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500.28KB ,
资源ID:61646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1646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物理中考热点.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物理中考热点.docx

1、物理中考热点2015年中考热点运动与力:1、关于合力1把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小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分别为F上升、F下降,则( )AF上升小于F下降 BF上升等于F下降C两个合力的方向相同 D两个合力的方向相反2. 体积为1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牛;若物体重为20牛,则重力与浮力的合力为 牛。距水面0.2米深处水的压强为 帕。3如图7所示,重力为20牛、体积为0.4l0-3米3的金属球一半浸入水中,金属球所受浮力为 牛。若在杯中继续加水直到金属球全部浸没,若水深0.1米,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帕,该球受到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大

2、小为 牛。4. (2014中考)距水面0.2米深处水的压强为 帕。体积为110-3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牛;若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则这两个力的合力 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体积为210-3米3的球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牛;该球体浸在水中的深度增加1米时,球体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加 帕。若球体的重力为20牛,则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 牛。6如图5所示,乒乓球发球机将球发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离开发球机的乒乓球由于 继续飞行。若乒乓球竖直上升,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此时它受到的合力_重力(选填“”、“”或“”)。7质量为 0.2 千克的木块漂

3、浮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_牛,排开水的体积为_米3。若该木块漂浮在酒精中(酒精水),与水中相比木块受到的合力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8重0.06牛的羽毛球竖直上升,则羽毛球相对于地面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羽毛球运动越来越慢,这说明力能 ;此过程中球的重力势能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羽毛球上升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0.15牛,则羽毛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牛。9. 如右图所示,将重力为20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210-3米3,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牛;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牛;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将_(选填“变大”、“

4、不变”或“变小”)。10. 在图1中,重为G的金属块A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所受合力的大小( )A 大于G。 B 等于G。 C 大于F。 D 等于F。2、s-t图像1甲、乙两木块从斜面下滑,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5(a)、(b)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甲、乙各运动4米,所用时间相差 秒。在下滑过程中,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属于 摩擦;木块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其内能。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2所示。若甲的重力比乙小,则对应的测力计示数F甲、F乙的大小关

5、系是( )AF甲一定小于F乙 BF甲一定等于F乙CF甲可能小于F乙 DF甲可能大于F乙3. 甲、乙两小车(m甲m乙)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乙车的速度为_米/秒;运动6秒时,甲、乙两车相距_米;甲车的惯性_乙车的惯性(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像如图2所示。运动10秒时,甲与乙的距离为2米,甲到丙的距离小于乙到丙的距离,下列关于丙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丙的速度一定大于甲的速度。 B 丙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的速度。C 丙与甲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D 丙

6、与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5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像,如图3所示。行驶中,以甲为参照物,乙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甲的速度为 米/秒;若在某运动时刻,丙与甲、丙与乙的距离均为0.1米,则在运动 秒时刻,丙与甲、丙与乙的距离均为0.3米。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直线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1(a)、(b)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车运动的速度相等 B乙车可能比甲车运动快C运动6秒时两车之间相距6米 D两车各通过6米路程所用时间差为3秒 (a) (b) 7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它们分别在水平拉

7、力F1、F2和F3作用下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若它们同时同地出发,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甲、乙的s-t图像如图6所示。运动10秒时,甲与乙的距离为_米,若此时乙与丙的距离为0.3米,则丙的运动方向与乙_(选填“相同”或“相反”),拉力F1_F3(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1、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1平静的湖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的景物,俗称“倒影”,此“倒影”是( )A正立的实像 B正立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采用_作为平面镜,并将其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确

8、定像的虚实,需在_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选填“点燃”或“未点燃”),并在图15中的_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A”或“B”)。4如图1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A一定为25 B一定为65 C可能为25 D可能为502、凸透镜成像1. 在图7中,根据图中的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2如图13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先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节在 上,目的是 。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蜡烛放于光具座A点处,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至F点找到清晰缩小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像(选填“实”或“

9、虚”),此时凸透镜可能位于光具座的 _ 两点之间(选填:“AB”、“BC”、“CD”、“DE”或“EF”)。3图13 所示,实验装置M的名称是 。实验时,在该装置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 。若所用透镜焦距为15厘米,当蜡烛和光屏处在图示A、D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透镜的位置可能在 _ 之间(选填“AB”、“BC”、“CD”)。图174如图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其中A为 。实验前应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实验时,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并调整物距,使它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后,要移动 找像。当发现

10、所成的像比较小时,为了获得较大的像,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5“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大致在同一 。现有两个焦距分别为5厘米、20厘米的凸透镜,选择其中的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点,如图16所示。将蜡烛置于B点,此时成正立的像,观察者应在凸透镜的 侧(选填“左”或“右”)进行观察。若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更换另一凸透镜置于点,可成倒立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再将蜡烛从点移至C点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机械与功:1、杠杆1如图1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杠杆平衡时,阻力F2为1200牛

