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0.50KB ,
资源ID:626457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2645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生不良个性表现与教育对策Word格式.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生不良个性表现与教育对策Word格式.doc

1、一、小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及原因分析小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攻击行为,如打架、说脏话、说闲话、恶作剧等;有欺骗行为,如说谎、抄袭别人作业、偷窃、作弊等;有破坏行为,如乱扔垃圾、乱图乱画、故意损坏公物等;怠惰性行为,如迟到、早退、丢三拉四、不按时完成作业、劳动不认真等。有不良嗜好,如赌博、玩电子游戏等等。小学生产生常见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的不利。在家庭,有些家长溺爱、孩子,使得他们养成蛮横无理、任性的习惯;有的家长采取粗暴、专制的手段教育子女,致使孩子为了逃避处罚而说谎,或以反抗报复的形式对待成人;还有的家长用歧视、虐待、忽视、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待孩

2、子,使他们得不到温暖,因而四处浪荡。在学校,有些教师缺乏耐心,方法简单,对出现行为问题的儿童不能因材施教,或工作时松时紧,失去教育信心,甚至歧视学生,使他们厌恶学习,甚至是逃学。在社会,由于儿童模仿能力强,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因而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和不良风气容易感染他们,把他们引入歧途,出现较多的行为问题。其次是学生的心理原因。一是动机抉择时产生心理冲突。动机是个体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或内部动力。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互相矛盾、对立或排斥的动机,导致动机冲突。在冲突情况中,不同类型的儿童表现动机斗争不同,行为上也是迥异的。如有的会不惜采取说谎、欺骗、违反纪律等问题行为。二是意志薄弱、自制力

3、差。当道德观念与个人欲望产生矛盾时,正确观念不能占上风,必然会产生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如出口伤人,动手打人等。从攻击性行和破坏性行为明显增多来究其原因,也与他们不能自我控制有关。四是挫折容忍力低。小学生的不良行为的产生往往是与其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分不开的。个体对待挫折的消极反应就是以攻击别人来消除自己受挫折的紧张情绪,在心理学上把这种反应叫做“攻击型机制”。如有学生受批评处分,想不通,对老师、同学采取攻击、谩骂或者采取变相攻击的方法:抱怨、牢骚、讽刺挖苦等。三、利用制约学习精神来矫正不良行为的对策:1:对刚出现的偏差行为,采用最简单和有效的防微杜渐方式。对行为采取忽视、不直接作反应的方法来

4、削弱。削弱去除不良行为的案例:放学回家,小龙不写作业而要求看电视,妈妈听而不闻;上学后,小辉打电话说忘了带课本,妈妈要他自己处理;与同学相处,明明喜欢告状,老师没有反应;老师要求周一考试,同学要求延期,老师不理;上课中,丽丽做白日梦,师生不理,夸奖认真同学以上情形矫正人长期如此影响就会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2:当不良行为显现时,可以采取区别增强策略。儿童不良行为的处理,若是属于初犯或是简单的,我们可以应用削弱策略来改善它。但真正初犯时就被注意到的不良行为为数甚少,多数是出现好多次以后才被发觉;而真正属于简单的偏差行为也不多,且属于复杂的不良行为。因此,对于这类出现次数较多,大多又属较复杂的行为问

5、题,单靠削弱原理的处理,实在无法克尽其攻,有待寻找另外策略,而区别增强就是一重要策略。区别增强案例:伟强是四年级学生,聪明活泼,但长了一个大嘴巴,上课时总喜欢抢答,致使其他同学简直没有插嘴的余地。老师告诫、威吓等都未奏效,有也是昙花一现。朱老师观察了一周。发现每天抢答,少则7次,多则22次,平均每天高达13次。老师和伟强讲好,每5分钟内若未擅自发言,可获得筹码1个,每12个筹码可拿来交换一次奖品,结果效果不错。经过一周后,已连续3天可达目标,于是进入第2阶段,把5分钟延长为10分钟。第3阶段、第四阶段分别改为20分钟、30分钟,最后改为每节课也都达到目标,终于改善伟强抢答的毛病。3:用削弱、区

6、别增强等方法矫正不奏效的情况下,可用人们常用的策略惩罚。惩罚在人类生活中,为时已久,争论最多,却又广泛使用:父母处罚儿童,因为他们不听话;主人处罚家犬,因为它老咬地毯;法院处罚罪犯,因为他们违法抢劫。这些处罚的确可以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因此惩罚终日存在我们周围,而成为控制个体行为的重要策略。惩罚案例:小力是五年级的小朋友,因为他经常骂人,和同学打架,而且每科不及格,去年每个人都放弃他,本学期他依然如故,在两星期之内,打了三次架。由于身体强壮有力,精力又特别充沛,今天跟班上同学一言不合,就举拳打人了。于是老师大为生气,罚他跑运动场3圈。部分儿童精力充沛,情绪冲动,容易产生暴力攻击行为,假若老师能提供一些活动性较大的活动如跑运动场,让小孩子发泄精力和舒解紧张心情,或可收到效果。惩罚的方式很多,惩罚并不等于体罚。就理论而言,发展未成熟的儿童,有必要用它来禁止从事不良行为。就实际而言,用尽其他办法,尚无法使儿童不做被禁止的行为,尝试惩罚也无可厚非,但要注意方法得当。由于小孩行为是学习而来,这些不良行为亦是学习来的,根据不同行为产生的原因与严重程度不同,分别采取消除、区别增强、惩罚等方法来及时的矫正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积极的意义。上述是矫正不良行为的矫正策略初探,对于方法的运用,但要谨慎行为。特别强调的是:任何不良的活动,与其消极制止,不如积极预防,这是我们要把握的原则。4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