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55.50KB ,
资源ID:611336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1133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五人墓碑记》教案.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五人墓碑记》教案.doc

1、五人墓碑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知识,学习古汉语,熟读课文并背诵五六两节;2.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如:声 发 易 顾 加 遇 明;3.辨清课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4.整理“之、其、而、则、或、即、既”等文言虚词的用法。【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知识,学习古汉语,诵读翻译;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及巧用对比的写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析法,讨论法,PPT【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

2、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中的五位主人公就是这样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崇祯初年,他组织“复社”,以继承东林(顾宪成、高攀龙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阉党称他们为“东林党”,被残酷镇压)传统自居,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议论朝政,影响很大。张溥是知识分子中进步阶层的代表,他所领导的“复社”活动,在当时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二、时代背景明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地建立了一整套特务统治。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皇上宠信的宦官。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达七年之久。此时,魏阉

3、党羽遍布天下,异己排斥殆尽。明神宗(万历帝)时,统治者又向各地派出大批“税监”加征税赋。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多次进行抗暴斗争。本文所写,就是其中一次。 三、解题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于魏阉 而被免职。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同情周起元而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天启四年,苏州丝绸工业不堪剥削而罢工。魏阉死党、巡抚毛一鹭把“煽动”罢工的罪名强加于周顺昌。天启七年,魏阉用圣旨逮捕了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庭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就义。不到一年,魏阉被明思宗贬往

4、凤阳看陵,走在途中,畏罪自杀。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苏州乡 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于虎丘山塘的魏生祠普惠祠内,并立了墓碑。 四、碑记碑记,又称碑志,记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刻在墓碑上。碑文和碑记都是为纪念死者、刻在墓碑上的一种文体。碑文刻在墓碑的正面,一般有序文,有铭词。碑记刻在墓碑的背面,多有序而无铭。本文是一篇碑记。它属于古代文体中的杂体,叙述死者生平事迹,抒发作者哀悼之情,表达某种思想和感受,故往往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五、文本研析(一)诵读第1段;学生提出难词难句,讨论解答。实词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当路)居于要地,比喻执掌政权的人。“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

5、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公孙丑下 2、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 台阶。登自东除。二京赋张衡 清除,去掉。诛乱除害。史记 拜官,任命,授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路后序 整治,治理。 祠:祠堂。封建制度下同姓族人供奉祖宗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3、以旌其所为:表扬。/古时一种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虚词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助词,提示、领起作用。当,适值,正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兼词,相当于“于是”。(二)重点句子翻译: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个)人,(是)周公蓼洲被(阉党)逮捕时

6、,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三)合作探究。再次阅读第1段,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课文题目为“五人墓碑记”即为五人所作的碑记。本文既为碑记,自然要写五人为怎样的人,如何去写呢?一般的碑文写作,应该先介绍他们的姓名、籍贯、世系、行事等,但本文却行文独特,另辟蹊径。只用“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一句话,对“五人”作了判断性说明。作者为何如此行文?本句又有何特点?明确:本句用“者”提顿,用“也”煞句,“者”“也”照应,是古汉语中判断句中的典型结构。一开篇就为五人为什么而死作出判断,说明五人 之死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当周顺昌之“被逮”的时候,“激于义而死”的。这里已包含着对

7、五人的颂扬,突出了一个“义”字,为后文议论张本。同时点明“为义而死”应颂扬,那些“不义而生,不义而死”的人又怎么样呢?对于这些,作者暂还没有发表议论,然而讽刺的锋芒,也已经从对五人的颂扬中显露出来了。另外,“义”是五人精神的核心,也是全篇的纲领。下文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是紧扣“义”字展开的。文章所叙五人抗暴献身的事迹是义举,所议的自然是义举的重大意义,抒发的也正是对义举的崇敬之情。因而,这样开篇,还可起到开门见山,提纲絜领的作用。(四)自主学习:对照注释,翻译第2段,并掌握第2段重点字词实词1、去今之墓而葬焉:去,距离。墓,名词用作动词,修墓。去:离开。阳虎去齐走赵。韩非子(引)过去

