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3.74KB ,
资源ID:62680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2680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docx

1、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项目名称边家庄遗址保护管理规划委托单位陇县博物馆编制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审核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时间2017.06边家庄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文 本2017-06目 录第一章 总则 - 1 -一、规划对象概况 - 1 -二、规划性质 - 1 -三、规划依据 - 1 -四、规划期限 - 2 -第二章 遗产构成 - 2 -一、遗产概况 - 2 -二、环境概况 - 4 -第三章 价值评估 - 5 -一、历史价值 - 5 -二、社会价值 - 5 -第四章 保存现状 - 6 -一、本体保存现状 - 6 -二、保护工作现状

2、 - 6 -三、环境现状 - 7 -四、管理现状 - 7 -五、展示利用现状 - 7 -六、研究现状 - 8 -七、现存主要问题 - 8 -第五章 保护区划 - 9 -一、保护范围 - 9 -二、建设控制地带 - 9 -第六章 管理规定 - 9 -一、保护范围管理规定 - 9 -二、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 - 10 -第七章 保护措施 - 10 -一、保护措施制定要求 - 10 -二、本体保护措施 - 10 -三、环境整治措施 - 10 -四、保护管理措施 - 11 -五、展示利用措施 - 11 -第一章 总则一、规划对象概况1.简要介绍: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时期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15

3、0米,总面积约4.5公顷,文化层厚1米,暴露有多处灰坑。采集陶片有泥质和夹砂红、灰陶,其纹饰有交错细绳纹、绳纹、附加堆纹及白彩,器形有钵、盆、罐、尖底瓶、尖底壶、器盖等。还采集有陶质人头像。属仰韶文化遗存。另发现春秋秦墓葬36座及车马坑数座,年代从春秋早期至春秋中期,出土有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700余件,还出土木车1辆。从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礼器和木车推断此墓葬为秦国贵族墓地。在其附近,有春秋故城遗址1座,尚存夯土及城墙遗迹,并发现春秋早期的陶片。2.地理位置: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东南乡边家庄。3.级别及公布批次:1992年公布为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4.公布时代:

4、新石器至春秋时代5.遗存类型:古遗址二、规划性质本规划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边家庄遗址的文物保护管理专项规划。三、规划依据1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3)(6)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7)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2004)(8)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04)(9)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2参考依据(1)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2012)(2)陕西省环境保

5、护条例(1997)3其他依据(1)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边家庄遗址(2005)(2)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边家庄遗址(2009)(3)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古工作队,1988)(4)陕西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规划编制要求四、规划期限2017年2030年第二章 遗产构成一、遗产概况1.文物本体边家庄遗址位于千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根据记录档案、“三普”资料以及实地踏勘结果,边家庄遗址包括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和春秋时期秦国墓地。(1)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边家庄遗址内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平面略呈长方形,地层堆积叠压,一般

6、地层厚度1米左右,最厚处达4米多,其下部为仰韶文化遗存,上层为春秋时期遗存。在遗址北部东西向断崖上暴露有不规则形灰坑多座,其中H1暴露长度约10米,深约2米,开口距地表约0.8米,土质灰褐、松软、内含少量陶片;H2暴露长度约4米,深约3米,内含灰土和大量陶片。(2)春秋时期秦国墓地19792005年,先后数次发掘清理30余座春秋秦墓,其中出土“五鼎四簋”等青铜礼器的大夫级墓葬有8座,出土“三鼎二簋”等青铜礼器的士级墓葬有3座。所有墓葬均为竖穴土圹墓,墓坑有口大底小、口底齐大两种,同时还存在一种特殊形式,即墓室分为上下室,上室为椁室,放置随葬品,如车、青铜礼器、玉石器、玉鱼、铜鱼等,下室为棺室,

