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48.27KB ,
资源ID:61339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1339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23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23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1、第23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第23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文同步练习(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一、基础达标(每小题3分,共1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落庭空影许长 许:也许B余因而实之 实:证实C而读书者与之 与:许可,同意D废卷而哭失声 废:废置、搁下答案A解析许:如此的,这样的。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A项,从/自己;B项,这样/的样子;C项,均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当作/画。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废卷而哭失声B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C初不自贵重

2、D吾将以为袜答案A解析“失声”古今意义都是指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B项,“所以”,古义:连词,表原因,的原因;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C项,“贵重”,古义:以为贵重,看重;今义:价值大。D项,“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4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庖丁,解牛者也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足相蹑于其门轮扁,斫轮者也A/ B/C/ D/答案D解析句为判断句,句为省略句,句为状语后置句,句为定语后置句。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体现艺术创作思想的一组是()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

3、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A BC D答案A解析是“胸有成竹”;是“心手相应”。二、文本训练(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

4、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

5、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选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与可以书遗余曰 遗:送给B苏子辩矣 辩:能说会道C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间:空间D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畴昔:从前答案C解析C项,间:隔阂。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缣素:丝织品,统而言之叫绢;分开说则洁白的叫素,带红色的叫缣。B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C寻:古时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D字,是一个人名字的注解、补充和延

6、伸,必须与名相呼应,互为表里。曹操,字孟德。“孟”表示庶出的老大,“德”是“德行”的意思,与“操行”一词相呼应。答案A解析“带红色的叫缣”错,应为“带黄色的叫缣”。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第一段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第二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B选文通过记述文与可与作者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逸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C苏轼详写了自己和文与可的诗画交往,尤其对当时二人开玩笑的诗句记述得完整有趣,表明了对朋友文与可的怀念。D选文第二段在叙写写作情景的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和文与可有着深厚

7、的情谊。答案D解析D项,“含蓄地”错,从原文看,应是直抒胸臆。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4分)译文:_(2)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3分)译文:_答案(1)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2)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解析(1)“厌”,厌烦;“诸”,兼词,相当于“之于”。(2)曹孟德,曹操。三、拓展阅读(19分)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养竹记白居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8、。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之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篲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

9、感遇也。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选自白居易集笺注,有删改)【注】筐篚:竹制器物。篲帚:扫帚。菶茸荟郁:草木杂乱茂盛。(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B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C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D嗟乎竹植

10、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答案C解析就本题而言,一要理解句意,二要利用虚词,据此便可轻易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啊!竹子是植物,尚且如此,对于人会怎么样呢?凭着它有同贤者相似的地方,如果有人能爱惜它们,给它们培好土,好好种植,它们都会如此,更何况真正的贤者呢?”“嗟乎”,用在句子开头,其后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竹植物也”,判断句式,主谓之间应断开,这样便可排除B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对应一个年号。后世常用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乾隆皇帝、康熙皇

11、帝等。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C呜呼,对事物的一种感叹发语,或赞颂,或愤慨等。现代汉语中“唉”这个语气词更贴切,但是“呜呼”叹息的程度更深一点。D笺注,“笺”是对前人文意或注解的补充、订正;“注”是对古籍经典、原典的直接注释。对古籍的注解有很多种,其他如疏、集注、集解等。答案A解析A项,“一个皇帝对应一个年号”错,历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往往会改一下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叙述了关相国私第的竹子经历了关相

12、国对它们爱护有加、后遭人任意砍伐、再后来作者精心扶植重焕生机又送给他人的遭遇。B作者写作这篇文章,其实是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便让居住在这里的后人和当时的用人者读到后有所启发、借鉴。C作者认为培养人才犹如养竹,人才虽然难得,可是爱惜和识拔人才的人更为难得。文意婉转曲折,流畅自然。D文人士大夫喜欢竹子的原因,不仅在于它的自然外观,更在于竹子的自然性状所比附的人的品格情操的象征意义。本文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答案A解析A项,无中生有,从原文看,文中没有写到作者把竹子送人的情况。(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5分)译文:_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

13、,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5分)译文:_答案有道德修养的人看见它的节,就会想到砥砺名节、无论危险还是平安都始终如一的人。我痛惜这些竹子曾经为长者亲手所植,却被俗人看低,被砍伐弃置成这个样子,但竹的本性还在。解析“节”,竹节;“夷险”,危险、平安。“见贱”,被动句,被看得轻贱;“若是”,像这样;“犹存”,还保持着。【参考译文】竹子的特性与贤者相似,为什么呢?竹子的根很牢固,凭着牢固的根可以树立品德。有道德修养的人看见它的根就会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本性挺直,凭着挺直的本性可立身,有道德修养的人看见它挺直的本性就会想到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内心是空的,凭着心空可以体验道的存

14、在,有道德修养的人看见它的空心就会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很坚贞,凭着坚贞的节可以立志,有道德修养的人看见它的节,就会想到砥砺名节、无论危险还是平安都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大多都会种上竹子作为他们庭院的充实物。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因为科举考试及第被授予校书郎的职务,开始在长安寻求借居的处所,找到了地处常乐里的前任相国关先生的私人住宅的东亭住下来。第二天,走到亭东面靠南方的一个角落,在那里看到了一丛竹林枝叶受到损坏,显得没有姿态。向一位姓关的老人询问这是为什么,他说:这竹是相国亲手栽的。后来关相国离开了相国府,别的人借住在里面,从此做竹筐的人去砍它用来做竹筐,做扫帚的人去割