11、,动力臂l1为1.2米,阻力臂l2为0.1米,求动力F1。3图4所示轻质杠杆OA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手对细线需施加的拉力 物体的重力G(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若保持图中细线的悬挂点不变,将物体逐渐水平移至A端的过程中,手对细线需施加的拉力 ,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4如图5所示,小明同学在做俯卧撑,他的体重为600牛,A点为重心。当他缓慢撑起身体时,地面对双手的作用力为_牛,经过3秒钟,小明肩膀向上移动的距离为0.4米,则地面对小明做功为_焦,功率为_瓦。二、滑轮、功与能1如图12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为200牛的物体A在5秒内匀

12、速上升2米,不计摩擦。求:(1)拉力F的大小。(2)拉力F所做功W和功率P。2如图6所示,滑轮 是定滑轮(选填“A”或“B”);若物体所受重力均为50牛,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分别用力F1、F2匀速将物体提起2米,力F2做功 焦,物体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如图6所示,不计滑轮质量及转轴处的摩擦,物体A、B重均为6牛,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使物体A、B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们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均为2牛,则拉力F1为 牛。物体B在5秒内运动了2米,则拉力F2对物体B做了 焦的功,它的功率是 瓦。 4重为60牛的物体A与滑轮相连接且置于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体A做匀速直

13、线运动,如图11所示。若物体A运动的距离sA为3米,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6牛。求:拉力F。 拉力F所做的功W。5对静止的石块来说,其具有的能量不可能等于零的是 ( ) A. 内能 B. 动能 C. 势能 D. 机械能热:1、比热容1. 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5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c水=4.2103焦/(千克)2体积为1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_牛。2千克的水温度降低5,放出的热量为 _ 焦。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较 _ (选填“多”或“少”),适合做冷却剂。c水4.2103焦/(千克)3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

14、(千克),是常见物质中较大的。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10的水,加热后温度升高到60,水吸收的热量是 ( )A8.4104焦 B. 3.36105焦 C. 4.2105焦 D. 5.04105焦4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比热容c煤油 c铜)2、分子热运动、内能、热机1小杨在家中烧汤时在汤里放入了适量的味精,汤的味道会变得更加鲜美,这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 ;家庭用的太阳能热水器给水加热,它是利用 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的。家用小轿车的发动机是四冲程汽油机,它在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_冲程。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荷花飘香 B柳枝摇曳 C落叶飞舞 D瑞雪飘飘3

15、.轿车已经广泛进入家庭,其发动机的做功冲程是将_能转化为机械能,使轿车获得前进的动力;车载导航仪与卫星之间是通过_来传递信息的(选填“无线电波”或“超声波”);冬天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轿车,其车胎温度也会升高,这主要是通过 _方式增加内能。4图7是汽油机工作的 冲程。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量带走,这是利用水 的特性。水箱中5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20,这些水所吸收的热量为 焦。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压强:1、固体压强1.如图10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物块A,其密度为1.2103千克/米3。求(1)若物块A的边长为0.2米时,物块A的质量m A及对地

16、面的压强p A;(2)若物块A边长为2a,现有实心正方体物块B、C(它们的密度、边长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当选择物块_(选填“B”或“C”),并将其放在物块A上表面的中央时,可使其对物块A的压强与物块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值。2如图3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甲可能小于p乙 Bp甲一定小于p乙Cp甲可能大于p乙 Dp甲一定大于p乙3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

17、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和F乙、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4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中央,如图3所示。从顶点A沿虚线将M部分截去,关于剩下N部分对桌面压强与截去角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截去角度小于45时,剩下部分的压强始终随的增大而增大 B. 当截去角度大于45时,剩下部分的压强始终随的增大而减小 C. 当截去角度小于45时,剩下部分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图3 D. 当截去角度大于45时,剩下部分的压强始终

18、保持不变5如图12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质量均为8千克,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体积为ll0-3米3,B的边长为 0.2米。求:物体A的密度 A。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pB。现沿竖直方向分别将A、B切去相同厚度h,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请比较叠放前后A、B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A、PB的大小关系,并写出推导过程。6放置在水平地面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和长方体B,它们的边长分别如图11(a)、(b)所示,A的密度为2.0103千克/米3,B的密度为2.5103千克/米3。 (a) 图11 (b)(1)求正方体A的质量mA。(2)求正方体A对地面的压强pA。(3)如图11(b)中虚线

19、所示,从B的一侧沿竖直方向截取长为L的部分,将其叠放在A的上表面;再将B余下部分沿竖直方向分割成相同的两部分,将其中一部分叠放在另一部分的上表面。此时,A、B余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要使pA等于pB,求应截取的长度L。2、液体压强(含与固体压强及浮力综合题)1如图4所示,底面积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内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装有相同实心铁球的相同烧杯放入容器甲、乙后均能漂浮在液面上,此时液面的高度相同;现将两铁球从杯中取出并分别放入容器甲、乙的液体中,铁球均沉底,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甲一定大于F乙BF甲一定

