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1.73KB ,
资源ID:64321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64321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体例和技术规格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体例和技术规格Word文件下载.docx

1、案”;(2)当原告要求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用“案”,如:“张珠钦诉育璜乡人民政府不予办理结婚登记案”。(四)凡原告或被告为两个以上组织或个人的,均在第一个组织或个人之后加“等”字概括。如:“王亚平等不服上海市普陀区土地规划局颁发执照案”。(五)原告或被告为组织时,使用该组织的全称,无须另加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金华市造漆厂诉金华五金交电化工采购供应站购销合同货款案”,在金华市前无须加“浙江省”。但行政诉讼案件的被告为市辖区行政机关时,应标明市的名称。“吴蒙不服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治安管理处罚案”。(六)为反映案例的主要特征,或涉及实体法总则、诉讼法问题的,每个案例均应在主标题之下用括号加关

2、键词的方式注明。例如:张宪国贪污、受贿案(自首、累犯)刘桂苓诉北京中科恒业有限公司出资案(股东资格) 张汕诉李时离婚案(子女抚养)三、一审结案案例(无二审)体例及注意事项(一)首部1判决书或裁定书字号: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06)刑字第10号判决书。该部分应注意事项:(1)在“判决书字号”后加冒号接写后边的内容;(2)具体的判决书字号在表述顺序上应当规范,即法院全称+年度+类别+序号;(3)年度应使用全称,即“2007年”,不可用“07年”一类的简称。2案由:应根据法院裁判结果书写案由,无须像标题那样书写诉讼双方名称或姓名。刑事案例的案由按照最高法院确定罪名的规定要求书写;民商事案例的案由

3、按照最高法院民事案件案由的规定要求书写;行政案例的案由按照最高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要求分类书写。3诉讼双方原告(或公诉机关):姓名(或单位名称),必要时还可写明所在单位名称(或省市人民检察院,并接写检察员及其姓名)。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法定监护人):姓名、所在单位名称(全称)、职务(或与原告的关系)。委托代理人:姓名、所属律师机构或单位名称、职业。被告:姓名(或单位名称),必要时还可写明所在单位名称。刑事被告人,如属职务类犯罪,必须写明所在单位;还应写明何时曾因犯何罪被判过刑,并写明具体服刑时间,但不写判刑的法院;应写明这次于何时因本案被捕,但不必写因何罪名。姓名、所在单位名称

4、(全称)、职务(或与被告的关系)。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第三人:姓名、所在单位名称(全称)、职务(或与第三人的关系)。该部分注意事项:(1)刑事案件诉讼双方应写“被告人”和“公诉机关”。被告人应列明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业或职务等自然情况。公诉机关后接写检察员及其姓名。公诉机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2)律师的称谓,刑事案例为“辩护人”;自诉案例原告的律师为“委托代理人”或者“指定代理人”;其他各类案例一律用“委托代理人”。(3)原告、被告、诉讼代理人等为两个组织或两个人以上的,应分行列明。4审级:一审。5审判机关和审判组织审判机关:县人民法院。合议庭组成人员:审判长:;审判员代理审判员

5、:(1)“审判机关和审判组织”标题单占一行,其后应换行另写内容;(2)请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3)合议庭组成人员中有两名审判员(或代理审判员)的,第二名审判员姓名前不用写“审判员”三字,直接在前一名审判员姓名后列出,中间加顿号,如:“审判员:、6审结时间: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书写)。(1)具体审结时间在标题后加冒号直接列明;(2)审结时间以裁判文书尾部所署时间为准;(3)如果超过法定审结时限,应在年月日后用括号注明:“经(机关)批准依法延长审限”。(二)诉辩主张(行政案例,要求在此处加标题“1.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然后换行概述行政行为的情况)1原告诉称(或公诉机关指控称)2被告辩称3第三人述称

6、(1)行政案例中因增加“具体行政行为”一项,故后边的序号应依次顺延;(2)每一标题后均不接写,需换行叙述;(3)刑事案例在被告的辩称后还应单列辩护人的辩护意见;(4)在诉称或辩称下,应条理化地列明事实、理由、要求和法律根据等各项内容。(三)事实和证据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事实部分)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证明:12(1)采用的事实和证据必须是经过法庭调查核实所认定的案件事实和证据;(2)证据部分一律分项分行罗列,不仅写清证据名称,而且应写清表现其证明力的内容;证人证言应注明证人的姓名;多位证人证明同一事实的,可以概括说明;无具体证据的案例不予选用。(四)判案理由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1)应条理

