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9KB ,
资源ID:63466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3466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救器的使用自救互救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救器的使用自救互救文档格式.docx

1、四、注意事项1、携带待用时,任何场所不准随意打开自救器上壳;如自救器外壳已意外开启,应立即停止携带,作报废处理。2、在井下工作时,一旦发现事故征兆,就应立即佩戴自救器,马上撤离现场。佩戴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因此,使用者事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和考试。3、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要冷静、沉着,最好匀速行走。4、在整个逃生过程中,要注意把口具、鼻夹戴好,保持不漏气,绝不可以从嘴中取出下口具说话。万一碰掉鼻夹时,要控制不用鼻孔吸气,迅速再夹上鼻夹。5、吸气时,比吸外界正常大气干热一点,这表明自救器在正常工作,对人无害,千万不可取下自救器。有时在佩戴时,感到呼吸气体有轻微的盐味或碱味,也不要取下口具,这

2、是由于少量药粉从药层中被呼吸气流带来而产生的,没有危害。6、当发现呼气时,气囊不鼓,并渐渐缩小时,表明自救器的使用时间已接近终点。7、本自救器属一次性佩戴使用产品。8、过期和已使用过的自救器,不允许修复使用。9、在佩戴过程中,万一启动装置失灵,同样可以使用,只需向气囊深呼一口气,仪器照样工作。五、自救和互救h第一种:井下火灾的避灾方法首先迅速戴好自救器,同时能帮助受伤人员戴好自救器。有组织向火焰燃烧的相反方向撤退。最好利用平行巷道,迎着新鲜风流饶过火区,进入安全地点。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也绝不可慌张,不要乱跑,要迅速地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沉着地俯身摸着钢轨和风水管路有秩序的外撤

3、。如果无法撤出,就要尽快地在附近找一个避难硐室暂时躲避,并把硐室出、入口的门关闭以阻断风流,防止有害气体侵入。发生火灾后使用避难硐室时的注意事项 1、要熟悉避难硐室的位置,以及就近的避难硐室,一旦发现所处的避难硐室不安全能及时转移到就近的避难硐室。 2、躲进避难硐室后,要及时检查其安全情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将硐室入口堵严,防止有害有毒气体进入,如硐室中有压风管路闸门,应及时打开形成正压通风。 3、躲入硐室后,要在口外放置矿灯或衣物等标记,以便救护队发现得救。 4、躲进硐室的人员要听从指挥,只留一盏矿灯,水和事物要计划饮食,人人都要静卧在室内,以减少呼吸量。 5、在硐室内躲避时,要时刻注意

4、灾情的变化,发现危险要立即转移,避难过程中要静听附近的音信,一旦听到声响或信号,要及时敲击管子,轨道或岩帮进行联系。 6、避灾人员要设法用电话同地面联系,同时在躲避处设下标记,以待救护队来救援。 7、所有避灾人员必须遵守纪律,听从避灾负责人的指挥。第二种: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临场抢救方法 发生事故后,立即佩带自救器。正确确定火源位置、火势的大小,并迅速利用附近的电话向井上调度室汇报,向井下发出事故警号。其次利用现场的一切灭火设施和材料进行灭火。必须立即组织人员逆风方向撤退出灾区。第三种:机电硐室发生火灾时临场抢救方法 必须首先切断硐室内的电源,然后迅速佩带自救器,利用现有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积

5、极抢运硐室内的易燃物品和器材。当火势不能扑灭时,应立即撤出人员关闭防火门,或在硐室内、外悬挂风障,减少空气的进入。第四种:巷道内发生火灾时临场抢救方法 我们首先设法穿过火源,迅速撤离到火源的进风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灭火或撤离。人员一旦被堵截在工作面无法撤退时,应在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拆除引燃的风筒,撤除部分木支架或及一切可燃物,切断火灾蔓延的通道。如果巷道内有风、水管路时,应立刻设法打开压风管,放出压缩空气用以避灾自救,并利用水管中的水控制火势进行灭火。阻止火灾的蔓延。选择巷道内适当地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工具构建避难硐室,并严加封堵,防止有害烟气的侵入。条件许可时,可在独头工作面与火源之间

6、,建造多道隔离风障或隔离风墙。第五种: 井下发生水灾初期避灾临场抢救方法 当井下发生透水后,要立即用最快的办法通知附近地区的人员一起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所规定的路线撤出。透水时,水势猛,冲力很大,撤退时一定要注意向高处走,沿着上山方向进入上一个水平,然后上井。在撤退中,如出路已经被水隔断,就要迅速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暂时躲避。同时定时在轨道或风水管路上敲打发出呼救信号。如果透水区有设置的水闸门时,在人员撤出后,要立即紧紧关死水闸门,把水流完全的隔断,等待救援。 水泵房人员在接到透水事故报警后,要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启动所有水泵,把透出的水尽快排出。没接到救灾领导

