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i:25;s:6324:圆柱与圆锥单元测试卷 #一、 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18分)#1、 圆柱有( )条高,圆锥有( )条高。#2、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把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 )分米。#3、8050毫升=( )升( )毫升;# 5.4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8立方米=( )立方分米;# 5平方米40平方分米=( )平方米#4、把一段圆柱形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是圆锥体积的( )倍。#5、做一节底面直径为10分米,长40分

184、米的烟筒,至少需要( )平方分米铁片。#6、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米#7、一圆柱形罐头盒,高是1分米,底面周长6.28分米,罐头盒的侧面商标纸的面积最大是( )平方分米,这个罐头盒至少要用( )平方分米的铁皮。#8、一根长4米,横截面半径为2分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同样长的5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平方分米。#9、把一个圆柱的底面16等分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 长方形(如图),这个近似长方形的周长是33.12,# 那么,这个圆柱的半径是( )厘米,底面积是( )# 平方厘米;#如果圆柱高为10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

185、米#二、 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不一定是一个长方形。# ( )# 2、将圆柱沿着底面直径平分切成两半,得到的半圆柱的表面积是圆柱表面积的 # 。# ( )# 3、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它的体积就扩大6倍。# ( )# 4、两个圆柱体,底面积大的圆柱体体积大。# ( )# 5、一个圆柱体木料削去12立方分米后,正好是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 原来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 ( )#6、“做圆柱形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是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 )7、一个容器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 )#8、长方

186、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用底面积#高来表示。# ( )#9、长方形绕着一条边转动所产生的图形是圆柱。# ( )#10、一段圆柱体的钢材,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切去部分是圆锥体积的2倍。# (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3分,共30分)。#1、下面( )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单位:#cm)#2、求圆柱形木桶内盛多少升水,就是求水桶的( )。#A侧面积 B表面积 C体积 D容积#3、小军做了一个圆柱体容器和几个圆锥体容器,尺寸如下图所示(单位:#),将圆柱体内的水倒入( )圆锥体内,正好倒满。#4、下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是( ),得出圆锥体的是( )。#5、 求做

187、一个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 )#A、侧面积 B、底面积 C、表面积#6、一个圆柱的底面大小不变,高增加40%后体积是( )#A、40% B、120% C、150%#7、圆柱的高和底面上任意一条半径所组成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8、把一个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和原来圆柱相比,( )#A、体积、表面积都不变 B、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大 C、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小#9、从某个角度观察一个立方体模型,看到了一个圆,这个立体图形一定不是( )#A、圆柱体 B、长方体 C、圆锥体#10、 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然后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下面

188、哪句话是正确的?#( ) # A表面积和体积都没变 B表面积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 C表面积变了,体积没变 D表面积没变,体积变了#四、观察图形,细心计算。#(12分)#1、根据条件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8分)#5分米#12.56分米#2分米#9.42分米#4分米#3分米#2、根据条件求圆锥的体积。#(单位:#厘米)(4分)#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6分)# 请你制作一个无盖圆柱形水桶,有以下几种型号的铁皮可供搭配选择。#(1)你选择的材料是( )号和( )号。#5分米#12.56分米#2分米#9.42分米#4分米#3分米#(2)你选择的材料做成的水桶最多能装水多少千克

189、?#(1升水重1千克)#六、运用知识,灵活解题。#(共24分)#1、一个圆柱形水池,水池内壁和底面都要镶上瓷砖,水池底面直径6米,池深1.2米。#镶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分)# #2、张师傅要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如右图)削成一个圆锥,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分米?#(4分)#3、某种饮料罐的形状为圆柱形,底面直径是7cm,高是12cm。#将24罐这样的饮#料放入一个长方形纸箱内(如下图)。#(1)这个纸箱的长、宽、高至少各是多少厘米?#(4分)#(2)这个纸箱的容积至少是多少?#(4分)# # 4、如图,一个胶水瓶,它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容积为32.4立方厘# 米。#当瓶

190、子正放时,瓶内胶水液面高为8厘米;#瓶子倒放时,空余部分高为 2厘米。#请你算一算,瓶内胶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分)#5#;i:26;s:1052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和小数的互化”(P77例1、例2及“做一做”,P78-79“练习十九”)#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悟转化的数学方法。#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2、熟练地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9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课件)小明和爸爸进行登山比赛,看谁先登上山顶,结果小明用了小时,爸爸用了0.28小时,想一想,他们俩谁赢了?#2. 分别用小数和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0.3)= (0.25)=或=#(0.4)=或=#3、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板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认定目标。#4、复习旧知:#(课件出示)#(1)比较分数的大小。# ,#(2)比较小数的大小。#2.783.01 9.629.56 0.4850.49 5.0875.086#(3)想一想,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

192、几);#0.3里面有( )个( )分之一,表示( )分之( );#写作()。#0.47里面有( )个( )分之一,表示( )分之( );#写作()。#0.059里面有( )个( )分之一,表示( )分之( );#写作()。#【教学意图】出示“登山比赛”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体会分数也是一种可以表示大小的数,并且可以和小数互化,他们只是形式不同,本质一样。#同时体会本课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复习旧知,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1、(课件出示)例1:# 把一条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平均分成5段呢?#(1)引导列式,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分别用

193、小数表示计算结果和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学生汇报,课件展示)#3#10=0.3(米) 3#5=0.6(米)#3#10=(米) 3#5=(米)#所以:#0.3=, 0.6=#(2)观察两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果是相等的,说明小数和分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3)怎样能较快地把小数化成分数?#(学生抢答,课件展示)。#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板书】 (小数的意义)#小数 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0.3=,0.6=#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0.15=#三位小数

194、表示千分之几;#0.125=# #(4)教师小结(出示课件):#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做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5)小数化成分数,需要注意什么呢?#(生抢答)# 要看清楚小数是几位小数,再确定分数的分母是10、100、1000,#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6)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尝试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0.07=#0.24=#=#0.123=#(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请三名学生到黑板板演,并讲解自己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集体讲评。#(7)我会填(学生抢答,课件展示):#=(

195、 )#( )=( )#=( )#( )=( ) #我发现:#因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所以十分之几也可以直接表示成一位小数。#我发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 【教学意图】使学生掌握小数化成分数的一般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2、(课件出示)例2:#把,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1)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尝试解决。#启发诱导学生判断,哪几个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小数;#哪几个分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哪几个分数只能用一般方法。#,可以直接写成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小

196、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 1 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0.7,=0.39#,化成小数(学生讨论并试着解决,再请代表汇报交流。#)#可能出现两种方法:#方法一:#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25,转化为分母为1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0.75,=0.225#方法二:#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3#4=0.75,=9#40=0.225#将,化成小数。#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发现问题?#(分母9,14不能转化成10,100,1000作分母。#用分子除以分母时,出现了除不尽。#)#小结:#像这样的分数化成

197、小数时,只能用分子除以分母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人”法保留几位小数。#=2#90.22,=5#140.36#(2)交流汇报,集体讲评(课件展示)。#=0.7 =3#4=0.75 =2#90.22#=0.39 =9#40=0.225 =5#140.36#(3)怎样能较快地把分数化成小数?#(课件展示,教师板书)#【板书】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 小数# 分子#分母#(除不尽时,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2#90.22#特殊情况:#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0.7,=0.39# 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数时。#=0.7

