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1.99KB ,
资源ID:63271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3271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报告.docx

1、最新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报告最新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报告能体现出以事实为根据,不仅报告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要真实,就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原因和结果也必须真实,小编整理了2020年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报告,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年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报告一 一、实习动机 由于对新闻写作、报刊编辑有较深的兴趣,通过自学对新闻的定义、基本要求、写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想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报纸出版的实践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 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实地了解报纸出版的过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掌握的理

2、论达到提高自己对新闻认识的目的。 三、实习任务 学习报纸上已发表的新闻作品、实地采访并撰写新闻稿件。 四、报社概况 1、基本情况:位于昆明市东风西路119号 2、报社简介:云南信息报创刊于1985年,既算一份老报纸,也算是一份年轻的报纸。因为从去年下半年与南方报业集团整合之后,全新改版到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报社采用南方报业集团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版面布局、版式设计、新闻采编、思想内容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昆明往事旧闻”、“老房子”等系列的推出,引起了较大反响。作为一份综合性都市类报纸,“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使云南信息报成为一份品味较高的都市类白领读物。 五、实习情况 本人于年年4月至6月在云南

3、信息报社时政部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工作。 本人为时政部实习生,主要跟随本部门记者对昆明市发生的时事新闻进行采写工作。在实习之初,对于新闻采访能力和新闻稿的写作能力均感不足。报社老师让我比较同一天出版的春城晚报、都市时报、生活新报和云南信息报。哪些有价值的新闻他们做了,我们遗漏;哪些新闻他们没有做,我们做了;哪些新闻,大家都做了,但又是哪家报纸做得好,好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样的比较,感性认识新闻报道,直观地学习新闻写作。 在报社学习观摩了一段时间之后,4月26日,我接到第一个采访任务,跟随报社一位见习记者李德(南开大学年级毕业生)一同前往昆明海贝中英文小学采访“昆明首届儿童读书节”。由于活动分两

4、个地点进行,我们也是分头行动,最终圆满完成采访工作。并在28日发表引导孩子阅读高雅经典作品新闻稿。在练习撰写新闻稿的过程中,得到了报社张晓青老师、吴珊老师、凌剑伊老师的点拨与指导。由于本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学习过一般新闻稿、应用文的撰写,但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采用抒情、议论等手法,此与新闻强调真实客观的原则向左,受到了老师批评、指导。导语的设置、标题的拟定以及结构上也有不规范的地方,这些在向报社老师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纠正,新闻写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此及基础上独立发表了云大创业计划大赛决出金奖、“为劳动者歌唱”等新闻稿。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次记忆犹新的采访经历。 5

5、月27日下午7时许,我在学校接到报社吴珊老师的电话,得知当晚8点昆明市官渡区一场以“为劳动者歌唱”为题的文艺汇演在前卫镇福德社区大礼堂举行,吴老师要我前往采访。接到采访任务之后,我与06新闻一位同学带上采访本和相机立即赶赴现场。由于不熟悉路线,加上中途转车,到达福德社区的时候已经是8点过半了。在与现场组织者接上头之后,我们马上分头行动,她负责照相,我负责采访记录。据活动组织者昆明携手互助社工作者张绍东介绍,本次活动由世界宣明会昆明携手互助社和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共同举办。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是一支由打工者自行发起创办,以文艺的形式为打工群体提供社会公益性演出的民间艺术团体。他们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各种

6、文艺演出和权益宣传活动,受到广大工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此次来昆巡演是他们第二张专辑为劳动者歌唱全国巡演的最后一站。整个礼堂之中座无虚席,台上台下气氛热烈。“我们进城来打工,谁也不比谁高贵”打工艺术团青年歌手许多吼响了打工号子,强劲的打击乐至今会令我浮现出当时的情景。大约9点半之后,终于结束了采访工作。当时报社是这样规定的:下午5点报题,包括标题、篇幅,是否配图;晚上8点就要上传编辑。另外我也担心赶不上末班公交,于是先联系了报社编辑,编辑说明天来不及发稿,只有后天发。这就不必急着赶稿,于是我们马上去赶公交,希望能在宿舍关门之前赶回学校。 在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之后,也面临了一项重要的采访任务,这

