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7.83KB ,
资源ID:63527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3527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练习册模拟试题八及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练习册模拟试题八及参考答案.docx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练习册模拟试题八及参考答案模拟训练(八)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遗传B.环境C.个性差异D.个人努力【答案】:B2.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答案】D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这说明小林缺乏()。A.道德认

2、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答案】C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A.B.C.D.【答案】B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答案】A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答案】C7.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A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

3、后面,这种注意反腐变化的现象属于()。A.注意分散B.注意起伏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答案】B9.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A10.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A. 独立型B.依存型C.整体型D.系列型【答案】A11. 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A. 罗杰斯B.斯金纳C.班杜拉D.桑代克【答案】C12.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再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A. 内化B.泛化C.焦虑D.移情【答案】B13.按

4、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的课程属于()。A. 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答案】D14. 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所蕴含的教学原则是()。A. 循序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机能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A15.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张老师将“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A. 知识性目标B.过程性目标C.机能性目标D.情感性目标【答案】C16. 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课程内容。这种组织方式属于()。A. 横向组织B.水平组

5、织C.纵向组织D.综合组织【答案】C17.体现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的是()。A. 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大纲D.教学目标【答案】A18.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内部结构,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实习法【答案】B19. 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张老师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作为分组教学的依据,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 过程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C20.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小学阶段既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分科课程,又开设科学

6、、艺术等综合课程。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A. 综合性B.均衡性C.选择性D.时代性【答案】A2、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参考答案】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低级到高级总共包括七个层次的需求。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共七个层次。其中,前四个层次属于低一级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后三个层次属于成长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七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

7、作用。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但是该理论仍然存在有局限性。如:需求归类有重叠倾向、需要满足的标准和程度是模糊的等。22. 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表现在那些方面?【参考答案】答:从群体表现来看,首先是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儿童气质与性格的差异。气质差异主要表现在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性格类型主要表现在外倾型和内倾型、顺从型与独立型。二是儿童的能力差异能力差异主要是类型的差异、发展

8、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23.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参考答案】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1)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2)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具体表现在:能总结、反思,改变教法,由习惯于批量生产形成的固定课堂模式,转型为以满足个性需求的分类意识,尊重学生人格,启迪心智,改教为育,变单纯教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也传播探究、创造的方法。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对每一个学生深入了解,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要有育人理念与

9、本领。3、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唐老师布置学生回家用泥巴做手工,要求留意制作的过程和感受,给作文积累素材。谁知不久,小强爸爸气势汹汹的来到办公室,对唐老师大吼:“老师,为啥娃儿回家作业不做,就玩泥巴呢?”唐老师没有生气,和颜悦色地对家长说:“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我先读一篇作文给您听,可以吗?”于是,唐老师就把小强在作文课上写的作文读了一遍,大致的内容是:周末,他用泥巴好不容易制成了一辆“新型坦克”,很是得意,不了老爸一见,就将他的“成果”狠狠地摔了个粉碎,还骂自己不务正业,他非常难过读罢文章,唐老师给家长讲明为什么要安排孩子回家做这样的作

10、业。家长听后连声道歉,说:“是我不对,我还以为您就是让学生玩呢。”问题:(1)评析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做法。(10分)【参考答案】答:唐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做法秉承了正确的家校沟通理念,值得肯定。首先,这种做法尊重家长的意识,体现了教师与家长的平等地位。家长和教师作为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主体,具有平等的教育地位。案例中的唐老师在面对家长的质疑时,能够摆正心态,以平和心态去对待家长,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地位。其次,这种做法与家长进行换位思考,运用艺术的教育方式与家长取得以一致与理解。在听到家长的抱怨之后,唐老师没有反驳,而是通过一个小故事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非常具有艺术性。最后,唐老师的做法具有很强的

11、教育性。教师具有专业的教育理念、知识和能力,相较于家长而言,具备更好的教育效果。案例中的唐老师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对于学生成长和学生家长的观念和认识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2)试述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10分)【参考答案】答:家校合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第一,教育性。家校合作应使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能够得到教育意义。第二,发展性。家校合作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第三,针对性。家校合作应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第四,有效性。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最终必须要完成预定目标。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杨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导入:

12、同学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饭。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甲猴一块。乙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说把第二块并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乙猴两块。丙猴更贪吃,它接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了丙猴三块。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最贪吃的丙猴分得最多呢?猴王为什么要这么切呢?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就清楚了。问题:(1)评价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10分)【参考答案】答:杨老师的导入值得学习。第一,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即针对性;杨老

13、师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每个猴子分的块数不一样但是都是三分之一,并且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情境设置导入。第二,导入要有启发性,通过这个情境,并且设问,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第三,导入要有趣味性,猴王分饼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第四,导入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的导入注重了语言的抑扬顿挫。(2)小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哪些?(10分)【参考答案】答:导入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直接导入是指教师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的导入方法。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教师在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些实物,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思维的依据,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师生双方都有话可谈。情景

