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35.70KB ,
资源ID:63453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3453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PLC专项招标关键技术标准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PLC专项招标关键技术标准规范.docx

1、PLC专项招标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庆云隆盛热电热电联产项目2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25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二期布袋除尘器PLC及热工盘柜技术规范书台鹰环境工程09月1.范围1.1总则1.1.1本技术规范书对庆云隆盛热电热电联产项目二期布袋除尘器采取可编程序控制系统(以下简称PLC)提出了技术方面和相关方面要求。1.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是最低程度要求,并未对全部技术细节做出要求,也未完全陈说和之相关规范和标准。供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相关工业标准要求优质PLC。1.1.3假如供方未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设备和PLC满足了本技术规范书和相关工业标准要求。如有

2、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全部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意见和同规范书差异”为标题专门章节中加以具体表明,并进行说明供业主方确定。1.1.4报价书及协议要求文件,包含图纸、计算 、说明、使用手册等,均使用国际单位制(SI)。1.1.5只有需方有权修改本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协商,最终确定技术规范书应作为PLC协议一个附件,并和协议文件含有相同法律效力。1.1.6供方报价书最少应包含下列内容:PLC供货范围,包含全部硬件、软件、服务和相关图纸资料。PLC具体说明,包含系统说明、子系统功效、操作员接口、系统性能等。所供系统标准控制台外形尺寸、标准机柜外形尺寸及初步机柜数量。对技术规范书提议和同规范书差异

3、。供方认为有利于提供高系统性能提议替换方案。1.2工程概述1.2.1本项目为庆云隆盛热电热电联产项目二期布袋除尘器PLC设备采购。1.2.2 布袋控制系统建成后,控制水平应达成在无需现场人员配合下,在控制室内完成对除尘及其隶属装置正常启、停,完成正常运行监视、操作和故障处理,PLC和机组分散控制系统之间信号交换经过硬接线方法实现。PLC设计、供货、安装、调试应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并确保系统可利用率达成99.9%。1.2.3在脱硫控制室内实现对除尘系统及其隶属设备监视和控制,本工程除尘及隶属装置PLC系统现场部署,要求PLC柜面带有操作面板,并经过Modbus-485通讯至脱硫DCS系统,作为脱硫

4、DCS从站运行。操作站不在单独设置,使用脱硫系统操作站。通讯所需软硬件及调试均由供方负责。1.2.4 在除尘现场PLC内需带有提升阀及脉冲阀控制回路,具体要求见除尘控制柜附图 除尘控制柜原理图纸。1.2.5 供方还需配套供给灰斗仪表配电箱,配电箱要求见除尘控制柜附图 除尘控制柜原理图纸。1.2.6供方应对所提供除尘系统控制逻辑和保护设计进行整体优化,要确保整个系统正常进行和可靠运行。1.2.7除尘PLC应设计完善闭环控制回路(MCS)、次序控制功效组(SCS)和数据采集(DAS)功效,其监控范围应包含(但不限于此):-除尘装置(烟气系统、布袋除尘系统等);-压缩空气系统;-电气系统;操作人员在

5、控制室经过LCD及键盘和鼠标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操作1.3供方供货范围和工作范围1.3.1供方供货范围1)供方应提供满足本技术规范书要求所必需PLC全套硬件设备、软件和各项服务。2)PLC系统内全部盘台柜之间内部电缆(包含预制电缆、电源电缆)和PLC和第三方通讯软硬件应属供方供货范围。3)本技术规范书要求全部外围及隶属设备。1.3.2供方工作范围 1)根据除尘装置运行要求、本PLC技术规范书要求和适用工业标准,设计、提供并组态一套完整分散控制系统。2)PLC控制系统及各子系统工程设计和安装设计,包含控制逻辑图、组态图、PLC设备安装接线图、PLC系统I/O信号分配及PLC和外部连接图,应包含以

