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39.52KB ,
资源ID:6154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154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1、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板书)根的作用: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四)毛茸茸的根尖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根毛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板书根的作用):2)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第3课时 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这是一幅典型的草原植物的根系分布图。图中植物通过根状茎连成一片,根系的分布浅而密,构成了密密的网状。这是沙漠植物的两种典型的分布图。图中左侧的是骆驼刺,根系深深扎入地下;右侧的是仙人柱,根系虽

2、然很浅,但扩展得很宽。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归纳总结: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三、教学后记:根长得越深,分布得越广,植物就越不容易被大风刮倒。同时,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分和各种矿物质,因此根系的分布范围越广越深,才能保证从土壤中获得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由此说来,植物的根系越发达,对于植物的生长越有利。我们常说“根深叶茂”,正是这个道理。第

3、二课 第4课时 茎里的“运输网”1.了解茎的形态。2.了解茎的一般结构。3.探究茎的作用。茎的作用?活动指引琪琪发现折断的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来,那水是哪儿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茎里的“运输网”(板书课题)。(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白花染色实验在课本上介绍的实验里,我们能在浸泡在红颜色水里的姜花茎的横切面上看到许多小红点。这说明了什么?红颜色是从植物的哪个部分传输到植物的茎部呢?引导他们发现茎能运输水分这一功能。第5课时探究茎的其他作用植物的茎除了能运输水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1)出示课本图,观察图中各种类型的茎。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茎,归纳出茎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2)出示一些图片,有

4、被剥皮的树干、树干的断枝缺口处等。出示有关茎运输养分的资料。归纳出植物的茎还有运输养分的作用。(三)树干和枝条记录的秘密植物的茎可以包括哪些部分呢?(树干、树枝、藤等)茎在的生长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茎周长的变化;茎长度的变化;树皮颜色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茎,植物的茎有三个作用:1) 运输水分的作用、2) 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3) 运输养分的作用。第三课 第六课时 叶里的“加工厂”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2.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重点难点: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出示课本引导页的图片。观察植物的叶子生长的情况和特点。阳光能照射到每一片叶

5、子吗?师: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通过叶片来接收阳光。叶片怎样才能接收更多的阳光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叶里的“加工厂”(板书课题)。(一)观察叶子的排列情况观察叶子的排列,从中发现规律。叶片有互不遮蔽的规律(叶镶嵌),叶片这种排列规律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排列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阳光。(二)绿叶的作用叶片的排列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阳光。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指导阅读课本上的卡通虚拟情景图片,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第7课时 植物的光合作用(三)讨论:植物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植物,自然界会怎样?植物没有阳

6、光照射会怎么样?没有植物,自然界会怎么样?植物对人类极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1)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2)转化并储存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3)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

7、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4)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四课 第八课时 花里的“育婴房”1. 了解花的结构。2. 探究花的作用。3. 了解花的其他特征。了解花的结构,探究花的作用出示一些花的图片一。说说花的名称。 二 三 四?这些美丽的花藏有什么秘密呢?不同植物种类的花,结构是否相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花里的“育婴房”(板书课题)(一)解剖花自然界花的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但基本结构却有

8、共同之处。请同学们通过解剖花来了解花的基本结构。把花朵由外向内一层层解剖,相同的部分放在一起,然后观察各部分的形态和数量,做好记录。通过解剖活动,学生会发现有的花四部分结构都齐全,而有的却并不齐全,引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定义:像白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缺少其中某些部分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生活中常见的完全花有:木棉花、白菜花、萝卜花、油菜花、茄花、蚕豆花、梨花、桃花、柑橘花、牵牛花等;不完全花有:百合花(缺花萼)、南瓜花(属单性花,缺雄蕊或雌蕊)、黄瓜花(属单性花,缺雄蕊或雌蕊)、丝瓜花(属单性花,缺雄蕊或雌蕊)、鸡蛋花(缺花萼)、柳树花(缺花冠)等。第九

9、课时 寻找花里的“育婴房”这些花的雄蕊在哪里?雌蕊呢?(让学生指出来)剥开雄蕊的花药,剖开雌蕊的子房,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们观察雄蕊顶端的花粉和雌蕊的子房。如观察花粉是否容易脱落,雌蕊的柱头是否有黏性,子房里是否有胚珠(将来能发育成种子)等。然后根据观察到的事实,证明“子房是植物的育婴房”?雌蕊里的子房就是植物的育婴房。植物的种子就是在这里发育成长的。第十课时 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一朵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1)花萼是花的最外一层,由一定数目的萼片组成,有保护幼花的作用。2)花冠由数片花瓣组成,可以保护雄蕊、雌蕊。在虫媒花中,花瓣鲜艳的颜色起着吸引昆虫来