7、化地写清法院处理案件的法律依据、判案理由和法理分析,特别要针对当事人双方意见分歧的焦点,具体说明采纳或不予采纳其意见的事实和法律根据;(2)合议庭或审判委员会内对案件的定性或处理有不同意见的,不必具体点明不同意见,更不能指名引用,可以概括地作为分析问题的观点加以叙述;(3)这一部分要作为重点部分,写充分,讲清道理,使人信服。这是本案例要览的一大特色。(五)定案结论(对定案结论的叙述)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第条第款第项第目,作出如下判决:1。2。(1)必须明确列明定案依据,这一内容不得缺少,包括对诉辩双方是非判断的结论、案件性质的认定、定案处理结果和执行方法等;(2)作为定案依据的法律或法

8、规必须使用全称;(3)定案依据的法律或司法解释,一般只需要说明有关的条、款、项、目,不需要引用具体条文内容;但是,行政案例中涉及的规范性文件的条文内容,非基本法律,且不便查询的,应引用原文;其他法律法规有引用原文必要的,也应引用原文;(4)判决内容为两项以上时,用序号分行列出,判决内容为一项时,也另行列出;(5)诉讼费用不是诉讼争议的问题,不是定案结论的内容,故应在定案结论后另起一行说明,但前面不加序号;(6)在刑事判决主文中对罪犯既已定罪判刑,则在定案结论之后不能再称作“被告人”,可称犯罪人或行为人或直呼其名;(7)在民商事、行政判决主文中,在“原告”或“被告”字样后应写明其姓名(或组织名称

9、)。(六)解说对案例中需要加以解释说明之处予以阐述。可以就案论案,也可以适当展开,涉及该类案件;主要应作正面阐释,也可作适当的评析或指出不足之处。解说不是判案理由的重复,也不是面面俱到的普法教材,应该针对本案的特点,有的放矢、简明扼要地谈几点意见。既可以写该案的历史背景、发案原因、案件特点、判案意义,也可以是对法律某项规定或法学某个理论画龙点晴式的深入理解,也可以剖析本案的分歧焦点,还可以本案阐明立法理由、立法原则、立法目的等等;不仅可以说明实体法的问题,也可以涉及程序法的内容。解说是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重要环节,也是“案例要览”的特色之一,不能忽视。四、二审结案案例体例及注意事项1判决书字号(

10、或裁判书字号)一审判决书:市区人民法院(2007)刑字第10号判决书。二审判决书: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刑上字第15号判决书。(1)一、二审判决书字号分行单列;(2)如果有裁定书,将标题改为“裁判书字号”;(3)具体判决书字号表述顺序方面的注意事项,请参见一审格式相应部分。2案由该部分应注意事项请参见一审格式相应部分。该部分格式与一审格式基本相同,请参见一审格式相应部分。不同之处为:(1)需在一审的原告、被告标题后,据实分别加上二审的“上诉人”、“抗诉机关”、“被上诉人”等字样。如果有几个原告、被告,但只有其中一、二人提出上诉,则只在提出上诉的原、被告后加上“上诉人”字样。原告(上诉人或被

11、上诉人):张山,。公诉机关(抗诉机关):人民检察院。被告(上诉人或被上诉人):李史,。(2)各原告、被告的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仍应照写,但一、二审的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如果不同,应分别写明一审或二审的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姓名等情况。该部分应注意事项与一审相同,请参见一审格式相应部分。二审。一审法院:区人民法院。审判员:或审判长:人民陪审员:二审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该部分注意事项与一审相同,请参见一审格式相应部分。此外,一审合议庭组成人员必须列明。一审审结时间:2006年8月20日。二审审结时间:2006年10月5日。该部分应注意事项除一、二审审结时间需分行列明,不得在标题后接写外,其他与一审

12、相同,请参见一审格式相应部分。二审结案的案例编写,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二审维持原判的,重点写一审情况,二审集中为一个部分,标题为“二审情况”。一审部分按一审结案的体例编写。“二审部分”也依一审各编写部分为序,用“1、2、3、4”序号分段概括说明;二是二审改判的,重点写二审情况,一审集中为一个部分,标题为“一审情况”,一审部分也依“1、2、3、4”序号参照一审结案体例分段概括说明,二审部分详细说明。在此列举二审改判的体例。(二)一审情况1一审诉辩主张2一审事实和证据3一审判案理由4一审定案结论(三)二审诉辩主张上诉人(原审原告或原审被告)诉称或者抗诉机关(人民检察院)抗诉称: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或原