6、下内容(但不限于):PLC人机接口设计(包含操作员站及工程师站)、数据采集系统(DAS)设计、模拟控制系统(MCS)设计、次序控制系统(SCS)设计、PLC控制柜内部电源及柜间电缆设计、PLC接地系统设计等。3)需方在投标书,和技术协议、联络会和设计过程中对供方设计方案和图纸确实定,尤其是硬件配置、功效分配及控制逻辑等确实定并不代表需方将为PLC设计负担责任,供方应完全确保所供PLC安全可靠性、合理性、完整性和优良性。不管是否经过需方确定,供方全部应无条件对PLC中缺点、不足和和协议不符地方进行修改、补充或更换,而不增加任何费用。4)应向需方提交全部最终接口资料和图纸,方便需方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7、。供方提交设备部署图、控制逻辑图、控制接线图和其它详图及其它技术资料全部应随设计进程而更新,方便立即反应该前设计内容。修改版本号应在图标版本栏内用数字或字母表示。5)达成本PLC技术规范书要求全部功效要求,进行PLC软件编程和调试。6)应在制造厂内使用仿真机并接入PLC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闭环运行、测试和演示本技术规范书对PLC功效和性能要求。在进行这种仿真测试和演示时,应有含有专职进行这种测试和演示教授、训练有素工作人员和必需测试设备和仿真机。需方有权在设备验收期间对PLC功效及性能进行抽查。供方应提出验收测试初步方案并在设计联络会上由需方认可。7)应根据协议要求进度要求,按时发运、调试、投运

8、PLC。8)应依据本技术规范书要求,提供安装详图并进行现场安装指导。9)应负责通电开启和调试,直到所供PLC能达成PLC全部功效要求,并确保系统可利用率达成99.9%。10)应依据本技术规范书要求,向需方提供PLC优化运行所必需系统文件,使需方能组态、编程、维护、修改和调试PLC。11)向需方提供施工图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系统二次开发所需全部图纸、资料。12)负责培训需方运行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并使这些培训人员能熟练地操作、维护、修改和调试PLC。13)为达成上述供货范围,应和由其它供货商供给控制系统相协调,并应负责相关接口工作。14)供方负责和机组PLC供货商进行设计和接口配合,并进行

9、具体设计,分界点在除尘PLC设备端子排上。1.4需方工作范围需方将提供下列设备和服务:1)全部基础、地脚螺栓和灌浆。2)全部现场设备对外接线、电缆敷设和由供方提供过程I/O端子柜上对外接线工作。3)模拟量输入信号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及分析仪表。(除非另有要求。)4)数字量输入信号接点和脉冲设备。(除非另有要求。)5)全部实施机构。(除非另有要求。)7)供方为完成PLC控制系统必需需方基础设计资料,如工艺系统步骤图、过程I/O清单、控制策略说明或图纸等。8)PLC设备现场安装所需劳动力及服务。2.规范和标准本技术规范书中包含全部规范、标准或材料规格(包含一切有效补充或附录)均应为最新版本,即以

10、需方发出本PLC订单之日作为采取最新版本截止日期。若发觉本技术规范书和参考文件之间有不一致之处,供方应向需方指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2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71-山东省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7/1996-燃煤电厂除尘器技术条件 DL/T514-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82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建筑钢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固定式钢斜梯 GB4053.2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4053.4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 DL/T 5072-199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

11、范 GBJ97-85焊接接头基础型式和尺寸 GB985986-88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冷轧薄板及钢带 GB1153-89一般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技术条件 GB3274-83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和通常技术条件 GB699-88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和敷设设计规程 SDJ26-89袋式除尘器安装要求验收规范 JB/T8471-1996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技术条件 GB12625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GB12138分室反吹袋式除尘器技术条件 JB/T8534-1997袋式除尘器用滤袋框架技术条件 JB/T5917-9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T5468-1991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电袋复

12、合除尘器 HJ-2529-袋式除尘器用电磁脉冲阀 JB591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12348-188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GB/T 12348-1880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 GB/T 6719-袋式除尘器分类及规格性能表示方法 GB/T 6718-1886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 JB/T 8532-1887回转反吹类袋式除尘器 JB/T 8533-1887内滤分室反吹类袋式除尘器 JB/T 8534-1887袋式除尘器用压差控制仪 JB/T 10340-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1-188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3-1883固定式钢平台安全技术

13、条件 GB4053.4-1883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00-火力发电厂保温材料技术条件 DL/T776-焊接接头基础形式和尺寸 GB985-986-88碳素结构钢 GB700-188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 812-1888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 3274-1888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 11253-1888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装置篇试行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电器安装工程接地设备施工和验收规范 GB50169-92低压分配和电

