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219.50KB ,
资源ID:637089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3708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科学中考生物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科学中考生物复习资料.doc

1、杭州中考网(),海量中考资源免费下载!第一章 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第一节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一、显微镜1.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2.物镜和目镜的区别:物镜有螺纹,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没有螺纹,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3.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上升,且变化明显向前转,镜筒下降,且变化明显细准焦螺旋变化的幅度很小,其他与粗准焦螺旋一致。4.显微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5.如何改变视野的明暗:(1)调节光圈的大小:光圈大,视野亮;光圈小,视野暗;(2)调节反光镜:凹面镜,视野亮

2、;平面镜,视野暗;(3)转换物镜:低倍镜,视野亮,看见的细胞数目多;高倍镜,视野暗,看见的细胞数目少。6. 显微镜中看见的像是原像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7.显微镜使用的步骤:安放对光装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在对光时,强光用平面镜,光线较暗用凹面镜;调焦先粗再细)二、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1)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2)分类等级越高,所含生物种类越多,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就越少。生物的主要类群: (1)细菌真菌和病毒细菌: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组成,膜外有细胞壁,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

3、细胞,属原核生物。真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膜外有细胞壁,质内有液泡。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菌丝分地上部分子实体,地下部分营养菌丝。没有叶绿体,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病毒: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不具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2)植物:都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细胞都有细胞壁。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过程中不形成胚。(3)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植物的特点。第二节 细 胞

4、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1665年,英国的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实际上他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3、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核:内含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2)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细胞质: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4、动植物细胞 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点:(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2)植物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和液泡。5、细胞壁的作用:保护和支持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液 泡:内含细胞液6、细胞学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7、.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

5、化的结果。8、.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问题:(1)一个受精卵经过了 n 次这样的分裂,产生了多少个细胞呢?2n(2)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先分裂然后细胞质最后是细胞膜。(3)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含有遗传物质(4)细胞分裂:使单细胞生物增加个体数量,多细胞生物增加细胞数量。9、细胞生长:分裂生成的子细胞从周围吸收营养,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的过程,叫做细胞的生长。10、细胞的分化:子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11、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分别导致了

6、什么后果?(1)细胞分裂的结果生物细胞数量的增加;(2)细胞生长的结果生物细胞体积的增大;(3)细胞分化的结果产生不同的生物细胞。第三节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2、群落:又叫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有机生物体的总和。3、植被: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4、生态系统:一个生物群落和它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生态系统。(1)成分:可用下列图来表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生物群落 消费者:各种动物 分

7、解者:微生物(2)功能物质循环: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5、生态因素:(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2)分类: 生物因素:指同种的其他个别和不同种的生物非生物因素:指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6、生态平衡:(1)标志: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各组成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2)保持平衡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繁多,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

8、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3)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7、 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非生物因素。8、 生物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具体表现为:(1)形态和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植物根尖结构、小肠结构等。(2)形态和结构与生活方式(环境)的适应:如鱼与水生活、鸟与飞翔生活等。9、 生命系统的层次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第二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一根、茎、叶的结构1根:植物的地下部分,主要起固着、吸收作用。2茎:地上部分的骨干,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支持叶花和果实。3叶:由叶片、叶柄组成。二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9、和水1植物的正常健壮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等的无机盐。2不同化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化 肥对植物的作用缺乏时的症状氮肥枝叶茂盛叶片黄,瘦小开花少,籽实不饱满磷肥发育良好,提早结果成熟生长缓慢,矮小,叶暗绿,花果实种子减少钾肥使茎秆坚韧,块根肥大茎秆细弱易倒伏,叶黄或叶弯卷铁肥参与酶的合成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三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1细胞吸水和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2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是根,部位在根毛区。(1)植物根尖的结构:名称根 冠分 生 区伸 长 区根毛区位置最前端根冠后分生区后伸长区后细胞特点排

10、列不整齐细胞小、核大质浓,排列整齐,分裂能力强能快速生长,质中开始出现小液泡有根毛,出现输导组织有大液泡作用保护作用使根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多把根推向新的土层。吸收水分和养分(2)水分进入路径:土壤根毛细胞内层细胞导管茎叶散失(通过气孔)(3)物体内水分的输导由导管来完成的。(4)矿质元素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被吸收。3水分的利用:1%左右参与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4蒸腾作用的意义:是植物吸收水和促使水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促进溶解在水在的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可以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造成灼伤。5水分的散失是通过气孔进行的。气孔的调节机理:

