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4.07KB ,
资源ID:62373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2373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xx县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xx县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docx

1、xx县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xx县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 作者: 日期: xx县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摘要)农业(种植业)规划布局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原则,以“规模农业、无公害农业、标准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为发展目标,通过搭建新农村建设“三大平台”(产业展示平台、物质基础平台、产品市场平台),着力抓好种植业产业结构、生产基地、产业经营三大布局。(一)深化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培植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着眼“规模农业、无公害农业、标准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方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巩固发挥已获认证的十

2、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十个优质农产品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建设优势农业(种植业)产业区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因地制宜,指导镇乡搞好“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规划论证,抓好试点。在有条件的地方,实现“一镇一个优势产业、一村一个特色产品”。 1、粮油调优。依托基地建设和大型粮食综合生产示范片的带动辐射,将大宗粮油产业调整为区域化生产、优质化生产、商品化生产、专用化订单生产。(1)优质高产粮食优势产业。重点抓好大型优质粮食生产示范片建设,以此推动全县粮食优质化生产。优质粮食产业主要分布到5个片区,每片建立10万亩示范片,其中核心示范区4万亩,辐射带动6万亩。第一线为xx

3、路沿线的xx、xx、xx、xx;第二线为xx路和xx路三角区的xx、xx、xx、xx;第三线为xx路沿线的xx、xx、xx、xx;第四线为xx路沿线的xx、xx、xx、xx;第五线为xx路沿线的xx、xx、xx、xx。(2)“优质、专用”油料优势产业。高芥酸油料重点安排到东北路原xx、xx、xx三个区的14个镇乡,南路原xx区的xx、xx、xx、xx4个镇乡;“双低”油料重点安排到西北路和xx中心区域40个镇乡。2、果蔬调绿。通过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区和特色水果产业带,带动全县果蔬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向设施化栽培、无害化、特色化生产方向发展。(1)特色水果产业。主要发展优质早熟梨、晚熟桃、枇杷、米枣

4、、脐橙5个特色品种。其中,优质梨、晚熟桃重点安排在xx、xx镇,枇杷重点安排在xx、xx镇,米枣重点安排在永新、新德、石安镇,脐橙重点安排在金石镇。(2)特色蔬菜产业。主要发展设施化栽培反季优质商品蔬菜、特色海椒、特色大蒜、特色榨菜、特色西瓜、食用菌。其中,优质商品蔬菜重点安排在城郊区及新德镇;特色海椒重点安排在刘营镇;特色大蒜重点安排在xx、xx镇;特色榨菜重点安排在xx、xx2个镇乡;特色西瓜以xx、xx、xx、xx镇为主产区,xx、xx、xx镇为第二产区,xx、xx镇为第三产区;食用菌重点安排在xx、xx、xx、xx4个镇乡。 3、经作调效。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传统蚕桑、独特中药材、传统棉

5、花产业,不断提高品质与商品价值。蚕桑产业向人多地少的深丘区域调整;中药材以巩固麦冬为主,提升药材品质,适度扩大面积;棉花向南路各镇乡调整。(1)特色中药材(麦冬)产业。主要安排在.9个镇乡的涪江流域冲积区。(2)棉花优势产业。主要调向东、南路丘区,以南路的.12个镇乡为第一主产区,东路的.8个镇乡为第二产区。(3)蚕桑优势产业。主要调向东路.3个镇乡,南路的.6个镇乡,西路的.3个镇乡,北路的.3个镇。4、良繁调大。利用科研院校、种业公司技术与资金优势,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以水稻为主的良种繁育产业,巩固一批老基地,发展一批新基地,使良种繁育规模进一步增大,效益进一步增加。重点安排在.17个镇乡。

6、(二)稳定发展粮经主导产业,抓好十大优质基地建设,夯实物质基础平台1、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依托xx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川粮米业,在全县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30万亩。2、优质高淀粉高蛋白专用玉米生产基地。依托xx公司、xx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在全县建立优质专用玉米基地30万亩。3、优质高淀粉红薯生产基地。依托xx公司、xx薯业开发公司、xx薯业有限公司,建立高淀粉红苕生产基地20万亩,实施订单农业,做强红薯产业。4、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依托xx油化有限责任公司建立高芥酸油菜生产基地10万亩;依托川粮米业、古杉油脂公司建立“双低”油菜生产基地25万亩。5、优质良种生产基地。依托科研院校、种业公司的资金