10、传粉的作用;而在风媒花中,花瓣很小或退化,以利于接受花粉。3)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上端有花药,里面有花粉。4)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子,子房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四)给花建档案1)教师出示课前做好的几种“花的档案”。你喜欢哪份“花的档案”呢?为什么?2)“花的档案”一般应有哪些内容?教材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花朵档案卡的样本,同学们可以仿照这个形式自行设计档案卡。3)每组设计一份“花的档案卡”,并制作出来。4)出示做好的“花的档案卡”,学生与师生之间相互点评。教学后记:能了解花的结构,探究花的作用,了解花的一些其他特征第五课 第十一课时 果实里的新生命1.

11、 了解果实的结构。2. 探究果实的作用。了解果实的结构,探究果实的作用。青葱的丝瓜架下,孩子们对着一个个刚结出来的小丝瓜感到很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果实里的新生命(板书课题)。(一)观察结果的过程课本选择了几幅丝瓜开花结果过程典型阶段的图片,帮助学生观察植物从开花到结果的变化过程。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发现开花结果的现象:花瓣、雄蕊在慢慢地枯萎,子房在不断长大,最后发育成果实。把我的发现填写在p24“我的发现”里小结: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二)果实里藏着什么?1)出示苹果或梨子的实物。苹果属于植物的哪一类器官呢?(苹果是果实。)2)你知道果实里面藏有

12、什么呢?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呢?学生解剖苹果,并观察苹果的内部构造。苹果的构造由哪些部分组成?汇报和交流。3)其他的果实也有相似的构造吗?再解剖其它一些常见的果实。汇报其它果实的构造。4)归纳小结:果实是由果皮与种子构成的。第十二课时 寻找植物园的果实在哪里可以找到植物的果实?(社区或郊外)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郊外进行寻找植物的果实,并做好观察记录。让学生做好观察、解剖记录,以达到认识更多果实的目的。在观察后,可让学生描述一种最喜欢的果实,强调作出全面的描述。各组汇报计划,教师点评。(四)讨论:果皮和种子各有什么作用?课本上出示的果实分别是:四季豆、苹果、西瓜、板栗、柠檬果实包括果皮和种

13、子两部分,其中主要的是果皮。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种子则起传宗接代的作用。有些果实的果皮坚硬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种子;有的果皮肥厚多汁,这是果实吸引动物食用,然后帮助它们传播种子的一种构造。(五)网上学:有趣的果实以论坛交流的方式,用文字或图片展示一些有趣的果实,将自己知道的果实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并了解他们介绍的果实,拓宽对果实世界的了解,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寻找植物果实的活动,比较不同植物的果实,丰富学生对果实的认识,了解植物的果实是千姿百态的,体会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了果实的结构。探究了果实的作用。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第六课 第十三课时 酸奶秘密过程与方法:1、能够尝试自己动手做酸

14、奶;2、能够画出自己做酸奶的心情曲线并与同伴交流;3、能够收集有关细菌、病毒的资料并参与讨论。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鲜牛奶发酵而成的;2、知道细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3、认识到细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4、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5、了解病菌的一些传播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学准备:鲜牛奶、白糖、酸奶、勺子、保温杯等。教学过程设计一、自己动手做酸奶1谈话:你吃过酸奶吗?知道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吗?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

15、,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供给学生每组一份空的酸奶瓶,让学生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他们会有所发现)3学生自己动手做酸奶。(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煮好的鲜牛奶若干。(具体是:在电饭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并将煮好的鲜牛奶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自带消毒过的保温杯和勺子。(事先要用开水烫一烫)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自消过毒的保温杯,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保温几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2)学生自己制作酸奶。测一测:我在制作酸奶时,放入的酸奶与鲜奶的比例是_:_教师讲述:大约保温8个小时后,酸奶便制成了。提醒:自制的酸奶不要存