7、就是年年“高考进行时”系列报道。在本部门的内部会议上,领导作了工作部署: 6月6日,考点探营。即对昆明16个考点情况摸底。 执行:徐琪艳(西山区)、季婷婷(盘龙区)、徐东明(五华区)、曹胜婷(官渡区) 本人被安排对五华区6个考点进行“探营”。下午2:30许,到达了昆三十中,这是一个三校生考点,我重点了解了一下它的考场安排,安全医护情况。随即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云大附中、云师大附中、昆八中等学校。由于道路不是很熟悉,加上转乘公交又遇堵车,到下午6时许我离开师大实验中学,整个熟悉考场的时间已经接近尾声,五华区还有昆一中没有到达。而然时间已经不允许我在过去。我只得立马回去赶稿子。于是直接回到学校,写完

8、稿子之后再传给报社老师。 6月7日,考点监控。我的目标是海口云光中学。 早晨6点起床,早早赶到报社,因为已经事先联系,报社派车送我到海口镇云光中学。从8点半开始直到第一科考试结束,考生陆续走出考场为止,我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及时捕捉考生与送考家长的细节。并且主动采访了几位一直在云光中学门前守候的家长。并作了如下采访记录: 高考第一天 上午8:00,记者来到昆明西山区云光中学考点。公安、交警以及医护人员均已抵达。陆续有考生与家长到达考场,考场只凭考生学生证和身份证进入校园。其余非考试人员均不得入内。 8:40,一位考生从摩托车后坐下来后,他父亲说:“去吧,放松点。”儿子对父亲说你:“回去吧,我自

9、己晓得!”说着话匆匆奔入大门。 大门外几位妈妈目送自己的孩子进入校园,便凑在一块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也不在意别人在说些什么,自己又在说些什么。有一位妈妈紧锁眉头,用略带焦虑的眼神看者自己孩子的背影。另外一位妈妈麻利的翻着自己的拎包,忽然把儿子叫了回来,将手中的手表塞入儿子手中,并催促他快去。记者在她身后招呼了两声,她才反应过来,但表示并不愿意接受采访。 8:52,考场内外都显得十分安静,一切井然有序的进行。偶尔有几位家长站在一旁议论今年的高考,议论全国和云南省的招考比例,分析的头头是道,俨然一副“高考专家”的模样。 随着考试开始,许多家长陆续回家,只有少数还留在校门外陪考。 快到11:00的时

10、候,天空漂起了雨丝,渐渐变大,成了雨点。可是在校门的家长撑起雨伞继续等待。 11:10,有一位母亲对马路对面的父亲喊道:“你不要在这里看着了。买好了白菜,我买好了鱼都放在冰箱里头,你赶快回去做了,我在这里等着!”可是老爸似乎并不放心,在校门对面徘徊了几遍,终于向家走去。 又过了片刻,雨停了。雨后的海口,空气变得格外清新,家长们相互点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把这股清爽之风带入考场,考出一个好成绩。 11:45,大门打开,考生们一起出来。 没有哭泣,也没有欢呼。没有跌宕起伏的场面,挂在考生脸上的只是淡淡的笑容,互相的问候和打趣。这边一个爸爸轻声问左顾右盼的妈妈:“各看见我们家娃娃?”妈妈说:“没有

11、。是不是在前头了?”另外两位家长相互告诫:“出来了,啥都不要问他。他要说自己会说” 王同学的父母和哥哥都站门口等候。据了解,他的哥哥已经在昆明某事业单位工作,乘着端午节小长假过来为他弟弟助阵。看来,端午节期间的高考,还是透出了几分温情。 11:55,随着工作人员的撤离,整个考场变得相对的冷清。等待考生的是下午的数学科考试。 草草吃过午饭,随即找了一家网吧埋头进去,写完稿子传给报社老师。由于报社不派车来接我,只好自己乘坐巴士回昆明。回到学校时,已经是下午7点了。 六、实习体会 从我第一次跟随记者进行采访到后来能够独立担当采访任务,令我体会颇深。 1、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做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对政治思

12、想素质要求极高的职业。特别是采编人员,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以及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等问题,把这些东西消化,变化自己的新闻内容登在报纸上。 2、要多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们在学校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关系比较单纯,交往起来也很简单。参加社会实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社会适应能力上有所提高。在实习中就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员,接触各种各样的事件,从而增加自己的阅历。 3、实习不是被动的学习,在实习岗位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创造性的发挥,和实习单位多多交流,成功转换角色的方法。报社里很多人并非新闻专业出身,例如张晓青老师毕业于云南大学生化专业,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

