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35.50KB ,
资源ID:603667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0366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诗与传统节日.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诗与传统节日.doc

1、古诗与传统节日教学目标:通过对元日、清明、寒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四首古诗的品读,让学生了解我国一些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习俗,从而体会到古代诗歌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回顾中国的传统节日。2、有许多古诗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品读几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二、赏析元日:1、刚才有同学提到了春节,北宋诗人王安石就写过一首古人过春节的诗(出示)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指名读。齐读。3、这首诗叫元日,你知道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年初一。)4、请同学们看看诗人王安石在短短的四句诗

2、中写到了哪些古人过春节的习俗?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随机理解“屠苏”、“桃符”)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某座仙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高可参天,枝繁叶茂,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

3、这就是春联的前身。5、诗人用了28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其乐融融、生机勃勃的迎春图,由此可见诗歌的概括性有多么强,齐读古诗。6、想一想,我们现在过春节还有哪些习俗?回顾一下,大家在过春节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春节是家族大团聚的节日,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7、那就让我们带着过年的欢快心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三、赏析清明:1、我们刚才诵读的元日是一首描写古人如何过春节的诗,在刚刚过去的四月份里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节吗?2、唐代大诗人杜牧就曾写下过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出示)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4、杏花村。3、齐读,或者师范读。4、师生合作朗读。5、你认为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这首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第二句)6、理解“欲断魂”,理解路上的行人为什么会“欲断魂”。7、在扫墓时脑海中会浮现出已经故去亲人的,耳边会响起已经故去亲人的(引读第二句)这时天上下起蒙蒙细雨,扫墓人的心情8、这样的愁绪怎么排解呢?(引读三、四句)9、清明节寄托着人们对已经亡故亲人的哀思,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哀思,跟着音乐一起再来念一念这首诗吧。10、想一想,过清明节还有哪些习俗?11、其实在我国古代,清明节前还有一个传统节日,它叫(出示)寒食节12、(师出示):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

5、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了!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过寒食节了,但古人描写寒食节的诗却流传下来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这首唐朝诗人韩翃写的寒食。(出示)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御柳:皇城中的柳树。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五侯: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13、结合注解自己先读读古诗,指名读。(为“斜”字正音)14、说说诗中有没有写到寒食节的习俗特点?15、齐读古诗。四、

6、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出示新诗,师范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 y)少一人。2、能看出这首诗是关于我国哪个传统节日的?(重阳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随机理解“九九重阳”的知识,出示PPT)3、指名读。4、看看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插茱萸(随机理解“茱萸”)5、说说你还知道哪些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出示):吃重阳糕、赏菊、喝菊花酒6、此时的王维能参与家乡亲人们的这些节日活动吗?为什么?(品读第一句诗)7、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他会想到谁?独在异乡的王维会想对亲人说些什么?(品读第二句)8、师引读:这正是独在

7、异乡,每逢佳节9、师总结:正因为这两句诗生动地刻画出身处异乡的游子在过节时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所以这两句诗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我们现代人如果过节时出差在外不能回乡与家人团聚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念出10、(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古诗)带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自己再来读读古诗。11、交流读。12、师范读(让学生体会停顿与重读的地方),再指名读,齐读。11、了解: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五、总结拓展:其实,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何止今天学习的这四首,因为古诗词与古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啊!(出示)1、关于端午节的诗: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2、关于七夕节的诗:七夕【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同学们课后有兴趣可以读一读这两首古诗,看看诗中写到了哪些节日的习俗。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