16、放太久。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第十四课时 认识细菌,解释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1谈活:做酸奶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40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2提问: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3学生思考回答,引出酸奶中的乳酸菌,从而引出细菌的概念。4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来的有关细菌的资料,资源共享。5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上的资料细菌和酸奶。6教师小结: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 细菌的种类 细菌的繁殖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7讨论并交流:你还能举出哪些有用或有害的细菌?第十五课时 认识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1讲述:下面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秘

17、密,动物、植物和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知道吗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2谈话:你听说过“非典”和艾滋病吗?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3学生看教材插图认识形形色色的病毒。4提问:你对哪种病毒比较熟悉?不妨向同学介绍介绍。5学生交流。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7教师小结: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病菌,许多传染病由病菌引起。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四、了解病菌是如何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1提问: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2学生猜测。3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一位同学用沾粉笔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学握手,依次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

18、给了握过手的同学。其实有些病菌的传播也是这个道理。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会使病菌沾到你的手上?我们应该怎么预防?6谈话:除了皮肤接触以外,还有哪些途径会使病菌侵入人体?7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病菌传播途径的资料。 第七课 第十六课时 发面的学问1. 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2. 调查生活中的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重点难点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什么使面团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发面的学问(板书课题)。(一)发面团出示发面团的制作材料。向学生演示发面团的过程及注意事项。观察面团发酵前后在颜色、大小、气味等方面有哪些不同。讨论制作过程中,你认

19、为使面团发大的最关键一个步骤是什么?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原来是酵母菌的使面团发了起来。第十七课时 认识酵母菌在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起来,我们看到发起来的面团里面有空隙,这些空隙就是发酵时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占据的空间。第十八课时 霉菌生长的环境(出示书中图片)这些橘子和柿子发霉了,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种现象,说说看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这些物体上面的“霉”是什么样子的?出示

20、一组霉菌的放大图片,简要介绍霉菌的特点。通常在什么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温暖、潮湿、阴暗的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霉菌生长环境的共同点:潮湿、温暖、阴暗。(四)蘑菇蘑菇是一种大型的真菌。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食用蘑菇及有毒蘑菇。几种常见的食用蘑菇及毒蘑:食用蘑菇:金针菇、香菇、鸡枞、竹荪、猴头菇、羊肚菌、银耳等。有毒蘑菇:毒伞、白毒鹅膏菌、臭黄菇、毛头乳菇等。细菌和真菌的利与弊组织学生参加网上讨论,把自己找到的细菌与真菌的图文资料贴到讨论区,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的能力。比较细菌与真菌,了解它们的利与弊。 第三单元 奇妙的电与磁第十九课时 电路的研究1. 认识简单电路。2. 知道开关的作用

21、。3.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4.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小金属环碰到金属丝,会出现什么现象?灯泡就会亮起来,因为小金属环碰到金属丝后,电池、导线、灯泡组合成为一个电路,灯泡就会亮起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电路的研究(板书课题)。(一)让灯亮起来1)利用课本图中的材料,让灯泡亮起来。请学生尝试动手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同时,在书上“我的连接图”框中画下电路连接简图,这样一个闭合回路就是一个简单电路。2)如果要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应该怎样连接?

22、有多少种不同的连接方法?把你的连接方法用图画表示出来,记录在p46面的“我的发现”里。第二十课时 开关加在哪里?1)电路中的开关就是用来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是电路中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开关加在哪里?先画个电路图就会显而易见,把你的连接图记录在p47面的“我的连接图”里。2)你还见过哪些种类的开关?指导学生阅读p47最后一段。第二十一课时 判断容易导电的材料演示:在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中,拆下开关,把橡皮等物体接在开关原来的位置,灯泡还会发光吗?用其他物体替换又会怎样呢?把实验结果记录在p48面的“实验记录”里。能令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容易导电的材料,而不容易导电的材料不能令灯泡发光。第二十三课时 制作数学游戏机出示课本图。1)数学游戏机背面应该怎样连接线路,才能让它能正常使用?2)根据电路原理和公式的连接需要,设计连接方式。(五)安全用电指导学生阅读p50面,了解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为什么要注意用电的安全,并且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1. 身体不要触及电器的带电部分。2. 电线霉烂或电器破损时,应停止使用。3. 不用湿手触摸电器,清洁电器时要先断开电源。4. 遇见不正常的放电或触电事故时,应先断开电源。9 第二十四课时 有趣的磁现象1. 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2. 知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