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53.87KB ,
资源ID:61482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1482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家长参与 常被教育改革忽略的一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家长参与 常被教育改革忽略的一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這種現象中外皆然。誠如美國學者迪爾與皮特森(T. E. Deal及K. D. Peterson, 1994) 指出雖然變遷與革新是整個教育歷史的主要特色但是我們很難看到預期的效果真的隨著教育改革的實施而實現了。最明顯的例證是經過多次的教育改革教學工作的實施地點-教室-的運作方式仍然變動不多。在教室中老師說的仍比學生多得太多(在有些教室學生甚至不用表示意見)老師提供很少具體的回饋給學生不太常問問題幾乎沒有涉及情感與技能的教學 (Sykes, 1988) 老師仍孤軍奮鬥比例不算高的家長或社區人士真正參與協助教學而且在形成足以影響學生與家長的決定時家長與學生卻常是缺席的(林明地民85b)。這種家長未

2、能(或未被鼓勵)積極參與於教室的教學或被邀請加入學校決定行列的現象在我國傳統給予學校老師與校長極大尊敬的國家中更為顯著。在台灣無疑地大部份的家長均極度關心小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在少數的家長也都花許多時間檢查學生的功課在學生的聯絡簿上簽名(林明地民85a)資料亦顯示極大比例的家長表示願意配合學校協助學生的學習(歐陽誾等民79)可是家長仍被摒棄於實際協助教師教學規畫學校課程與教學方案及參與學校某些重大(且足以大大地影響到學生與家長權益)決定的行列。一而再的教育改革失敗所引發的挫折感不得不讓教育工作者加以省思究竟問題出在那裡?許多研究發現大部份的教育改革措施都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家庭與社區這項重大資源(林明

3、地民85b)。教育改革不是片片斷斷雞零狗碎就是重視表面未見統整(Fullan and Miles, 1992)。於是有些學者乃主張鼓勵家長參與善用社區資源及重建社區應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許水德民84Sergiovanni, 1993)。令人振奮的是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所提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多處提及未來的教育改革應重視父母的教育選擇權保障家長擁有瞭解學校運作狀況的權利以及強調家長與社區參與學校決定權等。同時民國84年8月9日總統頒佈之教師法與民國86年3月19日教育部發佈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均明白規定教師評審委員會(此委員會負責教師聘任之審查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

4、審議事項等)之組成應包括家長會代表一人亦即法令已規定家長應加入教師聘任等決定之行列。雖然此波教育改革注意到了家長參與的層面也實際規定了家長參與的具體項目然而為了提昇教育成效文獻與實際經驗均指出家長參與的面向可以更廣家長與學校之互動可以更多更深入。其次教育改革過程中教育政策的實施 (implementation) 對教育改革成效的影響更大(顏國樑民86)若沒有教育工作者在觀念上支持家長參與在作法上實際邀請家長參與於學童學習活動與學校事務那麼家長參與仍將流於口號。亦即個人以為為讓教育改革更能發揮其成效家長參與於教育的過程在層面上可以更廣泛在程度上可以更深入在態度上尚待建立以及在作法上仍求更落實。本

5、文擬利用現況瞭解與理論探討分析家長參與 (parent involvement) 在我國未來教育改革所應扮演的角色。首先敘述本文所指的家長參與的意義其次論述家長參與對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主張家庭對小孩子教育的影響力並不亞於學校與教師家長參與可以化解教育改革過程中來自家長的阻力家長參與可以讓教育改革的資源更豐富,並且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家長參與是建構有效能學校的必備特徵家長參與是教育系統(尤其是學校組織)持續生存與革新發展的有效策略以及家長參與可帶來積極正向的教育效果再其次建構家長參與的類型並據以呈現我國家長參與的現況以國民小學為例最後根據分析所得指出未來教育改革在家長參與這一層面可再加強的措施以供教