7、放置墓主人,墓底无腰坑,也无壁龛之类。葬具有重椁单棺、一椁一棺,无椁一棺三种,棺椁的多、少、有、无与墓的大小及随葬品的多寡大致相适应,在椁的四周、四角并装饰有铜制片状椁饰。墓主一般采用的是仰身直肢葬,铜器墓与陶器墓都如此,仅有几座曲肢葬墓,但时代较晚,与直肢葬非同一时期所葬。铜器墓的年代上限为春秋早期,下限春秋中期。现就出土“五鼎四簋”的其中一座大夫级墓葬5作简要说明,具体如下:5,长方形土圹竖穴墓,方向335度,墓室分为上下两室,上室为椁室,长5.2米,宽3.5米。有熟土二层台,宽0.2米,高1.25米。椁室底距墓口深7.5米。下室为棺室,是一竖穴土坑,长2.2米,宽1.2米,距墓口深9.2

8、5米,四壁与椁室四壁的水平距离,两侧为1.15米,头端为2.05米,足端为0.95米。除足端外,其余三壁均有生土二层台,高0.55米。葬具为一椁一棺,均已朽,椁长4.8米、宽3.1米、高约1.25米,棺为一彩绘的朱漆木棺,长1.9米,宽0.76米,高约0.55米,骨架保存基本完好,仰身直肢,头向北。随葬品丰富,有青铜礼器、车马器及石、玉、陶、骨器等,其中青铜礼器的组合形式为列鼎五、簋四、壶二、甋一、盉一、盘一。边家庄遗址分布范围内采集到的文物主要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的陶罐、尖底瓶、钵等陶器残片;春秋时期秦墓内出土的青铜器、车马器、陶器、玉器、石器等4000余件,其中青铜器主要包括

9、铜鼎、铜簋、铜壶、铜甋、铜盉、铜盘等礼器,铜矛、铜戈、铜镞等武器,铜兔、铜鱼、铜铃、马衔、马镳、铜片形饰等装饰品。2.历史环境陇县地区商代为夨国领地,周代为秦非子驻地,是秦人重要的发祥地,古丝绸之路亦从此经过,千河沿线史前聚落众多,遗址所在区域史前文化遗存、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较多。二、环境概况1.自然环境(1)地质地貌:边家庄遗址所在区域为鄂尔多斯南缘和秦部地槽褶皱北部接壤处,即祁吕“山”字形构造的弧顶部分,属陇山山地和渭北黄土侵蚀地貌,地形复杂多样,地域辽阔。边家庄遗址分布于陇山支脉关山山系东边缘地带,隔千河与千山相望,处于两山夹一河的河川二级台地上,地势平坦,所在区域丘陵沟壑密布,

10、属山地丘陵区、黄土台塬区及河谷阶地区地貌。(2)水文:边家庄遗址位于千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东距千河约2千米,千河,古称汧河,因流经千山脚下故称千河,为渭河左岸较大支流之一,发源于甘肃六盘山南坡石嘴梁南侧(一说张家川县,一说华亭县境内),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底店汇入渭河。在陇县境内,横贯全县东西,境内流长68.8千米,河床平均比降1:135,河道宽阔,漫滩较多。流域面积1957.9平方千米,占县境内渭河水系流域总面积的90%。年径流量3.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6立方米/秒。千河上游比降大,水流湍急,属花岗岩、灰岩、砂岩、片麻岩山区,植被良好;下游河谷阶地较宽,土地肥沃,灌溉条件较好,为宜农

11、区。(3)气候特征:边家庄遗址所在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较长,冬季平均气温低于-2,无霜期可达150至180天,无酷暑盛夏,夏季平均气温不足22,凉爽宜人,年平均气温7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507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中,约占全年的60%左右,蒸发量较小,气候显湿润。(4)植被:边家庄遗址所在地植被主要为当地农民种植的小麦、玉米,以及村庄周围及路旁人工栽植的桐树、杨树、柿子树等。2.人文环境(1)交通环境:边家庄遗址位于千河川道之中,紧邻陇千南线(县道),有通村公路直达遗址区,距宝汉高速陇县下线口约3.5千米,交通便利。(2)村庄环境:边家庄遗址所在的边家庄村现有村民60