14、导入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如幻灯、录音、课件、视频或图片等,带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问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思维,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复习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复习原有知识内容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有关内容,提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小测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作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导入新课。悬念导入是指在导入新课时,提出大多数学生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并能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故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游戏导入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知识性

15、、趣味性强的游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的导入方法。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5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多达只按第一小题计分,40分)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10分)【参考答案】答: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

16、生命力。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这是一曲野草颂,更是一曲生命颂。全诗借景写情,结构严紧,格调清新,用语自然流畅,意境浑然完整,刻画形象生动,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生生不息、积极进取的希望和精神。此诗直观是对自然演变的描写,以“草”作为中心词,构成全诗意境的主体意象,但含意深刻,常用以比喻进步的东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2)如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12分)【参考答案】答: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枯”、“荣”等生字,会写“枯”、“荣”、“烧”三个生字;正确流利有

17、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认字、识字、写字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模仿读、感情朗读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古诗。体会诗人观察分析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通读中理解古诗,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顽强向上的意志。(3)设计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18分)【参考答案】答:指导过程如下:1.看图片,对比茂盛与枯萎,感受“枯”2、请学生仔细观察“枯”这个汉字的结构特点。枯:左右不等,窄让宽,短的在左往上挪。“木”字旁写得稍小一点,写在田字格靠上一点的位置,而不是中间位置,右边的“古”字写得稍大一些,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位置。3.呈现“枯”字诀:体型窄,左边站,横

18、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枯”字的笔顺,教师边示范边提醒“枯”字的写字要领。学生在练字本的田字格内摹写。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运用投影仪进行评议提醒学生每写完一个都要与教师所写的范字进行对比,找出不足,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要带多少钱?练习:(1)下列各数字是怎样估计的?新编小学生字典592页,大约是()页。小俊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个。本校有学生688个,大约是()个。李平大叔今年的桔子1328

19、千克,大约是()千克。(2)刘宁走一步平均长62cm,从操场这头到那头共252步,操场大约长()米。(3)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19所小学,全乡有多少小学生?(4)燕鸥从北极到南极,形成17000千米,如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49104=(元)495010410050100=5400应该准备5000元495010411050110=5500应该准备5500元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估算与精算的区别。(10分)【参考答案】答:估算和精算是个体计算能力的两种基本形式。一般而言,精算主要是指个体依靠数字运算符号,遵循一定的运算规律,按照一定的演算步骤,得出较精确的计算

20、能力;而估算则指在利用一些估算策略的基础之上,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认知过程,获得一种概括化结果的能力。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表现特点的差别。精算能力主要是一种程序化、精确化的认知能力,所得的结果比较金精确。估算则更类似于并行式的加工过程,表现出较强的直觉化、跳跃化与内隐化忒单,结果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对答案的估算。二是个体在工作、学校中的作用不同。精算能力的形成对于个体有效解决抽象数学问题,形成严格的逻辑思维不可或缺,而估算能了则在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广泛性。(2)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参考答案】答: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

21、新理念,“精算与估算”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在小组讨论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估算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数学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到估算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

22、,设计教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参考答案】答:教授环节主要包括:第一环节:初步体会估算教师活动:利用大屏幕出示“多数怎样估计”里的四个小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进行竞赛,请学生说一说进行这样估算的理由。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提问独立完成思考并作答。预设1:新编小学生字典大约是(600)页,因为592页离整数600很近,因此可以看成是600页。讲解凑整法。预设2:小俊每分钟打字约(100)个,因为103离100近。讲解去尾法设计理念:这部分知识在前面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了这样的估算能力,因此采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学习进行铺垫。第二环节:探究两位数乘三

23、位数的估算教师活动:利用短片的形式展示刘宁步行操场问题和全乡小学人数问题,组织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探究如下的问题:1.你会计算吗?能用几种方式计算其大概的值?2.说说你估算的理由和这种方法的优势。学生活动:在小组能进行讨论,总结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预设:我们小组采用两种方法的混合估算:可以将62厘米看成60厘米,把步数252用去尾法看成250步,这样就250个60厘米就是150米,所以最后大概是150厘米。设计理念: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又利用教师的引导总结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第三环节:估算方法应用教师活动:利用图片展示燕鸥飞翔和秋

24、游的图片,请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由学生独立完成进行汇报?学生活动:根据图片进行提问/独立解答及汇报。预设:飞了20天,飞到了目的地了吗?能进行估算判断吗?将780看成800,飞了20天飞了1600,速度变快了,可是还是没有完成1700千米的飞行,因此没有到达目的地。设计理念:利用掌握的估算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对知识进一步巩固,由学生寻找问题,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参考答案】答: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F大调,2/4拍。歌曲短小,仅有8小节;歌词简单,仅仅是大鼓和小鼓音高和音色上的对比