14、路设计规范 GBJ54-8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程 GBJ232-82其它适适用于本项目标规范和标准。上述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实施。3.技术要求3.1总则3.1.1 控制系统采取优异、成熟、符合相关工业标准、有良好业绩产品,采取西门子控制系统。标准上和厂内现有系统含有一致性。除尘器控制系统应含有自动和手动控制两种功效,手动控制能脱离自动控制系统(PLC不工作)而单独操作。3.1.2 供方提供控制系统将经过高性能工业控制网络及分散处理单元、过程I/O、人机接口和过程控制软件等来完成除尘系统控制。控制系统硬件将安全、可靠、优异,并含有同类型机组、同类型系统使用业绩(含正在实施协议)。3.1

15、.3 控制系统设计将采取适宜冗余配置和诊疗至模件级自诊疗功效,使其含有高度可靠性。系统内任一组件发生故障均不影响整个系统工作。一旦某个工作处理器模件发生故障,系统能自动地以无扰方法,快速切换至和其冗余处理器模件,并在操作员站报警。切换时间确保为ms级。冗余配置处理器模件和系统全部有并行接口,即均能接收系统对它们进行组态和组态修改。处于后备状态处理器模件,能不停更新其本身取得信息。冗余处理器模件切换时间将确保系统控制和保护功效不会因冗余切换而丢失数据、延迟或故障。电源故障属系统可恢复性故障,一旦重新受电,处理器模件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而无需运行人员任何干预。3.1.4 系统监视、报警和自诊疗功效将

16、高度集中在显示器上显示和在打印机上打印,控制系统将在功效和物理上合适分散。3.1.5 控制系统将采取有效方法,以预防各类计算机病毒侵害和PLC系统内各存放器数据丢失。3.1.6 除尘PLC将留有和全厂控制系统冗余通讯接口。如需要则应提供冗余光纤、通讯电缆和全部通讯附件。3.17 远程I/O和DPU同时,这么确保了DPU中应用程序能够对过程控制实施立即处理,远程I/O采取双缆冗余。以太网模板将分别安置在冗余机架上,确保控制系统切换时对上位监控系统无扰切换。3.1.8 除尘PLC将成套带有热备控制器、电源模件、通讯模件、输入输出模件、存放器、外壳、专用连接电缆及连接件和实时操作系统等。3.1.9

17、无。3.1.10 供方所提供PLC控制系统将结合工艺系统特点并按功效分散和物理分散标准进行设计。PLC控制系统将留有以下裕量:最忙时,每个控制器DPU负荷率小于50%。内部存放器占用容量小于50%,外部存放器占有容量小于40%。通讯总线负荷率小于40%。每种I/O点裕量10I/O模件槽裕量10(备用插槽将配置必需硬件,确保以后插入模件即能投入运行)电源负荷裕量大于3040备用模件插入后裕量以上这些参数全部将是按系统联调成功正式投运时最终容量计算百分比值。3.1.11在实施协议过程中,伴随工程设计进程和技术资料逐步完善,在不超出I/O总量前提下,硬件、软件冻结前后,需方对过程I/O信号及控制要求

18、改变,供方将立即更新设计。在确保10%备用量前提下而不发生费用问题。3.1.12供方提供设备,其质量标准将一致,要求机柜尺寸、颜色、外形结构相同,其机柜颜色由需方认可。机柜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机柜外壳刚度能满足现场要求(最小厚度3mm)。机柜内附相关本机柜情况资料袋。室外机柜内部装设加热器。全部外部接线最少满足1.5mm2线芯截面接线要求。如需方在运行中发觉供方所供PLC控制系统不满足本协议附件技术条款,需方有权要求供方修改或增加,为此引发一切费用由供方负责。3.2硬件要求3.2.1技术性能a.中央处理单元DPU:最少32位处理器,主频最少为66MHZ133MHz,总内存最少为2M以上

19、,程序扫描速度为0.090.5ms/K,采取FlashROM技术,使得操作系统易于升级,带有锂电池实现断电保护。配置足够容量存贮器,考虑40%备用量。 用EEPROM存贮器时,其中保留程序和数据靠蓄电池最少维持6个月,当更换电池时,不得造成程序或数据失落,并设置电池用完指示灯。b.全部模板包含电源、DPU和I/O模块均可在工作状态下带电热插拔,带电热插拔不能影响系统运行,增强系统可维护性。c.全部模板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20万小时。d. 为确保系统协调统一性及备件可维护性,当地站和远程I/O站底板应采取同系列规格底板,全部DI、AI、DO、AO、PS须采取和DPU对应同一档次系列模块