12、0余户2500多人,村民房屋建筑多为砖混结构的平房和二层楼房。村民以小麦、玉米、黄豆等农作物种植、蔬菜种植和芦苇编制,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经济条件较好。第三章 价值评估一、历史价值1边家庄遗址内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分布面积大,文化层厚,对研究千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分布特点具有较高价值。2边家庄遗址是目前陕西省已知出土春秋时期秦国器物最多的墓地,极有可能为春秋时期规格较高的秦国贵族墓地,对研究秦人埋葬制度、秦人发展路线,及秦早期都邑“汧邑”和陵区的地理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3春秋秦墓5出土的辇车,为木制,有少量铜饰,由车轮、挽拉的辕和衡,以及乘载的车厢等三大部分组成,

13、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辇,为研究我国早期辇车的形制和使用等级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将辇制的研究由单一的文献角度扩展到了实物资料的角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二、社会价值边家庄遗址是陇县和宝鸡市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对于见证本地区的悠久历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具有积极的意义。第四章 保存现状一、本体保存现状边家庄遗址分布于千河南岸二级台地东边缘,所在台塬地势平坦开阔。遗址区基本被耕地覆盖,耕地上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整体保存情况较好。遗址区东部边缘由于村民开挖取土,局部断崖暴露出春秋时期秦墓和新时期时代灰坑,其中秦墓2座,早期已发掘清理,仅存局部墓壁,墓葬基本已被破坏,保存较差;灰坑

14、1个,早期取土已将其纵向削掉一半,灰坑剖面轮廓、土层及填埋物清晰可见,保存较好。其他发掘清理后墓葬遗迹已无存。遗址北部东西向断崖上暴露出不规则形灰坑多座,其中H1暴露长度约10米,深约2米,开口距地表约0.8米,土质灰褐、松软、内含少量陶片;H2暴露长度约4米,深约3米,内含灰土和大量陶片。另外,遗址区其他局部陡坎、断崖,以及台塬边缘断崖也暴露有灰坑、陶片等遗迹。二、保护工作现状1保护区划根据陕政发199235号文件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划定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公布边家庄遗址的保护区划,具体如下:A区(重点保护区):遗址东西300米,南北150米内。B区(一般

15、保护区):A区外延200米内。C区(建设控制地带):同B区。2保护标志现立有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一块,石灰岩质地,位于遗址区东部台塬边缘、通村水泥路北侧。3记录档案2005年,已参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建立了边家庄遗址的记录档案,内容较全面。三、环境现状1. 景观环境遗址区为陇县地区常见的由丘陵、黄土台塬、河川阶地、耕地和村庄构成的乡村景观,遗址区周围民房以砖瓦房和二层楼房为主,绝大部分屋顶形式为坡屋顶,集中分布于遗址区东南北侧、台塬之下,较遗址区海拔高度低6米左右,对遗址区环境风貌影响较小。但遗址区东、南侧由于早期开挖、建房取土、窑厂取土等已将局部台塬边缘破坏

16、殆尽,致使遗址区所在台地有所缩小,对景观环境造成较大影响。2. 卫生环境(1)边家庄遗址周围无污染设施及建设项目,大气、噪声等环境质量较好。(2)遗址区内无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设施及垃圾清运系统,有垃圾收集点,环境卫生质量较好。四、管理现状边家庄遗址的主管部门为陇县博物馆,在当地成立有边家庄文物保护小组,人数6人,主要负责日常巡查工作,陇县博物馆派专人定期检查、指导安全保卫工作。安防工作以保护小组的日常巡护为主,无其他物防、技防措施。五、展示利用现状1. 展示现状尚未进行任何展示,未修建任何展示服务设施。2. 资源特色及利用潜力边家庄遗址仅抢救性发掘清理了30余座春秋时期秦墓,遗址内涵和分布范围有

17、待进一步认定,近期展示利用的潜力不大。六、研究现状1979年,村民在取土时发现春秋墓一座,陇县文化馆派人进行了清理,出土五鼎、四簋、二壶、一盘、一盉、一甗等青铜器文物126件。1980年,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和陇县图博馆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并采集了标本。1982年,村民取土时发现春秋墓一座,出土铜车马器,兵器和石器等文物30件。1986年,宝鸡市考古队对边家庄遗址内的墓地进行了集中发掘,共发掘墓葬30余座,其中五鼎四簋墓4座、三鼎二簋墓3座等,出土各种文物1000余件。1988年,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对遗址进行调查,并采集标本。1989年,村民在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宝鸡市考古队与陇县图博馆联合清理残墓,出

