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7.71KB ,
资源ID:62192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2192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高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高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

1、职高高三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羞赧(nn) 对峙(zh) 纵横捭阖(hng) 千钧一发(f)B.刁难(nn) 真挚(zh) 觥筹交错(gng) 舐犊情深(sh)C.应届(yng) 炽热(ch) 色厉内荏(rn) 恪守不渝(k)D.狙击(z) 馈赠(ku) 情不自禁(jn) 休戚与共(q)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诠释 惦量 苦心孤诣 鸠占雀巢 B.座标 寒喧 山清水秀 栩栩如生C.就序 商榷 不记其数 川流不息 D.弘扬 证券 书声琅琅 幅员辽阔3.下

2、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不但中药成本低,而且副作用小。B.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一是谋略不当。C.针对生态恶化的情况,该地区在草场退化、沙化地段,采取禁牧、休牧和围栏封育等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D.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全世界惊奇的奇迹来。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大型盆景可以用来 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3)像其他国家的

3、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城市的喧嚣_给人以繁华之感,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A应付 营造 即使 也 B.应对 创造 即使 也C应付 创造 尽管 也 D.应对 营造 尽管 但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董(惩罚)之以严刑 声非加疾(大)也B.暴秦之欲无厌(憎恶) 塞源而欲流(水流)长也C.乳(哺育)二世 振(举起) 长策而御宇内D.知不可骤得(常常得到) 下(向下)江陵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图书馆、首都博物馆等新式建筑脱颖而出。B.媒体上关于大鱼海棠的影评已经汗牛充栋,其中大部分都

4、是对这部影片的赞美。C.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演,坐在身旁的一名记者忍俊不禁笑起来。D.“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预防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B.天山绵延几十里,无论高山、沼泽,无论草原、森林,无论细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绮丽的美景。C.这样做行不行?同志们。D.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大了大地斑斓的锦峰,黄梅的戏曲,婉转了时间动人的情感。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或师焉,或否焉 臣

5、以险衅,夙遭闵凶B.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 学不可以已C.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大石侧立千尺9.下列六组对联所指古人,相同的一项是( )旨高辞远,同风雅并体;行廉志洁,与日月同光。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枫叶四弦歌,怅触天涯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离情。哀邱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路;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惟有滩声似旧时。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愤上无知,一片忠心空报国;问天不语,千古搔首读离骚。A. B. C. D.10.下列句子中的“为”与

6、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A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B.何辞为C公为我献之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静女其妹,_,爱而不见,_。12.看万山红遍,_;漫江碧透,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3.“我愿意是激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这是19世纪_国诗人_的诗句。14.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指:法国的_、俄国的_和美国的欧亨利。15.女子十三四岁称为_年华,男子二十岁称为_。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海洋与生命(节选),完成16-19题(共11分) 生命在海洋里诞生绝不是偶然的,海洋的物理和化

7、学性质,使它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 我们知道,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动物组织的含水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一些海洋生物的含水量高达百分之九十五。水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没有它,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因此,在长时期内动物缺水要比缺少食物更加危险。水对今天的生命是如此重要,它对脆弱的原始生命,更是举足轻重了。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就不会有缺少之忧。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海洋中含有许多生命所必需的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钾、碳酸盐、磷酸盐,还有溶解氧,原始生命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中吸取它所需要的元素。 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加之海洋浩大,任凭夏季烈日曝晒,冬季寒风扫荡,它

8、的温度变化却比较小。因此,巨大的海洋就像是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 阳光虽然为生命所必需,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水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线,因而又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6.对短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对人体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B.海水的温度在冬季和夏季都相对比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海的面积大C.因为阳光中海水的紫外线有杀死原始生命的危险,所以紫外线对人体只有害处D.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充足的水、无机盐、适宜的温度、防紫外线杀伤。17.如果把短文的结构分为三部分,以下划分最恰当的

9、是( )(3分)A. B.C. D.18.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出正确的一项( )(3分)A.数字说明和举例说明 B.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C.举例说明和比较说明 D.举例说明和分类说明19.请指出下列句子的所用的修辞手法( )(2分)(1)海茫茫,水汪汪。(2)巨大的海洋就像是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二)阅读故都的秋(节选),完成20-24题(共15分)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

10、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丁)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20.文中的甲、乙、丙、丁处按顺序应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煮 听见 列 洒 B.泡 听得 细 漏C.冲 细听 忙 射 D.烫 聆听 点 照21.对这幅画面的背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国的秋天 B.第二句提及的五种景观C.皇城人海 D.很高很高碧绿

11、的天色22.与文中意境相吻合的诗句是(3分)(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C.独坐幽算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D.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23.作者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秋意”指的是什么?表达这“秋意”的景是什么?(3分)_24.作者为什么说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又为什么说“最好还要用秋草作陪衬”?(3分)_(三)阅读下文,完成25-28题(共14分)牡丹的拒绝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

12、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

13、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

14、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

15、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

16、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2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没有像众多描写牡丹的作品那样一味赞美牡丹的雍容华贵、绚丽多姿,而是独辟蹊径,赞扬牡丹不慕虚华、对生命执着追求的精神。B.作者认为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真看过牡丹,理由是洛阳牡丹不仅美丽品种绝佳,而且有传奇的身世;盛花期洛阳犹如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C.作者认为看花者没有欣赏到牡丹花开的辉煌灿烂也没有任何遗憾,因为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看花者窥视了牡丹的个性,感受到牡丹的高贵品质。D.从第段开始,作者转换视角,从“你”的角度来抒写牡丹