7、的撤退的命令,绝不可离开工作岗位。透水后,特别是老空区的积水突出以后,往往会从水空间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瓦斯、硫化氢等,所以在避灾自救中要注意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 在山西一小煤井发生突水事故,有一工人与他的骡子(在山西运输的方式是用骡子和排车运煤)被堵在一个封闭的上山的空间里,他为生存将骡子杀死,最后等待救援者将他救出,他杀死骡子是很高明的举措,有两大好处。其一节省了氧气;二是有了食品。第六种: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时的避灾和抢救方法 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就会造成:摧毁风筒、风机位移、通风设施破坏、支架倒塌、冒顶,使巷道变形,不能通风。现场人员应按照以下方法避灾抢救: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

8、的自救器,按规定佩带好,同时帮助同志带好自救器。还要迅速协助轻伤员一起撤出无风巷道到新鲜风流中。对重伤员只能为其佩用自救器,不能抬运,待救护队到达后进行抢救。如果因井巷破坏严重,退路被堵时,应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处,如果巷道难以疏通,应坐在支架良好的巷道下面,等待救护队的救援。第七种: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现场人员自救和避灾的方法 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自救器佩用好。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退,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的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应集中在安全地点待救。附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

9、时避难场所,把矿灯、衣物挂在显眼处,静卧待救。第八种:发生突出事故后,现场人员自救的方法1、佩用隔离式自救器保护自己,并撤离灾区。举一个案例:矿工马占胜是河南大平工人,他是经堂兄介绍到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大平煤矿做协议工。由于马占胜表现突出,不久被提拔为“开拓队”的跟班队长。2004年10月20日下午3点,马占胜带领6名工友在500米井下作业。当晚10点40分左右,随着“轰隆”一声巨响,7名矿工惨叫着摔倒在地。接着是断电,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怪味。井下乱作一团。马占胜被重重地撞到了侧壁上。“不能乱!”他大声喊道。接着,马占胜又挨个喊起队友的名字。马占胜叮咛道:“不要盲目往外跑,我问问怎么回事

10、!”他借着安全帽上的灯光摸下了工作面侧壁的电话。电话里回答:“电缆着火,原地待命!”挂了电话,马占胜心里也没数。 可没过多大功夫,大家闻到空气里的瓦斯味。大家哭喊着:“这下完了”“我们出不去啦”马占胜冷静地指挥大家带上自救器。马占胜又及时下达了撤退的命令。7个人快速而又有序地向出口的方向摸索过去。马占胜掂量着任何一个可能缓解危机的可能。10月21日的零点50分左右,他们摸索到大平煤矿的一个副井的出口,进入了升井的罐笼,启动按钮后,他们脱险了。是自救器救了他们的命!它是矿工的第二生命,所以在任何时候下井必须佩带自救器。在井下有的工人将自救器放在自己的工作包内,更有甚者不携带自救器。这都是对自己生

11、命的不负责。 2、因巷道冒顶、堵塞无法撤离时,应寻找可躲避的场所、或井下专门避难所躲避。在有压缩空气管路或铁风管的巷道、硐室,可打开管子的接头,形成正压通风,延长避难时间,并设法与外界联系。第九种:抢救烧伤伤员的方法现场抢救是救活烧伤伤员的起点,非常重要。其方法可概括为灭、查、防、包、送5个字。即:灭:熄灭伤员身上的火,使其尽快脱离热源,缩短烧伤时间。查:查伤员呼吸、心跳、中毒、颅脑损伤、胸腹腔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防:防休克、窒息、创面污染。包:用较干净的衣服,把创伤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外,对创伤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皮肤表面。

12、送:就是迅速离开现场,把严重烧伤的伤员送往医院。第十种:抢救高温中暑伤员方法 在处理矿井火灾事故中遇到高温中暑的伤员,必须因地制宜、及时进行抢救。迅速转送至阴凉通风而安全的巷道解开衣服,脱掉胶靴,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降温:用凉水或50%酒精擦伤员全身直至使皮肤发红,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也可放在风筒口吹或放在巷道凉水沟中浸湿降温。补充水分和无机盐份类,对于能饮水的伤员,应使其喝足凉盐水和其他饮料。处理呼吸、循环衰竭的伤员时。一般现场有困难,应在现场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迅速转送到地面医院。第十一种:抢救中毒、窒息伤员方法 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抢救遇险人员时,抢救人员应佩带自救器,对被抢救的伤员要立