25、;全曲的音高也是简单的domisol三个音的组合重复,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歌曲中包含的音乐要素非常丰富,不仅有音色、音高的模仿,还有力度的模仿。用四分音符的do来表示大鼓敲击的声音,用八分音符的sol来表示小鼓敲击的声音,生动形象,便于低年级学生模仿与学习。节奏上也是比较简单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非常规整的节奏组合,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学唱。音高上虽然有二度、三度的小跳,但同时也存在五度、六度的跳进。所以,简单中略带些难度,教学中可通过声势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感受音高。(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参考答案】答: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与

26、强弱,使学生通过敲击、观察,正确分辨大小鼓在声响、形状、敲击方式上的区别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过程和方法目标: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通过节奏律动游戏,加深学生对大小鼓音响、强弱对比的概念,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和表现强和弱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力度,使得学生的节奏表现能力得以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快乐的音乐学习,通过进行各种音乐游戏和活动,发展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协调性。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效提升他们对于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积极性。(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音的高低”知识点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参考答案

27、】答:教学环节主要有:1、初步聆听多媒体播放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高低。初步聆听与感知,可以让学生对音的高低有个大概的认识与了解,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准备。2、探索与感知出示大鼓和小鼓,将学生分成四组,探索通过敲击大鼓和小鼓,分辨音高的不同。通过实物的探索,能够更直接的感知音有高低之分;用大鼓和小鼓来探索音的高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3、声势游戏用拍手和跺脚来代替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同样是将学生分成四组,讨论拍手和跺脚分别哪个是大鼓的声音、哪个是小鼓的声音。分辨出拍手是小鼓的声音、跺脚是大鼓的声音后,进行“我敲你学”的游戏。教师或学生代表敲击大鼓或小鼓,其余学生用拍手或跺脚

28、回应。学生自己探索性的学习,体现了新课改中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我敲你学”的游戏,丰富了课堂环节,增添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进一步感受音的高低。2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动作方法:直立、蹲撑、两手与肩同宽体前撑垫,两脚蹬地(腿蹬直),重心前移,使头后、肩、背、腰、臂依次着垫,迅速曲膝收腿、两手抱小腿,团身向前滚动或蹲立。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说明“前滚翻”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参考答案】答:教学重点:低头、含胸、蹬腿、团身、紧抱膝。教学难点:滚动圆滑,动作协调。手在垫子上的支撑位置,和脚的站位以及如何蹬地发力的技巧。具体来说:团身滚动这一动作的重点:蹲式团身

29、前后滚动;难点:蹲地用力、团身向后滚动。前滚翻成屈腿坐撑这一动作的重点:逐步做到滚动圆滑、方向正;难点:推手、蹬地。前滚翻成蹲撑这一动作的重点:掌握前滚翻的完整动作;难点:后脑勺先着地、团身紧,滚动圆滑。前滚翻成蹲立接挺身跳这一动作的重点:前滚时,后脑勺、肩、背、臀部依次着垫;难点:团身紧,滚动圆滑。(2)如果指导水平二年级的学生练习前滚翻,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参考答案】答:教学目标如下: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前滚翻时必须团身紧的技术要点,并使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前滚翻技术保护自己。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5%-9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的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0、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认识自己身体素质上的不足,培养同学互相帮助情感,感受课堂中的挑战与喜悦,喜欢体育爱上体育课。4.社会适应: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信心,学会尊重并听取别人意见,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3)依据拟定的目标,设计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参考答案】答:1、团身滚动这一动作的纠正方法:在完成这一动作时,做好腕、肘、肩、头、颈等部位的准备活动,学生可由坐势抱腿团身前后滚动过渡到蹲势。2、前滚翻成屈腿坐撑这一动作的纠正方法:可通过互推、一蹲一起的练习体验推手、蹬地的感觉。3、前滚翻成蹲撑这一动作的纠正方法:可通过“小皮球,跳”

31、的团身蹲跳练习,使学生多体验团身的感觉。也可请优生多展示前滚翻成蹲撑这一动作,引导学生观察、点评,得出动作要领。4、前滚翻成蹲立接挺身跳这一动作的纠正方法:教师示范完整动作,使学生由分解练习逐步到完整练习,一步步大胆前进。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美术语言的造型元素主要包括哪些?(10分)【参考答案】答:不同的工具材料固然制约了不同的绘画面貌,但绘画创作的共同规律又决定了工具材料的运用只是为了更好实现作品的艺术效果。无论使用何种工具材料,绘画创作总离不开形体、线条、明暗、色调等艺术语言。美术语言的造型要素主要包括:形(点、线、面、形状、形体)色(明暗、色彩、色调)材料(材质、肌理)。此外,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