198、5#3、质疑反馈,总结归纳。#三、尝试应用,巩固提高#1、(课件出示)把0.7、0.25、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1)提问:#这6个数中,有分数,有小数,要比较这些数的大小,该怎么办?#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把分数化成小数,二是把小数化成分数。#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化成小数比较简便)#(2)学生尝试完成,教师个别指导。#(3)集体讲评(课件展示,指导书写格式)。# =0.9 =0.43 =0.28 =13#470.277#因为:#0.250.2770.280.430.70.9#所以:#0.250.7#【教学意图】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分数化成小数的

199、方法,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2、(课件出示)我会填。#(1)把0.25化分数时,因为0.25是( )小数,所以就在1后面写( )个0作( ),把0.25去掉小数点作(),结果是( ),约分后是( )。#(2)把 2化小数时,整数部分不变,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1后面有几个0,就在分子中从( )起,向( )数出( )位,点( ),结果( )。#(3)把化小数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直接列式( )#( )计算,因为除不尽,按需要保留两位小数,结果是( )#3、(课件出示)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0.7 6.13 0.08 0.65 1.0

200、75#4、(课件出示)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5、(出示课件)把小数和相等的分数用线连起来。#0.6 0.03 0.45 3.25 0.18# #【教学意图】通过题型变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补救辅导,巩固新知。#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畅谈收获。#2、师生共同小结。#【教学意图】锻炼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比较系统的梳理,并能顺势发现各自的知识掌握程度,形成对比,激发其力求进步的自觉动力。#五、课外拓展,布置作业#1、思考:#分数化成小数时,有些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能够除

201、尽,而有些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总是除不尽。#想一想,你知道什么样的最简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吗?#试着发现这个规律?#2、作业:#数学课本P78-78练习十九第2、5、8题。#【板书设计】#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小数的意义)#小数 分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0.3=,0.6=#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0.15=#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0.125=#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 小数# 分子#分母#(除不尽时,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2#90.22#特殊情况:#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0.7,=0.39# 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数时。#=0.75#9#

202、;i:27;s:8725: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课时划分:#3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认识“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95页的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

203、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重点:# 1格表示一个单位#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教学例1#1、 出示例1#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请你首先认识一下天气符号,他们表示什么天气?#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清楚的表示出?#学生尝试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表示出来?#反馈:#我用统计表# 我用象形统计图 #师:#他们把数据都表示清楚

204、了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师:#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看懂了什么?#生:#边上有数据:#0、1、2、3、4、5、6、7、8、9、#师:#最下面一个数字是1吗?#生:#下面是各种天气情况:#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师;#在这个图中,最下面一个格子碰着的横线对着几?#在这个图中,1个格子表示1个单位。#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晴天和多云最多#生:#雷阵雨最少#生:#阴天比多云少3天#生:#阴天比阵雨多1天#3师:#和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能更清楚直观的表示数据的大小#二、巩固新知#1、 完成95页的做

205、一做#统计一下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出生月份#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用条形图表示出#学生完成相应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题目#参加统计的同学一共有( )人。#有出生人数相同的月份吗?#是哪几个月?#( )月出生的人数最多,( )月出生的人数最少。#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作业本第62页#第二课时 课题:#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的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

206、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重点:# 1格表示2个单位#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学例2#1、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最喜欢的早餐#牛奶#豆浆#粥#人数#6#12#24#请你在以下两个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图1) # # 牛奶 豆浆 粥 (早餐)# # 图2#2、展示学生的作业,#3、根据统计图,完成相应的练习。#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人?#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你认为用哪个

207、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学生逐一回答以上问题,不会时,其他学生补充。#第点#师:#在右图中,一个格子表示2人,2个格子表示4人,3个格子表示6人,5人该如何表示呢?#生:#一个格子表示2人,那么半个格子表示1人,5人可以用2个半格子。#二、巩固练习#第97页做一做#1、 出示天气日历表#这是北京市2012年9月的天气情况#根据例1的数据和上面的记录单填写下表#月份#天气#晴#阴#多云#雨#8月#9月#2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分别用条形图表示出来#北京市2012年8月天气统计图#北京市2012年9天气统计图#学生完成相应的统计图#教师展示学生

208、作品,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9月和8月比较,天气有什么变化?#9月北京已正式进入秋季,你认为北京9月的天气有什么特点?#三、练习#1、 练习十九第3题 ,学生练习后校对。#2、 练习十九第4题,本题中的条形统计图和刚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生:#横向条形统计图#第三课时 课题:#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99页的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体会到数学知

209、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重点:# 1格表示5个单位#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教学例3#1、出示题目#这是几个同学在一个路口统计了20分钟后,得到的几种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统计表。#机动车#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50#30#25#10#师:#你能把上面的结果用“以1代表2”的条形图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展会学生作品。#师:#你对刚才画的统计图有什么感受?#生:#每个格子表示2辆车,要画很多个格子,太麻烦!#师:#那你觉得该怎样画?#生:#每个格子表示5辆车

210、#师:#那你就按照这种方法画一画。#学生独立画图后,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完成相应的题目#每格代表( )辆车。#(2)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辆车比较好合适?#(3) 如果统计结果是下面这样,每格代表几合适?#机动车#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60#30#40#10#学生独立思考后馈:#每格表示10辆,因为它们都是整十数#二、第99页,做一做#1、出示题目:#佳美电器商店电视机一周销售情况统计表#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销售量/台#15#10#20#25#30#50#45#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相应的统计图#(1)这一周哪天销售量最多?#哪天最少?#(2)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

211、出什么建议?#三、巩固练习#1、练习十九第5题#A、学生根据统计表画出统计图#B、完成相应的练习#(1)每格代表( )年#(2)( )的寿命最长,( )的寿命最短#(3)你对什么信息最感兴趣?#(4)你能在下面用条形图把上面的数据表示出来吗?#2、练习十九第6题#A、学生根据统计表画出统计图#B、完成相应的练习#(1)每格代表()枚。#其他同学表示的是什么奖牌的数量?#每格代表几枚?#为什么?#(2)( )的( )牌枚数最多。#;i:28;s:3332:植树问题 棵数#一、理解概念:#总长、间隔、间隔数、间距、棵树 间距#总长:#一条路的总长度或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间隔:#相邻两棵树(或其他事

212、物)之间的一段 #间隔数:#就是段数,间隔的数量 间隔 总长 间隔数#间距:#相邻两棵树(或其他事物)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一个间隔的距离#二、知识点#1、计算公式:#(在路的一侧、一边或一旁的条件下利用这些公式)#总长间距#间隔数#间距总长#间隔数#间隔数总长#间距#2、四种情况#两端都栽(示意图:#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示意图:# )#棵数间隔数#两端都不栽(示意图:#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封闭路线(图形)(示意图:# )类似于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数间隔数#3、植树问题的其他情况#锯木头#次数段数1 段数次数1 所需时间锯一次时间#次数#敲钟#间隔数敲的下