18、土文物10件。1996年,宝鸡市考古队在遗址区发掘墓葬1座。2005年,宝鸡市考古队在遗址区抢救发掘残墓3座,出土文物1件。目前,已发表的相关发掘简报、文章主要有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市考古工作队,1988),陕西陇县边家庄一号春秋秦墓(尹盛平、张天恩,1986),陕西陇县边家庄出土春秋铜器(肖琦,1989),边家庄春秋墓地与汧邑地望(张天恩,1990),边家庄秦国墓地发掘的主要收获及义意(刘军社,1991)。七、现存主要问题1. 自然破坏因素雨水冲刷和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对陡坎或台地边缘断崖上暴露在外的灰坑、墓葬等造成一定破坏。2. 人为破坏因素当地村民的耕作

19、扰土、取土、建房、攀爬踩踏等生产生活活动可能对遗存造成一定的破坏,特别是村民自建房,有向西扩张的趋势,对遗址本体和环境形成潜在的威胁。3保护管理有待加强边家庄遗址整体保存较好,但尚未设置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人员和管护工作均不到位,保护管理有待加强。第五章 保护区划本规划对保护区划进行调整,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级。一、 保护范围遗址东西300米,南北150米内。面积4.5公顷。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各外延200米。面积13公顷。第六章 管理规定一、保护范围管理规定1不得进行任何与保护措施无关的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

20、作业的,必须在充分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履行报批程序。2保护工程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履行报批程序。3限制现有的村落规模,控制居民迁入。4生产、生活等各项活动作业的土层扰动深度不得超过考古文化层埋深的安全距离。二、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1若发现重要文物遗存,应及时调整到文物保护范围内。2新建建筑规模、风格、色彩均应以文物保护单位特征为参照,并不得影响整体景观风貌,总高度不超过7米。第七章 保护措施一、保护措施制定要求1. 严格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十六字方针。2. 必须原址保护。3. 全面保护文物原状及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4. 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必要的保护

21、措施应遵循可逆性原则。5. 必要的保护、管理与展示服务设施应与文物环境风貌相协调。6. 各项保护技术措施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技术单位负责设计和施工,并履行相应的报批程序。二、本体保护措施防护加固对遗迹暴露并有坍塌危险的崖坎实施防护加固,防止水土流失对遗址本体造成进一步破坏。三、环境整治措施改善环境卫生清理保护范围内的各类垃圾和废弃物,保持环境卫生。四、保护管理措施1. 保护管理机构建议成立陇县文物管理所,隶属于陇县文化广电局,对包括边家庄遗址在内的陇县所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并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管理人员。在陇县县城设置一处保护管理用房,按照陕西省文物局规定的三类所(区县综合管理所)标准建设

22、,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功能包括行政管理、会议接待、档案资料、值班、陈列展示、文物库房、监测监控及其他辅助用房。2日常管理日常管理由陇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主要对边家庄遗址进行日常巡查,对各级保护区内的相关活动按照管理规定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排除不安全因素。3保护标志与保护界标按照调整并批准公布的保护区划四至边界,落实保护范围的界标和标志说明牌设置,其制作应满足规定要求,并与遗址整体风貌相协调。4记录档案根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2009)进一步更新完善记录档案,收集整理边家庄遗址本体及环境相关的历史信息、保护管理工作详细资料及各种监测资料。五、展示利用措施鉴于边家庄遗址未进行过全面深入的考古发掘工作,其文化内涵、分布范围等情况尚不清楚,且边家庄遗址主要为史前文化遗址及春秋时期秦国墓葬,可观赏性较差,建议近期不进行任何现场展示,仅在陇县文物管理所采用图片、文字方式对边家庄遗址进行简单的陈列展示。边家庄保护管理规划图 纸2017-06图 纸 目 录区 位 图01遗存分布图02现 状 图03保护区划现状图04代表性图片05保护区划图06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