7、与技术,主抓水稻制种产业,补充油菜制种,在全县建立水稻、油菜制种基地6万亩。6、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依托四川xxxxxx纺织有限公司、xx棉麻公司等企业,重点在东、南路山区部分镇乡建立棉花生产基地5万亩,发挥我县棉花种植历史优势,带动其它适宜镇乡棉花基地建设。7、优质水果生产基地。稳定发展优质水果新品种,建立优质水果基地3万亩。其中,以xx、xx、xx为主线,构建脐橙主产基地;以团结水库为中心,打造“翠湖”脐橙品牌基地;以芦溪、中太、八洞等镇乡为中心,扩建以优质早熟梨和优质晚熟桃为主的“山顺”水果基地;以古井、潼川等镇乡为中心,拓展优质枇杷产业基地;以永新、新德等镇乡为中心,巩固米枣生产基地。8

8、、优质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以县城及绵阳近郊为中心,在潼川、新德、芦溪等9个镇乡建立优质商品常规蔬菜生产基地4万亩;以xx-xx为核心,建立大蒜生产基地2万亩;以绵三路为主线,以xx镇为中心,建立辣椒生产基地2万亩;以xx、xx为中心,建立榨菜原料生产基地5000亩;以xx、xx、xx为三角形区域,大力发展西瓜产业,建立西瓜生产基地2.5万亩,在xx路、xx路沿线的xx、xx、xx建西瓜生产基地1.5万亩,打造具有三台地方特色的优势西瓜品牌。9、优质无公害麦冬生产基地。以涪江两岸为主线,以xx为核心,以xx涪城麦冬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涪江沿岸冲积坝区域的其它8个镇乡.,建立麦冬标准化生产基地2

9、.5万亩,做大做强“涪城麦冬”品牌。10、优质蚕桑生产基地。以西、南路深丘区为主要区域,xx、xx等为重点,建立蚕桑生产基地3万亩,恢复xx蚕桑历史产业优势。(三)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衔接农业产品市场平台坚持“培植优势、紧联龙头、扶持大户”的产业化发展思路,遵循“围绕龙头建基地,建好基地促产业”的原则,着力培育一批优势明显、带动有力、支撑强劲的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大户),推动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实现“龙头定方向、协会联农户、产业进市场”的经营格局。1、紧联一批龙头企业。xx能源公司、xx米业、xx公司、棉麻集团xx市纺织公司、xx棉花公司、xx涪城麦冬开

10、发有限公司。2、扶持一批专合组织。xx冬协会、xx蔬菜协会、xx辣椒协会、xx种子协会、xx山顺果蔬协会、xx枇杷协会、xxxx米枣协会。3、服务一批种业公司。xx种业、xx高科、xx集团、xx高科等。4、培育一批中介机构。加强市场调研,培育具有产业化雏形和职能的各类新机构、农村经纪人,引导其走上产业化经营之路。5、集合一批家庭作坊。集合部分农户开办的粉丝、豆豉家庭加工作坊,培植一批加工大户,指导改进传统工艺与制作技术,采用分户加工、联合营销的方式,组建营销机构,打造“金鼓粉丝”、“景福豆豉”等品牌,推进产业发展。6、发展一批“农家乐”。在公路沿线、城镇近郊、旅游景点、特色产业区域,发展一批集

11、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农家乐”,实现家庭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一条龙服务,带动乡村旅游业。主要措施和办法(一)突出增收主线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生活宽裕的根本保障,必须拓展农业增收渠道,实现持续增长。1、转变增长方式,增加农业总量。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实现农业增值增效;指导农民开展农产品贮运、初(深)加工;配套农业节约型生产措施(省工、节本、增效),引导农民“半农半工”。2、用好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继续推进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健全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切实落实对农民的“三

12、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落实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专项补贴政策等,完善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减轻农民负担。3、加强农民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构建政府项目引导 、主管部门统筹、培训机构实施、农民自主参与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建设农民科技书屋,加强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普工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务农能力,促进科学种田。4、促进转移就业,增加劳务收入。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增强农村劳动力务工本领,促进转移就业;以农广校为主体,鼓励支持民办机构参与农民工培训工作;落实农民工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土地经营