213、数1 敲一下时间所花时间#间隔数 所花时间敲一下时间#间隔数#楼层(台阶)#层数楼数1 总台阶数层数#每层台阶数#三、解答方法#1、读题细心,要标记重要词语,如“一旁”“两旁”“一侧”“两侧”等来判断是否求路的一边还是两边。#分清是哪一种植树情况,从“两端都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四周”“从起点到终点”“从头到尾”等词语来判断。#2、分析清楚题目已知的条件,题目已知的数,是“总长、间隔、间隔数、间距、棵树”里的哪些量,要求的是哪个量,从要求的那个量的计算公式直接入手,找出或通过计算求出计算公式需要的条件,再利用公式直接计算。#3、例题分析。#例题:#

214、城中小学在一条大路两边从头到尾栽树56棵,每隔6米栽一棵。#这条大路长多少米?#分析:#题目关键词语“两边”“从头到尾”(我加黑体并用不同字体表示)说明这是两旁都栽的情况,而且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56棵,是“棵数”(两旁栽的总数),每隔6米,这是“间距”,“这条路长多少米”,很明显是求“总长”。#要求“总长”,我们知道要用“总长间距#间隔数”这个公式,这里间距题目已知,间隔数没告诉我们,那么就要先求间隔数,因为这道题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利用“间隔数棵数1”来求,由知识点我们知道,这些量都是在一旁的情况下直接利用公式,那么先求一边的棵数,用56#228(棵),那么间隔数就是28127(个)

215、,接着直接可求总长:#6#27162(米)。#一步一步分析,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结合题目正确利用计算公式。#;i:29;s:15421:第四单元 可能性#单元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例使学生初步体验到生活中许多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许多则是不确定的。#2.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正确的描述,并能与同学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4.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重、难点:#重点:#1. 能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正确的判断;#2. 理

216、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3. 学会比较多种事件结果可能性大小的方法。#难点:#1.能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正确的判断;#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3.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物数量的大小。#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

217、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单元知识结构:#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1#可能性 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例2# 根据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推测 例3#单元课时划分:#可能性.3课时#掷一掷.1课时#第一课时 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教学内容:#教材第44、45页的例1和做一做。#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218、:#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教学方法:#教法:#游戏教学法。#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抽签卡纸、盒子、铅笔。#学生:#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我们要举行联欢会了,同学们要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自己表演什么节目,你能确定你自己表演什么节目吗?#(不能)#2.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里是有些不确定性的事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投影出示教材第44页主题图。#二、探索新知# 1. 出示教材第44页例1。#师:#观察情境,从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我知道了三张卡片分别写着唱歌、跳舞和朗诵。

219、#生2:#我知道了让3名同学来抽卡片。#生3:#我知道了问题是求每位同学分别抽到什么节目。#2.师:#如果小明抽到了跳舞,那么小丽和小雪抽到的是什么?#生1:#小丽可能抽到朗诵,也可能抽到唱歌。#生2:#小丽可能抽到唱歌,也可能抽到朗诵。#3.汇总:#小丽和小雪抽到唱歌和朗诵都有可能。#4.师:#如果小丽抽到朗诵,小雪会抽到什么?#学生:#最后只有一张了,因此小雪一定抽到了唱歌。#5.教师总结并板书:#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时就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以预知的,这时就用“可能”来描述。#三、知识应用#课本第45页的做一做(用黑

220、白棋子来代替)#盒子中装有白、黑两种颜色的棋子,从中任意摸一个。#下面的说法对吗?#在对的后面画“”,错的画“”。# (1)可能是白棋。#() (2)一定是白棋。#() (3)可能是黑棋。#() (4)一定是黑棋。#() (5)不可能是白棋。#()(6)一定不是白棋。#()# 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引导归纳:#1.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2. 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板书设计:#

221、可能性# 可能 (不能确定)#可能性 不可能 # 一定 完全确定#作业设计:# 课本第47页的第2、3题和练习册中对应的练习。#第二课时 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的例2和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2.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3.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难点:#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教法:#游戏教学法。#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法。#

222、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棋子。#学生:#练习本#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教师演示:#出示纸盒,把4个红棋子和1 个蓝棋子放入盒中并摇匀。#2.教师小结:#摸到每种棋子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那么可能摸到黄棋子吗?#白棋子吗?# 二、探索新知#出示教材第45页例2。#新 课 标 第 一 网#1.问题情境:#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2.分组合作:#边操作边完成实验报告的记录。#(我用黑白棋子代替)#第()小组#记录#次数#白棋子#黑棋子#3.小组汇报。#4.全班交流:#根据各组的实验报告,你发现了什么?#如果再摸一次,摸到哪

223、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为什么?#5.拓展。#如果盒子中有3个白棋子和3个黑棋子,任意摸一个,摸到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为什么?#6.通过操作,你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7.师引导学生小结:#与在总数中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板书)#8.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如抽奖、买彩票等。#并由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三、知识应用#1.课本第45页的第二个“做一做”。#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再汇报。#并说出为什么这么想。#引导学生总结:#在总数中占的颜色多的可能性大,占的颜色少的可能性小。#可以进一步渗透

224、“公平”的思想与画法。#2.选一选(课件)课本第48页的第7题。#小明闭着眼摸出绿色的球,在哪个箱子里更容易摸到?#为什么?#生答,因为第二个盒子里绿色球占总数的数量多,可能性就大。#3.想一想(课本第48页的第8题)#抽签游戏,最可能抽到什么节目?#学生说原因。#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引导归纳:#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2. 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3. 摸到的可能性大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小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少。#板书设计:# 可能性# 大 数量多# 可能性 #小 数量少#作

225、业设计:# 练习册中相对应的练习。#第三课时 可能性(随机现象可能性的大小进行推测)#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的例3和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2.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3.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难点:#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教法:#游戏教学法。#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棋子。#学生:#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摸

226、出一个球,摸出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小精灵:#同学们还记得这个问题吗?#生答:#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因为口袋中红球的数量比蓝球多。#二、探索新知#出示教材第46页例3。#1.问题情境:#小盒中装有红、黄两种颜色的球,每个小组的盒子里装的球都是一样的。#从中摸出一个球后再放回去摇匀,重复20次并记录下球的颜色。#2.分组合作,记录结果。#下面是八个小组的统计情况。#次数小组#颜色#1#2#3#4#5#6#7#8#合计#红球#15#16#12#18#15#16#14#17#123#黄球#5#4#8#2#5#4#6#3#37#3.教师提问:#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学生:#因为摸出红

227、球的次数比黄球多,所以盒子里的红球多。#三、知识应用#1.课件出示课本第46页做一做的第1题。#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小?#生答:#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红色、蓝色或黄色。#盒子里红色棋子最多,所以摸出红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大。#盒子里黄色棋子最少,所以摸出黄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小。#2.课本第49页的第10题。#占的数量多可能性就大。#3.掷一掷(课本第46页的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引导归纳:#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2.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

228、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3.摸到的可能性大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小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少。#作业设计:#课本第49页练习十一的第11题和练习册中对应的练习。#板书设计:#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摸到的可能性大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小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少。#第四课时 掷一掷#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的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 使学生通过 “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