13、即给他们带好自救器,迅速救出灾区。把伤员运送到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并立即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情况,并注意保暖。同时解开领口、放松腰带,口腔有杂物、痰液、假牙或是呼吸道不畅通,应将污物等清理取出、使呼吸道畅通。如受CO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经停止但心脏仍有跳动,要立即搓抹他的皮肤,将他的皮肤搓热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脏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按压,同时做人工呼吸。如果因瓦斯或CO2等窒息,情况不重时,抬到新鲜风流中稍作休息,即会苏醒。如窒息时间较长,就要在皮肤摩擦后进行人工呼吸。第十二种:井下发生冒顶埋压人时抢救方法 在抢险救灾中,发现因冒顶、片帮,人员被煤和矸石埋

14、压时,应按以下方法进行抢救:处理冒顶事故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一切办法扒通冒落区抢救出遇险遇难人员。查明事故地点顶板两帮情况及人员埋压的位置、人数和埋压的状况。采取措施,加固支护,确保在抢救中不会再次冒落后,小心地搬运开遇险人员身上的煤、岩,把他救出。如煤岩块等较大,无法搬开时,可用千斤顶等工具抬起救出伤员,绝不可用镐刨、锤砸破岩等方法扒人。对救出的伤员,要立即抬到安全地点,根据伤情妥善救护:对轻伤破口出血者,要先止血包扎;对重伤或骨折人员,如无医护人员在现场,要及时转送到医院,转送前对骨折要进行临时固定,小心搬运。对失去知觉,停止呼吸时间不长的伤员,要及时进行输氧和人工呼吸抢救。第十三种:抢救触

15、电人员方法 抢救触电的人,必须沉着、迅速,谨防自己触电,其方法为:切断或挑开触电人员身上的电源,关闭开关。应用木棒或绝缘物挑开触电人员身上的电缆。绝不许用斧子或其他工具截断电缆。条件允许情况下,救护人员必须先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胶靴。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将其抬到新鲜风流处,平放、并解开衣裤,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方法急救。急救时要有耐心、防止“假死”现象。第十四种:抢救溺水人员原则 井下发生突水事故时,由于水势急,冲力大,人员躲避不及,就会被水冲走,遭致水淹。有时人员在水仓或水井附近工作,不慎失足,也会造成溺水。溺水时,大量的水由口鼻灌入肺部和胃里,引起窒息,使呼吸心跳停止。在井下

16、发现有人溺水时,应该尽快把溺水者捞出水,并以最快的速度撬开他的牙齿,清除堵塞在嘴中的煤渣和泥土,并把他的舌头拉出来,使呼吸道畅通。救护者取半跪的姿势,把溺水的人员的腹部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头部下垂,并不断地压迫他的背部,把灌入胃里的水控出来。也可抱住溺水者的腰部,使他的背部向上,头部下垂,使积水从溺水者的胃里控出。还可以抱起溺水者,把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膀上,快步奔跑或不断上下耸肩,以达到使积水者不断控出的目的。把溺水者胃里的水控出以后,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已经停止。且必须连续进行,直到确实无效后才能停止。在整个的抢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使溺水的人员身体保温。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给伤员输氧。

17、凡遇到下列原因造成“呼之不应,推之不动”的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实施心肺复苏的急救措施。 1、井下煤巷、岩巷、作业工作面冒顶、塌方及片帮等引起的压埋伤。 2、脏器或肢体严重外伤所致失血或创伤性休克。 3、电击或溺水等意外事故。 4、煤尘、瓦斯、火药爆炸后煤尘、岩粉末和炽热空气所造成的呼吸道堵塞。 5、烧伤,特别是呼吸道烧伤。 6、CO等其他有害气体的中毒。 7、脑溢血、心肌梗塞等急性病症。 复苏的方法: 迅速解脱伤员并脱离致伤现场。抬到空气新鲜、顶板牢固的安全地点。摘掉伤员的安全帽,解开衣扣,仰卧于平坦的地面上。轻摇或呼唤伤员,借以了解其意识是否存在。观察胸部是否有呼

18、吸动作。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有无脉搏。如果口腔或呼吸道有堵塞物,用手指给予清除。如果无自主呼吸,应立即开始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其方法为:使伤病员仰卧,急救者跪在伤病员一侧,将伤病员颈部抬起伸直,尽量使其头后仰。急救者用一手托起伤员的下颌,另一手捏住伤病员的鼻翼,使鼻孔关闭。急救者深呼吸一口气,口对口的迅速用力吹入伤病员的口中,直到使其胸部彭升为止。吹气之后,立即使伤病员的头部偏向一侧,同时捏住鼻翼的手松开,靠其胸部弹缩力使其自行排出,如此这样交替进行,每分钟1015次。数分钟后,如果见上腹部隆起,可用手按压上腹把气压出来。如果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则提示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其

