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56.50KB ,
资源ID:635852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3585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设计3.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设计3.doc

1、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二、教学对象分析1

2、、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具备了学习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学习方法方面: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再结合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与元素周期表结构

3、的关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探究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了解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和讨论交流,进一步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同时把自己融入科学活动和科学思维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认知的规律性,在认识上和思想方法上都得到提升。五、教学的重点和

4、难点1.教学的重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2.教学的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活动时间(大约)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必修2中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引入1min在必修2中我们已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现在回顾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分别叫做周期、族。18个纵行分为16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VIII族、1个零族。通过复习回顾已学知识引入新知识,是一个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提问1min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周期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

5、子层数,主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提问1min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有何特点?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重复18的周期性变化。激疑1min主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那副族元素呢?其序数是否也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呢?副族元素的族序数跟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吗?跟哪一部分有关呢?这涉及到元素价电子的问题。思考后回答:不等。肯定有关系。思考设置疑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有意注意,开启思维。价电子数与族序数的关系设置情景10min请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探究价电子数与族序数的关系。提示:什么是价电子?可以参考教材第15页“科学探究”第2题的内容。学生按要求写出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并通

6、过探究得出结论:价电子数等于族序数。(第VIII族、IB、IIB族例外。)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此问题的设置为下一个知识点埋下伏笔,分散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分析讲解6min观察哪些纵行的价电子的能级符号相同?在此基础上把元素周期表分为5个区:s区、d区、ds区、p区、f区。(要求学生讨论教材“科学探究”的第3题)观察并回答分组讨论交流、探究 突破难点,理解新知识。通过探究进一步从本质上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引导8min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科学探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总结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分

7、组讨论交流、探究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小结4min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师生共同完成附表1总结归纳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完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练习10min让学生做练习,然后提问检查完成的情况,再讲解。(纸笔评价中的课堂练习)做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布置作业3min探究:(1)为什么元素周期系中的周期不是单调的?试用构造原理加以解释;(2)元素周期表的区与族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课外探究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根据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是否达到

8、教学目标。教材第24页的习题中的第1、2、5、6、9题课内作业课后完成七、学习评价设计纸笔评价: (1)课堂练习1.门捷列夫周期表中第一、第二、三、四、五、六周期分别含有的元素种数是_、_、_、_、_、_。2.已知某元素A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则A元素处于_周期_族。3.元素周期表中第IIIA族位于第_列,ds区位于第_列和第_列,d区从第_列开始,到第_列结束。4.写出34号元素和23号元素的价电子层排布式。5.第三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中存在着空轨道的元素有( )种。A. 1 B. 2 C. 3 D. 46.相邻两周期的两个同主族元素,其质子数相差的数目不可

9、能为( )。A. 2 B. 8 C. 18 D.1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4 、5 、6周期的B族元素均为10个B.相同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层排布一定相同C.第三和第四周期的相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8D.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3到第12纵列课外练习及拓展训练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态时,相同周期的两种元素原子所含的能级和能层是一样的。B基态时,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数都为8。C基态时,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轨道排布式一样。D非金属元素原子的d轨道一定不填充电子或填满电子。2下列表示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其中表示的元素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的是( )。A1s22

10、s1 B.1s22s22p5 C.1s22s22p63s2 D.1s22s22p63s23p64s13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1的元素一定是( )。A非金属元素 B.金属元素 C.主族元素 D.非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4.基态原子所含能级种类相同的是( )。A.第一周期元素和第三周期元素 B.H、O C.Li、Na D.S、Cl5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B.半导体材料砷化镓C.高温结构陶瓷材料氮化硅 D.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6门捷列夫周期表中每一周期的第一个元素(除第一周期外)都是_元素,每一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除第七周期外)

11、都是_元素。7氦元素可表示为:2He,请写出其它稀有气体元素的表示方法。_。8.假设一个轨道只能容纳一个电子,则前四个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_ 、_、_、_。9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周期中所含元素种类(假设第七周期已排满)分别是2、8、8、18、18、32、32,由此可知116号元素处于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其电子排布式为_。10根据构造原理,解释为什么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周期含有元素的数目分别是2、8、8、18、18、32、32?11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IIA族和第IIIA族之间为什么存在10种元素,第三周期第IIA族和第IIIA族元

12、素之间却没有别的元素?用构造原理解释。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反映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过程情况如何,是否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表现性评价的依据是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能否把自己融入科学活动和科学思维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认知的规律性。如果说纸笔评价是对学生学业的量化评价的话,表现性评价则是对学生学业的质性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由浅入深不断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从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情况来看,基本上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八、本教学设计的特点1、重视新旧知识的密切联系。2、简明扼要,抓主线。3、学生探究活

13、动为主,教师讲解引导为辅。4、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九、教学反思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做到“授之以渔”。与原教材相比较,原教材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形学习;新课程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 ,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参考答案:(1)课堂练习1. 2,8,8,18,18,32 2. 三,第VA 3. 13,11,12,3,10 4. 4s24p4 3d34s2 5.B 6.D 7.BD(2)课外练习及拓展训练题 1.D 2.C 3.D 4.D 5.D 6.碱金属,稀有气体元素 7.10Ne,18Ar ,36Kr, 54Xe,86Rn 8. 1,5,9,18 9.七 , VIA , Rn5f146d107s27p410分析:第二周期与第一周期相比、第三周期与第二周期相比都多了s、p二个能级,第四周期与第三周期相比多了s、p、d、三个能级.而s、p、d、f能级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分别为2、6、10、14,故.11提示:3d能级的能量高于4s,低于4p 。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