13、记者也同样优秀,记者与编辑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4、要给自己定好位。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在做新闻采访时,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5、要多动手写。做记者必须腿勤,嘴勤,笔勤,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同时自己要主动动键盘写稿。加班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做实习编辑,学习了如何编辑稿件,如何取标题,记得有一次为了一篇稿子的标题,我修改了不下四五遍,还是没有令报社的老师满意。 七、总结陈词 “

14、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生活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浪漫,记者不仅是无冕之王,更是一个肩负重大使命的职业群体。 通过这样的实习经历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要求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过硬。 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通过实习帮助我们修改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实习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合适的岗位工种,从而制定出更为实际可行的职业规划。 2020年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报告二 院系: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姓名:实习单位:信息报 一、实习动机 由于对新闻写作、报刊编辑有较深

15、的兴趣,通过自学对新闻的定义、基本要求、写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想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报纸出版的实践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 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实地了解报纸出版的过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掌握的理论达到提高自己对新闻认识的目的。 三、实习任务 学习报纸上已发表的新闻作品、实地采访并撰写新闻稿件。 四、报社概况 1、基本情况:位于昆明市东风西路119号 2、报社简介:云南信息报创刊于1985年,既算一份老报纸,也算是一份年轻的报纸。因为从去年下半年与南方报业集团整合之后,全新改版到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报社采用南

16、方报业集团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版面布局、版式设计、新闻采编、思想内容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昆明往事?旧闻”、“老房子”等系列的推出,引起了较大反响。作为一份综合性都市类报纸,“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使云南信息报成为一份品味较高的都市类白领读物。 五、实习情况 本人于年年4月至6月在云南信息报社时政部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工作。 本人为时政部实习生,主要跟随本部门记者对昆明市发生的时事新闻进行采写工作。在实习之初,对于新闻采访能力和新闻稿的写作能力均感不足。报社老师让我比较同一天出版的春城晚报、都市时报、生活新报和云南信息报。哪些有价值的新闻他们做了,我们遗漏;哪些新闻他们没有做,我们做了;哪些新

17、闻,大家都做了,但又是哪家报纸做得好,好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样的比较,感性认识新闻报道,直观地学习新闻写作。 在报社学习观摩了一段时间之后,4月26日,我接到第一个采访任务,跟随报社一位见习记者李德(南开大学年级毕业生)一同前往昆明海贝中英文小学采访“昆明首届儿童读书节”。由于活动分两个地点进行,我们也是分头行动,最终圆满完成采访工作。并在28日发表引导孩子阅读高雅经典作品新闻稿。在练习撰写新闻稿的过程中,得到了报社张晓青老师、吴珊老师、凌剑伊老师的点拨与指导。由于本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学习过一般新闻稿、应用文的撰写,但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采用抒情、议论等手法,此与新闻

18、强调真实客观的原则向左,受到了老师批评、指导。导语的设置、标题的拟定以及结构上也有不规范的地方,这些在向报社老师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纠正,新闻写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此及基础上独立发表了云大创业计划大赛决出金奖、“为劳动者歌唱”等新闻稿。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次记忆犹新的采访经历。 5月27日下午7时许,我在学校接到报社吴珊老师的电话,得知当晚8点昆明市官渡区一场以“为劳动者歌唱”为题的文艺汇演在前卫镇福德社区大礼堂举行,吴老师要我前往采访。接到采访任务之后,我与06新闻一位同学带上采访本和相机立即赶赴现场。由于不熟悉路线,加上中途转车,到达福德社区的时候已经是8点过半了。在与现场组织者接上头之

19、后,我们马上分头行动,她负责照相,我负责采访记录。据活动组织者昆明携手互助社工作者张绍东介绍,本次活动由世界宣明会昆明携手互助社和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共同举办。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是一支由打工者自行发起创办,以文艺的形式为打工群体提供社会公益性演出的民间艺术团体。他们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各种文艺演出和权益宣传活动,受到广大工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此次来昆巡演是他们第二张专辑为劳动者歌唱全国巡演的最后一站。整个礼堂之中座无虚席,台上台下气氛热烈。“我们进城来打工,谁也不比谁高贵”打工艺术团青年歌手许多吼响了打工号子,强劲的打击乐至今会令我浮现出当时的情景。大约9点半之后,终于结束了采访工作。当时报社是