20、。全部I/O模板配置及编址经过软件实现,无跳线及DIP开关,能做到任意模块任意槽任何模板包含电源和DPU模板均可安装在底板任意槽位,增强灵活性。e.各分系统中将插两块电源模板进行冗余双路供电,避免断电故障。电源范围为170-276VAC有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f.全部I/O模块将有隔离装置,模块将有LED状态显示I/O模块状态和各I/O点状态,I/O模块将由软件方便地进行编址。g.远程I/O扩展采取双缆冗余方法,在1000米范围内传输率大于1.5M bps,采取同轴电缆传输介质,实现I/O可靠、实时和远距离扩展。3.2.2 过程输入/输出(I/O)(1)PLCI/O模件将能依据业主方要求接收或输

21、出以下各类信号: a 模拟量输入直流电流信号 420 mA, 热电阻信号 分度号 Pt100, 输入阻抗 电流输入 500 K b 模拟量输出直流电流信号 420 mA, 负载能力 1000 直流电压信号 15 V, 负载能力 600 c 开关量输入逻辑电平 48 V.DC, 输入阻抗 1000 触点输入 常开、常闭 干触点 d 开关量输出触点输出 常开、常闭 干触点每一触点将能同时满足以下容量: 220 V.AC, 2A (阻性负载) 220 V.AC, 1A (感性负载) 220 V.DC, 0.5 A(感性负载) 110 V.DC 5A电压输出 24 V.DC e 脉冲量输入 每秒能接收

22、6600个脉冲。 f SOE板件 事故次序输入信号分辨力应小于1毫秒(2) I/O 处理系统将“智能化”,以减轻控制系统处理负荷。I/O处理系统将能完成扫描、数据整定、数字化输入和输出、线性化、热电偶冷端赔偿、过程点质量判定、工程单位换算等功效。(3) 全部I/O模件全部将有标明I/O状态LED指示和其它诊疗显示,如模件电源指示等。(4) 分配控制回路和I/O信号时,将使一个控制器或一块I/O通道板损坏时对机组安全运行影响尽可能小。(5) 当控制器I/O电源故障时,将使I/O处于对工艺系统安全状态,不出现误动。(6) 和其它控制系统之间信息交换采取I/O通道时,将有电隔离方法。(7) 全部I/

23、O通道各路信号通路之间将相互隔离,它将能在该I/O模件对现场接线和对其它I/O模件之间提供1500V以上有效隔离值。(8) 全部 I/O 模件均将满足 ANSI/IEEE 472 “冲击电压承受试验能力导(SWC)要求,在误加 250V 直流电压或交流峰峰电压时,将不损坏系统。(9) 变送器采取24V.DC电源两线制时,由模件供电,每个变送器电源全部是独立。(10) 冗余输入热电阻、变送器信号处理,将由不一样I/O模件来完成。单个I/O模件故障,不引发任何设备故障或跳闸。(11) 将提供热电阻及420mA信号开路和短路和输入信号超出工艺可能范围检验功效,这一功效应在每次扫描过程中完成。 (12

24、) 对热电阻输入信号, 每一路输入信号将有单独桥路。(13) I/O 模件对现场接点供电电压为48/24VDC。(14) 全部接点输入模件全部应有防抖动滤波处理。假如输入接点信号在4毫秒以后仍抖动,模件不接收该接点信号。(15) 将采取对应手段,自动地和周期性地进行零飘和增益校正。(16) PLC至实施回路开关量输出信号将采取带继电器输出I/O通道或另外装设继电器(继电器由供方供货)。控制系统和实施机构以模拟量信号相连时,二端地或浮空等要求将相匹配,不然将采取电隔离方法。(17) 开关量输入模件对检测一对闭合触点而需要最小门槛电流为10mA,这么能够避免使用外接负载电阻。(18) 当负荷电流需

25、要量高于输出模件里输出触点额定电流时,将设置中间继电器来处理高负荷要求值。(19)供方将对传感器及输入/输出信号屏蔽及接地提出提议,以满足其系统设计要求。(20)分散处理单元之间用于跳闸、关键联锁及超驰控制信号,I/O模件将采取双重化配置,系统信号将直接采取硬接线,而不可经过数据通讯总线发送。(21)供方除提供要求输入/输出通道外,还将满足系统对输入/输出信号要求,如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转换检验点、冷端赔偿、电源电压检测及各子系统之间硬接线连接点。(22)DO输出端子板供电输出220VAC或24VDC可变。 系统初步I/O总点数以下:模拟量输入模拟量输出开关量 输入开关量 输出AI 420mA热