6、育政策制訂者與教育實際工作者之參考。家長參與的意義學者對於家長參與的定義因立場的不同而有廣狹不同程度的看法(Krumm, 1996)。有的認為只要家長關心自己小孩子的教育所採取的行動就算是家長參與的一種有的則主張特定的活動型式才稱得上是家長參與更有的研究者專指家長參與於學校作決定的行列才算是參與(Goldring & Sullivan, 1996)。另外家長參與亦因文化地區或教育階段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定義。本文所指的家長參與參酌國內外文獻與我國家長參與之現況係指任何足以讓家長加入教育過程的活動型式這種參與包括在學校內發生的也包括於校外與家中進行的活動。在類型上家長參與包括親職教育溝通(分為面對面

7、與書面或非面對面溝通)擔任義工支持學校在家教導自己小孩與代表其他家長作決定等(林明地民85a歐陽誾等民79Epstein, 1986Goldring & Smrekar, 1993-1994Williams and Chavkin, 1989)。家長參與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亦深深影響教育改革的成敗。家長參與對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為什麼家長參與對於教育改革來說是重要的?面對這樣的問題學者們多從(一)家庭對於小孩子教育的影響力並不亞於學校與教師(二)家長參與可以化解教育改革過程中來自家長的阻力(三)家長參與可以讓教育改革的資源更豐富並且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四)家長參與是建構有效能學校的必備特徵(五)家

8、長參與是教育系統(尤其是學校組織)持續生存的有效策略及(六)家長參與可帶來積極正向的教育效果。茲分項說明如下:一家庭對於小孩子教育的影響力並不亞於學校與教師許多學者研究指出小孩子學習的成功依賴的不止是在教室內的教學互動情況同時亦受到教室外與校外因素的影響。甚至有的學者主張家庭對小孩子教育的影響力遠大於學校的影響力(Coleman, 1985; Coleman et al., 1966Krumm, 1996)因此學校應主動將家長的影響力引入學校教育過程中。例如柯魯(V. Krumm, 1996, 頁10)引用葛萊福爾和巴霍爾茲(Griffore & Bubholz)的見解分析家庭與學校對於個體學

9、習的相對責任如圖一: 家庭 學校自我與 性別認同 自我與性別學習 性別角色 性別學習 自我觀念 控制、情緒運用情感 情感學習 人際關係 學習 普遍價值 (正義、平等、自由、真理) 特殊價值 態度 動機 目標、士氣 認知與 主要口語 認知與智力學習 書寫語言 智力學習 其它語言 算數數學 理性思考、問題解決 資訊過程 作決定 資訊、事實、觀念、理論 非正式、無結構的 不正式 正式、結構的 (社會規約與圖像) (學術科目)身體與 控制基本身體過程 身體與運動 營養、保護身體 運動學習 身體運動技巧 學習 藝術、手工藝、工具運用 圖一 家庭與學校對於個體教育之相對責任 資料來源:Volker Kru

10、mm, 1996, p. 10.圖一資料顯示在自我與性別學習情感學習認知與智力學習及身體與運動學習等方面家庭對於個體學習的責任顯然大於學校(以圖中間虛線為基準若該行為或概念所出現之位置偏向右邊則是學校的影響力比較大反之則家庭的影響力大於學校的影響力)。從圖中可以發現只有少部份的行為與概念(如認知與智力學習領域中正式的結構的學術科目學習)學校對於個體學習的影響力是大於家庭的但是大部份的行為與概念(如在自我與性別學習情感學習大部份的認知與智力學習及身體與運動學習)家庭對於個體學習的影響力遠大於學校教育。換言之只有少部份的行為與概念兒童非得在學校習得不可而大部份行為的學習兒童則可以在父母的責任領域內

11、學到。可見家庭對於學童教育與行為的影響力極大不容忽視。其次在討論到家庭與學校對於小孩子的教育責任關係時有的學者指出不同理論取向的差異例如家庭與學校對於兒童教育發展的影響力有人主張是分離的(separated)有研究者說是依序的(sequenced)亦有學者認為是相互嵌入的(embedded)更有許多學者提出重疊的(overlapped)影響力(Esptein,1992)。對於理論取向觀念的改變象徵著家庭與學校分工或合作特質的變遷。艾玻斯藤(Esptein,1992, p.1140)在其 “學校與家庭的合作” (School and Family Partnerships)一文中切要地分析此四取