11、当水分充足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开放;反之,气孔关闭。五植物的光合作用1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太阳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3意义:完成了两大转变:(1)物质转变: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复杂的有机物淀粉,同时释放氧气。(2)能量转变: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六植物的呼吸作用1概念:是指活细胞在酶的参与下,吸入氧气,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2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3意义: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了能

12、量。4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很旺盛。七新陈代谢原理在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应用1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成活率,农民都选粒大饱满的种子作种;2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灌溉时应适时适量;3在植物生长中,需要无机盐;要合理施肥,薄肥勤施。4成熟的活种子,时刻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有利于种子的储藏,可采取低温、干燥等方法降低呼吸作用。第二节 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消化系统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组成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2食物的消化: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胃、小肠消化酶蛋白质氨基酸小肠口腔消化酶消化酶淀粉麦

13、芽糖葡萄糖小肠小肠消化酶脂肪微粒甘 油+脂肪酸胆汁脂肪消化的方式: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不能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最后以粪的形式排出体外。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部位和过程如下: 3营养的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吸收如下:吸收部位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胃少量的水和酒精小肠大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二生物催化剂消化酶1概念:活细胞制造的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2特点: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多样性、高效性,并受温度和Ph等外界条件的影响。3.人体消化液和消化酶列表比较如下:消化

14、道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口腔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胃胃腺胃液胃蛋白酶胰胰腺胰液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肝脏肝细胞胆汁无小肠肠腺肠液肠淀粉酶、肠麦芽糖酶、肠脂肪酶、肠肽酶三呼吸系统和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保证气体通畅、处理吸入气体。肺:用大量肺泡构成,气体交换场所。2呼吸全过程:外界空气呼吸道肺 泡肺部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氧的利用)呼吸运动扩散运动扩散运动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外呼吸内呼吸O2CO2O2CO2(1)肺换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2)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和细胞内气体交

15、换。经肺泡内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走,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经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不断获得氧气,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不断排走,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以上两过程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3)气体的运输:氧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 (4)细胞呼吸:细胞利用氧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四循环系统和血液循环1循环系统的组成:由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2心脏的结构分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能自主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3血管的种类动脉:与心室相连,将血液送出心脏血管,与

16、此相适应,动脉管壁厚,弹性好;静脉:与心房相连,将血液收回心脏血管,静脉管内血压低,管壁薄,弹性差;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质的场所,因此管壁最薄,管径最小,仅容红细胞逐个通过,血流慢。 4.动静脉血的区分:不能根据血管的名称来判断血液的名称,应该根据血液中的含氧量多少来判断。3血液循环:(1)动力:心脏的舒缩。(2)规律: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原因是具有瓣膜,即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静脉内的静脉瓣,它们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3)途径: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同时进行。见下图。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分支动脉除肺以外各器官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分支

17、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4观察小鱼尾部血液循环实验:比较各种血管的血液流速和血液颜色。低倍镜下,可见毛细血管壁薄,管径小,血液流速慢,红细胞呈单行流动。小动脉血流快,有时有脉搏样波动。小静脉血流慢,色暗红。五血液1血液组成: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 细 胞白 细 胞血 小 板血 浆特点无核,两面凹圆饼形,质中有血红蛋白有核,比红细胞大,有多种最小,无核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正常数量最多500万(男)420万(女) 500010000(男、女)1030万(男、女)约占血液总量的55作用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吞噬异物,参与人体免

18、疫促进止血,加速凝血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成年人血液中血细胞含量的多少对健康影响很大。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过低贫血;白细胞太少抵抗能力差;血小板太少不易止血。2骨髓的造血功能(1)人出生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由红骨髓产生。(2)刚出生时,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增大,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红骨髓。(3)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被红骨髓替代,骨髓的造血能力显著提高。(4)骨髓的造血能力极强,如果只保留骨髓的十分之一,就能完成正常的造血功能(5)少量骨髓捐献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人体的造血组织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当抽取部分骨髓后,造

19、血干细胞会加快增殖,在一、二周内完全恢复原来的水平。3输血和血型以输同型血为原则。除了同血型者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外,血液为AB型万能受血者,而O型万能输血者(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行)。(1)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的。血型凝集原凝集素A型A抗BB型B抗AAB型A+B无O型无抗A+抗B(2)ABO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献血者红细胞(含凝集原)受血者血清(含凝集素)O型(抗A、抗B)A型(抗B)B型(抗A)AB型(无)O型(无)A型(A)B型(B)AB型(A、B)-+-+-+-+-注:“+”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4献血:一个人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血液总量的5%左右),由于储备血