229、能性的大小。#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原理。#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境、游戏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实践操作法。#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骰子。#学生:#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掷一个骰子,可能掷出哪些数?#掷出每个数的可能性相等吗?#(1、2、3、4、5、6)#二、探索新知#准备两个小正方体,再在每个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1,2,3,4,5,6。#请两名同学掷一掷,谁掷出的点数大,谁就获胜。#出示活动一#1.提问:#每个正方体的

230、六个面上分别写1,2,3,4,5,6,同时掷两个小正方体,想一想,它们的和可能有哪些?#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这两个小正方体中最小的数字都是1,最大的数字都是6,所以掷出的两个数的和最小是1+1=2,最大是6+6=12。#3.解决问题:#掷出的两个数的和在2和12之间(包括2和12),所以一共有11种可能。#出示活动二#1.提问:#师生来掷20次,如果和是5,6,7,8,9算老师赢,否则算学生赢。#谁赢的可能性大?#2.学生分析问题:#因为老师选了5个数,我们选了6个数,所以我们赢的可能性大。#3.进行比赛。#通过比赛,发现老师赢的次数比较多。#4.提出质疑:#为什么老师赢的次数多呢?#虽然

231、和有11种可能,但是每种和出现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可以用看和的个数的多少来直接比较输赢的可能性的大小。#出示活动三和四#1.提出问题,进行统计。#两人一组,轮流掷,和是几,就在几的上面涂一涂。#涂满其中一列,游戏结束。#2.学生小组操作。#3.小组交流:#哪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哪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小?#4.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师:#为什么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而和是2,3,4,10,11,12的可能性小呢?#师:#和一共有36个,其中和是5、6、7、8、9的共有24个,因此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和是2、3、4、10、11、1

232、2的占其中的12个,因此可能性小。#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说一说事件发生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板书设计:# 掷一掷# A组:#2、3、4、10、11、12 B组:#5、6、7、8、9# (可能性小) (可能性大)#作业设计:# 练习册第38页对应的练习#;i:30;s:16388:二年级数学习题集#数据收集整理#一、下面的统计表记录的是二年级(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1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的人最多。#2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打游戏机的人数比喜欢读课外书的多()人。#3你在课余时间喜欢( )。#4看了上面的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想给同学们提那些建议?

233、#二、调查全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玩具。#1最喜欢()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的人数最少。#2我喜欢()玩具,喜欢这种玩具的有()人。#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4玩具厂要生产玩具,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建议玩具厂多生产哪种玩具,为什么?#表内除法(一)#一、下面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一) ( )#(二) ( )#(三) ( )#(四) ()#考查目的:#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平均分的特点:#每份分得同样多。#解析:#这道题目对于学生来讲应该是最基础的题目,从图上可以很明确看出第一种是把8分成了3,3,2;#第三种是把14分成了3,3,3,3,2;#第四种是把19分成了5,9,5。#只有

234、第二种是把8分成了4和4,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答案:#(一)# (二) (三)# (四)#二、圈一圈,分一分。#(一)分桃子#1.把16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2.把16个桃子平均分给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3.把16个桃子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二)分苹果#1.把( )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2.把( )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3.把( )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 )个。#4.把( )个苹果,平均分成9份,每份( )个。#5.把( )个苹果,平均分成18份,每份( )个。#三、看图填一填。#(一)#1. 一

235、共有( )根胡萝卜,每()根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2. 一共有( )根胡萝卜,平均分成()份,每份有( )根。#(二)#1.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 )份,每份有( )个面包。#2.把10个面包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三)先分一分,再填一填。#1.有( )个西瓜,每()个一份,分成了( )份。#2.有( )个西瓜,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 )个。# # 四、圈一圈,填一填。#(一) #一共有( )个,每( )个一份,一共可以分成( )份。#(二) #一共有( )个,每( )个一份,一共可以分成( )份。#五、把8个篮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下面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打。#

236、(# # )# # # # # # (# # )# # # # # #(# # )#六、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一填。#(一)如果摆成独立的 ,可以摆()个。#(二)如果摆成独立的 ,可以摆()个。#(三)如果摆成独立的 ,可以摆()个。#七、能力提升#(一)星期天,家里来了一些客人,小明准备了14根筷子,刚好够用。#吃饭时一共有()人。#(二)把下面的饮料分给小朋友,每人分3瓶,够5个人分吗?#图形的运动#1下面的图形和数字哪些是轴对称的?#是的在括号里画“”。#答案:#2下面的交通标志图案,哪些是轴对称的?#是的在括号里画“”。#答案:#3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答案:#

237、4先想一想,再折一折,下面的图形那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到几条对称轴?#5用一张正方形纸,怎样只剪一刀,得到一个十字形?#照下图的样子做一做,做好后说说制作的过程。#(方法一)#(方法二)#表内除法(二)#一、把下面的口诀填完整。#三(#)二十一# # # # 五八(# # )# # # #二(#)十八#四(#)二十八# # #(# #)七四十九# # # #(#)(#)六十四#二、看图列式。#(#)#(#)=(#)# #口诀:# # # #42 #6=(#)#想口诀:# # # # # # #42 #7=(#)#想口诀:# # # # # # # # # # # # # #48 # 6#

238、#49 # 7# # 8 # 7# # 36 # 6# # 35 # 7 #(# #)#(# #)#(# #)#(# # #)#(# # #)#四、有24个桃子,请你分一分。#(1)如果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 # #(2)你还想平均分给几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请解答)#五、在(#)里填“+” “-” “#” “#”。#10( )3=7# # 42( )7=6# # 25( )5=30# #7( )8=56#32( )4=8# # 19( )9=28# #12( )8=4# # 5( )6=30# # #混 合 运 算#1填一填。#(1)61-28+26 这个算式,先

239、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2)18#6#5这个算式,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2脱式计算。#48#6#4# # # #352734# # # #12#2#3# # # # #8#3#6#3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48-8+10# #32#4#2#=48-18# # # # # # #=32#8#=30# # # # # # # #=4#4把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1)6#6=36# # # # # # # # # # # #(2)6333=30# # # # # #36#9=4# # # # # # #

240、 # # # # # # #30+12=42 #_# # # # # # # # # # #_#(3)15#3=5# # # # # # # # # # # #(4)23+6=29#5#5=25# # # # # # # # # # # # # 29-11=18# _# # # # # # # # # # #_#5公共汽车上原有36人,到中山路站时有4人下车,有13人上车。#有余数的除法#1圈一圈,填一填。#(1)15个,2个2个地圈。# # #圈了(# #)组,剩下(#)个。#(2)22个,5个5个地圈。#圈了(# #)组,剩下(#)个。#2分一分,填一填。#(1) 13个,每人分3个,可以

241、分给(# #)人,还剩(# #)个。#(2) 13个,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到(# #)个,还剩(# #)个。#3有17枝铅笔,选一种装法圈一圈,填一填。#第一种装法:#6枝装一盒第二种装法:#5枝装一盒#我选的是(#)种装法。#按照这种装法,这些铅笔可以装(# #)盒,还剩(#)枝。#4. 填一填。#(1)用一些小棒摆,如图:#如果有剩余,剩下的可能是(# # #)根。#(2)用一些小棒摆,如图:#如果有剩余,剩下的可能是(# # #)根。#(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应比除数(# #)。#5想一想,填一填。#(1)算式26#83 2 中,除数是(# #) ,商是(# #),余数是(# #)。