17、,这样的角色转换不仅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而且也给阅读者提供了较大的想像和联想的空间。E.本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运用修辞、诗句、神话、想像等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牡丹的美丽、个性、高贵与品味。并由花及人,通过对“富贵”与“高贵”一字之差,让我们领略“品味即美之魂”的深刻哲理内涵26.“牡丹的拒绝”显示出牡丹具有怎样的个性(3分) 27.文章第段中,“富贵”和“高贵”分别写出了牡丹哪方面的特质?富贵_高贵_28.文中划线句子主要使用了那种修辞手法?作者写此句的意图是什么?一丝苍白是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3分)修辞手法:_意图:_四、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

18、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29-30题(共5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必理当,小和版了,出远克公,别情险,成处时能指友相无,故回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留江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上,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9.比较

19、这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2分)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是怀古伤今。C.辛词中的舞梯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绩,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激愤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入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30.人们通常认为,词中的廉颇,是词人自身的写照,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二)阅读谏太宗十思疏(节选),完成31-35题(共10分,每题2分)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

20、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做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做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2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31.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臣闻求木之长者 B.善始者实繁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弟 叶徒相似,真实不同C.振之以威怒概 D.塞源而欲流长金振长策而御宇内 流水不腐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32.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克终者盖寡 B.根不固而求本之长人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而况伊明哲乎C.

22、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D.而况于明哲乎臣闻求木之长者 青取之于蓝33.下列句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城予的重大使命,刚开始做得好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3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3、”的主旨。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35.翻译下面的句子(1)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1分)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1分) 五、作文(共65分)(一)根据所给内容,按要求完成应用文写作(15分)指出下面介绍信在内容上、格式上存在的问题,并改写成一封合格的介绍信。介 绍 信晓华职业学校负责同志:你好!我们派吴辉同学前往交流经验,请予接治。吴辉同学是我校学生会干部。此致敬礼x年x月x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

24、要求作文(50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因为竞争激烈,往往失去了应有的接触和帮助,也让我们未留心身边发生的那些如阳光般美好的精神。其实,人与人相处,贵在看到别人的美好和可贵。请依据你对以上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以“捡起身边的阳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高三语文试题答案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 2、D 3、C 4、D 5、C 6、D 7、B 8、D 9、C 10、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静女其妹,(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1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5、;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3.“我愿意是激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这是19世纪(匈牙利)国诗人(裴多菲)的诗句。14.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15.女子十三四岁称为(豆蔻)年华,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或加冠)。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海洋与生命(节选),完成16-19题(共11分)16、D 17、D 18、A 19、对偶 比喻(二)阅读故都的秋(节选),完成20-24题(共15分)20、答案:B。21、答案:C。22、答案:A。23、解析:“秋意”是文内揭示旨意的词语,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

26、和抽象层面上。答案:秋意是清、静。作者用高空烘托环境的空旷,用鸽声反衬环境的幽静,用“漏下的日光”间接描写了槐树的茂密,用蓝朵形容清秋的平和。24、答案:蓝色、白色称为冷色,与作者闲适而稍显悲凉的心态最相吻合。紫黑色,虽然也属冷色,但带悲哀、绝望的情调,作者悲而不哀。红色称暖色,表现热烈激情,最不符合作者的心态。秋草,枯黄哀败之色,用它作陪衬,能恰当地表现出秋的悲凉。(3)阅读下文,完成25-28题(共14分)25、C E 26、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1分)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2分)27、富贵:外在风姿 高贵:内在品位28、手法:拟人(1分) 意图:通过苍白的阳光写出天气的寒冷,暗示

27、牡丹不开放的原因;(1分)“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写出牡丹的拒绝,表现牡丹的个性。(1分)四、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29-30题(共5分)29、D30、观点一:同意。他们都年岁已老,赋闲在家,不得重用;他们都勇猛而持重,壮心不已,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词人希望自己能像廉颇那样被朝廷起用,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壮志。观点二:不同意。这是词人运用的对比手法:廉颇虽老,赵王尚有起用之意,词人却被朝廷弃用,空怀报国之心;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表现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怨愤之情。(二)阅读谏太宗十思疏(节选),完成31-35题(共10分,每题2分)31、A 32、

28、A 33、D 34、C35、翻译下面的句子(1)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1分)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1分)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五、作文(共65分)(一)根据所给内容,按要求完成应用文写作(15分)指出下面介绍信在内容上、格式上存在的问题,并改写成一封合格的介绍信。介 绍 信晓华职业学校负责同志:你好!我们派吴辉同学前往交流经验,请予接治。吴辉同学是我校学生会干部。此致敬礼x年x月x日答案:介绍信不需用问候语。“派吴辉同学前往交流经”这句没说清介绍的事由。落款没写清单位 。 没有注明有效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因为竞争激烈,往往失去了应有的接触和帮助,也让我们未留心身边发生的那些如阳光般美好的精神。其实,人与人相处,贵在看到别人的美好和可贵。请依据你对以上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以“捡起身边的阳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