20、液的替补,血容量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可恢复正常,血浆蛋白由于肝脏合成功能的加速,一两天就能恢复正常。有规律的献血还可以预防心脏病。六泌尿系统和尿的排泄1泌尿系统组成: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将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毒物通过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肾是尿生成的重要器官,不仅可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物排出体外,并且对调节体内水与电解质和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血浆(肾小球)原尿(肾小囊腔)尿液(肾小管)肾小球过滤作用肾小管重吸收作用2尿的形成(1)过程:图解如下:(2)原理:毛细血管球有通透性,当血液流经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

21、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都可“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这个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当原尿通过细长而曲折的肾小管时,其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和部分无机盐被子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个过程称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有选择性。由于大量水被重吸收,所以尿素、尿酸和无机盐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3尿的排出逐步流入肾小管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七新陈代谢1概念: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2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同 化 作 用异 化 作 用物质转变环境物质自身物质自身物质代谢终产物能量转变贮

22、存能量释放能量举例光合作用、消化吸收呼吸作用、排泄关系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新陈代谢的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的,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人体新旧物质更替的过程。3在物质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能量的贮存。少年儿童同化作用占优势,能量的获得大于能量的消耗,体内有机物积累,身体逐渐长大;老年人、外病的人恰好相反;健康成年人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相对平衡。植物的生长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结果。我们可控制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来提高作物产量。3消化和氧化分解:消化是把大分子、不能吸收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可以吸收的物质的过程,人对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进行;彻底

23、的氧化分解是形成代谢终产物的过程,主要在细胞内进行大分子有机物消化产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物蛋白质氨基酸CO2、H2O、尿素糖 元葡萄糖CO2、H2O脂 肪甘油、脂肪酸CO2、H2O第三节 其它生物的新陈代谢一孢子植物的特点1藻类:结构简单,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2苔藓类:植株矮小,有茎叶,没有根。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分布在阴暗潮湿的环境。3蕨类:具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二微生物的特点1细菌特点: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属于原核微生物。2真菌的特点:属于真核生物,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变异频、分布广种类多

24、。三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动物类群中比较低等的类群,最明显的特征是不具有脊椎骨。种类、数量都是非常庞大的。包括原生动物、海棉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件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类群。四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现存脊椎动物大约有40000种,除了以脊柱为主体的内骨骼外,脊椎动物还具有脊索、背神经索、鳃裂,心脏位于腹部、封闭式血液循环等特点,区别于无脊推动物。五新陈代谢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方面。同化作用吸收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植物的感应性1 植物的感应性: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2 生长

25、素与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从植物的向光性开始的,生长素的发现经历了达尔文、温特、郭葛等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认识的,由于光照引起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的不均匀而使植物具有向光性。3 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第二节 人体神经调节 1.人体神经系统:由 中枢神经系统 和 周围神经系统 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和周围神经,脑又分大脑、小脑和脑干2.神经系统各部分功能: (1)大脑人体的高级神经中枢,表面有许多沟和回,能增大大脑皮层的面积,具有运动、感觉、听觉、视觉、语言等中枢。(2)小脑

26、负责协调肌肉活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3)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4)脊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一般受大脑控制。(5)周围神经系统承担着信息的传导功能。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可分树突和轴突。4.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 动物的行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与生俱来的,由大脑皮层以下神经中枢即可完成,后天学习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需大脑皮层的参与。第三节 人体激素1.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

27、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2.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功能及不正常带来的疾病对比内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主要作用分泌异常时疾病主要症状脑垂体生长激素 促肾上腺激素促性腺激素控制生长发育促进肾上腺激素分泌促进性腺的发育生长激素:幼年不足:幼年过多:成年过多侏儒症巨人症指端肥大矮小,智力正常身高特长手脚指粗大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幼年不足分泌过多呆小症甲亢矮小智力低下易激动紧张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加快心跳、血管扩张胰岛胰岛素加速血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过多过少低血糖症糖尿病性腺雄性激素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症3. 体

28、温的调节:人体的体温恒定受激素和神经的调节。体温恒定是因为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1)、产热: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内脏,安静时以内脏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2)、散热:90%热量通过皮肤散失出去,它的方式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3)、体温调节受脑的控制: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第四章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1、植物果实和种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后,子房各部分发生了如下的变化,形成了果实和种子。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子房与果实的对应结构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果实珠被 种皮 胚珠 种子 珠心 胚 (受精卵)果实一般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2、种子的萌发先决条件是有完整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