8、的。去年 下 扬州。李白江夏行 除掉,去掉。除残去秽。 距,距离。 到,往。休去倚危栏。辛弃疾摸鱼儿 2、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假字,通“又”。3、慷慨得志之徒:(做事合乎心愿,顺利)官运亨通。4、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原指乡野,此处指民间。5、独五人之曒曒:同“皎皎”,光明貌。虚词 1、 夫五人之死:发语词。2、而葬焉:承接连词。3、凡富贵之子:一般的,那些。此句中的子与下句中的“徒”均指一类人。像“郯子之徒”。4、亦已众矣:程度副词,太。5、况草野之无闻者欤:语气词,较“乎、哉”为弱。6、独五人之曒曒:副词,只有,唯独。 (五)合作探究:研讨第2段文章第2段一开始作者就明确地列出一组对比。请说

9、出对比的内容,并讨论这样写的意义和作用。对比内容: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死而湮没不足道十有一月 五人 皦皦 其实,作者这样一写,自然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凡人皆有死,但一则受到贤者的旌表,死而不朽,一则与草木同腐,“湮没不足道”,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答案其实已是呼之欲出,但作者却引而不发,暂时不作结论,而用“何也”一句导入下文,使本来已波澜起伏的文势陡然涌现出轩然大波,这正是作者行文的妙处。小结:有褒必有贬,本文前两段打破前人写墓碑记的常规,极力颂扬五人之大义,其实也暗含着对其对立面的暴露和批判,并由“何也”一问引起下文的叙述和议论。“五人之皦皦”,究竟“何也?”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疏通第

10、3段。二、研讨第3段字词1.对照注释,翻译第3段 2齐读第3段 3明确重点实词(1)、在丁卯三月之望: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推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补:农历每月初三(朏)第一天(朔) 最后一天(晦) 十五(望) 十六(既望)(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品德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 先:形容词用作动词。(3)、敛赀财以送其行:募集款项。“赀”同“资”。(4)、缇骑按剑而前曰:本指古代贵官的侍从,此指明代专事侦查,逮捕人犯的差役。名词用作动词,向前。(5)、众不能堪:经得起,能忍受。不堪设相。 可以,能够。“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6)、

11、抶而仆之:使动用法。(7)、按诛五人:查究,依照罪名。(8)、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聚集的样子。4虚词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用 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敛赀财以送其行:目的连词。 3、则噪而相逐:偏指一方。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不久。 重点句子翻译: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周公的被捕(是)由他主使的;三、合作探究:分析结构入手,理解第3段的意思。1

12、、本段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层意。明确:可分两层。前一层叙述苏州市民反阉斗争经过,用事实印证上文“激于义”三个字;后一层写五人被诛。2、前一层叙述反阉斗 争的经过,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感情如何?明确:这一层的描写,感情真挚,写吴民,则“哭声震动天地”“抶而仆之”,其义勇可见;写缇骑,则“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凶横之态毕见;写狗官,则“匿于溷藩以免”,惶急之状可知。可见作者憎爱分明的感情。3、探讨第3段内容(1)为何先从“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写起?点明准确时间有何作用?与全文开头处的“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相照应。同时点明苏州暴动的原因。点明准确时间,说明记忆之深刻,影响之巨大。(2)士大夫和市民,在反暴斗

13、争中的行动完全一致,这说明了什么?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是倾向于正义的。正义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义之所在,人心所趋,国有危难,匹夫有责。文章正是通过这场团结一致的反暴斗争,展现了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崇高精神。四、自主学习:字词梳理。(1)对照注释,翻译第4段(2)重点字词明确实词1、然五人当刑也:面对,对着。 2、意气扬扬:神情昂然。扬扬:心情愉快或得意。 3、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骂 4、颜色不少变:脸色。 5、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起来。虚词 1、谈笑而死:表修饰关系。2、颜色不少变:程度副词,稍微。翻译重点句子: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14、,买无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有几位贤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了五人的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五、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第4段要点。1.如何选材来突出五人事迹?明确:五人之事迹不可尽书,故只写其当刑之从容,说明作者选材之精当。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反映五人的什么精神?明确:反映五人浩气长存,虽死犹生。3.文中述贤士大夫发金买五人之脰,有何作用?明确:既有称颂贤士大夫之意,又有从侧面烘托五人形象的作用。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重在记叙。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的经过。语言形象生动,富于感情色彩。像“哭声震动天地”“抶而扑之”“噪而相

