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68.72KB ,
资源ID:609710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0971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Word格式.docx

1、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联系。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读书指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3.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它禁锢了人们

2、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认识明朝实行特务统治,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另外激励学生从小立大志。【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等,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通过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通俗的解释“四书”、“五经”、“八股文”等概念,使学生对“八股文”有相应的感性认识。对“八股取士”造成的影响,可组织辩论会、表演小品等形式,使学生学会用辨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课前准备】

3、1.广泛地查阅资料,精当制定教学设计。2.熟悉教案和教材,架起教案和教材与课堂的桥梁。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创设历史情境,重温事件经过,感受历史。2.问题教学法提出与本课相关的问题,环环相扣,调动学生思维,探究新知。3.小组合作法分组合作探究,同时伴以老师引导,培养团队精神。【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通过对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融合的发展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的辽宋夏金元时期,今天我们开始通过学习第三单元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三单元的单元页,找一找在本单元我

4、们即将接触到哪些知识?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讨论后,踊跃举手回答,在本单元我们将学习到:明清时期君主集权的加强、中外的友好交往与反抗外来侵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互动以及对上一单元的回顾和对新单元预习,既可以达到巩固上一单元知识,又可以对本单元的知识框架有了初步的了解,便于学生能够对本单元知识体系的建立。【讲授新课】总体构思: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明朝的建立,明太祖加强君权,靖难之役与明成祖加强君权。一、明朝的建立教师过渡: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饥寒交迫的农民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在各支起义军中,朱元璋的势力不断

5、壮大。多媒体展示:元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和朱元璋像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学案第一部分。学生讨论后,踊跃回答,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成南京,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当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元朝统治。充分注重了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通过图片的合理应用,适当的设计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学生讨论后,踊跃回答,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肖像。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也可以达到对新旧知

6、识的联系巩固,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行程,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历史信息的提取能力。使学生能全面的系统的来看待历史问题。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相关材料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材料中,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学生讨论后,

7、踊跃举手回答,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吏、部、礼、兵、刑、工)。通过史料的展示与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运用史料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论丛史出,史论结合。明朝地方和中央机构的变化通过对明朝初年对地方和中央机构的改革,这种改革对谁有利?有何利弊?学生讨论后,踊跃举手回答,明朝政治制度的改革有利于皇帝权利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简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但是造成皇帝权利过大,一旦失误,无人敢问责的现象。通过学生对示意图的观察和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辩证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生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奠定基础。材料一 一次大学士宋

8、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材料二 电影锦衣卫视频结合材料一回答:监视宋濂的是什么人?他们由谁直接指挥?这段材料说明了明朝统治的什么特点?其主要职责是什么?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监视宋濂的是锦衣卫,他们由皇帝直接指挥,说明了明朝实行特务统治。锦衣卫的职责是监视臣民。结合材料一二,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

9、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通过材料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而视频的引入可以更加形象的让学生了解锦衣卫的职责,更可以借助视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史料和视频的相互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恰到好处。八股取士材料一 命题特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答题观点: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10、;文体特点:只能分为八个部分。材料二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材料三 科举考生看榜图结合材料一请思考一下,什么是八股文,你如果要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你想怎样写好这篇文章?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八股文是指在科举考试中命题范围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只能根据指定观点答题,不许自由发挥,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考生要想考中必须要熟读四书五经,代圣人立言,不 得有自己的想法,要用规定的观点回答。结合材料二三回答材料中“焚书和咸阳之郊”指的是秦朝的哪一件事?此事是哪一位皇帝所为?)、“八股之害”指的是明朝的哪一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做法

11、有何危害?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焚书和咸阳之郊”指的是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所为。“八股之害”指的是明朝的“八股取士”,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八股取士”造成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材料在讨论交流中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进一步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便于学生能够通过相关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历史事件,使学生进一步认清八股取士的本质和由此带来的危害。三、靖难之役与明成祖加强君权材料一 明初分封诸侯王示意图材料二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及子孙的统治,便大封宗室二十五人为藩王,驻