242、# #(2)除数最小填(# # )。#(3)余数最大填(# #)。#6有11个雪梨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我想分给(# #)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个,还剩(# # )个。#万以内数的认识#一、填一填。#(1)(#)个一是十,10里面有(#)个一。#(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3)(#)个一百是一千,1000里面有(#)个一百,1000里面有(#)个十,1000里面有(#)个一。#二、数一数。#(1)从三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四百一十。#(2)从五百七十八起,一十一十地数到六百三十八。#(3)从一百四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九百四十。#三、找一找。#(1) 995#99

243、6#997#(2) 990#980# #970 #(3) 500#600 #800#(4) 390#395# 415#四、连一连。#五、说一说。#还可以怎么数?#说一说。#克 和 千 克#1填空。#(1)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作单位。#如:#一块橡皮约重30(# #)。#(2)一枚2分硬币约重1(# # ),(# #)枚2分硬币重10克。#(3)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 #)作单位。#如:#一个哈密瓜约重4(# #)。#(4)一袋食盐重500克,两袋食盐重(# #)千克,因为1000克=(# #)千克。#2在里填上“”“”或“”。#3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填一填。#4估计一下它们有多

244、重,再用线连一连。#5比较大小。#1000克 1千克# # # # #25千克 250克# # # #2千克 2000克#5千克 4800克# # # # #3900克 4千克# # # #6000克 6千克#6马小虎同学学习了“克和千克”后,写了一则日记:#大家好!#我叫马小虎,我今年8岁了,长得胖胖的,体重已经达到50克。#我每天早上能吃掉两个重约60千克的鸡蛋,喝掉125克的酸奶,然后背着重达3克的书包上学去。#请你判断,他应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准确吗?#数学广角推理#1游戏猜图形。#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是谁吗?#红色的是(# # #

245、 ),绿色的是(# # # ),黄色的是(# # # )。#2连一连。#答案:#3小兰、小亮、小林三人踢毽子,分别踢了12下、8下、9下,他们各踢了多少下?#4有三位小朋友(小雨、小东、小亮)每人拿着一个水果,分别是香蕉、苹果和桔子。#小雨拿的不是苹果,小亮拿的是桔子。#他们拿的各是什么水果?#5二(1)班举行“中国梦#我的梦”朗诵比赛。#王晨、李响、程琳取得了前三名。# #王晨说:#“我不是第一名。#”#李响说:#“我不是第二名,又没有程琳成绩好。#”#他们各得了第几名?#6李老师、张老师和杨老师比身高。#李老师说:#“我比杨老师高。#”#杨老师说:#“我比张老师矮。#”#张老师说:#“李老

246、师比我矮。#”#他们当中,谁最高?#谁最矮?#数 学 习 题 集#20142015下学期#二年组#20#;i:31;s:20932:#新人教版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题(三套)#(考试时间:#90分钟)#题次#一、知识技能(60 )#二、综合应用(40)#评价标准#优秀#良好#合格#待评#优秀#良好#合格#待评#60-53#52-45#44-38#37及以下#40-32#31-30#29-22#21及以下#做对题数#一、知识技能#(一)填空(共24分,每题2分)#1我国目前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一百七十三万九千七百平方千米,这个数写作( )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8.12。#2在一幅比例尺为1600

247、00的地图上,育才小学到少年宫的路程是3厘米,实际路程应该是( )千米。#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1,如果将三角形按边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4-5填合适的单位名称。#课桌的面积大约是30( ) 一辆小货车的载重量是2( )#小轿车的油箱容积约37( )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 )#6一个圆锥体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7甲、乙两数的比值是,若甲数和乙数同时乘0.469,则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8. 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比甲数多( )%,甲数比乙数少( )%。#9若a:#b=2:#3,b:#c=1:

248、#2,且a+b+c=66,则a=( )。#10右图一个小立方体的体积占大立方体的( )%。#11把24分米长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c#c#a#a#2a#2a#12如下图,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则a:#c=( ):#( )#c#c#c#(二)判断(共5分,每题1分)#1质数只有两个约数。# ( )#2几个真分数连乘的积,与这几个真分数连除的商相比,积小于商。# ( )#3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4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 )#5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

249、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 ( )#(三)选择(共6分,每题1分)#1下面各数中,最小的是( )。# 0.777 77.8%#2一万天大约相当于( )。# 7年 17年 27年 37年#0#50#100#200(米)#150#0#500#1000#2000(千米)#1500#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下面图( )是这幅图的线段比例尺。# #0#50#100#200(千米)#150#4 59.9954精确到百分位是( )。# 59.995 50 60.0 60.00#5根据a#b=c#d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c和db da和bc bd和ac ad和cb#6从甲盐

250、库取出的盐运到乙盐库,这时两个盐库所存的盐的质量相等,原来甲盐库和乙盐库的存盐质量的比是( )。# 5:#3 4:#5 6:#5 5:#4#(四)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共5分,每题0.5分) #9#= 12#= += #= (1.125)#0.75= #3.6#0.06= #= = #= 0.130.87=#2解下列方程或比例:#(共4分,每题2分)#4x7#1.3=9.9 1 0.4=1.35X# #3怎样简便怎样算:#(共8分,每题2分。#第3题没有简算扣1分。#)#3# 0.9 (0.15 0.35#) # 7.2533.756 (2#)#()# 一个数的比3.5的1.6倍少2.6,

251、这个数是多少?#(列方程解)# 6与的积减2后,再除以,商是多少?#4列式计算:#(共4分,每题2分,算式与得数各计1分。#)#(五)根据已有线段的长度,按要求画图,并标出相关数据。#(共4分,每题2分。#)#2cm#3cm# 画一个3cm2的三角形 画一个5cm2的梯形#二、综合应用(共40分,每题4分,算式与结果各2分。#)#1一根圆管(如图),外圆半径6分米,内圆半径5分米,管长20分米,求这根圆管的体积。# #2某布料加工厂5天缝制衬衣1600件。#照这样计算,缝制2400件衬衣需要多少天?#3一辆汽车行驶的路与耗油量如下:#行驶路程(千米)#12#36#48#60#耗油量(升)#2#

252、6#8#10#(1)汽车行驶路程与耗油量是( )关系。#单位:#升#10#9#8#7#6#5#4#3#2#1#0#(2)绘制折线统计图。#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千米)#4下面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的金牌统计表,请补充完整。#项目#水上项目#球类#射击#体操#田径#力量型#总计#金牌数#8#占百分比#25%#25%#13%#3%#6%#28%#100%#5水泥厂仓库里有水泥500吨,甲车队一次可以运走总数的12%,乙车队一次可运走总数的20%。#如果让两个车队一起来运,一次共可运走多少吨水泥?#6赵明有一份资

253、料要复印25份。#根据左边的价格表,算一算赵明选哪种印法更省钱?#项目#价格#复印#每页0.40元#速印#每页0.20元,30份起印,每次另加制版费2.00元#7丁丁读一本书,已经读了,再读54页就读完了全书的80%。#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8某超市两次降低电磁炉的售价,第一次比原价降低了20%,降价后每台电磁炉卖380元,第二次又比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降低了10%,现在每台电磁炉的价格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9A车和B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然后,它们又各自按原速原方向继续行驶3小时,这时A车离乙地还有135千米,B车离甲地还有16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数学小