15、逐”等语,读后令人久久难忘。尤其是“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詈之,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颜色部少变”语,非常简洁,形象生动底勾勒出五人慷慨就义的音容笑貌,表现了他们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浩然正气。第三课时一、自主学习第5段实词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亦指搢绅,指一般做官的人。古代大臣把笏(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来记事备忘,也叫”手板”)插在腰带里,所以称做官的人为”缙绅” 。缙,插;绅,带。易,变。2 、四海之大:四海,中国。之,指示代词,这么。3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指民间。古时编制户口,五家为”伍” 。4 、素不闻诗书之训:诗经书经,这

16、里泛指经书 。5 、蹈死不顾:踏上死地,冒着生命危险。顾,回头。6 、且矫诏纷出:只(魏忠贤)假托的皇帝的命令7、不敢复有株治:牵连治罪。株,牵连,株连8、大阉亦逡巡畏义:有顾虑而徘徊或退却。犹疑不决。9、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篡夺帝位的阴谋。猝,立即。发,发动10、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上吊自杀。虚词1、素不闻诗书之训:向来。2、亦曷故哉:通“何”。3、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最终。4、非常之谋:不同一般的。 二、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归纳文中的对比内容,用了几组对比?对比的双方是谁?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明确:三组对比。第五段中把“大阉之乱”时“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之少与“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五人作对比

17、,突出了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第六段中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第六段中把假设“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现在的“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突出五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小结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场上,通过这三组对比,热情讴歌了五位平民“激于义而死”的可贵精神,也批判了官僚士大夫中不能仗义斗争,甚至甘心依附阉党的那些人,显示了轻重大不相同的两种生死价值。三、自主学习第6段实词 1、则今之高爵显位:爵位显赫的高官。 2、 一旦抵罪:抵尝。犯罪应受惩治时。 3、 而又有剪

18、发杜门:闭门不出。杜,闭,塞。杜绝 4、视五人之死:比较。 5、 忠义暴于朝廷:显露。 6、赠谥美显:追赠的谥号。 7、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修建一座大坟。(增修) 8、 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指头颅。户,门户。 牖,窗子 9、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用作动词,像对待奴隶那样。 10、亦以明死生之大: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 1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平民,这里指五人。 虚词1、 或脱身以逃:有的人。 2、轻重固何如哉:到底。 3、是以蓼洲周公:因此。 4、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凡是。 5、斯固百世之遇也:确实。 6、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假使。 7、安能屈豪杰之流:怎么。 8、哀斯墓之徒有其

19、石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重点句子翻译 1、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因此周公蓼洲,忠义显露在朝廷,赠赐的官爵溢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非常)荣耀;2、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关系国家(兴亡非常)重大啊。四、合作探究1.找出课文的主旨句:“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五人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义”。这也是全篇的纲领,全文除了结尾一段补叙贤士大夫的姓名。(第7自然段)以外,其

20、余 1-6自然段都是扣紧“义”字展开的。 3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1)叙事议论的有机结合。 本文叙事议论有机结合的写法有:叙中带议;叙后发议;议中夹叙。其特点:(1)叙有重点,议有中心;(2)叙议交错,衔接紧密。作用是:本文从“五人者,激于义而死 焉者也”写起,事实随议论的需要而叙述,议论随叙事的内容而展开;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又使叙事的意义更加显豁,而且不论叙述或议论,都情辞激注,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增强叙述和议论的感染力量。(参考人教社中语参高中第二册和教学通讯(文科版)21981徐应佩、周溶泉:(谈(五人墓碑记)的叙论结合) (2)正反对比手法。 本文反复运用正反对比手法,

21、来突出五义士牺牲的光荣,写得极为生动有力。首先把五人的死同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进行比较,初步揭示 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其次把五人的表现同缙绅的所作所为比较,使读者领会到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是多么重大!再次把五人的死同高爵显位抵罪后的丑行比较,正确地阐明了人们应有的生死价值观,也更加热烈地颂扬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献身精神。最后,作者假设五人的另一种情况,同他们自身比较,使人们觉得五人是死得其所。把握了以上四个环节的比较,就能准确理解作者的褒贬感情和他所阐明的“死生之大,匹夫之 有重于社稷也”的道理。 小结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和叙议结合方法,热情讴歌了五人的义举,颂扬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同时批判和揭露阉党的倒行逆施和缙绅们的“辱人贱行”。阐明为国家、为民族,坚持正义而死,虽死犹荣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在危急关头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对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当如何去做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像文中的五义士那样“临难毋苟免”。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5、6自然段。2.整理课文重点字词。6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