12、向之含意值得參考。(一)家庭與學校的影響力是分離的(separated)此模式強調家庭與學校對於社會的個別貢獻。主張當家庭與學校各自有不同的目標與活動時此二者的效率與效能最高其對於社會或兒童的貢獻亦最大。基於這樣的假定家庭與學校平常聯繫不多因為忙於追求各自的目標只有在問題出現時如小孩子在學校出現了嚴重的行為問題時或在家中顯露出受到極度的課業壓力時彼此之間才會相互聯繫。(二)家庭與學校的影響力依序的(sequenced)是分離型的另一種轉變型式。主張家庭與學校接續地負責小孩子的教育與發展因此家庭學校與個體依序扮演小孩子教育發展的主要影響者。其基本假定是早期的生長發展決定了後期的成功。基於這樣的假

13、定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都很重要尤其是家庭教育因為他是後期學校教育成功的根基。然而到了學齡階段家庭則必須“淡出”其對小孩的影響力因為這時候學校已經接手了。(三)家庭與學校的影響力是嵌入的(embedded)此模式建基於生態學的模式是基於個體與組織之巢狀關聯(nested connections)而建構的。家庭學校個體甚至與其他社會組織構成了一互相包含的同心圓。在此模式下家庭與學校的影響力是交織在一起的難以區隔的。此模式顯然已注意到家庭學校與其他機構之交互作用了然而卻忽略了各機構獨特的影響力而且未考慮到各機構影響力的累積。(四)家庭與學校的影響力是重疊的(overlapped) 建基於社會組織取向此

14、模式主張家庭學校個體與其他社會組織對於小孩子之發展與教育的影響力是重疊的。至於彼此重疊面積的大小則取決於時間(考慮小孩子的年齡與年級之改變)與行為(考慮小孩子的背景特徵環境的影響等個別差異)二因素。此模式注重各主要機構之歷史連結及其累積的影響力(此部份是嵌入模式所未考慮到的)同時亦未忽視個別機構對於學生的獨特影響力。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影響力的重疊持續人的一生只是隨著個體年齡與行為特徵之改變而在重疊的量與質有所不同而已而且因人而異。舉例來說在國中國小階段對大部份學生而言其主要影響力可能來自學校(每位學生有個別差異存在)可是家庭的影響力仍不可忽視。對於某些學生而言說不定學齡階段的主要影響力仍來自於家

15、庭因此在任何一種情形之下學校都應主動設法將家長對於學生的影響力引入於學校教育過程之中。近來有關家庭與學校對於小孩子教育影響力的關係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重疊影響力”的模式認為在這樣的模式下家庭學校與學生本身(甚至其他社會機構)都應注意其對小孩子的教育責任或影響力同時更應關心其彼此之間的關連與合作以發揮合成的影響力。總之家庭或學校對於兒童教育的影響力雖有其獨特性但它們的影響力應該是重疊的小孩子的教育發展同時依賴於來自家庭與學校的影響力因此學校教育若能積極地邀請家長參與於學童的學習活動與學校事務那麼教育的效果必更能發揮。同理教育改革若能考慮家長參與這一層面必能增加其適切性與可行性其所遇到來自家長的阻力

16、才有可能變小。二家長參與可以化解教育改革過程中來自家長的阻力從組織溝通的觀點而言政策實施過程中阻力的產生往往來自於對政策的不瞭解或誤解亦即溝通不良所引起。另外一個阻力產生的原因是事前的參與不夠。因此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不論是在計畫執行與考核階段若能邀請家長參與於學校活動與決定的行列當可促進學校與家庭彼此的瞭解破除學校黑箱運作的迷思增加表示意見與對話的機會同時家長的建議亦可適度地被融入教育政策之中因此阻力才有可以降低。其次從微觀教育組織政治學的觀點而言家長的正式組織(目前多指家長會)與非正式組織很難避免有政治力量介入(周愫嫻民85)社區中有很多團體會嘗試運用其權力試圖影響學校的運作其對於教育革新與變

17、遷的建言不應忽視否則阻力必大。三家長參與可以讓教育改革的資源更豐富並且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從資源的角度而言教育改革不但是一項極度耗財的工程沒有充裕的經費很難達成預期成效同時它亦是一項極需擁有專業知識之人才加以協助的運動沒有豐富的知識為根基教育改革往往容易缺乏方向無法落實。學校的一大顧客-家長-若能被邀請參與於學校事務或活動當可增加他們提供物質與非物質資源的意願。另外從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s)的觀點而言組織之政策最好能獲得內外成員(stakeholders)的認同與支持其實施成效較高。教育改革若能在改革過程中在理念上以及在實際策略中加入家長參與之層面必可增加教育資源與社會支持。四