20、这样规定的:下午5点报题,包括标题、篇幅,是否配图;晚上8点就要上传编辑。另外我也担心赶不上末班公交,于是先联系了报社编辑,编辑说明天来不及发稿,只有后天发。这就不必急着赶稿,于是我们马上去赶公交,希望能在宿舍关门之前赶回学校。 在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之后,也面临了一项重要的采访任务,这就是年年“高考进行时”系列报道。在本部门的内部会议上,领导作了工作部署: 6月6日,考点探营。即对昆明16个考点情况摸底。 执行:徐琪艳(西山区)、季婷婷(盘龙区)、徐东明(五华区)、曹胜婷(官渡区) 本人被安排对五华区6个考点进行“探营”。下午2:30许,到达了昆三十中,这是一个三校生考点,我重点了解了一下它的考

21、场安排,安全医护情况。随即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云大附中、云师大附中、昆八中等学校。由于道路不是很熟悉,加上转乘公交又遇堵车,到下午6时许我离开师大实验中学,整个熟悉考场的时间已经接近尾声,五华区还有昆一中没有到达。而然时间已经不允许我在过去。我只得立马回去赶稿子。于是直接回到学校,写完稿子之后再传给报社老师。6月7日,考点监控。我的目标是海口云光中学。 早晨6点起床,早早赶到报社,因为已经事先联系,报社派车送我到海口镇云光中学。从8点半开始直到第一科考试结束,考生陆续走出考场为止,我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及时捕捉考生与送考家长的细节。并且主动采访了几位一直在云光中学门前守候的家长。并作了如下采访记

22、录: 高考第一天 上午8:00,记者来到昆明西山区云光中学考点。公安、交警以及医护人员均已抵达。陆续有考生与家长到达考场,考场只凭考生学生证和身份证进入校园。其余非考试人员均不得入内。 8:40,一位考生从摩托车后坐下来后,他父亲说:“去吧,放松点。”儿子对父亲说你:“回去吧,我自己晓得!”说着话匆匆奔入大门。 大门外几位妈妈目送自己的孩子进入校园,便凑在一块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也不在意别人在说些什么,自己又在说些什么。有一位妈妈紧锁眉头,用略带焦虑的眼神看者自己孩子的背影。另外一位妈妈麻利的翻着自己的拎包,忽然把儿子叫了回来,将手中的手表塞入儿子手中,并催促他快去。记者在她身后招呼了两声,她

23、才反应过来,但表示并不愿意接受采访。 8:52,考场内外都显得十分安静,一切井然有序的进行。偶尔有几位家长站在一旁议论今年的高考,议论全国和云南省的招考比例,分析的头头是道,俨然一副“高考专家”的模样。 随着考试开始,许多家长陆续回家,只有少数还留在校门外陪考。 快到11:00的时候,天空漂起了雨丝,渐渐变大,成了雨点。可是在校门的家长撑起雨伞继续等待。 11:10,有一位母亲对马路对面的父亲喊道:“你不要在这里看着了。买好了白菜,我买好了鱼都放在冰箱里头,你赶快回去做了,我在这里等着!”可是老爸似乎并不放心,在校门对面徘徊了几遍,终于向家走去。 又过了片刻,雨停了。雨后的海口,空气变得格外清

24、新,家长们相互点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把这股清爽之风带入考场,考出一个好成绩。 11:45,大门打开,考生们一起出来。 没有哭泣,也没有欢呼。没有跌宕起伏的场面,挂在考生脸上的只是淡淡的笑容,互相的问候和打趣。这边一个爸爸轻声问左顾右盼的妈妈:“各看见我们家娃娃?”妈妈说:“没有。是不是在前头了?”另外两位家长相互告诫:“出来了,啥都不要问他。他要说自己会说” 王同学的父母和哥哥都站门口等候。据了解,他的哥哥已经在昆明某事业单位工作,乘着端午节小长假过来为他弟弟助阵。看来,端午节期间的高考,还是透出了几分温情。 11:55,随着工作人员的撤离,整个考场变得相对的冷清。等待考生的是下午的数学科

25、考试。 草草吃过午饭,随即找了一家网吧埋头进去,写完稿子传给报社老师。由于报社不派车来接我,只好自己乘坐巴士回昆明。回到学校时,已经是下午7点了。 六、实习体会 从我第一次跟随记者进行采访到后来能够独立担当采访任务,令我体会颇深。 1、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做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对政治思想素质要求极高的职业。特别是采编人员,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以及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等问题,把这些东西消化,变化自己的新闻内容登在报纸上。 2、要多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们在学校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关系比较单纯,交往起来也很简单。参加社会实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社会适应能力上有所提高。在实习中