254、知识#“勾股定理”是指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例如:#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4,则3242=52,即斜边的长为5。#10 #已知图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求出图中以斜边为直径所作圆的面积。#8分米#6分米# #小学数学毕业测试题#一、口算:#(时间:#3分钟,4:#1)#(1) 27+18= (2) 60-14= (3)21.7+3= (4) 15-0.4=# (5) 1.2#0.3=(6) 24.8#4=(7)1/9+1/3(8) # (9) (10) (11) (12)#(13) (14) (15) 15# (16) 12#二、填空。#(3:#1)#(1)三十

255、六万七千四百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2)1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0.4吨=( )千克。#(3)把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4)比的3倍多1.8的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当=5.6时,#这个式子的值是( )。#(5)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成( )比例。#(6)方程1.5-0.4=0.8的解是(= )#(7)在5、5.5和55.5%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8)里面有( )个;#0.6里面有( )个0.1。#(9)六年级同学春季植树91棵,其中有9棵没活。#成活率是( )。#三、计算下面各题

256、,能简算的要简算。#(1:#1)#(1)1498+1068#89 (2)4.2#1.5-0.36 (3) 0.54#1.75+8.25#0.54#四、解答下列各题(1:#1)#(1) 蔬菜商店运来黄瓜和西红柿共350千克,其中黄瓜的重量占全部的。#运来黄瓜多少千克?#(2)在城乡小学生“手拉手活动”中,建国小学共捐出图书1620本,其中故事书和连环画# 数量的比是5:#4。#两种书各是多少本?#(3)一个修路队修一条长72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25天,平均每天修24米,剩下的如果每#天修30米,还需要用多少天?# #(技能题):#做对6题以上(含6题)良好。#一、填空:#(3:#1)#(1)从一

257、张长2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的一端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纸片的周长是#( )厘米。#(2)一个长方体的高减少2厘米后,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成为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3)C #如图直角ABC的两条直角边BC与AB的比是1:#2,# 如果分别以BC边、AB边为轴旋转一周,那么所形成的# B A 圆锥体积比是( )。#二、选择题:#把下面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内。#(2:#1)#(1)在下列年份中,( )是闰年。#A1900年 B. 1994年 C. 2000年#(2)用一张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纸,剪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

258、 12.56 B. 3.14 C. 6.28#三、计算下面各题。#(1:#1)#(1) (2)#四、按要求填空。#(1:#1)#化工厂用钢板焊一个圆柱体形状的储料罐。#设计人员在比例尺是1:#100的设计图上画出了储料罐的侧面展开图和两个底面。#(右图) #(1)测量后填空:#设计图上储料罐的底面直径是( ) 厘米,高是( )厘米。# #(2)计算后填空:#这个储料罐的实际容积是( )立方米(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时钢板的厚度忽略不计)#五、回答下列各题(1:#1)比例尺 1:#100#(1) 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学校图书馆整理图书的情况,有部分数据已记载到统计表上,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不

259、要求列式),并回答问题。# 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图书馆整理图书情况统计表#数 项# 量 目#班级#人 数#整理图#书本数#平均每人整#理图书本数#合 计#一 班# 42# 588#二 班# 40# # 11.55#三 班# 570# 15#( )班平均每人整理图书的本数低于全年级平均每人整理图书的本数。#(2) 永光农机厂计划8天生产384台 (3)李芸母亲的月工资是1200元。#按个#小型收割机,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 人所得税的规定,每月工资收入扣除#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6台。#实 800元后的余额部分,按5%的比例缴#际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纳个人所得税。#李芸的母亲每月应缴# 纳个

260、人所得税多少元?#能力题:#3、5为主选题。#达到以下标准为优秀。#(1)全部做对两个主选题。#(2)全部做对三个次选题。#(3)全部做对一个主选题和两个次选题。#1. 用+、#、#四种运算符号把下面算式连接起来。#(允许加小括号)# 1 2 3 4 5 = 10# 1 2 3 4 5 = 10# 1 2 3 4 5 = 10#2同时能整除999、888、777、666、555、444、333、222、111这九个数的自然数是 ( )。# #小李离家出发#0 5 10 15 20 25 时间(分)#书店#小王离家出发#2#1#与小李家的距离(千米)#3下面是小王和小李外出情况的一张折线统计图。

261、#他们分别住在一条大街的两头,相距2千米,在他们两家之间,中途恰好是一所书店。#现在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小王和小李他们是( )先出发的,他们先到( ),在书店停留了( )#分钟,又走了( )分钟到了( )家。#小王的速度一直保持在每小时( )#千米,小李的速度一开始是每小时( )千米,回家时的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4寒假里,李明、曹强、王建每人都做了两件好事。#但谁也不肯讲自己做了什么。#小记者了解到:#(1)李明他们三人共做了六件好事,帮军属大扫除、修课桌椅、参加居委会值班、检到手表交民警、帮同学补课、扫路上积雪。#(2)曹强赶到军属家时,发现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3)李明开学

262、后才了解到班里有一个同学坚持每天帮助同学补课,另一个帮军属大扫除。#(3) 民警到居委会向值班同学打听,是否认识检到手表交公的同学。#(4) 老师表扬了检到手表交民警的同学,他谦虚地表示要向修桌椅的同学学习。#(5) 曹强和王建从居委会了解到,检到手表的学生是他们的同学。#(6) 修桌椅的同学因为忙,没能参加帮助同学补课。#请回答:#李明做的好事是( );#曹强做的好事是( );#王建做的好事是( )。#5某种商品,原定价为20元,甲、乙、丙、丁四个商店以不同的销售方促销。#甲店:#降价9%出售。# 乙店:#打九折出售。# 丙店:#“买十送一”。#丁店:#买够百元打“八折”。#(1)如果只买一

263、个,到( )商店比较便宜,每个单价是( )元。#(2)如果买的多,最好到( )商店,因为买( )个以上,每个单价是( )元。#小学数学毕业测试题#一、填空题。# 20%#1、 5.07至少要添上( )个 0.01,才能得到整数。#2、 一个九位数,它的十位、千位、十万位上都是8,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零,这个数写作( ),读作( )。#3、A=2#2#3,B=2#C#5, 已知A、B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那么C是( ),A、B的最小公倍数是( )。#4、0.375= ( )#24= ( )%= 1.5 :# ( )#5、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2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 :# 3 ,甲数是( ),乙数是

264、( )。#6、学校买了a只足球,共用去了168元。#每只篮球比足球贵c元,每只篮球( )元。#7、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已知乙数是 4.,甲数是( )。#8、我们淤溪镇的人口以“万”作单位约是4万人,估计实际人口最多是( ),最少是( )。#9、小丽妈妈把5000元钱存到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2.25%(税率忽略)。#到期时她应得利息是( )元。#10、小明去商店购物,如果将身边的钱全部买练习本可买12本,如果全部买钢笔可买3支。#现在小明先买8本练习本后,还可买钢笔( )支。#11、小明将两根长14厘米的铁丝都按4 :# 3的长度弯折(折角相同),然后摆成一首尾相连的平行四边形。#已知这个四边