19、方法是:使伤病员仰卧在平坦的底板或硬板上,把裤带和衣扣完全解开。操作者在伤病员的腰部或一侧,双手重叠放在伤病员的胸骨下段1/2处,(切不可压迫胸骨下的剑突)。操作者双臂垂直,上身向前倾,借自己的体重以手掌根部垂直冲击式下压,使胸部下陷45厘米,按压一次后随即突然放松胸廓自行弹回。如此反复,每分钟70100次。以摸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为止。对于呼吸和心跳均已经完全停止的伤病员,应当由两位急救者同时进行口对口吹气和胸外按压其比例是(1:4)。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由他人员迅速向保健站和调度室呼救。创伤急救的基础知识第一步: 止血 止血是现场救护的重要措施,急救时应根据出血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20、。 理论上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若当时能鉴别,对选择止血方法有重要价值。指压止血法 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脏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这是一种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 简单介绍身体不同部位的止血方法:头部出血:指压枕动脉:适用于一侧头后枕骨附近外伤大出血,用一只手的四指压迫耳后与枕骨粗隆之间的凹陷处,阻断枕动脉的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一指压耳后动脉:适用于一侧耳后外伤大出血,用

21、一只手的拇指压迫伤侧耳后乳突下凹陷处,阻断耳后动脉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面部出血指压面动脉:适用于颜面部外伤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别压迫双侧下额角前约1cm的凹陷处,阻断面动脉血流。因为面动脉在颜面部有许多小支相互吻合,所以必须压迫双侧。 上肢出血前臂出血可自己立即压迫肱动脉:适用于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的外伤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只手固定手臂。 手部出血指压桡、尺动脉:适用于手部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因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手掌部有广泛吻合支,所以必须同时压迫双侧。 手指出血指压指(趾

22、)动脉:适用于手指(脚趾)大出血,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两侧的指(趾)动脉,阻断血流。 下肢出血指压股动脉:适用于一侧下肢的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加压包扎止血法 这是一种收效好、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对较大伤口,可先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类进行填塞,外加纱布、棉垫、毛巾或小木片,最后用三角巾、绷带或布带加压包扎。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动脉大出血在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可用空气止血带、橡皮止血带或一紧束带在出血部位的近心端扎住绞紧。 以布带制止血带为例:布带绕伤股一圈,打个蝴蝶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带圈内,提起小棒拉紧,将

23、小棒依顺时针方向绞紧,将绞棒一端插入蝴蝶结环内,最后拉紧活结并与另一头打结固定。 在使用止血带时我们应注意以下事项:止血带和皮肤之间加垫衬物,以防皮肤损伤;松紧度要适中,达到止血的目的即可,冬季或空气寒冷的地点要注意肢体保暖。时间不宜过久,每隔一小时左右放松一次(冬季的时间要间隔短一些),每次放松的时间以23分钟为宜。松带时要缓慢,临时用手轻压伤口,以防凝血块脱落又引起出血。已经上止血带的伤者,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注明止血带的时间、部位等,以便接诊者及时发现。第二步: 包扎包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夹板及压迫止学血。在包扎伤口时,动作要迅速、敏捷,不要碰触伤口,以免引起出血,

24、污染和加剧疼痛。包扎的松紧要适宜,过紧影响血液的循环,过松夹板易松动,敷料易脱落或继续出血。伤口的包扎方法可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现有的包扎材料确定,如现场无包扎材料,可用衣服、毛巾等进行就地包扎。简单介绍两种包扎方法:绷带包扎可分为五种。 环形包扎法:适用于颈部、腕部和额部等处的包扎。其方法是每圈须完全或大部重叠,环绕数圈,尾端用别针或胶布固定,或者将绷带尾端撕开,一头返折,打一活结固定。 螺旋包扎法:多用于前臂和手指包扎。起方法是先用环形法包扎法固定起始端,把绷带渐渐地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在前圈的一半或1/3处,呈螺旋状,尾端在原位置上缠二圈予以固定。 螺旋反折包扎法:多用于周径不等的四肢包扎