26、就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员,接触各种各样的事件,从而增加自己的阅历。 3、实习不是被动的学习,在实习岗位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创造性的发挥,和实习单位多多交流,成功转换角色的方法。报社里很多人并非新闻专业出身,例如张晓青老师毕业于云南大学生化专业,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也同样优秀,记者与编辑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4、要给自己定好位。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在做新闻采访时,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5、要多动手写。做记者必须腿勤,嘴勤,笔勤,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

27、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同时自己要主动动键盘写稿。加班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做实习编辑,学习了如何编辑稿件,如何取标题,记得有一次为了一篇稿子的标题,我修改了不下四五遍,还是没有令报社的老师满意。 七、总结陈词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生活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浪漫,记者不仅是无冕,更是一个肩负重大使命的职业群体。 通过这样的实习经历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要求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过硬。 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

28、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通过实习帮助我们修改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实习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合适的岗位工种,从而制定出更为实际可行的职业规划。 2020年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报告三 20年新春伊始,我在大汉语文化学院参加了为期4个月的对外汉语教学实习。虽说先前也曾有过一些零星的中小学文史课、暑期国际班汉语课的教学尝试,但完全独立承担大学本科留学生的一门课程102级会话课,却还是第一次。对外汉语汉语教学侧重于二语语言点的运用和操练,不同于国内语文课堂上文学分析鉴赏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本科汉文专业出身的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新年过后,伴着料峭春寒,留学生们便陆续从异国他乡来到北京。2月下旬我略带忐

29、忑地走上讲台,见到了我们102-6班的19名学生,开始了第一次的会话课。第一次课前的准备时间不是很充足,但我还是花了不少功夫,把课文全部录入PPT,又把PPT精心修改了一番。课后,室友问我的感受。我很含糊,答曰“没什么好的感觉,也没什么坏的感觉,反正是稀里糊涂撑下来了”。我想这也许是大多新手教师初登讲台的感觉吧,一切都在一种未知的迷茫中尝试着,摸索着,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方法,还包括学生的性格、汉语水平、偏好等等。 而后的日子里,我大体保持着最初的教学思路和方式,但是随着集体备课时老师耐心的指导、纠正,以及对学生各方面了解的深入,在教学细节上我时有变换,一直没有停止摸索和尝试。常常觉得这班可怜的

30、留学生就这样无辜地充当了我教学实验的牺牲品,负罪感油然而生。好在这班来自日、韩、印尼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保持了亚洲国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一直对我十分友好,课上也非常配合。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淌过,曾经以为很漫长的三四个月实习期就这样在寒去暑来中悄然流逝,细细回首着自己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成长历程,不禁感慨万千。当然,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所收获的,除了感性方面的快乐,更多的,应该是理性方面的反思、经验、教训以及成长。 一、教学效能感及其变化 培养和提高教学效能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对教学过程推进和教学效果都有重要影响。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

31、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于是我告诉自己,树立自信心是做好教学工作的第一步。 我们班上的19名学生均来自亚洲国家,以韩国、日本居多,还有两名印度尼西亚学生。大家的汉语水平大体相当,属于初级偏上等,但在这个班级内也略呈好、中、差不等的差异。一般来说,亚洲国家的学生不如欧美学生那么活跃、善谈,少有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的,口语能力往往略次于书写及书面表达能力。而我担任的恰好是以说练为主的会话课,于是,怎样活跃课堂氛围成了我的一大难题。 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的语言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还比较欠缺,外加我的性格不是很外向,不属于那种特别活泼幽默的老师,对自己的灵活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也

32、缺乏信心。因此,虽然我在课前做了较为充分的备课工作,但登上讲台时还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不过我相信自己终能以一贯的沉稳、踏实和足够的耐心、热情来打动我的学生。 教学效能感的确定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教师的性格和主观判断能力,二是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三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价。我知道,乐观积极的教师会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负责的心态开展教学工作,适时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教学内容的传达、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学生的学习思考、作业水平及运用能力都满怀信心,推动教与学两种行为的完美结合和相互促进,即使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都能及时合理地进行处理,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我深知自己和如此优秀的教师还相去甚远,成长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认为,只要多向优秀的老师们学习、交流,认真备课并适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堂课都能比前一堂进步一点点,那么这次实习工作之于我的意义也便凸显出来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