13、权依法、有序、自愿、有偿流转以及农业补贴等政策,解决农民工转移就业后顾之忧。(二)打造产业亮点在抓好种植业产业全面布局的基础上,结合三台种植业特点,重点打造大宗粮油和特色经作两大主导产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为其它产业作强有力的支撑。1、倾力打造粮油产业。(1)稳定粮油种植面积。加强耕地保护,指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减少土地搁荒;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优先安排粮油产业。(2)提高农民粮油生产积极性。全面落实中央对农业的各项补贴政策和减免政策;加强粮油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副产品专业交易市场,构建粮油流通快速通道,保护粮油收购价格;建立种子、农资专业市场,加强农业执法工作,规范农资市场,降低

14、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成本。(3)努力提高粮油单产。大力推广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加强农业新品种引进推广;因地制宜,趋利弊害,改革耕作制度;实施沃土工程,提升耕地质量。2、重点培植特色经作。(1)明确特色经作主导品种与布局。在保证油料大宗经济作物的前提下,对照规划中特色经作六大支柱,明确今后主要发展品种。(2)正确引导,规模发展。建好产业示范带(区),带动相邻地域发展,进一步壮大现有特色经作的规模,抓好技术服务,提升特色经作的品质与产量。 (3)推动产业经营,体现特色效益。培植特色经济作物产业经营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三)夯实基础工作1、基础设施建设。一

15、是加快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二是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三是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生产浇灌体系。四是健全和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发展各类商品专业市场和农副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建设涪城麦冬、种子、农资专业市场。五是加强标准粮田建设,做好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2、科技推广运用。(1)着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突出针对性,把握主动权,重点推广科技避灾、抓早避灾、节本增效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扭转丘区粮食生产长期受自然灾害制约的被动局面。在全面普及良种的前提下,重点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技术、水稻连免高桩无盘抛秧技术、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青贮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地

16、膜覆盖栽培技术、小麦固定厢沟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旱地宽厢带植技术、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十大增产增效技术,提高大宗农产品产量和品质。(2)创新科技推广方式,拓展三条推广渠道。理顺农技体系推广渠道,装备技术推广“主力军团”;增强农资营销服务职能,培养物化技术推广员;开展“科技入户”,促进技术到田。通过农技推广队伍、农资经销人员、“科技入户”载体,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快速通道,及时推广新技术、改进新方法,完善“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推广机制,促进科技新成果快速转化和应用。(3)建设综合示范区,组建新农村示范场。按照“项目

17、相对集中、资金集中投放、技术组装配套”的要求,建立五条线路50万亩大型粮食综合生产示范区和其它作物生产示范片,辐射全县各个镇乡抓点带面。以第一、二稻麦原种场为载体,组建新农村建设示范场,在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和领域开展科技与管理技术创新试验,发挥国有农场经营管理、科研示范双重职能,带动全县农业科技推广。(4)实施科技两大工程、开办两所学校。实施科技“三百工程”、“科技入户”工程,促进科技推广应用。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和培训手段,运用网络技术和现代传媒技术,开办农业科技“空中学堂”;依托中国-加拿大农业合作项目,改进技术培训方式方法,开办“田间学校

18、”。(5)引进科技新成果,研究科技新课题。充分运用我县与xx农业大学、xxxx大学、xx农校、xx农科所等科研院校的友好合作关系,及时引进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新成果,创造条件引进技术专家到xx进行科技开发与研究。发挥农业系统内部科技与人力资源,开展“新农村新型农技推广体制建设”、“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研究”等20个科技课题调研,研究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找准制约种植业发展的瓶颈,攻克栽培、植保、土壤、培训、信息、执法、改良示范、经营管理等农业领域新课题,配套出台相关办法和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服务。3、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农副产品资源的比较优势,释放传统优势产业的潜能,围绕xx绵纺、