18、家長參與是建構有效能學校 (effective schools) 的必備特徵不管是在有效能的學校成功的學校(successful schools)或好學校(good schools)的研究中積極有意義的家長參與常被列為重要的特徵之一(Hallinger & Heck, 1996Hallinger & Murphy, 1986Goldring & Sullivan, 1996Munn, 1993Purkey & Smith, 1983Sergiovanni, 1995)。例如薩傑歐凡尼(T.J. Sergiovanni, 1995)指出有效能的學校邀請家長參與建立多樣化的溝通和合作方式與家庭聯繫

19、這其中包括邀請家長與社區成員加入學校的教學活動參與作決定的歷程協助擴展學校的資源並協助建立學校良好的公共關係。又如果德林與蘇利文(E. B. Goldring & A. V. Sullivan, 1996)指出國際間越來越重視將家長與社區參與視為改善教育的一項重要策略他指出像1988年英國教育法案(the 1988 Educational Reform Act)澳洲自我管理學校的產生以及美國以學校為基礎的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運動都注入了家長與社區參與這項措施。可見家長參與不但是有效能學校必備的特質同時亦深深影響到教育改革實施之成效。五家長參與是教育系統(尤其是

20、學校組織)持續生存與革新發展的有效策略學校是社區中的正式機構因此許多研究者主張從消極的面向來看學校必須有效管理其內外成員並滿足其需求(陳奎熹民84Peterson, 1984Thompson, 1967)否則學校組織將難以生存。家長與社區成員是學校相當大的顧客群其需求與意見絕不容忽視。傳統將學校視為一封閉系統(a closed system)而生的分離主義(isolationism)現象將會使學校面臨組織瓦解的危機。這種現象在學校更多私人經營的趨勢會更加明顯。其次從積極的角度而言家長參與是學校革新的重要機制之一(Sergiovanni, 1995)。美國教育與社會學者柯爾曼(J.S. Cole

21、man, 1987)一直強調的功能性社區(functional communities)的觀念認為積極結合家庭學校與社區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取得家庭與社區的支持將有利於學校教育的革新。六家長參與可帶來積極正向的教育效果 不在少數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指出,若能建立良好的學校與社區關係,並增加學校與家長的聯繫,必可產出顯著的教育效益(吳武典、林繼盛,民74;單小琳,民84;Berger, 1991;Greenwood & Hickman, 1991)。部份研究更明確指出,家長參與有助於教與學的過程,並使學生、家長、及學校與教師同時受惠。 對學生而言,家長參與學校活動最主要的助益包括:提昇學生學業成就、塑造

22、正面而積極的學生態度與行為、提高學生的出席率、以及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自尊心。這種正面的效益是不分學生的年級;不管學生社經背景的高低;及不限實施地點的(在學校或在家中)(Swap, 1990)。 在提昇學生學業成就方面漢德遜 (A.T. Henderson, 1987) 綜合多項研究結果說道:設計為家長參與較多的方案,與根本不邀請家長參與的方案,或家長參與較少的方案比較,將產出表現較好的學生。與社區關連較多的學校,學生的表現將高於關連較少的學校學生。在家中獲得較多家長協助、其父母較常與學校聯繫的學生,比起同樣社經背景、同樣能力的學生,會有較好的成績(頁1)。她並下結論說:當家長參與學校活動時,

23、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較好,之後,他們並就讀較好的學校(頁1)。 在塑造正面而積極的態度與行為方面研究指出,家長參與於他們小孩的教學活動中,將有助於學生對學校的正面態度,及良好行為的建立(Bauch, 1988;Hoover-Dempsey et al., 1987;Lynn, 1994 Moles, 1982)。例如寶齊(P. A. Bauch, 1988)在一項城市天主教學校(inner-city Catholic Schools)的研究中發現,增加家長參與,可以使學生對學校教育有正面的積極態度。 在提高出席率方面研究指出,較多的家長與學校的溝通,及較高程度的家長參與,可以減少學生缺席率(Ho