12、守全国各地。这些藩王虽然没有封地的管治权,但拥有护卫军队,少者有三千人,多者至一万九千人,驻守北方边境的九位边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军权更大,如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材料三 1399年(建文元年),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史称“靖难之役”战争持续三年。1402年(建文四年)燕军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结合材料请回答明初朱元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制?这种制度有何危害,请以史实加以说明?学生讨论后,积极举手回答: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及子孙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在中国历

13、史上的西周,汉初,西晋都曾经实行过分封制,在这些朝代分别出现了春秋战国的混战,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等,明朝在朱元璋死后又爆发了靖难之役。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增强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和类比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朱元璋的分封制的弊端还是非常明显的,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由此也可以得出建文帝削藩也使加强君权的重大措施,也使为明成祖继位后的削藩做出铺垫。材料一 明政府的都城原在应天(今南京),但在明朝建立以后,退居漠北的蒙古贵族建立起北元政权,对明朝构成巨大威胁。历史上建都南京都带有偏安的性质。以南京为都城来应付北元卷土重来的严重威胁,必然有鞭长莫及的危险。

14、再说北京是燕王朱棣的兴王之地:1399年,他在北京发动“靖难之变”,并于1403年夺得帝位。材料二 1420年(永乐十八年)明成祖迁都北京,立即在东安门(今东厂胡同)设置了东厂,用它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好大恶”的事。朱棣怕外臣徇情面,不能及时把实况向他汇报,于是特命他的亲信太监做东厂的提督。从此由太监提督东厂,就成了明代特设的制度。东厂设立后,太监有了随意逮捕、刑讯朝野臣民的特权。结合材料一请回答明成祖迁都背景的原因时什么?明初都城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利于防御北方蒙古的威胁,而迁都北京可以有力的抵御蒙古的威胁,而且北京原为朱棣发迹之地,所以明成祖力主迁都背景。结合材料一请回答明成祖设立的东厂

15、属于什么性质的机构?这种机构在此之前明朝还设立了哪个?这种机构的设立产生了什么影响?明成祖设立的东厂属于特务机构,此前明太祖还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锦衣卫与东厂并称“厂卫”,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时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通过分析材料找出问题的答案是材料题的目的,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认清东厂与锦衣卫的实质,也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特务统治是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

16、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是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越加强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呢?君主专制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但是从长远来

17、看,中国的专制主义是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的落后。初一历史教学,开始接触到对历史的评价,由于初一学生对历史人的认识往往比较感性,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当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在评价历史时,必须要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历史因素,要正面引导学生公正的评价历史。教师总结: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时期,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理下了危机,由此可见,明朝时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板书设计】【课堂总结】多媒体投影:知

18、识点框架地方 废行省 设三司 1行政机构 中央 废丞相 设六部 明太祖 锦衣卫 2厂卫特务机构 明成祖 东厂明朝强化君权 3.八股取士4削藩 迁都北京回顾本课,对所学内容作总结,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印象,进一步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中考试题精选1.(2015年,黑龙江) 右图为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行政机构示意图,它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 朝。图中 一职对皇权的威胁最大,后来被朱元璋彻底废除了。A周 御史大夫 B秦 丞相C汉 丞相 D唐 太尉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考察学生对丞相制度的建立于废除的掌握,即丞相制度创立于秦废除于明。答案:B2.(2015年,湛江)下列甲、乙、

19、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认识能力。D3.(2015年,鄂州)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二者都A削弱了儒学地位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C损害了国家的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八股取士危害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八股取士和秦代的焚书坑儒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4.(2015年,聊城)明朝规定科举考试必须用八股文答卷,其实质是为了:A加强君权 B使考试更规范、更科学 C选拔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D鼓励考

20、生独立思想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明代实行八股取士目的的认识,八股取士是明朝统治者钳制人们思想的武器。 A5.(2015年,茂名)“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本题也是在考查学生对八股取士危害的认识。6.(2014年。威海)“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本题也是在考查学生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认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