265、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它的较长边上的高是( )厘米。#12、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的体积可能是( )立方厘米,也可能是( )立方厘米。#(本题中的取近似值3)#二、判断题。# 7%#1、从今年到北京承办奥运会的那一年之间(包括那一年),一共有两个闰年。# ( )#2、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3个零,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变。# ( )#3、大于0.5而小于0.7的分数只有1个。# ( )#4、x是一个偶数,3x一定是一个奇数。# ( )#5、把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段,每段占这根木料总长的,每段长0.5米,每锯一段用的时间是全部时间的。# ( )#6

266、、地球上曾经生活着40亿种生物,现在只剩下5000万种左右,这表明其中的97.5%。#( )#7、用8个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拼成一个正方体。#如果拿去一个小方块,它的表面积不变。#( )#三、选择题。# 6%#1、下面各组数,一定不能在为互质数的一组是( )。# A质数与合数 B.奇数与偶数 C,质数与质数 D.偶数与偶数#2、下列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 )# A B C D#3、如果a是自然数(0除外),下列算式最大的是( )# A a . a# C. a # . #a#4、一种儿童自行车原价154元,现在降价,现在售价( )元。# A154#(1)B154#154#(1)#5、用一块橡皮

267、泥捏不同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6、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四、计算题。#求未知数。# 6%# 5x 0.8#10 3.19 :# x :# 0.8#能简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12%# #( 0.2 ) #(7.2 + )# # 2.5( + 0.15 )#0.6 # ( + )# 8 + #列综合算式计算。# 8%#(1)12减去30的,所得的差乘以0.01,积是多少?#(2)一个数的2倍比54的少3,求这个数。#A#A# 比例尺1

268、:#1000#人行横道#.#五、操作题。# 5%#(1)画出小明从A点安全过马路的最短路线。#(2)在对面马路边有一棵柏树,已知柏树与A点的连线正好与马路边成60# 夹角。#请用一个小“#”号标出柏树的大概位置。# (3)求出马路的实际宽度。# #六、应用题。#36%# 1张明家原每月用水18.2吨,使用节水龙头后,原来一年用的水现在可以多用两个月。#现在每个月用水多少吨?#2有一桶油,第一次用去20%,第二次用去千克,还剩1.6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3做一批零件,甲独做要用10小时,乙在相同的时间内只能做这批零件的。#请求出两人合作完成这批任务的时间?#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马庄车站开

269、往泰州百货大楼,甲车用了20分钟到达,乙车用了30分钟到达。#照这样行驶,如果让两车分别从相距22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5甲、乙两个圆柱形水桶,甲桶的半径是10厘米,乙桶的半径是8厘米,高都是24厘米。#如果把乙桶装满水倒入甲桶,那么甲桶中水深多少厘米?#6星期天,小明的妈妈上街去玩,看到一家商店门口贴着一张广告牌“本店的所有衣服一律打8折出售”。#小明的妈妈看中了其中的一件衣服,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店主答应再优惠5%,结果小明的妈妈花了150元钱买成了这件衣服。#同学们,你能算出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七、附加题。#如图:#5个小三角形的顶点处有6个圆圈

270、,如果在这些圆圈中分别填上6个质数,它们的和是20,而且每个小三角形三个顶点上的数之和相等,问这6个质数的积是多少?#;i:32;s:3941: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 20分#1、2.04千米=( )米 3.6时=( )分 5吨300千克=( )吨 0.4立方米=()立方分米#、根据3#4=2#6这个等式,能写成( )个比例式。#、出粉率一定,面粉的重量与小麦的重量成()比例关系。#、这是( )比例尺,它表示图上( )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 )千米。#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

271、一个内项0.3,另一个内项是()。#、如果=y(x不为0),那么x和y成( )比例。#7、一个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按1:#3的比例尺放大之后,长应画()厘米,宽应画()厘米。#、一个零件长2.4厘米,在设计图上画12厘米,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9、把数值比例尺1:#5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10、配置一种盐水,用5克盐需加水200克,现有水800克,需盐( )克。#二、选择题 10分#1、下面( )组中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2:#3和6:#9 0.01:#6.2和0.5:#310 :#和0.8:#0.6#2、下面的量中,( )组不能成比例# 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272、。# 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3、手表厂的技术人员设计新型的手表时,想把手表的零件放大到原来的50倍,则画图时选用的比例尺是()。# 1:#50 50:#1 1:#500000#4、在4:#9=20:#45中,比例的外项是( )。# 4和9;# 9和20 20比45#5、星光运动场的长是108米,宽是64米,画在练习本上,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三、判断10分#1、图上距离总比实际距离小. () 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成反比例。#( )#3、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4、因为5a=6b 所以=。# ( )。#5、为了计算简便,比例尺通常写成前项是1的比

273、。#( )#四、解比例(12分)# X:#24=3:#8 8.1 :# x = 1.8 :# 36 :#= 6 :#x :#2、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25#32#1.25 # #(1)# 1.8#(5.73.44#0.8) 0.3#2#0.3#2#五、动手操作:#5分#1)、画出三角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2分 ) (2)、画出三角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3分# #六、解决问题 28分#1、修路队每天修路3.2米,15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修4米,几天可以修完?# (5分)#2、甲乙两地在比例尺是1:#20000000的地图上长4厘米,乙丙两地相距500千米,

274、画在这幅地图上,应画多长?# (5分)# #3、用边长是900cm2 的方砖铺地需要2000快,如果改用边长是4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5分)# #4、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是0.5厘米,在比例尺1:#40的图纸上,它的长度是多少?#(5分)#5、在实验小学新校区的规划图上,长方形的长是28厘米,宽是22厘米,如果规划图的比例尺是。#这个操场实际占地是多少平方米?#在操场的四周建造围栏,围栏长多少米?#(8分)# #;i:33;s:4134:叉干小学2015年5月期中检测#四年级数学试卷#一、细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0分)#1、8个0.01是( ),0.32里面有( )个0.0

275、1。#2、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 )到原数的。#3、由7个一,5个十分之一,和9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4、商=( )#( ) 除数=( )#( )#5、不改变73的大小,把73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把0.4300化简是( )。#6、在里填上“”、“”或“=”。#m# 2.052.50 7.98.2 0.60.60#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8、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04#14 =( ) 504#36 =( )#9、0.85的计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10.求几

276、个( )加数的( )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二、仔细推敲,准确判断。#(10分) #1、25#8#75#8=(25+75)#8 ( )#2、小数的后面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3、26#32+74#32的简便运算法是(26+74)#32 ( )#4、0.81和0.81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相同。# ( )#5、3.56精确到十分位是4 ( )#三、认真辨析,合理选择。#(10分) w W w .X k b 1.c O m#1、100减去6与8的积,所得的差除以13,商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100-6#8)#13 B、100-6#8#13 C、(100-6)#8#13

277、#2、 0.984保留到十分位是( )# A、0.9 B、1.0 C、 1#3、3.456中的“6”在( )位上。# A、百分 B、千分 C、百#4、下面的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30 B、a#b+a#c=a#(b+c) #C、4#a#5=a#(4#5)#5、不改变数的大小,把9.1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 A、0.091 B、9.001 C、9.100#四、注意审题,耐心计算。#(30分)#1、口算(6分)# 503+497= 62+38#0= 52+25-52+25=# 0.6#100= 1.36#10= 72#9#48#8=#2、计算下面各题

