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621.74KB ,
资源ID:62372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2372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1、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水系、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2运用直观的图片等资料,感受并归纳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综合和评价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2运用搜集的地理信息,感受、归纳区域人文环境特点,初步感受与探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矛盾。3体验小组合作

2、学习的乐趣与挑战,逐步养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与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2通过感受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2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3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教学难点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评价。四、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教材的同时,搜集、整合地图、图片以及文字资料,创设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激励功能,引导学生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进而总结并得出结论。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六

3、、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调查班内去过和没去过北京的同学各有多少。请大家在组内做一下交流,然后分别请两位代表谈谈自己的北京见闻与感想。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阶段小结: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和热切向往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去聆听祖国母亲的心跳。认读目标:课件显示学习目标。注:认读包括两部分,学生认读和教师解读。教师要强调,学习目标包括方法思路目标和学习内容目标。以自然环境特点为例,“自然环境特点”为内容目标,“运用政区图、地形图等资料探究总结”为方法思路目标。(一)优越的自然条件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具有800多

4、年的建都史。那么,她究竟具有怎样神奇的魅力,使得几代王朝都选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探究活动一:地理位置读下面两幅图,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设计意图: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与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阶段小结:从纬度位置来看,北京(40N)属于暖温带;从海陆位置看,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北两面分别紧靠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东南方向面朝渤海;从行政区划来看,北京周围被河北与天津环绕。(承转)那么,这种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探究活动二:位置与气候读“影响北京的冬、夏季风风向简图”(左图)和“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右图

5、),探究以下问题。1从冬夏季风影响的角度,分析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总结北京的气候特点。设计意图: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阶段小结:北京背靠群山,山脉可以阻挡冬季风的侵袭,使冬季不致过分严寒;面朝大海,能够接受夏季风的滋润,使气候不致过于干燥。北京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探究活动三:地形与河流关于建都条件,古代典籍管子乘马篇云:“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注:教师可以适当地解读:城邑选址一定要选在高亢之处,但不能离水源太远,

6、要有足够的用水;反过来说,城邑选址在低地时,不能离水源太近,否则容易遭受水害,还得修筑防洪设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合下图,分析北京在地形、地势与河流方面有哪些优势?设计意图: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阶段小结: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西北高、东南低,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区内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拒马河等河流以及一些湖泊,地势较高而不燥,水源充足而无水患之忧,正是“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的最佳注解。(师:当然,北京作为古都的有利条件还可以从安全、交通、经济等方

7、面分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搜集资料进一步探讨。)板书:一、优越的自然条件1依山向海的地理位置2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3地形与河流第2课时(二)历史悠久的古城探究活动:观察下列图片,谈谈自己的感想。设计意图:落实课标要求,运用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并归纳出“历史悠久,文明厚重”的结论,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法学习地理的习惯和能力。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明长城明清紫禁城故宫天坛明、清帝王祭天和祈福的地方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群明十三陵云居寺收藏石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圆明园遗址传统民居四合院传统民居四合院传统民居区胡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出示材料:(可让学生读一读)

8、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古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宏伟的古建筑、优美的园林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居我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集中了许多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据统计,北京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4个,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14个,其他确定有文物价值尚待确定保护级别的有4 000余处。现已出土文物达10万件之多。在众多的文物之中,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故宫,有世界上七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明十三陵,有我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北海公园、香山公园及圆明园遗址公园,等等。具有历代文化和艺术特色的古寺庙2 600多座,其中有历史

9、悠久的佛教古寺潭柘寺,有收藏石经最多、堪称世界之最的云居寺,有我国最大戒台的戒台寺,有我国现存最大的坛庙建筑天坛祈年殿,有居于全国第二位的祭孔古建筑孔庙,有以纪念民族英雄和杰出人物而兴建的文天祥祠、于谦祠、袁崇焕祠、杨椒山祠等。还有近代现代名人的纪念地,如鲁迅故居、郭沫若故居、蔡元培故居、茅盾故居、齐白石故居、徐悲鸿纪念馆、梅兰芳故居等。阶段小结:悠久的历史传承,厚重的文化积淀。(承转)作为国家的首都,今天的北京有着哪些特殊的城市职能呢?(三)城市职能探究活动:依次观察下列三组图片,讨论它们分别体现了北京哪些方面的城市职能?设计意图:落实课标要求,运用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并归纳出北京的城市

10、职能,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法学习地理的习惯和能力。人民大会堂是我国最高权力机构人大常委会所在地中南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最高司法机构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小结: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肩负着对全国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阶段小结:北京的文化教育事业非常发达,这里有包括北大、清华等全国顶级大学在内的上百所高等院校,有中科院、社科院等各类科研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有中央电视台和

1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有很多著名的国家级博物馆、展览馆因此,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美国驻华大使馆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法国驻华大使馆2014年北京APEC峰会外交部大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阶段小结:北京有众多的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多次成功承办大型国际会议,是中国与世界联系与交流的中心。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板书:1政治中心2文化中心3国际交往中心承转:神奇的北京,美丽的北京,伟大的北京,今天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四)现代化的大都市探究活动:自学教材39页到41页。总结:教材从哪几个角度举例说明了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设计

12、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和提炼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阶段小结:1城市重点功能区的建设2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3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4传统建筑的保护承转:那么,北京是否就完美无缺了呢?(五)北京的尴尬环境与发展探究活动: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感想,并为北京的发展出谋划策。设计意图:落实课标要求,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看北京,引导学生思考“人地关系”这一地理科学的永恒主题,树立科学、和谐的发展观。材料一:雾霾中的天安门材料二:沙尘中的北京材料三:保护?发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注:雾霾、沙尘暴

13、等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单靠北京自己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在学生探究和讨论时,并不要求得出一个圆满的结论,只要能体现“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就应该给予肯定。)课堂小结:随着北京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发展与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做到二者的和谐共存和良性互动,如何使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作业:1搜集资料,说明北京现代化发展的成就。2搜集资料,说明北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矛盾。七、教学反思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从教材的编写来

14、看,本节内容并没有像一般区域地理那样按部就班,而是把“古都”作为切入点,试图从古都有利的自然条件出发,探究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从而承载课标中“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的要求。这种编排,很好地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思路,但也同时给教师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搜集相应的资料,创设探究的情境。除“自然环境”以外,北京的“历史传统”“城市职能”“现代化建设”等内容多以感性知识为主。看起来很简单,几乎没什么可“讲”。因此,提供典型的、直观感性的材料,由学生去感受、归纳、总结,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课标中对北京的表述是放在“认识区域”中的“环境与发展”部分,这本身就隐含着“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看北京”的要求。但这一节不是纯粹的环境教育课,通过认识北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能够提出建议并通过彼此碰撞交流获得相应的思想感悟即可,在课堂上我们没有必要让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必须达成一致。引导学生感受、思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辩证地分析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是这一节我们要让学生达成的重要的学习目标。鉴于以上认识,笔者大胆地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做了一定程度的增删,完成了上述教学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