24、over-Dempsey et al., 1987; Moles, 1982)。 在增強學習動機與自尊心方面布里托爾(L.V. Brittle, 1994)發現,家長參與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自尊心。 其次另一個家長參與的預期效果是針對家長本身的。家長藉著參與學校義工工作、增加與學校的溝通、在家或在教室協助教導小孩子、支持學校的活動及方案、或加入家長組織協助學校作成有關決定,而成為學校活動與方案的積極參與者(Brittle, 1994;Epstein, 1992)。這種參與的行為,對家長本身亦助益良多。許多研究列出其正面效果(簡毓玲,民84;Becker & Epstein, 1982;E

25、pstein, 1984;Epstein & Dauber, 1991;Olmsted, 1991)。 具體而言家長參與可使家長認識更多的朋友,追求並掌握更多的進修機會,提昇自信心,增加與小孩子互動的機會,及改善與老師的關係等。亦有研究發現家長參與可幫助家長追求更多的教育,因而獲得更高收入的工作(Olmsted, 1991)。當教師讓家長參與成為教學計畫的一部份時,提昇了父母們幫助小孩子學習的自信心,因為家長已能深入了解學生所學的教材內容,以及簡要的教學原理原則。 最後家長參與的一項重要目標是,建立較好的教與學的環境,並增強學校的教學方案。研究指出,有意義的家長參與,是有效教學與成功學校教育的

26、重要因素之一,並且大部份成效卓著的學校的共同特徵之一是,它們有高度的家長參與(Clark, Lotto, & McCarthy, 1980;Goldring, 1993)。艾玻斯藤(J.L. Epstein, 1992)指出,許多教師認同這樣的觀念,那就是,家長參與對於教師的有效教學有很大的助益。瑞奇及她的同僚(D. Rich et al., 1979)更指出,學校教育所能成就的,大部份依靠來自於家庭的支持與合作。 總之建立良好的學校與社區關係,鼓勵家長參與學校活動的措施是重要而有所助益的。對學生而言可以提昇學生學業成就、塑造正面而積極的學生態度與行為、提高學生的出席率、以及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27、與自尊心;對家長而言,可以讓家長認識更多的朋友,追求並掌握更多的進修機會,提昇自信心,增加與小孩子互動的機會,及改善與老師的關係等;對學校教師而言,家長參與可以改善教與學的環境,並增強學校的教學方案。總而言之,推動家長參與方案,善用社區資源,進而重建學校社區,應為今後教育改革的核心。 然而不可否認的家長參與於學校活動與學校事務也存在一些潛藏的問題。例如吳清山(民85)指出家長會的負面影響包括干涉校務因而影響學校運作濫用特權製造困擾老師專業化受到挑戰等。但是這些潛在問題是可以加以克服的其方式包括學校協助家長組織更健全建立家長與學校定期的溝通管道增加彼此瞭解建立平等而均衡的討論空間等(吳清山民85

28、周愫嫻民85)再加上給予教師與家長適當的訓練減少彼此互動合作之生疏與不適感必可使家長參與對於學生家長老師與學校利多於弊。我國家長參與之現況:以國民小學為例因為家長參與的程度常隨著學童年級(年紀)之上升而有減弱之趨勢(林明地民85a歐陽誾等民79Epstein, 1986Stouffer, 1992)因此本文擬以國民小學為例敘述其家長參與之現況。在分析之前宜先根據前有文獻分析建構家長參與之類型以作為現況分析之依據。一家長參與的類型由於家長參與所帶來的正面教育效果如此誘人不免有人會問到“學校與家長如何成為有效的伙伴?”(Greenwood & Hickman, 1991)或者假如我們同意學校應該承擔主動積極的角色邀請家長參與那麼問題便成為“學校行政人員與老師可以用什麼方法讓更多的家長願意成為參與者而且一直維持為參與者?”為了回答這一個問題一些研究者企圖建議一連串的參與模式(Models) (Gordon, 1979)有些分析一些成功的家長參與的方案中家長所擔任的角色(Roles)(Berger, 1991Henderson, 1987S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