278、,能简算的要简算。#(24分) # 528-53-47 20#55 2000#125#8# # 17#23-23 #7 115+132+118+85 25#7#4# 五、看图想想,画画。#(6分)# 分别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请在方格纸上画一画#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六、走近生活,解决问题。#(24分)#1、一本书一共234页,我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4分)#2、水果店一天卖出100筐水果,上午卖出42箱,每筐50千克,照这样计算,水果店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千克?#(4分)#3、下面是王大伯在市场销售家禽的情况统计表#名称#鸡#鸭#鹅#单价/

279、元#13#11#15#数量/千克#205#186#312#(1)鸡、鸭、鹅各卖了多少元?#(3分)#(2)王大伯一共收入多少元?#(3分)#w W w .X k b 1.c O m#4、村民选举共计投出有效票325张,其中,赞成276票,反对24票,弃权多少票?#(4分)#5、文博园推出“一日游”活动,现在有32人要去游玩,想一想怎样租船最省钱?#(6分)#租船须知:# 小船:#24元(限乘4人)# 大船:#30元(限乘6人)# #;i:34;s:4109: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交换两个( )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2、

280、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 )元。# #3、a#66#15 ( )#( )。# 4、乘法分配律可用字母表示为( )。# 5、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这样计算是根据( )。# 6、用简便方法计算37659224,要先算( ),这是根据( )律。# 7、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a+(30+8)(+)+8 (2)45#32# #8、把“、” 填在合适的里 #(6513)#465#413#4 720#36#2720#(36#2) #二、判断题。# #1、134-75+25=134-(75+25) ( )#2、先乘前两个数

281、,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结合律。# ( )# 3、180#5#4=180#(5#4) ( ) #4、125#4#25#8=(125#8)+(4#25) ( )#5、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 #三、选择题。# 1、56+72+28=56+(72+28)运用了 (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4#30 Ba#ba#Ca#(bC) # C4#a#5a#(4#5) #3、101#125= ( )# A、100#125+1 B、125#10

282、0+125 C、125#100#1 #4、49#25#449#(25#4)这是根据(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5、986297的简便算法是( )。# A986-300-3 B986-3003 C986-200-97 # 四、计算题。# 1、口算。# 480101 59899 210#35 198#9= # 210#6= 125#37#8# 2、竖式计算。# #450#32= 604#19= 26#300= 670#31= #365#29= 207#30= #2、简便计算。# #125#48 989-186-14 355+260+140+245 #98#101 46

283、00#25#4 136#101-136 # #五、解决问题。# 1、同学们去军区演出,四年级去113人,五年级去272人,六年级去87人。#三个年级一共去多少人?# 2、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组织参观科技馆,男生有204人,女生有196人。#如果每40人坐一辆汽车,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 要求出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关键要先求出 ?# 列式计算:# 3、李伯伯家养了1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有鸡鸭多少只?# #4、学校要做4800面彩旗,把这个任务交给25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 #5、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10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

284、#滑雪下山用了3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6、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4800部, 实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多生产多少部农具?# #7、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80袋,大米每袋7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请用两种方法解答)#;i:35;s:8429:10的认识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10的认识。#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分析:#10的认识这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8、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本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

285、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写数和10的组成。#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在10的认识这一课中,我选用了教材上的主题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情不自禁地试着去数一数共有几个人,几只鸽子。#并让他们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的事物。#这就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课堂中,我给了10根小木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10的组成,这既锻炼了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

286、生的动手能力。#2. 学生分析:# #由于本课的教学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学生学起来困难不会很大。#但是10的组成这一知识点对于以后的教学非常重要,在教学10的组成时,通过自己动手,分组读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年龄特点,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活跃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 #3.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情

287、感。#4.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会独立认、写10,并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5.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6.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卡片、10支铅笔、学具10根小棒。#二、说教法#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本节课我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无

288、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力求创设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全员参与,共同探究,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去,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个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了结果的生成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三、学法渗透#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一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

289、的小主人。#四、 说教学程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一)创设抢答游戏,直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我在导入时我设计了这几个问题,通过抢答来激发他们的兴趣:#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2、7的相邻数是谁?#3、8再添上1是几?#4、9再添上1是几?#真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1、数一数、说一说#出示课本主题图,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指名学生说一说。#然后让小朋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哪些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的事

290、物?#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象这样:#人的手指、脚趾,10个苹果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从主题图中抽象出数字10,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理念。#2、10以内的数序#在这一环节中,我就把教学直尺图这一枯燥的内容改为小朋友非常喜爱的“数字娃娃找家”。#这里出示直尺图 “08”各数字,到了回家时,其它数字娃娃都回到了家,只有数字娃“9、10”不会回家。#然后,我就请小朋友帮这些数字娃找到自己的家,数字娃娃都找到家以后,我就让小朋友说10以内数的顺序,如:#9相邻的前面一个数是谁?#这一教学形式新颖,富有

291、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落实。#为了巩固学生10以内数的顺序,我还让学生数数从010再倒着从100。#3、比较10和9的大小。#我出示点子图的,让学生点子图中有几个小圆点。#着重强调9添上1就是10,让学生比较10与9的大小时,我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填大于号、为什么要填小于号?#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 #4、10的书写#在教学10的书写时,我先让学生说说10是由哪两个数组成的,而且左边的1和右边的0与我们以前学过的“1”和“0”写法一样,然后教师范写数字“10”,最后让学生练写。#这样设计是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因

292、为写数是一年级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教师的示范十分重要。#尤其是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符号组成的,跟前面写的09有不同之处。#5、10的组成#这一环节我准备了一些铅笔,请一个小朋友随便抽几支,老师能猜出他抽了几支?#谁想来试试。#老师厉害吧?#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猜出来呢?#其实老师手里一共有10支铅笔,老师是根据10的分成想出来的,如果你们学了10的分成一定也能猜出来的,想不想学10的分成?#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布置任务请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分成两堆,看10可以分成几和几?#让他们边摆边记。#再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0的组成。#提问:#当你看到10分成1和9时你还能想到什么?#(10分成9和1)

293、这样安排,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提升了本节课学习的思维性,达到了知识的内化。#为了巩固学生们对10的组成的学习,我分别设计了男生女生对读和对口令游戏。#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并出示凑十歌,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记忆。#(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练习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出示卡片上的两道题目。#1、火车开了。#让学生用开火车的方式回答10的组成。#2、看看那两朵花上的数字合起来等于10。#(四)课堂总结#通过老师的提问:#今天你认识

294、了哪位数字朋友呢?#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既能引导学生理顺知识,又体现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i:36;s:795:西堡小学导学案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姓名:# 等级:# 2015年 月 日#第 五单元 课题:#8和9的组成 第2课时#【学习目标】# 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学习重难点】#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自学过程】#一、8的组成。#请你拿出8根小棒,想一想把这些小棒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请你边摆边说一说8的组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8的组成吗?#二、9的组成#请你拿出9个圆点,分为两组,边摆边说一说9的组成,利用你的方法记住9的组成。#考考你!#请把8和9的组成说给家长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