13、审被告)辩称:(四)二审事实和证据如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认定事实及证据无异议,可简略写为:法院经审理,确认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五)二审判案理由(六)二审定案结论二审无论是维持原判或是改判的,均应列明维持原判或改判的判案理由和定案依据。二审情况各部分格式及应注意事项与一审相同,请参见一审格式相应部分。(七)解说与前述一审的要求基本相同,但必须着力写透、写好二审结论的理由与意义,使人了解二审的必要性和结论的正确性。五、再审结案案例体例及注意事项(一)首部(此部分应包括再审的相应情况)(二)一审情况,依1、2、3、4序号分段说明。(三)二审情况,依1、2、3、4序号分段说明(无二审的可舍去)(

14、四)再审诉辩主张(五)再审事实和证据(六)再审判案理由(七)再审定案结论(八)解说“再审情况”部分的技术要求与“二审情况”部分相同,重点说明再审的内容与意义。六、复核审案例体例及注意事项凡涉及死刑(立即执行、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例,应增加复核审的内容。在首部列“复核审法院”及相应情况,在正文,于一、二审之后增加复核审部分,标题为“复核审情况”。该部分内可以不列小标题,重点说明核准或不核准的理由及不核准改判的结果。其具体体例如下:1、4、5、6均增加复核审内容(二)一审诉辩主张(六)二审情况(七)复核审情况七、减刑、假释案例体例减刑、假释案例,可参照已有的编写体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制订的司法文书规格编

15、写。1. 首部(应有的内容)1减刑或假释裁定书字号2原审判决书字号3刑罚执行机关(二)刑罚执行情况(三)减刑或假释意见(六)解说 八、破产案例体例(一)首部(应有的内容)在诉讼当事人项列明申请人、被申请人、管理人等内容。(二)破产申请情况包括申请破产理由、申请破产时间等内容。九、执行案例体例(一)首部(应有内容)1、执行依据2、案由3、诉讼双方 申请执行人 被执行人4、执行机关和执行员5、执结时间(二)基本案情(三)审判情况(四)执行情况(五)解说十、国家赔偿案例体例(一) 首部1 赔偿决定书字号2 案由3 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4 审级5 审判机关和审判组织6 审结时间(二) 诉辩主张(三

16、) 事实和证据(四) 判案理由(五) 定案结论(六) 解说十一、其他案例体例写法未列案例类型的体例写法,可参照已有的编写体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文书规格编写。十二、文稿技术规格(一)文稿必须是打印稿件并附电子版。文稿中第一次出现外国人名、地名、机构名称时,在中译文后括号内,用印刷体注明原文。引用报刊、文件、法律全称,一律加书名号。一般首次引用应写全称,以后可写简称,不再用书名号。(二)文稿应段落分明,层次清楚。需要用数字表示段落层次的,案例标题的序号用一、二、三;文内第一层次序号用(一)(二)(三);第二层内序号用1、2、3;第三层序号用(1)(2)(3)。(三)文中遇有用地方方言处,一律

17、改为普通话,不必注解。对于海外读者不易理解之处或生僻词汇,应加注释。需加注释的地方,加园形注号。每页注号都从编起。注释文按顺序写在本页稿纸下端,与正文间加一短横线隔开。(四)数字用法1文中所用的法律条款项目的序号及判决的刑期,一律使用汉字。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有期徒刑十五年。但引文中的数字写法依照原文。其他数字用法,总的原则是凡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但应力求保持相对统一。2在书写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1970年1990年不能写成197090年;也不要用

18、时间代名词,如不要用今年、明年等。(2)写星期几时,一律用汉字,如星期二。3计数与计量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但同时应注意:(1)不是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的一位数(一、二九)可以用汉字,如:一个人,二本书。(2)多位以上的数字,以个、万、亿为单位。不足一万的,以个为单位,直接写阿拉伯数字,如:300元、200个;万以上不足亿的,以万为单位。(3)书写阿拉伯数字时不能移行。4在有些情况下,应使用汉字表示数字:(1)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省略语、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象“一律”、“七五计划”“路易十六”等。(2)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例如:二三米,三五天,十之八九等。十三、通讯编辑或者其他作者提供的案例、稿件,请寄送北京市通州区天成桥甲一号国家法官学院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编辑部,邮政编码101100。信封上请标注“案例要览稿件”字样。每份稿件的封面上请写明写稿人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也请写明通讯编辑姓名、单位,以便联系。稿件最后应写明作者单位和作者姓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