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 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 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特别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强调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使评价在培 养学生自信和保护学生自尊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
2、渠道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 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 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 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 为学生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 利用和开发。三、课程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 综合考虑我 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 英语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最终
3、目标,根据语言学习的规 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五个方面设计整体课程目标和分级目标,即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培 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较 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上述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以初中三年级为终 点(即义务教育 9 年级),并与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相衔接。 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 (含 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形成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课程。采 用分级方式设计课程主
4、要是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 况,同时也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 使国家英语课程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相当于 39 年级)的目标要求。其中, 一级为起始级别,二级为 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级为 9 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 要求。六至九级为普通高中 ( 相当于 1012 年级) 的目标要求。其中,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在九个 级别的目标中,一级、三级和四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过渡级别,六
5、级为高中阶段的过渡级别。 过渡级别的设置有利于在课程实施中对各阶段的教学进行指导, 同时也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 性提供了依据。 课程目标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 但是,分级目标对 36 年级、79 年级和高中各年级的教学和评价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了循序渐进、 稳步上升的指导性 要求,有利于课程的整体实施。在义务教育阶段,从 3 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 34年级应 完成一级目标, 56 年级完成二级目标;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周课时不少于 80 分钟。 79 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周课时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执行。衔接,尤其 要做好小学与初中阶段的平稳过渡, 促进地区
6、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师资与社会经济条件较好 的地区,英语课程起始年级可以适当提前。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英语课 程的实施措施。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并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 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 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 语言;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 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7、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 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与发展思维能力有密切的 联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能够进一步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习者从多角度理解世界的多 样性,提高分析能力与认知水平。实现英语课程在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 的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 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本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 度、学习策略
8、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级别要求。 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 说、读、 写等技能提出五个级别的不同目标要求,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提出了 二级和五级的目标要求。一、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 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 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 手段。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
9、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表 2 是语言技能的分级目标。二、语言知识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 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 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 础。表 3 是二级和五级语言知识的分级目标。详细内容参见附录一、二、三。三、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 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 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
10、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 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 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 野。表 4 是二级和五级的情感态度分级目标。四、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 动和步骤的信念。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 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加以计划、 实 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 交际效果而采
11、取的各种策略; 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 策略。 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 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英语课程实施中, 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 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表 5 是二级和五级学习策略分级目标。五、文化意识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 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在学习英语的
12、过程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 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 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 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 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 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 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表 6 是二级和五级的文化意识分级目标。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13、一、教学建议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 基础 , 同时,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 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 求。为此,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 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
14、打好基础。教师应努力做到:( 1)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发展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 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并使他们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2)尊重个体差异。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 个性,充分利用学生的不同潜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3)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 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
15、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 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 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采 取宽容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时机和灵活的方法妥善处理语言实践中出现的错误。( 4)强调打好基础。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 和基本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 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 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通过
16、创设具体语境并采用 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而服务。要积极尝试各种强调 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在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中, 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注意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发展能 力的关系、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以及教学与考试的关系。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体现以 下要求:(1)活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 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实践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2)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 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17、。 ( 3)活动应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 应使学生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整合,从而提高实 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活动应能激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 事情。(4)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应有利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 联系,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3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教师应做到:(1)结合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异同,重 点培养学生运用基
18、本学习策略的能力: 感知和模仿英语发音的特点;有效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 的方法;理解英语句型的结构和语用功能;初步运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 所需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学习的策略等。小学生的英语学 习更应强调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整体安排学习策略的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 指导学生发展具体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 容,采用直接讲解、 间接渗透、 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 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 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运
19、用学习策略对提 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 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尝试和自我监控使用策略的情况和效果,并指导 学生根据需要及时调整, 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并符合个人学习风格和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异国文化、形 成跨文化意识、拓展文化视野,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在实际教学 中,教师应做到:(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的文化因 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力,为开
20、展跨文化交流做准备。(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 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 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 能力。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从以下几个 方面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1)根据所在地区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 安排等,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 和系统性。要避免一味为了满足考试需要而对教材作调整。(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
21、动加以替换。也可根据需 要扩展教学内容或添加活动步骤,比如增加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教师 还可适当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 比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或辩论活动,增加词汇学习 活动或写作活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3)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顺序作适当的调整。(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 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材中 建议的教学方法,采用最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方法和步骤。6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教师要根据教学
22、目标、 学习内容、学校条件 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常 规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使各种教育技术都能科学地、合理地、恰当地、简约地为提高学生 英语学习效果而服务。为此,了有效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1)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 等常规媒体,同时积极利用音像、网络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 式,(2)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等多种资源,提供充足的条件,拓展学生自主 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师资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效推进英 语教学。(3
23、)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注意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形式与 过程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以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4)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例,丰富教学内容,正确处理 讲授与多媒体手段使用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要注意目的性、恰当性、合理 性。多媒体的使用不能替代师生课堂上真实而鲜活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际交 往活动。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英语课外活动应是课内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应能为学生用英语做事情提供更大的平 台。活动要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 力和塑造
24、性格。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应注意: (1)形式多样、因地制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 有计划、有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如朗诵、 唱歌、 讲故事、演剧,以及英语角、 英语墙报、校园或班级刊物等, 还可以举办演讲会、英语演出会、 英语主题班会、英语作品展示会等,甚至可以参与社区英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参与有 组织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2)注重兴趣,鼓励参与。英语课外活动设计应注意课内外活动的沟通、延伸和拓展,要着 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注意鼓励、动员、吸引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为他们设 计适合的形式和内容
25、, 使他们能够乐于参与, 并通过亲身体验产生学习兴趣、 动力并获得成功。 在活动中要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热情,尊重他们的参与方式,并注 意因势利导。 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课外活动具有新鲜感和活力。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尤 其要突出童趣。(3)鼓励自主,提供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策划和选择,要关注 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做好活动的顾问和服 务工作。学校要积极引导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避免使英语课外活动变成课业补习 活动。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在实施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深对课程
26、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 既要 充分吸收和继承各种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 更要根据本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进一步优化教育 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要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 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应做到:(1)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掌握并不断更新 学科专业知识。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扎实的语言基 本功和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应能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表达观点和看法,用英语实施课堂教 学。同时,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并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不断更新语 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2)
27、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既包括基本的教育学 和心理学知识,也包括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教师要了解儿童和青 少年的认知发展特点, 根据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和学习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不断探索学 生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教师要能够确定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连贯、 清晰的教学过程,选择并创造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教师还应 注意观察教与学的过程,监控教与学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3)开展教学反思,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学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
28、。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反思,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 习过程的认识,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要通过建立教学团队,构建合作 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制和氛围,鼓励分享,促进交流,提炼适合个人特点的教学信念,探索有 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成为一个不断进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上述教学建议一,特提供部分教学案例供广大教师参考。见附录五。二、评价建议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 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与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 学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及时、有效地监控,以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 1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应起到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 进教学的重要作用。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以及评价的实 施等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 合作者。3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评价的内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