25、。其方法是开始先做螺旋形包扎,待带渐粗的地方,以一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另一手将绷带自该点反折须整齐排列,反折头不宜在伤口和骨头突出的部位 “8”字包扎法:这种方法多用于肘、膝、腕和骒等关节处。其方法是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一圈向下。 回返包扎法:用于头部的包扎。其方法是自右耳上始点,饶缠两圈后到额中时,将带反折,用左手指、食指按住绷带,使其经头顶中央到枕外粗隆下面,由伤者或助手按住此点,在中间绷带的两侧回返,每次压前圈的1/2,直到包盖全头部,然后饶缠二圈固定。 第二种: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其用途最广。在急用时,也可就地取材,用毛巾、衣服等改做或代替

26、三角巾使用。 头部三角巾包扎法:头顶及两侧外上市,可将三角巾的底边折叠成两指宽,放于前额与眼眉平,顶尖拉向脑后,三角巾的两端经两耳上方拉向脑后,在枕外粗隆下方行结。如三角巾尚有余时,在此交叉再饶回前额打结。顶尖拉紧后掖入枕后的结或交叉处。头顶或颞部、面部和下颌外伤时,可将三角巾的顶角和底部中央各打一个结,形似风帽。把顶角结于前额部,底边结置于枕外粗隆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拉紧,向外反折成三横指宽,包饶下颌,至脑后打结固定。 面部三角巾包扎法:分为面具式三角巾包扎法和单眼包扎法两种。 上肢三角巾包扎法:手臂外伤时可采用悬带法,即大悬带包扎法和小悬带包扎法。 下肢三角巾包扎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的关节

27、部位,其覆盖面大,活动度好,包扎牢。第三步: 固定对于致伤力大、有外伤痕迹、肿胀、剧痛和活动受限的伤员,都应考虑有骨折的可能。肢体、脊柱或骨盆伤后出现了变形,可判定有骨折的存在。不论是骨折或可疑骨折,都应于以固定,以防止在搬运伤员中发生晃动,震动面继发损伤骨折断端中卫的血管和神经组织,同时也可减轻伤员的在搬运途中的疼痛。我把身体不同部位骨折的处理方法介绍一下: 锁骨骨折固定:最常用的发是用三角巾将伤侧上肢托起固定。也可用“8”字形固定方法。即用绷带由健侧肩部的前上方,再经背部到患侧掖下,向前饶到肩部,如此反复缠绕810次。在缠绕之前,两侧掖下应垫棉垫或布块,以保护掖下皮肤不手损伤,血管、神经不

28、受压迫。 上臂骨折夹板固定:长骨骨折固定原则上是必须包括骨折两端的上下关节,其方法是就地取材,入木板、竹片等。根据伤员的上臂长短,取三块即可。上臂前面放置短板一块,后面放一块,上平肩下平肘,用绷带或布条上下固定。另将一块板托住前臂,使肘部屈曲90度,把前臂固定,然后悬吊于颈部。倘若没有木板等材料,可用伤员自己的衣服进行固定。即把伤侧衣服的腋中线剪开至肘部,衣服前片向上托起前臂,用别针固定在对侧胸部前。 前臂骨折固定:常采用夹板固定法。即取三块小木板,根据前臂的长短分别置于掌、背面,在其下面托一块指(或平指)的小木板,上下用绷带或布条固定,然后将肘部屈曲90度,保持医生常说的“功能位”,用绷带悬

29、吊于颈部。 大腿的骨折固定:常用夹板固定法。即将二块有一定长度的木板,分别置于外侧自腋下至足跟,内侧自会阴部只骒部,然后分段用绷带固定。若现场无木板时也可采用自身固定法,即将伤肢与健肢捆扎在一起,两腿中间根据情况适当加些软垫。 小腿骨折夹板固定:根据伤者的小腿的长度,取二块小木板,分别置于小腿的内、外侧,长度略过膝部,然后用绷带或者绳子予以固定。固定前应该在踝部、膝部垫以棉花、布类,以保护局部皮肤。小腿骨折,同样可采用自身固定法,其方法同股骨骨折自身固定法。目前,国内已经有成批生产的锁骨骨折外固定到和四肢充气夹板,方便适用,效果良好。 脊柱骨折固定:脊柱骨折伤情较重,转送前必须妥善固定。对胸、腰椎骨折须取一块平肩宽的长木板垫在背部、胸部,用宽布带予以固定。颈椎骨折伤员的头部两侧应置以沙袋,或用枕头固定头部,使头部不能左右摆动,以防止或加重脊髓、神经的损伤。第四步:搬运妥善的搬运伤员离开现场,十分重要。不同的伤情,有不同的搬运方法,尤其对脑外伤的昏迷伤员,颈椎、胸椎、腰椎骨折,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伤员搬运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