19、xx能源、xx涪城麦冬开发、xx米业等重点企业,延伸产业链,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从政策、资源、人才、资本运作上全力支持产业建设。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集中力量推进一批有影响的产业化龙头项目,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立足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撑,壮大优势农产品原料基地。 (四)落实发展战略1、政府引导战略。(1)加强组织领导。县、镇乡两级成立新农村建设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农业系统主动抓”的工作机制,形成科学、严密、系统、明晰的工作格局。(2)配套出

20、台相关政策。在贯彻中央、省、市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举措的同时,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制定本部门本单位抓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融汇中央、地方、部门分级政策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调研、参谋、决策依据。(3)完善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落实和完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度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4)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积极为农村经济服务。支持龙头企业、科技人员、农村人才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协会,创办、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网络和机构。(5)加

21、强农业队伍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加大农技、农经、农资三大体系改革和建设力度。创新技术推广模式,充分调动各类力量参与科技推广与经济管理,逐步构建以公益服务为主导、农村经合组织为基础、科研院校与涉农企业共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技推广和经营管理服务体系。(6)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党在农村的各项改革,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确保各项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加强村财乡管,实行村务公开。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增加生产投入,鼓励农民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加强负担监管。创造积极发展生产、民主管理事务、和谐享受生活的新农村新氛围。2、市场导向战略。坚

22、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收为目标,做好种植业规划和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搭建种植业市场平台。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完善市场服务功能,拓展市场经营领域。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配送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支持发展农产品直销配送、连锁经营,全面打通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3、基础先行战略。(1)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重点加强中低产田基础设施和质量建设,通过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新一轮沃土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增、提、改、防”技术,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全面提升地力。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2)加强农村沼气基

23、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大幅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的机遇,加快建设和普及农村沼气。以农村“一建三改造”、新村建设、扶贫攻坚等项目投入为着力点,采取扶持、引导等措施,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循环利用农业生物资源,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改善乡村人居生活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状况。(3)推进农业信息化。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扎实推进“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为基层和农户的信息服务。完善农业信息平台的功能,加大硬件投入,规范平台运作,把信息平台建设成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的技术与市场桥梁。(4)促进科技应用转化。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

24、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加强重大增产技术、节本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设施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储备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4、农产品质量安全战略。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注重发展优质无公害生产,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逐步推行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五)建设保障体系1、法律保障体系。完善农业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等30多部农业法律法规的执法监督工作,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严格把好种子、农药、农肥等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入口质量关,严格检审农资经

25、营资格条件,深化农资经营人员素质培训,确保农业生产安全。2、生态保障体系。一是开展以“平衡配方施肥技术”为主导的“沃土工程”,避免掠夺式经营;二是开展标准粮田建设工程,优化生产要素;三是开展改土工程,加强中低产田土的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四是加强植保工作力度,推行无公害方式生产。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充分运用病、虫、草、湿、鼠综合防治技术,配套公共植保服务设备设施,建设村级植保服务体系。加大农药、农肥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减轻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加强农业生物资源安全保护利用,抓好农作物和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五是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

26、、改厨,清洁农村人居环境。3、资金保障体系。(1)以项目带动资金投入。加大农业项目立项、申报、实施、总结工作,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2)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县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将三台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示范;每年由财政列出专项资金,用于种植业结构调整、产业示范、科技推广、农民培训、信息建设等;逐年进行追加农业部门各项财政预算。 (3)充分吸收应用民间资本和工业企业资本。鼓励和引导社会闲置资金、农户自有资金投放到农业,进行综合开发;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为农业企业提供政策保护、技术与信息免费服务;对涉农企业提供政策

27、优惠,引导企业列支部分税利用于农业开发服务和农产品原料保护收购力度,实现工业反哺农业。4、优质服务体系。以加强自身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行政管理、技术推广、经营管理、教育培训、信息调研、执法护农、试验示范、负担监控”八大职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重点解决好当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体系建设、管理体制、教育培训、信息平台各个薄弱环节,增强综合管理与服务能力。5、考核保障体系。分年度、分项目制定目标考核办法,细化目标考核内容,量化目标考核结果,形成工作激励机制,增强各级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农业系统内部,开展“十佳”明星竞赛活动,评选十个明星农技推广站、十个明星农经指导站、十个明星农资经营店;评选十名农技服务明星、十名农经服务明星、十名农资服务明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