15、它用来做扫帚,砍掉之后剩下的竹子高不足一寻(古代八尺为一寻),数目不过一百。再加上杂草杂树长在竹林里,茂盛的杂树和纤细的杂草长在一起,再也没有竹子的样子了。我痛惜这些竹子曾经为长者亲手所植,却被俗人看低,被砍伐弃置成这个样子,但竹的本性还在。于是砍掉杂树,割掉杂草,清除其中的脏物,给过密的地方增大空隙,给它们的根部培上土,不到一天就完成了这项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太阳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竹荫,风吹过来的时候有清越的声音。竹影随风摇摆,显出很高兴的样子,好像是对它们的际遇有所感激。啊!竹子是植物,尚且如此,对于人会怎么样呢?凭着它有同贤者相似的地方,如果有人能爱惜它们,给它们培好土,好好种植,它们都

16、会如此,更何况真正的贤者呢?既然这样,那么竹子同草木相比,就同贤者和一般人相比是一样的。啊!竹子不能自己使自己与其他草木不同,只有人能使之与一般草木不一样。贤者也不能自己使自己与一般人不同,只有任用贤者的人才能使他们与一般人不一样。所以写下这篇养竹记,写在亭子的墙上以留给日后居于这里的人看,也希望用贤者能看到这篇文章。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9分)你说你很迷茫,找不到办法,不敢_,只能坐以待毙,甘心平庸。我说,别找借口,无非是懒罢了。哪里有那么多的迷茫?你其实该自问一句:(),不能站在一个高点,哪里有什么好方向给你选择?如果你懒得去做事,那不是你不忙,而是你

17、压根就不想忙。明明是“懒得做”,嘴上却说“不喜欢”,不过就是你的借口。所有的迷茫,都是因为懒懒得努力,懒得上进,所以,考试不行,工作不好,各种差劲和不如意,却还在推诿,找个别的理由,然后_,多可悲!别人发奋图强,你在偷懒。你假装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迷茫,然后就_地偷懒,而且认为别人的努力是_,甚至天真地以为自己得了便宜。却不知道,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有人说:努力了也不一定有结果,的确,但是下一句呢?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一切都是因果,你不努力,大概率就是,你最后得到的是最差的结果。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8、()A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B其实在努力前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C其实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D其实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文后半句搭配不当。主干为“安逸要偿还”。B项,后半句成分残缺。“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是状语,后句“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无主语。C项,“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

19、常开心的”一句,暗含“大部分时候是痛苦的”,与前后文语意矛盾。D项,兼有B项和C项的错误。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为什么总是这么迷茫,迷茫的原因是什么B我真的努力了吗?不要说什么选择比努力重要C自己是不是太懒了?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正理D万丈高楼不都是平地而起吗?我们的初衷是靠努力去征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前半句“我真的努力了吗?”承接上文的“别找借口,无非是懒罢了”,后半句“不要说什么选择比努力重要”与下文的“哪里有什么好方向给你选择?”衔接,所以B项正确。A项,探讨迷茫原因,文意并不是对为什么迷茫有疑问而让人回答的,此选项错。C项,“我是

20、不是太懒了”一句恰当,但“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正理”一句,与下文“选择”跳脱,不能衔接。D项,“万丈高楼平地起”是说从头做起,与文意偏离较远。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轻举妄动得过且过心安理得自讨苦吃B轻举妄动虚应故事理所当然作茧自缚C草率行事虚应故事理所当然自讨苦吃D草率行事得过且过心安理得作茧自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轻举妄动,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草率行事,指形容办事不认真。第二空:得过且过,意思是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虚应故事,是指照例应付,敷衍了事。第三

21、空:心安理得,自以为道理上过得去,心里很坦然;理所当然,意思是道理当然是这样的,合乎情理的,不容怀疑。第四空:自讨苦吃,自己找苦吃;作茧自缚,原意是蚕吐丝作茧,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第一空据文意,强调不敢轻率地采取行动,应填“轻举妄动”,排除C、D两项;第三空据文意,强调自以为道理上过得去,应填“心安理得”,排除B项。故答案选A项。14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5分)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答:_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的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22、解析变换语序是重组语句的重要题型,即考查用不同语序表达同一意思的能力。首先,原句是一个因果关系复句,先果后因,而以“儒、道、佛”为开头重组句子,即以原句中“果”开头来重组语句。进一步分析,“思想比较复杂”又是这种“影响”的直接结果,所以它们应该放在开头首先来说,而“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更是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和“复杂”的“思想”的间接结果。所以这道题可以这样理解:有了“儒、道、佛”思想对苏轼的影响这个原因,会产生“思想复杂”“充满矛盾”这两种结果;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15下面是某教学设计流程图,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23、,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答:_答案此教学设计,首先要制定教学目标,然后对达成目标的诸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包括根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分析与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分别在此基础上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媒体,最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所给的图表是流程图。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首先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然后解读流程图,确定起点顺序,表达时要注意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本题从所给流程图来看,起点为“教学目标的制定”。第二步为“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这一步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教学对象分析”,以及在“教学对象分析”基础之上“选择教学方法”;另一部分为“教学内容分析与组织”,以及在“教学内容与组织”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媒体”。最后一步为“教学效果的评价”。考生按照流程图从上到下的顺序表述清楚即可。注意字数的限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