26、电阻 Pt100AO 420mADIDO累计:12/2641总计79说明:a) 上列I/O数量将包含工艺过程点数和和主厂房PLC硬接线接口点数,不包含备用点、I/O分配产生剩下点和PLC内部硬接线联络点等,供方提供I/O能力将充足考虑上述原因并将另加提供10%备用I/O点(每一个类型)。b) 因为本项目是总承包方法,如实际I/O数量超出所列点数,供方将无条件提供而不增加费用。3.2.3 电源需方提供一路交流220V10%、50Hz1HzUPS电源至PLC系统。供方需自行分配PLC及其辅助设备(操作面板、通讯设备等)电源。PLC系统内部各电子装置、网络系统、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处理机柜、I/O柜

27、、继电器柜等供电由供方自行负责。并能确保在常见电源短时间失电不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电子装置机柜内馈电将分散配置,以获取最高可靠性,对I/O模件、处理器模件、通讯模件和变送器等全部将提供冗余电源。接收变送器输入信号模拟量输入通道,全部将能承受输入端子完全短路,并不影响其它输入通道。不然,将有单独熔断器进行保护。全部420mADC输出或输入模块,全部将有隔离栅功效。另外,将在系统机柜内为每一被控设备提供维护所需电隔离手段,并有过流保护方法,任一控制模件电源被拆除,均将报警,并将受此影响控制回路切至手动。每一路变送器供电回路中有单独熔断器,熔断器开断时报警。在机柜内,熔断器更换将很方便,不需先拆下或

28、拔除任何其它组件。每一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板全部将有单独熔断器或采取其它对应保护方法,不因某一通道故障而影响整块板件工作。在系统电源消失时,输出全调整最末级控制装置将处于“保位”状态。3.3 软件要求编程环境为支持IEC1131-3标准五种编程语言(次序步骤图、功效块图、梯形图、结构化文本和指令列表)用户定义功效块可反复使用,模块地址为软定义,软件能提供七级口令保护,能做到故障状态预定义。而且含有离线仿真功效编程格式将包含传统梯形图及其它PLC常见语言。逻辑功效将编入PLC内,不能用硬接线或复杂特殊开关及其它输入装置来实现。编程做到逻辑全部部分全部能在编程盘上看到,并可监视每个元件状态。不采取

29、不符合本要求子程序。所采取编程技术在监视逻辑、提供运行灵活性和更改程序方便性上要有最大程度透明性。编程软件将内置32位模拟仿真调试器,方便于开发人员离线编程和调试,缩短软件开发时间。在程序编辑或修改完成后,将能经过数据高速公路将系统组态程序装入各相关处理器模件,而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次序逻辑编程将使程控每一部分全部能在LCD上显示,而且各个状态全部能得到监视。 程序控制逻辑将采取熟悉,以应用图形表型式功效符号进行组态,并可在工程师站上按指令要求,以图形方法打印出已组态逻辑。查找故障系统自诊疗功效将能够诊疗至模件级故障。报警功效将使运行人员能方便地分辨和处理多种问题。供方将明确定义系统自诊疗特征

30、。 供方将系统设计为电厂通常技术人员不需含有机器语言或编程知识即可完成系统组态及步骤。供方将主动采取经实践证实效果良好优化控制软件,这些软件将有利于需方提升对工艺系统控制品质、提升除尘系统效率、使系统愈加稳定地运行,以达成优化控制目标。控制器冗余、网络冗余正常投入,功效正常。3.4 环境及抗干扰3.4.1 系统能在电子噪声、射频干扰及振动全部很大现场环境中连续运行,且不降低系统性能。3.4.2 系统设计应采取多种抗噪声技术,包含光电隔离、高共模抑制比、合理接地和屏蔽。3.4.3 在距电子设备1.2m以外发出工作频率达470MHz、功率输出达5W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不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3.4.4 系统应能在环境温度040(控制站050),相对湿度1095%(不结露)环境中连续运行。3.4.5 系统抗干扰能力 共模电压大于500V,继电器输出350V; 共模抑制比大于120dB,50Hz; 差模电压大于60V 差模抑制比大于60dB;50Hz。3.5 电子装置机柜和接线3.5.1 电子装置机柜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3.5.2 机柜门应有导电门封垫条,以提升抗射频干扰(RFI)能力。柜门上不装设任何系统部件。3.5.3 机柜设计应满足电缆由柜底引入要求,供方提供电缆接线应采取接线端子排方法,而非将电缆直接连接在卡件端子上,内部接线应预置。3.5.4 对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