20、小于F乙CF甲可能大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2如图11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102米2,盛有足够多的水,置于水平面上。若容器内水深为0.3米,求水的质量m水。求水面下0.1米深度处水产生的压强p水。现将一个边长为a、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后(水未溢出),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p容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水,求该正方体的质量m。3如图14所示,高度相同的轻质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9S和S。甲容器中盛有质量为9千克的水,乙容器中盛满深度为0.2米的酒精(酒精 = 0.8103千克/米3)。求:(1)甲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2)乙容器中

21、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酒精。(3)现将密度为的实心物体A先后放入水和酒精中,发现水未溢出,且物体A静止后,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相同。计算物体A的密度。4如图1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是( )Ap甲p乙;F甲 F乙Bp甲p乙;F甲 F乙Dp甲=p乙;F甲 F乙5质量为0.3千克的容器,其形状、规格如图14所示。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再将2.410-3米3的水倒入该容器中。求:(1)容器装水前对桌面的压强。(2)在容器内又投入总体积为110-3米3的实

22、心金属颗粒,金属颗粒均沉底,这些金属颗粒所受的浮力。(3)金属颗粒投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电磁:1、电磁基础知识1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国宋代学者 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首次提出了磁偏角的概念;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 ,为人类研究原子结构拉开了序幕;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开了电与 的联系。2.上海地区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伏,厨房间的微波炉和电水壶是以_方式接入电路(选填“串联”或“并联”),电能表的计量单位是_。3上海地区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伏;家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电能表示数的变化越 (选填“少”或“

23、多”);标有“100W”字样的用电器正常工作5小时,消耗的电能为 千瓦时。3在实验室中,台式电脑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220V(选填“”、“”或“”)。台式电脑与实物投影仪是 联的(选填“串”或“并”),实验室中使用的用电器越少,电路中的总电阻越 (选填“大”或“小”)。4居民楼道中照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 伏,它与控制其亮暗的“声控开关”是 联连接的。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其示数单位是 。5我国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伏,各用电器之间是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家用电饭煲工作时是 转化为内能。2、电阻计算1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5秒钟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

24、为 安,电流做功为 焦。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5安时,导体的电阻为 欧。2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通过它的电流为 安,其两端的电压为6伏,它的电阻为 欧。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10伏,10秒内电流通过它所做的功为 焦。3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为0.3安,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库,若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9焦,则它两端的电压为 伏。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后,该导体的电阻为 欧。4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5伏,2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0库,通过它的电流为 ,电流做功为 焦。将该导体对折后接入原电路,则通过它的电流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某导体

25、两端的电压为3伏,通过的电流为0.5安,10秒内通过它的电荷量为 库,电流做的功为 焦。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伏时,其电阻为 欧。6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则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_ 库,电流做功 焦。当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12伏时,它的阻值为 欧。3、电路计算1.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 1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电压表V1的示数为10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6伏。求:(1)定值电阻R1的阻值;(2)在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R1消耗功率的最大值;(3)若电流表A选接“00.6A”量程,

26、电压表V1选接“015V”量程,电压表V2选接“015V”量程,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V2与电压表V1的比值最大,求该最大比值。2在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 1A”字样。闭合电键S,电压表示数为4伏。求: (1)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I1。(2)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电功率P2。(3)当选用_(选填“10欧”或“30欧”)的定值电阻R0替换R1,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满足电路中元件都能正常工作,且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最大。求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U最大。3在图13(a)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且不变,电阻R1阻值

27、为10欧,变阻器R2上标有“20欧 2安”字样。闭合电键后,通过R1的电流为0.5安。求: (1)R1两端的电压1。(2)当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左端时,通过R1的电流。(3)将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指针指在图13(b)所示位置,此时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4在图13(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R2的阻值为20欧。电流表、电压表的表盘如图14(b)所示,闭合电键S。 求电流表A的示数。 求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现有三个滑动变阻器,A:“10欧 2安”、 B:“20欧 2安”、 C:“50欧 1安”,请选择其中一个替换电阻R1或R2。要求:选择适当

28、的电表量程;闭合电键后,保证电路各元件都能正常工作;滑动变阻器滑片在可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最小。(a)应选滑动变阻器_替换定值电阻_。(b)请算出电路中电流表A的最小变化量I、以及所对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化范围。4、动态电路1. 如图5所示,将电流表A1、A2正确连入电路,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各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与电流表A2的比值发生变化。(1)电流表A1测量的是通过_的电流。(2)若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2与电流表A的比值将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在如图7所示

29、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现将电流表A1、A2分别正确连入该电路中,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各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电压表V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比值不发生变化,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发生变化。(1)电流表A2测量的是通过_的电流。 (2)若电流表A1与A2示数的比值逐渐变大,则变阻器的滑片P正在向_端移动(选填“左”或“右”)。3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B是一段电阻丝,C为AB的中点。闭合电键S则电流表示数将 ,电压表示数将 。(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4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建S,电压表V的示数_,然后又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在这过程中,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_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